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谒金门》(风乍起)全文详细翻译
谒金门·风乍起全词翻译赏析

谒金门·风乍起全词翻译赏析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挼】揉搓。
【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
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
(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
(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赏析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
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一人,不由产生寂寞苦闷。
开头这两句是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中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用“鸳鸯”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
这两句是倒装句,女主人公为了排遣苦闷,就双手揉搓着红杏的花蕊,引逗着鸳鸯徘徊在园中的小路里,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
谒金门(初春)原文_翻译及赏析

谒金门(初春)原文_翻译及赏析花事浅。
方费化工匀染。
墙角红梅开未遍。
小桃才数点。
人在暮寒庭院。
闲续茶经香传。
酒思如冰诗思懒。
雨声帘不卷。
——宋代·黄升《谒金门(初春)》谒金门(初春)花事浅。
方费化工匀染。
墙角红梅开未遍。
小桃才数点。
人在暮寒庭院。
闲续茶经香传。
酒思如冰诗思懒。
雨声帘不卷。
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
不事科举,性喜吟咏。
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
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份,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
附词大小传及评语,为宋人词选之善本。
后人统称《花庵词选》。
黄升嫩凉如水,正一天风露,秋容如沐。
明日中秋今夜月,千里清辉光足。
周室姬公,唐家元轨,来享人间福。
老人星瑞,光芒南照檐曲。
行看裂土分茅,朱颜青鬓,好称腰横玉。
便挽银河斟北斗,倾作千钟醽醁。
子舍荣华,孙枝赫奕,茂盛同松竹。
尊前欢笑,竞将椿算为祝。
——宋代·郑达可《念奴娇》念奴娇嫩凉如水,正一天风露,秋容如沐。
明日中秋今夜月,千里清辉光足。
周室姬公,唐家元轨,来享人间福。
老人星瑞,光芒南照檐曲。
行看裂土分茅,朱颜青鬓,好称腰横玉。
便挽银河斟北斗,倾作千钟醽醁。
子舍荣华,孙枝赫奕,茂盛同松竹。
尊前欢笑,竞将椿算为祝。
春水满池塘,春风吹柳。
春草茸茸媚晴书。
春烟骀荡,春色着人如旧。
春光无限好,花时候。
春院宴开,春屏环绣。
春酒争持介眉寿。
春衫春暖,春回遏云声透。
春年常不老,松筠茂。
——宋代·叶景山《感皇恩》感皇恩春水满池塘,春风吹柳。
春草茸茸媚晴书。
春烟骀荡,春色着人如旧。
春光无限好,花时候。
春院宴开,春屏环绣。
春酒争持介眉寿。
春衫春暖,春回遏云声透。
春年常不老,松筠茂。
万点胭脂落日烘。
坐间酒面散微红。
谁教艳质撩潘鬓,生怕朝云逐楚风。
寻画烛,照芳容。
夜深两行锦灯笼。
朱唇翠袖休凝伫,几许春情睡思中。
励志古诗词《谒金门》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谒金门》原文及赏析
《谒金门》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谒金门》是宋代诗人李白的名作,以壮阔而具有深刻气息的语言和描绘,客观把握山水景物、哲理思想和一个宏大博大的世界观。
诗中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表达了当时遥远山路上漫漫崎岖的场景。
“白云深处有人家”表现出久远寸草不生的荒凉地带,也隐喻了在苦难挫折中如此艰辛的景象。
此时此刻,把自己的内心打开,只想着一个期盼,通过能力和担当,去谒见那一切不可触碰的伟大高峰,使之变为可能达到的,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精神力量。
接下来,他把景色描述的更加细致,用诗-词的形式,表达了走在山路上,停车休息,看着枫叶红于二月花,给人以生机勃勃、芳菲无穷之感。
在细致而又美丽的描绘中,诗人又深情地表达了自己渴望谒见金门的决心,这是想要追求高目标、努力去实现理想的精神,也就是励志精神。
通过《谒金门》这首诗,我们看到了它无限绚烂多彩的情绪,更能从中体会到李白追求自由,不断追求进步的励志精神,这无疑是一种最美的精神,也是激励我们勇敢追求理想的最大力量。
唐词鉴赏-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

唐词鉴赏-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⑴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⑵乍:突然,忽然。
⑶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⑷挼:揉搓。
⑸斗鸭:以鸭相斗为戏。
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独:一作“遍”。
⑹碧玉搔头:一种碧玉做的簪子。
《西京杂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
”⑺鹊喜:古人谓闻鹊喜为喜兆。
赏析此词是众多以闺怨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本事不明,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的记载,李璟曾责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吓得冯延巳只好涎着脸皮说:“未如陛下‘小楼吹砌玉笙寒’。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怀人小词,主要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
其思想内容,跟花间派词人的大多数作品差不多。
上片一开头,作者就以生花妙笔把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写镜头展示出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和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小楼吹砌玉笙寒”,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两句写景,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
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
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
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
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消磨这良辰美景颇费心思。
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
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
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
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
它意味着:尽管她也像红杏花一般美丽、芬芳,却被另一双无情的手把心揉碎了。
《谒金门》的译文及赏析

《谒金门》的译文及赏析
谒金门①
翁元龙
莺树暖,弱絮欲成芳茧。
②流水惜花流不远,小桥红欲满。
原上草迷离苑,金勒晚风嘶断。
③等得日长春又短,愁深山翠浅。
【注释】
①谒金门:这是一首春情词。
②芳茧:这里指飞絮滚卷成雪球状,如同蚕吐丝成茧。
③金勒:束勒马头的缰具,在这里代指所骑之马。
【译文】
莺儿在树上欢唱,春风清和温暖,柔弱的柳絮随风滚动成团,似一颗颗白*的蚕茧。
流水爱惜落花,不忍载着它们漂远,小桥下边积满了红*的花瓣。
青青原野上的草,茫茫没有边,只有凄凉的晚风声音不断,听不到游子归返的骏马嘶鸣。
等呀等、盼呀盼,眼看夏至春将完,山间翠*日渐浓,仍比我心中的忧愁浅。
【赏析】
翁元龙的词,景妍而境清,情真而意切,杜范形容为“如荷湿露”,周密赞其“真花间语”,本篇就是这样的佳作。
全篇犹如一幅艳丽的春光图画。
上片描绘春景:暖树啼莺,晴空飘絮,流水惜花,小桥涨红,是一派烂漫春光。
下片写春郊游冶之乐,显得游人潇洒俊逸,活脱脱是春之主人。
韦庄《谒金门》阅读原文及赏析

韦庄《谒金门》阅读原文及赏析韦庄《谒金门》阅读原文及赏析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注】①谒金门,词牌名。
②羽玉,白鸥。
③高轴,高卷。
(1)上阕描写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试结合诗歌概括其具体表现。
(2分)答:春水涨满小溪;(2)春雨染绿溪边新柳;(3)春雨初霁后白鸥双双戏水。
(答对1个要点给1分,答时3个要点给2分。
)(2)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5分)答:诗歌表达了深闺女子盼远怀人的情怀。
(2分)翠帘高卷,栏杆倚遍,写出了少妇殷切盼望之态;以眼前所见“云淡水平烟树”等苍茫渺远之景,烘托了女子盼人而未见的惆怅失落之感;“千里目”借助想象,进一步抒发了女子望眼欲穿的.殷切期盼之情;(2分。
答出1个要点给1分;3个要点任答,2点,给2分)上阕绘生机盎然之春景,反衬出女子的春愁闺怨。
(1分)附注释1 新绿:指开春后新涨的溪水。
2 双羽玉:比喻鸟的翅膀像玉一样。
3 弄晴:指禽鸟在初晴时鸣啭、戏耍。
4 翠帘高轴:指翠帘高卷。
5 簇:丛集;聚集。
6 寸心:指心。
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
7 千里目:谓远望之目。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由两个生动的画面组成。
杨慎评此词:“丽语,景真如画。
”(《草堂诗余》卷一引)上片春雨初霁图,“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重在写景。
画面是一片生机,春意盎然。
一溪新绿,几行柳黄,双飞鸥白。
大笔一抹,颜色斑斓,水之绿,柳之黄,鸥之白,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尤其巧妙地用了“染就”、“弄晴”、“对浴”等字眼,使画面显得更加活泼,富于动态美,收到了丹青难绘的效果。
下片是深闺思远图,“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重在写人。
画面上的少妇,将翠帘高卷,栏杆倚遍,而看到的只是远处几片淡淡的云,一江静静的水,半山笼罩着烟雾的树,那寸心所系的,却依然没有出现。
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拼音版

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拼音版1 古诗带注音版yè jīn mén ·fēng zhà qǐ谒金门·风乍起féng yán sì冯延巳fēng zhà qǐ,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xián yǐn yuān yāng xiāng jìng lǐ,shǒu luò h óng xìng ruǐ。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dòu yā lán gàn dú yǐ,bì yù sāo tóu xié zhu ì。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zhōng rì wàng jun1 jun1 bú zhì,jǔ tóu wén qu è xǐ。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2 古诗翻译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
(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
(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3 古诗赏析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
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
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
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
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
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
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消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我们就知她的心思其实全不在此。
谒金门·风乍起全词翻译赏析

谒金门·风乍起全词翻译赏析导读: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挼】揉搓。
【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
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
(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
(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赏析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
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一人,不由产生寂寞苦闷。
开头这两句是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中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用“鸳鸯”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
这两句是倒装句,女主人公为了排遣苦闷,就双手揉搓着红杏的花蕊,引逗着鸳鸯徘徊在园中的小路里,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谒金门》(风乍起)全文详细翻译
导读:谒金门
作者:冯延巳
东风一忽儿刮起,吹皱了满池塘的春水。
闲来无事远逗鸳鸯徘徊在园中的小路里,双手轻轻地揉着红杏的花蕊。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她走到斗鸭的栏杆独自依倚,碧玉簪斜斜插着发髻低坠。
整天盼望郎君郎君却始终不至,抬起头来听到喜鹊叫声暗暗欢喜。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