小麦病害节节试题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病原:2、转主寄主:3、孤雌生殖:4、羽化: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1)、膜翅目;(2)、鞘翅目;(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1)、蝗虫;(2)、甲虫;(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1)、防黑尾叶蝉;(2)、药防;(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小麦病虫害防治测试题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测试题一. 填空题:1.在我国,为害麦类作物的蚜虫,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种。
均属于__________目,_______科。
2. 麦蚜是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媒介,以传播____________为害最大。
3.小麦吸浆虫属于双翅目____________科,在我国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4. 小麦吸浆虫基本上一年发生____________代,以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结茧越夏越冬。
5. 小麦吸浆虫在小麦____________期,越冬幼虫破茧上移;____________期化蛹;抽穗期成虫羽化经交尾在____________产卵;____________期幼虫____________为害。
6. 黏虫属__________目,__________科。
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
黏虫是典型的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食叶性害虫。
二、选择题1.下列昆虫有多型现象的是A.麦蚜 B. 小麦吸浆虫C.黏虫D.稻纵卷叶螟2.下列害虫产生世代数最多的是A.麦蚜B.小麦吸浆虫C.黏虫D.稻飞虱3.两种小麦吸浆虫基本上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为A.1代B.2代C.5代D.7代4.小麦吸浆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在小麦的A.拔节期B.孕穗期C.抽穗期D.灌浆期5.麦蚜防治的适期在A 扬花初期B.扬花末期C.灌浆期D.成熟期6.可有效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措施A.选用抗虫品种B.轮作C.化学防治D.农业防治7.黏虫食性属于A .单食性B.杂食性C.多食性D.寡食性8.小麦吸浆虫的蛹属于A.离蛹B.被蛹C.围蛹D.蛹体9.选用抗虫品种可有效控制小麦害虫种类是A 麦蚜B.麦红蜘蛛C.小麦吸浆虫D.黏虫10.黏虫危害最严重的虫龄在A.二龄B.三龄C.五.六龄D.五六龄后11.小麦吸浆虫人土结茧夏越冬的是A. 卵B.幼虫C.老熟幼虫D.三龄幼虫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麦蚜的防治适期为扬花初期。
试题

小麦、玉米知识考试题一、选择题(单选)1、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是(D )。
A、烂根B、烂穗C、叶枯D、基部叶鞘上产生椭圆形或梭形病斑2、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期是(B )。
A、越冬期B、拔节前 C 、拔节后D、灌浆期3、防治纹枯病应重点喷施小麦植株的哪个部位?(C )A、上部B、叶片C、茎秆基部D、顶部4、小麦赤霉病只有在小麦的(C )期才会发生。
A、返青B、拔节C、抽穗扬花D、蜡熟5、防治小麦赤霉病应对准小麦的(C )进行喷雾。
A、根部B、下部C、穗部D、叶片6、农民所说的“黒疸”是指小麦的(A )病?A、白粉B、锈C、全蚀D、根腐7、小麦的三种锈病中,(A )锈是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
A、条B、叶C、杆D、其它8、小麦全蚀病只侵染小麦的(B )。
A、叶片B、根和茎基部C、穗部D、茎上部9、小麦纹枯病和小麦茎基腐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发病后期没有( A )。
A、云纹状病斑B、黑根C、白穗D、黄叶10、麦根蝽象属于小麦田的(A )害虫。
A、地下B、穗部C、叶片D、茎叶11、小麦蚜虫以小麦的(D )期危害减产最为严重。
A、苗B、分蘖C、拔节D、扬花灌浆12、金针虫在我省麦田一年有(B )个危害高峰?A、一B、二C、三D、四13小麦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期为(C )。
A、返青期B、拔节期C、抽穗扬花期D、灌浆后期14、防治麦田杂草节节麦的最佳农药为(B ).A、氟唑磺隆B、甲基二磺隆C、苯磺隆D、2甲4氯15、麦田杂草以(A )进行化学防治效果最好。
A、冬前B、返青期C、拔节期D、抽穗后16、耕葵粉蚧属于玉米田的(A )害虫。
A、地下B、食叶C、钻蛀性D、食穗17、玉米杆周围碎麦秸多(A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
A、有利于B、不利于C、能阻止D、能杜绝18、玉米粗缩病主要是由带病毒(C )传播而造成的。
A、红蜘蛛B、玉米螟C、灰飞虱D、蜗牛19、(C )的危害,容易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畸形,成马尾状(鞭状),难以长出。
小麦病害基础知识问题解答

小麦病害基础知识问题解答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有何区别?解答要点:三种锈病在发病初期都在植株上形成褪绿黄斑,以后长出粉堆,即夏孢子堆,手摸可沾上粉末,后期又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
条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鲜黄色,窄小至椭圆形粉堆,成株期排列成行,与叶脉平行,幼苗期不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主要发生在叶上,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叶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橙黄色,圆形至长圆形粉堆,不规则散生,孢子堆四周表皮开裂,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上很少。
秆锈病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深褐色粉堆,不规则散生于茎秆和叶鞘上,常数个堆愈合成大斑,孢子堆周围可见破裂翻卷的表皮。
秆锈病夏孢子堆穿透叶背能力强,同一个孢子堆,叶背的粉堆较叶面出现的粉堆大。
叶锈病孢子堆则多不穿透叶背。
可简单地记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块大红斑”。
2、小麦三种锈病病原有何区别?解答要点:三种锈病的病原菌都同属于担子菌。
均为专性寄生性真菌。
3种病菌夏孢子都是单细胞,表面有细刺。
条锈菌球形鲜黄色,叶锈菌近球形橙黄色,秆锈菌长椭圆形,暗橙黄色。
三种锈菌冬孢子都是双细胞,棍棒状或近纺锤形。
3、小麦条锈病发生于流行主要取决于哪些条件?解答要点: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的抗病性、环境条件。
4、小麦赤霉病症状有何特点?解答要点:小麦赤霉病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等。
(1)穗腐:初在小穗颖片上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和穗子,严重时整个小穗或穗子后期全部枯死,呈灰褐色。
田间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后期穗部出现黑色小颗粒,即子囊壳。
(2)苗枯: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上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严重时全苗枯死,病残苗上有粉红色菌丝体。
(3)茎腐: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变软腐烂,植株枯萎。
在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5、小麦赤霉病病原有何特点?解答要点:该病由子囊菌亚门的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zeae(Schw.)Petch.]侵染所致,其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属[Fusariumspp.],已知有17个种和变种,其中以禾谷类镰刀菌[F.graminearumSchw.]为主要。
小麦病虫害防治测试题(2)

小麦病虫害防治测试题(2)小麦病虫害防治测试题一. 填空题:1.在我国,为害麦类作物的蚜虫,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种。
均属于__________目,_______科。
2. 麦蚜是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媒介,以传播____________为害最大。
3.小麦吸浆虫属于双翅目____________科,在我国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4. 小麦吸浆虫基本上一年发生____________代,以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结茧越夏越冬。
5. 小麦吸浆虫在小麦____________期,越冬幼虫破茧上移;____________期化蛹;抽穗期成虫羽化经交尾在____________产卵;____________期幼虫____________为害。
6. 黏虫属__________目,__________科。
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
黏虫是典型的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食叶性害虫。
二、选择题1.下列昆虫有多型现象的是A.麦蚜 B. 小麦吸浆虫C.黏虫D.稻纵卷叶螟2.下列害虫产生世代数最多的是A.麦蚜B.小麦吸浆虫C.黏虫D.稻飞虱3.两种小麦吸浆虫基本上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为A.1代B.2代C.5代D.7代4.小麦吸浆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在小麦的A.拔节期B.孕穗期C.抽穗期D.灌浆期5.麦蚜防治的适期在A 扬花初期B.扬花末期C.灌浆期D.成熟期6.可有效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措施A.选用抗虫品种B.轮作C.化学防治D.农业防治7.黏虫食性属于A .单食性B.杂食性C.多食性D.寡食性8.小麦吸浆虫的蛹属于A.离蛹B.被蛹C.围蛹D.蛹体9.选用抗虫品种可有效控制小麦害虫种类是A 麦蚜B.麦红蜘蛛C.小麦吸浆虫D.黏虫10.黏虫危害最严重的虫龄在A.二龄B.三龄C.五.六龄D.五六龄后11.小麦吸浆虫人土结茧夏越冬的是A. 卵B.幼虫C.老熟幼虫D.三龄幼虫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麦蚜的防治适期为扬花初期。
麦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试题

麦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填空1、麦蚜属同翅目科,在我国为害麦类作物的蚜虫有了、、、等四种.2、麦蚜有多型现象,全周期蚜虫有、、、3、麦蚜在南方温暖地区可全年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表现为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区,表现为周期型.4、麦蚜越冬虫态也因各地气候不同而不同,麦蚜以或以在麦田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来年春暖开始活动.5、麦蚜的天敌主要类群有、、、和6、小麦吸浆虫属目,科.在我国主要有两种和7、黏虫属目,科8、黏虫成虫体色呈色,前翅中央近前缘有两个色圆斑,外侧圆斑较大,其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卵为形;幼虫一般为龄;蛹为色。
9、黏虫主要为害、、、、及等,黏虫属食性害虫。
10、小麦锈病包括、和三种病害,是小麦上分布最广,为害最大的一类病害。
其特点是11、小麦条锈病菌为菌,叶锈病菌为菌,秆锈病菌为菌,三种锈菌均属亚门,目。
12、小麦三种锈菌是典型的病害,传播范围广,流行,为害严重。
13、小麦赤霉病是世界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分布于和地区,尤以的湿带地区受害重。
14小麦白粉病病菌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属亚门,目。
二、选择1、下列害虫间歇性猖獗发生为害的有()A、小麦吸浆虫B、麦蚜C、黏虫D、稻螟虫2、小麦吸浆虫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当春季10cm土温达()以上时小麦吸浆虫破茧活动,()时开始化蛹,()时大量羽化。
温度高于()时,幼虫恢复休眠而不能化蛹;低于()时羽化后的成虫不能活动产卵。
A、10℃B、15℃C、20℃D、30℃3、下列害虫成虫羽化后需进行补充营养,对糖醋液的趋性很强的有()A、麦蚜B、小麦吸浆虫C、黏虫D、稻纵卷叶螟三、连线题小麦吸浆虫活动对应不同生育适期小麦造成的危害。
小麦拔节期化蛹孕穗期幼虫吸浆为害抽穗期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灌浆期老熟幼虫脱颖落地小麦近成熟时越冬幼虫破茧上移四、判断题1、麦蚜在春季2-3月份气候温暖,降雨较多的年份易引起间歇性猖獗发生,而寒冷少雨年份发生较轻。
小麦习题

小麦病害习题一、选择题1. 小麦赤霉病菌是以(子囊壳、菌丝、分生孢子)来越夏。
2. 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小麦锈病菌、小麦白粉病菌)。
3.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年份为(1950 1964 1990)。
4. 小麦黄矮病毒病的传播介体为(蚜虫)5. 小麦条锈病在病害循环中真正起作用的孢子为(夏孢子)。
6. 根据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是否为生物,可将植物病害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
7. 目前防治小麦锈病应用最多药剂为(粉锈宁)。
8.小麦条锈病越夏基地的构成条件为(夏季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低于20℃、海拔很高、有小麦种植)。
9. 小麦赤霉病的自然传播途径是通过(气流)10. 小麦叶锈病菌完成世代侵染的侵染循环是以(夏孢子)11. 小麦白粉病表现出白色粉状物是病菌的(分生孢子)12. 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部位(根茎部)13. 小麦条锈和叶锈、秆锈夏孢子堆区别在于(排列成行)。
14. 小麦锈病是典型的(气流)传播病害。
15. 小麦赤霉病的病部前期长有(淡红色霉状物)。
16. 目前大量应运防治白粉病效果最好的药剂是(粉锈宁)。
17. 小麦条锈菌越冬地最冷月份温度不低于(-6~-7℃)。
18. 气候条件中,对小麦赤霉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雨日、雨量、相对湿度)。
19. 小麦赤霉病主要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进行侵染的。
20. 小麦白粉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Blumeria)。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概念或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干后选择"√",错的选择"×"1.小麦赤霉病有再侵染,但在病害流行上不重要。
(√)2.小麦3种锈病症状可从夏孢子堆排列、颜色与表皮开裂程度加以区别。
(√)3.小麦散黑穗病属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可以多次侵染。
(x )4.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孢子首先侵染花药。
(√)5.小麦条锈菌能在我省(山西)大部分地区越夏。
(x )6.小麦三种锈病原属同一属即柄锈属(√)7.对于幼苗侵入的病害,凡影响幼苗出土快慢的因素均影响病害发生的轻重。
小麦病虫害防治考核试卷

C.种植密度
D.麦田管理水平
11.小麦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包括以下哪些?()
A.丙环唑
B.三唑酮
C.多菌灵
D.硫磺粉
12.以下哪些措施属于生物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方法?()
A.利用天敌昆虫
B.使用生物农药
C.种植诱集作物
D.物理机械防治
13.以下哪些条件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A.湿润的气候
7.丙环唑是一种常用于防治小麦_______的药剂。()
8.为了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_______轮作的方式。()
9.小麦白粉病的症状表现为麦株表面出现_______。()
10.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_______是一项重要的农业防治措施。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B.敌敌畏
C.氧化乐果
D.井冈霉素
17.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保护环境?()
A.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B.使用生物农药
C.采取物理防治
D.避免在风雨天气喷药
18.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加重小麦病虫害的危害?()
A.气候变暖
B.不合理施肥
C.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D.麦田管理水平低下
19.以下哪些小麦病虫害可以通过种子处理来防治?()
A.合理轮作
B.使用高抗病品种
C.增加化肥使用量
D.适时进行病虫害监测
2.小麦锈病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A.条锈病
B.叶锈病
C.赤霉病
D.白粉病
3.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A.高温高湿
B.麦田排水不良
C.麦穗受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小麦病害试题一、请译出下列英文的中文名称1. Wheat Stripe Rust2. Wheat Leaf Rust3. Wheat Stem Rust4. Wheat yellow dwarf5. Wheat head blight6. Wheat Powdery Mildew7. Wheat Sharp Eyespot8. Wheat Take-all 9. Wheat Common Rot 10. Wheat Scab 11.Wheat rosette stunt二、请写出下列学名的中文名称和引起病害的名称1.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2. Puccinia recondita f.sp. tritici3. Gibberella zeae4.Pucci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5. 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6. Rizoctonia cerealis7.Gaeumannomyces gramims 8. Ustilago nuda 9. Bipolaris sorokiniana10. Tilletia caries 11. BYDV 12. Tilletia foetida 13. NCMV三、请写出下列病原的拉丁文名称1. 光腥黑粉菌2.网腥黑粉菌3.散黑粉菌4.禾顶囊壳菌5. 禾谷丝核菌6.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7. 条形柄锈菌8. 小麦隐匿柄锈菌9.禾柄锈菌10.玉蜀黍赤霉菌 11.大麦黄矮病毒 12.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四、请将下列病害名称译成英文1. 小麦秆锈病2.小麦赤霉病3.小麦白粉病4.小麦黄矮病5.小麦丛矮病6. 小麦根腐病7.小麦全蚀病8.小麦纹枯病9.小麦条锈病 10.小麦叶锈病五、填空题1.小麦丛矮病的传病媒介昆虫最主要的有,而小麦黄矮病的传病媒介昆虫是。
2.引起小麦黄矮病的病原是一种_______,在田间由________传毒,不能经种子和______传。
3.小麦全蚀病的主要病原菌形态有、、和;其远距离传播是。
4.引起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菌和菌。
5.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传病害,病菌主要侵染小麦的和部,病菌主要以在上越冬。
该病害存在明显的现象,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和,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的作用。
6.小麦的病和病是幼芽鞘侵染的系统性病害,而小麦的病是花器子房壁侵染的系统性病害。
7.麦类黑穗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来自带菌的,和。
麦类黑穗病均为只有侵染而没有侵染的病害。
8.小麦的3种黑穗病包括、和。
其中和危害子房,危害茎秆和叶片。
黑穗病为对外检疫对象。
9.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也可危害,在叶片表面产生的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后期在叶片上产生的黑色颗粒状物是病菌的。
10.气候条件对小麦白粉病的影响以和最大。
11.小麦白粉病菌一般以形式在上越夏,并可以以形式在上越冬。
小麦白粉病菌的病原均属于亚门属。
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
该病菌是一种_______寄生菌。
12.根据抗病性表现,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分为、和等。
13.小麦锈病包括、和三种。
影响小麦锈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和,其中为主导因素。
防治小麦锈病应采取以. 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对锈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有.和。
14.小麦锈病的病斑前期产生的黄色疱状的,后期产生黑色疱状的。
15.对小麦锈病进行药剂防治时,条、叶锈病叶率,杆锈病病叶率开始喷药。
16.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于、、。
17.在国外,小麦叶锈病的转主寄主是、。
18.小麦叶锈病菌以_______在小麦_______上越冬,靠________孢子进行再侵染。
19.小麦秆锈病菌在小麦上产生、。
20.小麦赤霉病可引起、与等症状,但危害较大的主要是。
21.感染小麦赤霉病的病粒中主要含有、等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
22.小麦赤霉病后期病部出现的黑色粗糙颗粒为病原菌菌的。
该病菌属于属,23.小麦赤霉病菌的无性阶段为属。
24.气候多小麦赤霉病发生以与影响最大。
25.小麦根腐病是由多种_______和________菌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主要以______潜伏于______内部和______中越冬或越夏,带菌的_____和______中的病菌是幼苗发病的初侵染源。
六、选择题1.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
A.根茎部 B. 秆部 C. 叶部 D. 穗部2.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
A.根茎部 B. 秆部 C. 叶部 D. 穗部3.下列()病害存在自然衰退现象。
A.小麦纹枯病 B .小麦根腐病 C.小麦全蚀病 D.小麦赤霉病4.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当旬均温超过()℃,侵染便完全停止。
A.22B.30C.15D.355.引起作物锈病的病原菌为()真菌。
A.担子菌B.子囊菌C.半知菌D.接合菌6.目前防治小麦锈病应用最多药剂为()A.粉锈宁B.石硫合剂C.灭病威D.甲基托布津7.小麦叶锈病菌的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
A.25-28B.30-32C.15-20D.2-108.小麦秆锈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是()℃。
A.25-28B.30-32C.15-20D.20-259.小麦叶锈菌主要靠下列那种孢子形态完成世代循环()。
A.冬孢子 B. 夏孢子 C. 担孢子 D. 性孢子10.小麦锈病是典型的()传播病害。
A. 气流B. 雨水C. 昆虫D. 种子11.小麦条锈病在病害循环中真正起作用的孢子有()。
A.冬孢子B. 夏孢子C.担孢子D.性孢子E. 锈孢子12.就全国而言,小麦条锈菌可能的越夏地方是()。
A.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以及雅安的高山区B.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C.海拔较高的地方D.西北地区13.锈菌侵染小麦时在病部出现( )。
A. 黄褐色粉状物B.白色粉状物C.灰色霉层D.红色霉层14.小麦条锈病菌形成的冬孢子在病害流行中()。
A 起作用B 不起作用C 作用不大15.造成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侵染关键时期是小麦的()。
A腊熟期B.扬花期C 幼苗期16.小麦赤霉病菌主要以()越冬。
A.子囊壳B.菌丝C.分生孢子D.厚壁孢子17.小麦赤霉病的病部前期长有()。
A.白色霉状物B.淡红色霉状物C.灰色霉状物D.黑色颗粒状物18.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小麦的()进行侵染的。
A.抽穗期B.齐穗期C.开花期D.灌浆期19.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
A.10~15℃B.12~18℃C.15~20℃D.20~25℃20.气候条件中,对小麦赤霉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温度B.雨量C.雨日.雨量.相对湿度D.相对湿度21.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22.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A.子囊孢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B.子囊孢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然后扩展到子房C.子囊孢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D.子囊孢子直接侵入穗轴23.目前大量应用防治白粉病效果最好的药剂为()。
A.多菌灵B.托布津C.波尔多液D.粉锈宁24.小麦白粉病是()。
A.气传病害B.水传病害C.虫传病害D.土传病害25.小麦白粉病表现出白色粉状物是病菌的()A.闭囊壳 B.子囊孢子C.分生孢子 D.担孢子26.小麦白粉病菌是一种()。
A 兼性寄生菌B 活体寄生菌C 腐生菌27.小麦白粉病在田间再侵染是以()。
A 游动孢子B 担孢子C 分生孢子28.引起小麦纹枯病的病原是()。
A.赤霉菌属B.丝核菌属C.长喙壳属D.核盘菌属29.小麦纹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菌的()A.杂草B.土壤C.昆虫D.真菌30.小麦赤霉病菌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为()。
A.带菌种子B.带菌土壤C.自生麦苗D.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31.小麦腥黑穗病的病粒中因为含有挥发性的(),而具有鱼腥气味。
A.镰刀菌素B.轮枝菌素C.氨基酸D.三甲胺32.下列为对外检疫对象的是()。
A.小麦散黑穗病B.小麦秆黑粉闰C.小麦矮腥黑穗病D.小麦光腥黑穗病33.小麦散黑穗病在一年中的侵染次数有()。
A.一次B.二次C.三次34.小麦腥黑穗病侵染特点是()。
A.局部侵染B.系统侵染C.先局部后系统侵染35.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传播介体为()。
A.禾谷多粘菌B.蚜虫C.飞虱D.菟丝子36.传播小麦丛矮病的介体是()。
A. 叶蝉B. 蚜虫C. 甲虫D. 灰飞虱37.()病害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植株变矮。
叶片颜色为金黄色到鲜黄色,黄化部分约占全叶的1/3~1/2。
A.小麦丛矮病B.小麦土传花叶病C.小麦黄矮病D.小麦红矮病七、判断题1.小麦只有两种锈病,河北春季大风多雨,因而小麦锈病不易发生。
()2.小麦三种锈病原属同一属即柄锈属。
()3. 一个若干年前丧失了对小麦锈病抗性的品种其农艺性状优良,可以考虑重新利用()。
4.防治小麦锈病的关键在于选栽高产抗病品种。
()5.小麦三种锈病症状可从夏孢子堆排列、颜色与表皮开裂程度加以区别。
()]6.小麦三种锈菌均可产生5种类型孢子。
()7.三种锈病夏孢子萌发需要水滴或水膜和高的相对湿度。
()8.小麦条锈菌能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越夏。
()9.小麦品种对锈病的抗性都是垂直抗性。
()10.长期大面积单一地种植某个垂直抗性品种易丧失抗病性。
( )11.粉锈宁是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最好的药剂,其长效机制是此药粘着力极强。
()12.河北省小麦白粉病以闭囊壳越夏,以麦叶内菌丝越冬。
()13.麦类白粉病在天气潮湿的情况下,病部可产生大量霉层,干旱时则不产生霉层。
( )14.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也可以危害叶鞘、茎秆和穗,一般是先在上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下扩展,发病初期在病部产生白色的霉粉状物,后期在上面产生黑色小黑点()。
15.小麦丛矮病是由蚜虫传播的病害。
而小麦黄矮病是由叶蝉传播的病害,防治这两种病害只需通过农业栽培措施即可。
()16.小麦全蚀病和棉黄萎病一样,都是顽固的土传病害,抗病育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最好方法。
()17.小麦散黑穗病是种子内部带菌系统性病害,小麦腥黑穗、秆黑粉则是种子内外都带菌的局部侵染病害,防治这三种病害只需药剂拌种即可。
()18.小麦散黑穗病属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可以有多次侵染。
( )19.麦根长蠕孢菌是小麦叶斑根腐病的唯一病原,小麦叶根腐病除了根部发病,还可引起叶部病斑。
()20.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茎腐和穗枯等症状。
()21.禾谷镰孢菌可产生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
()2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是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药剂之一。
()23.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为抗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