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学-参考资料

跨文化心理学-参考资料
跨文化心理学-参考资料

注意:(1)本文件仅供苏州大学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更不要私自上传到网络上。任何人和任何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开本文件内容都属于侵权行为。(2)考试的时候请将手机和书面资料放入书包,并将书包拉链拉好。(拷贝或打印本文件时,不得删除本段内容)

一、名词解释

ratchet effect 棘轮效应

The concept that humans continually improve on improvements, that they do not go backward or revert to a previous state. Progress occurs because improvements move themselves upward, much like a ratchet.

人类在改善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不会倒退或回到原先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发展进程是因为改善驱使人类不断前行,就像棘轮一样。这个现象叫做棘轮效应。

back translation 回译

A technique of translating research protocols that involves taking the protocol as it was developed in one language, translating it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having someone else translate it back to the original. If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they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equivalent. If it is not, the procedure is repeated until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将文稿由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以后,让另一个人(这个人没有看过第一语言版本)将第二语言版本翻译回到第一语言。第一语言的两个版本如果意思相同,就可以认为翻译是对等的。如果意思不同,还需要重新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技术叫做回译。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文化归因谬误

A mistaken interpretation in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studies.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occur when researchers infer that something cultural produced the differences they observed in their study,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may not be empirically justified in doing so because they did not actually measure those culture factors.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差异,就认为这些差异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而事实上研究者并没有对文化因素进行测量,没有就心理差异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跨文化研究中的这种错误叫做文化归因谬误。

equivalence 对等性,等价,等值,对等

Equivalence is a state or condition of similarity in conceptual meaning and empirical method between cultures that allows comparison to be meaningful.

为了使跨文化比较有意义,必须使不同文化中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达到基本相同,这个状态叫做对等。

acculturation 跨文化融入(跨文化适应,文化融合)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and in many cases adopting, a different culture from the one in which

a person was enculturated.

个体在第一文化中受到文化化(文化濡化)而成长起来,后来遇到了与第一文化不同的第二文化,个体适应第二文化,在很多情形中接受第二文化。

enculturation 文化化(文化濡化)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bout and being indoctrinated into a culture.

个体学习和接受某一文化的过程。

stereotype threat 刻板印象威胁

The threat that others’ judgments or one’s own actions will negatively stereotype one in a domain (such as academic achievement).

担心自己的判断或者行为会加深外群体成员对本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这种担心就叫做刻板印象威胁。

gender-role ideology 性别角色观(社会性别角色观)

Judgments about what gender roles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ought to be.

关于性别角色的理想状态(应该如何)的判断叫做性别角色观。

ingroup advantage 内群体优势(内群体情绪辨认优势)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s from a certain cultures to recognize emotions of others of the same culture relatively better than of those from a different culture.

个体对自己文化中的他人的情绪的辨认能力比较高,而对其他文化中的人的情绪的辨认能力比较低。这个现象叫做内群体优势。

same-race bias in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faces

面孔识别能力的同种族偏向

Same-race bias in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faces: Observers recognized individuals of their own race better than they did people of the other race.

观察者识别同种族面孔的效果要优于识别其他种族。

code frame switching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规则框架切换(文化框架切换)

Code frame switch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bilinguals switch between one cultural meaning system and another when switching language.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is the ability of bicultural individuals to have multiple cultural systems in their minds, and to access one or the other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they are in.

规则框架切换:双语个体从说第一种语言转换成说第二种语言的时候,他头脑中的文化意义系统也发生了转换。这个转换过程叫做规则结构转换。

文化框架切换:双语个体的头脑中拥有多个文化系统,在不同情景中使用不同文化系统。这个转换过程叫做文化结构转换。

上述两种说法可以合并为:双语个体的头脑中拥有两个文化系统。当所用语言发生切换,或

者,所处情景发生变化,双语个体所用的文化系统也会随之发生切换。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外语效应

A temporary decline in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people who ar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which they are less proficient than their native tongue.

如果外语熟练程度不及母语,外语信息加工不仅导致语言类思维能力暂时下降,还会附带导致其它非语言类思维能力暂时下降。这就是外语效应。

high-context cultures 高语境文化

Cultures that promote communication in which many messages are conveyed indirectly in context rather than directly in verbal language.

很多信息通过背景间接传送而不是通过言语直接传送,这种文化叫做高语境文化。

low-context cultures 低语境文化

Cultures that promot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hich messages are conveyed primarily and directly in verbal languages and the effects of context are minimized.

信息主要通过言语直接传送,背景的作用比较小,这种文化叫做低语境文化。

indigenous healing 本土治疗

Helping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at originate within a given culture or society, are not transported to or from other regions, and are designed for treating the inhabitant of given group.

本土治疗是发源于某个文化或社会的治疗观念和方法,它并不是由其它地区传入的,也未曾由本地区传至其它地区,它专门用于治疗某个群体的居民。

indigenous personalities 本土个性

Personality developed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that are specific and relevant only to that culture.

本土个性是在某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个性。这种个性是该文化特有的,仅仅与该文化有关联。

cultural reaffirmation effect 文化重申效应

The amplified endorsement of home cultural values by bicultural individuals.

双语个体对祖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可扩大化的现象叫做文化重申效应。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基本归因误差

A tendency to explain the behaviors of others using internal attributions but to explain one’s own behaviors using external attributions.

对他人行为进行内归因,对自己行为进行外归因,这种倾向叫做基本归因误差。

self-serving bias 自我服务偏差

A bias in which people tend to attribute good deeds and successes to their own internal attribute bad deeds or failures to external factors.

在对自己进行归因时,将好事和成功归因于内在品质,将坏事和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这种倾向叫做自我服务偏差。

explicit prejudice 外显偏见

Prejudice that is verbalized and thus made public.

言语公开表现出来的偏见叫做外显偏见。

implicit prejudice 内隐偏见

Prejudicial attitudes, values, or beliefs that are unspoken and perhaps even outside conscious awareness.

某些偏见性的态度、价值观或者信念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甚至可能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些态度、价值观或者信念,这种偏见称为内隐偏见。

二、简答题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tics and emics?

Etics和emics这两个英文词汇有何差异?

Etics refer to those processes that are consistent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that is, etics refer to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Emic refer to those processes that are different across cultures; emics, therefore, refer it culture-specific processes.

Etics是指各种文化普遍存在的心理过程,是各种文化共同拥有的。

Emic是指某些文化特有的心理过程,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What procedures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linguistic equivalence?

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建立语言对等?

Linguistic equivalence: semantic equivalence of research protocols across the various languages. Two procedures used to establish linguistic equivalence:

(1) back translation. Back translation involves taking the reseach protocol in one language ,translating it to the other language (s),and having someone else translate it back to the original .

(2) Committee approach in which several bilingual informants collectively translate a research protocol into a target language.

建立语言对等性有两种方法:

(1)回译:将文稿由第一种语言翻译成第二种语言以后,让另外一个人将第二语言版本翻译回第一种语言(这个人没有看过第一种语言版本)。如果意思与最初的版本相同,就可以

认为它们是等价的。如果意思不同,还需要重新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技术叫做回译。

(2)集体翻译法:几个双语者合作将某内容集体翻译成目标语言。

According to Levine (1977), what is the order of the caregiving environment?

根据莱文(Levine, 1977)的观点,教养目标中的顺序是如何排列的?

LeVine(1977) has theorized that the caregiving environment reflects a set of goals that are ordered in importance.

First is physical health and survival.

Next is development of the capacity for economic self-sufficiency

Last are development of the behavioral capacities for maximizing other cultural values, such as morality, prestige and self-realization

在教养活动中:

首先要保证孩子身体健康,能够生存下来。

然后要培养孩子经济方面的独立能力。

最后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道德观和荣辱观,等等。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Bruner, Oliver, and Greenfield (1966), what happens as Western children grow older? 根据布鲁纳、奥利弗和格林菲尔德(Bruner, Oliver, & Greenfield, 1966)的研究结果,西方儿童随着年龄增加,分类能力会发生哪些变化?

Young children in western cultures tend to group by color, as they grow older, they group by shape, and then by function.

西方儿童分类发展顺序:颜色—形状—功能

研究分类的跨文化差异的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分类任务。当向被试呈现一些可以按照功能、形状或颜色分组的图片时,西方文化中的幼儿倾向于用颜色进行分类。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用形状分组,然后是用功能分组(Bruner, Oliver & Greenfield, 1966)。西方的成年人倾向于把所有工具放一组,把所有动物放在另一组,而不是把所有红色的事物放一起,或者把所有圆的事物放在一起。可以认为这种趋势是人类成熟的结果。但是如果给出相似的分类任务,非洲成年人表现出的明显趋势是按照颜色分组而不是按照功能分组(Greenfield, Reich & Oliver, 1966; Suchman, 1966)。这个现象说明,除了成熟之外,还有其它因素来解释分类标准转移(the category shifts)。

东亚人分组的方式大不相同。在Chiu(1972)的早期研究中,呈现给中国和美国儿童三组物体,要求他们从中选出两组相似的物体。美国儿童倾向于按照物体特征选择,而中国儿童倾向于按照背景或功能关系选择。例如说当呈现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儿童时,美国儿童倾向于把男人和女人组成一组因为他们都代表成年人;而中国儿童根据亲密关系倾向于把母亲和儿童分成一组。最近Ji, Zhang, 和Nisbett(2004)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被试是美国人和会说两种语言的中国人(大陆和台湾),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表明分组类型上的文化差异并不受语言影响。

What were the findings of Gilovich et al. (1995, 2003) concerning the concept of regret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 about Chinese, Japanese, and Russians?

季洛维奇等人(Gilovich et al., 1995, 2003)对美国人所做的后悔概念的研究得出了哪些结论?

中国人、日本人和俄罗斯人的情况又如何呢?

(1) Feeling of regret over inaction than action。未做比已做的后悔程度高。

(2) The emotion of regret, and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it, appear to be universal. 后悔情绪以及后悔的原因,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What gender stereotypes do the studies show to be stable around the world?

研究表明,哪些性别刻板印象在全世界具有稳定性(一致性)?

Gender stereotypes around the world are rather stable. 性别刻板印象在全世界相当稳定。Men are viewed as active, strong, critical, conscientious, extraverted, and open. 男性被认为主动、强壮、有判断力、尽责、外向的和开放。

Women are viewed as passive, weak, nurturing, adaptive, agreeable, and neurotic. 女性被认为是被动、柔弱、善于带孩子、适应能力强、易相处和神经质(情绪不稳定)。

Is there any link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health/disease?

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有什么联系?

The Study of Type A personalities showed an increased risk for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pened the door to health psychology.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e link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health/disease.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相关。

(1) Unemployment and mortality, 失业与死亡率有关联

(2) goal frustration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目标挫败、消极生活事件与肠胃不适有关联

(3) stress and the cold, etc.压力与感冒有关联

(4) SES i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health outcomes with people of higher SES having better health (in mortality rates and almost every disease) than people of lower SES. 社会经济地位总是与健康状况具有稳定而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健康(在死亡率和几乎所有疾病方面)。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suicidal behavior?

自杀有哪些决定因素?(哪些因素影响自杀?)

(1)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Stresses ar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社会和文化的变革:社会和文化变革会带来压力

(2) Religious beliefs: Suicide is strictly forbidden in the Muslim and Jewish religions and was considered a mortal sin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Christianity.宗教信仰:在穆斯林和犹太宗教中,自杀是严厉禁止的,而且在基督教的早期历史中自杀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What are the seven basic emotions expressed universally in all humans?

哪七种情绪是全人类都会表现出来的?

happiness 快乐

anger 愤怒

sadness 悲伤

disgust 厌恶

fear 惧怕

surprise 惊奇

contempt 鄙视

What are the linguistic terms used to describe the various aspects of language (e.g., lexicon)?

哪些语言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语言的要素?(语言有哪些要素?)

Which appear to apply to all languages in all cultures:

(1) The lexicon 词汇, or vocabulary, refers to the words contained in a language.

(2) The syntax and grammar 语法of a language refer to the system of rules governing word forms and how words should be strung together to form meaningful utterances.

(3) Phonology 语音refers to the system of rules governing how words should sound (pronunciation)in a given language.

(4) Semantics 语义refers to what words mean.

(5) Pragmatics 语用refers to the system of rules governing how language is used and understood in given social contexts.

What types do nonverbal behaviors include?

非言语性行为有哪些类型?

(1) Gestures 手势

American A-OK sign is an obscene gestures in many cultures of Europe 美国人的OK手势在欧洲许多文化中是下流手势。

(2) Gaze 注视

Contact cultures engage in more gazing and more direct orientation when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当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时,接触文化注视较多,直接面对较多。

(3) Interpersonal Space人际空间

Arabs and Latin Americans interact with others at closer distance than Americans 阿拉伯人和拉丁美洲人互动时的距离比美国人要近。

What are the underlying elements of nonverbal behaviors?

非言语行为有哪些基本要素?

The underlying elements of nonverbal behaviors including:

信息Message: Information and meaning exchanged during communication.

编码Encoding: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select, imbed messages in signals, and send signals to others.

符号Signals: Specific verbal language and nonverbal behaviors that are encoded when message sent.

通道Channels: Sensory modalities by which signals sent and messages retrieved.

解码Decoding: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receives signal from encoder and translates those signals to meaningful messages.

What are the two characteristic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流有哪两个特征?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nteractants do not share same ground rules; they encode and decode using different cultural cod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n lead to:

(1)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跨文化交流中信息解码者对信息编码者原意理解的准确程度低于文化内交流。

(2)Conflict 冲突:在跨文化交流中,对方行为往往与我们期望不符,我们有时会认为对方行为违反了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What are the two views on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psychopathology?

文化对精神疾病的影响存在哪两种观点?

There are two views on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psychopathology:

(1) Cultural relativism: Abnormal behaviors can only be understood in the cultural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y occur. 文化相对论:只有在变态行为所处的文化框架内才能很好地认识变态行为。

(2) Universalism: There are universalities in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s of many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culture plays a role in the manifestations of abnormal behavior. 文化普世论:很多心理障碍的内在心理机制和主观体验存在普世性(共性);但是,文化影响变态行为的具体表现。

What are the universal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普世症状?

Universal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lack of insight, auditory and verbal hallucinations, and ideas of reference (assuming one is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具有以下普世症状:

(1)缺乏悟性(自知力缺失)。特指病人对自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否认有病,拒绝治疗。

(2)言语性幻听。幻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患者却感知到他的存在。最常见的幻觉为幻听,周围没有人说话,患者却听到有说话声。例如,一位中年女性出去买东西,刚一出门就听到有个声音说:“长舌妇又出门了”。她听后十分气愤,扭头就回家,谁知声音马上又说:“假装什么呀”。

(3)关系妄想(想当然地自以为是注意中心)。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

What symptoms are cross-culturally constant ways in which people experience depression?

抑郁症有哪些普世症状?

Universal symptoms of depression: loss of enjoyment, appetite, or sleep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抑郁症有以下普世共性:

(1)无愉快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

(2)进食障碍。很多患者没有节食时会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亢进、体重显著减轻或者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

(3)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几乎每天如此。

What will a culturally sensitive therapist will have acquired, according to Sue and Sue (2003)?

根据隋文和戴维·隋的说法,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治疗师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According to Sue and Sue(2003), a culturally sensitive therapist will have acquired:

根据隋文和戴维·隋的说法,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治疗师应该拥有以下素质:

(1)Knowledge of diverse culture and lifestyles. 了解各种文化和各种生活方式。

(2)Skill and comfort in using innovative treatment methods. 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治疗方法。(3)Actual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culturally diverse clients. 在对不同文化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积累实际经验。

What methodological issues should be considered regarding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independent versus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在不同国家测量独立自我和依赖自我时应该考虑到哪些方法学问题?

(1) The studies suggested that Asians found it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mselves in terms of abstract internal attributes such as “I am sociable” without specifying a relevant context (for example, at home, in school, or at work). 亚洲人不擅长用抽象词汇进行自我描述。

(2) With contextualized task, Americans may have felt awkward providing self-descriptions because their self-definitions typically are not qualified by specific situations. 美国不习惯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自我描述。

What did Buss (1989) conclude regarding the cues valued by females and males?

巴斯(Buss, 1989)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择偶时分别重视哪些方面?

According to Buss (1989),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 are universal.

择偶偏好具有普世性。

Females prefer:Financial prospects, Industriousness, Ambition, Older age. 女性喜欢的配偶:有经济前景、勤奋、有抱负、年长。

Males prefer:Youth, good looks, chastity. 男性喜欢的配偶:年轻、漂亮、贞洁。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组织文化和组织气氛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

(1)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a mean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hared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nd transmitted across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members, that allows the organization to survive and thrive.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代代相传的意义和信息系统,它有助于组织生存和成长。

(2)Organizational climate refers to a shared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policies,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组织气氛是指大家共同感知到的组织政策、惯例和规章。

(3)Organizational climate can probably be best understood as a manifes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hich generally refers to a deeper, less consciously held set of values, attitudes, and meanings. 组织气氛可被理解为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组织文化通常指比较深层的、难以意识到的价值观、态度和含意的集合。

三、问答题

How many factors influence culture?

哪些因素对文化有影响?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influence culture:

(1)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s, climate, geography.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

A land void of natural resources may encourage teamwork, community spirit and interdependence. 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可能会鼓励其成员的团队精神、共有精神和相互依赖。

Climate 气候

Affect the clothes people wear, the types of foods they eat, storage and container systems for food supplies. 气候不同会影响人们的着装、食物的类型、食物的贮藏及包装系统。Geography 地理条件

People who live nearer the poles may organize their lives around available sunlight. 在极地附近生活的人们会尽量围绕可以获得的阳光来组织他们的日常活动。

(2)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 including population density, affluence, technology,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media, sociocultural history and religion.

population density 人口密度

affluence 财富

technology 科技

government 政府

Institutions 机构

media 媒体

sociocultural history 社会文化历史

religion 宗教

(3)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groups of individuals with certain kinds of personalities and temperaments banded together in certain geographic regions and thus influenced culture.

拥有某种个性和气质的一群人,都聚居在某个地方,这样个性和气质就会影响文化。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文化与大众文化有何不同?

Culture: A unique mean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hared by a group and transmitted across generations, that allows the group to meet basic needs of survival, pursue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and derive meaning from life. 文化:群体共享的并世代传承的独特的意义与信息系统,它有助于群体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追求快乐、幸福,获得生命意义。

Popular culture: trends in music, art and other expressions popular among people 大众文化:音乐、艺术或其他表现形式在大众中的流行趋势。

Like culture, sharing of an expression and its value by a group of people

如同文化一样,大众文化也是某群人所共有的表达方式或者价值观。

Two differences: 两者的区别

(1) Culture: System of rules that cut across attitudes, values, opinions, beliefs, norms and behaviors文化:贯穿于态度、价值观、观点、信念、社会规范和行为的规则系统。Popular culture: Does not involve sharing wide range of 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across various psychological domains大众文化:在不同的心理领域并没有共同心理特点

(2) Culture: Stable over time across generations文化:在不同代辈之间是稳定的

Popular culture: Values or expressions that come and go as fads or trends within few years大众文化:某种价值观念或表现形式在短短几年之内潮涨潮落。

How many types of response bias do you know?

你知道哪些反应偏差(反应偏向)?

(1)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ding, tendency to give answers that make oneself look good. 社会赞许性反应:选择让自己看上去表现良好的反应倾向。

(2) Acquiescence bias, tendency to agree rather than disagree with items. 同意偏向:对问卷题目做出同意而非不同意的选择倾向。

(3) Extreme response bias, tendency to use the ends of a scale. 极端反应偏向:选择量表中的两个极端的倾向。

(4) Reference group effect: tendency to implicitly compare themselves with others in their group. 参照群体效应:无意识地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比较的倾向。当在量表上做等级评定时人们倾向于与他人做出内隐社会比较,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人想法——自我价值体系来判断(Peng, Nisbett, & Wong, 1997)。也就是说,在填写量表时,人们会无意识地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比较。例如,日本人在问卷中似乎表现得相当个人主义,甚至比美国人还要个人主义。但是Heine等人(2002)声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日本人在打分时无意识地与群体中他人进行比较的结果,而群体中的他人实际是相当集体主义的,因此显得这些人的个人主义程度非常高。同样的,美国人集体化程度很高的结果,是由于与群体中其他个体主义程度很高的人的无意识比较的结果。

Are there any ways to handle the problems of nonequivalence?

如何处理不对等(不等价)问题?

Four different ways to handle the problems of nonequivalence:

Poortinga认为有四种方法可以用来处理跨文化研究的非对等性问题

(1)不做比较(preclude comparison)。最保守的方法就是研究者一开始就不做比较,断言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2)减少非对等性(reduce the nonequivalence ) 。有些研究者会把研究分为对等和不对等两个部分,然后再次关注对等部分。例如,如果研究者使用包含20题的量表来测量两种文

化的焦虑水平,发现量表整体是不对等的,那么他/她可以会对20题中的各个题目逐题进行对等分析,然后重新计分,仅仅计算具有对等性的题目。然后在重新计分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比较。

(3)解释非对等性(interpret the nonequivalence)。研究者可以把解释非对等性作为有关文化差异的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

(4)忽略非对等性(ignore the nonequivalence)。、有些跨文化研究人员只是简单地忽略非对等性,盲目相信所用量表在不同文化中具有对等性,尽管这个信念缺乏证据支持。

What are the three major categories of temperament described by Thomas and Chess (1977)?

托马斯和切斯(Thomas & Chess, 1977)将气质分为哪三种类型?

Temperament is a biologically based style of interacting with world. Thomas and Chess (1977) have described three major categories of temperament:

(1) Easy: regular, adaptable, mildly intense style容易型气质:行为有规律、适应性强和行为适度紧张。

(2) Difficult: intense, irregular, withdrawing style困难型气质:紧张的、没有规律、退缩的类型

(3) Slow to warm up: need time to make transition迟缓型气质:互动和体验的改变需要时间

What questions are raised by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Piaget's theory?

跨文化研究对皮亚杰理论提出了哪些问题?

(1)Do Piaget’s stages occur in the sam e order in different cultures? 皮亚杰的各阶段在不同文化中是否是以相同顺序出现的?

Yes.

(2)Are the ages that Piaget associated with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same in all cultures?皮亚杰发展阶段的具体年龄在所有文化中是否相同?

No, cultural variations exist. 不,存在文化差异

(3)Are there variations with in, rather than between, Piaget’s stages?在皮亚杰的各个阶段内,而非阶段之间,有没有文化差异?

Yes,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order in which children acquire specific skills within Piaget’s stages.是的,在皮亚杰的阶段内,儿童习得具体能力的顺序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4)Do non-Western cultures regard scientific reasoning as the ultimate developmental end point? 非西方文化是否把科学推理看作是最终的发展目标?

No 不是

Ex) Islamic educational systems. Its primary goal was to transmit faith, general knowledge, and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poetry and literature.例如伊斯兰教育系统。它的主要目标是传播信仰、一般知识和对诗词和文学的深刻领会。

What were the findings of Masuda and Nisbett's (2001) cross cultural study with Japanese and Americans?

増田和尼斯比特(Masuda & Nisbett, 2001)对日本人和美国人所做的跨文化研究得出了哪些结论?

Results from first task (recall task):

When asked to recall objects in a scene: (1) No differences in recalled focal object of scene between Americans and Japanese; (2) Japanese remembered more background objects. 结果:第一项任务(回忆任务)的结果:

(1)美国被试和日本被试在回忆场景中的重点物体时并没有差异;(2)日本被试会记住更多的背景物体

Result from second task (recognition task):

第二项任务(再认任务)的结果:

(1)Japanes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changes i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 recognition tasks. 日本被试在再认任务中更容易受背景信息的变化的影响

(2)Background did not affect the Americans.背景信息不会影响到美国人

What aspects of health do culture influence?

文化影响健康的哪些要素?

Culture can influence health in many ways. Culture affects:

(1) Attitudes about health care and treatment 对健康保健和治疗的态度

(2) Attributions about the causes of health and disease processes 对健康和疾病的归因

(3) The availability of health care and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s 健康保健的可获得性和健康保健供给制度

(4) Help-seeking behaviors 求医行为

What are the barriers to effec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不同文化间有效交流会碰到哪些障碍?

1. Assumptions of similarities 假设相似。People may naively assume that others are the same as they are, or at least are similar enough to make communication easy.

2. Language differences 语言差异。When people are trying to communicate in a language in which they are not entirely fluent, people often think that a word, phrase, or sentence has one and only one meaning—the meaning they intend to convey.

3. Nonverbal misinterpretations 非言语误解。Misunderstandings in rela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nonverbal behaviors can easily lead to conflicts or confrontations that break dow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4. Preconceptions and stereotypes 成见和偏见。Overreliance on stereotypes can prevent us from viewing other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s objectively, and from searching for cues that may help us interpret their communications in the way they were intended.

5. Tendency to evaluate (负面)评价倾向。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may generate negative evaluations of others.

6. High anxiety or tension 高度焦虑或紧张。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pisode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anxiety and stress than are more familiar 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Too much anxiety and stress can lead to dysfunctional thought processes and behaviors.

What are th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been found with schizophrenia?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了哪些跨文化差异?(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跨文化差异?)

(1)Rate of recovery 康复速度

Patients in Colombia, India, and Nigeria recovered at faster rates than did those in Engl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 与英国、苏联和美国患者相比,哥伦比亚、印度、尼日利亚患者康复速度较快。

(2)Symptom expression 症状表现

Patients in the US were less likely to demonstrate lack of insight and auditory hallucinations than were Danish or Nigerian patients. 与丹麦或尼日利亚患者相比,美国的患者较少表现出缺乏悟性和幻听。)

Japanese schizophrenics are more likely than their European American counterparts to be withdrawn and passive, conforming to cultural values. 与欧裔美国人相比,日裔美国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退缩、被动和遵守文化价值观的可能性比较高。

(3)Diagnosis 诊断

Leff (1977) found that US psychiatrists were more likely to give diagnoses of schizophrenia than were psychiatrists in England, and less likely to give diagnoses of depression. 列夫发现,与英国精神病医生相比,美国精神病医生给出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可能性比较高(美国和英国分别占精神病患者的61.5%和33.9%),而给出抑郁症诊断的可能性比较低(美国和英国分别为4.7%和24.1%)。

What were the three dimensions that Pfeiffer (1982) identified for understanding culture-bound syndromes? (According to Pfeiffer (1982), how do culturally unique disorders arise?)?

法伊弗(Pfeiffer, 1982)认为,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认识文化特有的心理障碍?

These culturally unique disorders arise from:

(1) Culture-specific areas of stress, including family and societal structures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2) Culture-specific shaping of conduct and interpretations of conduct may mean that certain cultures implicitly approve patterns of exceptional behavior.

(3) How culture interprets exceptional behavior will be linked to culture-specific interventions.

上面几行字的大概意思是:

(1)压力来源:不同文化有不同压力,包括来自家庭、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压力都可能存在差异。

(2)异常行为的产生过程:不同文化的行为塑造模式是不同的,对相同行为存在不同解释,这些会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或者妨碍异常行为的发生。

(3)异常行为的干预方式:不同文化对异常行为的解释不同,会导致对心理障碍的干预方式也存在差异。

What are the barriers to seeking treatment for ethnic group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reasons for underuti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美国少数民族寻求心理治疗存在哪些障碍?(心理健康服务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有哪些?)

Reasons for underuti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心理健康服务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

(1)Shame, loss of face, active avoidance of morbid thoughts, attributions of causes of mental illness to biological factors, and fear of a system not set up to deal well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for Asian Americans) 害羞、丢脸、主动回避病态思想、把心理疾病归因为生理因素、担心服务系统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亚裔美国人)

(2)Individuals may be encouraged to rely on own willpower to confront problems (for African Americans)患者可能被鼓励依靠自己的意志力来对抗所面临的问题(非洲裔美国人)

(3)Cultural belief that sickness comes from disharmony with oneself, one’s community, and nature (for Native Americans) 文化信念认为疾病来源于自我、群体和自然不和谐(土著美国人)

(4)Cause of mental disturbances is attributed to evil spirits (for Latinos). 将心理困扰归因为邪恶的灵魂(拉丁裔美国人)

(5)Mistrust and stigma (for all ethnic groups). 不信任和感到羞耻(所有其他少数民族群体)

What challenges may arise during treatment when the clinician and patient differ with respect to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What issue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reating ethnic minorities)?

如果医生与患者文化背景不同,那么,治疗过程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少数民族心理治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Issues to consider when treating ethnic minorities:

(1) Understanding culturally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bout illness and expressing thoughts about illness. 对疾病的认识和主诉方式存在跨文化差异。

(2)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符号的解释存在跨文化差异。

(3) Taking into account how cultures vary on importance of hierarch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人际关系中的等级的重要性存在跨文化差异。

(4) Treatment expectations (to be directive or nondirective). 治疗预期存在跨文化差异。

(5) Recognizing role of extended families in many cultures. 认识到扩大家庭的作用。

How did Markus and Kitayama (1991) use the independent versus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framework to explain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self-perception?

马库斯和北山(Markus & Kitayama, 1991)是如何使用独立自我和依赖自我解释理论来解释自我知觉的跨国家差异的?

马库斯和北山(Markus & Kitayama, 1991)使用独立自我和依赖自我解释理论来解释自我知觉的跨国家差异。

With an independent construal of self, one's internal attributes such as abilitie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re the most salient self-relevant information in self-perception. (in Western or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拥有独立自我解释的人,在自我知觉时更倾向于将内部特质,例如把能力、人格特质,看成是最显著的与自我相关的信息。(西方或个人主义文化中)With an interdependent construal of self, one thinks self in particular social relationships (for e xample, “me” with family members, “me” with my boyfriend) or in specific contexts (“me” in school, “me” at work). (in non-Western or collectivistic cultures) 拥有依赖自我解释的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例如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我”,与男朋友在一起的“我”)或者特定的情境中(例如学校里的“我”,工作中的“我”)来认识自我。(非西方或集体主义中)

Are there any conflicts in intercultural marriages?

跨文化婚姻可能会产生哪些冲突?

Areas of potential conflict because of culture: 跨文化婚姻可能会在以下方面产生哪些冲突:

(1) Expression of love and intimacy. 亲密行为和爱的表达方式

(2) Nature of commitm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对婚姻的承诺和态度的性质

(3) Child rearing. 孩子的教养方式

(4) Attitudes toward sex roles. 对于性别角色的态度

(5) Money management. 金钱管理

(6) Attitudes toward relationships with extended family. 对扩大家庭的态度

(7) Differences in definitions of marriage. 婚姻定义的差异

How can intercultural couples overcome obstacles in their relationships to build successful marriages?

跨文化夫妻如何克服跨文化障碍以创建成功婚姻呢?

(1)Communication 沟通交流对于搞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对于建设好跨文化婚姻尤其重要。以下是应对差异的三种方法:

(2)Capitulation: give up one’s own cultural behaviors and accept the other’s position occasionally. 屈服: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行为,完全接受对方观点。(0+1=1)

(3)Compromise: find a mutual point, with both partners partially giving up their positions and partially accepting each other’s.妥协:双方都放弃自己的部分观点,同时接受对方的部分观点,达成共识。(0.5+0.5=1)

(4)Coexistence: both partners live with their r espective differences by accepting each other “as they are” in their marriage.共存: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接受对方现状,生活中保留各自的差异。(1+1=2)

What ar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and collectivistic cultures regarding ingroups and outgroups?

在内群体和外群体方面,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各有什么特征?

(1)In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people个人主义文化中

----People have more ingroups 人们有更多的内群体

----People are not attached to any single ingroup, because there are numerous ingroups to which they can be attached 人们并不依附于任何单个内群体,因为他们有很多内群体可以依附。----Survival of the individuals and the society is more dependent on the successful and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individuals rather than groups. 个体和社会的生存更多地依赖于个体而非群体的成功和有效的运作。

----People make fewer distinctions between in- and outgroups

人们较少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做出区分。

(2)In Collectivistic cultures, people集体主义文化中

----People have fewer ingroups人们有相对较少的内群体。

----People are attached to the ingroups to which they belong人们非常依赖他们所属的内群体。----Survival of the individuals and the society is more dependent on the successful and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the groups rather than individuals个体和社会的生存更多地依赖于群体而不是个体的成功和有效的运作。

----People make greater distinctions between in- and outgroups others.人们经常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做出明确区分。

How many factors do you know that contribute to ethnocentrism and prejudice?

你知道哪些因素会导致民族优越感和偏见?

(1)Outcomes of social biology and evolution: Sentiments about ethnicity and race are logical extensions of kinship sentiment—that is, the favoring of kin over nonkin. 社会生物学和进化的结果:民族和种族的感情是亲属感情(人们喜欢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程度超过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合理延伸。

(2)Intergroup conflict and power: The competition that naturally occurs among groups in any society produces prejudicial and discriminatory thoughts, feelings, and actions among both those in power and those without. 群际冲突和权力:群体间自然发生的竞争使得有权人和无权人之间产生了偏见性和歧视性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3)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Society may promote ideological prejudice and 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to impose inferior status among some groups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促进了将思想偏见和制度化歧视强加给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成员。

(4)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Prejudicial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discriminatory behavior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ies. 专制型个性:偏见思想和感情以及歧视行为是专制型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5)Contact with outgroup members reduces his commitment to the original ingroups. 与新文化的实际接触,会提高个体在新文化中的安全感,降低个体对原初内群体的承诺,这有助于个体适应新的文化。

(6)Exposure to differences can lead to negative attitudes and emotions. 接触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时可能会对其他文化诱发出消极态度和情绪。

How many dimensions of work-related values did Hofstede identify?

霍夫斯泰德认为与工作有关的价值观有哪几个维度?

Hofstede's five dimensions: 霍夫斯泰德认为与工作有关的价值观有以下五个维度:

(1)Power Distance refers to the degree to which different cultures encourage or maintain power and status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actants.

权力距离是指不同文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或维护权力和地位在人群中的差异性分配。

High Power Distance 高权力距离文化的特征:

——develop rules, mechanisms, and rituals that serve to maintain and strengthen status relationships among members. 制定规章、机制和形式程序以维持和强化成员间的等级关系。

——foster organizations with greater centr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 taller organizational pyramids, larger wage differentials, etc. 鼓励组织权力集中化,金字塔结构较高,工资差距较大。

(2)Uncertainty Avoidance: the degree to which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develop ways to deal with the anxiety and stress of uncertainty.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不同文化在多大程度上采取措施应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

High Uncertainty Avoidance 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特征:

——develop highly refined rules and rituals that are mandated and become part of the company rubric and normal way of operating. 制定非常详细的规章和程序,这些规章和程序需要强制执行,并成为公司正常行为方式。

——Companies are rule-oriented. 公司是规则导向的(按章办事)。

(3)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the degree to which individuals will sacrifice personal goals for the sake of their ingroup.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了内群体目标而牺牲个人目标。

Collectivistic cultures 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

——Foster more compliance with company policies and more conformity in group behavior 鼓励员工遵守公司和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

——Foster greater degree of reliance on group work and group orientation to company and organizational tasks 对于公司和组织的任务,鼓励群体工作和群体取向。

——Value harmony within groups and likely to engage in behaviors that ensure harmony 重视群体内部和谐,积极构建和谐公司和组织。

——BUT freedom, independence, and initiative are normally frowned upon 不赞成自由、独立性和主动性。

(4)Masculinity-Femininity:the degree to which a culture will foster, encourage, or main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是指文化培养、鼓励和维护男女差异的程度。

High Masculinity-Femininity 男性化程度较高的文化的特征:

——Greatest degree of sex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在工作价值观中,对男女的看法差异很大。

——Managers value leadership, independence, and self-realization. 管理者重视领导行为、独立性和自我实现。

——Employees regard earning, recognition, advancement, and challenge as more important.

员工比较看重收入高低、受赏识程度、晋升机会和工作的挑战性。

——Organizational interests, needs, and goals are viewed as a legitimate reasons to interfere in the personal lives of employees. 组织利益、需要和目标被视为可以妨碍员工私生活的正当理由。

——Fewer women in better-paid jobs. 在高收入工作中女性较少。

——Greater job stress. 工作压力较大。

(5)Long-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degree to which cultures encourage delayed gratification of material, social, and emotional needs.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是指文化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对物质、社会和情感需要的延迟满足。

Long-Term Orientation 长期取向的文化的特征:

——Unequal status relationships lead to a stable society. 地位不平等有助于社会稳定。——The family is typical of all social organizations. 社会组织具有家庭特征。——Differentiate more between elders and youngsters and between brothers and sisters. 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Believe humility is a great human virtue. 谦虚是美德。

——Focus on building relationships. 重视建立人际关系。

——Integrate business and family lives. 工作与家庭融为一体。

注意:(1)本文件仅供苏州大学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更不要私自上传到网络上。任何人和任何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开本文件内容都属于侵权行为。(2)考试的时候请将手机和书面资料放入书包,并将书包拉链拉好。(拷贝或打印本文件时,不得删除本段内容)

智慧树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章节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2.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文化是可以共享的 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3.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 A.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B 4.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A.对 B错 A 5.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对 B.错 A 第二章: 1.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物质主义 D.竞争 ACD 2.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中国 D.日本

AB 3.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都是环境的产物。 A.对 B.错 A 4.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对 B.错 B 5.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A 第三章: 1.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吗? A.对 B.错 A 2.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中性文化 B.感性文化 C.高情境文化 D.低情境文化 B 3.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A 4.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B.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毕业的”。

动画的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策略

动画的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策略 摘要: 中西方动画作品中的传播过程都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经受了岁月的沉淀与磨练,在中西方丰 富多彩的动画作品中淋淋尽致地发挥出来。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时,都会在无形之中给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延伸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推动了社会文化更好、更快地向世界前行。整体而言,中西方动画作品中的文学艺术的传播形式不尽相同,却是表达着同样的艺术内涵,而大致方向不变。并且动画都是通过文化的传播来达到动画作品的大力宣传,然后供本土及世界的观众来欣赏。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研究与探讨,如何才能大力地推进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进而实现动画文学的全球化。 关键词: 动画;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策略;深远影响 无论是中国动画作品,还是西方动画作品艺术,都会在无形之中给人类文化水平的发展提供了 便利的条件,这些都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产物,能够推动社会的动画艺术,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创造财富。 尽管中西方动画作品中艺术传播的形式各显神通,不尽相同,却是表达着同样的艺术内涵,同样是运用 动画作品来表达艺术的文化气息,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社会环境的缩影,从而让儿童乃至大人认识到文化知识真正的力量,所谓的真善美的真实所在。 一、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1)由于动画的深入人心,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自己心中的动画偶像剧,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简单的动画内容都能够脱口而出,比如说:《熊出没》这部动画的兴起,成为多少儿童心中的所爱,家喻户晓。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都会模仿其中的话语,进行通话的交流。千万不要觉得这些简单 的话语通俗易懂,就不值得一提,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当你通过看动画而有了这些话语感觉的时候, 说明你对语言的交流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就证明你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进步。动画的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许多简单的跨国文化知识、简单的短语,经过反反复复地 观看,重复地听取,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久而久之,达到了文化宣传的效果,看的动画越多,对文化学 习的开展越有利。 2)动画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解决这些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对于文化交流来说,观看动画让人们在身心愉悦、身临其境的同时轻松地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这个过程既简单又方便,还不需要刻意地去记忆,听多了画面中的描述,自然就刻在脑海中了,至少也会给我们 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动画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比如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在不经意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360docs.net/doc/1917779652.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智慧树跨文化沟通心理学教程考试复习资料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教程考试 ?名称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6-06-09 23:59 ?题目数35 ?迟交处理允许迟交 ?总分数 120 ?说明: ?评语: ?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20 ? 1 【单选题】(3分)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 中性文化 B. 感性文化 C. 高情境文化 D. 低情境文化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3分)

对新语言的理解总是受限制于我们原有的知识,而知识又可以被我们的语言所反映。 A. 对 B. 错 C. 无法判断 D. 视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3 【单选题】(3分) 下面描述的是哪种时间观的特点?时间是为关系服务的,不按时间表做事也是可以接受的,或者在一个时间段里可能会同时做几件事情,多头并进是正常的。 A. 轮回时间观 B. 线性时间观 C. 灵活时间观 D. 短期导向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4 【单选题】(3分) 在哪个国家的餐厅就餐时给服务员小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A.

意大利 B. 新加坡 C. 法国 D. 美国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3分) 在典型的美国文化中,沟通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要沟通的信息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常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 A. 对 B. 错 C. 无法判断 D. 视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6 【单选题】(3分)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跨文化适应的特点: A. 和其他文化必须直接并且第一手接触 B. 和其他文化的接触短时间即可 C.

跨文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精品

第一章跨文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意见、情况、方法、条件、成就、成绩、空间、模式、地方、问题、矛盾、合作、沟通、保持、发展、建立、了解、特点、网络、情绪、意识、思想、地位、精神、基础、需要、环境、政策、倾向、能力、制度、主导、方式、差距、水平、反映、关系、增强、宽容、增进、协商、尊重、丰富、严格、整合、管理、服务、解决、适应、提高、协调 1.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ACD 2.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文化是可以共享的 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A,B,C,D 3.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 A.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B 4.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A.对 B错 A 5.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对 B.错 A 第二章: 1.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物质主义 D.竞争 ACD 2.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中国

AB 3.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都是环境的产物。 A.对 B.错 A 4.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对 B.错 B 5.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A 第三章: 1.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吗? A.对 B.错 A 2.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中性文化 B.感性文化 C.高情境文化 D.低情境文化 B 3.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A 4.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B.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毕业的”。 C.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群体内。 D.成就型文化的管理者总是希望别人能够顺从他。 D 5.普遍主义文化中的人在管理中强调:(多选) A.就事论事。 B.不偏离规则。 C.因人而异,特殊处理。 D.制度一旦建立,人人都应该遵守。 ABD

浅谈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浅谈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如何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当今中国广告界乃至企业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它的解决需要广告界和教育界,不断地从实践中操作摸索。本文就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关广告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广告策略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发展一直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告传播对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广告跨文化传播是指广告信息在不同文化域之间的运动,其研究范围是文化相异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由于跨文化广告的传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东西方文化差异,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差异,语言的局限性,广告创意水平与广告传播效果,广告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冲突等。故研究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告的“本土化思维与行动”策略 实践证明,广告的全球化思维战略难以在具体的本土化行动中产生满意的效果,亦不能适应当今多极化广告的发展,而惟一的出路也就只有将全球化广告置于“本土化思维与行动”之中,融入到当地文化的广告诉求之中,才能将国际化的产品与本土消费习惯有机结合,并

说服本土消费者去接受全球化产品。因此,近年来许多全球性大广告 公司的本土化策略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以前的全球化思维策略,转 变为广告的“本土化思维与行动”策略。当然这种策略转变并不是说 国际大广告公司放弃了全球化的。 二、文化互动广告策略 广告宣传中积极主动地利用文化融合,实现文化互动,可以有效地 占领目标消费市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广告内容会有不 同感受和解释,同样的广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由此可见,联想意义是不稳定的,它可能会因每个人的经历不同 而变化。只有深入了解异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打 开心灵之门。美国的麦当劳快餐店广告总是携带着美国文化,遍布全球,但麦当劳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这种融合两种文化优势的原则 在广告中同样很重要,一方面要有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吸引受众,另 一方面适应受众文化才能被接受。 三、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要随机应变调整广告诉求点和表现形式” 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地理位置都不相同“对广告的接 受和理解方式也是大相径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广告跨文化传播 中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针对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心理和喜好制作适 合的广告,这样才能引起目标消费者的共鸣。美国的“万宝路”香烟 广告在美国展现的一直都是粗犷,充满男性气的牛仔形象在荒凉西部 驰骋的场景。在香港,“万宝路”广告就把牛仔形象换成了衣着高雅, 时尚新潮的成功中产阶级形象,才成功地打开销路。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①研究对象特殊性; A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人,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与学习能力;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B涉及的各种变量多且复杂,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②研究过程特殊性;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对象控制与操纵欠精确;变量多且设计复杂、精细;易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③研究方法特殊性; A需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B“黑箱方法”,难以准确描述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C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较难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①按数据形式分: A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B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③按对变量的干预情况分: A真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 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变量数据获得方法:

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威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多样共存 新特点: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2、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3、研究类型的选择 4、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5、被试的取样 6、研究的实施 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8、结论的获得及其适用性 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 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归纳:由事例出发形成理论 演绎:由理论出发形成假设 研究就是检验假设,修改理论的过程

跨文化心理学-参考资料

注意:(1)本文件仅供苏州大学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更不要私自上传到网络上。任何人和任何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开本文件内容都属于侵权行为。(2)考试的时候请将手机和书面资料放入书包,并将书包拉链拉好。(拷贝或打印本文件时,不得删除本段内容) 一、名词解释 ratchet effect 棘轮效应 The concept that humans continually improve on improvements, that they do not go backward or revert to a previous state. Progress occurs because improvements move themselves upward, much like a ratchet. 人类在改善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不会倒退或回到原先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发展进程是因为改善驱使人类不断前行,就像棘轮一样。这个现象叫做棘轮效应。 back translation 回译 A technique of translating research protocols that involves taking the protocol as it was developed in one language, translating it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having someone else translate it back to the original. If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they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equivalent. If it is not, the procedure is repeated until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将文稿由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以后,让另一个人(这个人没有看过第一语言版本)将第二语言版本翻译回到第一语言。第一语言的两个版本如果意思相同,就可以认为翻译是对等的。如果意思不同,还需要重新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技术叫做回译。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文化归因谬误 A mistaken interpretation in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studies.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occur when researchers infer that something cultural produced the differences they observed in their study,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may not be empirically justified in doing so because they did not actually measure those culture factors.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差异,就认为这些差异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而事实上研究者并没有对文化因素进行测量,没有就心理差异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跨文化研究中的这种错误叫做文化归因谬误。 equivalence 对等性,等价,等值,对等 Equivalence is a state or condition of similarity in conceptual meaning and empirical method between cultures that allows comparison to be meaningful. 为了使跨文化比较有意义,必须使不同文化中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达到基本相同,这个状态叫做对等。 acculturation 跨文化融入(跨文化适应,文化融合)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and in many cases adopting, a different culture from the one in which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手段。 一、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的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的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的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的干瘪动物。花家的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的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的格局俨然就是西方的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的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的文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的作用。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的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的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的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的“美国功夫”。每逢格斗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的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的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的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的元素外表下,蕴含的是美国“相信自己”的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的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的一个原因。 二、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的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的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的并非是表象上的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卧虎藏龙》的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的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的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的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的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的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跨文化心理学复习提纲

《跨文化心理学》2012年秋季学期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默许反应偏差:对研究者呈现的大多数或所有的陈述和问题,都给予同意而不是反对的倾向。 2.生态谬误:认为在不同的分析层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仍然相同的错误信念。过去通常指从国家层面关系到个人层面关系的不合逻辑的推断。(“生态谬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3.主位法和客位法:主位研究是从研究的直接背景中抽取材料,对其发现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不做假设。而客位研究是做出一个暂时的假设,认为正在研究的现象是可比较的和普遍的。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即报道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将报道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主位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体系、分类系统,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用比较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民族志提供的材料。这样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并能够联系研究对象实际材料进行应用。 4.强加式客位研究: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客位的测量。事先没有评估它的适用性或者它的意义是否等值,就应用与其他的文化背景的研究的。(采取绝对主义的哲学预设,认为西方心理学者所建构出来的理论和研究典范具有一定程度普适性,可以运用到不同文化之中,不必做任何的调整与修改) 5.社会文化适应:通过学习当地社会系统的运转和获得必要的技能和方式,以在不熟悉的文化情境中完成一些事物,从而去适应新的文化背景。 6.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自我知觉的一个维度,既重视自主行动的能力又强调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7.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一种对持续的亲缘关系和后代行动的自主性都给予强调达到代际关系系统。 二、简答题 1.列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三种家庭模型,并举例分析。 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国):一种特别强调持续的亲缘关系和代际依赖的代际关系系统。强调的是顺从和服从,不管是在子女们年幼时还是已经长大成人,原生家庭在生计上均对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每个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都有经济上的贡献。在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倾向于对孩子进行服从性导向的教育,并不会促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独立性不被当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被看成是对家庭完整和生计的威胁。代际之间的依赖性是通过家庭

企业品牌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企业品牌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作者魏丽宏中国社科院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企业品牌跨文化传播 【正文】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跨国企业的商品、资本、服务和信息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而随着各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越来越广泛,企业品牌的跨国传播日显重要。在利用种种现代资讯手段不断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给企业品牌传播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最为直接也最深刻。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是构成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同样,文化的差异和误解及其引发的冲突与碰撞,也往往会造成企业品牌跨国传播的困难和阻碍。正如美国学者拉里·A·萨默瓦(Larry A Samovar)和理查德·E·波特(Richard E Porter)在其编著的《跨文化传播》(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一书中所阐释,“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他们在文化认知上的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本身。”因此,依据对不同文化因素的认真考量而制定和实施跨文化传播策略,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品牌跨国传播和企业跨国经营成败与否的关键要素,而只有高度重视和策略地实施跨文化品牌传播,企业才能真正有效跨越不同文化障碍,规避文化冲突,克服先天文化差异形成的阻力,并在努力寻求文化融合中,实现传播诉求,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彰显品牌魅力,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从而使企业品牌赢得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认同、选择和喜爱,使企业更好地经营发展、走向世界,实现品牌和市场的国际扩张。 一、本土化传播:企业品牌跨国传播中规避文化冲突的有效策略 任何一个企业品牌本身都承载着文化,而在其跨国传播中,也都不可避免地将直面目标国的本土文化,并有可能因种种文化差异和传播策略不当,而引发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统计和分析表明,全球大约有35%—45%的企业品牌在跨国传播中失败,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不能适应文化差异造成的,国际营销案例中因跨文化传播引发冲突的实例不胜枚举,尤以品牌广告传播的创意领域为甚。种种实战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在跨文化品牌传播中,企业应充分认识不同文化差异的事实,尊重目标国的文化与传统、情感与信仰等文化理念,通过入乡随俗、本土移植的品牌传播策略,形成文化对接,从而规避和缓冲文化差异带来的疏离、震荡和冲突,并在跨文化传播中不断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品牌美誉度,最终赢得目标国市场。 那么,在企业品牌跨文化传播中,究竟如何参照考量本土文化因素,才能制定有效的本土化传播策略呢?拉里A·萨默瓦和理查德E·波特在其合著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中指出,“不同种类的文化是根据一系列按照某些基本的尺度或核心的价值特征建立起来的变量来表现差异的”,这些变量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与法律、审美心理等等,如果忽略或漠视这些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播变量,就会在传播过程中间引发文化误读并给品牌本身带来认知的紧张与压力,品牌传播的效果就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与冲击,甚至导致品牌在目标国市场被拒绝接受。 1、语言符号: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符号都蕴藏着约定俗成的意义,并与文化密切相关。由于语言文字往往被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验赋予远超过其本身的更丰富的意义,这就造成企业品牌的跨文化传播在语言符号方面的难度,即“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意味着必须超越这种文化的词汇和语法本身,必须将对文化的理解范畴扩大延伸到一种更宏阔的视野”因此,出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下,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理解非常容易达成认知的共识;但是一旦置于一个多元的或者迥异的文化背景和国际市场中,品牌传播面临着众多语言文化差异包括语言文字的种类、使用范围、使用习

跨文化传播中所潜在的问题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中所潜在的问题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小组成员:靳亚亚王亚琴袁美玲曲金环陈婷张艳杨茜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全球化的蔓延,文化领域面临全球化的趋势,各国的跨文化交流逐步增多,但因为各国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差异,尤其是在民族中心主义,消费主义,东方主义的影响下跨文化传播始终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更需要在深刻认识这样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检视作为“舶来品”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作出我们当下的思考。本文即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民族中心主义以及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信念,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通常等同于国家)优先于所有其他文化群体。它表现为一种民族优越感,即从本民族文化价值出发判断其他文化的价值。都试图用自己的文化价值去观察和评价他者,特别是在文化冲突发生的时候,每一种文化都习惯于抬高自己的文化价值,以凝聚文化群体的信念,取得对他文化的支配权。实际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也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一)民族中心主义导致的自我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与人类意识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紧密相连,因而,消解或限制民族中心主义是一项战胜自我的工作。一般说来,人的发展既是立足于文化根源性的发展,又是面向他者的开放式发展,但是两者总是发生难以遏制的冲突。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眼光的看待其它文化固然是不可取的,同时也对跨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障碍。为了协调其中的矛盾,人们转而寻求普世价值,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通价值和共同价值。可到头来,且不说所谓普世价值大体上是西方价值,仅就不同文化对普世价值的理解而言,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二)民族中心主义造成的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其他文化信息时,因过分简单地归纳而形成的对他文化的概念化认识,并由这种概念化的认识形成对他文化的成见。本来,对他文化的归纳与总结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互动方式,概念化也表明人要追求对他文化的确定性

跨文化沟通经历报告

跨文化沟通经历报告 这是我的一段跨文化沟通的经历。 我认识3个美国朋友,他们都是交换生,来昆明理工学中文的。一个高高帅帅的Matt,一个矮矮胖胖的Jessica, 一个黒黒爱笑的Will。他们友善,而且跟我一样都酷爱运动,特别是篮球。为了完成一次真正的跨文化沟通,我把他们都出来,一起打篮球,然后一起进餐。 我只有Matt的电话,很奇怪Will 和Jessica在中国没有手机号码,所以我约了Matt,Matt帮我约到那俩。其实他们都有MSN,只是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用了QQ,所以我的MSN几乎都是脱机状态。 我们的沟通真正开始了。 为了出于友好,我提前到了篮球场,并且给他们一人买了一瓶“脉动”。他们果然很准时,说好了5 o’clock .pm ,不到这一刻他们不出现。 见了面,Matt 就第一个主动跟我握手,说话时还算客气,面部表情丰富。”Nice to meet you, Matt.”我这样跟他招呼. 然后是Jessica,似乎又胖了,我跟他开玩笑说“Hey,look your waist,can you still dunk onto me?”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Uh… maybe… aha , but I can still pass you a good ball! ” 最后是Will,他又是那样似乎很兴奋的语调:”Hey! Hey! It is a fine day today. How do you do?”美国人似乎很叫人很涨精神。而我的中国朋友们似乎这样打招呼的:点头,微笑,来啦?这也很温暖。 然后就是打球,我的英语不怎么好,但是得益于对NBA的热爱,还是懂得几句篮球术语,wonderful、pass、shot、what a teamwork、you make it 。当遇到我不懂得表达的情况下,我会用完成一些动作来演示我的疑问。他们的大脑不小,很容易就理解我要表达的。”Oh,you mean a T-foul , right ?” Yes! 大概一个半小时后,我们都累了。”Have a rest, I am a little tired.” Jessica最先发话,然后我们都同意了。我们休息了一会,然后边走边聊走向“师生一食堂”。更精彩的内容发生了。 我所在学院的饭卡在这食堂用不了,所以我刷了Matt的卡,然后刷了多少钱,我就还他多少,他也很自然地接过去。因为在美国流行AA制,而在我们中国,习惯上是相互请客。如果他们是我的老乡,我来他们学校,我非得让他们请客不可。 我们各自打好了饭菜,四人围着一张桌子坐着。 Will的口味和我差不多,都是打了一汤一菜一肉,而且看起来都是偏淡的。Matt就不同了,他打的3个都是蔬菜,因为他是一个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Jessica跟他截然不同,3个都是高蛋白的,两个肉一个豆腐!我的天啊,我跟他说“No wonder you become so heavy,too much protein you’ve got.”他反驳说:“No, Bingo, generally I don’t have too much meet. But now I am hungry.”好吧,不说他了,这样他在篮板底下就更有优势。 他们来了中国也有两个月了,但是对这里的很多都充满疑问。比如他会问我们怎么会煮蔬菜汤,在他们国家,好的蔬菜会被做成沙拉。我只能回答这是这是饮食习惯吧,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我问打了汤的Will喜不喜欢喝,他说味道不错,他以前吃得太少了,他说他想学会怎么煮。他们问我Tofu (豆腐)是怎么做成的。我只能跟他们说,“It’s made from beam or soy. Matt, you

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

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 陈卫星 我们面临着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传播媒介迅速改变了大众媒介文化在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构成和社会阶层划分中的角色,人们正是通过它来建构自我及确定自我在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媒介文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内容,文化工业从单数状态转变为复数状态。卫星电视以及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组织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大众化、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强化了社会的开放性。从世界范围来看,卫星电视以及多媒体和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也在朝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的现实力量或者说是“新殖民主义”的先头部队。 从软件到硬件,从广告到节目,信息传播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从通讯卫星到光缆干线,跨国传播活动正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加速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各种对话、科技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存在的普遍方式。跨文化传播的表象越来越直接地通过媒介本身扩散出来,数量越来越大,影像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技术的直接性手段对我们理解跨文化传播提出了几个基本问题,一是跨文化传播的产生机制是什么?二是跨文化传播的作用过程如何?三是跨文化传播的媒介逻辑对传播生态有什么影响?本文试图就这三个命题略做阐述。 一技术神话的经济本质 根据控制论的原理来说,一个社会的主要敌人是熵。而传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扮演一个解放者的角色,抵消所有试图摧毁发展生机并导致社会蜕化的因素,这就赋予传播一种“意识形态”的意义,因为可以从技术手段上来推断通过信息传播网络的设置来解决社会发展当中可能提到的问题。 麦克卢汉在六十年代就把社会定义为传播工艺所施展的对象,他的幻觉是希望通过传播机器的功能来担保社会和谐,产生一种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互动反应。根据他的“传播是人体延伸”的理论,所有的人体存在(生理、智力、肌肉、神经等)都是物理意义或信息意义上的媒介。这个假说的阐释基础是把人类现象归结为自然科学的推理,从技术角度上去理解似乎是正确的,而从社会角度和智力角度去理解就要大打折扣。麦克卢汉的技术乐观主义在于他假定一个形式意义上的技术模式拥有足够的理性意图,这实际上暴露出技术理性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在麦克卢汉的心目中,传播具有实现世界大同的功能,因为传播技术工具的更新把世界变为“地球村。” 差不多与麦克卢汉同时,美国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1969年)一书中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处在一个谈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立场的时代,然而这无关紧要。我们从今以后不可能再讨论帝国主义,这包括文化帝国主义和经济帝国主义,尤其是文化帝国主义。因为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为所有社会的新模式。 他预言这个模式将被所有社会所模仿:“地球村模式”或“全球化社会”。争论当中他还居心叵测地指出六十年代的美国是全球化社会的成功体现。在历史上第一个接近全球化社会和地球村平台的国家是美国。我们不能再讲帝国主义因为美国向所有社会提供了一个模式:这当中没有力量关系,因为这个模式是中立的。他举例牛仔裤、模特儿、电影电视、大学之间的国际交流作为论据,证明美国代表了唯一行得通的人类演变的模式。他还就传播这一点进行补充:如果说美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是因为它是第一个传播发达的社会,全球至少有65%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终端是美国。我们是一个最传播的社会,是历史上最全球化的社会。“不管怎么说,美国强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它对传播的世界市场的支配。世界上流通的百分之八十的文字和影像来源于美国。” ①他从中引出政治教训:今后,我们应该通过网络外交的方式来实现炮舰外交和实力外交不能实现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