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委婉语

合集下载

汉语关于死的委婉语

汉语关于死的委婉语

汉语关于死的委婉语
在汉语中,关于死亡的讨论往往需要委婉和敏感的措辞来避免直接触碰人们的情感。

对于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常用的委婉语,以及如何在表达中尊重和关怀他人的感受。

首先,我们可以谈论人生的离别与结束。

在汉语中,用词“人生离别”一词可以代表过世的意思。

它强调了离别是人生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这种说法包含了对逝者人生经历的尊重,传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与缅怀。

另外一个常用的委婉语是“归西”。

这个词源于佛教思想,在宗教文化中用来指代人们灵魂的归宿。

用“归西”的说法,可以为人们信仰的安慰和思考提供一种方式,帮助他们面对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经常使用“他/她已经离开我们了”来委婉地表达某人已经去世的情况。

这种说法着重于个体的离开,并以“我们”作为集体表达,帮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离别的普遍性。

除了以上几个委婉语外,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些常用的隐喻和比喻来表达死亡。

例如,“离去”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离开世界的状态,它强调了生命的不可逆转与世事的变幻。

“长眠不起”形容人们长时间安静地躺在安息之地,给人一种和平与安宁的感觉。

总之,使用委婉语是我们在面对死亡和丧失时,为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减轻他们的痛苦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通过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
说法,我们可以在表达中展示对逝者的缅怀和思念,并帮助人们从积极的角度去接受和面对生命的离别。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最新年文档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最新年文档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

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

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

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

“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

“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原则1.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大类:(1)得体准则(Tact Maxim)。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其中,一致准则指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汉语委婉语

汉语委婉语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刘冬梅[摘要]委婉语是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学在语言中的反映。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恐惧,也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它常为人们所忌讳,死亡主题是委婉语产生的永久源泉。

本文从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8-0103-02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

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

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

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

“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

“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中英委婉语的翻译——以《儒林外史》中英对照译本为例

中英委婉语的翻译——以《儒林外史》中英对照译本为例

语言新探中英委婉语的翻译——以《儒林外史》中英对照译本为例相玲 任素贞青岛科技大学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格,它反映了特定区域的语言和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文化内涵的翻译极其重要。

为了保证英汉语言间的交流,译者在翻译委婉语时,通常会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从汉英语言的文化及语用方面,以《儒林外史》的中英文本为对照,探讨交际翻译及其策略在英译本委婉语翻译中的体现,传达中文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与语用;交际翻译;翻译策略;委婉语翻译委婉语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与尴尬的话题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委婉语的使用通常会成为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即在一定语境中选择较为含蓄、模糊的语言文字。

一门没有委婉语的语言将会构成交际的工具性缺陷。

由于不同民族和社会间的历史、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在言语交际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修辞意义和语用价值。

一般来说,委婉语以词、短语或小句的形式作为翻译的转换单位。

对译者来说,了解中英语言的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和语用异同,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进行翻译传达意义,在对外交流中非常必要。

本文以《儒林外史》的中文与英译本为对照,从汉英语言文化及语用方面来探讨委婉语翻译。

一、委婉语与交际翻译(一)委婉语委婉语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指的是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述者不直抒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方式。

委婉语是特定场合中用于交际的重要手段,其运用不仅遵循语用礼貌原则,还是利用会话准则的结果。

1.汉语委婉语的分类汉语受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在语言表达方面秉承中庸以及和谐思想,存在大量的委婉语,比如汉语中用“拮据”委婉表示生活贫困,用“学得慢”来表示学习迟钝等。

根据《汉语委婉语词典》,汉语中的委婉语以婉指对象为分类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与死亡和疾病相关的委婉语,与称谓相关的委婉语,与金钱和情爱相关的委婉语以及其他委婉语等。

汉语委婉语理解中的语用充实

汉语委婉语理解中的语用充实
作 者 简 介 : 刘平 , 广 东外 语 外 贸 大 学 商 务 英 语 学 院 副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 研 究 方 向 :语 用 学 ,语 言 哲 学 , 商
事物或事情的 ,意 义温 和而曲折的言词 。
二 、委 婉 语 的 相 关研 究
委婉语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国外是从禁忌语开始的,
古希腊和希伯来人不能直呼他们的神 ,就用委婉语代替这类 禁忌 。在1 世纪 8年代初 ,英国作家B u t 6 O ln首创了ep e s u hmi m

人间将充满仇怨”【。人们为 了礼貌 、面子等原 因会避免使 2 ]
在 E p e s a d shmi 一 书 中 ,两 位 作 者 使 用 大量 u hmi n p e s m Dy m
的实例分门别类描述了委婉语和粗直语 ,井用语 言学理论对 其使用和功能进行 了分析 。在 F ridnWod 一书中 ,两 obd e rs
位 作 者 主要 阐述 了各 种语 言禁 忌 现 象 ,如 行 话 、食物 、性 、 疾 病 和 死 亡等 , 与此 同 时 也研 究 了与 此 相对 的委 婉 语 和正 统
的本体 事物 之 间概 念 范畴 变化 的几种类 型 ,认 为委婉 语 的理解 是一 个在语 境 因素 制约 下的语 用充
实过程 。
关键 词 :汉语 委婉 语 ;概 念 范畴 ;语 用 充 实
中图分类 号 :H 3 00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9 2 2 0 ) 6 0 4 - 5 2 0 6 (0 9 0 - 0 8 0 6
so a e p eu ewh nt e r l i gs meh n ih t e i n t t o l s e y a et k n o t i gwh c y h p h a h

禁忌语委婉语

禁忌语委婉语

一、委婉语的定义 汉语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在修辞学的范畴内进行,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分设“婉转”和“避讳”;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对“委婉”的解释是:“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统治阶级,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是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界定是:“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语’。

”英语中的“euphemism”源自希腊语euphemisos,词头“eu”意思是“good orsoundingwell”,词干“pheme”意思是“speech orsay-ing”;“euphemism”的意思是“the substitution of anagreeable or inoffensive expression for one thatmayoffend or suggest something unpleasant”,从而形成“words ofgood speech”。

二、委婉语的分类 英语的委婉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phemisms)。

传统委婉语最早是随禁忌语的出现而出现的。

禁忌语( taboo)指“among people, somthingwith religion or custom regards as forbidden nto touched spoken of”(某些民族的宗教或社会习惯禁止触摸或提及的东西),某些事物的名称既已被列入禁忌范围,则必须用另一种语言形式来替代它,于是便产生了禁忌语,这些禁忌语包括生、老病、死各个方面。

另一种就是文体委婉语,亦称恭维话、溢美词,与禁忌并无关系,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避免刺激,或是为了争取合作,有时候三、汉英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一)汉英委婉语的相同之处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委婉语的语用交际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委婉语1

委婉语1
为符合中庸和谐的要求, 现代汉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 婉转语, 用来避讳那些不
便直说出来的词语。
(二)、借代 借代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
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事务 去代替,借代具有相关性,可以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 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应 用借代的手法还可以将不愿启齿 的词儿隐去,以达到避讳婉转的 目的。 例如: 贪杯=爱喝酒 老手=老色鬼 三尺土=坟墓 哨子=地痞流氓
(三)、暗喻 “暗喻”也就是
1.耳背=耳聋 2.油水=贿金 3.贪杯=爱喝酒 4.条子=警察 5.手头紧=穷 6.三尺土=坟墓 7.离开了=去世 8.走入歧途=堕落 9.气色不好=有病 10.衣服瘦了=胖 11.生理上有缺陷=残废 12.经济调整时期=经济萧条时期
委婉语实质上是禁忌语的变体, 担负着润滑交际的任务。 与人交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 围是必要的,有些敏感性、刺激 性的字眼不得不提时,为了对方 更易接受,需说得文雅含蓄一点, 这是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汉语委婉语不仅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而存在,实际上也给我们 提供了汉文化中有关价值观的许多信息,为数不少的委婉语 也应运而生。 例如,中国人在与价值观念有关的“钱”的问题上,态度表 面看是矛盾的:一方面“君子言仁不言利”;另一方面“钱” 毕竟是财富的象征,人们又离不开它。这种“矛盾”心理在 言语实践中的调和就是正面谈论“钱”时,毫无顾忌,但在 涉及个人的金钱观念时,往往避“俗”就“雅”,如用“金、 银、钞票、现金、款项、收银处”等代替。这使得中国人既 可以从容地谈“钱”,又能保全体面。 此外,不直言“钱”有时是缘于宗教原因或迷信心理。例如 “佛龛”,有的人就不说买,而是说“请”,因为“佛龛” 作为供奉佛像的小阁子,是佛界净地,佛界是视金钱为世间 浊物的,说“买”就显得俗气,有玷污佛祖之嫌。

试论汉语委婉语的英译技巧

试论汉语委婉语的英译技巧
12 . 语 用功 能
sc , Oil k dl e penny 杨宪益 、 ik S oe k rg ac.( to i 戴乃迭译 ) 1 他一开 口说 , 0) 把我吓了一跳 , 原来开宗明义是讲男女 的事儿 , 我说 这是 四 旧 。 ( 城《 王 》 阿 棋 )
r fr ot e s b t u in o l ee t h u si t fa mi s t o d,idi c rv g e e p e so ro e t o g t n r t a u x r s in f n h u h e o o t e o fn ie,h rh o l n . o b fe sv a rb u t s
i h s fa p e s n ,ls i c a r s me h n h u h o b n l a - s t e u e o la a t e s d r tn me o o t i g t o g t t e u p e s e
an . t
鉴于上述定义 , 我们 可以看 出, 委婉语的使用就是用含蓄的、 文雅的 、 得体的词来代替苛刻的 、 率直的 、 粗俗的词句。人们在交际 中通常会尽量 避 免 使 用 令人 不 快 的 语 言 , 而是 用 更 加 得 体 的话 语 来 表 达 相 同 的 意思
试 论 汉语 委婉 语 的 英译 技巧
李 兰
( 成都 理 工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四川 成都 60 0 ) 10 0

摘 要:本 文从委婉语 的定义、 语用功能及语 义特征三个方面入手 , 对汉语委婉语的翻译 方法进 行 了探 讨。提 出了意译 、 直译 、 直译 加 注释 、 移翻 译 法 和 综 合 法 等五 种 英 译 技 巧 , 期达 到 在 实 际翻 译 工作 中加 强对 委 婉语 的理 解 和 交 流 的 目的 。 迁 以 关键词 :委婉语 ; 用功能 ; 语 语义特征 ; 英译技巧 中 图 分类 号 :15 ] 9 -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0 9 2 1 0 17 9 2( 0 0) 8—0 9 0 2 4— 2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 现象 , 以独特 的角度 反映和折射 出一个 它 民族的历史演进 , 也反映和折射 出政 治 、 经济 、 文化和思 想意识等领 域的 变迁。委婉语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 的民族信仰 , 是人类社会普 遍存 也 在的文化心理现象 , 在各 国文化 中都有悠久的历史 , 并且渗透到人们 生活 的各个方面。随着跨文化交 际 日益频 繁, 委婉语 的互译 势必变得越 来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二、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三、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四、汉语委婉语的内容
一、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禁忌
因恐惧、敬畏、礼貌等原因而忌讳一些事 物或现象
(二)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世要采取 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的态度,认为凡事“过 犹不及”。
二、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2.省略
死——离开了(人世) 怀孕——有了(身孕)
(三)修辞手段
1.暗喻法 贿金——油水 堕落——走入歧途
2.借代法 爱喝酒——贪杯 老色鬼——老手 坟墓——三尺土 地痞流氓——哨子
3.谐音 吸毒成瘾者——隐(瘾)君子 丈夫在家受妻子的气—气(妻)管炎(严)
四、汉语委婉语的内容
(一)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五)其他方面的委婉语
钱——金、银、钞票、现金 没钱或缺钱——拮据、手头紧、囊中羞涩
汉语委婉语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文 化特征、文化意识和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和行为方式。
恰当地使用委婉语不但可以避免刺 激,给人以安慰;而且可以消除粗俗, 给人以文雅。善于使用委语,可以帮助 我们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与人交流。
汉语委婉语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文 体委婉语和反委婉语三类:
(一)传统委婉语 传统委婉语与禁忌语密切相关,它 主要是对死、病、葬、等禁忌事物以典 雅、含蓄、中听、礼貌的表达。
(二)文体委婉语
文体委婉语实际是指恭维话、溢美之 词。
(三)反委婉语
反委婉语又叫自谦委婉语,是指说话 者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抬高对方,以表 示尊敬、谦虚。
三、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一)词汇手段
1.同义词替代法
残废——残疾或残障 耳聋——耳背
2.借词法
厕所——W.C(water closet) 小便——一号(Number one)
3.模糊语词法
性病——暗疾 出现不幸的事——出事 卖淫——贱业
4.反面着笔法
愚蠢——不聪明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语法手段
1.迂回法
胖——衣服瘦了 怀孕——吃双份饭 厕所——洗手间、更衣间
汉语委婉语
在一定语言环境里,遇到直说会强烈 刺激对方情感或预计直接表达会影响语言 效果的时候,便不言本意,采用一种委婉 曲折的话来表达,这种修辞方式叫委婉。
—季绍德 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 话来烘托暗示的,名叫婉转辞。
—陈望道
委婉语,顾名思义,就是用婉转或 含蓄的方式来礼貌地表达禁忌或敏感事 物的言词。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候死 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天堂、上天、归天、下地狱、见阎王
坐化、归西、归寂
登仙、羽化、仙游
逝世、谢世
牺牲
过逝、走了、安息、病故、长眠
见鬼去了、见阎王去了、上西天
(二)与生理缺陷、短处有关的委婉语 跛子 ——腿脚不便 胖子——壮实或丰满 后进生——差生
(三)关于男女之间的委婉语
小妾——别室、侧室、次室、二房 夫妻感情不好——琴瑟不合 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引起的事情—— 桃色事件、桃花案件
男子的嫖妓行为—— 寻花问柳、招花惹 草、寻欢作乐
(四)与职业有关的委婉语
船沉——船重
理发师——发型设计师 理发店——发廊、发匠、发型设计中心 保姆——家政人员 扫大街的——清洁工 失业——待业、下岗 副局长、副处长——局长、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