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监督监督检查内容
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人员,积极参与了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通过这次工作,我深入了解了学校卫生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在此总结工作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一、工作内容作为卫生监督检查人员,我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定期卫生检查,包括晨检、午检、晚检等,对学校各个区域的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2.协助学校制定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内部的卫生操作规范、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等。
3.定期组织卫生培训,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素养,加强卫生常识的普及。
4.定期召开卫生会议,对卫生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卫生改进方案。
二、工作收获在本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中,我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学校提供卫生指导和支持。
2.加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团队中,我和其他卫生监督检查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通过协作,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3.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
通过实地检查和工作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卫生监督检查的实际操作技巧,对卫生改进和卫生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本次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卫生管理不到位、学生卫生意识不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卫生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的卫生培训,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卫生意识,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标准,加强对卫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卫生常识,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四、未来工作展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卫生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

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所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第一,学校卫生的重要性。
学校卫生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
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卫生条件可以预防疾病传播,保护学生免受疾病侵害;另一方面,整洁的学校环境有助于学习和生活的秩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因此,学校卫生管理不容忽视。
第二,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内容。
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包括对教学场所、餐饮场所、宿舍等进行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等方面。
此外,对相关配套设施的检查也不可忽视,例如洗手间、厕所等。
第三,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目的。
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卫生问题,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卫生隐患,提高学校的卫生水平。
另外,检查的结果也可以为学校卫生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流程。
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一般由学校的卫生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首先,明确检查的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
然后,组织检查人员进行实地检查,记录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通过整改措施和再次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常见问题。
在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教室不干净、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宿舍卫生差等。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障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第六,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
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校卫生水平,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七,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的挑战。
学校卫生与环境监督检查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包括学校规模庞大、检查工作繁琐等。
小学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小学安全卫生检查制度一、概述:小学安全卫生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对学校安全卫生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小学安全卫生检查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安全卫生检查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确保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检查内容:1. 校园环境卫生:包括教室、走廊、操场、食堂、厕所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检查是否存在垃圾堆放、脏乱等情况。
2. 学生个人卫生:包括学生着装、头发整洁、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检查是否存在不整洁、不爱洗手等不良习惯。
3. 食品卫生:包括学校食堂和学生自带食品的卫生情况,检查食品加工和存放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4. 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电气设备、栏杆护栏等安全设施的使用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损坏、故障等隐患。
5. 学生安全知识:包括学生对火灾、地震、交通等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检查方法:1. 定期检查:学校需制定安全卫生检查计划,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全面覆盖学校各个方面的安全卫生情况。
2. 不定期抽查:学校可随机选取部分教室、学生个人进行抽查,以验证定期检查的结果,确保检查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检查程序:1. 检查准备:学校成立安全卫生检查小组,并确定检查时间、地点和检查项目,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 检查过程:检查小组按照事先确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对每一项检查内容进行记录和评估。
3. 形成报告:检查小组根据检查结果,撰写安全卫生检查报告,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并向校方提出建议。
4. 整改落实:学校根据检查报告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执行。
5. 检查跟踪:学校进行后续的检查跟踪工作,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的安全卫生问题。
五、检查结果处理:1. 合格情况:学校安全卫生检查合格的,加强对检查工作的总结和表彰,充分肯定相关人员的工作成绩。
2. 不合格情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学校及时进行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
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总结模板

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总结模板一、检查目的和依据1. 目的:通过对学校卫生专项检查的开展,全面了解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学校卫生水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2. 依据:学校卫生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及学校制定的卫生管理制度。
二、检查内容和方法1. 检查内容:(1)校园环境卫生:包括学校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运动场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2)饮食卫生:包括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保鲜等情况;(3)卫生设施设备:包括卫生间、淋浴间、洗手间、水龙头、消毒设备等设施设备的卫生状况及维护情况;(4)健康教育宣传:包括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情况。
2. 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实地查看学校各区域的卫生情况,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估;(2)文件检查:查阅学校卫生管理相关文件和记录,了解学校卫生工作的运行情况;(3)访谈调查: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认识和意见。
三、检查结果和问题分析1. 检查结果:(1)校园环境卫生: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良好,整洁卫生,没有明显的卫生死角;(2)饮食卫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较为严格,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但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原材料的采购不合规范,食品保鲜措施不到位等;(3)卫生设施设备:学校的卫生设施设备维护较好,但仍有一些设备损坏的情况,需要及时修缮;(4)健康教育宣传: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较为有限,需要加强师生健康知识的宣传。
2. 问题分析:(1)饮食卫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采购和食品保鲜措施上,这可能与供应商的选择和学校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有关;(2)卫生设施设备损坏的问题可能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维护管理不到位有关;(3)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不足的问题可能与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也可能与师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不高有关。
四、改进意见和措施1. 饮食卫生改进意见:(1)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完善食品保鲜措施,严格执行食品储存、加工、保鲜的标准和流程,避免食品变质受污染。
学校的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保障学校师生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监督检查内容1. 学校卫生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2. 学校卫生设施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3. 学校环境卫生状况;4.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及疫情报告制度;5.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6.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7. 学校卫生教育及健康教育;8.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及学生健康档案管理;9. 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及总结。
三、监督检查方法1.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卫生监督检查,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全面评估;2. 不定期抽查:对学校卫生工作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进行不定期抽查;3. 专项检查:针对学校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4. 突发事件应对:对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展监督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四、监督检查程序1.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监督检查内容,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时间、检查范围、检查人员等;2. 实施检查:按照检查计划,组织检查人员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实地检查;3. 检查记录:对检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4. 整改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校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5. 总结反馈:对监督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向学校反馈。
五、监督检查责任1. 学校卫生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2. 学校卫生工作负责人负责具体落实监督检查工作;3. 学校各部门负责人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4. 检查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督检查。
六、监督检查结果运用1. 对学校卫生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卫生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3. 对卫生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024年学校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学校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学校卫生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条件之一。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校卫生水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对2024年学校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1. 检查范围: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
2. 检查内容:(1)学校环境卫生:包括校园整体环境、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多个方面的清洁状况。
(2)食品卫生与安全:包括食堂饮食卫生、食品储存及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学生食品消费记录等。
(3)学生个人卫生:包括学生个人日常卫生习惯、洗手、刷牙等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
(4)学生健康管理:包括学生身体状况、疫苗接种情况、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等。
(5)学校草坪、花坛等绿化及环境美化情况。
(6)学生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
三、检查组织和人员1. 检查组织: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联合组织。
2. 检查人员:由教育主管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学校当地分支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四、检查方法和流程1. 检查方法:采取实地检查和资料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检查流程:(1)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地点、人员,并提前通知学校。
(2)实地检查:对学校各个环节进行现场检查,包括教室、食堂、宿舍、厕所、草坪等。
(3)资料核查:查阅学校的卫生相关档案、学生健康档案、食品相关管理制度等。
(4)整理检查结果:对检查的环节、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检查报告。
五、检查结果处置1. 检查结果分级:根据检查结果,将学校卫生状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差四个等级。
2. 处置措施:(1)对优秀和良好等级的学校,予以表扬和奖励,并鼓励其继续保持。
(2)对一般和差等级的学校,要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3)定期督促差等级学校进行整改,并加大监督力度,直至问题解决。
六、检查结果公示和反馈1. 检查结果公示:将检查结果公示于学校公告栏、网站等显眼位置,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都能了解学校卫生状况。
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8篇

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8篇篇1一、引言本次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旨在确保校园环境卫生状况符合标准,保障师生身心健康。
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我们全面了解了学校卫生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现将本次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概述1. 对校园整体环境进行巡查,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
2. 检查学校卫生设施的使用状况,包括洗手间、下水道、垃圾处理设施等。
3. 审查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包括日常清洁、消毒、疫情防控等方面的规定。
4. 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包括食材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
5. 调研学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满意度,收集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重点成果1. 校园整体环境整洁,公共场所无明显卫生死角。
2. 卫生设施运行正常,无堵塞、泄露现象。
3. 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得到较好执行。
4. 食品卫生安全状况良好,无违规操作现象。
5. 学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部分卫生间存在异味问题。
解决方案:增加通风设备,定期喷洒空气清新剂,加强清洁频次。
2. 个别垃圾桶周边有垃圾散落现象。
解决方案:加强清洁工人的培训,增加垃圾清理频次,合理配置垃圾桶数量。
3. 食材存储存在一定隐患。
解决方案:完善食材存储制度,加强存储设施的维护,定期进行食材质量检查。
五、自我评估/反思在本次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全面细致地进行了检查和评估。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环节的监督力度还需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还需更加畅通等。
我们将持续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水平,确保学校卫生工作更上一层楼。
六、未来计划1. 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日常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3. 建立卫生工作档案,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 加强与师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师生需求和建议,不断优化学校卫生工作。
关于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的通知

-关于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的通知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预防传染病流行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决定开展年度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校医务室、教学环境,生活设施等卫生监督检测工作,现有关事宜通知于下:一、检查内容:(一)学校传染病防控1、学校传染病管理机构2、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预案3、有无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登记。
4、学生晨检制度并记录。
5、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并记录。
6、学生病愈复课查验制度并记录。
7、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二)生活饮用水1、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
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2、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必须取得体检(三)校医务室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人员应有卫生专业资格证书3.建立各项工作管理制度4.建立患病学生处置登记5.医疗废物规范收集及处理登记6.必备的消毒设施(四)教学环境生活设施卫生依据以下标准对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洗浴设施.体育馆.娱乐场所进行监督检测。
GBT3976-2002《学生课桌椅功能尺寸》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T5699-2008《采光测量方法》GBT5700-19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9663-967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J99-1986《中小学校建筑规范》二、各学校立即对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校医务室、教学环境,生活设施卫生进行一次全面自查,按规范要求及时整改,消除卫生安全隐患。
并按各类卫生要求建立档案。
三、县卫生监督机构将组织人员自3013年月开始对各个学校逐一进行监督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工作不力、卫生不规范等问题将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严厉查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卫生监督
一、教学环境卫生
1、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1.15m2;中学≥ 1.22 m2 ;前排课桌前缘距黑板≥ 2m;课桌间距≥ 0.6m米;后排走道≥0.6 m;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9m。
2、课桌椅:符合《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要求,每个教室中课桌椅型号不少于两种,每人一席。
3、黑板: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尺寸中学不小于 1m×4m,小学不小于1 m×3.6m;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 m,中学为1-1.1 m。
4、教室照明:配备教室照明灯和黑板灯。
教室照明灯:40瓦荧光灯9 盏以上,配灯罩,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垂直于黑板面布置,灯桌距:1.7-1.9 m。
黑板灯:40瓦荧光灯2盏,配灯罩。
5、教室采光: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无色透明玻璃;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设在学生座位左侧。
6、室内空气质量:应设通气窗,经常开窗通风。
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方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学校生活设施
1、学生宿舍:不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分区或分单元布置,一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人均使用面积≥3.0平方米,一人一床,上铺有防护栏,通风良好,设有换气窗;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2、学生厕所:新建教学楼每层设厕所,数量:女生 1个/15人、男生 1个/30
人单排蹲位,不建在蓄粪池上,小学蹲位宽度≤18cm 结构完整、安全,顶、墙、门、窗和人工照明。
三、学校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
1、组织要求: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明确校长是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正式在编)。
2、制度要求: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学生免疫规划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
3、晨检:检查学生健康状况。
重点检查有无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结膜出血或其他异常,填写晨检记录表。
传染病流行期,增加午检,住宿制学校增加晚检。
4、排查:发现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因病缺勤等情况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进一步排查,记录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
5、缺勤:密切关注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学生了解患病情况,填写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表。
6、病愈:班主任查验病愈复课证明,做好记录。
7、预防接种:小学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按照花名册登记,发现漏种学生,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接种单位报告,督促补种。
查验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记录,检查是否按计划免疫规程进行疫苗接种。
四、疫情报告
班主任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发现A:同一班级或宿舍1 天3例或
连续3天多例(5以上个)患病并有相似症状 B: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 C:个别同学不明原因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D:群体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事件。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报告 A、C、D24小时内; B立即。
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属地教育行政部门。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6号公布
监督检查:依法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开展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人员培训记录和演练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检查报告人、报告时限、报告程序、是否有隐瞒、缓报、谎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种类,对现场情况开展相应的卫生监督工作。
六、内设医疗机构或保健室
依据:《国家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
机构和人员要求
1、卫生室:寄宿制和600人以上;600:1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证书。
2、保健室: 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配备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现任具有教师资格。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
职责要求:
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控、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监督内容:
机构设置,包括面积、基本设备设施、执业登记及校验、执业活动、医疗废物处置等。
人员配备数量、执业资格、相关培训证明等。
4、结果处置:根据检查中发现的不同问题,分别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分别给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罚款等卫生行政处罚,并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及其它相关卫生行政执法文书。
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情况通报,必要时通报当地政府。
七、健康检查
1、频率与项目频率:每年一次项目:问诊、内科检查、眼科检查、口腔检查、外科检查、形态检查、肝功能、结核菌素试验。
2、机构和人员要求:机构:持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公立医疗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人员:医疗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并有相应专业技术证书,主检人员由主治(管)医(技)以上职称或相应职称担任。
设备:齐全完好、定期校验、操作规程规范。
结果反馈要求:反馈:个体报告单反馈学生、学校汇总报告单反馈学校、区域学校汇总报告单报教育部门。
时限:个体报告单2周、学校汇总报告单1个月、区域学校汇总报告单2个月。
建档: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实行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台账管理《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GB16134-2011)
3、监督检查内容
1 健康管理制度、健康档案、体检异常学生登记等资料;
2查阅健康体检机构提供给学生和学校的个体报告单和学校汇总报告单、学生健康评价结果记录等资料;
3 核实学校向学生及家长反馈健康体检结果情况;
4 健康体检机构及人员资质证明,核实其开展健康体检的合法性。
八、健康教育
形式:课堂、讲座、班会、升旗仪式板报、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等。
内容: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安排:纳入年度教学计划
频次:每学期至少一次。
留档:照片、课件、文件、图片、学校宣传栏等。
监督检查:教学计划,核实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核实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内容符合要求情况。
检查学校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宣传方式和途径、宣传时间、课时安排等。
九、饮用水
1、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河北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
2、自建设施集中供水:
制度: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和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水池蓄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制度等;
人员:设置专兼职管理人员,每年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
许可:城市、县城学校以及其他区域设计日供水量在一万吨以上的学校自建集中式供水应办理卫生许可证。
防护:周边30米范围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蓄水设施:每年至少消毒1次并做好记录
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检验:建议学校春秋季开学前送检
3、二次供水:
蓄水设施每年清洗消毒,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容积设计不得超过用户48小时用水量。
4、分质供水:
城市、县城学校以及其他区域设计日供水量在一万吨以上的学校分质供水办理卫生许可证。
每年至少对成品水进行一次
检验
5、涉水产品:
学校使用的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水质处理器、管材、管件、水处理剂、除垢剂等必须索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产品卫生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