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19
4.3.3选民行为
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称为选民。
选民的选择行为可分为四个方面:
1.目标。一方面是投票者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是投票人所在或所代 表团体的利益。
2.候选方案。一般来说,候选方案越多,投票人的选择余地就越大。
3.选举规则和程序。选举规则即人们常说的投票规则,如一致同意规则、多 数同意规则等等。选举程序,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主要形式。
公共经济学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杜振华
北京邮电大学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4.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4.2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4.3代议制下的公共选择
2
4.1.1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公共选择的含义
公共选择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 的应用和延伸,主要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 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
第四种是女巫模型(wicked witch model)。指被选出的政治家可能促成 任何有助于他们保住或获得官位的事情。
17
4.3.2官僚行为
官僚的主要作用包括:官僚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公共产品生产者
选民(具有不同利益个人)
投票 政治过程 选举产生公共机构
投票 立法制定公共政策
利益集团 官僚集团
公共政策的供给
1.加权投票规则
加权投票规则的特点是首先按照利益差别,把投票参与者按重要性分类,根 据分类来分配票数,然后对候选方案进行投票,得到最多票数而不是最多人 数支持的议案将获得通过。加权投票规则只是多数票规则的一个变体,通常 具有和多数票规则一样的优点和弊端。
2.否决投票规则
否决投票规则首先让参与投票的每个成员提出自己认为可供选择的一整套建 议或者行动方案,汇总后每个成员再从汇总的方案中否决掉自己不喜欢的那 些方案,最后剩下的没有被任何人否决的议案,就是集体选择的结果。

公共经济学第4章 公共选择

公共经济学第4章  公共选择

结果:每年燃放焰火3次提案获胜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配对投票结果:循环现显出现
• 按照所进行的配对投票中的次序不同, 三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都可以在简单多数 下获胜——“循环性”。
• 投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政治均衡亦不 存在了。
• 原因是多峰偏好的存在
• 新的事例:投票者B→投票者B’
公共经济学
• 最常用的规则——简单多数规则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均衡
税 收
ti
O
Z
每单位产量的税收
MBi
Q*
产量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4 简要的归纳:
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
• 公共选择的规则 •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 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 信息的难易程度




单峰
C

● ●
0 1 2 3 焰火燃放次数
0 1 2 3 焰火燃放次数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简要归纳
• 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和多峰之别 • 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 • 多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2 配对投票:循环现象的出现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中间偏好峰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净 效 益
中间偏好峰(C )
B’的偏好峰


A的偏好峰

● ●
0
1
● ●
2
3
焰火燃放次数

公共经济学第4章(1)

公共经济学第4章(1)
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的不断提高。
(三)、 4.1.4 公共选择理论的
主要研究内容
–将公共选择方法应用于政治过程的分析 –1、公共选择学派的投票理论 –2、公共选择学派的官僚理论——政府 失败说
–(1)官僚是经济人,与民众间是交易关系 • 官僚是追求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其目 标不是公共利益或机构效率,而是个人效用。 –作为政治家或官员的个体,他们在政治市场上 追求着自己的最大效用:权力、地位、待遇、名 誉等,而把公共利益放在次要的地位。 • 官僚与民众之间实质上交易关系: –民众以纳税的方式赋予官僚尊严和体面的生活; –官僚利用自身的资源为民众公共利益服务; –官僚是民众雇佣来为民众服务的。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4章 公共选择
4.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 • • • • 4.1.1 4.1.2 4.1.3 4.1.4 4.1.5 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 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
4.1.1 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 背景和原因
1、前提: •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 的最大化。 • 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 (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 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 目标。 •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 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经济理性人原则与利已主义本性
• 4、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 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 投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 (经济分析的前提) • 或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 产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或 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 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宁夏大学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

宁夏大学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

案例:消费券,2009早春的热门话题 案例:消费券,2009早春的热门话题
消费券还是优惠券?
• 继杭州、南京等地先后发放各种旅游券后,很多企业也推出“消费券 ”:北京、天津老百姓大药房3月上旬向市民发放三类不同面值的消 费券,顾客消费满一定金额即可享受优惠;武汉某报业集团也向订阅 2009年报纸的读者发放每份5230元的“购房券”。 • “这不就是优惠券吗?”武汉市民李先生说。无论是“健康券”还是 “购房券”,细一看,都仅仅是作为消费中的一定比例来使用,同真 正的消费券并不一样。李先生认为,消费券必须可以单独使用才能真 正让利于民,否则,无论冠以何种名目,都不过是变相促销,没啥新 鲜的。江苏镇江一位读者向本报反映,前几天当地晚报刊登一则“我 市发放8000万旅游消费券”的消息,本来满心欢喜,但一打听才知道 ,领取、使用这种券有诸多限制,最多只能称为优惠券。 • 不可否认,优惠券也能让群众得到好处,激发消费热情。但这毕竟只 算消费券的李鬼版本。更关键的是,如果商品价格本来就虚高,优惠 券只能让消费者承受更多负担,不利于市场的正常有序。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一 二 三 四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直接民主制 代议民主制 政府无效
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
公共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资源配 置机制有着重大区别。 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是简单而有效的价格机制。对公共产品而 言,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决定了个人不愿真实显 示自己的偏好,也不存在市场价格体系去揭示个人的偏好,由此 使得建立在私人选择基础上的市场过程的失效,必须通过政治程 序将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转换成集体行动来实现。这种机制和 程序就是公共选择。 所谓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 相对应的集体选择的概念。它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 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 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特点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体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同时,它关注政治市场的竞争性和民主性,以及政府失灵和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性
揭示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政府在提供 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可能存在的低 效、浪费和滥用权力等问题,为 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出现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况。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自利 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分配和外部性问题等方面出现的无效率和不平衡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不完全 竞争、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01
02
03
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 源管理中强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 机制,提高公共部门的人才素质 和服务水平。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部门人力 资源管理应注重员工的激励和约 束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力。
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建立员工绩效 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 行科学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
施。
建立政策调整和修正机制
0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政策,确保政策的持续
性和有效性。
05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城市垃圾处理政策制定过程
背景
某城市面临垃圾处理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政 策。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官员、利益集团、居民等各 方参与者通过博弈、协商等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最 大化。

第4章 公共选择

第4章 公共选择

寻租活动的经济界限
R C
单个寻租者:R0
对整个社会而言,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寻租活动没有经济 界限,所耗费的资源数量取决于寻租活动的竞争性所决定 的寻租规模。
(2)寻租的效应 • 经济效应:造成浪费,引起收入的重新分配。 受害者:消费者、不成功的寻租者、受害的厂商 获益者:成功的寻租者、政府或官员及有特殊寻租才能的人
中间偏好峰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B‘的偏好峰
中间偏好峰(C) A的偏好峰
第一种选择 投票者 A B’ C 3 1 2
第二种选择 第三种选择 2 2 1 3 1 3
第一轮配对投票 每年燃放焰火1次 每年燃放焰火2次 投票者 A B‘ C 得票数 1 2 结果:每年燃放焰火2次的提案获胜 第二轮配对投票 每年燃放焰火3次 每年燃放焰火1次 A B‘ C 得票数 1 2 结果:每年燃放焰火1次的提案获胜 第三轮配对投票 每年燃放焰火2次 每年燃放焰火3次 投票者 A B‘ C 得票数 2 1 结果:每年燃放焰火2次的提案获胜
Nu
Nu uR uR uP uPO GG P GR
G
O
GR
GP
平均分摊税收
累进税
Nu为从公共产品获得的效用,G为公共产品的数量。
第3节 多数投票制的均衡 一、投票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指一项提案必须经过全体选民的一致同意 才会获得通过。 • 隐瞒真实偏好 • 成本高,一致困难
投票规则:全体一致原则,多数投票原则(简单多数规则) 等。
第4章 公共选择
私人产品需求的决定是消费者以货币为选票分散选择的过 程;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是消费者以政治选票共同选择 的过程。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非市场决策的经济 学,即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是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 关系;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研究消费者作为投 票者如何对公共产品的决定表达意愿。

大学课程《公共经济学》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大学课程《公共经济学》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排他成本较低
排他成本高
共同消费 但受拥挤约束 边际使用成本低;
公共产品
1萨缪尔森(代表性定义): 全社会或某个集体共同消费的具有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中国财政学教科书:用于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称为公共产品。
3布坎南的定义(教材66-67)
混合产品(准公共物品)
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性 拥挤性的公共产品
➢全体一致同意规则(公平但缺乏效率) ➢多数投票规则(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 三分之二多数 – 简单多数
全体一致同意规则 (公平但缺乏效率)
➢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
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 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
首先,它排除了个人的策略行为。
其次,一致同意实施成本过高,最终可能使达成集体决 策的代价超过其实施所带来的好处。
投票悖论(阿罗悖论the Paradox of Voting)
多数投票原则下,不能在多个备选方案中达成均衡而 在各种选择之间循环的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
美国经济学家K.J.阿罗 (K.J.Arrow) 认为
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 规则
如果存在着至少三个可由 社会成员以任何方式自由 排序的备选方案,就可能 出现循环的选择结果
—公有资源
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自然垄断物品
道路特性
竞争性?——仅当道路是拥挤的时候 排他性?——仅当道路收费时 四种可能性: 不拥挤也不收费:公共物品 不拥挤但收费:自然垄断 拥挤但不收费:公共资源 拥挤也收费:私人物品
7
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存在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公有资源却过度消费
第三,坚持一致同意规则的结果有可能达不成集体决策。
多数投票规则

公共经济学(第四章)--公共选择

公共经济学(第四章)--公共选择
一、公共经济决策的含义 二、公共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所谓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 设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都获 利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 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关系的一种理论。 其特点:把政治过程看作某种特殊的经济活动, 其中,政府是生产者,选民是消费者,选票是 货币,而选举制度是市场制度。
⒋全体一致规则的明显缺陷:
⑴此制度十分复杂费时。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价值判断 或效用函数上的差异,达成一致就要经过磋商与谈判。 在市场中,谈判通常只在两个人之间进行,达成契约的 成本较低;在公共选择中,在当事人数目众多时,一致 同意要花很大的交易成本才能实现。
⑵最后一个投票者的否决权给了他过大的讨价还价的能 力。有可能会导致讨价还价、敲诈和拖延,甚至达不成 协议。 ⑶该规则假定投票人都是诚实的,而忽视了投票人的偏好 显示难题。
24
二、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
⒉遵从的原则不同 在以自由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私人选择 基本上遵从自愿交换原则。而在政治市场上 的公共选择则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具 有一定强制性。这样,投票人假如不幸成为 少数派,那么其所接受的公共产品,所支付 的税收,就并不一定是他们所乐意接受的。
25
二、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
我们不能否认也不能制止政治家存在着追求自身 利益的动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建立一 种制度,使政治家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也 能保证国家利益的实现。
16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⒊作为选民代表的经济人 在实行间接民主制的国家,选民的意愿一般是通 过选民代表来表达的。
但现实中,选民代表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 理性经济人,其利益并不总是和选民的利益相 一致的。为了使其能够对选民负责,就必须建 立一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便对其经济人的本 性进行有效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的经济学” ( economics of politics)
04:55:03
17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公共 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 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而产生的,并且成功 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 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易的观点 来看待政治过程。
04:55:03 1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定决策的人们与受 到决策影响的人们之间的距离越远,决策 制定者越容易失去对自己行为的道德判断 和个人准则。
04:55:03
15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概念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作为一 个学派或思潮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初。虽然公共选择理论的历史不长,但是它不 仅成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 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而且成为当代西方 公共管理实践特别是政府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 理论基础。
04:55:03 13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个实验在10个国 家里被重复了91次,分别有2000人和23 位实验人员参加。结果当“董事会”成员 不包括公司外部成员而且不告诉“董事会” 成员药品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具体伤害时, 76%的“董事会”成员会选择最不负责的 做法――尽全力销售帕拉巴,但没有人选 择最负责任的做法――把药品撤离市场。
第四章 公共选择
讲授人:谢京华
04:55:03
1
本章主要内容:


一、公共选择的概念 二、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供给 三、投票规则及其理论 四、投票交易 五、政治行为的分析
04:55:03
2
公共选择案例:


案例一:私人参与药品试验
案例二:公共防疫应急决策
04:55:03
3
案例一:私人参与药品试验
04:55:03
7


第一种描述方法:
有AB两个方案,采用A方案,可以救200人;采 用B方案,有1/3的可能救600人,2/3的可能一 个也救不活。 请你选择: A方案(); B方案()。 实证结果是: 人们更愿意选择A方案。
04:55:03 8


第二种描述方法:有AB两个方案,采用A方案, 会使400人死亡;而B方案有1/3的可能性无人 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

一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药品 帕拉巴(Panalba)的故事。帕拉巴是多种抗生 素的混合物,1957年-1970年间在市场上销售, 属于普强公司(Vpjohn Company)的产品。该 产品的疗效较差,病人服用后,有的病情没有 好转,有的还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FDA和 美国国家科学院都表示,帕拉巴在现代药品中 不应有立足之地。但是,对于该药品是否应该 撤市的问题上,FDA和美国医学会持有不同意 见,后者认为应该把决定病人健康的权力交给 医生而不是政府监管机构。
请你选择: A方案(); B方案()。 实证结果是: 人们更愿意选择B方案。

04:55:03
9


思考:
采用不同的描述方法,人们的选择会前后一致 吗?本案例中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 是参照点:一个以死亡为参照点,另一个以存 活作为参照点。
04:55:03
10
应由谁来决定我们的命运

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猝 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 性降到0,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
答案:A.50 0 B.500 5 C.5000 6 D.50000 59

04:55:03
4

如果你身体很健康,突然有家医药公司想找一 些人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 后会使你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 你要求医药公司花多少钱来补偿你呢?
04:55:03
16


公共选择理论有不同的名称,如: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 “集体选择”(collective choice), “公共选择经济学” ( economics of public choice),

“新政治经济学” ( new political economy),
04:55:03
12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管理学教授阿姆斯特朗(Amstrong) 注意到这个案例后,在他的课堂上请学生们进 行案例分析,并给他们的选择。结果,不论他 采取何种方式,只要在“董事会”没有外来人 员的情况下,总有3/4左右的“董事会”成员选 择“尽全力销售帕拉巴”,令他十分震惊,但 是当“董事会”里加入了公众代表、股东代表 和供应商代表之后,只有不到1/4的人做出上述 选择。

04:55:03
19
二、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供给


(一)政治市场中的参与者
答案:A.5000 B.10000 50000 0
04:55:03

C.30000 0
D. 69
5

1


答案:
在经济学实验中,很多人会说愿意出几百块钱
来买药,但是即使医药公司花几万块钱,他们
也不愿参加试药实验。
04:55:03
6
案例二:公共防疫应急决策

假设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作准备,预 计这种病会使600人死亡。为尽可能遏制消极 结果,现在设计出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在两 种不同的描述方式下大家需要进行决策。
04:55:03
18


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有两层含义:
一是集体性。单个人自己的决策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集体决策就不可避免,因而公共选 择就成为必需。 二是规则性。决策就是制定规则,在人与人之间存在 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决定规则以使人们的行为协 调起来,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 映和满足一般人偏好的规则。
04:55:03
11

当时,FDA正在执行的公共政策强调以确凿的 科学数据为依据,而普强公司和美国医学会则 代表着两个强大的特殊利益集团,即大公司和 医务人员。普强公司通过政治手段阻拦FDA的 任何行动,双方僵持不下。最后,面对越来越 多的科学数据和科学家的反对意见,普强公司 不得不召开特别董事会。结果董事会不仅决定 继续销售帕纳巴,而且决定积极采取法律手段, 尽量延长药品的销售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