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

合集下载

云南玉溪通海秀山的介绍

云南玉溪通海秀山的介绍

云南玉溪通海秀山的介绍云南玉溪通海秀山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境内,是一处迷人的自然风光区。

通海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风景优美,是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而其中的秀山更是该地区的一大亮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秀山地处通海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海拔约1500米,是通海县的最高峰。

山上植被茂密,四季如春,清新怡人。

山顶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通海县城的全景,远处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

登上秀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观音寺。

寺内香火缭绕,信徒络绎不绝,山风吹拂,让人心生宁静。

寺后就是一片翠绿的茶园,茶树亭亭玉立,被称为“龙井茶”的茶叶在这里生长,清香袭人。

秀山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登山步道,沿途景色宜人,时而是茂密的树林,时而是开阔的山坡。

登山途中,常能看到一些山间的野生动物,如松鼠、野兔等,增添了一份乐趣与惊喜。

在山顶,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石刻,上面刻有“秀山”两个大字。

这座石刻据说是当地古代文人所题,字迹苍劲有力,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除了自然风光,秀山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山下有一座古老的村落,居民们多为彝族和哈尼族,他们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

在村落里可以看到民居建筑的特色,精美的壁画和传统手工艺品,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秀山附近还有一处温泉,水质清澈温暖,被当地人誉为“美容圣水”。

泡上一个小时,让人全身舒畅,疲惫一扫而空。

总的来说,云南玉溪通海秀山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温泉疗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登山观景,还是体验当地民俗,抑或是泡温泉放松,都能让人身心愉悦,流连忘返。

欢迎广大游客前来体验,感受这片美丽的土地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云南玉溪特产

云南玉溪特产

云南玉溪特产
很多人都去过云南游玩,云南的风景非常美丽,去一个地方旅游的时候不仅仅要观看当地的美景,许多当地的特产特色食物都可以去尝试一下。

云南的特产是多种多样的,在云南的玉溪市也有许多特色小吃。

去云南玉溪旅游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多带一些特产回程,留作纪念也是非常不错的。

1.峨山舂鸡是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的特产。

峨山舂鸡被称为一道彝族名菜,口味独特,麻辣鲜嫩,以小街舂鸡尤为有名。

舂鸡的发源地在云南峨山,民间广为流传的峨山舂鸡被称为一道彝族名菜,因加入当地产的大香椿籽面、花生,口味独特,麻辣鲜嫩,峨山县几乎很多大型餐馆都将此菜作为招牌菜推出。

2.华宁豆汤米线是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的特色小吃。

华宁豆汤用优质豌豆脱壳磨成面粉炒香,加鸡汤煮成,把雪白的米线倒入金黄翻滚的豆汤中,倒入碗里,加上配料,浓香沁人,其味无穷。

3.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名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4.通海的凉糕可以算得上一绝了。

用糯米制成的凉糕本来没什么特别,但加上蜜饯、红糖水、芝麻等辅料就变得爽滑可口了。

虽是春天,却有几分暑意,吃上一块冰冰凉凉、带有蜜饯清甜香味和芝麻香的凉糕,感觉整个人都清新起来。

5.玉溪在中国云南省中部。

这里所产的烟草品质优良,厚薄适中,组织细腻,油润丰满;且燃烧性能好,烟味清香干醇,烟灰洁白。

玉溪县获有“云烟之乡”之称。

云南玉溪市内旅游景点

云南玉溪市内旅游景点

云南玉溪市内旅游景点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的城市。

以下是市内一些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1. 抚仙湖:这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见底,湖畔风景秀丽。

你可以在湖边散步,或者租一艘小船在湖上划船,欣赏湖光山色。

2. 玉溪聂耳公园:以国歌作曲者聂耳的名字命名的公园,园内绿树成荫,有聂耳铜像和国歌碑等景点。

3. 映月潭:这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温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你可以在这里享受温泉,观赏周围的自然景色。

4. 古瓷窑遗址:这是一个展示古代瓷器制作工艺的博物馆,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古代瓷器的制作过程,欣赏精美的瓷器。

5. 玉溪市博物馆:这是一个展示玉溪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你可以在这里了解玉溪的历史和文化。

6. 九龙池公园:这是一个以水景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有九个池塘,每个池塘都有不同的水景。

你可以在这里散步、观赏水景。

7. 哀牢山:这是一座位于玉溪市境内的山脉,山势险峻,景色秀丽。

你可以在这里徒步旅行,欣赏山间的美景。

8. 玉溪市民族文化广场:这是一个展示玉溪市各民族文化的广场,你可以在这里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

9. 龙马溶洞:这是一个著名的溶洞景区,洞内有各种形态的钟
乳石和石笋。

你可以在这里探险、观赏钟乳石和石笋。

10. 玉泉寺: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内有各种佛像和壁画。

你可以在这里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

云南省玉溪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

云南省玉溪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

云南省玉溪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1.经济发展特点一、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玉溪,拥有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等高原湖泊,湖泊水量占全省“九大高原湖泊”总量的68%,抚仙湖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铁、镍、磷、铜等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储量7.23亿吨,居全省首位,镍矿储量53万金属吨,是全国第二大镍矿,铜矿储量300万金属吨,是云南重要的产铜地区,磷矿石储量15.3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有帽天山古生物化石宝库、李家山古滇国青铜文化、秀山历史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全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二、拥有突出的区位优势玉溪是距昆明最近的城市,昆曼、昆河高速公路、泛亚铁路东线、中线等区域性国际大通道在玉溪交汇,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作为“大昆明经济核心区”和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昆玉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新昆明”和“三湖”生态城市群紧密相连、交融发展。

玉溪处于昆曼、昆河两大经济带的重要连接部,具有上承省会中心城市、下连滇南、辐射东南亚的集散功能,是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集散、加工“腹地”。

三、拥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我市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财税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省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一,是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两烟”及配套产业支柱地位不断巩固提高,矿电产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县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支柱产业,县(区)地方财政收入均过亿元。

四、拥有较高的基础设施水平基本建成以国道高速公路为骨架、中心城区通达各县、重要旅游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县乡(村)公路等级、通达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密度全省第一,随着玉蒙铁路建成,将大幅度提高玉溪的货物运营能力;输变电网络更加完善,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一户一表”覆盖率达81%;邮电通信网络较为完善,电话普及率超过44.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近12.5万户,政府、企业和社会信息化运用水平不断提高。

云南玉溪特产

云南玉溪特产

云南玉溪特产关于《云南玉溪特产》,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人都来过云南省去玩,云南省的景色十分漂亮,去一个地区度假旅游的情况下不仅要收看本地的美丽风景,很多本地的土特产特点食材都能够去试着一下。

云南的特产是各种各样的,在云南省的玉溪市也是有很多特色美食。

去云南玉溪度假旅游的情况下大伙儿还可以多带一些土特产往返,留作留念也是十分非常好的。

1.峨山舂鸡是云南玉溪市峨山县的土特产。

峨山舂鸡被称作一道彝族特色美食,口感与众不同,香辣细嫩,以小街舂鸡尤其知名。

舂鸡的起源地在云南省峨山,民俗广为人知的峨山舂鸡被称作一道彝族特色美食,因添加本地产的大香椿籽面、花生仁,口感与众不同,香辣细嫩,峨山县基本上许多大中型餐饮店都将此菜做为特色菜发布。

2.华宁豆汤过桥米线是云南玉溪市华宁县的特色美食。

华宁豆汤用高品质扁豆蜕壳碾成小麦面粉炒出香味,加老母鸡汤熬成,把嫩白的过桥米线倒进金黄色滚翻的豆汤中,倒进碗里,再加调料,香醇沁人心脾,其味无穷。

3.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式知名商标,距今几百年的历史时间。

豆末糖以高品质大豆为主要材料,生产加工细致,层级匀称,具备“香、甜、酥、脆、人口数量少渣”的特性。

4.通海的冰粉能够算得上一没谁了。

用檽米做成的冰粉原本没有什么非常,但再加果脯、红糖姜水、白芝麻等辅材就越来越滑爽爽口了。

虽是初春,却有一些暑意,吃上一块冰凉凉、含有果脯香甜香气和芝麻香的冰粉,觉得全部人都清爽起來。

5.玉溪在我国云南中间。

这儿生产的香烟质量优质,薄厚适度,组织细致,光亮丰腴;且点燃特性好,烟味儿芳香干醇,香灰雪白。

玉溪县获有“云雾天堂”之称。

云南玉溪兰溪桥简介

云南玉溪兰溪桥简介

云南玉溪兰溪桥简介一、兰溪桥的历史渊源兰溪桥位于中国云南省玉溪市,是一座古老而著名的桥梁,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领导载,兰溪桥最早建于唐玄宗时期,当时是为了方便人们往来于玉溪市区和附近的乡村而修建的。

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的兰溪桥已经成为了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建筑。

二、兰溪桥的建筑特点1. 桥梁结构:兰溪桥采用了石拱桥结构,主要由石头和木材构成。

其拱形设计使得整座桥梁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并且能够抵御外力对其造成的冲击。

2. 桥面设计:兰溪桥采用了木质铺装,在过去主要是为了方便行人通行而设计。

如今,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已经对其进行了改造,并增加了车辆通行功能。

3. 桥墩装饰:在兰溪桥的桥墩上,可以看到精美的石雕和浮雕装饰,这些装饰物不仅增添了桥梁的美观度,也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水平。

三、兰溪桥的文化价值1. 历史见证:兰溪桥见证了玉溪市数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它见证了玉溪市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繁荣城市的过程。

2. 文化传承:兰溪桥是玉溪市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在这座古老而庄严的桥上,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3. 艺术价值:兰溪桥上精美细致的石雕和浮雕装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对细节追求和工匠精神。

这些装饰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是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四、兰溪桥的意义与影响1. 交通便利:兰溪桥作为玉溪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市区与周边乡村之间的交通提供了便利。

它连接了市区与乡村,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商业、文化和人员交流。

2. 旅游景点:兰溪桥作为玉溪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了解玉溪市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3. 城市形象:兰溪桥作为玉溪市的城市名片之一,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代表着城市文化和历史底蕴,成为了玉溪这座城市独特而繁荣的象征。

云南玉溪华宁县四个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看看你都去过哪?

云南玉溪华宁县四个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看看你都去过哪?

云南⽟溪华宁县四个值得⼀去的旅游景点,看看你都去过哪?华宁县:⾪属于云南省⽟溪市,地处滇中⾼原湖盆区的南缘,属中⼭类型地貌,区域⾯积1313平⽅千⽶,⼭区⾯积占89%。

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通红甸⽕龙温泉、象⿐⼭温泉森林公园、万松⼭风景区、西沙印⽉泉等。

爱旅游的朋友,如果你到了华宁,可不要错过了这些景点哦。

通红甸⽕龙温泉:位于华宁县城东南⽅向15公⾥处的⼀条⼭⾕通红甸村北⾥许⼩婆左河边,距象⿐温泉度假村仅8公⾥,周围群⼭峥嵘,⽔出于⽯灰岩洞中,年均出流量0.2⽴⽅⽶/秒,⽔温50℃,热⽓蒸腾,属碳酸泉,含硼、钠、锶等有益⼈体元素。

风景秀丽,⽓候阴凉,区内旅游资源丰富,集⽯、洞、林、⽵、溪流、瀑布为⼀体,可观性强,还有怪⽯、险峰以及⽯树奇特的景观。

象⿐⼭温泉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溪市华宁县城东南8公⾥,景区由象⿐温泉、⾦锁桥、⽕龙庙、翠屏⼭、象⿐岭、度假村等组成,集观景、泡温泉、疗养、娱乐为⼀体。

但这⾥泡温泉的费⽤较⾼,淋浴、温泉按时计算消费,依据不同温泉房,收费标准也不同。

另外,象⿐⼭脚下也有不少温泉宾馆可泡温泉,价格相对⼭上也便宜许多,⾃驾到象⿐⼭的路上,有很多卖柑桔的当地居民,华溪柑桔很有名,不妨买些尝尝。

万松⼭风景区:位于云南⽟溪华宁县城东部,⾯积约1平⽅公⾥,由万松⼭、慈光寺、烈⼠陵园、名⼈墓、锁⽔塔、迎春桥、⼟林及华⽵苑等景点组成。

以松树成林⽽得名,万松⼭⼩巧玲珑,苍松挺拔,翠柏成荫,绿⾊苍茫,树林间遍⽣秋兰,曲径通幽,风景秀丽。

景区是云南新的旅游亮点及县城居民休闲游乐的理想之地。

西沙印⽉泉:位于云南省⽟溪市华宁县宁州镇冲麦村内,当地村民把它叫做双⽉潭,这是因为有两处⽐较集中的泉眼形成了两个潭,⼀处离村⼦较近,泉⽔供村民们⽇常⽣活所⽤,另⼀处离村⼦稍远,潭的⾯积也要⼤些,西沙印⽉的美景就出⾃这⾥。

你只要静静地在潭边守候,就可以看到泉⽔不断地把表⾯的⿊沙推开,⿊沙形状时刻变幻,就像天上的⽉亮有着阴晴圆缺,⽽在⽉亮周围,还有不少⼩的出⽔点,冒出点点⽩沙,宛若星⾠,⼗分奇妙,⽽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景观,正是西沙印⽉泉最神奇的地⽅。

玉 溪 土 壤

玉 溪 土 壤

玉溪土壤玉溪市土壤有6个土纲、9个亚纲、11个土类,主要类型有(1)赤红壤赤红壤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元江、新平,海拔400~1500米的盆地边缘低山丘陵地带。

主要植被为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以樟科、木兰科为主的偏湿性植被。

赤红壤又分赤红壤、黄色赤红壤和赤红壤土3个亚类。

玉溪市元江、新平等地有赤红壤;赤红壤土零星分布在坡高较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赤红壤分布区水热条件好,土体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是发展双季稻、陆稻、玉米、甘蔗、茶叶、紫胶、芒果等粮经作物和经济林木的基地,是玉溪市生产潜力最大的土壤资源。

(2)红壤红壤是中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全市8县1区海拔2300米以下的残存高原面、湖盆边缘和中低山地。

是全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

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以次生植被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或松栎混交林和灌草丛为主。

红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深厚古红色风化壳和古土壤。

古风化壳可以由不同母岩形成。

但以泥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母质发育的红壤居多,红壤分布区水热条件好,耕地面积大,虽然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低,缺磷,但增产潜力大,是全市粮、油、烟的主产区。

(3)黄棕壤黄棕壤是红壤与棕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主要分布于本市海拔2300m以上山地。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成土母质主要是泥质岩类、酸性结晶岩类、紫色岩类和碳酸盐岩类风化物。

土体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呈酸性反应。

分布区雾露多,湿度大,适宜发展茶叶等经济林木。

(4)棕壤棕壤一般分布在海拔2300~3000m的山地垂直带谱中。

植被以湿性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成土母质以紫色岩类、酸性结晶岩类、基性结晶岩类和碳酸盐岩类风化物为主。

一般土体较厚,有明显的粘化层,结构较好,自然肥力高。

棕壤区森林资源丰富,是重要林区之一。

(5)暗棕壤暗棕壤是温带山区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形成的森林土壤。

集中分布在新平哀牢山海拔2700~3137m的山地垂直带谱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新平县水利局评价单位: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前言一、工程概况拟扩建的洋发城水库位于玉溪市新平县西南方向的马龙河中上游,距新平县城90km,属新平县漠沙镇仁合村委会辖区。

水库以上径流面积21.6km2,工程始建于80年代初,坝高40m,总库容591万m3,兴利库容500万m3,水库以上主河长9.4km,河道平均比降40.9‰,水库流域平均高程2300m。

现状洋发城水库灌区P=75%时可供水量为1457.8万m3,需水总量为2319.9万m3,供需平衡现状缺水862.1万m3,现状缺水率为37.2%。

区域内现状缺灌面积较大,现有蓄水工程洋发城水库调节能力不足,灌区范围现大部分耕地面积尚无渠系配套工程。

漠沙境内水资源开发条件较好的挖窖河已建的黄草坝水库也只能满足其灌区用水需求,无法向本规划区调水,灌区缺水只能靠扩建洋发城水库增加的蓄水量来解决。

扩建洋发城水库后,P=75%时,洋发城水库可供水量1517.4万m3,课腊沟、五狼沟、豹子母沟分别扣除生态需水后,可供水量叠加合计为742.1万m3,规划水平年可供水总量2259.5万m3。

需水总量为2259.5万m3,供需达到平衡。

二、项目前期工作概况2010年4月,由于2009年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旱,国家和水利部高度重视,决定开展编制《西南五省(市、区)骨干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为正确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制了《西南五省(区、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规划(云南省)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1年5月,新平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对该报告进行审查批复。

洋发城水库为纳入规划中的重点水库工程。

该工程的兴建将从根本上解决漠沙集镇及农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问题。

同时省水利厅云水规计[2011]210号文《云南省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滚动计划(2011~2013年)》把洋发城水库扩建列为前期工作进展督促项目。

洋发城水库工程列入了《云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已于2011年10月20日以云政法[2011]209号文件下发了批复。

同时列入云南省重点水利项目。

2011年12月,新平县人民政府以新政复[2011]186号文批复《玉溪市新平县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

2016年10月,玉溪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过了审查。

2014 年7 月,受新平县水利局的委托,我单位开展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单位接收委托后,随即组成了项目组,并于2014 年8 月、11 月进行了相关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及环境现状监测等前期工作,随后,按各环境要素分专题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价,于2016 年11月编制完成了《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供业主单位上报评审。

2016年12月20日,新平县环保局主持召开了《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评审会并形成专家评审意见。

环评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后形成《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三、主要环境影响及评价总结论洋发城水库工程未涉及风景名胜区和其他环境敏感区域,现阶段本项目与《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2020年)》是相符的。

该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

工程建成后,可以解决游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漠沙镇及周边村庄群众人畜饮水、新平云新糖业有限公司漠沙糖厂工业用水。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实施对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一定作用。

工程建设将对库区及施工区的植物、植被、动物生境产生一定不利破坏,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等将对施工区及周边地区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弃渣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等。

工程各项环保措施投资共计260.18万元,在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工程带来的环境影响可得以减缓,能够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经过本报告分析,洋发城水库的建设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经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影响可接受。

综合以上,从环境保护的技术角度来讲,洋发城水库的建设和运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在采取可行可靠的措施后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评价原则 (5)1.4环境保护目标 (6)1.5评价范围与时段 (9)1.6评价标准 (9)1.7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和等级 (12)1.8评价方法及评价工作程序 (14)1.9评价工作程序 (15)2工程概况 (17)2.1流域及规划概况 (17)2.2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的必要性 (18)2.3工程地理位置 (19)2.4洋发城水库现状运行概况及存在问题 (19)2.5工程任务、规模与特性 (20)2.6扩建后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特性 (23)2.7工程项目组成 (25)2.8灌区工程 (26)2.9其他需水量分析 (29)2.10施工组织设计 (30)2.11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 (36)2.12工程占地 (37)2.13工程管理 (39)2.14工程投资 (39)3工程分析 (40)3.1工程环境合理性分析 (40)3.2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 (43)3.3现有洋发城水库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49)3.4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49)3.6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影响 (60)3.7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 (61)3.8工程分析结论 (64)4环境现状 (66)4.1工程区自然环境概况 (66)4.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74)4.3社会环境 (83)4.4评价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85)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6)5.1施工三场影响分析 (86)5.2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6)5.3水库管理所环境的影响评价 (100)5.4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00)5.5大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影响评价 (106)5.6生产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109)5.7水土流失环境影响评价 (110)5.8社会环境影响评述 (111)5.9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112)6风险评价 (115)6.1施工期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115)6.2运行期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116)7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19)7.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9)7.2水环境保护措施 (123)7.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26)7.4声环境保护措施 (127)7.5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28)7.6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128)8水土保持方案 (135)8.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35)8.3水土流失量预测 (135)8.4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36)8.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及防治措施体系 (137)8.6防治措施工程量 (140)8.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140)9环境管理与监理、监测计划 (141)9.1环境管理 (141)9.2施工期环境监理 (143)9.3环境监测 (144)9.4环境管理、监理及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147)9.5环境信息管理系统 (148)9.6环境保护工程验收计划 (148)10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1)10.1分析方法 (151)10.2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51)10.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3)11公众参与 (156)11.1公众参与的目的 (156)11.2公众参与的作用 (156)11.3公众参与的主体 (157)11.4公众参与实施 (158)11.5公众参与意见的总结与处理 (165)12评价结论 (167)12.1工程概况 (167)12.2工程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67)12.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67)12.4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措施结论 (169)12.5环境保护投资 (172)12.6综合评价结论 (173)12.7建议 (173)附件:附件1: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对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的批复,新政复[2011]186号,2011年12月23日;附件2:关于上报新平县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的请示,新水请[2011]131号,2011年12月23日;附件3:新平县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评审意见,2011年9月2日;附件4:洋发城水库水质监测报告;附件5: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林业局关于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建设占用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复函,新林函[2017]3号;附件6:“四川省顺蓝天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准予变更为“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登记通知书;固件7:部分公众参与。

附图:附图1:工程总体布置图;附图2: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3:水库位置及站点分布图;附图4:水系图;附图5:水库淹没及枢纽占地示意图;附图6:洋发城区域地质图;附图7:枢纽施工布置方案;附图8:渠道工程施工布置图。

1 总则1.1 编制目的根据工程特性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点,以及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环境管理政策要求,编制本报告书的主要目的在于:(1)通过对工程区域环境现状(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调查以及资料的收集,结合环境功能要求与工程特点,分析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工程建设区是否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

(2)预测、评价工程施工、运行等工程活动对评价区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分析评价工程兴建对评价区及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针对工程施工、运行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制定可行的环保对策和减免措施,确保发挥工程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拟定工程施工及运行期的环境监测方案,掌握工程环境影响状况,并及时作出反馈,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达到相应环保要求。

针对区域环境功能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管理意见,为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环保责任。

(5)提出环保投资和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计划,保证工程建设需要的配套资金及环境保护设施得到有效落实。

分析、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后,评价区环境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工程兴建的可行性,从而为工程的方案论证、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 年8 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8 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7年6月27日通过,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修正);(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 年8 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 年8 月;(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 年12 月;(1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年12 月;(1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年12 月;(15)《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年12月;(16)《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15年);(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1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19)《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2月;(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9月;(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9月9号;(2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23)《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年;(24)《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89年6月(25)《云南省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名录》1989年9月(2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28)《云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0年5月;(2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第44号令;(30)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31)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32)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年1月;(33)国务院国发〔2004〕24号文《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3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35)云南省人民政府令105号文《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10月;(36)《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2014 年 4 月,云南省环境保护厅);(37)《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云环发209号;(38)《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4号;(3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40)环评函[2006]4 号文“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41)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云政[2007]141 号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地若干意见”;(42)国办发[2010]6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43)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77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44)环发[2012]98 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 年12 月22 日修正版);(46)环发[2015]57 号“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47)其它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