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合集下载

实验一实验报告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实验一实验报告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EDA设计(一) 实验报告——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2kHz(峰值5mV) ,负载电阻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要求输入信号峰值增大到10mV电路输出信号均不失真。

在此状态下测试:①电路静态工作点值;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③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④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二.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三.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不失真1、不失真不失真波形图不失真直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i BQ=, i CQ=, v CEQ=2、饱和失真饱和失真电路图饱和失真波形图饱和失真直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i BQ=,i CQ=,v CEQ=3、截止失真截止失真电路图截止失真波形图截止失真直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i BQ=,i CQ=,v CEQ=四.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1、β值静态工作点:i BQ=,i CQ=,v CEQ=V BEQ=β=i C/i B=2、输入特性曲线及r be值:由图:dx=,dy=r be=dx/dy=输入特性曲线3、输出特性曲线及r ce值:由图dx=, 1/dy=r ce=dx/dy=输出特性曲线五.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1、输入电阻测输入电阻电路图由图:v= ,i=μAR i=v/i=μA=Ω2、输出电阻测输出电阻电路图1测输出电阻电路图2 由图:v o’= v o=R o=(v o’/v o-1)R L==Ω3、电压增益测电压增益电路图由图可得A V=六.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f L、f H值由图可得f L= f H=Δf= f H - f L=七.实验结果分析1、R iR i理论=[r be+(1+β)R E]//R b1//R b2 =[2976+(1+220)x10]//127k//110k=ΩE1=、R oR o理论=R c=3 kΩE2=/3=1%3、AvI E理论=V B/R E=[ V cc R5/(R2+R5)]/( R6+R1)=[10x110/(127+110)]/2010=r be理论=200+26(1+β)/ I E =2976ΩAv理论=β(R C//R L)/[ r be+(1+β)R E]=220(3kΩ//Ω)/[2976+(220+1)x10]= E3=、V1=10mV时,会出现失真,但加一个小电阻即可减少偏差。

模电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予元器问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2、学会测量和调整放大电路静态玉作点的方法,观察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3、学习测定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测试方法。

5、学习基本交直流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学习三极管及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明确实验目的。

2、学习放大电路动态反静态工作参数测量方法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接线路按图连好线路2.调整静态工作点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通过输出电缆线接至Us两端,调整函数倍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被信号使fc=lkHz, Ui=10mV . (Ui是放大电路输入信号ui的有效值,用毫伏表测量ui可得)。

将示波器Y轴输入电缆线连接至放大电路输出端。

然后调整基极电阻Rpl,在示波器上观察uo的波形,将uo调整到最大不失真输出。

注意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过程,观察何时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若出现双向失真应减小Ui,直至不出现失真。

调好工作点后Rp1电位器不能再动。

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记录数据于表1-1 (测量Uce和lc时,应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和直流电流档)。

表11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3.测量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为f=lkHz, Ui=1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波形。

若波形不失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o的实测值;调Ui=20mV,重复上述步骤,验证放大倍数的线性关系,填入数据记录表1-2中(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时,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

表1-2数据记录表1(I) 输入阻抗的测量: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阻1R1,用晶体毫伏表测量信号窑南端电压Us以及放大器输入电压Ui,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Ui * 1R1)/(Us-Ui)(2) 输出阻扰的测量:在放大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断开RL,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Uo1;接上RL,测得Uo2,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

项目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项目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一 单极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极管(BJT )单极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2.了解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掌握BJT 单极共射放大电路主要性能(A v 、R i 、R o )的测量方法。

4.学习通频带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4.数字毫伏表5.模拟电路实验平台三、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1. 参考电路实验参考电路如图4.2.1所示。

该电路采用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其温度稳定性好。

三极管选用国产高频小功率三极管3DG6,或国外型号9013,电位器R P 为调整静态工作点而设。

LR 1c R 1b R 2b R 1e R '1e R eC 1T 1C CCV +2S +-+-PR 2c iV ∙oV ∙图4.2.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2.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与调整静态工作点是指输入交流信号为零时三极管的基级电流I BQ 、集电极电流I CQ 和管压降V CEQ 。

在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中已经介绍,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若工作点选择的太高,易引起饱和失真,而选得太低,又引起截止失真,对于线性放大电路,这两种工作点都不合适的,必须对其进行调整。

图4.2.1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4.2.2所示。

其开路电压V BB 和内阻R B 分别为11b B R R =∥12b R CC b b b BB V R R R V 121112+=则 )R )(R 1(2e 1e +++-=βB BEQBB BQ R V V IBQ CQ I I β=CQ c CC CEQ I R V V )R R (2e 1e ++-≈BQI CQI CCV BR 1e R 2e R CR BBV图4.2.2 图4.5.1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由以上表达式可见,静态工作点与电路参数V CC 、R C 、R e1、R e2、R b11、R b12三极管的β都有关。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电路的组装,进一步学习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性质。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电路的目的是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放大。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一个只含有一个三极管的放大器,其结构简单,性能较好,并且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被广泛地应用。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分为两个部分:直流部分和交流部分。

其中,直流部分只负责将输入信号的直流分量放大,而且是每一级交流放大电路中的共同部分,它不仅决定了放大器直流的工作点,而且主宰了整个电路灵敏度的大小。

交流部分仅放大输入信号的交流成分,直流部分不参与放大工作,不影响交流信号的放大过程。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电子元器件和工具放齐,无噪声的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等。

2.按照电路图中的元器件连接方式将电路图所示的电子元器件组装成电路体系。

3.电源接通,开关正常,调节调节旋钮从小到大,使VCE < VCC,调整VCE上升到预设值,然后再根据调节旋钮上下调整交流信号,以使输出电压的原则尽可能小,且输出信号达到最大值,同时使输入的直流电压保持0.6V。

4.记录实验所得数据,并照片记录实验现象。

5.电路断电,拆卸电子元器件。

四.实验仪器1.7603B数字多用表2.单通道正弦信号发生器3.2SB561 transistor4.100Ω, 10KΩ, 1μF等电子元器件5.电源6.万用表等。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量取输入、输出交流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并计算其增益和相位差。

2.电路实验结果:图中的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如图,当输入信号的幅值较小时,输出偏离了零点,因为它的漂移的结果。

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强,输出波形向心移动,直到输入信号的峰值约为600mV时,在不失真、条件稳定和能力的范围内输出约为3.3 V。

当增益为27.71,相位差约为90度,这样的结果符合实际预期。

实验一、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一、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
输出电压的值用交流毫伏表监测函数发生器的输出值为便于调整可在0db的位置使其读数为5v输出大小由幅度旋钮手动调解控制先使函数发生器的输出读数为5v422在保持测量信号5v不变的情况下按一下信号源的衰减器的按键衰减60db后得到准确的5毫伏的输入信号观察此时交流毫伏表的测量值并由幅度旋钮手动调解到正好5mv423信号调好后把信号加入实验电路中
三. 实验电路参考图
21
Rb3
200k
RC1
1.5k
+6V
17-18
EC
RP2
470K 9-14
+
5mV 1KHz
3
+
C1
6-7 b
c V1 e
+ C2 10uf RL1 3k
20
+ uo -
信号发生器
u i 10uf
-
4
10-13
图1
四、实验原理
在电子技术中,被传递、加工和处理的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模 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定义:在时间和幅度上均不连续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晶体管放大电路,我们在输入端加入模拟小信号ui,放大器的输出端 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o,这样实现了模 拟电压信号被放大的作用,可用图1表示。我们在实验中要测这个试放 大器的放大倍数等参数。
IC,)填入表格1中。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试并调节 R 使 U
b1
C
=3V;
2. 1 测量静态参数与计算公式 这些内容是对应图1的参数测量
VCC U B IB Rb3 RP 2
2.2 表格 1
VCC U C IC RC1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有数据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有数据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有数据)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学习使用示波器和电压表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

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二、实验原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放大电路之一,它由一个晶体管、一个交流电源、一个负载电阻和一对输入输出端口组成。

通过适当的选择晶体管和电阻等元件的参数,可以实现对交流信号的放大作用。

三、实验步骤1.搭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接通电源,调整输入信号源,使输入信号源的幅度适中。

3.使用示波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输入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4.改变输入信号源的幅度,重复步骤3,记录数据。

5.改变负载电阻,重复步骤3和4,记录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性能指标。

7.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

四、实验数据分析等性能指标与输入信号幅度无关。

这是因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只包含一个晶体管和几个电阻元件,其性能指标主要由元件参数决定,而非输入信号幅度。

此外,实验数据还表明,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都很大,这有利于减小信号源内阻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然而,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较大,可能会导致输出信号失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五、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使用示波器和电压表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主要由元件参数决定,而非输入信号幅度。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有利于减小信号源内阻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然而,由于放大倍数较大可能导致输出信号失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电子技术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 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 3. 学习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 Av 的测试 方法 • 4.复习正确使用毫伏表、万用表、示波器 和信号源。
电子技术实验课件
二、实验仪器
• • • • • 1.示波器 2.信号源 3.数字万用表 4. 交流毫伏表 5.电子技术实验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放大电路的动态研究:改变静 态工作点,观察输出波形 (1)由信号源输入一个 f 1KHz 的 正弦波,逐渐加大幅度 u s ,观察 为不失真时,测出其大小,并计 算出放大倍数并观察波形。 (2)将上述交流信号逐渐加大 us 幅度,观察 0 为不失真时,测 0 大小,并计算出Av,填表 出 i 、 1-2
三、实验原理电路及内容
• 1.按图1-1连接电路(单级放大电路) (1)、用万用表检查实验箱中的三极管是 否好用、极性。 (2)、给出电源:直流稳压电源输出 12V 后关闭电源。 (3)、经检查确定线路无误后,接通电源 开始实测。
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 .测静态工作点,调试静态工作点,调 节Rp使Vc=6V,数据记在表1-1中。
i =5mV时,调节Rp • 3)在Vcc、Rc不变, 使Vc=1V左右,观察 0 波形变化;重新 调节Rp使Vc=10V左右,观察 0波形变 化,绘制两种刚好失真的波形图。填表 1-3,指出 0波形性质。
i0

[工学]南京理工大学EDA1实验报告

[工学]南京理工大学EDA1实验报告

EDA设计(一)实验报告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10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大。

在此状态下测试:1、电路静态工作点值;2、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 Rbe 、Rce值;3、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4、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L、fH值。

二.实验原理三极管在工作正常放大区时,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但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前提是直流电源为三极管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如果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则会导致放大出现饱和或截至失真,而不能正常放大。

当三极管工作在合适的静态点时,三极管有电压放大的作用。

此时表征放大电路的交流参数为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电压放大倍数。

由于电路中有电抗元件电容,另外三极管PN结也有等效电容的作用,所以,对于不同频率的交流输入信号,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不同的。

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关系定义为频率特性。

三.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Rw),用示波器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大)时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1)当电位计R w为0%时(即滑动变阻器取0欧姆时)电路出现饱和失真;饱和失真波形为下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出波形的下部明显被削平,波形处于失真状态,因此可得到饱和失真有削底现象。

此时,电路饱和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值为:即管压降ce V =0.1V ,be U =0.659V ,基极电流b I =0.13mA ,集电极电流c I =3mA 。

根据以上数据可分析得ce V <be U 是满足三极管饱和失真条件的,所以此时电路是处于饱和失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9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二、虚礼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步骤
1.启动multisim如图所示
2.点击菜单栏上place/component,弹出如下所示的select a component对话框
3.在group下拉菜单中选择basic,如图所示
一起移动,在工作区适当位置点击鼠标左键,如下图所示
5.同理,把如下所示的所有电阻放入工作区
6.同样,如下图所示选取电容10uF两个,放在工作区适当位置
结果如下:
7.同理如下所示,选取滑动变阻器
8.同理选取三极管
9.选取信号源
10.选取直流电源
11.选取地
12.最终,元器件放置如下
13.元件的移动与旋转,即:单击元件不放,便可以移动元件的位置;单击元件(就是选中元件),鼠标右键,如下图所示,便可以旋转元件。

14.同理,调整所有元件如下图所示
15.把鼠标移动到元件的管脚,单击,便可以连接线路。

如下图所示
16.同理,把所有元件连接成如下所示电路
17.选择菜单栏options/sheet properties,如图所示
18.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show all ,如下所示
19.此时,电路中每条线路出上便出现编号,以便为后来仿真。

20.如果要在2N222A的e端加上一个100欧电阻,可以先选中“3”这条线路,然后按键盘del 键,就可以删除。

如下图所示
21.之后,点击菜单栏上place/component,弹出如下所示的select a component对话框,选取BASIC_VIRTUAL,然后选取RESISTOR_VIRTUAL,再点击OK按钮。

注意:这是虚拟电阻(都带有_VIRTUAL),因为只有虚拟电阻才能更改其阻值!同样,电容,电感,三极管等等元件,只有虚拟元件才能更改其参数.
22.最后,电路如下:
注意:该电路当中元件阻值与前面几个步骤中阻值不一样,更改的方法是:比如(要把R3从5.1千欧更改为20千欧),选中R3电阻,右键,如图所示:
之后,重新选取20千欧电阻便会自动更换。

23.单击仪表工具栏中的第一个(即:万用表),放置如下图所示
24.单击工具栏中运行按钮,便进行数据的仿真。

之后,双击图标,就可以观察三极管e端对地的直流电压。

如图所示
,然后,单击滑动变阻器,,会出现一个虚框,之后,按键盘上的A键,就可以增加滑动变阻器的阻值,shift+A便可以降低其阻值。

25.静态数据仿真:
2.2V。

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
注意:$1就是电路图中三极管基级上的1,$3,$6分别是发射极和集电极上的3和6
Simulate,如下图所示
★Rp的值,等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乘上百分比。

26.动态仿真一
Oscilloscope),放置如下图所示,并且连接电路。

(注意:示波器分为2个通道,每个通道有+和—,连接时只需用+即可,示波器默认的地已经连接好的。

观察波形图时会出现不知道那个波形是那个通道的,解决方法是更改连接通道
的导线颜色,即:右键击导线,弹出),单击wire color,可以更改颜色,同时示波器中波形颜色也随之改变)
V1,出现,单击properties,出现
对话框,把Voltage 的数据改为10mV,Freguency的数据改为1kHz,确定。

.单击工具栏中运行按钮,便进行数据的仿真。

图标,得如下波形:
★:如果波形太密或者幅度太小,可以调整Scale里边的数据,如果还不清楚,可以看第一章中
示波器的使用
27动态仿真二
R6,重新连接示波器如图所示
★可以单击T1和T2的箭头,移动如图所示的竖线,就可以读出输入和输出的峰值。

2
注意:峰峰值变为有效值除以2
★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当增大输入信号
28.动态仿真三
Ri
在输入端串联一个5.1k的电阻,如图所示,并且连接一个万用表,如图连接。

启动仿真,记录数据,并填表。

☆万用表要打在交流档才能测试数据
填表:
如图所示:☆万用表要打在交流档才能测试数据,其数据为VL
如图所示:☆万用表要打在交流档才能测试数据,其数据为V0
29.思考题
1、画出如下电路:
2、如何把元件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呢?如图所示
3、如何更改元件的数值呢?
4、如果去掉实验中的R7既是100欧电阻,输出波形有何变化?动手仿真看一看。

5、元件库中有些元件后带有VIRTUAL,它表示什么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