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规定向东走为正,则-8m表示()。
A。
向东走8m B。
向西走8m C。
向西走-8m D。
向北走8m2.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A。
-3+5 B。
-3-5 C。
|-3+5| D。
|-3-5|3.下面与-3互为倒数的数是()。
A。
-11/3 B。
-3 C。
3 D。
334.如图1,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
图1A。
-20g B。
-10g C。
10g D。
20g5.国家提倡“低碳减排”.某公司计划在海边建风能发电站,发电站年均发电量为xxxxxxxx0度,将数据xxxxxxxx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13×10^6 B。
21.3×10^7 C。
2.13×10^8 D。
2.13×10^76.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a一定是负数。
②若|a|=|b|,则a=b。
③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④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7.如图2所示,数轴上两点A,B分别表示有理数a,b,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图2A。
89 B。
67 C。
1/8 D。
ab8.已知x-2的相反数是3,则x的值为()。
A。
25 B。
1 C。
-1 D。
-259.把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对折8次后的厚度接近于()。
A。
0.8mm B。
2.6cm C。
2.6mm D。
0.1mm10.在某一段时间内,计算机按如图3所示的程序工作,如果输入的数是2,那么输出的数是()。
图3A。
-54 B。
54 C。
-558 D。
558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答案1 C2 C3 B4 B5 C6 C7 A8 A9 B10 D总分 3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的相反数是2,-0.5的倒数是-2.12.绝对值小于2的所有整数之和为-3.13.如图4所示,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则a,-a,b,-b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a|,|a|,-|b|,|b|。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九章算术》中有注:“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如果高于海平面200米记为+200米,那么低于海平面300米应记为()A.﹣300米B.+500米C.+300米D.﹣100米2.﹣的相反数是()A.﹣B.C.﹣2D.23.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等于2的点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4.下列各数中,不是有理数是()A.0B.C.﹣2.D.3.14159265.计算(﹣1)÷(﹣5)×的结果是()A.﹣1B.1C.D.﹣256.在﹣(﹣2),﹣24,﹣|﹣23|,﹣{+[﹣(﹣3)]}中,负数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B.当x=1时,|x+1|+2取最小值C.若x>1>y>﹣1,则|x|<|y|D.若|x+1|≤0,|x+1|≥0,则x=﹣18.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a+b)=a+b,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c>0B.C.|a|<|c|D.a+c=09.一个动点P从数轴上的原点O出发开始移动,第1次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1,第2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2,第3次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3,第4次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4,第5次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5…,点P按此规律移动,则移动第2022次后到达的点P2022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A.﹣2020B.﹣2021C.2022D.202310.有理数a,b,c满足abc≠0,a<b且a+b<0,,那么的值为()A.0B.2C.0或2D.0或﹣2二、填空题(共8题,共32分)11.比较大小:﹣﹣0.3333.(填“>”,“=”,或“<”)12.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它们表示的数均为整数,且B,C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若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点C表示的数是.13.在﹣32,﹣|﹣3.4|,,﹣(﹣5),﹣中,负分数的个数为个.14.已知(x﹣3)2+|y+2|=0,那么3x﹣y2的值为.15.如果a,b互为相反数a≠0,c是最大的负整数,m是﹣的倒数,则m(a+b+c)+的值是.16.已知点A表示的数是﹣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P点出发,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终点距离A点的距离为3,则点P表示的数为.17.对一个正整数n进行如下操作:若n为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1,得到一个新数;若n为偶数,则取它的一半,若结果仍为偶数,则再取这个结果的一半,…,直到得到一个新的奇数.对n进行1次上述操作所得的结果记为(n)1,再将(n)1进行一次上述操作,所得的结果记为(n)2,….例如:数9经过1次操作得到28,即(9)1=28,经过2次操作得到7,即(9)2=7,经过3次操作得到22,即(9)3=22.则(11)100=.18.对于数轴上的三个点A,B,C给出如下定义:A,B两点到C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称为A,B两点关于点C的绝对距离,记为||ACB||.若P,Q为数轴上的两点(点P在点Q 的左边),且PQ=9,点C表示的数为﹣1,若||PCQ||=6,则点P表示的数为.三、解答题(共5题,共58分)19.计算:(1)﹣2+(﹣3)﹣(﹣10)﹣(+4);(2);(3);(4)﹣32×(﹣2)+(﹣1)2022×(﹣4)2﹣(﹣2)+.20.简便计算:(1);(2);(3);(4).21.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2.5|,﹣(﹣),(﹣1)2025,﹣22.22.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1)若,,求(a+b)×(a﹣b)的值;(2)化简:﹣|﹣b|+|1﹣a|﹣|a|+|b﹣a|.23.中国四大火炉城市之一的重庆,在2022年夏天遭遇了连晴高温天气.已知重庆某地8月14日的气温为39.5℃,如表记录了该地2022年8月15日(星期一)到8月21日这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正号表示气温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气温比前一天下降,单位:℃):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气温变化+1.3+0.4﹣0.5+1.7﹣0.3+0.7﹣0.2(1)通过计算说明,这一周该地哪天的气温最高?最高气温是多少?并计算出星期四的气温.(2)计算这一周该地的平均气温.24.2022年8月,重庆多地突发山火.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在大火面前,山城涌现出一个个平民英雄.00后小伙“龙麻子”便是其中一员,他连续奋战36小时,背着50斤的背篓,驾驶摩托车行驶在坡度将近70度的山路上,奔波于火场和物资点之间.若上山用时记为正,下山用时记为负,“龙麻子”22号某时段驾驶摩托车运送物资所用的时间(单位:小时)可记为:+1,﹣,+,﹣1,+2,﹣1,+,﹣.(1)22号该时段“龙麻子”驾驶摩托车运送物资的时间一共是多少小时?(2)若“龙麻子”驾驶摩托车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30公里.摩托车正常路况下的平均油耗是每公里0.025升,上山因为路况原因每公里要多耗油0.02升,下山每公里省油0.01升.请计算22号这个时段“龙麻子”的摩托车共耗油多少升.25.如图,AB和CD是数轴上的两条线段,线段AB的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线段CD的长度为2个单位长度,B,C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分别以AB,CD为边作正方形ABEF,正方形CDGH.(1)直接写出:B表示的数为,D表示的数为;(2)P,Q是数轴上的动点,点P从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运动,点Q从C出发,向B运动,P,Q相遇后均立即以每秒比之前多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返回,分别到达B,C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已知第一次相遇时,点P到点C的距离比点P到点B的距离多两个单位长度,求P,Q第二次相遇时,点P所表示的数.(3)将AB和CD较近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正方形ABEF和正方形CDGH之间的最小距离,将AB和CD较远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正方形ABEF和正方形CDGH 之间的最大距离.例如图中正方形ABEF和正方形CDGH之间的最小距离即B,C之间的距离,最大距离即A,D之间的距离.若正方形ABEF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的正方向运动,正方形CDGH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这两个正方形之间的最大距离是最小距离的两倍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解:如果高于海平面200米记为+200米,那么低于海平面300米应记为﹣300米.故选:A.2.解:﹣的相反数是,故选:B.3.解:一个数的绝对值为2,则这个数为2或﹣2,∴表示绝对值为2的点为点A.故选:A.4.解:A.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有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2.是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3.1415926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5.解:(﹣1)÷(﹣5)×,=(﹣1)×(﹣)×,=.故选:C.6.解:∵﹣(﹣2)=2,∴﹣(﹣2)是正数,∵﹣24=﹣16,∴﹣24是负数;∵﹣|﹣23|=﹣|﹣8|=﹣8,∴﹣|﹣23|是负数;∵﹣{+[﹣(﹣3)]}=﹣3,∴﹣{+[﹣(﹣3)]}是负数,综上,负数的个数有3个,故选:D.7.解:A、当x=0时,|x|=x,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x+1|≥0,∴当x=﹣1时,|x+1|+2取最小值,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x>1>y>﹣1,∴|x|>1,|y|<1,∴|x|>|y|,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x+1|≤0,|x+1|≥0,∴x+1=0,∴x=﹣1,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8.解:∵﹣(a+b)=a+b,∴a+b=0,∴a<0,b>0,|c|>|a|,A、a<0,b>0,c>0,所以abc<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0,b>0,|a|=|b|,所以=﹣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c|>|b|=|a|,所以|a|<|c|,此选项符合题意;D、a<0,c>0,|a|<|c|,所以a+c>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解:∵P1表示的数为+1,P2表示的数为+3,P3表示的数为0,P4表示的数为﹣4,P5表示的数为+1,.....,∴每移动四次相当于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2022÷4=505……2,∴505×(﹣4)+2021+2022=2023,∴P2022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023,故选:D.10.解:∵a<b且a+b<0,abc≠0,∴a<0,b<0或a<0,b>0,当a<0,b<0时,则=﹣1﹣1=﹣2,∵,∴=1,∴c>0.∴a<0,b<0,c>0,∴ab>0,bc<0,ac<0,abc>0,∴原式=1﹣1﹣1+1=0;当a<0,b>0时,则=﹣1+1=0,∵,∴=﹣1,∴c<0.∴a<0,b>0,c<0,∴ab<0,bc<0,ac>0,abc>0,∴原式=﹣1﹣1+1+1=0,综上,的值为0,故选:A.二、填空题(共8题,共32分)11.解:|﹣|=≈0.33333,|﹣0.3333|=0.3333,∵0.33333>0.3333,∴>0.3333,∴﹣<﹣0.3333.故答案为:<.12.解:由于A、B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因此A、B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原点O与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将单位长度视为1,因此C所表示的数为3.故答案为:3.13.解:∵﹣32=﹣9是负整数,﹣|﹣3.4|=﹣3.4是负分数,是正数,﹣(﹣5)=5是正数,﹣是负分数,∴负分数的个数为2个,故答案为:2.14.解:根据题意得,x﹣3=0,y+2=0,解得x=3,y=﹣2,则3x﹣y2=3×3﹣(﹣2)2=9﹣4=5.故答案为:5.15.解:由题意知a+b=0且=﹣1,c=﹣1,m=﹣3,则原式=﹣3×(0﹣1)﹣1=﹣3×(﹣1)﹣1=3﹣1=2,故答案为:2.16.解:∵点A表示的数是﹣2,终点距离A点的距离为3,∴终点表示的数为﹣5或1,∵一个点从数轴上的P点出发,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点P表示的数为﹣9或﹣3.故答案为:﹣9或﹣3.17.解:由题意可得,(11)1=34,(11)2=17,(11)3=52,(11)4=13,(11)5=40,(11)6=5,(11)7=16,(11)8=1,(11)9=4,(11)10=1,(11)11=4,(11)12=1,(11)13=4,...,观察其规律可得,(11)100=1.故答案为:1.18.解:∵点P在点Q的左边,PQ=9,∴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则点Q表示的数为x+9,∵||PCQ||=6,∴点P在点C的左边,点Q在点C的右边,∴|(﹣1﹣x)﹣[x+9﹣(﹣1)]|=6,解得x=﹣8.5或﹣2.5,∴点P表示的数为﹣8.5或﹣2.5.三、解答题(共5题,共58分)19.解:(1)原式=﹣2﹣3+10﹣4=﹣9+10=1;(2)原式=﹣×3××=﹣2;(3)原式=1×(﹣8)++||=﹣8++=﹣;(4)原式=﹣9×(﹣2)+1×16+2+=18+16+2+=36.20.解:(1)原式=×(﹣24)﹣×(﹣24)+×(﹣24)=﹣20+16﹣6=﹣10;(2)原式=﹣6+1+5.3﹣3.3+2+=﹣5+2+3=0;(3)原式=84+6+209=299;(4)原式=(﹣2)×(+﹣)=(﹣2)×=﹣2.21.解:∵﹣|﹣2.5|=﹣2.5,﹣(﹣)=,(﹣1)2025=﹣1,﹣22=﹣4,把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2<﹣|﹣2.5|<(﹣1)2025<﹣(﹣).22.解:(1)由数轴可知,﹣1<a<0,b>1,∵,,∴a=﹣,b=1,∴(a+b)×(a﹣b)=a2﹣b2=﹣=﹣;(2)∵﹣1<a<0,b>1,∴﹣b<0,1﹣a>0,b﹣a>0,∴﹣|﹣b|+|1﹣a|﹣|a|+|b﹣a|=﹣b+1﹣a+a+b﹣a=1﹣a.23.解:周一:39.5+1.3=40.8(℃),周二:40.8+0.4=41.2(℃),周三:41.2﹣0.5=40.7(℃),周四:40.7+1.7=42.4(℃),周五:42.4﹣0.3=42.1(℃),周六:42.1+0.7=42.8(℃),周日:42.8﹣0.2=42.6(℃),答:这一周该地周六气温最高,最高气温是42.8℃,星期四的气温为42.4℃;(2)这一周该地的平均气温为:×(40.8+41.2+40.7+42.4+42.1+42.8+42.6)=41.8(℃),答:这一周该地的平均气温为41.8℃.24.解:(1)|+1|+|﹣|+|+|+|﹣1|+|+2|+|﹣1|+|+|+|﹣|=9.故22号该时段“龙麻子”驾驶摩托车运送物资的时间一共是9小时;(2)20×(1++2+)×(0.025+0.02)+30×(+1+1+)×(0.025﹣0.01)=20×5×0.045+30×4×0.015=4.5+1.8=6.3(升).答:22号这个时段“龙麻子”的摩托车共耗油6.3升.25.解:(1)∵点B,C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CD=2,∴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3,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3,D表示的数为5;故答案为:﹣3,5;(2)设点Q开始出发时的速度为v单位/秒,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第一次相遇前点P表示的数为﹣3+t,点C表示的数为3+vt,∵第一次相遇时,点P到点C的距离比点P到点B的距离多两个单位长度,∴PC=2+PB,∴3﹣(﹣3+t)=2+t,∴t=2,∴2×(1+v)=6,∴v=2,即第一次相遇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P,Q相遇后均立即以每秒比之前多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返回,∴点P相遇后返回到点B的时间=1,2(t﹣2)+3(t﹣2)=2×6,∴t=,∴P,Q第二次相遇时,点P所表示的数为:﹣3+2(﹣2﹣1)=﹣;(3)运动后,点A表示的数为:﹣4+t,点B表示的数为:﹣3+t,点C表示的数为:3﹣2t,点D表示的数为:4﹣2t,∵这两个正方形之间的最大距离是最小距离的两倍,∴AD=2BC,∴|4﹣2t﹣(﹣4+t)|=2|﹣3+t﹣(3﹣2t)|,∴|8﹣3t|=2|﹣6+3t|,∴8﹣3t=2(﹣6+3t)或8﹣3t=﹣2(﹣6+3t),∴t=或.。
北师大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2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 ( 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4版)七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题号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110的绝对值是( )A.110B.10C.−110D.−102.如果“亏损5%”记作−5%,那么+3%表示( )A.多赚3%B.盈利−3%C.盈利3%D.亏损3%3.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是( )A.-1B.0C.1D.24.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国家现在适合劳动年龄人口已经有近9亿人,每年新增劳动力是1500万人,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一个巨大优势或者说显著优势.其中15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5×103B.1500×104C.1.5×106D.1.5×1075.如图,数轴上的点A,B,C,D表示的数与−13互为相反数的是( )A.A B.B C.C D.D6.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3+(−2)B.3−(−2)C.3×(−2)D.3÷(−2)7.式子−2−1+6−9有下面两种读法;读法一:负2,负1,正6与负9的和;读法二:负2减1加6减9.则关于这两种读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读法一正确B.只有读法二正确C .两种读法都不正确D .两种读法都正确8.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何有理数a 和b ,规定a▲b =ab +b 2,如2▲3=2×3+32=15,则(−4)▲2的值为( )A .−4B .4C .−8D .89.已知两个有理数a ,b ,如果ab <0且a +b >0,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b 同号D .a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10.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2|a 2|−|b |b−c |c |=( )A .−1B .1C .2D .3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 . 12.−25 的倒数是 .13.某天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为−3℃.这天的温差是 ℃.14.一个整数81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1010,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 个.15.比较大小:−|−8| −42.(填“>”“ <”或“=”)16.数轴上的A 点与表示−3的点距离4个单位长度,则A 点表示的数为 .三、解答题(共9题;共72分)17.(6分) 把下列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56,0,-3.5,1.2,6.(1)负分数集合:{}.(2)非负数集合:{ }.18.(8分)计算:(1)(−7)+13−5;(2)(−14)−(−34)−|12−1|.19.(6分)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并解决问题.计算:53.27−(−18)+(−21)+46.73−(+15)+21.解:原式=53.27+18−21+46.73−15+21…①=(53.27+46.73)+(21−21)+(18−15)…②=100+0+3…③=103(1)第①步经历了哪些转变:_____,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为了计算简便,第②步应用了哪些运算律:_______.(2)根据以上解题技巧进行计算:−2123+314−(−23)−(+14).20.(8分)已知算式“(−2)×4−8”.(1)请你计算上式结果;(2)嘉嘉将数字“8”抄错了,所得结果为−11,求嘉嘉把“8”错写成了哪个数;(3)淇淇把运算符号“×”错看成了“+”,求淇淇的计算结果比原题的正确结果大多少?21.(8分)如图的数轴上,每小格的宽度相等.(1)填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点B表示的数是 .(2)点C表示的数是−13,点D表示的数是−1,请在数轴上分别画出点C和点D的位置.(3)将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连接.22.(8分)一辆出租车从A 站出发,先向东行驶12km ,接着向西行驶8km ,然后又向东行驶4km .(1)画一条数轴,以原点表示A 站,向东为正方向,在数轴上表示出租车每次行驶的终点位置.(2)求各次路程的绝对值的和.这个数据的实际意义是什么?23.(8分)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一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 处出发去看望B 、C 、D 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为正,向下向左为负.例如:从A 到B 记为:A→B(+1,+3);从C 到D 记为:C→D(+1,−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填空:A→C ( , );C→B ( , ).(2)若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A ,请计算甲虫走过的路程.24.(8分)(1)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a ,b 均不为0),c ,d 互为倒数,|m |=4,则b a =______,求a +b 2024−cd +b a ×m 的值;(2)若实数a ,b 满足|a |=3,|b |=5,且a <b ,求a +13b 的值.25.(12分) 学习了绝对值的概念后,我们知道一个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即当a ≥0时,|a|=a ;当a <0时,|a|=−a .请完成下面的问题:(1)因为3<π,所以3−π<0,|3−π|=−(3−π)= ;(2)若有理数a <b ,则|a−b|= ;(3)(6分)计算:|13−12|+|14−13|+|15−14|+⋯+|12022−12021|+|12023−1202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A 4.D 5.D 6.B 7.D 8.A 9.D 10.B二、填空题11.0 12.- 52 13.9 14.8 15.> 16.−7或1三、解答题17.(1)解:负分数集合:{−56,−3.5⋅⋅⋅}.(2)解:非负数集合:{0,1.2,6⋅⋅⋅}18.(1)解:(−7)+13−5=6−5=1(2)解:(−14)−(−34)−|12−1|=(−14)+34−|−12|=12−12=0.19.(1)去括号,省略加号;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1820.(1)−16(2)嘉嘉把“8”错写成了3(3)淇淇的计算结果比原题的正确结果大1021.(1)23;213(2)解:如图.(3)解:由数轴可知,213>22>−13−122.(1)解:如图所示,(2)解:|12|+|−8|+|4|=24km ,这个数据的实际意义是出租车行驶的总路程为24km.23.(1)+3;+4;-2;-1(2)如图所示,∵A→B =3+1=4,B→C =1+2=3,C→D =1+2=3,D→A =2+4=6.∴AB +BC +CD +DA =4+3+3+6=16.∴甲虫走过的路程为16.24.(1)−1,−5或3;(2)a +13b 的值是143或−4325.(1)π−3(2)b−a(3)解:原式=12−13+13−14+14−15+⋯+12021−12022+12022−12023=12−12023=20214046。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2
(3) (4)4
【解析】【解答】解:(2) 由题意得,C 到 A 的距离与 C 到 B 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
, ,
(4)在数轴上,1 和 3 中点的数为: 得:
, ∴ x-2=±2,解得 x=0 或 4, ∴ 则原点与表示数 4 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4.
“﹣3 的圈 4 次方”,一般地,把 方”. (1)(【初步探究】
(a≠0)记作 aⓝ , 读作“a 的圈 n 次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 )⑤=________; (2)【深入思考】 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 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Ⅰ.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 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 x,由题意
【分析】(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出 1、3 点,分别用 A、B 表示即可; (2)根据题意,计算数轴上表示 1 和 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 (3)根据题意,把 C 到 A 的距离与 C 到 B 的距离之和表示出来即可; (4)首先求出 1 和 3 中点表示的数,再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 x,根据题意列式求出 x 即可.
故答案为 , 或 1. 【分析】(1)由点 A 和点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因此原点到点 A 和点 B 的距离相等, 可得到原点的位置。
(2)先再数轴上标出数,可得到点 M 和点 N 表示的数,再求出点 M,N 之间的距离。 (3)利用数轴上点的平移规律:左减右加,可得到点 C 表示的数,与点 C 距离 3 个单位 长度表示的数为-2±3,计算可求解。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 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 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 2÷2÷2 记作 2③ , 读作“2 的圈 3 次方”,(﹣3)÷(﹣3)÷(﹣3)÷(﹣3)记作(﹣3)④ , 读作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1.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如果向北走5步记作+5步,那么向南走7步记作( )A. +7步B. −7步C. +12步D. −2步2.小亮去帮爸爸超市买面粉,他发现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 24.70千克B. 24.80千克C. 25.30千克D. 25.51千克3.北京与巴黎的时差为7小时,小丽和小红分别在北京和巴黎,她们相约在各自当地时间7:00~17:00之间选择一个时刻开始通话,这个时刻可以选择巴黎时间( )A. 14:00B. 15:30C. 9:00D. 10:304.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它第一次向右爬行了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接着向左爬行了2个单位长度,第三次接着向右爬行了3个单位长度,第四次接着向左爬行了4个单位长度,如此进行了2023次,蚂蚁最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 )A. 1012B. −1012C. 2023D. −20235.如图,数轴上P、Q、S、T四点对应的整数分别是p、q、s、t,且有p+q+s+t=−2,那么,原点应是点( )A. PB. QC. SD. T6.在数轴上与—2的距离等于4的点表示的数是( )A. 2B. —6C. 2或—6D. 无数个7.如图,四个有理数m、n、p、q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N、P、Q,若n+q=0,则m、n、p、q四个数中负数有个.( )A. 1B. 2C. 3D. 48.若|a−3|+|2−b|=0,则a2+b2的值为( )A. 12B. 13C. 14D. 15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 如果|a|=|b|,那么a=bC. 如果a>0,那么|a|=aD. 如果|a|=a,那么a>010.如图,乐乐将−3,−2,−1,0,1,2,3,4,5分别填入九个空格内,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若a,b,c分别表示其中的一个数,则a−b+c的值为( )A. −1B. 0C. 1D. 311.计算(−2)100+(−2)99的结果是( )A. 2B. −2C. −299D. 2991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是149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A. 149×106B. 1.49×108C. 0.149×109D. 1.49×10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3.某种零件,标明要求是φ:(10±0.03)mm(φ表示直径,单位:mm),经检查,一个零件的直径是9.98mm,该零件_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14.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若将点A向右移动2单位,再向左移动8个单位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解析)七年级有理数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各对量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A。
购进50斤苹果与库存200斤苹果B。
高于海平面786m与低于230mC。
东走9m和北走10mD。
飞机上升100m与前进100m2.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是()A。
-0.5B。
-0.55C。
-0.05D。
-0.5553.2022年冬奥运即将在北京举行,北京也即将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据了解北京冬奥会的预算规模为15.6亿美元,政府补贴6%(9400万美元)。
其中1 56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56×10^9B。
1.56×10^8C。
15.6×10^8D。
0.156×10^104.-2020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为()A。
-2020B。
2020C。
0D。
-|2020|5.若|-4|<a,则a的值可以是()A。
-3B。
-2C。
0D。
56.数轴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2,若点A表示的数是-3,则点B表示的数是()A。
-5B。
-1C。
5D。
-5或-1二、填空题(共12小题)7.比较大小:-1 < -1/28.计算:-42+(-4)^2的值是-26.9.某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为-1℃,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9℃。
10.若|m+2|与(n-3)^2互为相反数,则mn=-1/4.11.在-8,2020,3,1/2,-5,+13,-6.9中,正整数有3个,负数有4个,则m+n的值为7.12.已知m、n满足|m+3|+(n-2)^2=16,那么(m+n)^2021的值为1.13.在数轴上,若A点表示数-1,点B表示数2,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14.已知|a|=8,|b|=10,a<b,则a-b的值为-2.15.数轴上,如果点A表示-2,点B表示-5/2,那么离原点较近的是点B。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若海平面以上500米,记作+500米,则海平面以下100米可记作( )A .100米B .-100米C .500米D .-500米2.已知x y ,为有理数,如果规定一种运算“*”,*1x y xy =+则()()2*5*3-的值是( )A .30-B .29-C .33-D .32-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3与13-B .()2--与2C .25-与()25-D .7与7-4.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 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广东各大景点共接待游客约14420000人次,将数144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442 × 107B .0.1442 × 107C .1.442 × 108D .1442 × 1045.下列说法:①若a b =﹣1,则a 、b 互为相反数;①若a+b <0,且b a>0,则|a+2b|=﹣a ﹣2b ;①一个数的立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为0或1;①若﹣1<a <0,则a 2>﹣1a;①若a+b+c <0,ab >0,c >0,则|﹣a|=﹣a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6.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则x 、y 的值为( )A .2,3B .-2,-3C .-1,-3D .-1,-27.下列各组数中,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A .22()3与223 B .﹣22与(﹣2)2C .﹣(﹣5)3与(﹣5)3D .﹣(﹣1)2015与(﹣1)2016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有理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B .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则至少有一个加数为正数C .三个负数相乘,积为正数D .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9.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合肥骆岗中央公园举办,该公园占地面积12.7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2023年中秋、国庆八天假期,接待总游客突破225万人,创造了历史记录.其中22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2.2510⨯B .72.2510⨯C .52.2510⨯D .4225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0x =,那么x 一定是0B .如果3x =,那么x 一定是3C .3和8之间有4个正数D .1-和0之间没有负数了11.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把2.05446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 )A .2.1(精确到0.1)B .2.05(精确到百分位)C .2.05(保留2个有效数字)D .2.054(精确到0.001)12.比1小2的数是( )A .2B .﹣2C .﹣1D .﹣2二、填空题13.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数115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4.79-的绝对值是 .15.已知|x+2|=1,则x=16.在247⎛⎫- ⎪⎝⎭中,底数是 ,指数是 ,乘方的结果为 . 17.下列7个数:47-,1.01001001与4333,0,-π,-6.9,0.12,其中分数有 个.三、解答题18.已知算式“()1825--⨯-”.(1)聪聪将数字“5”抄错了,所得结果为24-,则聪聪把“5”错写成了______;(2)慧慧不小心把运算符号“×”错看成了“+”,求慧慧的计算结果比原题的正确结果大多少?19.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22,2,﹣1.5,0,|﹣3|和132.20.科技改变生活,当前网络销售日益盛行,许多农商采用网上销售的方式进行营销,实现脱贫致富.小王把自家种的苹果放到网上销售,计划每天销售100千克,但实际每天的销售量与计划销售量相比有增减,超过计划量记为正,不足计划量记为负.下表是小王第一周苹果的销售情况: 星期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苹果销售超过或不足计划量情况(单位:千克) 4+ 6- 4- 10+ 8- 12+ 6+(1)小王第一周实际销售苹果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实际销售苹果的总量是多少千克?(2)若小王按7元/千克进行苹果销售,成本为3元/千克,且平均运费为1元/千克,则小王第一周销售苹果的利润一共多少元?21.出租车司机小张某天下午的运营是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他这天下午的行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5,-3,+14,-11,+10,-18,+14(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张离下午出车点的距离是多少?(2)若汽车的耗油量为0.06升/千米,油价为7.5元/升,这天下午共需支付多少油钱?22.小车司机李师傅某天下午的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振兴路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14,3,7,3,11,4,3,11,6,7,9(1)李师傅这天最后到达目的地时,在下午出车点的什么位置?(2)李师傅这天下午共行车多少千米?(3)若李师傅的车平均行驶每千米耗油0.1升,则这天下午李师傅用了多少升油?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A a ,(),0B b 且a 、b 满足24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 .(1)请直接写出以下各点的坐标: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2)若点M 在x 轴上,且三角形ACM 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DC 面积的13,求M 点的坐标; (3)点Q 在线段CD 上,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Q 、PQ ,当点P 在线段BD 上移动时(不与点D 、B 重合),请找出AOP ∠、OPQ ∠和PQ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4.两百年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素数(既是奇数又是素数)之和,简称:“1+1 ”.如633=+,1257=+等等.众多数学家用很多偶数进行检验,都说明是正确的,但至今仍无法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也没找到一个反例.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你能检验一下这个伟大的猜想吗?请把偶数42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42= + ,或者42= + . 你是否有更大的发现:把42写成4个奇素数之和?42= + + + .参考答案1.B2.D3.C4.A5.B6.C7.D8.B9.A10.A11.C12.C13.71.15810⨯14.7915.-1或-316. - 472 1649 17.5/五18.(1)6(2)慧慧的计算结果比原题的正确结果大1119.212 1.502332-<-<<<-< 20.(1)超过14千克,实际销售苹果的总量为714千克;(2)利润一共为2142元.21.(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张在下午出车点东边,距出发点的距离是21千米(2)这天下午共需支付油费38.25元22.(1)在下午出车点的东边38千米(2)78千米;(3)7.8升23.(1)2- ;0 ;4;0;0;3;6;3(2)()6,0-或()2,0(3)360PQC AOP OPQ +∠+∠=︒∠24.5,37;11,31;5,5,13,19。
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有答案(北师大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有答案(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计算﹣2+6等于()A.4 B.8 C.﹣4 D.﹣82.下列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A.前进5米和后退5米B.收入30元和支出10元C.向东走10米和向北走10米D.超过5克和不足2克3.2022年临安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GDP)为亿元,同比增长.数据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B.C.D.4.已知5个数中:(﹣1)2017,|﹣2|,﹣(﹣1.5),﹣32,﹣3的倒数,其中正数的个数有()A.1 B.2 C.3 D.45.下列说法: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自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相互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6.若a和b互为相反数,且a≠0,则下列各组中,不是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a和﹣b B.3a和3b C.a2和b2D.a3和b37.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值()A.大于0 B.小于0 C.大于等于0 D.小于等于08.网上一些推广“成功学”的主播,常引用下面这个被称为竹子定律的段子:“竹子前4年都用在扎根,竹芽只能长3cm,而且这3cm还是深埋于土下到了第五年,竹子终于能破土而出,会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此后,仅需要6周的时间,就能长到15米,惊艳所有人!”。
这段话的确很励志,须不知,要符合算理的话,需将上文“6周”中的整数“6”改为整数()A.5 B.7 C.8 D.9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9.﹣1﹣2×(﹣2)2的结果等于.10.去年河南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00万元,这一支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1.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表示的数分别为,它们互为.12.有下列四对数:①与32;②与;③与| |2;④与,其中数值相等的有.(填序号)13.某公园划船项目收费标准如下:则租船的总费用最低为元.三、解答题:(本题共5题,共45分)14.计算:(1)(2)15.计算:(1)(2)(3)16.如图,一条生产线的流水线上依次有5个机器人,它们站立的位置在数轴上依次用点A1,A2,A3,A4,A5表示.(1)若原点是零件的供应点,5个机器人分别到供应点取货的总路程是多少?(2)若将零件的供应点改在A1,A3,A5中的其中一处,并使得5个机器人分别到达供应点取货的总路程最短,你认为应该在哪个点上?通过计算说明理由.17.一名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球门线出发,向前记作正数,返回记作负数,他的记录如下:(单位:米)+6,﹣3,+11,﹣9,﹣7,+12,﹣10.(1)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2)在练习过程中,守门员在第几次运动后离开球门线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米?(3)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多少米18.某出租车驾驶员从公司出发,在南北向的人民路上连续接送5批客人,行驶路程记录如下(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单位:km):(1)接送完第5批客人后,该驾驶员在公司什么方向,距离公司多少千米?(2)若该出租车每千米耗油0.3升,那么在这过程中共耗油多少升?(3)若该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行驶路程不超过3km收费8元,超过3km的部分按每千米加1.8元收费,在这过程中该驾驶员共收到车费多少元?参考答案:1.A 2.C 3.D 4.B 5.A 6.C 7.A 8.C 9.-910.3.39×104万元11.4;±4;相反数12.②③13.41014.(1)解:(2)解:15.(1)解:===0;(2)解:== ;(3)解:====-1116.(1)解:|-4|+|-3|+|-1|+|1|+|3|=12.∴5个机器人分别到达供应点取货的总路程是12.(2)解:当零件的供应点在A1时,总路程=1+3+5+7=16当零件的供应点在A3时,总路程=3+2+2+4=11当零件的供应点在A5时,总路程=7+6+4+2=19∴当零件的供应点在A3时总路程最短,此时总路程为11.17.(1)解:(+6)+(−3)+(+11)+(−9)+(−7)+(+12)+(−10)=(6+11+12)−(3+9+7+10)=29−29=0,答:守门员最后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图中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个长度单位;(3)当点A表示的数是-3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4)若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4(2)6(3)解:当点A为-3时,点P表示的数是-3+2t;(4)解: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PB,即2t=2(8−2t),解得,t=,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PB,即2t=2(2t−8),解得,t=8,∴当t=或8秒时,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则|a|+|b|=8,又|a|=|b|,∴|a|=4,∴a=−4,则点A表示的数是−4;( 2 )∵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两点间的距离是8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判断得出答案;(2)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由点A表示的数结合AP的长度,即可得出点P表示的数;(4)分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t,BP=(8-2t),根据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t,BP=(2t-8),根据 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2.我们知道,在数轴上,表示数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如果数轴上两个点A、B,分别对应数a,b,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1)求a,b的值;(2)求线段AB的长;(3)如图①,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是方程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当N在B的右侧运动时,请直接判断的值是不变的还是变化的,如果不变请直接写出其值,如果是变化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且,解得,,;(2)解:(3)解:存在.设M点对应的数为m,解方程,得,点C对应的数为,,,即,①当时,有,解得,;②当时,有,此方程无解;③当时,有,解得, .综上,M点对应的数为:或4.(4)解:设点N对应的数为n,则,,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点Q对应的数为:,点P对应的数为:,,①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变化;②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不变化.【解析】【分析】(1)根据“若非负数和等于0,则非负数均为0”列出方程进行解答便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便可;(3)根据已知线段的关系式,列出绝对值方程进行解答便可;(4)用N点表示的数n,列出关于n的代数式进行讨论解答便可.3.阅读填空,并完成问题:“绝对值”一节学习后,数学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了拓展.数学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数轴上,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那么,如果用P(a)表示数轴上的点P表示有理数a,Q(b)表示数轴上的点Q表示有理数b,那么点P与点Q的距离是多少?”(1)聪明的小明经过思考回答说:这个问题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点P和点Q在原点的两侧,此时点P与点Q的距离是a和b的绝对值的和,即∣a∣+∣b∣.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为∣-3∣+∣-5∣=________;另一种是点P和点Q在原点的同侧,此时点P与点Q的距离的a和b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即∣a∣-∣b∣或∣b∣-∣a∣.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为∣-5∣-∣-3∣=________;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有道理吗?如果没有道理,请你指出错误之处;如果有道理,请你模仿求出数轴上点M()与N()之间和点C(-2)与D(-7)之间的距离. ________(2)小颖在听了小明的方法后,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小颖说:我们可以不考虑点P和点Q 所在的位置,无论点P与点Q的位置如何,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数a与b的差的绝对值,即∣a-b∣.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就是∣-3-5∣=________;点A(-3)与点B(-5)的距离就是∣(-3)-(-5)∣= ________;你认为小颖的说法有道理吗?如果没有道理,请你指出错误之处;如果有道理,请你模仿求出数轴上点M ()与N()之间和点C(-1.5)与D(-3.5)之间的距离.________【答案】(1)解:8;2;有道理;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为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为(2)解:8;2;有道理;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为点C与点的之间的距离为【解析】【分析】(1)数轴上的点,原点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点到原点绝对值的相加之和。
原点同侧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
(2)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小颖说的也有意义。
列出等式代数求值即可。
4.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5,P为数轴上一点,对应数为x.(1)若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三部分的两个点),求P点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点,B点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A,点B和点P(P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6,3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A,B,P三点中,其中一点是另外两点连成的线段的中点?【答案】(1)解:因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2和5,所以AB=7,又因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所以 AP=7÷3= 或AP=7÷3×2= ,所以P点对应的数为或(2)解:若P在A点左侧,则﹣2﹣x+5﹣x=10,解得:x=﹣;若P在A点、B中间.∵AB=7,∴不存在这样的点P;若P在B点右侧,则x﹣5+x+2=10,解得:x=(3)解:设第x分钟时,点A的位置为:﹣2﹣x,点B的位置为:5﹣6x,点P的位置为:﹣3x,①当P为AB的中点,则5﹣6x+(﹣2﹣x)=2×(﹣3x),解得:x=3;②当A为BP中点时,则2×(﹣2﹣x)=5﹣6x﹣3x,解得:x= ;③当B为AP中点时,则2×(5﹣6x)=﹣2﹣x﹣3x,解得:x= .答:第分钟时,A为BP的中点;第分钟时,B为AP的中点;第3分钟时,P为AB的中点.【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AB=7,又因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所以 AP 或,进而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点P所表示的数;(2)分类讨论:若P在A点左侧,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由PA+PB=10列出方程,求解算出x的值;若P在A点、B中间,由于PA+PB=AB=7,故不存在这样的点P;若P在B点右侧,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由PA+PB=10列出方程,求解算出x的值,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3)设第x分钟时,点A的位置为:﹣2﹣x,点B的位置为:5﹣6x,点P的位置为:﹣3x ,然后分类讨论:①当P为AB的中点,②当A为BP中点时,③当B为AP中点时三种情况根据线段的中点性质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5.对于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观察下列各式:,,.(1)计算: ________, ________.(2)若,则 ________ (填入“ ”或“ ”).(3)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且,求的值.【答案】(1)19;(2)(3)解:由数轴可得,,,则,,∵,∴,∴,∴,∴.【解析】【解答】(1),;(2)∵,,,∴,或综上可知,【分析】(1)根据定义计算即可;(2)分别根据定义计算a b和b a,判断是否相等;(3)由定义计算得到|a+b|=5,再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判断a+b<0,再计算[(a+b)(a+b)][a+b]6.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a1=,第2个等式:a2=,第3个等式:a3=,…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5=________=________;(2)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 n=___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3)求a1+a2+a3+…+a2019的值.【答案】(1);(2);(3)解:a1+a2+a3+…+a2019=+…+=【解析】【解答】第1个等式:a1=,第2个等式:a2=,第3个等式:a3=,∴第4个等式:a4=,第5个等式:a5=,故答案为: (2)第n个等式:a n=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规律,得出第5个等式:a5=;(2)根据规律,得出第5个等式:a n=;(3)将提出后,括号里进行加减,即可求出结果.7.已知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a、b、c(1)填空:abc________0,a+b________ac,ab-ac________0;(填“>”,“=”或“<”)(2)若|a|=2,且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① 当b2=16时,求c的值② 求b、c之间的数量关系③ P是数轴上B,C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当P点在运动过程中,bx+cx+|x-c|-10|x+a|的值保持不变,求b的值【答案】(1)<;>;>(2)解:① 且 , ,且 , .∵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 ,∴②∵ , ∴ ,③依题意,得∴原式=∵∴原式= 【此处不取-2没关系】∵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无关∴ ,∴【解析】【解答】解:(1)由题中的数轴可知,a<0<b<c,且∴abc<0,a+b>ac,ab-ac>0,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特点得出a<0<b<c,且,从而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加法法则、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2)①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及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乘方确定a、b的取值,进而根据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即即可求解;②根据数轴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及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即,即可得结论;③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把算式化简,再根据当P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无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8.阅读下列材料:对于排好顺序的三个数: 称为数列 .将这个数列如下式进行计算: ,,,所得的三个新数中,最大的那个数称为数列的“关联数值”.例如:对于数列因为所以数列的“关联数值”为6.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求出“关联数值”,如:数列的“关联数值”为0;数列的“关联数值”为 3...而对于“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6.(1)数列的“关联数值”为________;(2)将“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不同的数列,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是________,取得“关联数值”的最大值的数列是________ (3)将“ ”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不同的数列,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10,求的值,并写出取得“关联数值”最大值的数列.【答案】(1)-4(2)7;-3、4、2(3)解:∵-3=-3,-3+(-6)=-9,-3+(-6)-a=-9-a,a>0,∴-9-a<-9<-3,∴数列3、-6、a的“关联数值”为-3,∵-3=-3,-3+a=a-3,-3+a-(-6)=a+3,a>0,∴-3<-3+a<a+3,∴数列3、a、-6的“关联数值”为a+3,∵-(-6)=6,-(-6)+a=a+6,-(-6)+a-3=a+3,a>0,∴a+6>6,a+6>a+3,∴数列-6、a、3的“关联数值”为a+6,∵-(-6)=6,-(-6)+3=9,-(-6)+3-a=9-a,a>0,∴9>9-a,9>6,∴数列-6、3、a的“关联数值”为9,∵-a=-a,-a+(-6)=-a-6,-a+(-6)-3=-a-9,a>0,∴-a-9<-a-6<-a,∴数列a、-6、3的“关联数值”为-a,∵-a=-a,-a+3=3-a,-a+3-(-6)=9-a,a>0,∴-a<3-a<9-a,∴数列a、3、-6的“关联数值”为9-a,∵a>0,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10,∴-3、9、-a、9-a不符合题意,∵a+6>a+3,∴a+6=10,解得:a=4.取得“关联数值”最大值的数列为-6,4、3.【解析】【解答】(1)∵-4=-4,-4+(-3)=-7,-4+(-3)-2=-9,∴数列的“关联数值”为-4.故答案为-4(2)“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有4、-3、2;4、2、-3;-3、4、2;-3、2、4;2、4、-3;2、-3、4共6种排列顺序,由(1)得数列的“关联数值”为-4.∵-4=-4,-4+2=-2,-4+2-(-3)=1,∴数列4,2,-3的“关联数值”为1,∵-(-3)=3,-(-3)+4=7,-(-3)+4-2=5,∴数列-3、4、2的“关联数值”为7,∵-(-3)=3,-(-3)+2=5,-(-3)+2-4=1,∴数列-3、2、4的“关联数值”为5,∵-2=-2,-2+4=2,-2+4-(-3)=5,∴数列2、4、-3的“关联数值”为5,∵-2=-2,-2+(-3)=-5,-2+(-3)-4=-9,∴数列2、-3、4的“关联数值”为-2,∴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是7,取得“关联数值”的最大值的数列是-3、4、2故答案为7;-3、4、2【分析】(1)根据材料所给计算方法计算即可;(2)按不同顺序计算出“关联数值”即可;(3)按不同顺序计算出“ ” 这三个数的“关联数值”,根据a>0,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10,求出a值即可.9.阅读材料:我们知道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数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即,也就是说表示在数轴上数与数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这个结论可以推广为表示数轴上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例1:已知,求的值.解:容易看出,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2的点的对应数为-2和2,即的值为-2和2.例2:已知,求的值.解:在数轴上与的距离为2的点的对应数为3和-1,即的值为3和-1.仿照阅读材料的解法,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3的点的对应数为-3和3,即的值为-3和3(2)解:,在数轴上与-2距离为4的点的对应数为-6和2,即的值为-6和2;(3)解: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理由是:∵理解为:在数轴上表示到3和6的距离之和,∴当在3与6之间的线段上(即)时:即的值有最小值,最小值为.【解析】【分析】(1)由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的值即可;(2)由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的值即可;(3)根据题意得出原式最小时的范围,并求出最小值即可.10.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