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六课如何快速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审题立意的技巧PPT教学课件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 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
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 取得普遍的赞赏。
2020/12/09
10
• 二、由果溯因
•
审明的原因就是立意点。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据报道,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 案,自以为一定能够获得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 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站起来领奖;还有一位中 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 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 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
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地方,不仅
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
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20脱20/1离2/0材9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3
•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
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
由果溯因
2020/12/09
11
•
立意: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 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 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 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以果溯因: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 多、井里捞鱼……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 ,就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 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
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 取得普遍的赞赏。
2020/12/09
10
• 二、由果溯因
•
审明的原因就是立意点。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据报道,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 案,自以为一定能够获得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 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站起来领奖;还有一位中 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 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 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
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地方,不仅
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
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20脱20/1离2/0材9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3
•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
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
由果溯因
2020/12/09
11
•
立意: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 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 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 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以果溯因: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 多、井里捞鱼……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 ,就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 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2024年度-《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完整版

07
来
29
关键知识点总结
审题方法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理解 题意,把握文章主题和写 作要求。
立意技巧
根据文章主题,明确自己 的观点和态度,确保文章 中心突出、立意明确。
素材运用
学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并合理运用到写作中,使 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
30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收获与不足
通过本次学习,我掌握了审题立 意的方法,但在素材运用方面还
逆向思维
打破常规思维,从相反的 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 的观点和见解。
批判性思维
对作文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同时保持客观、理性的 态度。
18
实例分析与练习指
05
导
19
经典范文解读
范文一
01
《勤奋的力量》
文章内容概述
02
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强
调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立意分析
03
文章立意明确,紧扣主题,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勤奋的力量。
20
经典范文解读
• 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运用了比喻、排比 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1
经典范文解读
范文二
《诚信的价值》
立意分析
文章以诚信为主题,通过商业领域的实例, 强调了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文章内容概述
需加强。
改进措施
我将多阅读优秀范文,学习如何更 好地运用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未来展望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进 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
31
教师寄语及下一步教学计划
教师寄语
同学们,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关键环节,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 会、不断实践。相信通过努力,你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 提高!
作文审题立意ppt课件

考虑反面观点
03
在讨论中适当引入反面观点,进行驳斥或辩证分析,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
19
应用文类题目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明确写作目的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目的和受众,确保文章内容符合实际需 求。
掌握格式规范
熟悉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如书信、通知、报告等,确保文章格式 正确。
注重实用性
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实用性,提供具体的信息、建议或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 水平
2024/1/26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2024/1/26
25
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审题技巧
深入剖析了作文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讲解了如何 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限定条件。
立意方法
介绍了多种立意方法,如逆向思维、辩证分析等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独特的立意角度。
将实际例子和拓展思路融入文章 ,丰富文章内容
2024/1/26
12
03 立意策略与技巧探讨
2024/1/26
13
确定立意角度和切入点
审题要准
仔细分析题目,抓住关键 词,明确写作要求。
2024/1/26
立意要新
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展现 个性化的思考和见解。
切入点要小
选择一个小的角度作为突 破口,深入挖掘,以小见 大。
指的是对作文题目进行深入 分析和理解,明确写作要求和
主题。
2024/1/26
确定写作方向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和 要求,为写作提供方向。
避免偏题
确保写作内容紧密围绕题目要 求,避免偏离主题。
提高写作效率
准确审题有助于合理安排写作 结构和内容,提高写作效率。
《审题立意》PPT课件

⑧
于是,带着好奇,我开始了艰难的旅程。那路异 常陡,一路上充满了荆棘丛。想到放弃,却又不愿半 途而废,便忍着疼痛和劳累,登上了顶峰,刹那间, 一束耀眼的光芒将我穿透……⑨
可想而知,在比赛中我成功夺魁。 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怕过“试”。
只有上路,才会知道结果;只有前进,才有机会 成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我 深信,高山的背后定然是迷人的风景。要想看看山的 后面会是什么,就去翻越它吧!⑩
单元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方法指导】 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
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审题和 立意呢?
一、审题 方法一 审清“限制”,确定文章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限制条件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 切题,重点突出。
【经典示例】
题目:《
给我留下的回忆》
【审题】这个题目,限制条件是“回忆”。“回忆”
粽子包好了,那天晚上就我一个人。爸妈仍在忙, 我却陷入了深思。万物于传递中绵延不已,而我们呼 唤着我们的文化,在五月,渴求那文明传承。
点评:家庭中的小细节——吃粽子,但从这件小 事中表现了一个大主题——如何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 问题。小事表现了大主题,以小见大。
方法二 多维立意,纵向开掘求深刻 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思考,从而决定文章
位风尘仆仆的旅行者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什么样 的人?”
“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
“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 慨,乐于助人。”
“那太好了,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 过了一天,另外一位旅行者经过小镇,走到老人 跟前问他:“镇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 “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
【阅卷评点】 ①题记式开头,既新颖,又扣题。 ②四个疑问句让人深思。 ③一个转折句作为一段,既承上启下,又有警醒作用。
于是,带着好奇,我开始了艰难的旅程。那路异 常陡,一路上充满了荆棘丛。想到放弃,却又不愿半 途而废,便忍着疼痛和劳累,登上了顶峰,刹那间, 一束耀眼的光芒将我穿透……⑨
可想而知,在比赛中我成功夺魁。 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怕过“试”。
只有上路,才会知道结果;只有前进,才有机会 成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我 深信,高山的背后定然是迷人的风景。要想看看山的 后面会是什么,就去翻越它吧!⑩
单元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方法指导】 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
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审题和 立意呢?
一、审题 方法一 审清“限制”,确定文章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限制条件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 切题,重点突出。
【经典示例】
题目:《
给我留下的回忆》
【审题】这个题目,限制条件是“回忆”。“回忆”
粽子包好了,那天晚上就我一个人。爸妈仍在忙, 我却陷入了深思。万物于传递中绵延不已,而我们呼 唤着我们的文化,在五月,渴求那文明传承。
点评:家庭中的小细节——吃粽子,但从这件小 事中表现了一个大主题——如何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 问题。小事表现了大主题,以小见大。
方法二 多维立意,纵向开掘求深刻 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思考,从而决定文章
位风尘仆仆的旅行者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什么样 的人?”
“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
“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 慨,乐于助人。”
“那太好了,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 过了一天,另外一位旅行者经过小镇,走到老人 跟前问他:“镇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 “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
【阅卷评点】 ①题记式开头,既新颖,又扣题。 ②四个疑问句让人深思。 ③一个转折句作为一段,既承上启下,又有警醒作用。
初中作文系列讲座之六:作文审题、立意优秀课件

。爱,需要智慧。
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 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立意:爱的智慧 1、添加话题成分,如:父母
对子女爱的智慧(父母的溺 爱 父母为孩子不切实际
虚实法:虚题实写 的构筑将来…)
2、也可通过具体的材料来表 现(即点面法)
三个儿子三个残疾,弄不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可作 为父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 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 而是怀着深沉的爱心,把残疾儿子当作有特长的人来看待,理智地 为他们计划深远,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 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
可见,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
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 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理清角度:
抓住关键句子:
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 爱,需要智慧。
关键词:
爱
理智
重在“理智” 但要以爱为前提
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因爱而产生智慧,因智慧而 爱得更深,更加体现爱的力量。
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话题: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
这个内容之外: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
600字5、不得抄袭。
一、整体感知
登山者在暴风雪中面对一个冻
材 得僵硬的人做出生死抉择,最终“两 料 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
二、话题作文审题指导精选
1、话题一: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人的一生谁没有和门打 过交道呢?幼年时,家门曾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长大一些后,校 门曾是伴随我们读书学习的最忠实的朋友;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工 厂的门、商店的门、医院的门又勾起我们多少美丽的憧憬和遐想 啊……也许有人将会走出国门,也许有人会走进监狱的大门,人生 将会为我、为你、为他打开一扇怎样的门呢?请你以“门”为话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 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立意:爱的智慧 1、添加话题成分,如:父母
对子女爱的智慧(父母的溺 爱 父母为孩子不切实际
虚实法:虚题实写 的构筑将来…)
2、也可通过具体的材料来表 现(即点面法)
三个儿子三个残疾,弄不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可作 为父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 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 而是怀着深沉的爱心,把残疾儿子当作有特长的人来看待,理智地 为他们计划深远,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 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
可见,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
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 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理清角度:
抓住关键句子:
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 爱,需要智慧。
关键词:
爱
理智
重在“理智” 但要以爱为前提
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因爱而产生智慧,因智慧而 爱得更深,更加体现爱的力量。
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话题: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
这个内容之外: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
600字5、不得抄袭。
一、整体感知
登山者在暴风雪中面对一个冻
材 得僵硬的人做出生死抉择,最终“两 料 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
二、话题作文审题指导精选
1、话题一: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人的一生谁没有和门打 过交道呢?幼年时,家门曾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长大一些后,校 门曾是伴随我们读书学习的最忠实的朋友;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工 厂的门、商店的门、医院的门又勾起我们多少美丽的憧憬和遐想 啊……也许有人将会走出国门,也许有人会走进监狱的大门,人生 将会为我、为你、为他打开一扇怎样的门呢?请你以“门”为话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小学作文怎样审题、立意课件pptx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素材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观察思考等方面 入手,选择与题目要求相符合的素材进行构思。
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根据写作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删减、增 加、改写等,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写作主题。
3
构思文章结构和情节
在选定素材的基础上,构思文章的结构和情节, 确定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法,使文章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以及需要涉及的具体内容和细 节。
避免跑题和偏题方法
紧扣题目要求,不要 随意发挥或引入与题 目无关的内容。
若发现偏离题意,及 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确保文章符合题目要 求。
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回 顾题目,确保文章内 容始终围绕主题展开。
02 立意策略与深度 挖掘
立意定义及作用
01
通过仔细阅读作文题目中的文字,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和要
求,明确写作的方向和主题。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
02
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从而确定写作的重
点和范围。
判断文体和写作方式
03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关键词的分析,判断作文应采用何种文体和
写作方式,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选定合适素材进行构思
1 2
通过范文启示,教会学生如何挖掘题目中的深层含义,确立新颖、独特 的立意。
学生作品点评及改进建议
收集学生近期的作文作品,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进行点评。 针对学生在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互动环节:学生现场创作展示,教师点评指导
01
3
立意时注重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的构思。
拓展延伸
•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写来表现主题。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六步法PPT课件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2020/10/13
3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老鹰、乌鸦、山羊,牧羊人、
牧羊人的孩子。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乌鸦。
第三步:作者对主体人物或事物的感情倾向:中性。
第四步:由果寻因,为什么是中性:通过牧羊人的话,否定乌鸦不
顾自身实际盲目模仿;又借孩子之口肯定乌鸦不安于现状勇于求变。
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
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
④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
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
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③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
一、分清主次,揣摩出题意图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
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
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
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
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①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②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③
材料作文 六步审题法
2020/10/13
1
一、方法指导:
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材料作文的审
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
写,往往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材料作文的审题
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
2020/10/13
3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老鹰、乌鸦、山羊,牧羊人、
牧羊人的孩子。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乌鸦。
第三步:作者对主体人物或事物的感情倾向:中性。
第四步:由果寻因,为什么是中性:通过牧羊人的话,否定乌鸦不
顾自身实际盲目模仿;又借孩子之口肯定乌鸦不安于现状勇于求变。
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
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
④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
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
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③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
一、分清主次,揣摩出题意图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
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
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
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
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①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②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③
材料作文 六步审题法
2020/10/13
1
一、方法指导:
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材料作文的审
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
写,往往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材料作文的审题
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