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识问答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及答案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些因素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答案:A. 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B. 干旱的植被和有限的降雨;C. 强风;D. 人为火源。
2. 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人为火源。
人类的不慎操作、烟蒂乱扔、篝火等活动都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3. 下列哪种行为是不符合森林防火要求的?答案:A. 无痕徒步旅行;B. 篝火时保持监控并随时灭火;C. 随手将烟蒂扔进草丛;D. 遵守森林防火规定。
4. 当发现森林火灾时,应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答案:A. 立即报警;B. 检查现场安全并逃离火灾区域;C. 尽量使用现场的森林灭火器材扑灭小火;D. 并非所有人都有扑灭火灾的能力,所以个人安全优先,应尽量避免冒险。
5. 在森林中建立防火通道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A. 阻止火势蔓延至更大范围的区域;B. 提供紧急撤离的途径;C. 方便消防人员进入进行扑火;D. 保护人和财产的安全。
6. 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是什么?答案:A. 定期清理林地和灌木丛;B.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C. 对森林进行科学管理,及时修剪枝条和枯死的植物;D. 建立消防设施,保证及时的火灾报警和处置。
7. 森林火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答案:A. 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植物死亡和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B. 污染空气,产生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C. 破坏土壤结构,加速水土流失;D. 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安全。
8.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害程度?答案:A. 提高森林管理和监控的水平;B. 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C. 进行定期的火场演练,提高应急能力;D. 经济刺激措施鼓励人们参与森林保护。
9. 森林火灾的扑救主要依靠哪些力量?答案:A. 森林消防队;B. 公众的参与和举报;C. 军队、武警、消防队等紧急应急部门;D. 航空部队和专业救援队伍。
10.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帮助预防森林火灾?答案:A. 勿在禁火区野外生活,不建造、使用、维持有火源的设施;B. 勿乱扔烟蒂,禁止烟火私放;C. 禁止放鞭炮、焰火等活动;D.举报燃烧秸秆、荒地和垃圾的行为。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问答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问答森林防火安全知识问答一:1、“森林防火”的含意是什么?答: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2、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指什么?答: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3、扑救森林火灾不能组织哪些人上山扑火?答:老人、妇女、中小学生、儿童及身残体弱者。
4、森林燃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答: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5、森林中的可燃物是指哪些?答:森林中的乔木、灌木、杂草、蕨类、苔藓、地衣、枯立木、腐朽木、枯枝落叶以及地下层的腐殖质、泥炭等,均属可燃物。
6、森林火灾按照其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答: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7、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答:在山地条件下,冲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扑救;而坐火。
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
8、扑火的方法有哪两种?答:扑救森林火灾一般采用直接灭火和隔离带灭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常采用的方法是扑火人员使用手中的工具沿火线直接打灭火。
间接灭火法,是遇猛烈的地表火或树冠火人力无法接近扑打时采用的,以劈火路斩断火源的方式达到灭火目的。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问答二:9、扑打山火的基本要领是什么?答: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内侧边缘内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度的角度。
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
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
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落,打灭火后一同前进。
打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烽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
10、在扑救林火中,怎样做到既扑灭火灾,又不伤亡人员?答:扑打火线中,严禁迎火头扑打;不要在下风口扑打;不要在火线前面扑打;扑打下山火时,要注意风向变化时下山火变为上山火,防止被火卷入烧伤。
森林防火知识答题

森林防火知识答题一、什么是森林防火知识?森林防火知识是指人们了解森林火灾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的知识。
掌握森林防火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森林火灾的成因有哪些?1.自然因素:自然雷击、自然火源等。
2.人为因素:非法野外用火、烟草类火源、焚烧农林废弃物等。
三、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1.生态破坏:烧毁植被、破坏生物栖息地,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
2.环境恶化:烟尘弥漫、大气污染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威胁。
3.经济损失:烧毁森林资源、农作物以及建筑物,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四、如何预防森林火灾?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和素质。
2.建立监测系统:利用火灾监测设备和人员巡查,及时掌握森林火灾的动态,做好预警和报警工作。
3.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关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处罚和惩罚,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4.加强森林管理:加大巡逻巡线力度,及时清理枯枝落叶等易燃物,确保森林内部通道畅通。
5.开展演练活动:组织森林火灾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处置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5.合理利用火源:严格控制火源使用,合理运用火种,避免随意用火和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六、1.森林火灾的成因可以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请问哪种成因所造成的火灾更容易控制?自然火源更容易控制。
2.以下哪些行为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A.在森林中放烟花爆竹;B.丢弃未熄灭的烟蒂;C.焚烧农作物秸秆;D.进行野外烧烤。
A、B、C、D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3.以下哪些做法可以帮助预防森林火灾?A.定期清理林区内易燃物;B.加强对火灾的监测和报警;C.提高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D.限制人们进入森林。
A、B、C都可以帮助预防森林火灾。
4.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和经济损失。
5.应急疏散时,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尽量不要靠近火源;B.迅速逃离危险区域;C.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遵守指挥人员的指示。
森林防火知识问答

森林防火知识问答一、《森林防火条例》部分:1.《森林防火条例》于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几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答:第36次。
2.国务院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从什么时间开始施行?答: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共分多少章、多少条?答:共分六章、五十六条。
4.制定《森林防火条例》的根据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森林防火条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但是,城市市区的除外。
6.森林防火工作实行什么方针?答: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7.森林防火工作实行什么负责制?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其职责是什么?答: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9.哪一级以上政府哪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10.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什么责任?答:森林防火。
11.国家支持什么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科技水平?答:森林防火12.森林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什么机制和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并加强监督检查?答:森林防火联防机制和联防制度。
13.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什么活动,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答:森林防火宣传14.哪一级以上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答:县级。
15.国家鼓励通过什么形式转移森林火灾风险,提高林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后自我救助能力?答:保险形式。
1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标准,以什么为单位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答:县。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及答案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雷击B. 人为活动C. 自然枯落物堆积D. 气候变化答案:B. 人为活动2. 以下哪种行为在森林中是严格禁止的?A. 野营B. 烧烤C. 徒步D. 所有以上行为答案:D. 所有以上行为3.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B. 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C. 在森林中随意丢弃烟蒂D.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答案:C. 在森林中随意丢弃烟蒂4. 发现森林火灾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立即报警并尝试扑灭初期火源B. 忽视火情,继续自己的活动C. 仅通知附近人员,不报警D. 等待专业消防队伍到来处理答案:A. 立即报警并尝试扑灭初期火源5. 森林火灾的扑救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常见的扑救方式?A. 反火B. 化学灭火C. 水灭火D. 风力灭火答案:D. 风力灭火二、判断题1. 森林火灾只会在干旱季节发生。
(错)2. 任何时候在森林中都应禁止使用明火。
(对)3. 森林火灾发生时,应优先保障人员安全,避免盲目扑救。
(对)4. 森林防火工作只需要消防部门负责。
(错)5. 森林火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错)三、简答题1. 简述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答案: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建立和维护森林防火隔离带;禁止在森林中使用明火,包括烧烤、烟蒂丢弃等;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高火险预警。
2. 遇到森林火灾时应该怎么办?答案:遇到森林火灾时,首先应保持冷静,判断火势和风向,选择逆风方向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立即拨打森林火警电话报警,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火灾位置和情况。
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扑灭初期火源,但应避免盲目扑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安全风险。
3. 森林火灾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答案:森林火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会导致大量植被被烧毁,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其次,火灾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此外,火灾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影响水土保持和水质安全。
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

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份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旨在提高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和知识水平。
一、单选题1.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哪些?A. 自然因素B. 人为因素C. 气候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2. 发现森林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立即扑救B. 逃离现场C. 报告火警D. 观察火势答案:C3. 森林防火的“三早”原则是什么?A. 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B. 早预防、早发现、早扑救C. 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D. 早预防、早报告、早扑救答案:A4. 森林火灾的扑救原则是什么?A. 以人为本,科学扑救B. 以火攻火C. 以水灭火D. 以风灭火答案:A5. 森林防火期间,以下哪种行为是被禁止的?A. 野外烧烤B. 植树造林C. 清理可燃物D. 野外巡护答案:A二、多选题6. 森林防火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B. 定期清理可燃物C. 建立防火隔离带D. 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答案:ABCD7. 森林火灾的扑救方法有哪些?A. 水力灭火B. 风力灭火C. 化学灭火D. 土埋灭火答案:ABCD8. 森林火灾的危害包括哪些方面?A. 破坏森林资源B. 影响生态平衡C. 威胁人类安全D. 造成经济损失答案:ABCD三、判断题9. 森林火灾发生时,应首先确保人员安全,然后才考虑扑救。
()答案:正确10. 森林火灾的扑救不需要考虑天气和地形条件。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请简述森林防火的“三早”原则的重要性。
答案:森林防火的“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
早发现可以防止火势蔓延,早报告可以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扑救,早扑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通过这次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识和能力,共同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森林防火贡献自己的力量。
森林防火知识问答

森林防火知识问答一、《森林防火条例》部分:1.《森林防火条例》于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几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答:第36次。
2.国务院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从什么时间开始施行?答: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共分多少章、多少条?答:共分六章、五十六条。
4.制定《森林防火条例》的根据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森林防火条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但是,城市市区的除外。
6.森林防火工作实行什么方针?答: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7.森林防火工作实行什么负责制?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其职责是什么?答: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9.哪一级以上政府哪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10.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什么责任?答:森林防火。
11.国家支持什么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科技水平?答:森林防火12.森林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什么机制和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并加强监督检查?答:森林防火联防机制和联防制度。
13.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什么活动,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答:森林防火宣传14.哪一级以上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答:县级。
15.国家鼓励通过什么形式转移森林火灾风险,提高林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后自我救助能力?答:保险形式。
1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标准,以什么为单位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答:县。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及答案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闪电B. 人为活动C. 自然灾害D. 动物行为2. 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预防森林火灾的方法?A. 禁止在森林区域生火B. 安装火灾监测设备C. 提高森林拥有者的责任意识D. 加强森林灭火队伍建设3. 森林火险等级分为几级?A. 3级B. 4级C. 5级D. 6级4. 森林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的第一步是:A. 通知相关部门B. 扑灭火源C. 疏散群众D. 如实报告火情5. 下列哪种灭火方法不适用于森林火灾?A. 使用水B. 使用泡沫灭火器C. 进行盖罩灭火D. 进行控制性烧火二、填空题1. 森林防火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森林、________火源、________用火”。
2. 阻断森林火灾蔓延的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应为________米。
3. 在森林火险等级达到预警级别时,禁止进入森林区域进行________活动。
4. 森林火灾的扑火利器是________。
5. 森林防火的基本责任单位是______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火线?答:火线指森林火灾的蔓延边界线,是火势燃烧的一条线。
2. 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森林火灾扑灭?答: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灭火器,例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将其指向火源,发射灭火剂使火源窒息。
3. 森林防火中的“三清理,三规范”原则是什么?答:三清理原则是指清除易燃物、清理可燃地表物、清淤底的沟渠。
三规范原则是指规范用火、规范营火、规范拟火。
四、综合题最近,某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森林火灾事故。
请你以森林防火知识为基础,分析该起事故可能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答:该起森林火灾事故的可能原因有多种,包括人为活动、自然灾害等。
可能是由于附近居民的燃放烟花爆竹不慎引发了火灾,也有可能是闪电引发了火灾。
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公众教育,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建立火灾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火灾的发生情况;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森林区域生火;提高森林拥有者的责任意识,加强森林灭火队伍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防火知识问答1 、“森林防火”的含意是什么答: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2 、森林扑火工作实行什么原则答:森林扑火工作实行发动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原则。
林区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群众扑火队,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国营林场还必须组织专业扑火队。
3 、森林防火期内,林区用火有什么规定答:森林防火期内。
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4 、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和个人,在用火时必须做到“五不烧”指什么答:防火路不合格不烧;防火人员及扑火工具未到位不烧;天气干燥三级风以上不烧;上山火不烧;四级(含四级)以上天气不烧。
5 、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指什么答: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6 、森林火险等级是怎样划分的答:森林火险等级分为五级。
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出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里外用火。
7 、什么是森林防火期我的森林防火期规定在什么时间答:一般把森林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规定为森林防火期。
根椐《湖南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规定, 我县的森林防火期定为每年10 月 1 日至翌年 4 月30 日止。
8 、扑救森林火灾不能组织哪些人上山扑火答:老人、妇女、中小学生、儿童及身残体弱者。
9 、森林燃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答: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10 、森林中的可燃物是指哪些答:森林中的乔木、灌木、杂草、蕨类、苔藓、地衣、枯立木、腐朽木、枯枝落叶以及地下层的腐殖质、泥炭等,均属可燃物。
11 、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在可燃物和天气条件都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
12 、森林火灾按照其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答: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13 、什么是地表火地表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答: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
地表火能烧毁地表 1.5 米以下的幼苗、幼树、灌木,烧伤乔木树干基部的树皮表层以及*近地面的根系。
林木受害后,能使长势减弱,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木材材质变劣,有时甚至造成大片森林枯死。
14 、什么是树冠火树冠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答:地表火遇强风或遇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等,火焰烧至树冠上部,并沿着顺风迅速扩展,而成为树冠火。
树冠火经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烧遍整个林分的地表的树冠,对森林的破坏性大,扑救比较困难。
遇到此类火,一般不打,而是使用隔离带。
15 、影响森林火灾的地形因素有哪些答:有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等。
16 、什么叫“冲火”什么叫“坐火”答:林火从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称为“冲火”。
火苗由山上向山下蔓延,速度慢,称为“坐火”。
17 、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答:在山地条件下,冲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扑救;而坐火。
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
18 、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是什么答: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以“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争分夺秒地将林火消灭在初发阶段。
19 、扑火的方法有哪两种答:扑救森林火灾一般采用直接灭火和隔离带灭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常采用的方法是扑火人员使用手中的工具沿火线直接打灭火。
间接灭火法,是遇猛烈的地表火或树冠火人力无法接近扑打时采用的,以劈火路斩断火源的方式达到灭火目的。
20 、扑打山火的基本要领是什么答: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内侧边缘内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 度的角度。
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
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
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同落,打灭火后一同前进。
打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烽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
21 、要扑救林火中,怎样做到既扑灭火灾,又不伤亡人员答:扑打火线中,严禁迎火头扑打;不要在下风口扑打;不要在火线前面扑打;扑打下山火时,要注意风向变化时下山火变为上山火,防止被火卷入烧伤。
清理火场时,要注意烧焦倾斜“树挂”、倒木突然落倒伤人,特别是防止掉入“火坑”,发生烧伤。
22 、对不服从扑火指挥机构的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应给予何种行政处罚答:有上述行为的,要处于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或者警告。
23 、怎样进行森林火灾调查答:发生森林火灾后,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起火的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扑救情况、物资消耗、其他经济损失、人身伤亡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调查,记入档案。
24 、扑火费用如何支付答:( 一) 个人参加扑救林地火灾期间的工资、差旅费,由其所在单位支付;( 二) 扑火期间消耗的其他费用,由火灾肇事单位支付;火灾原因不清的,由起火林地的管理单位支付;无肇事单位或起火林地的管理单位无力支付的,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支付。
25 、对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有什么规定答:凡接到林地火灾扑救命令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赶赴指定地点,进行扑救。
严禁组织动员未成年人和孕妇、残疾人参加林火扑火。
26 、森林火警、火灾是如何区分的答: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一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
27 、扑火中常见的人身伤害事故有几种答:(一)被火直接烧伤烧死。
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
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 -1000oC ,人只能生存秒-18 秒。
(二)窒息伤亡。
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1 %以上,身体较弱者 1 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 2 分钟即会死亡。
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摔伤摔死。
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
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8 、怎样控制生产性火源答: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
控制这些火源,主要是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定。
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即领导不在场不烧;久旱无雨不烧;三级以上风不烧;没开好防火线不烧;没组织好扑火人员不烧;没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29 、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答: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 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
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
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中,我们必须做到两手同时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扑救,两手都要硬。
30、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有哪几种答:(一)划分战略灭火地带。
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在火场附近无天然和人为防火障碍物,火势可以自由蔓延,这是灭火的主要战略地带。
在火场边界外有天然和人工防火障碍物,火势不易扩大,当火势蔓延到防火障碍物是,火会自然熄灭。
这是灭火地次要地带。
先灭主要地带的火,后集中消灭次要地带的火。
(二)先控制火灾蔓延,后消灭余火。
(三)打防结合,以打为主。
在火势较猛烈的情况下,应在火发展的主要方向的适当地方开设防火线,并扑打火翼侧,防止火灾扩展蔓延。
(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火势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扑火指挥远要纵观全局,重点部位重点部防,危险地带重点看守,抓住扑火的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力量扑火头,一举将火消灭。
(五)牺牲局部,保存全局。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火势猛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的措施是必要的。
保护重点和秩序是:先人后物,先重点林区后一般林区;如果火灾危及到林子和历史文物时,应保护文物后保护林子。
(六)安全第一。
扑火时一项艰苦的工作,紧张的行动,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事。
扑火时,特别是在大风天扑火,要随时注意火的变化,避免被火围困和人身伤亡。
在火场范围大、扑火时间长的过程中,各级指挥员要从安全第一出发,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切实做到安全打火。
全国森林防火知识竞赛题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25题)1.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的方针是____。
A扑救为主,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积极消灭C预防为主,打早打了D综合治理,积极消灭2.我国现行《森林防火条例》由国务院于____发布。
A1988年1月16日B1988年11月16日C1998年1月16日D2004年11月16日3.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实行____负责制。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
A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B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领导C驻林区各单位D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但不包括下列哪项具体工作____。
A 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
B在林区设置防火设施C审判森林火灾肇事者D发生森林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和有关部门扑救5.《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____ 。
A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B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D森林所有者的事情6.2005年9月6日召开的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提升能力,实现火灾防控现代化;健全机构,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强化素质,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减少损失,实现扑救指挥科学化,严防特大火灾、重大伤亡和火烧连营,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____。
A1‰B2% C5‰D10‰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武装森林警察部队执行国家赋予的最主要任务是____。
A维护林区社会治安B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C打击毁林犯罪行为D植树造林8.加强对____的管理,是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
A人为火源B进山人员C生活用火D生产用火9.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的时间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