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合集下载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精卫填海》出自中国上古神话著作山海经,山海经里记载的故事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对后人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下面让我们通过原文与故事来了解《精卫填海》。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故事据说中原北边,有一座发鸠山,它在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市长子县,漳河就是从发鸠山流出来的。

发鸠山上有一种柘树,样子像桑。

柘树林里生活着一种小鸟,叫“精卫”。

精卫鸟的身子黑黑的,有点像小乌鸦。

可是它的嘴白白的,爪子红红的,脑袋上还有花纹。

它常常叫着自己的名字:“精卫!”声音很凄厉,所以人们叫它“精卫鸟”。

发鸠山在长子县的西面,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石子、树枝往东飞,飞到东海,就把石子、树枝扔到海里,然后再回来叼。

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里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精卫本来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是个没成年的'小姑娘。

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这个小姑娘,大伙儿都叫她“女娃”。

炎帝不但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因此,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神农”。

有时候,人们把他的两个名字连起来,叫他“神农炎帝”。

神农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东海去指挥太阳升起,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女娃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

她常常穿着一双小红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头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在田野里看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高高兴兴地沐浴着阳光,欣赏着周围的一片生机。

万物在阳光下生长,鸟兽在阳光下欢腾,她感到很自豪,因为大地的光明和温暖是她爸爸带来的。

有时候,她跑到东海边上去看日出,当她看到霞光万道、光芒四射,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出来的时候,她喜欢极了。

因此很想去看看东海以外太阳升起的地方。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精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飞禽,形状像燕子,但比燕子稍大一些。

它有铁嘴铁嘴,锋利的爪子,漂亮的羽毛,翱翔于天空之中。

它聪明机智,勇敢无畏,善良友善,喜欢助人为乐。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禹治水之后,时间过得很快,已经有千年没有发生大洪水了。

一天,精卫飞过大海,发现海中有一片大陆缓缓升起。

这个大陆非常庞大,有山有水,有树有草,一片繁华景象。

精卫很好奇,想要探索一番。

它飞到岸边,看见一座宏伟的宫殿,宫殿里坐着一位老神仙。

精卫飞到老神仙面前,恭敬地问道:“老神仙,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突然升起一片大陆?”老神仙微笑道:“小精卫,你来得正好。

这个地方是东海,这片大陆是由一座极高的山垒起来的。

这座山叫做磨盘山,这里以前是东海的一块深渊,是无底洞。

不知怎么的,这个洞口被封住了,水流停止了,这片大陆就升了上来。

”精卫听了,心中一动,说道:“既然这个洞口被封住了,那么,我可以帮助人们填海造田,好让他们有更多的土地生活。

”老神仙点了点头,说道:“好主意,但是填海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你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

”精卫不禁有些自信起来,它振翅飞起,在海面上盘旋了几圈,然后一点也不犹豫地俯冲下去。

它用嘴和爪子拼命地啄土,挖土,然后扔到海上。

这样,它一点一点地往外扩大陆地。

精卫从早上一直劳作到夜晚,它累得几乎筋疲力尽,但是它的眼睛里始终闪烁着坚持不懈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它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精卫的努力没有白费,它逐渐填满了海面,大陆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人们受到了精卫的帮助,心生感激,他们纷纷前来向精卫致谢。

精卫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喜爱,成为了海洋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令人惋惜的是,精卫的努力并不能永远填海不停,海水还是在不断地腐蚀着大陆。

精卫虽然感到有些恼火,但并不气馁。

它洞悉问题的核心,并提出了一个解决之道。

精卫决定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问题,它飞向磨盘山的顶峰,不停地啄咬山石。

它的铁嘴铁爪尖锐无比,一次次的啄击,终于破开了顶峰的封印。

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

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

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精卫填海》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关于困难与坚持、坚强与奋斗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关于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禹治水使得河流变得平静,洪水不再泛滥,江河湖海之间的固定线也因此固定了下来。

可是,海水还是会翻涌,因为天河的水源一直不断,海里的水级也不断上升和下降,而无法检测风向和潮涌的渔民们依旧被大海禁锢,无法追逐自由。

有位神仙名叫精卫,是哪吒的姐姐。

她很聪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填海。

第一天,精卫在沙滩上挑起一颗小石头,口中念念有词地吟唱:“精卫啊,精卫啊,痛苦与坚持是你的伙伴。

如果你希望填海,你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

”她把石头扔进海里看看,但海水一下子就把她投掷的东西给冲了回来。

从那一天起,每天早上精卫起来都会找到一块小石头,在海边高声地唱着那首诗歌。

她不断地把这些石头全都扔到海里去,但都被浪头力量所破坏掉了。

有一天,老师爷蓝颜子路过这里,看到精卫的努力和坚持,他很感动。

蓝颜子告诉精卫:“你必须拥有一个更强更大的目标,精卫。

你要让大海退却三尺,才可以真正堤起一片新大陆。

”精卫听从老师的话,开始集中自己的力量填海。

她日夜不停,手中持着箭,背上挂着砾石,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绕一圈,看一眼海水,瞪大她的眼睛,努力看见她的努力有没有成功。

然而,这个努力是不易的。

精卫的眼睛因为长年地专注于海洋而眼瞎了,她的背因为背着砾石变得勉强且委屈,她的手因持箭时间过长而生了麻,但她从不放弃也从不间断填海。

渔民们觉得精卫是个神仙,他们并不太相信她能真正做到填海。

他们觉得精卫是在耍花招,只是想为自己增加一些名气而已。

可是,他们每次看到那个一瘸一拐、身上沾满泥土的女孩用勉强的声音唱着那首歌的时候,就会心生感慨,或许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可以拥有一份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而她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终,精卫的努力终于在千辛万苦之后得到了回报。

通过她的努力,大海渐渐的退去了三尺,出现了一片新的大陆。

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传说而来的,形容那些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不到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精卫填海成语故事】:传说,太阳神炎帝有个小女儿叫女娃,他对她非常的疼爱,女娃也是特别顽皮可爱。

有一天,女娃独自一人到东海玩耍,但是不幸的是,海里吹起了风浪将女娃席卷进了水里,女娃便淹死在海水中。

炎帝看着自己的女儿被淹死了,悲痛万分,但是人死不能复生,炎帝也无可奈何。

但是女娃不甘心就这么死去,于是她的灵魂幻化成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

精卫鸟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盯着海水看,非常的气氛,她很大海无情,很海水苦涩。

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她决定将大海填平。

于是,精卫每天飞到西山衔一个小石块或者小树枝,然后丢到东海,每天如此,不知疲倦。

大海每天都是咆哮而凶猛的,如一头野兽一般,他嘲笑精卫说:“小小鸟,你这样,即使一百万年你也休息将我填平。

”精卫却坚定的答复道:“一百万年不够,那就一千万年,哪怕是一千万年不够,那就一万万年,我一直到要填到宇宙的终尽,一定要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大海问道。

“因为你夺取了我年轻鲜活的生命,而且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大海不再讲话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一定要把你填平!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精卫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

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地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成语】:精卫填海【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成语解释】:以前指对某人或者某事特别仇恨,想要报复。

现在通常是指意志坚定,不被困难所打到也要完成目的。

【成语用法】:通常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被困难所打到也要完成目的。

【近义词】:矢志不渝,海枯石烂、持之以恒、愚公移山【反义词】:半途而废、始乱终弃、不思进取【成语出处】:“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话故事,讲述的是炎帝的儿子精卫,因为被父亲命令要填满大海,于是精卫拿起铲子,开始了填海的伟大壮举。

精卫填海的故事始于炎帝,炎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神农,另一个叫做精卫。

炎帝把神农派去开垦荒野,把精卫派去填满大海。

精卫拿起铲子,开始了填海的壮举,但是他一天只能填几把,而大海却是无边无际,他每天填一点,可是大海却总是变大,他填不完,最后他终于筋疲力尽,无力继续填海。

此时,炎帝看到了精卫的辛苦,就派遣众神去帮助他。

于是,上帝们把自己的毛巾放在大海里,把大海填满了。

最后,精卫成功填满了大海,从此大海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是中国神话中的故事之一,讲述了一只小鸟精卫为了报父母的仇,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填平东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的水势汹涌,海水一波波地冲刷着沿海的山脉和平原,导致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人们都很害怕东海的波涛,但却无能为力。

大家开始纷纷求助于天帝,希望天帝能派神仙降服东海的水势。

天帝听到众人的呼声,被人们的苦难所感动,便派出了九天玄女下凡,前往东海定海神山。

九天玄女顿时化作一座高山,稳定了东海的波涛。

东海的巨浪仍然在海边冲撞,九天玄女力有未逮。

这时候,一只小鸟精卫飞临神山,见到了九天玄女。

精卫告诉九天玄女自己的身世:精卫的父母因涉足人间,被东海的大浪卷走,他们难以获救,最终葬身海底。

精卫对东海一直心存仇恨,他决定为父母的仇报仇。

九天玄女虽然知道精卫的决心,但知道精卫一个小小的鸟儿无法与东海一战,劝他还是回家吧。

可精卫坚定地说:“不!我一定要报父母的仇!”于是,九天玄女将自己的神龙珠交给了精卫,告知他只要将这颗宝珠扔进东海,就能平息海浪,填平海底。

精卫接过了神龙珠,信心十足地向东海扑去。

精卫一次次扔出神龙珠,仍然大浪翻滚,海水势不可挡。

精卫不停地潜入海底,用嘴抓起泥土丢出,一次又一次,他将海底的土壤搬运到海面上,填平了大浪的跌宕。

东海水势太大,精卫的身体渐渐被水流冲刷得残破不堪。

他的翅膀被撕碎了一半,身上满是伤口,血流不止,但精卫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坚定地扔着神龙珠,为东海的大浪填海。

众神看到了这一幕,在他们的帮助下,蔚蓝的海水渐渐变成了平静的湖泊。

当精卫的使命完成之时,他疲惫不堪地落在了湖边的一株乌桕树上。

由于精卫的不懈努力,东海的波涛被成功平息,人们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为了纪念精卫的英勇事迹,精卫化作了一只鸟,终身守护在填海后的乌桕树上,悲愤的鸣叫声仿佛在说:“填!填!填海也!”这就是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到,一个小小的个体,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有可能创造奇迹并改变世界。

精卫填海的故事完整版原文

精卫填海的故事完整版原文

精卫填海的故事完整版原文《精卫填海》是一则中国的古老神话,这个故事早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

它大致讲述了一个为了不能战胜大海而自认为了不起的鸟儿精卫下定决心去填平大海的故事。

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通常被认为是凤凰的变体,和凤凰一样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神秘的气质。

故事中,一个年轻的精卫,这只鸟儿非常自负和目中无人,曾经有一次与海湾比赛,但她却输了。

这使得精卫非常气愤和不满足,于是决定填平大海,这个计划就是“精卫填海”的故事起点。

精卫从山上找来石头,一个一个地投入大海中,想要填平海面。

海面的水不停地涨潮,不管精卫投多少石头进去都无济于事,海涨潮水依然在不停地涨高,甚至还把精卫的翅膀给打湿了。

但是精卫并没有放弃,她一边是继续投入石头,一边发誓一定要填平这片海域。

就在精卫三番五次地投石的时候,一个老头走上前来,他看起来很老、很聪明,并对精卫的计划很感兴趣,想知道更多细节。

精卫顿时变得非常不耐烦,对这个老头不屑一顾,并撇下这个次要的问题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可是这个老头却告诉精卫,她根本没有可能填平海域,因为海域是无数大江大河汇聚而成的,这就是精卫的能力所无法匹敌的。

听到这些,精卫立刻愤怒地说:“到底是谁告诉你这件事情的?”老头看到精卫这么生气也不生气,就耐心地告诉她,填海的事情不可能通过单方面的劳动和积累达成,需要集合众人的力量、集中各方国卫力量进行统一大规模的填海建设。

精卫恍然大悟,犹豫了一瞬间,继续投入石头的人们竟然越来越多,而他们一起尽自己的能力,终于在无数努力之后,渐渐地将大海的范围缩小了。

在所有人们之中,有一些象精卫一样一放不落的人们,有一些是再三加入、不断努力,有一些是时时刻刻支持鼓励。

最终,总算是将大海的面积缩小了许多,虽然没有填平大海,但是这些人们展示的团结和力量超越了想象。

这个故事正是传递给我们一个心理:永远不要故步自封。

我们应该勇于尝试,不断提高自己,信心和毅力,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所有美好的梦想。

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中国神话故事中,精卫填海是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据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大禹治水后,黄河的河堤顽强地冲破,大水涌入东海,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解救沿海百姓,有一只小鸟精卫自告奋勇,愿意填海,防止大水泛滥。

它把小嘴里叼来的石子,一块一块地投入河流,充当堤岸。

虽然它的力量微弱,但是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了大禹,也感动了天地间的万物……
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我们,困境面前,不应畏惧,而是要迎难而上、不懈努力。

就像精卫那样,虽然力量渺小,但是坚持不懈地去做,最终也会取得成功。

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精卫填海的故事也启示了我们,人类要尊重自然,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大自然
是伟大的,我们应该虔诚地对待、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否则,一旦和自然发生悖逆,必定遭受到自然的惩罚。

正如当年的黄河泛滥,给沿海人民带来了灾难。

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都可以从精卫填海的故事中得到启示。

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处境,都要学会坚持不懈、奋勇向前。

只要我们心怀信念,无论多么微小的力量,都可以汇聚成众人的力量,创造奇迹。

精卫填海,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奋斗精
神的表达。

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让我们都能像精卫一样,敢于挑战,勇敢努力,不断追求,终有回报。

愿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都能铭记精卫填海的故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持续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叫做“精卫”,花头、白嘴、红足,长得活泼可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
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所以持续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
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

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于西山和
东海之间。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
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

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
不但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

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
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不过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

这个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
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
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所以,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
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
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很多年轻无辜的
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后来,精卫和海燕
结成了夫妻,生出很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

小精卫和她
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

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