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示范—2016美丽宜居小镇共51页文档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
“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
定位突出‘独特’。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
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
”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
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
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
“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
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
“美就是竞争力。
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
求精,不贪大。
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
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
改革突出‘试验’。
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
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本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本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本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本,希望对你有帮助。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本【篇一】四营乡位于泊头市西部,东临交河,西接富镇,南与阜城蒋坊乡眦邻,北与献县河城街乡接壤。
全乡总面积7500公顷,耕地81250亩,粮食作物占56000亩,经济作物25250亩,其中果林占据3000亩。
辖5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
全乡共有小学5所,幼儿园多与小学合建,有卫生院一所,有村级卫生室42个,境内拥有军张、四营、田庙(田三)、范留慈、穆村、冯三番、黄屯等6个集贸市场。
乡驻地现位于四营村,由四营村即镇直单位组成,是全乡的整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业产业主要为粮食种植,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二、特色小镇产业定位打造环保产业独特的专业水准,提升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同时发展采摘观光旅游业,集产业、旅游为一体“园区镇”。
三、发展特色四营乡是我国北方环保设备生产的发源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注重产业集聚,力争打造长江以北最大的除尘产业基地。
目前我乡已拥有环保企业60余家,占全乡民营企业总数的60%,生产整机的有15家,生产配件的31家,产品已形成高压静电大布袋、单机、旋风、噪声控制、管道支吊架等6大系列150个品种。
固定资产总值达5亿元,从业人口5500人,全国百强、省十强环保企业5家,年产除尘器及配件40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产品广泛适用于钢铁建材、化工、能源及十几个工业领域。
特别是河北高科集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泊头市政府的牵头带动下,2015年6月份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河北工业大学研究基地最终在高科落户,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带动我乡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
近几年四营乡工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以除尘设备制造业为主,铸造、阀门、药用包材、汽车配件等多业并举的工业格局。
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申报与创建

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申报与创建自2016年以来,三部委就推进特色小镇发展部署了一系列举措,内容涵盖打造、培育、建设、政策、资金等方面内容;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这次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也反映出小城镇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一。
特色小镇位于城和乡之间,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建设特色小镇将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成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带动力量。
特色化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
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担负责任又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多年来发展动力普遍不足,即便是全国重点镇也面临此问题。
近年浙江等地特色小镇的发展充满活力,其经验说明特色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方向。
正确健康地引导特色小镇建设热潮。
目前,各地踊跃打造特色小镇,文旅地产充满热情,文章层出不穷……为了更健康引导,促进小城镇发展,积极培育中国特色小镇,我们应聚焦如何科学培育和创建特色小镇?而精心申报、科学创建、探索特色小镇规划是其中的关键。
一、精心申报特色小镇1、遴选的基本条件一是产业有优势。
特色小镇应是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新平台。
培育特色小镇要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定位科学精准,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特色方面要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
同时能够吸纳就业,带来长足发展。
二是风貌有特色。
特色小镇应是融合风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发展的新载体。
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的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引建筑、街区、空间、环境等多维度的风貌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促进特色旅游发展。
三是发展有成效。
特色小镇应是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有示范作用的排头兵。
特色小镇自身需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快见成效,成为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引擎,同时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能成为条件相似的小城镇发展的范例。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一)、特色小镇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
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崇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崇明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生态岛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壮大实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国内外许多成熟特色小镇的运作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必须有产业去支撑。
我县农、林、渔业等资源丰富,仪器、仪表、轻工机械等制造、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空间广阔,药材的种植、研发、销售大有可为,养殖业、种植业、海洋捕捞业等发展潜力巨大,每一项产业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不只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小镇的发展后劲,进而提升我县整体经济实力。
● 提升旅游品牌,繁荣现代服务业国外许多特色小镇往往以动人的风景,或以迷人的花香,或以其数百年的沧桑故事,或以活色生香的艺术氛围,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而繁荣一方经济。
我县虽然小镇众多,但由于功能定位不清晰、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不诱人、承载能力差等因素,难以在发展生态旅游中起到助推作用。
特色小镇详细申报材料(附模板)

特色小镇详细申报材料(附模板)1、总体思路和目标11.1、概念和内涵11.2、创建思路11.3、总体目标22、特色小镇(产业型)32.1、建设目标32.2、建设任务33、特色小镇(应用型)53.1、建设目标53.2、建设任务54、特色小镇创建程序74.1、申报组织74.2、申报条件84.3、特色小镇(应用型)104.4、分批审核124.5、年度考核124.6、验收命名125、工作措施135.1、加强组织领导135.2、加强产业规划指导135.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4附件2XXX省特色小镇(产业型)申报材料15XXX省特色小镇(产业型)申报表16XXX省特色小镇(产业型)申请报告编写提纲19附件3XXX省特色小镇(应用型)申报材料20附件3-1XXX省特色小镇(应用型)申报表21附件3-2XXX省特色小镇(应用型)申请报告编写提纲24为贯彻落实《XXX省特色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快互联网技术与产业融合,推动互联网经济集聚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1、总体思路和目标1.1、概念和内涵特色小镇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是以互联网产业或特色特色应用为依托,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互联网应用基础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小镇注重大视野、新业态,突出发展特色特色主导产业,既是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新型社区,也可成为'园中园'、'镇中镇',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
1.2、创建思路特色小镇实行创建制,以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产业融合为目标,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引领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
以城市互联网集聚区为依托创建特色小镇(产业型),大力培育互联网创新型企业,提升互联网核心创新能力,推动互联网产业形成集聚规模。
以特色产业小镇为依托创建特色小镇(应用型),推进互联网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互联网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加快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广泛应用。
美丽宜居乡村申报材料

在漂亮乡村建设中我镇要严格按照盘锦市2022年漂亮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推进,特别是xxx和xx三个村,我们将重点打造漂亮村。
1、全面做好漂亮乡村建设规划。对全镇各行政村进行规划设计,目前,我们已委托大连建造技术发展中心设计院进行编制,该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2、对各村2022年度绿化地块进行排查,保证栽满栽严,绿化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在村级事务管理上,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推行了“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重大事项一律采取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会议决议定夺,坚持决议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
议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预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大大提高了泛博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漂亮宜居乡村申报材料
【篇一:漂亮乡村推荐材料t】
昔日居僻壤今日桃花源
---王爷府镇黑山沟村申报漂亮乡村材料
“望之,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者,黑山也,鸢飞戾天着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缘溪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此景就是对今日王爷府镇黑山沟村的真实写照。昔日小山村是步步踩石头,荒山秃岭多,干啥都发愁的穷山僻壤。那末,是什么让她蜕变成人人憧憬的桃花源?又是什么让她头戴璀璨桂冠?毫无疑问,是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向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伸出了橄榄枝,更是当代愚公带领全体村民演绎的一曲动人传奇。
由于有这样一队带民致富的班子,各项惠民项目实施的好、质量标准高,“项目到了黑山沟村,能站得住,村官管得好,能叫动号”,“钱到了黑山沟村花不瞎,能给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项目管理单位和扶贫单位赋予的评价。几年间,村班子用真诚、真心换取来了比别的村更多的项目
中国国内特色小镇种类及典型案例

城郊休闲型
旧州美食小镇
地理位置: 安顺市旧州古镇,距安顺城区37公里,距省会贵阳80公里 发展概况: • 旧州古镇,集神奇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沉淀、绚烂的民族民俗、独特的饮食文化于一身,借力安顺大屯堡旅游 圈战略,立足明代民俗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美食文化,着力打造乡愁美食小镇;
• 2006年,旧州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特色产业型
平阳宠物小镇
地理位置: 温州市平阳县 发展概况: • 处于国家4A级景区南雁荡山景区门户区域,四面环山,傍靠鳌江水系,毗邻北港片区旅游服务中心——北港新城, 周边旅游配套接待设施较为完善; •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宠物用品产业; • 2010年平阳县被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认定为“浙江省宠物用品出口基地”; • 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宠物用品出口基地”; • 2016年1月,浙江省公布第二批42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宠物时尚小镇)作为时尚产业类特色小镇入围。 打造要点: 打造特色产业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产业特点以新奇特等产业为主;二是小镇规模不宜过大,应是小而美、小而精、小 而特。
资源禀赋型
定海远洋渔业小镇
国家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标准深度解读

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标准深度解读如才能入选特色小镇? 申报的宏观思路中要注意什么?特色小镇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哪些是申报要点指标?有发展雷区?《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标准解读》这一板块,将以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打分表为依据进行详细解读。
特色小镇认定标准2大特点1、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以往的小城镇系列评选以“评优秀”为主,例如全国重点镇,标准制定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其优秀水平设定不同的评分等级。
而特色本身是一个多样化的名词,不同的镇有自身不同的特色,如用一个标准体系评判不同镇的不同特色是本次标准制定的难点。
本次标准制定,是在“优秀”的基础之上,挖掘其“特色”因素。
因此,本次标准制定将评价指标分为“特色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
指标反映小城镇的特色,给予较高的权重;一般性指标反映小城镇基本水平,给予较低的权重。
做到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
2、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小城镇的特色可简单概括为产业特色、风貌特色、文化特色、体制活力等,这些特色选项的呈现以定性描述居多。
但是,完全的定性描述会导致标准评判的弹性过大,降低标准的科学与谨性。
因而,本次标准的制定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5大核心指标要点解读1、产业发展(25分)——产业:特色发展源动力1大雷区:避免概念盲目叠加,定位不清,做浮做杂。
存在问题:多小镇在选择发展特色的道路上摇摆不定或以多为优,缺乏对产业的做深做精的聚焦意识,把“互联网电商”、“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等概念盲目拼凑叠加。
政策导向:2017年8月份住建部公布了认定后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布信息,同时新增《专家组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这项重要容。
其中“聚焦特色产业--产业链延伸”这组词共计提及120次,提及次数位列第二,较为典型的评语包括“聚焦特色产业门类,避免过大过全”等。
2017年12月,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也称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