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月相教科版
小学科学-二年级-教科版《观察月相》课件

教科版 二年级上
新知讲解 月相—— 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 就像一束光照到一个皮球上,亮的区域就是我们看到的“月相”月球是地球来自卫星,在地球 的身边不停的转动。
课堂点拨
月球是一个本身不 发光的星球,光亮的部 分是由太阳光照射在月 球表面发光形成的月相 ,并且月相的形状不断 地发生着变化
下半月 下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上半月 上弦月
残月
娥眉月
研讨探究
一月内,月相是什么样的?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在围绕
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是按 一定顺序有规律地变化的,有 圆有缺,一个月内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地变化。
新知讲解
记录月相
记录月相的方法多种多样,观察 贵在坚持。我们通过一两周甚至更 长时间的观察,会发现月相的变化 由新月到满月再到残月的变化,还 会发现在每天同一时间观察,月相 出现的时间与位置都不一样。
新知讲解 新月与残月
亮面在右(西边) 娥眉月
亮面在左(东边) 残月
新知讲解 上弦月与下下弦月
亮面在右(西边) 上弦月
亮面在左(东边) 下弦月
新知讲解 满月与凸月
满月
凸月
活动探究
认一认不同的月相
分别说一说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研讨探究 观察下面两幅图,哪幅图是上半月,哪幅图是下半月,说一说你的理由?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课堂小结
观察月相
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上半月月相亮面逐渐( 变大) 下半月月相亮面逐渐( 变小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着地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14课《观察月相》。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月相的概念,认识月相的基本形态,学习月相变化的原因,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的形成原因。
2. 观察并描述月相的基本形态,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对天文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模型、手电筒、月相卡片。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月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引发学生对月相现象的兴趣。
2. 讲解月相概念结合教材,讲解月相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3. 观察月相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相的变化过程。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画出所观察到的月相,并进行分享。
7. 创作月相画学生利用彩纸和画笔,创作一幅月相画,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的形成原因3. 月相变化规律4. 观察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绘制成月相变化图。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月相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文现象,了解其他天文知识,如星座、行星等。
组织天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 观察月相的实践活动。
3. 作业设计: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绘制成月相变化图。
一、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1. 利用直观教具,如月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

月相图下半月规律: 由圆到缺,阴面在右边,亮面在左边
娥眉月 下弦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亏)凸月
满月
(盈)凸月
月相示意图
活动手册
根据所学的知识, 请你用铅笔试着 画一画月相变化 规律图
(白色即月球发亮部分)
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一至三十
分享交流时刻
白色指月球发亮的部分 (我们夜晚所见的月亮)
研讨
1.在不同的夜晚,月相会相同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1.4 观察月相
观察图片,说说你 们发现了什么?
聚焦
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
探索
学习这组图片中,月相的变化及名称是什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盈)凸月
满月
月相图上半月规律: 由缺到圆,阴面在左边,亮面在右边
说说这组图片中,月相又是怎样变化的?
满月
(亏)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再见
2.观察所学的月相表,说说月相 有什么变化规律?
巩固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拓展
根据你的观察及所学知识,制作月相图片卡。
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 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最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观察月相》精品课件

4、观察月相
为什么总是看到月球的一面?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下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上弦月
娥眉月
娥眉月
1、根据我们观察的月相,涂黑表中的圆圈。
提 示 : 不 要 忘 记 在 表 上 写 观 察 日 期
2、根据月相剪白色纸片,然后把剪好的白 色纸片贴在黑色纸片上。
笔者留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激励着无数人 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前行,吸取着各自喜欢的知识,使自己变 得更加强大与自信。但愿我的努力与劳作能带给你一丝帮助。 愿你我携手共同在知识的海洋里进步遨游。您的意见和建议将 使我渴望得到的营养饵料和前进的方向。
天分南北,知识无疆界。 祝愿我们彼此安康幸福!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课后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本课知识要点。
今日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题。 2.完成本课达标练习题作业。
提 示 : 不 要 忘 记 在 表 上 写 观 察 日 期
8
残月(朔)
下弦月
7 二十二三
6 凸月 十八
二十七八
5
望月 满月 十五
1
4
(朔)
新月
2
初一
3
凸月 十一二
峨眉月 初三
上弦月 初七八
朔又称新月,指当时的月相。此时地面观测适与地对,自地球视月,恰是正圆,称望月。也称满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精品课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具体内容为“观察月相”。
本节课将围绕月亮的形状、月相的变化以及月相与时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形状,知道月相的形成原因。
2. 观察并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理解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相变化演示图、月亮形状模型、手电筒。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月相变化演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
2. 例题讲解(1)教师结合月亮形状模型,讲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2)教师演示月相变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制作月相变化图。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月相变化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月相变化图2. 月相与时间关系图3. 月相形成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绘制月相变化图。
2. 答案:月相变化图,标注各阶段月相的日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天文现象,如日食、流星雨等,激发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操作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学生的动手操作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重点应聚焦于月相变化过程及其与时间关系的理解。
难点在于月相形成原因的阐释,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来突破。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操作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确保:1. 月相变化演示图清晰、准确,涵盖月相的各个阶段。
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2. 观察评价:在观察活动和实验操作中,我会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操作技能。我会观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是否能够准确记录月相的变化。通过观察,我可以了解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
-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发现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如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
-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观察结果,交流探究心得生在特定时间内,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 讨论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月相的变化规律,分享观察心得。
- 月相的变化规律对于古代航海、农业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月相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月球绕地球旋转过程中,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②月相变化规律的探究:
- 新月是指月亮在地球上看不到的部分,此时月亮与太阳处于同一直线上。
- 上弦月是指月亮呈现出半圆形的形态,此时月亮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但地球看不到月亮的背面。
2. 优化教学组织:在组织观察活动和实验操作时,我将更加细致地安排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顺利完成任务。
3.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讲解月相变化规律和形成原理时,我将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通过生动的例子、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
九.课堂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本节课中,我将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进行课堂评价。
《观察月相》科学教学PPT课件(4篇)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观察月相》 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
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月相是变化的,有时月相越来越大,有时越来越小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观察月相
观察月相 交流观察结果
观察月相
月亮或圆或缺,或明或暗。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让 我们长期观察,探索其中的奥秘。
观察月相
我们来做个观察计划吧。 提出研究主题。
每天同一时间,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同吗?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什么规律?
……
观察月相
我们来做个观察计划吧。 确定观察方法、做好观察准备。
预设1:中途有学生双手交叉:引导:听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了,你们可 以请双手交叉的小朋友来说一说。看情况板贴初六到十三的月相。 预设2:中途没有学生双手交叉:介绍完后,引导:你们可以问问他们有 没有不同的意见。
小结: ①像初六这样看到的形状比半个圆少一些的月相,我们可以叫它蛾眉月。 弯弯的蛾眉月可有趣了,有一首儿歌里就有它呢,我们一边拍手,一边来 读一读,看看你能找到它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你找到它了吗?
(引出月亮。) 问∶你们是怎样猜到的? 小结:月亮的形状其实类似篮球、太阳,是个球体,我们也叫它月球。
板块二、聚焦 1.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到的月亮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合课件图片进行观察,分析月亮形状不一样的原因。 聚焦:月球发亮的部分我们才能看的到。
最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观察月相

观察下面的照片,有什么相同点?
这几张照片里的月球有什么不同?
小结
由于月球本身不能发光, 月球反射太阳光,因此我们在 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 部分,也就是月相。月相是变 化的。
观察并描述月相
1、根据我们观察的月相,涂黑表中的圆圈。
提 示 : 不 要 忘 记 在 表 上 写 观 察 日 期
此时地球在日月之间,月之光面适与地对,自地球视月,恰是正圆,称望月。也称满月。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2、根据月相剪白色纸片,然后把剪好的白 色纸片贴在黑色纸片上。
提 示 : 不 要 忘 记 在 表 上 写 观 察 日 期
知识拓展 月相模拟图
8
残月(朔)
下弦月
7 二十二三
6 凸月 十八
二十七八
5
望月 满月 十五
1
4
(朔)
新月
2
初一
3
凸月 十一二
峨眉月 初三
上弦月 初七八
朔又称新月,指当时的月相。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观察月相
我们地球家园的小伙伴——月球
一、聚焦 这是不同时间拍到的月球照片,一样吗?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二、探索
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怎样的?
观察以上月相图片,说说这几个月相的特点。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方法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一步: 根据实际观察的月相,在 活动手册相应圆上,点出 上下两个顶点。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二步: 根据实际月相的明暗情况, 在两个顶点之间,画线条 把月球明亮和不明亮的部 分区分开来。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三步: 将不明亮的部分用画斜线 的方法表示。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四步: 写上农历日期。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方法源自三、研讨1: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三、研讨1: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我们的发现:不同夜晚的月相不一定相同。
三、研讨2: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 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我们的发现:连续几天的月相在逐渐变化。
继续完成月相的观察!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