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

合集下载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2)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2)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一、前言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道路表面处理方法,在路面保养和维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采用乳化沥青作为粘结材料,通过施工工艺形成一层致密、耐久的防水层,从而提高路面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实际工程示例。

二、工法特点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简便快捷,工期短:采用机械化施工方式,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可以迅速完成道路表面的处理。

2. 施工成本低:乳化沥青与石料比例可以灵活调整,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同时还能降低路面维修费用。

3. 施工质量稳定可靠:乳化沥青具有优良的粘结性和可塑性,能够有效填充道路表面的微孔隙,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4. 环保性好: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不需要热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回收材料,降低对原材料资源的消耗。

三、适应范围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路面,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其他类型的道路表面。

它可以用于新建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的施工,也可以用于路面维修和翻新工程。

四、工艺原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进行施工:1. 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清扫、修补和压实等处理,以保证基层平整、坚固。

2. 乳化沥青稀释与调配:根据设计要求将乳化沥青稀释至合适的稠度,并与石料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形成乳化沥青混合料。

3. 施工参数控制:根据施工要求和实际情况,控制喷淋速度、喷淋压力、石料撒布量等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

4. 石料铺筑和压实:将乳化沥青混合料均匀铺筑于路面上,并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以达到致密的效果。

5. 浇水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浇水养护,以保证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养护效果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清除基层上的杂物和损坏部分,修补坑洞和凹凸不平的地方,并进行压实处理。

公路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下封层施工工艺

公路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下封层施工工艺
好, 透水率几乎 为零 的配 比, 但是往往会 由于某 一施 工环节的不到位而使透水率偏大 , 从而影响沥青路面
关键 词 : 改性乳 化沥 青 ; 稀 浆 下封 层 ; 施 工工 艺
中 图分类 号 : U 4 1 4 . 7 5 文献 标识 码 : B
的防渗能力 。因此 , 《 公路 沥青 路面施 工技 术规 范》
之 间 的联 结 。
松散 、 没有结块 。水为 人或牲畜饮用 水 , 遇有 可疑水
源 时应 进 行 实 验鉴 定 。添 加 剂 的作 用 是 控 制 、 调 节 稀
1 . 2 传递荷载 , 提高强度 沥青面层与刚性、 半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体系 中起
不同作用。沥青面层的主要作用是向基层传递荷载 以及
( J i a n H i g h w a y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B u r e a u ,
( J T J F 4 0— 2 0 0 4 ) 明 确 规 定 , 位 于 多 雨 潮 湿 地 区 的
高速公路沥青 面层 空隙较大 、 渗水严重 时, 应在 沥青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s l u r r y s e a l c o a t .
Ke y wo r ds : mo d i i f e d e mu l s i ie f d a s p h a l t ; s l u r r y s e a l c o a t ;
2 8 %, 洛杉矾磨耗值小于 3 0 %, 吸水率小 于 2 %, 对沥 青粘 附性 大于 4级 , 骨料外形呈 立方 体 , 针片状颗粒 含量小于 1 0 % 。骨料在封层 中起着骨架支撑作 用 , 它
应 该 表 面干 净 、 粗糙 、 无 风化 、 无 杂质 。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一、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施工方法施工流程: 基层验收并清扫干净→附属构造物覆盖保护→沥青洒布车喷油→撒布石屑→碾压→质量检验→封闭交通。

二、透层油混合料采用外购, 施工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喷洒, 洒布必须均匀, 有花白遗漏应人工喷洒, 喷洒过量的立即洒布石屑或砂吸油, 必要时作适当碾压。

三、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方法施工流程: 准备工作→附属构造物覆盖保护→沥青洒布车喷油/集料撒布机撒布石屑→胶轮压路机碾压→养护。

四、下封层混合料采用外购, 施工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时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 并保持整个洒布宽度喷洒均匀。

人工撒布集料时应等距离划分段落备料。

五、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施工方法施工流程: 下层验收清扫干净→附属构造物覆盖保护→沥青洒布车喷油(人工补撒遗漏部位)→质量检验→封闭交通。

六、粘层沥青应在铺筑覆盖层之前24h内洒布。

粘层油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 并选择适宜的喷嘴, 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

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 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

粘层沥青洒布后待其破乳、水分蒸发完后要及时铺筑上一层沥青砼层。

七、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沥青混凝土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法、热拌热铺碾压式施工。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设高程控制基准线→划分摊铺带、机械就位→接茬处理→卸料、摊铺→静压(初压)并检测油温→振压(复压)并检测油温→静压(终压)并检测油温→验收。

路面整体铺筑前, 在业主、监理指定的路段进行200m试验段施工。

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摊铺温度与速度、松铺系数、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及方法和合适的作业段长度等各项施工技术数据。

沥青混合料采用外购(集中厂拌法);运输车辆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摊铺采用2台履带式摊铺机梯队作业;碾压分为:①初压(静压, 1~2遍)②复压(振压, 4~6遍)③终压(静压, 不少于2遍)3个步骤;接缝的处理:①纵向接缝是热接缝, 采用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 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 并做到相邻行程间的标高, 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

乳化沥青的稀浆封层技术及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的稀浆封层技术及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及施工工艺一、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作用和使用范围稀浆封层是将适当级配的骨料、填料、乳化沥青、水、添加剂等几种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掺配拌和,制成均匀的稀浆混合料,并按要求的厚度和宽度摊铺在路面上。

稀浆封层施工无论是对低等级道路或高等级道路,无论是对城市道路或郊区道路,都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稀浆封层可以使磨损、老化、裂缝、光滑、松散等病害,迅速得到修复,起到防水、防滑、平整、耐磨等作用。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在我国还是一项新技术,在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旧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沥青路面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受到日晒、风吹、雨淋和冻融的作用,同时还要承受车辆的重复载荷作用。

路面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后,会出现疲劳,路面会呈现开裂、松散、老化和磨损等现象。

如不及时维修处理,破损路面受地表水的侵蚀,将使基层软弹,路面的整体强度下降,导致路面的破坏。

如果沥青路面在没有破坏前就采取必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将会使旧路面焕然一新,并使维修后的路面具有防水、抗滑、耐磨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保护层,起到了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作用。

2、新铺沥青路面的封层在新铺筑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为了增加路面的防水和磨耗性能,可在该路面上加铺一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保护层。

其厚度为5mm,仅为热沥青砂厚度的一半,可以节省资金,并具有施工简便和工效高的特点。

用于高速公路下封层。

高速公路稳定土层施工完后,进行稀浆封层施工,再铺热沥青面层,能有效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

二、稀浆封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稀浆封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用稀浆封层作有计划预防性养护路面的费用,比不保养使用20年再重建的费用要低63%,比每10年加铺一次的费用要低55%,而且路面性能要好的多。

2、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施工条件稀浆封层施工从装料、配比、拌和、摊铺自始至终始终在常温条件下操作,乳化沥青和砂石料都不需加热,没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完全由机械自动操作,减轻劳动强度,显著降低有害物质排放。

稀浆封层施工工艺

稀浆封层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工艺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是指用适当级配的石料或砂为骨料,以乳化沥青为结合料,必要时加入一定量的粉料(水泥、粉煤灰、矿粉)、添加剂后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具有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

该混合料通过稀浆封层车连续、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表面处理薄层,用来作为原路面的保护层或磨耗层。

稀浆封层混合料在水分蒸发干燥硬化成型后,其外观与细料式沥青混凝土相似,均有耐磨、抗滑、防水、平整等技术性能,是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

一、稀浆封层特点: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拌制稀浆混合料时,沥青乳液中的沥青微粒表面带有正电荷,湿矿料表面带有负电荷。

由于异性电荷相吸的原因,沥青微粒可透过矿料水膜,牢固地吸附在矿料表面.若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拌和稀浆混合料时,在矿料中若加入水泥或石灰粉。

矿料表面附有钙、镁离子,带正电荷,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同样得到提高。

摊铺稀浆封层混合料时,只要原路面清扫细润,稀浆中沥青微粒能与原路面上露出的矿料很好地粘结,稀浆能透到路面缝隙中去,加强与原路面的结合,在拌和稀浆混合料时,加入的水对沥青乳液起到了稀释的作用,降低了沥青乳液的粘度,使之有着更好的流动分散性,使沥青微粒完全地均匀裹覆在所有矿料的表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沥青薄膜,既有足够的结构沥青粘附矿料,又无过多的自由沥青降低混合料热稳定性和强度。

稀浆封层主要特点如下:(1)防水:稀浆混合料的骨料粒径较细,并且具有一定的级配,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成型后,它能与路面牢固地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层密实的表层,防止雨水或雪水渗入基层.(2)防滑:由于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摊铺层较薄,并且其级配中的粗料分布均匀,如果沥青用量合适,不会产生泛油现象,路面具有良好的粗糙度,摩擦系数明显增加,抗滑性能好。

(3)耐磨耗: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酸、碱性骨料都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稀浆混合料可选用坚硬的耐磨的优质矿料,因而可已得到很好的耐磨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方法、工艺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方法、工艺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方法、工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用细粒式的级配石料或砂作骨料,以乳化沥青为粘结料,加填料和水冷拌后摊铺(用稀浆封层机)成沥青表处薄层。

它具有施工快、密实度高、粘附力强、节省人力物力、无污染、延长施工季节、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稀浆封层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有利于填充和治愈路面的裂缝,对于提高路面平整度、抗滑与耐磨性、减少网裂、降低路面透水率有很好的作用。

1、材料要求1.1沥青采用慢裂的拌和型改性乳化沥青,其质量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7.1-2的要求。

对碱性石料(石料处于干燥状态)或与水泥、石灰、粉煤灰共同使用时,宜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对酸性石料或石料处于潮湿状态或在低温下使用时,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

1.2稀浆封层的矿料采用ES-2型,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50%。

1.3稀浆封层混合料中改性乳化沥青用量要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

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质量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6.5.6 的要求,并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2、施工方法2.1稀浆封层要在透层乳液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铺筑,该段时间一般不宜少于24h。

施工前先将基层清扫干净,且基层表面要干燥,严禁雨天施工,施工气温不得低于10℃。

2.2采用稀浆封层铺筑机进行铺筑,铺筑机工作时要匀速前进,铺筑要达到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要求,其质量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铺筑后的稀浆封层表面不得有严重的划痕,接缝处不得出现余料堆积或缺料现象,3m直尺检测接缝处的不平整度不得大于6mm。

2.3稀浆封层铺筑后,必须待乳夜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形后方可开放交通。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目前道路养护和修复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

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对封层的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准备1.检查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清除积水和泥浆等杂物,确保封层基础坚硬、干净和平整。

2.注意施工时间,应避免在雨天、霜冻期和夜间施工,施工前应保证基层透水性良好。

3.准备好施工设备和工具,如乳化沥青稀浆搅拌机、成型器、输送泵、抛洒车、喷洒车、涂刷器、铲子、扫帚、推板等。

4.准备好施工材料,包括乳化沥青、填料、矿物粉、矿物油等。

二、施工技术1.基层处理首先要对封层基础进行处理,使其无粉屑、油灰等杂物,表面平整、粗糙度小于3mm,坑洼处应填平,保证基层质量和平整度。

2.喷涂乳化沥青将乳化沥青倒入搅拌机中均匀搅拌,然后泵到喷洒车或抛洒车中,对封层基础进行喷涂或抛洒,使其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乳化沥青,覆盖厚度一般为0.3-0.5mm。

3.加填料在乳化沥青表面撒上选用的填料,填料的选用应考虑到填料的形状、大小、密度、硬度、附着性能等因素,一般用径为2-5mm的石子作填料,覆盖厚度为0.8-1.2mm,覆盖均匀,并用推板轻轻压实。

4.加矿物粉和矿物油在填料表面撒上一层矿物粉,使其覆盖填料,一般选用0.3-0.5mm的矿物粉,覆盖厚度为0.3-0.5mm,用推板轻轻压实。

然后将矿物油均匀涂在矿物粉表面,控制喷洒量,以保证矿物油均匀覆盖表面,避免浸透矿物粉,覆盖厚度为0.1-0.3mm。

5.压实压实是保证封层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常用的压实方式有机械振动、人工压实和轮胎压实等方式。

机械振动压实的效果最佳,压实效果好,一般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方法和压实面积应符合技术要求。

6.修整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凹坑、高低不平或其它偏差进行修整,消除各种缺陷,直到封层表面平整、无鸟粪、砂砾、破损等现象,保证封层质量。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一、前言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道路和桥梁等工程中的封层施工方法。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实际应用实例。

二、工法特点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简便:工法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封层材料,无需热作业,施工便捷快速。

2. 能耗低:相对于传统的热作业施工工法,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工法能够大幅降低施工能耗。

3.抗水性强:改性乳化沥青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可有效防止封层材料因雨水浸淆而失去粘结性。

4. 接缝性好:改性乳化沥青能够填充并加固基层的缝隙,提高封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适应范围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适应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道路和桥梁的封层施工,尤其适用于低交通量区域的道路、停车场等。

四、工艺原理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与基层的粘结:改性乳化沥青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与基层材料形成牢固的粘结,确保封层与基层的结合强度。

2.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联系:根据实际工程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法,包括喷射、铺装等方式。

3.技术措施: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增加改性剂的用量、调节喷雾密度等,以提高封层的质量。

五、施工工艺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清洁、修补等处理,确保基层平整。

2. 材料配制:将改性乳化沥青溶解并与骨料混合,形成封层材料。

3. 施工方式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喷射或铺装方式进行施工。

4. 封层施工:将封层材料均匀地喷射或铺装到基层上,保持均匀厚度。

5. 摊铺整平:使用摊铺机或压路机对封层进行整平处理,确保封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6. 养护:对封层进行养护,保证其充分固化和硬化。

六、劳动组织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的劳动组织主要包括工地布置、人员组织和施工计划的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了解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质量、单价及供应保证;
3.6可能保证的过程资金及机械设备。
4稀浆封层的用途
稀浆封层既可以用于新建路面,也可以用于路面养护。
4.1用于新建路面
稀浆封层用于新建路面的上封层、下封层。由于稀浆流动性好,可以很好的渗入基层材料空隙中去,与基层牢固的结合,用于上封层时使路面更密实,具有良好的防水和耐磨性能。用于下封层时,可以替代洒透层油镶砂工艺,并在使用性能上提高一个档次。铺设于半刚性基层上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检验项目
技术标准值
恩格拉粘度25℃
3--60
筛上剩余量(1.18mm)%
0.3以下
离子电荷+
阳性
蒸发残留物含量。%
60以上
蒸发残留物针入度(25℃),10mm
40以上
软化点,℃
50以上
延伸度(15℃),cm
30以上
溶解度
97%
粘韧性(25℃)N.m
2.5以上
储存稳定性(24h),%
1.0以下
拌合试验
7.1.5专用机械的调试与检修:改性稀浆封层车的计算、行走、拌合、摊铺、清洗等各个系统做调试,标定与检修见表五
计量系统标定
1、各种原材料供应系统计量的标定保证原材料供应量的准确
行走有关项目
1、机械行走速度确认;2、操作人员与司机(要求行速)配合默契
拌制混合料项目
1、检查各种原材料进入拌和机的顺序;2、确认拌和机转数;3、确认设计配合比
表二稀浆混合料级配表
稀浆类型



筛孔径
通过百分率
9.5 mm
3/8寸
100
100
100
4.75mm
4号
100
90-100
70-90
2.36mm
8号
90-100
65-90
45-70
1.18mm
10号
60-90
45-70
28-50
0.6mm
30号
40-60
30-50
19-34
0.3mm
50号
25-42
5施工前的准备
5.1稀浆封层的材料组成
稀浆封层由乳化沥青、骨料、矿粉、水及水泥或石灰等添加剂组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乳化沥青的性能、骨料的性能及乳化沥青与骨料的配伍性。
5.1.1改性乳化沥青
用作稀浆封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抗水损坏等各方面都比普通乳化沥青有明显改善,因而尤其适合于气候严酷地区及繁重交通量的路段,质量要求见下表一
7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7.1现场准备工作
7.1.1对原路面进行测试,看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1.2把原路面清扫干净,不得有泥巴,浮土等杂物。
7.1.3放养定线;按照施工封层设定宽度的要求,用白灰划线,在车前做出导向标志。
7.1.4交通管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设置封闭交通及限制交通标志、设置安全显示器及锥形施工柱等。
7

按绸度要求定
表四:改性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参考配合比
序号
材料种类
配合比(质量比)
1
骨料
100
2
慢裂快凝改性乳化沥青
10-14
3
水泥
0-3
4

6-12
5.5配合比调试
确定理想的改性稀浆混合料配合比后,以此做为施工机械计量控制的依据,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反复调整。
5.6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反复调整后,确定合理的配合比,然后在现场做试验段,再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最后得出施工配合比,应用于生产中。
6机械及人员配备
6.1机械设备
稀浆封层车1台、装载机1台、工具车1辆、5T沥青储存罐2个、沥青洒布车1辆、沥青泵1台、水罐车1台。
6.2人员配备及分工:稀浆封层施工质量的好坏,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取决于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技巧。施工队的人员基本组成,应包括队长一名、操作手一名、驾驶员四名(稀浆封层、装载机、油罐车和水罐车驾驶员各一名)、工人若干。
4.2稀浆封层用于路面养护
稀浆封层的一大用途是路面养护,被称为路面的快速美容大师。优质的稀浆封层能在极短时间内开放交通(如1小时)并使路面焕然一新,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干扰达到了最低限度。因此,在城市及交通繁忙的路段,大受青睐,而彩色稀浆封层则是更上了一个档次,它犹如一位画家挥舞着手中的画笔在城乡道路上绘制五彩的蓝图。
5.3混合料级配试验
原材料检验合格后,要进行级配试验,检验骨料、乳化沥青、矿物细料和其它添加剂的相容性和级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4确定目标配合比
通过以上试验后,初步确定理想的改性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一般情况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气候及骨料质量情况确定,见表三、表四.
表三:各种材料用量参考值
序号
材料名称
材料用量
4.1.1对半刚性基层起养生保护作用,封闭微缝;
4.1.2防止雨雪对半刚性基层的冲刷与冰冻;
4.1.3在半刚性基层及沥青层下面层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和粘结作用;
4.1.4起应力吸收薄膜(SAMI)作用,防止或延迟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
4.1.5在半刚性基层表面起施工交通的临时磨耗层作用,保护半刚性基层的完整性。
5.2.5负荷车轮试验(简称LWT试验)
控制改性乳化沥青的用量,主要是控制混合料中改性沥青用量的上限,防止混合料中改性乳化沥青用量过多,引起泛油、油包、波浪、推移等病害。
5.2.6砂当量试验
该项试验为检验5mm以下细骨料中粉土与尘土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的要求,砂砾体积与砂砾、粘土、粉土体积的比值,即为砂当量。作为改性稀浆封层骨料的砂当量必须大于60%。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轧碎集料,矿物填料,水和必要的填加剂组成。施工时,使用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摊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一般设计厚度为0.6~1.0cm。
2特点
改性稀浆封层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渗透性、粘附性;有利于填充和治愈路面的裂缝;有利于旧路面的结合;有利于气候的变化(低温不裂高温不软);能提高路面的密实性和防水性;能提高路面的防滑和耐磨。
3选择依据
为了全面的掌握改性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必须经济合理选择封层的类型,保证封层的顺利施工,从而使完成的改性稀浆封层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应详细了解和调查一下因素:
3.1详尽了解原路面的结构、性能及病害;
3.2了解该路段的交通量、行车类型和数量;
3.3调查该区域的气候条件及施工季节的气候情况;
3.4了解该地区的可用骨料质量、规格、价格、数量;
稀浆封层可以对旧路面起到如下作用:
4.2.1封缝灌缝;
4.2.2防水排水;
4.2.3改善平整度;
4.2.4填补车辙及局部凹陷;
4.2.5提高抗滑性能;
4.2.6改变路面的颜色和纹理,使旧路“改头换面”。
由此可见,稀浆封层尤其适应于交通繁忙、雨水多、网裂面积大、抗滑不足、平整性差的路面的养护。根据稀浆封层材料与技术水平的不同,厚度仅为3mm—9mm的稀浆封层,其使用寿命可达3—7年,不失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养护对策。
5.2室内试验
5.2.1骨料拌和试验
该项试验是确定改性稀浆封层混合料的破乳时间的重要试验内容、并作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依据,因为它能全面反映改性稀浆封层封层的拌和性、粘附性、固化时间等路用性能。也通过这项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数量。具体要求如下:
称取级配合格的骨料100g,按比例配合,先将骨料与填料(水泥)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改性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同时用秒表观测拌和时间,观测骨料与改性乳化沥青的粘附性,在25℃室温,50%湿度的条件下,拌和时间120S-180S,如果达不到要求,重新调整各种原材料的比例,最后确定乳化剂、改性剂剂、填料及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品种及用量。
根据国际稀浆封层协会(ISSA)推荐的沥青稀浆封层颗粒级配(见表二),稀浆封层可分为Ⅰ型细粒式,Ⅱ型中粒式和Ⅲ型粗粒式。Ⅰ型用于层厚2—3mm的封层,适于封闭裂缝,填充空隙,修补表面轻微破坏,不适于大交通量路段。Ⅱ型用于3—5mm封层,适于修补路表破损,半刚性基层的封层,水泥路面及桥面的封层。Ⅲ型用于5—10mm封层,适于大交通量路面,抗滑、耐磨、修补破损。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法
关键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1前言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温抗变形、低温抗缩裂、耐磨、防水等性能优良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创新。它是在制备乳化沥青时加入聚合物弹性体和添加剂、制备成改性慢裂快凝的乳化沥青,再用专用设备———改性稀浆封层车,在常温状态下、按设计的原材料配合比要求,在现场进行改性稀浆混合料的拌合与摊铺、待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后即可开放交通。而且这种改性稀浆封层可以满足交通量大、重载负荷交通行车的要求。
5.2.2稠度试验
该项试验是测定改性稀浆混合料的适宜加水量,它类似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坍落度试验,采用指定的堆载筒:上部内径为38mm,下部内径为89mm,高为76mm,筒内部光滑的堆载筒。当坍落直径为φ89mm±20-30mm即为适宜加水量,大于这个直径或小于这个直径都是加水量过多或过少,需要重新调整加水量。
120s以上
粘附试验
2/3以上
5.1.2骨料
只有采用符合级配要求的骨料,才能形成密实稳定的沥青混合料封层,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接近封层厚度,而且应坚硬耐磨,粗糙干净,最好选用棱角较多,石质表面粗糙的轨石筛屑,少用或不用天然砂。
骨料的颗粒粒径组成,应符合改性稀浆封层骨料级配要求,压碎值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值小于30%,吸水率小于2%,对沥青粘附性大于4级,骨料外形呈立方体,针片状含量小于10%,砂当量应大于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