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股科技股投资分析报告-高德红外

合集下载

军工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军工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军工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军工产业的“黄金十年”自2013年开始,未来十年的军工行业就是十年前的房地产业,对于每一位认真参与市场的投资者,都值得花点精力去搞清楚军工股的投资逻辑,本文是笔者数年军工股投研的心得汇总。

需要强调的是,2017年笔者看多做多吉祥三宝(石油、军工、黄金),军工股作为资产配置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年初仅仅是预热阶段,大行情春节后,本文对于“准备在军工股方面下功夫做功课、做研究、好好操作军工”的朋友有帮助,如果仅仅看看代码炒股,就不用浪费精力看本文了。

再次强调一下,军工股的波动性巨大,大起大落是常态,玩的是心跳居多,一定要注意结合大盘的节奏波段操作。

2013年以来军工板块成了资本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如果说2013年的军工行情还是受益于周边局势的影响和传统的资产注入预期的话,那么2014年的军工股则直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国家安委会的影响下扶摇直上,资产注入、科研院所改制、“两机”专项、无人机、大飞机以及北斗导航产业的大力发展等等都是军工板块的直接刺激因素,一直到2015年的军工整体崛起,特别是三季度股灾中扛大旗救股市,演绎了军工产业的“强国梦,军工梦”。

军工股的大趋势至少看五年,军工板块将成为大市值蓝筹股集中产生的领域,因为我国军工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拐点。

过去生产飞机、军舰等大型武器平台装备的时候都是几架,几艘地生产,而现在在解决了技术的瓶颈之后,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战机战舰如“下饺子”般出厂和服役,有技术上的突破和需求上的缺口,大规模批量生产就会持续下去。

另外,军工集团的核心资产不断证券化,注入上市公司,包括科研院所改制和注入,这些都是后面保证军工蓝筹股维持和发展壮大的根基。

对于一个如此确定性的大行业,对于一个处于改革元年的大产业,对于一个认真的投资者来说,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地梳理投研思路,建立合理分析框架和科学的估值体系。

2016年是军工股即将再度集体发力的一年,也是国防和军队改革落地的元年,进行企业体制改革,持续的资本运作是历史的潮流和时代的要求,中央政府强力推行的事情。

航天军工股票有哪些龙头股呢?

航天军工股票有哪些龙头股呢?

航天军工股票有哪些龙头股呢?航天军工股票有哪些龙头股一、航天长峰(600855):军品为军用计算机等,占25%。

民品为医疗机械、机床等,目前正在注入安防产品。

航天二院,战略导弹为主。

民品包括信息产品,数控系统,特种器件等。

二、航天通信(600677):军品为便携导弹,通信产品等,占35%,民品包括纺织、商品流通等。

航天科工集团,主业导弹武器,民品超过50%,包括信息产品、电力及石油设备等。

三、中国卫星(600118):星研制、应用。

其中军用60%,民用40%。

航天五院,卫星及航天器研制及应用,其中军用近50%。

四、航天电子(600879):军品75%,连接器、传感器等。

民品25%,电缆、钻井测斜仪等航天时代电子,军用及民用电子产品,军队及宇航占2/3。

航空发动机概念股有哪些龙头股票中航动控(000738)、成发科技(600391)、山东矿机(002526)和钢研高纳(300034)。

1.中航动控(000738):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主营业务定位为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与生产,同时不同程度地从事公司产品的维修业务,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地位、经验和知名度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此外,由于航空市场的特殊性,公司产品的技术发展基本取决于发动机整机厂家的需求,基于长期与国内航空发动机整机生产厂家形成的定点配套合作关系。

2012年1-6月,公司发动机控制系统及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429.90万元,同比增长4.55%。

2.成发科技(600391):公司主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主要零部件,坚定“做世界级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目标。

合作伙伴除GE、RR、PW等国际主要航空发动机公司外,又新开发了斯奈克玛、霍尼韦尔、西门子、斯伦贝谢等新客户。

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2011年度外贸航空产品收入再创新高,是公司外贸产业继金融危机后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

外贸转包生产从单一的低端航空零部件制造逐步向产业链高端的单元体交付过渡,正向成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世界级供应商的目标迈进。

【绝对干货】中国军工上市公司分类及投资视角

【绝对干货】中国军工上市公司分类及投资视角

【绝对干货】中国军工上市公司分类及投资视角注:因文章发表在年初,故有部分上市公司事实与文中所述有差别。

强军固本是全国的共识,军工改革渐行渐近。

军工行业的改革或将体现为军工企业类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的持续推进,以及军队体制编制、军品定价机制、军民结合、管理层持股、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等方面。

这些变革有望成为相关上市公司中短期业绩改善及中长期成长的驱动力。

就军工板块的投资而言,主要的逻辑有注资、重组和改革。

中国军工上市公司有四个群落:一是十大军工集团下属的62多家上市公司(A股);二是其他央企下属的涉军上市公司,不足10家;三是地方国企的涉军企业,主要的大约10家;四是若干民企参军的企业,主要有10家。

随着更多的民企上市,民参军还会不断增加。

目前整个军工股板块大约有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大约3000亿元;扣除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实际流通市值约1200亿元。

市场普遍认为,大多数军工上市公司都具有业绩差、估值高的特征,长期以来只具有概念炒作意义。

但是,随着国企改革和军企重组步伐的加快,随着军品采购体制的逐步市场化,这一观念必须有所转变。

军工是一座山,莽莽苍苍;军工是一片海,迷雾蒙蒙。

既然难以看透,那就不必以报表为视角了。

如果专注于财务分析,无异于上山数石头,下海捉浪花。

观其大略,军工企业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带来了不同的投资视角。

(一)从是否有过资本运作角度看,可分为:1.最近一两年内已进行过注资或增发的公司。

资产重组是军工概念股之所以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军工资产证券化进展最快的当属中航工业集团。

旗下的相关上市公司不时有黑马狂奔。

军工股资产重组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注资和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比较成功的范例很多,如国睿科技、中航动控等。

但是,注资却被市场误读的很深。

因缺乏公开透明,一些公司拟注入的资产存在严重的高估现象,其作假程度远超新股发行。

现行制度下,注资主要依靠中介机构的把关,因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处罚机制,往往是评估值根据大股东的需要而定,想要多少就是多少。

军工板块概念股资料大整理

军工板块概念股资料大整理

国家意志:史上最全军工板块概念股整理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星、航天机电、航天动力、 600879 航天电子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电器、航天科技、航天通信、航天长峰、航天晨光、航天信息、中兴通讯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西飞国际、中航精机、贵航股份4.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成发科技、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中航电子、东安动力、南方摩托、中航黑豹5.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北方):凌云股份、北方股份、新华光、北方天鸟、北方国际、长春一东、北方创业、晋西车轴6.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南方):中国嘉陵、长安汽车、天兴仪表7.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广船国际,ST钢构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创电子、卫士通、国睿科技、海康威视、华东电脑、太极股份9.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二重重装10.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轴研科技11.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科技1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长城信息13.中国中材集团:中材科技中国重工 601989 --核潜艇及航母龙头,周五带动军工板块全面暴动的功臣。

次新股的军工概念:1.300397天和防务--上周五最早涨停的龙头,但当时对军工板块带动性不算十分明显。

2.300402宝色股份--核潜艇概念,龙头中国重工 601989 上周五强势涨停,也属于核潜艇和航母概念。

3.300395菲利华--石英纤维材料,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为神舟系列飞船提供石英玻璃纤维的企业。

航天及大飞机材料板块:1.600456宝钛股份--军机及大飞机钛材2.002149西部材料--航空航天及军品钛材,稀贵金属材料3.300034钢研高纳--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品行业。

高温合金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是航空航天材料的重要成员。

4.002297博云新材--大飞机刹车片002414 高德红外--国内规模最大的集光、机、电、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红外热像系统生产厂商,在全球测温性红外热像仪领域排名第四,产品广泛用于海陆空各兵种的军事新型武器装备以及电力、医疗、公安、交通等民用领域。

国防军工行业投资策略:四十年一遇大换装,聚焦跨越式发展

国防军工行业投资策略:四十年一遇大换装,聚焦跨越式发展

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行业报告| 强于大市维持2021年01月02日(评级)分析师李鲁靖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50003分析师邹润芳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10004分析师许利天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80006行业投资策略摘要军工十四五投资框架:精选中上游成长+下游航空整机,关注各细分龙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但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不适应、不匹配,“十四五”望深度聚焦面向现代战争的跨越式武器装备建设、迎来国防装备四十年一遇的大换装期,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将增强,采购费用亦将进一步增长,预计相关赛道合同金额望伴随装备现代化升级而增加(20H1-20Q3已有体现)。

军工“十四五”投资框架可精选两条主线赛道:①中上游支撑性的成长标的(军工电子、军工新材料、信息化);②下游垄断性的权重企业(航空主机、航空发动机、导弹)。

投资线A:纤维材料/金属材料+军工电子,聚焦中上游成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变化,航空、精确打击等武器装备性能提升望成为“十四五”重点,我们认为新一代装备性能将持续提升,整机质量减轻、强度/电子化程度提升、推重比加大或将成为重点目标,①纤维、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新一代军工材料,及②军用元器件、军用芯片的需求量或将持续上升。

投资线B:航空整机/发动机迎10年换装,着重关注强垄断权重股“跨越式武器装备发展”是本次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投资方向,其中航空装备相关赛道是我们最看好的方向,可关注:①航空整机:类似军工“茅台”,永续增长特性较明显,强经营持续性、强垄断、强壁垒。

②航空发动机:量价齐升(又有数量,又有价格)。

投资建议跨越式武器装备发展子板块的发展优势趋势已于H1/Q3连续定期报告期显现,我们认为行业目前已进入右侧区域,而非左侧预期阶段。

建议在目前阶段关注板块十四五方向对应机遇。

选股思路:中上游成长+强β垄断下游。

估值思维以“十四五”末盈利对应的目标市值做现值计算(必要收益率可设定为8%),因此“五年期思维”是企业投资价值理解上的重点。

红外热成像行业分析 1)目前国内红外市场主要公司有哪些,及各自竞争优势或优势领域?

红外热成像行业分析 1)目前国内红外市场主要公司有哪些,及各自竞争优势或优势领域?

1)目前国内红外市场主要公司有哪些,及各自竞争优势或优势领域?红外市场主要有:高德红外:优势全产业链主业军工睿创微纳:优势非制冷探测器大立科技:优势电力产品久之洋:船载光电系统康拓红外:铁路红外系统海康微影:优势渠道大华股份:优势渠道华中数控:人体测温。

2)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格局,产品布局。

高德红外:全产业链制冷/非制冷探测器机芯测温仪军用装备睿创微纳:非制冷探测器机芯民用整机大立科技:非制冷探测器机芯民用整机主要优势在电力海康微影:非制冷探测器民用测温千方科技:宇视安防久之洋:军用制冷和非制冷装备康拓红外:铁路红外系统大华股份:红外安防人体测温华中数控:人体测温。

3)目前各厂商芯片技术发展现状和技术节点演进突破势头如何?高德主流17um 12um已经商用 10um 研发中。

艾睿17um 12um主推 10um 研发中晶圆级已经量产。

大立科技 17um 12um研发中海康威视 17um 12um已经量产5)民用应用市场需求发展趋势,近年来细分增长点和远期市场容量。

电力稳定市场无增速消防稳定市场无增速工业测温稳定市场增速20%人体测温上半年爆发安防监控蓝海市场,增速30%以上军用目前大规模增长 100% 不稳定智能感知晶圆级探测器未来市场增长点 30亿以上智能驾驶容量小,无市场容量去年100亿,今年预计150亿,远期200-300亿。

6)后续防疫需求展望,红外测温是否会成为常态化需求?红外会成为常态化需求,智能家居会成为高速增长点,手机测温/智能感知。

7)军用市场需求情况简单介绍下军用市场目前主要:枪瞄/夜视望远镜/车载红外/ 导引头/机载告警/光电雷达8)目前各家像元尺寸技术水平如何?目前高德主流17um 12um已经商用 10um 研发中目前艾睿17um 12um主推 10um 研发中晶圆级已经量产。

制冷型高德15um 12um9)晶圆级封装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晶圆级封装优势体积小,成本低。

成本只有其他封装的1/2不到,民用领域,均可使用。

军工叠加半导体概念龙头股(精选)

军工叠加半导体概念龙头股(精选)

军工叠加半导体概念龙头股(精选)军工叠加半导体概念龙头股军工叠加半导体概念股有:1.宏达电子:宏达电子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军民融合高科技企业,主要业务包括超硬材料及工具、屏蔽防护材料、半导体封装材料等。

2.火炬电子:火炬电子是一家电子陶瓷器件及材料提供商,专注于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装、军工、航天航空、舰船、汽车、医疗器械、通信设备等领域。

3.漫步者:漫步者是一家专注于音频技术研发的企业,主营业务为专业音响设备及家用音响设备业务。

4.康拓红外:康拓红外是集红外热像仪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5.中航光电:中航光电是光电传输领域的领导品牌。

6.七一二:七一二是一家提供军民融合通信整体解决方案的通信企业。

7.紫光国微:紫光国微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以上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

南京半导体龙头股南京的半导体龙头股主要有以下几家:__中兴通讯。

__华天科技。

__强力新材。

__南大光电。

__杰赛科技。

__宏图高科。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龙芯半导体龙头股与龙芯半导体相关的龙头股有以下几只:______神宇股份。

____神宇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集成电路和类陶瓷封装体,包括物联网、通讯设备、电力、汽车电子、工业设备、照明电器及计算器等应用领域。

______威讯股份。

____威讯股份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和类陶瓷封装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______中瓷电子。

____中瓷电子的主营业务是电子陶瓷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______晶方科技。

____晶方科技主营业务为芯片制造。

______太极实业。

____太极实业的控股股东中国建材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太极实业从事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务。

______大港股份002077。

____大港股份旗下公司从事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和销售业务。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航天军工板块的细分龙头?

航天军工板块的细分龙头?

航天军工板块的细分龙头?航天军工板块的细分龙头如下:航天发动机龙头是:航天动力。

船舶制造龙头是:广船国际。

无人机龙头是:洪都航空。

嫦娥飞船龙头是:轴研科技。

军工工程建设龙头是:中航三鑫。

军工汽车制造龙头是:航天晨光。

大飞机龙头是:航天电子。

北斗导航龙头是:中海达。

国家安全龙头是:高德红外。

无人机概念股有哪些?航天电子这只股票实力还不错,航天电子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受益于航天产业加速发展,系统产品带来新增量。

因为资产重组后,公司在这个行业更是实力大增,特别是在航天电子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受益于航天快速发展,16年成功完成22箭40星器的发射保障任务,交付整机5。

7万台/套,电连接器、继电器、军品电路273万余只,军用电缆9116公里。

而雷柏科技也是比较看好的概念股,在科技公司当中雷柏公司业务能力很强,三大主营业务,计算机外设产品为公司提供主要收入和现金牛,为另两块创新业务(工业业务自动化和小型智能无人机)提供资金支持。

无人驾驶股票有哪些1、德赛西威(002920):无人驾驶龙头股。

10月13日消息,德赛西威5日内股价上涨5.12%,今年来涨幅上涨3.52%,最新报88.62元,市盈率为94.28。

至此,公司测试车辆可在新加坡特殊区域公共道路行驶。

2、中科创达(300496):无人驾驶龙头股。

10月13日晚间复盘消息,中科创达最新报126.95元,成交量2.97万手,总市值为539.6亿元。

特别是在无人机、VR/AR、IPCamera 等领域,合资公司将为客户提供基于高通芯片平台的芯片+操作系统+核心算法的智能模块化产品或软件解决方案。

无人驾驶概念股其他的还有:伯特利、民德电子、中鼎股份等。

无人机股票龙头股有哪些A股市场上无人机概念股有:航天通信、洪都航空、北方导航、中航机电、山河智能。

1、航天通信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600677),经营范围:航空器部件的维修、停车业务(限下属分支机构凭有效许可证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报告填制日期:2013-5-3一、上市公司名称及简介002414 高德红外二、提请、推荐人及其建议内容李XX 买入三、过去三个月内部或外部主要研究报告及评级(注明报告名称及出处)《红外产业园即将投入使用,关注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进程》(日信证券,2013-1-29),投资评级为推荐。

四、投资理由(尽可能充分)1、高德红外即将成为我国红外热像仪领域的领先厂商,在中高端军品和民品的新兴领域优势尤为明显。

国内的军品市场是一个内资厂商寡头垄断的市场,发达国际基本禁止军品用的红外热像仪向我国出口,国内可生产军品的厂商主要为大立科技和高德红外两家。

相比而言,公司的军品产品主要配备于空地导弹(用作导弹导引头)、飞机(用作瞄准吊舱)和舰船(用作辅助航行系统)上,与海军和空军的火力单元相配合,而大立科技的军品产品主要用于枪瞄、头盔、手持望远镜等步兵领域,因此高德红外的产品比大立科技更高端,也比大立科技的产品更有可能成为现在及未来我军军事装备的重点。

在民品领域,虽然公司目前在传统的民品领域如电力检测、体温检测中不占明显优势(面临着大立科技、广州飒特的区域竞争和外资厂商的价格战),但公司已取得生产红外探测器的一项关键性发明专利,并实质上已于2012年初启动了探测器项目的产业化建设(并于今年4月初发布了立项公告),预计于2013年年底达产。

由于目前国内厂商所用的探测器完全依赖于从法国进口,采购成本占到红外热像仪生产成本的50%-60%,公司突破探测器的关键性技术并将其产业化,有利于大大降低自身红外热像仪的生产成本。

探测器产业化和红外热像仪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以后,公司将进入车载红外夜视仪这一新兴和大量级的民品领域。

实质上,公司已与探测器项目同步启动了车载产品的产业化建设(IPO募投项目中包含了这部分投资),预计将与探测器项目同步或晚3个月达产(届时有可能进行追加投资的立项)。

而同行业其他内资公司如大立科技,由于没有技术能力自制探测器,而进口探测器的成本偏高、数量受限,因而近期内不可能进入车载领域。

而国外厂商,由于担心中国将车载红外夜视仪卸载下来用于军品,出口中国的车载产品不但价格偏高,性能也很低,若高德红外的车载产品推出,必将比进口产品有明显的性能和价格优势。

2、公司的红外热像仪产品在我国解放军装备中的需求正面临着快速增长。

公司的红外热像仪产品在我国军备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导弹的红外导引头、战斗机的红外瞄准与导航吊舱、船舶的辅助航行热像系统等。

中国发展到目前这一步,通过提升军事装备水平、增强军队战斗力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的黄岩岛、钓鱼岛争端就反映出这一点。

今年1月中旬,解放军总参谋部颁发的《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对全军提出“做好打仗准备”的要求,这很可能意味着2013年解放军装备升级速度会加快。

而我国在军事装备中配备红外热成像系统是一个新兴事物,未来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公司董秘介绍,我国在军事装备中配备红外热像仪产品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在导弹上使用红外图像精确制导是从2007年开始的。

根据研究军工和高德红外这家公司较为权威的业内人士的估计,2013-2015年公司军品收入的增速可分别达到60%、45%、40%的水平。

3、车载红外夜视系统是公司在民品领域的新突破,并即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是指安装在高档轿车和部分卡车上、用于驾驶者视觉增强的一种红外热成像产品,属于红外热像仪的一个新兴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民品应用领域。

目前,国内除了部分军车上装了该系统之外,在轿车前装市场中装配红外夜视系统的车型主要是德国本土生产、进口国内的六款高档轿车:宝马7系、宝马5系、新奥迪A8、新奥迪A6、奔驰S级、奔驰E级,以及我国国产的奔驰E级,它们用的是美国FLIR SYSTEMS公司的产品。

据悉,目前国内生产的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中,在前装市场中装配红外夜视系统的做法才刚刚开始,采用的就是高德红外的产品,之前没有装过是由于国内车载红外夜视仪所用的探测器依赖从国外进口,若依靠进口探测器去安装一套红外夜视系统,摊到购车人身上的成本高达50000多元,相比国产自主品牌轿车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售价,这项成本显得太高。

但高德红外公司已自主研究掌握了生产非制冷型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今年2月份公司公告获得的“一种非制冷式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发明专利就是其核心技术之一),并于去年年初启动了自制非制冷型探测器的产业化建设,在此之前已通过代工厂进行了小批量的试生产。

公司拟生产的非制冷型探测器可应用于民用和部分军用的红外夜视仪中,但公司进行产业化的第一个目的,还在于开拓国内民品市场的新领域——车载红外夜视仪。

由于采用自制探测器并大规模量产以后,一套车载红外夜视系统摊到购车人身上的成本可以降至5000-6000元,因而具备了在国产自主品牌轿车的前装市场上大批量应用的经济价值。

公司的策略是,由于目前国内合资车厂还是由外方出资人主导,短期难以进入其前装市场,就先瞄准当前可以攻克的国产自主品牌轿车的某些新车型进行攻克。

目前,公司的车载红外夜视系统(目前还是采用从法国进口的探测器)已用在东风系猛士系列的两款军用车型和东风裕隆纳智捷大7 SUV这一款民用车型上(该车型的整车售价20-30万,年销量2012年是31106台,整车厂对一套红外夜视系统的采购成本在1万元左右,车厂对购车人是作为促销礼包相送),公司已与该车型的渠道商签订了2000套的首次供货协议,已在执行中,与其他国产自主品牌车系的合作还在洽谈中。

据合理预测,公司的车载产品进入任何一款新车型后,其年产销量都应该是在万套这个级别上,因此相比其他民品领域,其市场规模的数量级还是很大的,必将成为公司未来最为重要的民品收入来源之一。

4、红外探测器(包括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的产业化,不但打破了国外少数厂商对我国的出口垄断,也将大幅降低国产红外热像仪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为其在国内民品市场的大规模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红外探测器是红外热像仪的三大核心构成部件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红外热像仪对远处红外线线源探测的距离和敏感性。

探测器又分制冷型和非制冷型两种,制冷型的因为多了一个制冷系统,能够探测得更远,但卖得也更贵。

制冷型的一般在军备领域应用较多,而非制冷型一般用于民用领域,也可用于枪瞄、头盔等要求较低的军备领域。

目前,红外探测器只有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的少数厂商有能力量产,我国红外产品厂商所使用的探测器完全依赖于进口。

而这些国家中,又只有法国政府允许对华进行探测器出口,其他国家都禁止出口我国,因此,我国所用的探测器基本依赖于从法国SOFRADIR公司及其子公司ULIS进口。

由于处于国际寡头垄断的卖方市场,我国厂商进口探测器的成本偏高,探测器的采购成本占到红外热像仪生产成本的50%-60%。

为此,我国有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都致力于研发国产的红外探测器。

虽然参与者不少,但由于探测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艺要求甚高,而且投资一个探测器芯片的制造车间就需要花费2-3亿元,目前仅高德红外一家公司具有自制制冷型和非制冷型探测器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

公司已于去年年初启动了自制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产业化建设,并于今年4月初进行了非制冷型探测器的立项公告,预计于今年9月份达产(设计产能10万片),以便为公司产品进入车载红外夜视仪领域提供配套。

制冷型探测器项目尽管目前尚未公告,但今年年底也会投产,设计产能为200片。

可以预见的是,等公司的探测器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良品率上来以后,将不但有能力供应自己的车载产品,也能将剩余产能以比进口更低的价格、更多的数量供应自己和其他国内厂商的其他民品产品(如体温检测、电力检测等)。

公司对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产业化不但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探测器出口限制,也为国产红外产品以经济合理的价格进入新的、市场规模更大的民品应用领域(如车载产品)奠定了基础,也为公司的军品在满足国内军备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口到国外对华友好国家奠定了基础。

5、公司2013-2015年业绩高增长的驱动因素明晰,确定性较强。

2013-2015年公司业绩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两条:(1)由于近两年公司新定型军品的增多以及原有已定型军品订单的延续,2013-2015年来自军品的收入预计同比增长60%、45%、40%;(2)由于公司去年已启动红外探测器和车载产品的产业化建设,预计车载产品自2014年起开始放量,并成为贡献民品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

次要驱动因素也有两条:(1)公司的车载红外夜视系统由于采用自制的探测器,且预计生产批量比原来的任何一种民品的批量都大很多,因此车载产品的毛利率预计会比以往传统民品40%的毛利率要高很多(大批量生产状态下,预计为60%);(2)公司于2012年新增计提了5143万元的坏账准备(2012年年初账面记有4786万元的坏账准备),主要是针对于2-3年期和3-4年期应收账款的计提,由于公司计划在今年利用产品续订的机会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且这些账款的欠款单位主要是政府机构,基本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坏账,故而3013年将有至少3000万元的坏账准备净转回。

此外,由于公司2012年12月底公告的1.5亿元的军品订单将主要在2013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确认收入,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将同比增长245%以上,预计上半年业绩同比也有30%左右的增长(注:这一预计并不能推翻下文测算其年度净利润增长203.44%的预测)。

6、2013-2015年的净利润增速决定了该股票具有显著的价值提升空间。

我们基于以下主要假设对公司2013-2014年进行盈利预测:(1)2013-2015年公司军品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0%、45%、40%,军品的毛利率分别为69%、75%、75%;(2)2013-2015年公司来自传统民品领域(体温检测、电力检测等)的收入无增长,及各年收入增速分别为0%、0%、0%,毛利率维持过去40%的水平不变;(3)2013-2015年公司来自新兴民品领域——车载产品的销量分别为2000台、20000台、40000台,各年的销售单价分别为1.0万元、0.8万元、0.6万元,毛利率分别为15%、40%、60%;(4)2013-2015年公司营业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比率分别为0.9%、0.9%、0.9%,销售费用率分别为7%、6%、5%,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5%、10%、10%,因为2012年底搬进了红外产业园而增加的计入正常生产成本之外的运行维护费用分别为2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5)2013-2015年公司的利息支出分别为0、0、0,利息收入分别为1600万元、1400万元、1600万元,其他财务费用分别为600万元、600万元、600万元;(6)2013-2015年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3000万元、200万元、400万元;(7)2013-2015年公司因IPO募投项目建成投产而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分别为3500万元、3500万元、3500万元,因探测器产业化项目而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为290、1160万元、1160万元;(8)2013-2015年公司的营业外收入分别为10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营业外支出分别为50万元、60万元、70万元;(9)2013-2015年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分别为15%、1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