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发表时间:2015-09-23T15:02:26.7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马江江[导读]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小儿一科陕西榆林近些年来,对于如何做好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护理,并将患患儿的疼痛降低始终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

马江江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小儿一科陕西榆林 718000【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2011 年3 月至2014 年11 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30 例,按护理分为常规护理组(15 例)和护理路径组(15 例),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路径组患儿住院时间更短,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复杂,常伴有反复腹痛、双下肢皮肤紫癜以及消化道粘膜出血等临床表现,好发于学龄期儿童[1]。

近些年来,对于如何做好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护理,并将患患儿的疼痛降低始终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

我院通过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均为2011 年3 月至2014 年11 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最大年龄为12 岁,最小年龄为3 岁,平均年龄为(6±3.5)岁。

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路径组,各15 例,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比、年龄等情况,P>0.05,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3-1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住院第4-10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化验单□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对症支持治疗□向患者家属报病重或病危通知,签署病重或病危通知书(必要时)□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入院检查□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完成出院小结□出院宣教:向患儿家属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如随访项目、间隔时间、观察项目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儿科护理常规□根据病情禁食、软食或普食□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其他医嘱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加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X线胸片、心电长期医嘱:□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根据病情禁食、软食或普食□酌情使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其他医嘱临时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其他医嘱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密切随访尿常规图、腹部B超□其他医嘱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宣教□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院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过敏性紫癜临床途径

过敏性紫癜临床途径

过敏性紫癜临床途径一、过敏性紫癜临床途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14周岁以下患者)。

(二)诊断依据。

依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有效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1.病史:多见于儿童和青青年,尤其5~10岁儿童;常无明确诱发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2.病症体征:典型皮疹为高出皮面的出血性紫癜,以四肢伸侧面为主,常为对称性。

可伴关节、消化道或肾脏病症。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

免疫球蛋白IgA部份病例可增高,血清补体正常。

消化道受累时大便潜血可阳性。

(三)医治方案的选择。

依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有效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医治(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嘧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等)。

2.显现关节受累表现:严峻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医治。

3.显现消化道受累表现:暂给予无渣或少渣饮食;如显现严峻腹痛或消化道出血时,需禁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医治。

4.显现肾脏病症:按过敏性紫癜肾炎医治(判定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依照病理类型作分型医治)。

(四)标准住院日。

一般型3~5天,腹型或关节型7~10天。

(五)进入途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阻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途径。

(六)入院后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2)C反映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SO、血沉;(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肌酶;(4)凝血指标;(5)免疫球蛋白IgE、补体、抗核抗体;(6)心电图。

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体会
边: 使用小腿箍 带时 , 气囊位于小腿后面 的中央位置 , 管子朝
使用渐进 、 顺 序充气加压设备并结合使用低分子肝 素钠
的药物预防治疗体 系可有效达到预防 D V T的形成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一 l 1 )
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体会

息、 隔离、 防感染 护理及 健康 知识讲 理


3 . 讲解相关检查及护理的 目的 、 方法 , 讲解 3 . 告知患儿家长 出院手续办理流 程 , 对家长
进行满意度与健康知识调查

3 . 配合患儿 的临床路 径单 , 对 患儿 各项辅 助检查 的结果
院 时 间
DOI : 1 0. 1 1 6 5 5 / z g y wy l c 2 01 5. 0 4 . 0 6 8
住院时间 住院第 1 天
理, 包括皮肤护理 、 用 药护理 、 活动护理 、 人院指导等 , 研究 组 2 4例根 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见表 1 。
住院第 6天至出院 表 1 临床护理路经表 住 院第 2 - 5天
医嘱执行 严格遵 医嘱完善检查项 目,观察变 严格执行 长期 医嘱与I 临 时 医嘱, 观察患儿 严格执医嘱及临床 医嘱 , 观察患儿疾 病改善 情是否变化 。 记录变化原因 病情是否有变化 , 详细记录变化原因 情况及 病情谈 异情况 . 详细记 录观察 内容
及家长详 细讲 明治疗 过程及 预估出 4 . 讲 解检查 治疗 安排 、 护理措施 内容及患 4 . 叮嘱其定期来 门诊复查 , 观察 紫癜有无复
儿需配合 事项
1 . 3 评定标准 : 对 2组 患儿 的住院时间 、 治护依从性 以及患 儿家长 的护理满意 度 、健康 知识 知晓率等 指标进行 观察 比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 D69.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5-10岁儿童;常无明确诱发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2. 体征:高出皮面可触及紫癜为典型表现,皮疹常为对称性,四肢为主,伸侧面为多。

可伴关节、消化道或肾脏病状。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

免疫球蛋白IgA部分病例可增高,血清补体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治疗(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等)。

2.如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普通型3-5天,关节型或腹型一般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69.004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2) C反应蛋白(CRP)、血沉;(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免疫球蛋白、补体。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尿微量蛋白系列、抗核抗体、抗中心粒细胞抗体、胸片、B超等。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3-5mg/Kg/d)(不超过150mg/d)、维生素C、维生素P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36例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36例治疗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36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鸿陈华明沈玉会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实施的效果。

方法: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个性化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过敏性紫癜;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9-0111-02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顾。

我们对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者。

一、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风(TCD 编码:BWR1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 编码:D69.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

诊疗方案”(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诊疗方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风盛血热证阴虚火旺证气虚不摄证湿热蕴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紫癜风(过敏性紫癜)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风(TCD 编码:BWR160)和过敏性紫癜(ICD-10 编码:D69.004)的患者。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3)感染性疾病筛查(4)凝血功能(5)心电图(6)胸部X线片(7)腹部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相关病原体检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微球蛋白、尿沉渣分析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盛血热证:疏风清热,解毒凉血。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3)气虚不摄证:健脾益气,固本摄血。

(4)湿热蕴结证:清热化湿,宁血化斑。

【临床路径】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

除典型的皮肤紫癜外,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部分有肾脏表现。

【诊断标准】
1、症状:皮肤症状以反复出现紫癜为特征,部分病例以腹痛、关节肿痛和肾脏受累症状首先出现。

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体征:皮肤紫癜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颜色由淡红→鲜红→紫褐色→褪色可触合成片,皮疹分布处常伴皮肤胀痛。

高出皮面,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荨麻疹。

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稍高,分类以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血小板计数正常,部分患者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出凝血时间正常,尿常规可有红细胞及蛋白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血沉轻度增快。

【纳入标准】
过敏性紫癜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治疗中出现并发者
【治疗常规】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
2、控制感染
3、基本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应用
4、中医中药治疗
【出院标准】
皮疹消退,腹痛及关节肿痛消失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2周
2、疗效标准:治愈率≥90,病死率1%。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编码:D69.004 疾病名称:过敏性紫癜
适用对象:过敏性紫癜拟行:内科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15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预期术前住院天数: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5-10岁儿童;常无明确诱发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2.体征:高出皮面可触及紫癜为典型表现,皮疹常为对称性,四肢为主,伸侧面为多。

可伴关节、消化道或肾脏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

免疫球蛋白IgA部分病例可增高,血清补体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治疗(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 等)。

2.如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普通型3-5天,关节型或腹型一般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004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
(2)C反应蛋白(CRP)、血沉;
(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4)免疫球蛋白、补体。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尿微量蛋白系列、抗核抗体、抗中心粒细胞抗体、胸片、B超等。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3–5mg/Kg/d)(不超过150mg/d)、维生素C、维生素P等。

2.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使用效果较佳,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并停用;注意观察和预防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3.消化道出血者作为急诊处理并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出现尿检异常等肾脏损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明确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进一步分型治疗。

(九)出院标准。

1.皮疹减少或消退。

2.无明显关节症状、腹部症状。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皮肤紫癜反复出现,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时发生严重关节症状、腹痛、血便以及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和(或)肾功能异常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向家属解释并告知病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过敏性紫癜
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