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部解剖学_5腹部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腹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 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及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界: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界: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临床意义:
网膜囊位置较 深,胃后壁穿孔或 某些炎症导至网膜 囊内积液,早期常 局限在囊内,给诊 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系膜mesentery
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称半月线。
腹白线:
由两侧腹直 肌鞘纤维腹前
腹白线
正中线上彼此
交织而成。厚
而坚韧,血管
少。
2.腹外斜肌
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 (浅环) 内侧脚
脚间纤维 外侧脚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及右输尿
管起始部
内侧: 胰头 胆总管 外侧: 结肠右曲
(3)十二指肠水平部
横跨第3腰椎,长约10cm 。
水平部的毗邻:
上方: 胰头 后方:右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前方: 肠系膜根 肠系膜上A、V
(4)升部
从第3腰椎左
侧上升至第2腰椎
左侧急转向前下
1.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
位于膈与横结
肠及其系膜之间。
又称为膈下间隙或
肝周间隙。共有6个 腹膜间隙
膈下间隙的分区: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前间隙 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前间隙
局部解剖学5腹部资料

胆囊体表投影: 第10/11肋间隙与肩关节水平线交点的上方
7.皱胃
形态:葫芦形(前大后小) 位置:右季肋部和剑状软
骨部,8~12肋骨相对 大弯:与腹底壁相接触 小弯:邻接瓣胃的下缘和
后方
幽门和十二指肠的起始处体表投影:膝盖 骨向前作一水平线与肋弓的交点处
8.瓣胃
形态:球形、坚实 位置: 右季肋部,7~11 肋骨相对 右面:接触肝、膈 左面:与瘤、网、皱胃接触
二.腹膜(peritoneum)、腹膜腔
位置:腹腔、骨盆腔、及其内的器官表面 壁层、脏层 腹膜腔:1个,内有少量浆液,润滑作用,减少摩 擦
雄性:密闭的腔隙 雌性:与外界相通
腹膜、腹膜腔
第三节 腹腔内器官解剖
牛羊腹腔器官的解剖 猪腹腔器官的解剖(了解) 马腹腔器官的解剖(了解)
*腹腔分区
5.肝
形状:长方形,厚实 分叶:颜色:
位置: 左叶一小区:左侧腹前下方(第6、7肋骨下部相对处) 其余:右侧腹前部(右季肋区),从第6、7肋骨到第
2、3腰椎的腹侧,长轴斜向前下方
肝穿刺点:右侧第10/11肋间与髋结节中点同 肩关节连线交点的上方(无大血管,较安全)
6.胆囊
除马、骆驼无胆囊 牛:很大,呈梨状 位置:肝的脏面胆囊窝内,右叶与中叶之间 牛: 肝管+胆囊管→胆管 →“乙”状曲 羊:胆管+胰管→一条总管→“乙”状曲
在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切断部分肌纤维并向下 分离,观察 1.最后肋间神经(肋腹神经) 2.髂下腹神经 3.髂腹股沟神经 4.腹股沟管
1.最后肋间神经(肋腹神经)
构成:最后胸神经的腹侧支 走向:最后肋骨后缘向下 分布: 腹侧壁和底壁皮肤 胸腹皮肌 腹壁肌肉
2.髂腹下神经
动物解剖生理学-5畜禽体表部位及方位的认知

正中矢状面(左图) 和侧矢状面(右图)
绪论
2.横断面:是指与畜体长轴向垂直的切面,可将畜体分为 前后两部分。 3.水平面:是指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向垂直的 切面。
横断面和水平面(额面)
绪论
躯干术语
前/后:靠近畜体头端/尾端 背/腹:靠近脊柱/远离脊柱 内侧和外侧:靠近/远离正中矢状面 内/外:管状器官的内外侧 浅/深:靠近/远离皮肤表面。
绪论
躯干部
颈 部:颈背侧部,颈侧部, 颈腹侧部 胸背部: 鬐甲部,背部,肋部 腰腹部:腰部,腹部 荐臀部:荐部,臀部 尾 部:尾巴
绪论
四肢部
前肢部:肩部、臂部、前臂部、前脚部(腕、掌、指) 后肢部: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后脚部(跗、跖、趾)
畜身体的长轴/纵轴:从头至尾,与地面平行。 面:1.矢状面:与畜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可分为两种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和侧矢状面。
动物解剖生理
主讲:裴占阳 电话: 科室:动物解剖生理教研室
任务四 畜禽体表部位及方位的认知 Q1:掌握畜禽体表部位的划分。 Q2:掌握畜禽体表部位的组成。 Q3:掌握畜禽体表方位术语。
绪论
一、畜禽体部位名称
颅部:枕部,顶部,
额部,颞部,耳部,
眼部
头 部
面部:眶下部,鼻部,
鼻孔部,唇部,咬肌
部,颊部,颏部。
绪论
四肢术语
近端/远端: 在四肢上靠近/远离躯干的一端。 背侧:前肢和后肢的前面都称为背侧。 掌侧:前肢的后面。 跖侧:后肢的后面。 桡侧/尺侧:前肢的内侧/前肢的后外侧。 胫侧/腓侧:后肢的内侧/后肢的后外侧。
谢谢大家
绪论
2.横断面:是指与畜体长轴向垂直的切面,可将畜体分为 前后两部分。 3.水平面:是指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向垂直的 切面。
横断面和水平面(额面)
绪论
躯干术语
前/后:靠近畜体头端/尾端 背/腹:靠近脊柱/远离脊柱 内侧和外侧:靠近/远离正中矢状面 内/外:管状器官的内外侧 浅/深:靠近/远离皮肤表面。
绪论
躯干部
颈 部:颈背侧部,颈侧部, 颈腹侧部 胸背部: 鬐甲部,背部,肋部 腰腹部:腰部,腹部 荐臀部:荐部,臀部 尾 部:尾巴
绪论
四肢部
前肢部:肩部、臂部、前臂部、前脚部(腕、掌、指) 后肢部: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后脚部(跗、跖、趾)
畜身体的长轴/纵轴:从头至尾,与地面平行。 面:1.矢状面:与畜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可分为两种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和侧矢状面。
动物解剖生理
主讲:裴占阳 电话: 科室:动物解剖生理教研室
任务四 畜禽体表部位及方位的认知 Q1:掌握畜禽体表部位的划分。 Q2:掌握畜禽体表部位的组成。 Q3:掌握畜禽体表方位术语。
绪论
一、畜禽体部位名称
颅部:枕部,顶部,
额部,颞部,耳部,
眼部
头 部
面部:眶下部,鼻部,
鼻孔部,唇部,咬肌
部,颊部,颏部。
绪论
四肢术语
近端/远端: 在四肢上靠近/远离躯干的一端。 背侧:前肢和后肢的前面都称为背侧。 掌侧:前肢的后面。 跖侧:后肢的后面。 桡侧/尺侧:前肢的内侧/前肢的后外侧。 胫侧/腓侧:后肢的内侧/后肢的后外侧。
谢谢大家
畜禽解剖生理04-05

消
化
系
骨盆部由背侧为荐骨和前几个尾
统
椎,两侧为髂骨和荐坐韧带,底壁为耻 骨和坐骨。前口由荐骨岬、髂骨及耻骨
前缘围成;后口由前几个尾椎、荐坐韧
带后缘及坐骨弓围成。腔内有直肠、膀
胱、生殖器官。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消 化 系 统
内脏、消化系统
畜禽解剖生理
消 化 系 统
内脏、消化系统
统 (二)骨盆腔
骨盆腔是腹腔向后的延续,其背侧为荐骨和前3~
4个尾椎,两侧为髂骨和荐坐韧带,底壁为耻骨和坐
骨。腔内有直肠、输尿管、膀胱及雌性动物的子宫
后部和阴道或雄性动物的输精管、尿生殖道和副性
腺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消 化 系 统
内脏、消化系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内脏、消化系统
统 (五)舌
舌在咀嚼、吞咽等动作中有搅拌和推送食物的作用。
舌分为舌尖、舌体和舌根三部分。
(六)齿
齿是口腔的重要器官,也是畜体最坚硬的器官,具
有采食和咀嚼作用。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内脏、消化系统
消 化
(七)唾液腺 唾液腺指能分泌唾液的腺体。主要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 腺三对。
系 二、咽
统
咽位于口腔、鼻腔的后方,喉和食管的前上方,是消化和 呼吸的共同通道。
牛唇坚实、短厚、不灵活。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
无毛区,称鼻唇镜,是鼻唇腺的开口处,健康牛此处
湿润、低温,常作为牛体是否健康的标志之一。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消 化 口腔 系 统
内脏、消化系统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 左肝上前间隙 • 左肝上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结肠下间隙
右结肠旁沟
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右沟上下流通,左沟不畅, 右窦封闭,左窦入盆。
膈结肠韧带
胆囊静脉cystic vein
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属支
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
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
脾静脉 splenic vein 肠系膜下静脉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交通(门脉高压)
(二)血管与淋巴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3.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5)贲门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外口---腹股沟管皮下环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斜疝
2.海氏三角
Hesselbach triangle
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 应
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蒂 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犬腹部解剖医学PPT课件

43
2.12子宫
44
2.13公犬生殖系统
白膜 睾丸纵隔 睾丸小叶 精曲小管
精直小管 睾丸网
睾丸输出小管 附睾 附睾体 附睾头 附睾尾
睾丸和附睾
45
敬请斧正 谢谢
46
13
1.8腹横筋膜和腹膜
内脏 腹膜脏层 腹膜腔
腹膜壁层
14
1.9膈
肋部3
胸骨部4
腰部1、 2
(左右膈脚)
主动脉裂孔6 食管裂孔8 腔静脉孔10
15
2腹腔内脏
⑴脾 ⑵胃 ⑶小肠 ⑷大肠 ⑸胰 ⑹肾 ⑺肾上腺 ⑻膀胱 ⑾子宫 ⑼卵巢 ⑽输卵管 ⑿肝
16
2.1肝
壁面
脏面 胃压迹 十二指肠压迹 肾压迹 肝门
39
2.10卵巢
成对,呈卵圆形,位于肾后附近, 右卵巢 比左卵巢位置
靠前,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背侧, 左卵巢位于降结肠与腹壁之
间。 卵巢被卵巢囊包裹。卵巢囊由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构 成,内侧有口通腹膜腔。卵巢借卵巢系膜附着于体壁和输卵管 系膜附着于最后1~ 2肋的中下三分之一, 借卵巢固有韧带附 着于子宫角前端。33ຫໍສະໝຸດ 2.6胰342.6胰
35
2.7肾
脂肪囊 纤维囊
肾门
肾窦
类型: 光滑的单乳头肾 皮质 髓质
肾锥体 肾嵴 肾盂 肾盂隐窝
36
2.7.1肾的结构
为光滑的单乳头肾, 由皮 质和髓质组成。 肾的外周为皮 质, 中央为髓质,突入肾盂的 纵嵴称肾嵴。在髓质额切面上
可见肾锥体。 肾盂突入肾锥体
之间的部分称肾盂隐窝。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腹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
鞘前壁
A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
2.12子宫
44
2.13公犬生殖系统
白膜 睾丸纵隔 睾丸小叶 精曲小管
精直小管 睾丸网
睾丸输出小管 附睾 附睾体 附睾头 附睾尾
睾丸和附睾
45
敬请斧正 谢谢
46
13
1.8腹横筋膜和腹膜
内脏 腹膜脏层 腹膜腔
腹膜壁层
14
1.9膈
肋部3
胸骨部4
腰部1、 2
(左右膈脚)
主动脉裂孔6 食管裂孔8 腔静脉孔10
15
2腹腔内脏
⑴脾 ⑵胃 ⑶小肠 ⑷大肠 ⑸胰 ⑹肾 ⑺肾上腺 ⑻膀胱 ⑾子宫 ⑼卵巢 ⑽输卵管 ⑿肝
16
2.1肝
壁面
脏面 胃压迹 十二指肠压迹 肾压迹 肝门
39
2.10卵巢
成对,呈卵圆形,位于肾后附近, 右卵巢 比左卵巢位置
靠前,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背侧, 左卵巢位于降结肠与腹壁之
间。 卵巢被卵巢囊包裹。卵巢囊由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构 成,内侧有口通腹膜腔。卵巢借卵巢系膜附着于体壁和输卵管 系膜附着于最后1~ 2肋的中下三分之一, 借卵巢固有韧带附 着于子宫角前端。33ຫໍສະໝຸດ 2.6胰342.6胰
35
2.7肾
脂肪囊 纤维囊
肾门
肾窦
类型: 光滑的单乳头肾 皮质 髓质
肾锥体 肾嵴 肾盂 肾盂隐窝
36
2.7.1肾的结构
为光滑的单乳头肾, 由皮 质和髓质组成。 肾的外周为皮 质, 中央为髓质,突入肾盂的 纵嵴称肾嵴。在髓质额切面上
可见肾锥体。 肾盂突入肾锥体
之间的部分称肾盂隐窝。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腹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
鞘前壁
A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
动物医学-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课件

网胃的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网胃的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5.2.1a 反刍动物的胃肠检查
•3、瓣胃检查 • 瓣胃的位置 在右侧第
7~10肋之间,肩关节水 平线上下附近。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视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视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触诊
、、叩诊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听诊
胃肠的特殊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第三节
直肠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5.3.1a 直肠检查的内容
• 一、牛的直肠检查 • 二、马属动物的直肠检
查 • 三、宠物的直肠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大动物腹部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小动物腹部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动物腹部的触诊小结
• 腹壁敏感,可见动物表现 回视、躲闪、反抗等动作, 提示腹膜的炎症。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网胃的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5.2.1a 反刍动物的胃肠检查
•3、瓣胃检查 • 瓣胃的位置 在右侧第
7~10肋之间,肩关节水 平线上下附近。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视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视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触诊
、、叩诊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瘤胃的听诊
胃肠的特殊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第三节
直肠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5.3.1a 直肠检查的内容
• 一、牛的直肠检查 • 二、马属动物的直肠检
查 • 三、宠物的直肠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大动物腹部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小动物腹部触诊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动物腹部的触诊小结
• 腹壁敏感,可见动物表现 回视、躲闪、反抗等动作, 提示腹膜的炎症。
兽医临床诊断学----腹 部 及 腹 腔 器 官 的 检 查
局部解剖学(腹部)

呈漏斗状突出,形成腹股沟 管深环;
④在深环内侧增厚形成窝间韧
带。修补腹股沟斜疝时,缝 合窝间韧带可缩紧深环;
⑤包绕精索形成精索内筋膜。
整理版
22
5、腹膜外组织
又称腹膜外脂肪或腹膜
外筋膜,位于腹横筋膜与
腹膜壁层之间,含有不同
程度的脂肪组织,向后与
腹膜后间隙相连续,内有
骼外血管及其分支、骼外
淋巴结、生殖骨神经等。
整理版
24
二、局部结构 (一)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分前、后两叶。
整理版
25
(二)腹白线和脐环 腹白线由腹前外侧
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 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 织而成,上宽下窄。 腹白线的腱膜纤维 在脐处环绕脐形成脐 环。
整理版
26
(三)腹股沟管
位置:
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1.5cm处,腹前外侧壁下 部,长约4~5cm。
整理版
14
腹股沟韧带内侧端小部分 纤维由耻骨结节向下后 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 (陷窝韧带)。向外侧 延伸附着于耻骨梳,称 耻骨梳韧带。
整理版
15
腹内斜肌 在腹直肌外侧移行
为腱膜,并分两层包 绕腹直肌,止于腹白 线。
整理版
16
腹横肌
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
在腹直肌下部的外侧缘附近, 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互 相融合,构成腹股沟镰,亦 称联合腱,部分人以两肌结 合而非腱性融合,可称联合 肌。腹横肌和腹内肌的少量 下部肌纤维与腹股沟韧带中 点处延续为菲薄的提睾肌包 裹精索和睾丸,有悬提睾丸 的作用。
整理版
27
两口
内口: 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约 1.5cm,为腹横筋膜随 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外的突 口。
④在深环内侧增厚形成窝间韧
带。修补腹股沟斜疝时,缝 合窝间韧带可缩紧深环;
⑤包绕精索形成精索内筋膜。
整理版
22
5、腹膜外组织
又称腹膜外脂肪或腹膜
外筋膜,位于腹横筋膜与
腹膜壁层之间,含有不同
程度的脂肪组织,向后与
腹膜后间隙相连续,内有
骼外血管及其分支、骼外
淋巴结、生殖骨神经等。
整理版
24
二、局部结构 (一)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分前、后两叶。
整理版
25
(二)腹白线和脐环 腹白线由腹前外侧
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 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 织而成,上宽下窄。 腹白线的腱膜纤维 在脐处环绕脐形成脐 环。
整理版
26
(三)腹股沟管
位置:
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1.5cm处,腹前外侧壁下 部,长约4~5cm。
整理版
14
腹股沟韧带内侧端小部分 纤维由耻骨结节向下后 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 (陷窝韧带)。向外侧 延伸附着于耻骨梳,称 耻骨梳韧带。
整理版
15
腹内斜肌 在腹直肌外侧移行
为腱膜,并分两层包 绕腹直肌,止于腹白 线。
整理版
16
腹横肌
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
在腹直肌下部的外侧缘附近, 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互 相融合,构成腹股沟镰,亦 称联合腱,部分人以两肌结 合而非腱性融合,可称联合 肌。腹横肌和腹内肌的少量 下部肌纤维与腹股沟韧带中 点处延续为菲薄的提睾肌包 裹精索和睾丸,有悬提睾丸 的作用。
整理版
27
两口
内口: 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约 1.5cm,为腹横筋膜随 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外的突 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侧最后肋骨后缘和髋结节前缘为界,分:
腹前部
剑状软骨部 左季肋部 右季肋部
腹中部
左髂部 右髂部 中间部(腰部、脐部)
腹后部
左腹股沟部 右腹股沟部
耻骨部
牛腹腔器官的解剖
右侧观 左侧观
一、右侧观
1.右肾和右肾上腺 9.小网膜
2.后腔静脉
10.大网膜
3.十二指肠
11.结肠
4.胰
12.盲肠
5.肝
13.空肠
(骨盆前口)
11.结肠
结肠圆盘投影:最后肋 骨至阔筋膜张肌之间的 腹腔正中矢状面上
圆盘左侧:接瘤胃 圆盘右侧:与右腹壁之
间有空肠肠圈和两层大 网膜相隔
12.盲肠
➢ 圆筒状 ➢ 右髂部,前端与结肠相连,
腹白线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腱膜交织而成
第十层:腹膜壁层
一层浆膜 位置:软腹壁内表面 营养好的家畜在腹膜外蓄积有大量脂肪
第二节 腹腔和腹膜
腹腔 腹膜
一.腹腔
最大的腔,前后伸长、左右稍扁的卵圆形 容纳:消化、泌尿生殖器官、脾、大血管
背侧: 腰椎、腰肌、膈的腰部 两侧壁: 软腹壁、弓肋的肋软骨、膈的肋骨部 底壁:剑状软骨、软腹壁的底部 前壁:膈 后方: 通骨盆腔,以骨盆前口为界
1.腹股沟浅淋巴结
2~4个 乳房上~:乳房后上方
1.腹股沟浅淋巴结
公畜称阴茎背侧~ 阴茎背外侧
2~4个
2.股前淋巴结
髂下淋巴结、膝上淋巴结 位置: 膝关节上方,阔筋膜张肌前缘皮下, 膝盖骨上方的筋膜下间隙
第四层:深筋膜(草食动物称腹黄膜) 第五层:腹外斜肌 第六层: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位置
胸腔 膈腔静脉孔
肝的背缘 腔静脉沟
腰小肌的腹面 腹主动脉右侧
3.十二指肠
➢ 前部:起自幽门→前
上方伸延→肝脏面形 成一“乙”状弯曲
➢ 降部:→上、后→髋
结节前方→左→形成 后曲(髂曲)
➢ 升部:→前→右肾腹
侧与空肠相接(延续 为空肠)
4.胰
位置: 腰下、12指肠降部背内 侧的浆膜下
胰管:一条 牛:单独→十二指肠降部
胆囊体表投影: 第10/11肋间隙与肩关节水平线交点的上方
7.皱胃
形态:葫芦形(前大后小) 位置:右季肋部和剑状软
骨部,8~12肋骨相对 大弯:与腹底壁相接触 小弯:邻接瓣胃的下缘和
后方
幽门和十二指肠的起始处体表投影:膝盖 骨向前作一水平线与肋弓的交点处
8.瓣胃
形态:球形、坚实 位置: 右季肋部,7~11 肋骨相对 右面:接触肝、膈 左面:与瘤、网、皱胃接触
两层大网膜将位于 瘤胃右侧的各肠管覆盖
网膜上隐窝:大网膜与瘤胃背囊 的右壁
大部分肠管位于隐窝内
网膜囊:两层大网膜、瘤胃腹囊的外面、肝的部分脏 面之间所包围的潜在空隙
瘤胃腹囊在网膜囊之中
11.结肠
升结肠(特别长) 近绊:S形 旋绊:结肠圆盘,平面, 向心回、离心回 远绊:
横结肠 降结肠:“乙”状弯曲
畜牧局部解剖学_5腹部
软腹壁
膝褶向前至 肋弓的水平
线
侧部:
髋结节----最后 肋骨下端连线
肷(qian)部:上方
脐前 底部: 脐后
髂部:下方
二.解剖层次与结构
第一层:皮肤 第二层:浅筋膜、胸腹皮肌
第三层:筋膜下间隙 填充以疏松结缔组织,脂肪
1.乳房:第5章 2.腹股沟浅淋巴结 3.股前淋巴结
二.腹膜(peritoneum)、腹膜腔
位置:腹腔、骨盆腔、及其内的器官表面 壁层、脏层 腹膜腔:1个,内有少量浆液,润滑作用,减少摩 擦
雄性:密闭的腔隙 雌性:与外界相通
腹膜、腹膜腔
第三节 腹腔内器官解剖
牛羊腹腔器官的解剖 猪腹腔器官的解剖(了解) 马腹腔器官的解剖(了解)
*腹腔分区
内口:通腹腔,称腹环(深环) 外口:通皮下,称皮下环(浅环) 母畜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 公畜内有:+精索、总鞘膜、提睾肌
腹股沟管图片
腹股沟管图片
第七层:腹直肌 第八层:腹横肌
第九层:腹横筋膜
一层薄的结缔组织纤维板 位置:腹横肌的内面 向上:转为腰内筋膜 向前:转为膈筋膜 向下:与腹白线连合
5.肝
形状:长方形,厚实 分叶:颜色:
位置: 左叶一小区:左侧腹前下方(第6、7肋骨下部相对处) 其余:右侧腹前部(右季肋区),从第6、7肋骨到第
2、3腰椎的腹侧,长轴斜向前下方
肝穿刺点:右侧第10/11肋间与髋结节中点同 肩关节连线交点的上方(无大血管,较安全)
6.胆囊
除马、骆驼无胆囊 牛:很大,呈梨状 位置:肝的脏面胆囊窝内,右叶与中叶之间 牛: 肝管+胆囊管→胆管 →“乙”状曲 羊:胆管+胰管→一条总管→“乙”状曲
在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切断部分肌纤维并向下 分离,观察 1.最后肋间神经(肋腹神经) 2.髂下腹神经 3.髂腹股沟神经 4.腹股沟管
1.最后肋间神经(肋腹神经)
构成:最后胸神经的腹侧支 走向:最后肋骨后缘向下 分布: 腹侧壁和底壁皮肤 胸腹皮肌 腹壁肌肉
2.髂腹下神经
构成:第1腰神经腹侧支 走向:行经第2腰椎横突腹侧、 末端的外侧缘 分布: 腹壁肌肉和皮肤 膝关节外侧的皮肤
6.胆囊
14.回肠
7.皱胃
15.左肾
8.瓣胃
16.直肠起始部(略)
17.总肠系膜(略)
1.右肾和右肾上腺
右肾
类型:有沟多乳头肾 形状:长椭圆形 位置:腹腔右侧前上部、腰
椎横突的下方 体表投影:第12肋间隙至第2、
3腰椎横突的腹侧
右肾上腺
形状:心形 位置:右肾的前端内侧
2.后腔静脉
骨盆前口背侧处由左右髂总V汇合而成
3.髂腹股沟神经
构成:第2腰神经的腹侧支 走向:经第4腰椎横突末端的 外侧缘 分布: 腹壁肌肉和皮肤 膝关节外侧及以下的皮肤
腹部手术,麻醉时的进针点
牛: 肋腹神经: L1横突末端的前角 髂下腹神经:L2横突末端的后角 髂腹股沟神经:L4横突末端的前角/后角
4.腹股沟管
位置:腹底壁后部,耻前腱两侧 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之间裂隙 2个口:
*瓣胃穿刺位置:肩关节水平线与第9/10肋间隙交点处或下方 1厘米处
9.小网膜
肝的脏面→瓣胃壁→皱胃小弯、十二指肠起始部, 由此正好覆盖在瓣胃的外侧面
10.大网膜
分:浅层和深层 每层均由两层浆膜构成 浅层:瘤胃的左纵沟 →经
过瘤胃腹囊底面→右侧 →12指肠、皱胃大弯 位置:深层大网膜的表面
深层:右纵沟→向下绕 过肠管→延浅层向上 →12指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