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框架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归纳1. 植物的特征和分类1.1 植物的特征植物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光能为能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生物。
植物的主要特征包括: - 具有细胞壁和液泡的细胞结构 -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具有根、茎、叶等器官 - 繁殖方式多样,包括有性和无性繁殖1.2 植物的分类根据植物的特征和形态特点,植物可以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个门类。
•苔藓植物:具有结构简单的茎和叶,无根系,生活在湿润环境中,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典型代表为苔藓和角苔。
•蕨类植物:具有分枝的地下茎和大型叶子,根系发达。
典型代表为蕨类植物和当归。
•裸子植物:具有木质茎和根系,茎上有鳞片状的叶子。
典型代表为松树和银杏。
•被子植物:具有细胞壁和液泡的细胞结构,茎、叶和根发达。
典型代表为花草植物和果树。
2. 植物的营养和繁殖2.1 植物的营养方式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过程。
此外,植物还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
2.2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与雌蕊接触、授粉和受精,形成种子,再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进行新植物的繁殖。
- 无性繁殖:通过植物的根、茎或叶进行分离、分枝、块茎等方式进行繁殖,生成与原植物相同的新个体。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3.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为了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 限制非法狩猎和捕捞行为,避免过度捕捞或滥猎导致物种灭绝。
- 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和渔业,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一、细胞增殖(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不见。
个性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构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3)减数分裂: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构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构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构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构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记忆点: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必须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构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构成精子。
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构成一个卵细胞。
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持续纯种。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汇总三篇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汇总三篇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 1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5、免疫功能( 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 2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__→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__(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__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__性和生物体结构的__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中⽣物必修⼆知识点⼤全(完整版)⾼中⽣物必修⼆知识点⼤全(完整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章遗传因⼦的发现第⼀节孟德尔豌⾖杂交试验(⼀)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是⾃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花较⼤,易于⼈⼯操作;(3)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概念及分析(1)性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理特性。
相对性状:⼀种⽣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和短⽑;⼈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和黄⽑;⽜的黄⽑和⽺的⽩⽑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表现出⾼茎,即⾼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基因),⽤⼤写字母表⽰。
如⾼茎⽤D表⽰。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写字母表⽰,如矮茎⽤d表⽰。
(2)纯合⼦:遗传因⼦(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是⾃交后代全为纯合⼦,⽆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遗传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式如:DD×dd Dd×dd DD×Dd等。
⾃交:遗传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杂交的⽅式。
如:Dd×dd正交和反交:⼆者是相对⽽⾔的,如甲(♀)×⼄(♂)为正交,则甲(♂)×⼄(♀)为反交;如甲(♂)×⼄(♀)为正交,则甲(♀)×⼄(♂)为反交。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结构与生物膜的运输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4.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6. 溶酶体和气泡的结构与功能7. 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2. 遗传物质的复制3. 遗传物质的转录与翻译4. DNA的突变和遗传信息的变化5.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第三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1. 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3.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4. 微生物的应用5. 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6. 基因治疗与基因检测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食物链与食物网3.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的多样性4. 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5. 人类与生态系统第五章生物进化与分类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2.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3. 进化的模式和速度4.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演化5. 动物的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六章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 生物间的共生关系2. 生物间的捕食与逃避3. 生物的竞争关系和有限性资源的利用4. 生物间的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5. 生物间的调节和平衡第七章植物的物质与能源1. 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的转化2. 植物的营养与水分运输3.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调节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1.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人的性别遗传与表现型3. 人的生殖的协调调节4. 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协调调节以上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注: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为准。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生物高中必修二内容是高中生物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到有机物质的生命过程、细胞分裂、生物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做好这一部分的学习,需要系统性地掌握并理解这些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生命系统1、有机物质与生命有机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组成部分,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机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有机物质的基本元素都是碳、氢、氧和氮等元素。
有机物质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
2、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命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在其中生命体将无机物与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完成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复制等过程。
3、呼吸和能量转化生命体通过呼吸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包括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为氧气和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使得植物能够独立生长并吸收阳光及二氧化碳等物质。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指细胞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将自身分裂成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在该过程中,先是DNA复制过程,随后是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的类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三、遗传学1、基因的作用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特定的生物功能和特性,并影响着生命体的遗传质量和形态特征。
2、基因组基因组指的是一种生命系统中所有基因的集合体。
基因组包括单倍体和二倍体,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大小和数量也有所差异。
3、遗传性状的表现遗传性状是基因表现的一种特性,能够影响着生命体的整体形态特征和生命周期。
遗传性状的表现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遗传。
4、遗传变异和演化遗传变异是指由于基因缺失或者变异导致生命体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就是生命体的遗传变异。
而演化则指的是生命体在进化中发生的适应性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更强的适应能力。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新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该学期的知识点及其重要内容。
第一章细胞与生物膜1. 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溶胞质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2.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同时,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细胞的识别。
第二章细胞呼吸与糖原醇代谢1. 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糖解、氧化、磷酸化。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糖原与葡萄糖的代谢糖原是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通过糖原醇代谢产生葡萄糖燃料。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主要能源。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物质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DNA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复制和修复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包括mRNA、tRNA、rRNA 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RNA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第四章生物基因组1. 基因与表现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素,由DNA组成。
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征与性状。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第五章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和繁殖生物个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在风险。
2.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用于改良和调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与环境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 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必修2 遗传与进化基础知识归纳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2)纯合子: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DD ×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等测交:F 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 ×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分离定律 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 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 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2.常见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 ×AaBBCc ,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3)表现型问题 如:AaBbCc ×AabbCc ,后代表现型数为多少?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模块2《遗传与进化》知识框架
1、遗传的细胞基础:
本部分总概念图:
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
2、遗传的分子基础本部分总概念图:
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4节DNA分子的复制
(1)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第5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
(2)
3、遗传的基本规律本部分总概念图:
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3节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w.w.w.k.s.5.u
第4节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w.w.w.k.s.5.u.c.o.m
4、生物的变异
本部分总概念图:
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第2节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第3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
第4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
(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5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5、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
6、生物的进化
本部分总概念图:
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