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2014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高三二模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首发版】
【2014北京二模】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二模考试 理综物理部分 7份 Word版含答案

目录【2014北京二模】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二模考试理综物理部分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丰台区、西城区、昌平区昌平区2014届高三二模理综物理试题13.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名13岁的小学生近日宣布自己在学校实验室实现了核聚变。
他表示用氘聚变氦的过程中检测到了中子,证明聚变成功,成为世界上实现聚变的最年轻的人。
下面列出的核反应方程,属于聚变的是(A)14.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热,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15.水中某一深处有一点光源S,可以发出a、b两种单色光,其由水中射出水面的光路如图1所示。
关于这两种单色光性质的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B.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ab SC .a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小D .a 光在水中的波长比b 光的小16.位于x = 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 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动周期为T =1s ,该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 =4m/s 。
关于x =5m 处的质点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质点P 振动周期为1s ,速度的最大值为4m/sB .质点P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 某时刻质点P 到达波峰位置时,波源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D .质点P 沿x 轴正方向随波移动17.“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已紧急调动多颗卫星,利用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可见光拍照等技术对搜寻失联客机提供支持。
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低轨卫星(环绕半径远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半径)都是相对地球运动的,其环绕速率可能大于7.9km/sB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但由于它距地面较远,照片的分辨率会差一些C .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D .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18.极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1,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现将电容器极板间距变为12d ,其它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2,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U 2 = U 1,E 2 = E 1B .U 2 = 2U 1,E 2 = 2E 1C .U 2 = U 1,E 2 = E 1D .U 2 = U 1,E 2 = E 119.物理课上,教师做了一个奇妙的“电磁阻尼”实验。
_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理综一模试题(附答案)_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理科综合生物部分2014.41. 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A. 叶绿体基质中将C3还原为糖B. 突触前膜向胞外释放神经递质C. 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水D. 植物根细胞逆浓度吸收矿质离子2.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细胞通过表面的蛋白质接收来自其他细胞的信号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相同的两个子代DNAD. 细胞的生理功能减退和紊乱引起细胞衰老3.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B. 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的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C. 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D. 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4. 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
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
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A. 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C. 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D. 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5.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B. 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C. 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 将切下的胡萝卜外植体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获得愈伤组织29. (16分)为研究某种蛇毒阻遏神经递质的机理,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该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大鼠的呼吸中枢发出两条传出神经M和N支配膈肌收缩。
高三-物理-2014年海淀区高三期末物理试卷分析

2014年海淀区高三期末物理试卷分析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个性化学习部 彭宝聪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 1.在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F E q =定义电场强度 B .用FB IL=定义磁感应强度 C .用4πS C kdε=定义电容器的电容 D .用lR sρ=定义导体的电阻 答案:AB考点:物理量的定义式 考点难易度:简单失分原因:对物理量的定义式(计算式)和决定式分不清楚。
复习建议: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高中物理中一些重要物理量的定义式和决定式进行梳理、记忆2.如图1所示,图中以点电荷Q 为圆心的虚线同心圆是该点电荷电场中球形等势面的横截面图。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经过该电场,它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M 和N 是轨迹上的两点。
不计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由此可以判断 A .此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 点的加速度 B .此粒子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 C .此粒子在M 点的动能小于在N 点的动能 D .电场中M 点的电势低于N 点的电势 答案:AD考点: 电场力的性质、能的性质的应用。
考点难易度:简单失分原因: 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所涉及的加速度、电势能、动能和电势的大小比较把握不准或者不熟练。
复习建议:翻看之前的笔记,再找三五道类似的题目,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所涉及的场强、电场力、加速度、电势能、动能、动量、电势、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如何判断。
3.如图2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 和B ,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 、B 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稳定后,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B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稳定后,只有A 下部的金属箔张开C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后,再把B 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 分开,稳定后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还是张开的D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后,再把B 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 分开,稳定后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答案:AC考点: 起电的三种方式之一——感应起电 考点难易度:简单失分原因: 对感应起电的原因认识不清复习建议:该题是课本上的一个演示实验,建议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课本上的一些重要的演示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现象、实质、外延等等弄清楚。
北京高三物理二模海淀及配套反馈题有答案第二轮复习2014

海淀高三物理二模2014.5(后有反馈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
若用m 表示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用V 0表示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M N m A= B. A N M m = C. ρA 0MN V = D. MN V A 0ρ=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光电效应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D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电场中发生偏转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B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C .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D .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1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关于此质点的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 =10sin (πt )cmB. 在0.5s ~1.0s 时间内,质点向x 轴正向运动C. 在1.0s ~1.5s 时间内,质点的动能在增大D. 在1.0s ~1.5s 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在增大17.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赤道上空运行的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关于这5颗静止轨道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的运行周期各不相同 B .卫星的轨道半径各不相同 C .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 km/s D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9.8m/s 218.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是通过观察和比较物理现象来进行的。
在下列的观察及根据观察所得出的相应结论中正确的是A .相同的弹簧受到不同的拉力,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说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拉力的大小有关B .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做平抛运动的相同小球能同时落地,说明这两个小球的运动都满足机械能守恒C .一束平行白光射向玻璃三棱镜,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偏折的角度不同,说明了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D .把一根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磁铁插入的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说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磁通量变化的大小有关19.如图所示,金属板放在垂直于它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板中有电流通过时,在金属板的上表面A 和下表面A ′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分析(共计15页)

2014年海淀物理二模试卷分析一、简要介绍:从近期模拟考试的趋势来看,中考物理难度可能有所下调,这样考查的内容就会更加细微。
因此,本次试卷解析,将单选和多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总结了每道题易考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旨在提醒各位考生夯实基础,注意细节,稳步提升。
二、分题型分析:(一)单选:1、本题很简单,基本每次考试必考,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电学单位的认识,属于记忆性的了解层次,从近年的测试题来看,主要的考查形式可分为三种:(1)、物理量(2)、单位(3)、与物理量相关的科学家,本题对低分段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度。
2、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基本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物态变化的认识与识别。
试题采用了文字叙述和图片展现的形式来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建议考生从2014年过的模拟题中,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整理出来,比较记忆。
3、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减弱噪声的方法。
A选项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如果没有介质,声音是不能传播的,故B、C都不正确。
D选项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度的关系,属于常规题目,查考形式也是平铺直叙,建议参考一下2014年西城区物理一模的第10题,考察了“水翼船”,创新性很强。
常见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题目主要涉及的实例有:犬鼠的洞穴、喷香水原理、刮龙卷风时房盖被掀开、飞机起飞的原因、两艘船不易靠的很近、开窗子时窗帘向外飘、等地铁时站在黄的安全线以外等,这些现象都可以用流体压强的知识来解释。
5、本题考查的是光现象的基本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三种光学现象的认识与识别。
反映了“从生活中走进物理”的理念。
考生在解题过程中,要将学过的物理知识与题目所给的物理情景和文字描述相结合,通过分析进行识别。
在这里想温馨提示各位备考考生: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而倒影是光的反射,不要弄混淆了,我们可以将湖面看成是平面镜,这应就不容易出错了。
【2014海淀零模】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3月适应性练习 理综 扫描版含答案

①②③④式解得:x=9x0(1分)
由几何关系可得,物体A第一次运动达到的最高点与开始静止释放点之间的距离d=x-x1-x0=6.5x0。(1分)
说明:以上各题用其他方法解答正确均可得分。
2014年3月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答案
选择题
6.C7.D8. A9.D10.B11.A12.C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物理学科参考答案2014.3
(共120分)
选择题(共48分,13题~20题每题6分)
13.D 14.A 15.A16.D 17.B18.C19.A20.C
21.(18分)
(1)(共6分)
①0.377~0.379(2分)
②(保持R1不变)调节R2(2分)
③ (2分)
(2)(共12分)
②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不用加热)。
(2)①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②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③重复步骤Ⅴ的操作(或答“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空气,关闭旋塞C,待气体变为红棕色,反复上述操作”)。
物体B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0,设弹性势能为EP,从A、B开始压缩弹簧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③(2分)
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B恰好分离,设分离后物体A还能沿斜面上升的距离为x1。对物体A,从与B分离到最高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
,解得x1=1.5x0(1分)
对物体B、C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物体B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物体C恰好离开挡板D,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也为x0,弹簧的弹性势能也为EP。从A、B分离到B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014届北京中考物理二模汇编:力综(word版,含答案)

(2014海淀二模)39.如图25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A ,卷扬机工作时的功率始终是240W .杠杆CD 可绕转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滑轮组固定在杠杆D 端,配重E 通过绳子固定在杠杆C 端,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且2Co OD =.物体A 浸没在水中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 的速度10.3v =m /s .卷扬机的拉力为1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物体A 完全离开水面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 所受的重力1000N A G =,配重E 所受的重力1250N E G =,1223F F =∶∶.杠杆CD 与绳所受重力和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 取10N /kg .求:(1)卷扬机的拉力2F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利用该装置能够提升其它物体的最大质量M .(1) F 2=300N (2) η=75% (3) 300kg(2014年石景山二模)40.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27甲所示。
图中水平杆CD 与竖直杆EH 、DI 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小亮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滑轮组由动滑轮Q 和安装在水平杆CD 上的两个定滑轮组成。
小亮以拉力F 1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 的过程中,物体A 的速度为υ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A 。
小亮以拉力F 2匀速竖直提升物体B 的过程中,物体B 的速度为υ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B 。
拉力F 1、F 2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0乙中①、②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随其体积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0丙中A 、B 所示。
已知:υ1=3υ2,物体A 的体积为V A ,物体B 的体积为V B ,且3V A =2V B 。
不计绳的质量,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拉力之比F 1:F 2 (2)机械效率之比ηA :ηB (1)3221 F F(2)η A :η B = 4:5图27丙V/cm10 乙t/s2 4 13(2014年顺义二模)40. 如图31所示,轻质杠杆AD 用两根软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两绳分别系在杠杆上的B 、C 两点。
【恒心】(2014海淀零模)2014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海淀零模)【启用前绝密】海淀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地理2014.340.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36.(36分)(1)(12分)与特拉维夫相比,大马士革的气候特点:气温:冬季气温低,(2分)气温年较差大。
(2分)降水:降水总量少,(2分)降水季节变化小。
(2分)原因:大马士革位于山脉背风坡,受西南风(暖湿气流)影响小。
(2分)特拉维夫位于山脉迎风坡(临海),受西南风(暖湿气流)影响显著。
(2分)(答案应强调因果关系)(2)(4分)以色列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2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2分)(3)(6分)利用冬季气候温暖的特点,生产反季节花卉占领市场。
(2分)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扩大花卉品种。
(2分)利用交通条件及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
(2分)靠近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接近消费市场。
(2分)(答出三项即可)(4)(8分)政府给予政策支持;(2分)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提高创新能力(或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2分)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或提高劳动力素质);(2分)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
(2分)(5)(6分)降雪量异常大;(2分)缺少相应的预警措施;(2分)缺乏相应的防灾抗灾措施。
(2分)39.(10分)(1)a海河(2分) b淮河(2分)(2)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可缓解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2分)逐步恢复和改善部分河段通航能力,缓解陆路交通运输压力,完善东部地区交通体系;(2分)加强对沿线古城、古建筑物及河港的保护,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分)40.(10分)(3)规划居住用地;(2分)规划商业用地;(2分)规划工业用地;(2分)规划城市交通网;(2分)规划农业及生态用地。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4.5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
若用m 表示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用V 0表示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M N m A =B. AN M m = C. ρA0MN V = D. M N V A 0ρ=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光电效应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D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电场中发生偏转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B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C .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D .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1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关于此质点的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 =10sin (πt )cmB. 在0.5s ~1.0s 时间内,质点向x 轴正向运动C. 在1.0s ~1.5s 时间内,质点的动能在增大D. 在1.0s ~1.5s 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在增大17.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赤道上空运行的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关于这5颗静止轨道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的运行周期各不相同 B .卫星的轨道半径各不相同 C .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 km/s D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9.8m/s 218.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是通过观察和比较物理现象来进行的。
在下列的观察及根据观察所得出的相应结论中正确的是A .相同的弹簧受到不同的拉力,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说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拉力的大小有关B .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做平抛运动的相同小球能同时落地,说明这两个小球的运动都满足机械能守恒C .一束平行白光射向玻璃三棱镜,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偏折的角度不同,说明了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D .把一根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磁铁插入的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说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磁通量变化的大小有关19.如图所示,金属板放在垂直于它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板中有电流通过时,在金属板的上表面A 和下表面A ′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金属板宽度为h 、厚度为d ,通有电流I ,稳定状态时,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为U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上、下表面形成电势差的过程中,电子受到的洛仑兹力方向向下B .达到稳定状态时,金属板上表面A 的电势高于下表面A ′的电势C .只将金属板的厚度d 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变为U /2D .只将电流I 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变为U /220.根据量子理论:光子既有能量也有动量;光子的能量E 和动量p 之间的关系是E =pc ,其中c 为光速。
由于光子有动量,照到物体表面的光子被物体吸收或被反射时都会对物体产生一定的冲量,也就对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强。
根据动量定理可近似认为:当动量为p 的光子垂直照到物体表面,若被物体反射,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为2p ;若被物体吸收,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为p 。
某激光器发出激光束的功率为P 0,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 。
当该激光束垂直照射到某物体表面时,物体对该激光的反光率为η,则激光束对此物体产生的压强为 A .S c P η0)1(+ B .cS P η0)1(+ C .S c P η0)2(- D .cSP η0)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1)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过程中有平衡摩擦力的步骤,并且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以整数倍增大,即分别为W 0、2W 0、3W 0、4W 0……①实验中首先通过调整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目的是 (填写字母代号) 。
A.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做匀加速运动 B.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C.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为了使小车获得较大的动能②图乙是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部分,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 m =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几名同学在实验中分别得到了若干组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 与小车获得最大速度v m 的数据,并利用数据绘出了图丙给出的四个图象,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2)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 内阻。
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双量程电流表:A (量程0~0.6A ,0~3A ); 双量程电压表:V (量程0~3 V ,0~15 V );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R 2(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A)①为了调节方便,测量精度更高,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的量程为 A ,电压表的量程为 V ,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填写滑动变阻器符号)。
②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正确连接,注意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处于正确的位置并选择正确的电表量程进行连线。
乙丙WDCWAWB③通过多次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利用这些数据在图丙中画出了U-I图线。
由图线可以得出此干电池的电动势E(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电阻r= 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④引起该实验的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小B.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大C.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路端电压小D.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路端电压大22.(16分)如图所示,半径R=0.50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末端水平且端点N处于桌面边缘,把质量m=0.20kg的小物块从圆轨道上某点由静止释放,经过N点后做平抛运动,到达地面上的P点。
已知桌面高度h= 0.80m,小物块经过N 点时的速度v0=3.0m/s,g取10m/s2。
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可视为质点求:(1)圆轨道上释放小物块的位置与桌面间的高度差;(2)小物块经过N点时轨道对物块支持力的大小;(3)小物块落地前瞬间的动量大小。
23.(18分)如图所示,通过水平绝缘传送带输送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单匝铜线框,为了检测出个别未闭合的不合格线框,让线框随传送带通过一固定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平面向下),观察线框进入磁场后是否相对传送带滑动就能够检测出未闭合的不合格线框。
已知磁场边界MN、PQ与传送带运动方向垂直,MN与PQ间的距离为d,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各线框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边长均为L(L<d);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0向右运动,线框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线框在进入磁场前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且右侧边平行于MN进入磁场,当闭合线框的右侧边经过边界PQ时又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
设传送带足够长,且在传送带上始终保持右侧边平行于磁场边界。
对于闭合线框,求:Array(1)线框的右侧边刚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2)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以及速度的最小值;(3)从线框右侧边刚进入磁场到穿出磁场后又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传送带对该闭合铜线框做的功。
24.(20分)质量为m的飞机模型,在水平跑道上由静止匀加速起飞,假定起飞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恒为飞机所受重力的k倍,发动机牵引力恒为F,离开地面起飞时的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
求:(1)飞机模型的起飞距离(离开地面前的运动距离)以及起飞过程中平均阻力的冲量;(2)若飞机起飞利用电磁弹射技术,将大大缩短起飞距离。
图甲为电磁弹射装置的原理简化示意图,与飞机连接的金属块(图中未画出)可以沿两根相互靠近且平行的导轨无摩擦滑动。
使用前先给电容为C的大容量电容器充电,弹射飞机时,电容器释放储存电能所产生的强大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经过金属块,再从另一根导轨流出;导轨中的强大电流形成的磁场使金属块受磁场力而加速,从而推动飞机起飞。
①在图乙中画出电源向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与极板上所带电荷量q的图象,在此基础上求电容器充电电压为U0时储存的电能;②当电容器充电电压为U m时弹射上述飞机模型,在电磁弹射装置与飞机发动机同时工作的情况下,可使起飞距离缩短为x。
若金属块推动飞机所做的功与电容器释放电能的比值为η,飞机发动的牵引力F及受到的平均阻力不变。
求完成此次弹射后电容器剩余的电能。
乙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理学科参考答案 2014.5(共120分)选择题(共48分,13题~20题每题6分)13.B 14.A 15.A 16.D 17.C 18.C 19.D 20.B 21.(18分)(1)(共6分)① C (2分) ②1.22 (2分) ③ D (2分) (2)(12分)①0~0.6 (2分); 0~3 V (1分); R 1 (1分) ②见答图1 (2分)③ 1.45(2分); 1.3 (2分)④ A (2分)22.(16分)解:(1)设圆轨道上释放小物块的位置与桌面间的高度差为H ,小物块运动至N 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2021mv mgH =(4分) 解得 H =0.45m (1分) (2)设物块经过N 点时所受支持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Rv m mg F 20=- (4分)解得 F =5.6 N (1分)(3)设物块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小物块落地前竖直分速度为v y , 则 221gt h =(1分) v y =gt (1分) 解得 v y =4.0m/s 小物块落地前速度220y v v v += (2分)解得v =5.0m/s动量p=mv (1分) p =1.0kg·m/s (1分)答图123.(18分)解:(1)闭合铜线框右侧边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电动势E=BLv 0 (2分) 产生的电流I =RBLv R E 0= (2分) 右侧边所受安培力F=BIL =Rv L B 022 (2分)(2)线框以速度v 0进入磁场,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受安培力而减速运动;进入磁场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当其右侧边到达PQ 时速度又恰好等于v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