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分析
浅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浅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宗教与科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宗教是指对神、对宇宙和生命有一套信仰和教义;而科学则是一种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系统性知识,用于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
虽然这两个领域存在明显的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些共通点和交叉点。
首先,宗教和科学都试图回答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
例如,它们都对宇宙的起源、人类的存在、道德和人类意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然而,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宗教和科学的方法和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
宗教通常遵循神圣经典和传统教义,将宇宙和人类的起源归结为神或神灵的创造,同时揭示道德规范和人类的目的。
一方面,科学则依赖于观测、实验和逻辑推理,通过实证验证或证伪来推进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的真相,而不是宗教信仰中的超自然极品。
然而,在这种差异的背景下,宗教和科学之间还可以发现某些交织的相似之处。
例如,在宗教和科学的历史中,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神秘主义者和科学家都强调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在现代科学中有时被称为“身体-心灵问题”。
不同形式的宗教信仰也提供了一些关于心理学和人类行为方面的理解,这些方面与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有重叠之处。
此外,科学和宗教也都关注力量和道德,讨论的是对他人情感的关切和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
尽管有这种相似之处,但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在现代时代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
对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冲突,可能主要来自许多人、许多信仰观点和许多坚持不懈的教义的多样性,同时也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神学界观。
但是,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不一定是竞争的。
宗教和科学都是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一种理解,虽然它们的方法和目的不同,但它们也可以相互补充,并为彼此的理解提供主要支持。
在当代世界中,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有时被称为“宗教与科学的对话”,这种对话经常向着共同的目标——更好地理解我们所面对的自然和人类的问题——发展。
以这种合作和开放的方式去看待科学和宗教,我们或许能够意识到它们属于同一个世界,为共同探究和理解自然和宇宙的神奇之处提供独具价值的贡献。
(完整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089102班杨春苗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自两者产生以来,这个问题就处在争论之中,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会是。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相互阻碍的,还是同处一个母体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很难区分孰对孰错。
一、宗教与科学的界定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很难给它下个确切的定义。
社会学认为,宗教是人们为信奉某一理念或神灵而形成的礼会组织,该理念或神灵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使众人无条件服从之。
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把宗教定义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
从宗教的特点来说它不是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
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表述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宗教信仰一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主宰着自然和世俗社会,而这种超自然的力量通过人格化而变成神灵,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偶像。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就是科学。
人类对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而科学的探索总是从人们对自己遇到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开始的。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中谈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从二者的定义来看,宗教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科学追求的是事物的本源。
宗教和科学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宗教所持有的有神论和科学所主张的无神论之间的巨大差异,前者在社会认知方面会阻碍后者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存在两面性,现代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宗教中除了它的负面影响外,其伦理道德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从来没有减弱过,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科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规律的知识体系、认识活动、社会建制,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手段,是一种间接生产力。
宗教则是在人类尚未认知的和不可控制的自然和社会力量面前,用信仰取代科学知识的一种活动。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比较复杂,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科学和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一个处理可检验的事实,另一个则为信仰舍弃理性;一个对科学认识的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感到欣喜,另一个则在永恒的假定真理中寻找安慰。
第二种观点是,科学与宗教并非是争斗的,而是本质互补的——各自满足一系列人的不同需要。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牧师不对自然的作用发表武断的见解,科学家不狂妄到设想科学知识能满足人类最深层的需要,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会变得甜蜜而轻松。
第三种观点是,科学和宗教既不冲突也不分离,关系极其密切,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绝不是有害的,而是能够对双方都有利。
欧洲历史上,科学与宗教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冲突。
第一次是中世纪末期。
这时的欧洲,教会统治一切,具有绝对的权威。
大量的科学家惨遭残酷的迫害。
第二次是19世纪的下半叶。
这时科学已经得到蓬勃发展,教会的力量已经削弱,只能采取舌战和笔伐的方式进行攻击、讽刺,再也没有中世纪宗教裁判所那样的酷刑。
欧洲历史也经历了宗教对科学的促进的两个时期。
一个是10到11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学术复兴阶段之后的一段时期。
文化教育在教会的倡导下发展起来,教堂、修道院大量兴办学校,大学也开始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海德堡等。
教堂、修道院、大学既是传播宗教神学的重要阵地,也是孕育近代科学和文明的场所。
另一个是17世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阶段。
宗教改革后,新教伦理促进了英国和北欧等国的科学体制化。
旧石器时代是用打制石器,依靠天然取火;新石器时代是用磨制石器,会人工取火。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所使用工具的加工更加具有目的性。
使工具更加符合生活需要,更加好用。
宗教和科学发展的关系如何?

宗教和科学发展的关系如何?
宗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一直备受争议。
宗教和科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追求真理、研究宇宙等。
同时它们
也存在很多的差异,如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领域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一、宗教和科学在观念上存在分歧
宗教的信仰体系往往是基于神的存在和人的灵魂存在的,而科学则更
为理性和实证主义。
科学追求的是真实客观的世界,而宗教看待世界
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超自然性。
二、宗教和科学在历史上有不同的作用
科学的发展始于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实验方法和基础理论的发展,科
学开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另一种力量。
宗教则主要扮演了一种精神、道德支持的角色。
三、宗教和科学的关系随时间演变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科学成
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真理之一。
但是在某些领域(例如永恒的道德原
则),宗教仍然对于一部分人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宗教和科学的互补
宗教和科学在某些方面是互补的。
例如宗教可以填补科学认识上的空白,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科学也可以辅助宗教的发展,如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宗教传播。
总之,宗教和科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
但是在某些方面,它们是互补的。
深入了解这两者的关系对我们更好
地认识这个世界、探究宇宙的真实性非常有利。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科学与宗教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它们不仅涉及到人的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更关乎着人类对未来的探索和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宗教对科学的影响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宗教都对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首先,宗教鼓励人思考和质疑。
一些宗教经典中的哲理,对科学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启示和启发。
例如,佛教中的因果律,启发了牛顿的力学思想;基督教的创世纪故事,则是启发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思路。
其次,宗教对于科学实验设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例如,伽利略的测验重力理论,就是借用天主教的教义,证明了他的理论。
最后,宗教还鼓励人们预测未来和追求真相,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二、科学对宗教的挑战科学的发展也对宗教提出了很多挑战。
首先,科学有着不可否认的证据和实验,而宗教则是基于信仰。
例如,科学证明了日心说理论,而传统的基督教的创世纪故事则被证实是错的。
其次,科学的奇妙和复杂性,也让一些人感到困惑。
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科学发现越多,越发觉得宇宙的存在既不是因为神创造的,也不是宗教解释的那么简单。
最后,一些宗教的禁忌和信条,也受到了科学的挑战。
三、宗教与科学的融合尽管宗教和科学在一些方面存在矛盾,但它们也可以相互融合。
比如说,在世界上一些最先进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宗教精神的成分也不可或缺。
例如,基督教的爱、同情和耐心等美德,也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在面对曲折复杂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保持平衡。
类似地,一些佛教的思想也在当今的神经学和心理学中得到了应用,例如“正念”和“般若”。
此外,宗教也可以提供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保持建设性和正义感。
四、未来的展望尽管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相互融合和交流。
随着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界认识的深化,我们将会看到科学和宗教会迎来新的发展。
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道德伦理、新的哲学思想,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宗教和科学的结合方式。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与冲突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与冲突在人类思想的探索中,科学和宗教一直是两个重要的维度。
科学以理性和实证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试图解构自然界的面纱;宗教则以信仰和灵性为核心,通过崇拜、祷告和修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超越现实的世界。
然而,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和讨论,既存在相互补充与共融的一面,也存在潜在的冲突和对立。
首先,科学与宗教之间存在相互补充与共融的可能。
科学探索自然界的规律,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创新。
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然而,科学的本质是有限的,它无法回答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伦理价值和宇宙的起源。
在这些问题上,宗教提供了一种信仰和灵性的维度,为人们提供了超越科学的思考和体验。
宗教通过崇拜和祷告,启迪人们的心灵,满足人类对灵魂寄托和存在意义的需求。
然而,科学与宗教之间也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和对立。
科学依赖于实证和理性的证明,它强调客观事实和证据的支持。
相比之下,宗教则依赖于信仰和灵性的体验,它强调个体的主体感受和虔诚的奉献。
当科学与宗教的观点存在冲突时,矛盾与对立就可能产生。
例如,在进化论与创世论的争议中,科学的证据与宗教的信仰相抵触,导致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类似的例子还有科学解释宇宙的大爆炸理论与宗教解释宇宙起源的创世神话之间的冲突。
在历史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曾经导致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与天主教的地心说之争、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教会的创世论之争等。
科学对宗教的挑战,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然而,这些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使人们将其视为两个不可调和的体系。
这种对立不仅仅是在学术领域,也延伸到了社会文化和政治层面。
然而,正如前面所讨论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对立与冲突,更多的是相互补充与共融。
科学和宗教在探索人类世界的意义和未知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爱因斯坦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凡是曾经在这个领域(指科学)里胜利前进中 有过深切经验的人,对存在中所显示出来的合理 性,都会感到深挚的崇敬。通过理解,他从个人 的愿望和欲望的枷锁里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对体 现于存在之中的理性的庄严抱着谦恭的态 度… …从宗教这个词的最高意义来说,我认为 这种态度就是宗教的态度。因此我以为科学不 仅替宗教的冲动清洗了它的拟人论的渣滓,而且 也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教的境界。”
3.科学需要自由,而信仰“人格化的上帝”
的宗教观却限制了人的自由 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客 观的,但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 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其特点却是主观的、 虚构的,“科学是人类头脑用其自由发明 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这种虚构、自由创造的特征决定了科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特点3.具有宗教感情的人对信仰是虔诚
的、超乎理性的 “说一个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诚的,意思是 说,他并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 标的庄严和崇高;而这些目的和目标是既 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
特点4:这种宇宙宗教感情是完全自发的 不需要清规戒律和礼拜、洗礼等繁琐的
仪式。 特点5:这种宗教起着旧宗教无法起到的 道德教化作用。 “在宗教清洗掉迷信成分之后,它所留下 来的就是培养道德行为的这种最重要的 源泉。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构成了教育的 一个重要部分。”
价值、目标以及伦理准则。至于表达感 情与伦理准则、决定道德目标等方面的 问题则是宗教的职能,而这一方面在我们 的生活中既是不可缺的,又是科学所无法 取代的。
“我们所谓的科学的惟一目的是指出`是'
什么的问题。至于决定`应该是'什么的问 题,却是一个同它完全无关的独立的问 题… …至于怎样决定这些道德目标的本 身,就完全超出科学的范围了。”
宗教和科学之间有冲突吗?

宗教和科学之间有冲突吗?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与科学是两个极为重要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却与之相矛盾。
然而,宗教和科学两者之间是否真的存在冲突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一、宗教与科学的不同领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宗教和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它们所探索的问题也不同。
宗教主要是基于信仰、神学等方面的思考,旨在解释人类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等问题。
而科学则更注重知识的获取和实证研究,专注于研究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和本质,探讨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运作机制等。
二、宗教和科学可以互相促进虽然宗教和科学探索的问题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冲突。
相反,宗教和科学可以互相促进。
早期的科学家往往是基督徒等宗教信仰者,他们也从自己的信仰中获得了思考科学的动力和灵感。
同时,科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对宗教的思考和对宗教观念的发展。
三、宗教和科学的矛盾主要在解释问题的方式上尽管宗教和科学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在解释问题的方式上。
例如,宗教信仰者相信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而科学则通过实证和数据证明了宇宙大爆炸的存在,揭示了宇宙的物理起源。
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宗教和科学处理事物的方法和目的不同,而它们所追求的真理也不相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逾越的。
四、适当的沟通和理解是化解矛盾的关键为了缓解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矛盾,适当的沟通和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信仰,虽然我们或许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去贬低或排斥他人的信仰。
其次,我们也需要诚信的交流,透过对话,展现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顾虑。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互相尊重和倾听。
只有这样,宗教和科学才有可能在互相理解和容纳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完美的面向未来的关系。
总之,宗教和科学并不存在对立的情况。
它们之间的矛盾源于解释问题的方法和目的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主要分别论述了科学与宗教的性质、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并就现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科学与宗教所能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由于只注重科学而导致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与宗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系,最终得出了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的结论。
关键词:科学,宗教,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科学与宗教的基本认识 (1)1.1 宗教的认识 (1)1.2 科学的认识 (1)2 科学与宗教的三种关系 (1)2.1 冲突说 (1)2.2 相互关联说 (2)2.3 分离说 (3)3 科学与宗教的渊源 (3)4 科学与宗教关系归纳 (4)5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与宗教 (5)6 总结 (5)参考文献 (6)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影响巨大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好像对它非常熟悉,比如高耸的教堂,香烟缭绕的寺庙,流泪的祷告,低沉的诵经声,青藏高原漫长的跪拜之路。
而在生活的另一面,我们乘坐高速磁悬浮列车,使用国际互联网,用液晶电视收看高清节目等等,科学显得如此触手可及。
这样看似没有太大关系的科学与宗教,内在联系却着实让人摸不透。
文章将从对科学和宗教全方位的认识来分析二者的关系。
1 科学与宗教的基本认识1.1 宗教的认识近代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认为,所谓宗教就是对某种无限存在物的信仰。
英国宗教史学家詹姆斯·G·弗雷泽认为,宗教是对超人力量讨好并祈求和解的一种手段,宗教指的是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或抚慰。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宗教是各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
狭义的宗教,是宣扬神和神学有关的领域。
广义的宗教,是信仰和崇拜超自然力量为核心的社会意识,是由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体制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社会文化体系。
1.2 科学的认识狭义的科学,是观察、界定、描述及实验性地去考察和解说自然界的现象,是严格地局限于研究自然现象这一领域。
广义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加以认识和利用的知识体系、认识形式和实践活动,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传统、理想、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
2 科学与宗教的三种关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目前而言,大家普遍认为,科学与宗教主要有三种关系:相互冲突、相互关联以及相互分离。
2.1 冲突说这种观点认为,科学与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
科学是在处理可校验的事实,而宗教则是为信仰舍弃理性。
当提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意大利的鲜花广场,伽利略受到教会的审判……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逐渐地认识到了宗教的种种错误理念和做法,由此人们普遍地认为,科学与宗教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宗教终将被科学所驳倒和取代。
这是西方近代的传统见解,往往把科学当作批判宗教的最有力武器。
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持有这种观点。
在《科学与宗教》(1935年)和《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1959年)这两本书中,他曾对基督教与科学的冲突作过较系统的历史考察与论证。
曾指出: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科学将最终战胜宗教。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尼采、杜威、弗洛伊德和萨特。
产生冲突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科学与宗教本质的区别。
宗教的本质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超自然的神灵的意志的反映,一切都是有神灵所支配的。
而科学的本质则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性质和运动规律,要求从世界自身来寻找世界的根据和原因。
这种本质上的分歧就决定了科学与宗教之间必然存在着斗争和冲突。
b)科学与宗教对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解释不同。
宗教的认识是建立在启示和信仰的基础上的,宗教神话带有主观臆测的特点,表现为崇拜超自然的力量,不管是否存在反证,缺少实证,具有非理性主义的色彩。
科学强调科学观察和实验,崇尚理性,不承认权威,只承认事实,寻求自然运行规律。
科学家与神学家从不同的出发点出发,对自然界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索。
所以,科学进步的结果使从事科学的人对宗教产生了怀疑。
“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所得到的待遇,比在任何地方所得到的都坏。
唯物主义者只管说明事物,是不理睬这种名词的。
只有当那些咄咄逼人的善男信女们把上帝强加于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加以考虑。
”同样,宗教认为科学家毁坏了人们的宗教信念,是信仰的破坏者。
这也是为什么,中世纪欧洲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托勒密的地心说、盖伦的医学奉为不可侵犯的教条,谁要是反对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就被视为异端,就有遭火刑的危险,迫害布鲁诺、伽利略和塞尔维特就是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
2.2 相互关联说这种观点认为,科学与宗教并非是争斗的,虽然是两种社会意识,但本质是互补的,可以分别满足人的不同需要。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神职人员们不对自然的作用发表自以为是的见解,科学家不极端地设想科学能满足人类最根本的精神需要,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会变得甜蜜和轻松。
很多的大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和达尔文等等都是虔诚的信徒。
科学解释的是已知和有限,宗教解释的是未知和无限。
而无限要以有限做基础,所以宗教需要科学。
同样,研究科学要抱着“无限”的眼光和精神寄托,才能高处胜寒。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还有另一面,科学虽然迈进了,但却未能解答宇宙与人生的众多问题。
许多科学界的巨人也曾认为宇宙的背后,一定有一位全智的神。
而当他们研究科学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时常会激起他们的宗教感情,承认宗教的价值。
按照怀特海的说法,这种观念对西方科学家来说,是一种本能的信念。
2.3 分离说这种观点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冲突,二者的研究对象、运用的思维形式、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密切。
二者代表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具有不同的社会职能,二者互不干涉。
正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所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关系。
“科学家可以无拘无束地从事工作,不受神学家的干预,反之亦然,因为他么各自的方法和探讨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当代西方的许多学者也同样认为,科学与宗教属于不同领域,宗教不必“多情”地深入科学的领地,反之科学也不必去干涉宗教事务。
故声称:“科学与神学所关注的是两类根本不同的问题,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科学的独立性是必要的。
而今天,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宗教的独立性或许也是必要的。
”3 科学与宗教的渊源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论,但要想探知其内在的根本联系,就必须追根溯源。
早在17-18世纪,科学理论尚未壮大得足以与宗教信仰正面抗衡,因此它不得不采取自然神论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式,借助上帝的权威来为理性开道。
在自然神论中,上帝虽然在名义上仍然保持着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的至高地位,但是他实际上已经被理性本身所取代,他不过是一个被理性的线索牵动着的傀儡。
自然神论将上帝置于自然之外,然后通过把上帝的无限性赋予自然界本身而使上帝陷入一种没有立锥之地的尴尬状态中。
它用自然来蚕食上帝,用理性来限制信仰,通过剥夺上帝的具体内容而使其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成为虚无。
自然神论也好,牛顿体系也好,都是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综合表现,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自然神论者的牵引为二者提供了美好的“沟通”。
综上所述,科学从宗教中获益匪浅,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多重大环节的客观问题上都得到了宗教的启发和影响。
除此之外,科学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一切理论都有主观性,科学理论也不例外。
一棵大树在画家眼里是一幅画,在木匠眼中是一组家具,在生物学家眼里是某科某种某属的植物……纯客观的理论是没有的。
所以,罗素指出,人们仅仅依靠有限的生产生活的实践,在观察了太阳1000次从东方升起之后,便推断第1001次依然会从东方升起,是一种靠不住的不完全归纳,人们所谓的规律也就是习惯性的联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是不存在的。
这些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同一领域的诸多理论中,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约定俗成的。
至于本质的认识,也是离不开人的认识能力的,所以对本质的认识也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色彩,况且人们的认识能力千差万别,所以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对于科学所提供的材料,宗教神学有其自己的见解。
4 科学与宗教关系归纳宗教不是科学,也不说明宗教是多余的或者可有可无的,科学与宗教是人类生活中两个不同的范畴,如同吃饭与穿衣一样,各不相同而又各有所用。
科学的本质在于实证,主要在物质层面为人类服务;宗教则是精神世界的归宿,在精神层面为人类提供最高和最后的皈依之所。
按照中国古代关于道与器的理解,宗教属于道,科学属于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只看见有形的器,看不见无形的道,以为科学与宗教是敌对的认识,都是肤浅的。
仅有科学,人类是无法长期生存下去的,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寄托和向往。
人只有想活着才会去谋生,不想活着就会出现各种精神问题,甚至选择自我了断。
中国的无神论者同样在信奉着儒教,今天的共产党员也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虽然信仰的东西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科学无法替代宗教,相反,在没有科学之前,正是宗教在哺育着人类,并引导人类在生存斗争中创造科学,发展科学,所以宗教是科学之母。
5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与宗教在国内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宗教”和“邪教”有很多方面是等同的。
其实,这是他们对宗教的一种偏见和歪曲。
但现实也确实是这样,现代的宗教组织或多或少都不是书本上所描述的那样。
所以,文章所提到的“宗教”,是一种建立在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底蕴,并不是纯粹的一个组织,目的只是用来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素养,让精神文明建设跟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潜移默化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尤其是在伦理道德领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有些滞后,国内不断爆出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三聚氰胺奶粉”、“校长猥亵学生”、“高速公路哄抢”、“地沟油食品”等事件。
这些事件,都涉及到国人道德底线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的只是一种实践方法,而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的却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上的约束,这也正是宗教发展所能提供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宗教,并不是指那些邪教组织,而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国人精神文明素质发展的思想,只有有了这些思想的指导,国人的精神文明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6 总结对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宗教神学认为,恰恰说明了物质粒子具有自由意志,客观规律是不存在的。
他们认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上帝创世说的最新证明;宇宙热寂说是末世论的新注脚;由生物进化论可以推出进化的驱动力---上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