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学-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跨文化心理学考试答案

跨文化心理学考试答案

跨文化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文化差异D. 社会差异答案:C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哪个维度描述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A.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B. 权力距离C. 不确定性规避D. 男性化与女性化答案:B3. 在跨文化沟通中,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高语境文化依赖于非言语线索B. 低语境文化依赖于非言语线索C. 高语境文化依赖于言语交流D. 低语境文化依赖于言语交流答案:A4. 哪个理论提出了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实现的?A. 社会认同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社会交换理论D. 社会建构理论答案:B5. 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中,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适应?A. 文化适应B. 文化冲突C. 文化融合D. 文化同化答案:A6. 在跨文化心理学中,哪个术语指的是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A. 文化相对性B. 文化适应性C. 文化一致性D. 文化差异性答案:A7.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哪个概念强调了文化对个体认知过程的影响?A. 文化适应性B. 文化认知C. 文化一致性D. 文化差异性答案:B8.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哪个理论探讨了文化对个体情绪表达的影响?A. 情绪文化理论B. 情绪表达理论C. 情绪调节理论D. 情绪社会化理论答案:A9. 在跨文化心理学中,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价值观和信仰?A. 文化认同B. 文化适应性C. 文化一致性D. 文化差异性答案:A10.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哪个术语指的是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行为?A. 社交文化B. 社交适应性C. 社交一致性D. 社交差异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哪些?A. 文化差异B. 社会化过程C. 个体差异D. 群体差异答案:A, B, C, D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哪些维度描述了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A.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B. 权力距离C. 不确定性规避D. 男性化与女性化答案:A, B, C, D3. 在跨文化沟通中,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主要区别包括哪些?A. 高语境文化依赖于非言语线索B. 低语境文化依赖于非言语线索C. 高语境文化依赖于言语交流D. 低语境文化依赖于言语交流答案:A, D4. 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中,哪些概念描述了个体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适应?A. 文化适应B. 文化冲突C. 文化融合D. 文化同化答案:A, B, C, D5. 在跨文化心理学中,哪些术语指的是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A. 文化相对性B. 文化适应性C. 文化一致性D. 文化差异性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第三章答案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第三章答案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第三章答案1、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单选题] *增强变化(正确答案)成熟死亡2、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单选题]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正确答案)儿童个体心理发展3、皮亚杰认为在儿童11、12 岁以后,儿童的认知水平就进入到()。

[单选题]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4、.下列哪些陈述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单选题] *A精力旺盛B感情丰富C渴望独立D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正确答案)5、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单选题] *A)学习(B)运动(C)游戏((正确答案)D)睡眠6、方华情绪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单选题] *A胆汁质(正确答案)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7、下列说法中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

[单选题] *病程演进迅速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正确答案)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常有人格分裂样改变8、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技术是()[单选题] *解释(正确答案)指导释义面质9、某女生,7 岁,很喜欢语文老师,并总从他的眼神、表情中读出爱她的信息,独处时她还能看到他的笑容和他对她温情求爱的语声,其余未见异常。

这是()。

[单选题] *偏执性精神障碍(正确答案)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神经症10、“兴高采烈、毛骨悚然、悲痛欲绝、怒不可遏"这四个语句反映的情绪体验依次是()[单选题] *A喜、怒、哀、惧B喜、哀、惧、怒C喜、惧、哀、怒(正确答案)D喜、哀、怒、惧11、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

[单选题] *偏执型人格内向型人格(正确答案)反社会型人格强迫型人格12、某大学生每次考试前情绪都表现为心慌、紧张、出汗、坐立不安,这种情况属于()[单选题] *A情绪低落B焦虑情绪(正确答案)C反应过度D心境突变13、最早系统研究自我意识的学者是()[单选题] *A)冯特((正确答案)B)沙利文(C)华生(D)詹姆士1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单选题] *A 没有身体疾病B 没有身心疾病C 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D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正确答案)15、自我概念是指()[单选题] *A)人格中的监控成分(B)人真实的本体性C)人格中的本能成分(D)人如何看待自己(正确答案)16、咨询阶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阶段是()[单选题] *诊断咨询(正确答案)巩固评估17、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单选题] *A自由联想B显相联想C阻抗D移情(正确答案)18、使用开放式提问最主要的目的是()[单选题] *搜集更多资料(正确答案)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获取重点19、动机产生的基础是()[单选题] *A诱因B兴趣C目的D需要(正确答案)20、继时性压力是指()。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与解决方案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与解决方案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与解决方案跨文化沟通是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沟通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1. 语言障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方式和习惯,语言的表达、语速、语调等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语言的直译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混淆。

2. 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非语言沟通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然而,不同文化对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方式和含义也存在差异。

3. 价值观冲突:不同文化对于道德观念、人际关系、权力分配等价值观念的认知存在差异,可能导致观念冲突和行为不适应。

4. 社交规范:不同文化对于社交行为的规范和期望也存在差异,如眼神接触、礼貌用语、私人空间等,可能引发不适应和误解。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解决方案1. 增强文化敏感度: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的差异,接受文化的多样性。

这需要对不同文化的背景、习俗、价值观等进行认知,通过学习和交流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2. 提升语言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跨文化沟通,学习和掌握对方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语言的学习不仅包括词汇和语法,还需要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习惯用法和文化内涵。

3. 建立信任和共鸣:在跨文化沟通中,建立信任关系和共同利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积极的沟通参与、倾听和共享,促进相互理解和关系的发展。

4. 强调灵活性和适应力:在面对文化差异时,要保持开放和灵活的心态,及时调整和适应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习俗,了解并尊重这些习俗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到对方的文化环境中。

5. 接纳误解和冲突:跨文化沟通中难免会出现误解和冲突,这时候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积极主动地交流和沟通,消除误解,解决冲突,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案例分析举个例子,当一个西方管理者与一个东方员工合作时,由于文化差异,可能会面临沟通不畅、决策方式不一致等问题。

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分析

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分析

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分析在现代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比较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探索人类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对人类心理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分析,并就其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比较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1. 拓宽心理学研究的视野跨文化比较分析可以使心理学家超越单一文化的限制,从而拓宽研究的视野。

心理学理论往往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并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可能产生偏见。

通过跨文化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对人类心理的全面认识。

2. 揭示文化差异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习惯都会产生影响。

通过跨文化比较分析,可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心理差异,如价值观的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等,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心理特征。

3. 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跨文化比较分析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当人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心理特点时,就可以更好地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互补和共享。

二、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分析方法1. 文化间的比较研究文化间的比较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跨文化比较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揭示文化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例如,研究者可以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2. 文化内的比较研究文化内的比较研究是跨文化比较分析的另一种方法。

研究者通过比较同一文化内不同群体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来探索文化内的差异和共性。

例如,研究者可以比较不同地区、城市或社会群体之间的心理差异,分析文化内的区域性差异或社会身份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3. 国际合作研究国际合作研究是跨文化比较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跨文化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名解1、文化:①文化是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基本生活特性,食物和衣饰,居住和建筑,经济和交通,个人和家庭的活动,社会和政府形式,宗教、科学和福利,性和繁殖方式。

②文化也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特定人群的传统和历史遗传特性。

2、跨文化沟通: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思想的传递。

3、词汇假设:如果人类的某一个活动或者环境中的某一事物,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时候,相对而言有关这一事物的词汇就会较多。

4、高情境的沟通文化:强调在很多情况下沟通的情境、信息和意义的交换不是由你说的语句和内容来决定的,而是由你表达的方式、手势、语调、语速等情境性的因素来决定的。

5、低情境的沟通文化:强调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明确的,它的意义应该是直接由字面表达的。

6、激化现象:重复呈现人们先前比较喜欢的事物可以导致比较积极的评价;反之,重复呈现人们先前比较不喜欢的事物可以导致更加消极的评价。

7、中央路径的说服:指的是人们主动、系统的思考一个问题,他们对观点、论据、证据、理论更感兴趣,如果这些信息很弱,人们就很容易找到反对理由,从而达不到影响的效果。

如果这些信息很强,他们就很可能被说服。

8、边缘路径的说服:不需要人们关注论据本身,而是去关注那些不需要动脑子的线索。

9、自我参照效应: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非常快速的加工,而且能记忆的很明确,保存的非常好。

10、自我焦点效应:自己比别人更重要。

我们人类常常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在现实情况下,真正注意到我们的人要比我们认为的少的多。

11、接触文化:通常鼓励身体的接触,允许对话双方之间身体的接近甚至触摸亲吻;12、非接触文化:通常不鼓励身体的接触,对话双方之间隔得较远;一、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寻求共同点、强烈的投入感、沟通中断的顾虑、谈判的持续性二、语言的跨文化差异维度:词汇的差异、对话距离的差异、语言使用的差异、非言语成分三、两种沟通风格的差异:第一,沟通双方是否能推测到对方的意思。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旨在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研究对我们理解和应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跨文化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一、跨文化研究的意义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差异和相似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普遍心理过程。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我们可以了解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丰富。

此外,跨文化研究还能够提供文化间的相互借鉴和对话,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发展。

二、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跨文化研究需要使用多种方法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首先,研究者需要在不同文化中建立有效的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可以通过多阶段抽样或随机抽样等方法来满足这一要求。

其次,研究者需要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来评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心理特征,例如人格特质、价值观、社会认知等。

同时,为了解决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干扰,研究者还应该进行合适的翻译和文化适应性的考虑。

最后,数据的分析应该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如多因素方差分析或多层次线性模型,以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差异和相似性。

三、跨文化研究的应用跨文化研究的应用广泛涉及教育、医疗、国际合作等领域。

在教育领域,跨文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育策略。

在医疗领域,跨文化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健康观念和疾病态度,提供更恰当的医疗服务。

在国际合作方面,跨文化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发展。

四、案例研究:西方与东方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比较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跨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西方社会普遍倡导个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独立、自我实现和个人权利。

而东方社会则更倾向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群体利益、社会和谐和家族观念。

参考文献翻译

参考文献翻译

参考文献翻译1. 跨文化心理学:概念与研究发展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是一门对解释多样性(diversity)趋势和文明失衡(cultural disequilibrium)负责的科学领域,它致力于研究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心理多样性,旨在更好地理解和探究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心理现象。

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自20世纪十九世纪末开始,当时的心理学家们开始将心理学研究从局限于欧洲或美国文化的传统框架中拓宽,开始拓展至世界范围的各种文化领域。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比如文化间的不同思维方式,文化社会心理学,文化间的心理发展研究,大众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多元文化心理学,及文化主义研究。

其中,文化间不同思维方式的研究是跨文化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方面,旨在概括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是如何行为,以及其行为受到怎样的文化影响。

另外,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文化的社会文化压力下心理运作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中人们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产生不同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

文化发展心理学研究则旨在研究如何应用心理学原理来理解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发展现象,以及文化变迁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心理互动现象。

最后,文化主义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文化差异和敏感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与解释全球文化多样性和文明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文化平衡和同等关系。

综上所述,跨文化心理学是一门复杂而活跃的科学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不同文明背景中心理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独特的心理规律。

希望未来能够持续推进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心理差异,促进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和平等关系。

参考文献:Berry, J. W. (2006).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D. Matsumoto & F. J. R. van de Vijver (Ed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in psychology: Issues and problemspp. 15-63.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的学科,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来理解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适应的过程。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并揭示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挑战。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过程。

心理学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和心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跨文化交流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1. 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不同的语言体系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产生影响。

跨文化交流中,语言的差异往往成为交流的障碍和挑战。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语言习得和语言处理,帮助我们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学习对方语言、使用非语言交流方式等。

2. 文化差异与认知差异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价值观、信仰体系、社会习俗等的差异。

文化差异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学家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文化间的认知差异,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尊重对方文化、增强文化敏感性等。

3. 社会认知和心理模型跨文化交流中,人们需要处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和行为,而社会认知和心理模型对于理解他人的意图和行为非常重要。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社会认知和心理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误解和歧义,并提供一些有效的交流技巧,如主动倾听、抱有开放的态度等。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指的是个体在跨越不同文化环境时,能够适应和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

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心理调适和跨文化适应过程,揭示了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和策略。

1. 心理弹性和灵活性心理弹性和灵活性是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弹性指的是个体面对变化、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积极态度和适应能力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1)本文件仅供苏州大学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更不要私自上传到网络上。

任何人和任何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开本文件内容都属于侵权行为。

(2)考试的时候请将手机和书面资料放入书包,并将书包拉链拉好。

(拷贝或打印本文件时,不得删除本段内容)一、名词解释ratchet effect 棘轮效应The concept that humans continually improve on improvements, that they do not go backward or revert to a previous state. Progress occurs because improvements move themselves upward, much like a ratchet.人类在改善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不会倒退或回到原先状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发展进程是因为改善驱使人类不断前行,就像棘轮一样。

这个现象叫做棘轮效应。

back translation 回译A technique of translating research protocols that involves taking the protocol as it was developed in one language, translating it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having someone else translate it back to the original. If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they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equivalent. If it is not, the procedure is repeated until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将文稿由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以后,让另一个人(这个人没有看过第一语言版本)将第二语言版本翻译回到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的两个版本如果意思相同,就可以认为翻译是对等的。

如果意思不同,还需要重新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技术叫做回译。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文化归因谬误A mistaken interpretation in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studies.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occur when researchers infer that something cultural produced the differences they observed in their study,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may not be empirically justified in doing so because they did not actually measure those culture factors.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差异,就认为这些差异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而事实上研究者并没有对文化因素进行测量,没有就心理差异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跨文化研究中的这种错误叫做文化归因谬误。

equivalence 对等性,等价,等值,对等Equivalence is a state or condition of similarity in conceptual meaning and empirical method between cultures that allows comparison to be meaningful.为了使跨文化比较有意义,必须使不同文化中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达到基本相同,这个状态叫做对等。

acculturation 跨文化融入(跨文化适应,文化融合)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and in many cases adopting, a different culture from the one in whicha person was enculturated.个体在第一文化中受到文化化(文化濡化)而成长起来,后来遇到了与第一文化不同的第二文化,个体适应第二文化,在很多情形中接受第二文化。

enculturation 文化化(文化濡化)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bout and being indoctrinated into a culture.个体学习和接受某一文化的过程。

stereotype threat 刻板印象威胁The threat that others’ judgments or one’s own actions will negatively stereotype one in a domain (such as academic achievement).担心自己的判断或者行为会加深外群体成员对本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这种担心就叫做刻板印象威胁。

gender-role ideology 性别角色观(社会性别角色观)Judgments about what gender roles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ought to be.关于性别角色的理想状态(应该如何)的判断叫做性别角色观。

ingroup advantage 内群体优势(内群体情绪辨认优势)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s from a certain cultures to recognize emotions of others of the same culture relatively better than of those from a different culture.个体对自己文化中的他人的情绪的辨认能力比较高,而对其他文化中的人的情绪的辨认能力比较低。

这个现象叫做内群体优势。

same-race bias in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faces面孔识别能力的同种族偏向Same-race bias in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faces: Observers recognized individuals of their own race better than they did people of the other race.观察者识别同种族面孔的效果要优于识别其他种族。

code frame switching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规则框架切换(文化框架切换)Code frame switch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bilinguals switch between one cultural meaning system and another when switching language.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is the ability of bicultural individuals to have multiple cultural systems in their minds, and to access one or the other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they are in.规则框架切换:双语个体从说第一种语言转换成说第二种语言的时候,他头脑中的文化意义系统也发生了转换。

这个转换过程叫做规则结构转换。

文化框架切换:双语个体的头脑中拥有多个文化系统,在不同情景中使用不同文化系统。

这个转换过程叫做文化结构转换。

上述两种说法可以合并为:双语个体的头脑中拥有两个文化系统。

当所用语言发生切换,或者,所处情景发生变化,双语个体所用的文化系统也会随之发生切换。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外语效应A temporary decline in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people who ar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which they are less proficient than their native tongue.如果外语熟练程度不及母语,外语信息加工不仅导致语言类思维能力暂时下降,还会附带导致其它非语言类思维能力暂时下降。

这就是外语效应。

high-context cultures 高语境文化Cultures that promote communication in which many messages are conveyed indirectly in context rather than directly in verbal language.很多信息通过背景间接传送而不是通过言语直接传送,这种文化叫做高语境文化。

low-context cultures 低语境文化Cultures that promot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hich messages are conveyed primarily and directly in verbal languages and the effects of context are minimized.信息主要通过言语直接传送,背景的作用比较小,这种文化叫做低语境文化。

indigenous healing 本土治疗Helping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at originate within a given culture or society, are not transported to or from other regions, and are designed for treating the inhabitant of given group.本土治疗是发源于某个文化或社会的治疗观念和方法,它并不是由其它地区传入的,也未曾由本地区传至其它地区,它专门用于治疗某个群体的居民。

indigenous personalities 本土个性Personality developed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that are specific and relevant only to that culture.本土个性是在某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