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场主要工艺参数

合集下载

标准化蛋鸡技术

标准化蛋鸡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快速发展,以庭院养殖、副业生产、分散经营为特征的传统蛋鸡养殖模式给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环境污染带来了巨大压力。

如何推动蛋鸡生产转型升级,建立符合当前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商品蛋鸡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一标准化商品蛋鸡场建设的现实意义标准化商品蛋鸡场是传统蛋鸡养殖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养殖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系列化、专业化,保证养殖效益,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标准化商品蛋鸡场的选址标准化商品蛋鸡场的选址十分重要,要遵循生产、生活的和谐,要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在此基础上选址要考虑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位置、交通、电力、物质供应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三标准化商品蛋鸡场的场区建设要求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生活办公区、污粪处理区等。

区域之间相对独立。

特别是生产区应保持独立封闭,且四周有防疫围墙或防疫沟作为隔离带,大门出入口应设置值班室、更衣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鸡舍最好坐北朝南,栋与栋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

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

生活区位于上风向,靠近主干道,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1生活办公区建设生活办公区建设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生活办公区应包括接待室、办公室、兽医工作室、职工宿舍等。

2生产区建设生产区是标准化商品蛋鸡规模场的核心区,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应具有前瞻性,符合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应按照规模大小、饲养批次分为数个饲养小区、区与区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鸡场内道路布局应分为净道和污道,净道和污道不能相互交叉,以免污染。

其走向为育雏舍、育成舍、产蛋鸡舍,各舍入口有连接的净道,净道主要用于运送饲料、鸡蛋等;各舍出口有连接的污道,污道主要用于运输鸡粪、死鸡及鸡舍内需要外出清洗的脏污设备。

禽场生产工艺与禽舍设计

禽场生产工艺与禽舍设计

禽场生产工艺与禽舍设计第一节蛋鸡场生产工艺与鸡舍设计一、鸡场生产工艺(一)蛋鸡场的性质和规模(二)饲养阶段的划分蛋鸡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幼雏、中雏和成鸡三个阶段,在生产管理上相应将鸡划分为育雏(0~42日龄)、育成(43~132日龄)和产蛋(132~504日龄)三个类群。

在具体进行组群时,有些养鸡场为了减少鸡的转群次数,将育雏和育成两个阶段连接起来,待幼鸡长到132日龄时,一次转入成年鸡舍,这样就使鸡减少一次应激刺激。

成年鸡一般在72周龄(即504日龄)一次全部淘汰。

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鸡的高产期维持较长的时间,许多鸡场已将成年鸡的淘汰时间推延到74周龄(即518日龄)。

(三)主要生产指标参见第五章表5-2。

(四)饲养管理的方式可分为三种方式: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

(五)鸡群的组成和周转鸡场的规模确定后,应根据其性质、规模和生产任务,确定鸡群的组成和周转模式。

以一个饲养10万只商品蛋鸡的综合养鸡场为例,下列计算可参考。

1.商品蛋鸡成年鸡鸡群计划饲养数量10万只,按每月平均死亡率0.87%计,全年(按72周龄时淘汰)死亡率为10.44%,则入舍数量为:100000÷(1—0.1044)=100000÷0.8956=111657只2.商品蛋鸡育成鸡群育成鸡在培育期间成活率按97%计,转入成年鸡时的选留率按95%(即淘汰率5%)计,则所需育成鸡的数量为:111657÷0.97÷0.95=121169只3.商品蛋鸡雏鸡群雏鸡在培育期间成活率按93%计,转入育成鸡群时的选留率按95%(即淘汰率5%)计,则所需雏鸡的数量为:121169÷0.93÷0.95=137147只4.父母代成年鸡群按每只成年母鸡每年生产85只母雏计,为生产上述数量的雏鸡,共需父母代成年母鸡的数量为:137147÷85=1614只5.父母代母雏群父母代雏鸡从出壳到19周龄期间的成活率按90%计,鸡群转入成年鸡群时的选留率按90%计,则所需雏鸡数量为:1614÷0.90÷0.90=1992只为方便方便起见,按2000只计。

蛋鸡场工艺

蛋鸡场工艺

年存栏20万只的蛋鸡场工艺一、场地规划1、鸡场场地选择(1)地势地势选择地势高燥,至少高出历史洪水线;排水良好,最好有2%~3%的缓坡,但坡度不超过25%;地下水位应在2m以下;选择南向地形开阔整齐的的坡地。

(2)水源:水量丰富(丰水季、枯水季)能满足场内人员用水、家畜饮用水和饲养管理用水、消防用水等。

同时水质良好,水质清洁,不含细菌,寄生虫卵及矿物毒物。

但使用自来水虽增加成本,但卫生保证,且饲喂给水方便,节省不少事情。

(3)土壤:选择透水透气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弱,质地均匀,抗压性强的土壤。

如沙土及沙石土,沙壤土和壤土(4)地理位置畜牧场距离国道和铁路的距离不少于500m;距离省级道路不少于300m;距地方公路不少于50m;(5)疫情环境与其它畜牧场、居民点的距离小型场不少于200m,大型场不少于500m。

(6)污染控制牧场应建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但要离开居民点及污染企业的污水排出口。

场地面积和规划2、鸡舍防寒防暑设计由于鸡汗腺不发达,在高温时的蒸发散热主要以喘息来实现,主要是因为鸡无汗腺,其体表的羽毛层严重阻碍着皮肤向外散发热量。

怕热不怕冷,因此鸡舍的通风降温更为重要。

夏季的高温高湿时,鸡减少采食量,肢体伸张,群体散开,避免身体接触,减少活动量,大量饮水,避免阳光直射,寻找温度较低的小气候环境,躲进洞内,繁殖率下降,严重的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温高于26℃,蛋重减轻80%由高温引起,20%由饲粮能量不足;蛋壳质量下降主要由于热喘息可引起碱中毒,并使子宫中血流减少,钙供应不足。

还可引起各种疾病以及传染病的传播。

在鸡舍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在南方采用开放式舍为好。

鸡舍朝向以南向或南偏东、偏西45度以内,与当地主风向成30-45度角。

鸡场可通过增加绿化,安装通风系统和挡阳板。

或者淋沐(但湿度增加)来降低畜舍的温度。

3、蛋鸡的光照管理制度恒定短光照可以使性成熟适当推迟,500日龄产蛋量最高,递增光照使性成熟提前,总产蛋量最差。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蛋鸡养殖是现代农业中常见的养殖方式之一,其工艺流程包括选址、鸡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蛋品销售等环节。

首先是选址。

选址是决定蛋鸡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选址应选择在平坦、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同时,还应考虑到水源供应、交通便利等因素。

其次是鸡舍建设。

鸡舍是蛋鸡养殖的重要设施,其建设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鸡舍类型进行。

按照标准,鸡舍应具备保温、通风、隔离、排水等功能。

同时,还需要设置适宜的喂水、饲料和照明设备,以满足蛋鸡生长需要。

然后是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蛋鸡养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饲养计划,包括饲料配方和饲喂量。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鸡舍的干净卫生。

此外,还需要定期测定鸡舍的温度、湿度和氨气含量,对症调整环境参数,以保持鸡舍内良好的生态环境。

疾病防控是蛋鸡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保持鸡舍的卫生和消毒,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疾病。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蛋鸡的营养平衡,合理饲喂添加适宜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蛋鸡的抗病能力。

最后是蛋品销售。

蛋品销售是蛋鸡养殖的最终目的,也是经营的重要环节。

在销售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还需要关注市场行情,合理制定销售价格和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总的来说,蛋鸡养殖工艺流程包括选址、鸡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蛋品销售等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营,才能保证蛋鸡养殖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蛋品。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1000米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

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的要求。

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

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

1.2.3 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蛋鸡标准化养殖综合技术

蛋鸡标准化养殖综合技术
亡率 降低 2~ 3个 百 分点 , 每只 平
江苏 是 蛋鸡养 殖大 省, 近 年 均产 蛋增 加 0 . 6~ 0 . 8千 克 , 只均 来 规模 养殖 发展 迅速 , 但 传统粗 放 效益 提高 6元 以上 。 养 殖 模 式 中存 在 的 鸡 场 建 设不 规 二、 核 心技 术 范、 品 种 结 构 不合 理 、 粪 污无 害化 1 .良种 选 择 与繁 育技 术 根 处理 与利 用率 低 、 产 品质 量 安全存 据 不 同地 区养殖 环境 条件 、 生 产经 在 隐患 、 生物安 全体 系不 健全 等 问 营 和 市 场 需 求 特 点 , 因地 制 宜 , 分 题, 与 现代 蛋鸡 产业 发展 的矛盾 日 别选择推广海兰褐、 罗曼 褐 、 海 赛 益突 出 。 集 成推 广标 准化 蛋鸡 场建 克 斯褐 、 京 红 1号等 高产 蛋鸡 及 苏 设、 鸡 舍 环 境 自动 化 控 制 、 鸡 蛋质 禽绿 壳蛋鸡等特色 蛋鸡 ; 并推广应 量 安全 控 制 等 蛋 鸡 标 准 化养 殖 综 用 种 鸡 本 交 笼 饲 养 技 术和 网上 平 合技术 , 建 立健 全 以 隔 离、 消毒 和 养 技 术 , 实行 种 鸡 自然 交 配 , 公母 防疫 为 中心 , 以人和 环境 的控 制为 比例 为 l : 1 0~ l 2 , 以降低 种 鸡 饲 关键 点 的蛋 鸡 场 生 物 安 全技 术 体 养 劳动 强度 , 提高种 鸡健 康水 平 。 系, 对 提升 全省 蛋鸡 产业 发展 水平 2 .标 准 化 蛋 鸡 场 建 设 技 术 和经 济 、 社会、 生态 效益 , 实现 蛋鸡 选 址 应 符 合 各 地 发 展 规 划和 动 物 产业 转型升 级 意义重 大 。 防疫要 求 , 且 交通 便利 , 地势 高燥 ; 增 产增 效情 况 布局 应 综合考 虑地 形地势、 主 风

蛋鸡养鸡场设计

蛋鸡养鸡场设计

蛋鸡养鸡场设计专业:生物技术院别:生命科学学院成员:指导老师:二零一二年九月摘要本设计主要介绍了蛋鸡养殖场的建设。

对生产养殖流程、养殖技术参数、操作要点、工艺设备选型等都做了具体说明。

结合当前养鸡场规划设计的现状。

详细介绍了鸡场场址的选择、养鸡场的生产工艺、鸡场场区的规划、鸡舍建筑的常用材料、鸡舍类型与饲养方式、鸡场消毒室的设计等内容。

本设计还涉及了怎样建鸡舍投资少,而使用效果最好,怎样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减少饲养费用,怎样选择优良品种,保证种鸡的品质怎样灵活运用饲料标准,合理搭配饲料怎样加强防疫,坚决杜绝恶性传染病的发生,怎样轻松快乐高效养鸡致富。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养鸡场的当前状况及前景 (1)1.2厂址选择及要求 (1)第二章鸡舍布置 (2)第三章饲养技术 (4)3.1蛋鸡生长周期 (5)3.2饲料配方及防疫 (5)3.3养鸡场注意事项 (6)第四章环境控制 (7)第五章建设投资 (7)5.1硬件投资 (7)第六章,鸡场利润 (9)6.1鸡蛋利润及销售 (9)6.2鸡肉销售 (10)6.3鸡粪销售 (10)第七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11)7.1可行性研究 (11)7.2问题与建议 (11)致谢 (11)第一章绪论1.1养鸡场的当前状况及前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养鸡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据统计,我国人均占有禽蛋量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超饱和状态,如果不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饲养蛋鸡就没有效益。

由于我国的蛋鸡主要是农村小规模大群体的形式,因此蛋鸡的饲养效益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

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蛋鸡主要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

蛋鸡主要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

蛋鸡主要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周臣【期刊名称】《家禽科学》【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3页(P16-18)【作者】周臣【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7.3蛋鸡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为两段饲养或者三段饲养,两段饲养包括育雏育成鸡(0~140日龄)、蛋鸡饲养(141~532日龄);三段饲养包括育雏(0~49日龄)、育成(50~140 日龄)和产蛋(141~532日龄)。

育雏一般采用育雏伞平养育雏,伞内侧均匀分布发热灯管,保证雏鸡所需要的环境温度。

在新建条件好的养殖场可采用温度环境控制等组成的成套设备。

鸡群周转流程为30~40d,孵化、育成、淘汰相继进行。

为保证鸡蛋的完好和便于收集鸡蛋,成年蛋鸡饲养方式一般为笼养,笼养又可分为层叠式或者阶梯式两种方式。

层叠饲养方法为:育雏阶段至成年鸡阶段一般采用四层重叠式,每栋设10个组左右,每栋可养7500~8500只;育成鸡笼层叠采用大型四层重叠式笼或三层育成笼,四层笼呈双列式排列,每栋可装7000只鸡;蛋鸡采用大型二层全阶梯蛋鸡笼,呈二整架、二半架三并列排列成走道,每栋可装鸡5500只左右。

采光以自然光照为主,并辅以人工光照。

一般采用人工喂料、清粪、拣蛋,V形水槽供水,每天清刷一次。

鸡舍均为开放式结构,采取“长出檐、地窗、双层卷帘”来调节不同气候条件下舍内环境。

在场区布局和防疫上,采取的措施有:1.1 因地制宜,养殖区位于生活区下风口并远离水源。

1.2 净、污道严格区分,建立封闭式排水沟,并定期消毒清理,保证其通畅。

1.3 严格控制场内交通工具以及用具的流通。

1.4 严格控制外来车辆人员,进场出场进行消毒和隔离。

1.5 场内、场外车辆各行其道,互不进入对方场地。

1.6 粪场地平与鸡舍地平存在落差。

1.7 蛋库中间设置一界沟,防止场内与场外蛋盘的混用。

2.1 孵化设备当前仍是箱式孵化机的占有量最大,每台容蛋量有多种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数
73.1 267 84.1 211 84.9 89.7
来航型蛋用种母鸡生产性能(22~73周龄)
10至90 90至75 70至62 305.8 78 288.9 73.7 小于1
515 12~43 1365 93~95
1340 97~99 48~83 5180
91~127 16.4 100~114 25000
参数
指标
1.平均饲养日产蛋率(%) 2.累计入舍鸡产蛋数(枚/只) 3.种蛋率(%) 4.累计入舍鸡产种蛋数(枚/只) 5.入孵蛋总孵化率(%) 6.累计入舍鸡产母雏数(只/只) 轻型和中型蛋鸡生产性能 1.21~30周入舍鸡产蛋率(%) 2.31~60周入舍鸡产蛋率(%) 3.61~76周入舍鸡产蛋率(%) 4.饲养日产蛋数(枚/只) 5.饲养日平均产蛋率(%) 6.入舍鸡产蛋数(枚/只) 7.入舍鸡平均产蛋率(%) 8.平均月死淘率(%) 中型蛋鸡体重及耗料量 1.雏鸡(0~6周龄或7周龄) (1) 7周龄体重(g/只) (2) 1~7周日龄耗料量(g/只) (3) 1~7周总耗料量(g/只) (4) 7周龄成活率(%) 2.育成鸡 (1)18周龄体重(g/只) (2)18周龄成活率(%) (3)8~18周龄日耗料量(g/只) (4)8~18周龄总耗料量(g/只) 3.产蛋鸡(21~72周龄) (1)21~40周日耗料量(g/只) (2)21~40周总耗料量(g/只) (3)41~72周日耗料量(g/只) (4) 41~72周总耗料量(g/只)
蛋鸡场主要工艺参数
指标
来航型蛋用种母鸡 1.雏鸡(0~6或7周龄) (1)7周龄体重(g/只) (2)1~7周龄耗料量(g) 2.育成期 (1)18周龄体重(g/只) (2)8~18周龄耗料量(g/只) 3.产蛋期(19~72周龄) (1) 25周龄体重(g/只) (2) 19~25周龄耗料量(g/只) (3)40周龄体重(g/只) (4)26~40周龄耗料量(g/只) (5)60周龄体重(g/只) (6)41~40周龄耗料量(g/只) (7)72周龄体重(g/只) (8)41~40周龄耗料量(g/只) 轻型蛋鸡体重及耗料量 1.雏鸡(0~6周龄或7周龄) (1)7周龄体重(g/只) (2)1~7周日龄耗料量(g/只) (3)1~7周总耗料量(g/只) (4)7周龄成活率(%) 2.育成鸡 (1)18周龄体重(g/只) (2)18周龄成活率(%) (3)8~18周龄日耗料量(g/只) (4)8~18周龄总耗料量(g/只) 3.产蛋鸡(21~72周龄) (1)21~40周日耗料量(g/只) (2)21~40周总耗料量(g/只) (3)41~72周日耗料量(g/只) (4)41~72周总耗料量(g/只) 77~114 1520 100~104 22900 1270 97~99 46~75 4550 530 10~43 1316 93~95 1135~1270 3941~5026 1550 3820 1640 11200 1730 14600 1780 8300 480~560 1120~1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