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中国龙》教案
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美术《中国龙》学习教案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中国龙》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色,赏识相关的龙的艺术品,并以合作创建的形式共同创建一条龙的形象。
2、采集,认识,理解,赏识,沟通,领会,感悟,创建。
掌握一系列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
3、走进中国龙文化,领会中国龙精神,并以龙的传人而骄傲。
教课重难点:理解中国龙的寓意,认识中国龙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并激发高昂的爱国激情。
教课准备:1、课前师生采集相关龙的图片、传说、生活用品、艺术品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赏识感悟畅想1.播放课件: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动物,认真察看一下,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特色?生回答:鳄鱼、鹿、马、蛇、金鱼、老鹰的特色师:回答的特别好我们的先人选用了不一样动物的部位,摄入了它们最精髓、最完满的部位,把这些优势集于一身,创建出了一种奇特的动物,大家猜一下,它是什么奇特的动物?生:是龙。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动物的部位分别运用到了龙的哪些地方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0课《中国龙》。
板书课题。
3..叙述龙的发源,龙形象出现6500多年。
板书“龙的发源”师生互动:选择题,龙的形象出现了多少年?4..叙述龙的形象经历了三个期间的演化。
板书“龙的演变”。
.夔龙期。
(商周祥秦汉)这个期间的龙形象粗暴、抽象、简短。
玉猪龙的形象是野猪的头与蛇身体的组合。
②应龙期。
(秦汉—隋唐)这个期间的龙雄健豪迈。
大家认真察看一下,比较第一个期间的龙有哪些不一样?生:有了四条腿长长的尾巴③黄龙期。
(唐宋—明清)复杂华美。
大家再认真的察看图片,这个期间的龙比较前两个期间发生了哪些变化?生:大家察看的特别认真。
龙形象的演变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这三个期间的变化到明清时代,龙的形态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形态。
下边是常有的四种形态的龙。
5.介绍龙的形态。
升龙、降龙、行龙、蟠龙。
6.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龙文化也在不停发展。
我们来理解一下,龙的文化。
美术中国龙教案

美术中国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2.掌握中国龙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2.中国龙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3.创作中国龙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环节(1)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掌握中国龙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形态的表现等,让学生掌握中国龙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
(3)创作中国龙的绘画作品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选取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组内成员的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的中国龙绘画作品。
3. 总结环节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同时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1.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发言、检查学生的作品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2. 学生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发表意见、参与讨论等多种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让学生掌握了中国龙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通过分组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国龙美术教案

中国龙美术教案中国龙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龙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2.学习中国龙的造型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中国龙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2.掌握中国龙的造型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PPT或者教材介绍中国龙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2.示范法:教师老师在黑板上或者纸上示范绘制中国龙的步骤和技巧。
3.指导法: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辅导。
四、教学过程1.了解中国龙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教师通过PPT或者教材介绍中国龙的起源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由来和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学习中国龙的造型和特点。
教师示范绘制中国龙的步骤和技巧,重点讲解龙的头部、身体、鳞片、爪子等细节的绘制方法。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理解并模仿教师的示范。
3.进行绘制实践。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讲解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指导学生进行改正。
4.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将自己绘制的龙画作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们相互欣赏和交流,并进行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况,看是否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和要求。
2.观察学生的绘制过程和成果,看是否能够正确表现中国龙的特点和造型。
3.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够用艺术语言描述自己绘制龙画作的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龙的历史与文化故事。
2.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中国龙的艺术创作,如水彩画、素描等。
3.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龙舞表演,体验中国龙文化的独特魅力。
七、教学资源1.PPT或教材。
2.绘图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评价和建议的表格或者纸张。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龙的起源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了中国龙的独特魅力,并通过绘制实践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中国龙的兴趣很大,并且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到绘制实践中。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
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能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中国龙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教学难点: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课件、计算机、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有什么好吗?[播放动画片]2、你们喜欢龙吗?谁能说说你第一次见到龙时的感受?龙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为造型威武,身材强健深得大家喜欢。
下面我们就带着崇敬的心情感受一下中国龙。
[板书课题]二、认识中国龙形象:1、孩子们,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出现于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6400年,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课件出示龙形象出现的时间]2、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让我们来看看好吗?[课件出示龙演变的三个时期]3、虽然经过时间的磨砺,龙的造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找找吗?[课件出示寻找龙与其它动物的相似之处]4、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并没有龙这样的神奇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大家想看看中国龙到底有哪几种动态吗?[课件出示龙的动态]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龙形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龙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来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龙的形象呢?四、感受身边和艺术中的中国龙形象:1、在今天,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龙的精神无处不在,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来,让我们瞧瞧吧。
2023年《中国龙》教案10篇

2023年《中国龙》教案10篇《中国龙》教案1设计意图:“龙”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象征勇猛、权利的神物,是古时候人们膜拜的对象,而在今天“龙”的图案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龙”的本领高强,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此次活动意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欣赏感受“龙”千姿百态、威猛雄壮的美,使其了解“龙”的外形特征,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增强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
活动目标:1、欣赏感受龙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龙的形态。
3、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龙”的图案画纸勾线笔活动过程:1、参观“龙展”,观察“龙”的外形特征,感受“龙”的美。
2、介绍讲述自己的“龙”展品,进一步感受“龙”的美,知道“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神物,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
3、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龙”。
4、将作品放入“龙展”,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介绍讲述、争论等几个环节能充分感受到龙的外形特征及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雄壮、威武的美,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我们是“龙的传人”,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具有一定的自豪感。
在参观环节中,孩子的参观目的不明确,只停留在“看”上,导致在接下来的介绍讲述环节中孩子表现出“思”的不够、“讲”的不透的现象,思维的局限导致语言的不流畅和贫乏,但我注重生生互动,当发现一个幼儿能生动的讲述龙的外形及本领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形成生教生、生学生的学习形式,并能抓住孩子现场的表现及时了解其兴趣点提出了“在大自然中是否真的有龙”的话题,在孩子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但孩子的思维调动的不够,论证的不够有理有据,有点抱着观点干着急的模样,此时我应该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三个观点,而不该草草收场,在问孩子为什么喜欢龙是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国的标志”、“龙很勇猛、爱帮助别人”……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为自己属龙而高兴自豪。
中国龙 美术教案

中国龙美术教案教案标题:中国龙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2. 学习绘画中国龙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中国龙的形象和特点;2. 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或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3. 学生的美术作品范例。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中国龙的形象和特点,并简要介绍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中国龙的兴趣。
探究:1.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中国龙的形态特点,如龙的头部、身体、鳞片等。
2.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直线等,来构建龙的基本形状。
3. 演示如何使用铅笔或彩色铅笔等工具,进行龙的线条勾勒和轮廓描绘。
实践:1.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使用铅笔或彩色铅笔等工具,绘制自己心目中的中国龙。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装饰和涂色,但要保持龙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3. 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相互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和体会。
3. 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并对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1. 邀请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龙的历史和传说,进一步加深对中国龙文化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展览,观赏中国龙相关的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2. 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包括对中国龙形象的准确表达和创造性的呈现。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教案延伸:1. 将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展览,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共享,展示学生的美术才华和对中国龙文化的理解。
2. 在其他教科课程中,引入中国龙的相关知识和艺术元素,增加学科间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案-中国龙_小学美术教案_模板

纸工人物
教学
目标
认知: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实践: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情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重点
难点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
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自学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
生:手工纸、剪刀、双面贴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画成红色的,因为它向征着热情等等。
三.组织教学。体验发现。
大家可以看一下罗中立的>这幅作品,我们通过这幅作品能想到什么呀?他的手里拿着饭要什么呀?大家可以
[1] [2]下一页
课业类别:绘画基础课
教学目的:感受和认识暖色,以暖色为主想象创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感受认识暖色,用基本形组合创作画面。
小组合作绘画有整体美的龙图案
五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北京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中国龙
*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学习”中国龙”英语单词——chinese dragon
主要技术
交流。体验。合作。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 中国龙丨赣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中国龙|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的形象,并理解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2.学习绘制中国龙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并能按照赣美版教材中提供的样本进行绘制。
3.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提升他们的审美和观察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1.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色彩笔、画笔、铅笔等绘画工具及相关材料。
3.课堂展示的样本作品。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龙的了解和认识。
2. 介绍中国龙(10分钟)•给学生介绍中国龙的形象和特征,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中国龙的样本,并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个部位的形态和特征,并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教师讲解中国龙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并且通过语言表达和图片等方式展示中国龙在各类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和代表作。
3. 形势讲解(10分钟)•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构造和形态,并结合赣美版教材提供的样本进行详细解释和讲解。
•显示赣美版教材中介绍的龙的特点和构造,并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龙的构造特点,明确他们的差异。
4. 教师示范(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有关龙的对称性,介绍如何将龙的不同部分进行组合和构造,帮助学生掌握绘制龙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演示如何绘制中国龙。
要求:一笔一划地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在重要的关键位置进行详细的解释。
5. 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可以自行使用铅笔和纸练习绘制,也可以使用赣美版教材提供的样本进行练习。
•老师可以按照不同难度等级分配任务,让学生绘制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中国龙,以便巩固不同构造和绘画技巧。
•并且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个体美术水平及绘画技能不同,认真指导每一个学生。
6. 课堂展示及总结(10分钟)•学生可以逐个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绘画体会与技巧。
•教师可以点评每张作品的特点和亮点,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简要评价和激励,也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推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中国龙》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点,欣赏有关的龙的艺术品,并以合作创造的形式共同创造一条龙的形象。
2、收集,认识,理解,欣赏,交流,体会,感悟,创造。
掌握一系列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
3、走进中国龙文化,体会中国龙精神,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理解中国龙的寓意,了解中国龙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并激发昂扬的爱国激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传说、生活用品、艺术品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欣赏感悟畅想
1.播放课件: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鳄鱼、鹿、马、蛇、金鱼、老鹰的特点…
师:回答的非常好…我们的祖先选取了不同动物的部位,摄取了它们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把这些优势集于一身,创造出了一种神奇的动物,大家猜一下,它是什么神奇的动物?
生:是龙。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动物的部位分别运用到了龙的哪些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0课《中国龙》。
板书课题。
3..讲述龙的起源,龙形象出现6500多年。
板书“龙的起源”
师生互动:选择题,龙的形象出现了多少年?
4..讲述龙的形象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演化。
板书“龙的演变”。
①.夔龙期。
(商周到秦汉)这个时期的龙形象粗犷、抽象、简洁。
玉猪龙的
形象是野猪的头与蛇身体的组合。
②应龙期。
(秦汉—隋唐)这个时期的龙雄健豪放。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比较第一个时期的龙有哪些不同?生:有了四条腿…长长的尾巴…
③黄龙期。
(唐宋—明清)繁复华丽。
大家再仔细的观察图片,这个时期的龙比较前两个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生:……
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
龙形象的演变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这三个时期的变化……到明清时代,龙的形态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形态。
下面是常见的四种形态的龙。
……
5.介绍龙的形态。
升龙、降龙、行龙、蟠龙。
6.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龙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我们来理解一下,龙的文化。
板书:龙文化。
7. ①在原始社会,人们不能像现代人那样,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雷电,暴雨,暴风,地震,泥石流等很多自然现象,总以为这个世界是一种有着神奇力量的动物主宰着,于是在这个时期,他们以动物和自然现象为基础,开始模糊的组合,创造出了龙的形象,作为图腾进行崇拜。
并且把龙的形象放置在很多器物上。
(揭示:在原始社会,龙是超自然能力的象征。
)
②封建社会,帝王们头戴双龙戏珠的金冠,身穿龙袍,手持玉玺…所有的用品上也都有龙的图案。
称自己是真龙天子,希望自己能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
(揭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尊崇的权威象征。
)
③欣赏代龙的民间工艺品。
师生互动:“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龙的形象?”
生:搜集到的结果……。
④欣赏赛龙舟。
互动“你在哪些传统节日中见过龙的形象呢?”生:搜集到的结果…
欣赏舞龙的图片
欣赏带“龙”字的书法。
(揭示: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团结、力量的象征,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龙的精神可以用:团结凝聚、造福人类、奋发开拓、与天和谐来概括)
二、体验表现创新
1.创作实践:①大家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条龙,制作时要注意龙身体部位的特征。
②共同表演一个舞龙节目!
2.学生分6组,小组合作完成一条龙。
播放《龙的传人》音乐。
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交流评价
1.自评,师评。
说说自己作品的成功之处。
2.延伸:欣赏图片,长江、黄河、长城。
师:这里没有龙,但是他们就像一条条巨龙蜿蜒的盘旋在中华大地上……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炎黄子孙。
我们的祖国就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在课下你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继续了解有关龙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