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怎样计算基本电费
电费计算方法44567

电费计算方法编辑计算公式:
电费金额=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基本电费:
①按变压器容量=计费容量×基本电价
②按需量 =需量示数×乘率×基本电价
电度电费 =抄见电量×电价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基本电费 +电度电费)×(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月增减率 %(功率因数高于标准值减收,低于标准值增收电费)
大工业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两制电价由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三部分构成.基本电价是指按用户受电变压器千伏安)或最大需量(千瓦)计算的电价;电度电价是指按用户实用电量(千瓦)计算的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是指根据用户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调整减收或增收的电费.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对照表。
电费计算公式

电费计算公式电费计算公式电费计算公式:目前,国内电网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就是将电价分为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两部分,计算电费时将按用电容量乘以基本电价和按电量乘以电度电价所得的电费之和作为总电费的计算办法。
即:基本电价=用电容量×基本电价电度电价=电度电量×电量电价电费=用电容量×基本电价+电度电量×电量电价用电容量:1按受电变压器容量(即变压器容量)计取;2按企业用电最大需量计取。
计算时两者选其一;电度电量:即电度表计量的,每月按表读数。
所以电费计算的主要差别在每月基本电费的计算上。
■基本电价:经向供电公司了解:1、按受电变压器容量计取用电容量,则基本电价为 28元 / KVA2、按最大需量计取用电容量,则基本电价为 38 元/ KVA,若实际使用容量不足上报最大需量的40%时,按40%收取;超过最大需量则要加倍收取基本电费(超过按76元/ KVA)■案例:假设受电变压器容量为A,则按容量每月应交纳的基本电费P1=28A;假设最大需量为B,则按最大需量每月应交纳的基本电费P2=38B。
如令P1=P2,则B=74%A。
即当最大需量等于容量的74%时,两种交费方式下所缴纳的基本电费相同,亦即74%为两种方式盈亏的分界点:当最大需量小于74%的变压器容量时,按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便宜;当最大需量大于74%的变压器容量时,按变压器容量缴纳基本电费便宜。
需量电费与容量电费的关系图如下:需量电费与容量电费的关系就公司实际情况分析而言,在安装1600 KVA容量变压器的情况下,其需量需求应该在变压器容量的80%左右,由于超出74%的比例,故选择按受电变压器容量计取基本电费对公司有利。
■其他规定多余的变压器容量可以在供电局申请暂停,每年暂停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暂停后多余容量部分是否收费请咨询供电局。
功率因数过低会被供电局罚款,目前高新区供电局定的功率因数为0.85,低于0.85会被罚款,罚款数额有专用公式计算,公式请到供电局大厅咨询。
基本电费计算方法

基本电费计算方法
基本电费计算方法
1、按照计量表配置的基本档次计算:电费=基本档次*月用电量;
2、除计量表已配置的基本档次外,还应按电压等级及所消费的电量的总量对用户的电价分等,电费=用户年度消费电量/用电年度总量*电压等级*用户所消费的电量量;
3、节用电费:按照节用电用户实际节用电量计算电费,节用电费=实际节用电量*节用电价;
4、折旧费:按照有关规定,对用户的计量设备的折旧,电费=折旧费收费总量*用户当月消费电量/用电月总量;
5、力调费:按照调整力调费比例及造成的实际变化计算出用电费,电费=力调费比例*变化量*用电月总量;
6、服务费:根据核定的服务费费率计算电费,电费=单位服务费费率*用电月总量;
7、必须要收取的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有关费用,电费=必须支付的费用*用电月总量。
基于上述计算方法,企业在消费的电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应使用合理的电费计算方法,以保证电费经济性。
根据企业用电状况,在企业实际情况下合理安排电费计算方法,对用电月总量进行计算,可以利用不同单价电费之间的比较,最大程度降低电费支出,同时保障企业正常的用电经营活动。
电费计算方法

电费计算方法电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出,正确计算电费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费计算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费计算的基本原理。
电费的计算是根据用电量和电价来确定的。
用电量是指我们家庭或者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而电价则是指每度电的价格,通常以元/度为单位。
因此,电费=用电量×电价。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不同的家电设备功率不同,使用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空调、电热水器等大功率设备的使用会对电费产生较大影响,而电视机、电脑等小功率设备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我们在计算电费时需要根据不同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来合理安排用电,以降低电费支出。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电费的分时计费方式。
分时计费是指根据用电的不同时间段来确定电价的计费方式。
一般来说,电力公司会将一天的用电时间划分为高峰时段、平谷时段等不同时段,不同时段的电价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我们可以在高电价的时段尽量避免使用大功率设备,而在低电价的时段适当增加用电,以降低电费支出。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节能减排来降低电费支出。
节能减排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器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空调、电热水器等大功率设备,选择节能型家电产品,使用LED节能灯等方式来降低用电量,从而减少电费支出。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用电设备,及时修复漏电等问题来降低电费支出。
有些老旧的电器设备可能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用电量增加,从而增加电费支出。
因此,定期检查用电设备,及时修复漏电等问题也是降低电费支出的有效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正确的电费计算方法需要我们了解电费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充分利用分时计费方式,通过节能减排来降低用电量,以及定期检查用电设备,及时修复漏电等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费计算方法,从而降低电费支出,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价计算公式

电价计算公式
1、电量分档及加价标准:
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230度及以内,维持现行电价标准;第二档为231度-400度,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为高于400度部分,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价0.3元。
2、阶梯电价与峰谷电的执行:
按照“先峰谷、后阶梯”的方式计算。
总用电量=第一档用电量+第二档用电量+第三档用电量=峰电量+谷电量
基础电费=峰电量×峰电价+谷电量×谷电价
第二档递增电费=第二档用电量×第二档递增电价
第三档递增电费=第三档用电量×第三档递增电价
总电费=基础电费+第二档递增电费+第三档递增电费
比如一户居民用电量为300度,峰时200度,谷时100度,峰时电价0.5583元,谷时0.3583元,因为这户居民超过了第一档电量70度,超过的部分再按照每度0.05元计算:200×0.5583+100×0.3583+(300-230)×0.05=150.99元。
3、第一档电价标准:
未开通峰谷电的为:0.5283元
开通峰谷电的为:峰电0.5583元,谷电0.3583元
峰电时段:8:00-21:00
谷电时段:21:00-8:00
4、执行周期:
阶梯电价按年为周期执行。
全年分档电量按照月度电量标准乘以月份计算,执行相应分档的电价标准。
5、家庭户籍人口5人以上的档位:
对家庭户籍人口在5人(含5人)以上的用户,每月增加100度阶梯电价基数。
即:第一档为330度及以内;第二档为331-500度;第三档为高于500度部分。
电费计算的步骤(精)

、电费计算的步骤:1、抄见电量计算抄见电量计算=(电能表本月指数-上月指数)×倍率(TA×TV)2、结算电量计算结算电量=抄见电量+变压器损耗+线路损失电量3、结算电价计算一户一表居民生活:执行目录电价其他:峰:目录电价×1.6×0.9(丰水)目录电价×1.6×1.2(枯水)目录电价×1.6(平水)谷:目录电价×0.4×0.9(丰水)目录电价×0.4×1.2(枯水)目录电价×0.4(平水)平:目录电价×0.9(丰水)目录电价×1.2(枯水)目录电价(平水)4、结算电费计算(1)结算电费=结算电量×结算电价(2)结算电费=峰电量×峰电价+平电价×平电量+谷电价×谷电量5、基本电费计算基本电费=专变变压器容量×对应容量的单价(由查表得出)6、力调电费计算力调电费=(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对应功率因数调整系数(查表得出)其中功率因数为:7、代收基金计算代收基金=对应电量×对应基金代收单价8、合计电费计算合计电费=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力调电费+代收基金二、变压器损耗计算有功损耗ΔP=ΔP0×T1+(S/SH)2×ΔPH×T2无功损耗ΔQ=ΔQ0×T1+(S/SH)2×ΔQH×T2T1==720×1/30×实际运行天数T2=工作班次×8小时×实际运行天数(新投、报停这一天要算上)三、电价的分类1、商业2、居民生活3、非居民生活4、非工业、普通工业5、农业生产6、农业排灌7、趸售8、大工业四、居民生活执行阶梯电价1、0——60度执行目录电价;2、61——100度执行每度电上涨0.08元;3、101——150度执行每度电上涨0.11元;4、150以上每度电上涨0.16元。
基本电费计算方法

基本电费计算方法电费是指居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使用电力设备的用户每个月需向供电部门支付的电能使用费用。
电费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总用电量法:总用电量法是指将其中一时期内(通常是一个月)的用电总量乘以电价计算电费。
其中,用电总量是指其中一时期内的电表读数减去上一时期电表读数的差值。
电价是由供电部门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制定的,一般以一定的费率(元/千瓦时)计算。
公式如下:电费=用电总量×电价二、分时电价法:分时电价法是指按照不同用电时间段的电价计算电费。
在分时电价政策下,一天会被分为不同的用电时间段,如高峰时段、平时时段、低谷时段等。
在高峰时段,电价较高;在平时时段,电价适中;在低谷时段,电价相对较低。
用户在每个时间段内用电量不同,因此电费的计算也不同。
公式如下:电费=高峰时段用电量×高峰时段电价+平时时段用电量×平时时段电价+低谷时段用电量×低谷时段电价三、阶梯电价法:阶梯电价法是指根据用户的用电量设置多个不同阶梯的电价,用户的电费随着用电量不同而逐步递增。
一般来说,划分的阶梯越多,电价越高。
用户的实际用电量落在哪个阶梯中,就按照该阶梯的电价计算电费。
公式如下:电费=用电量×电价四、季度尖峰平谷电价法:季度尖峰平谷电价法是指按季度周期划分电价,每个季度内又分为尖峰时段、平时时段、低谷时段。
在尖峰时段电价较高,平时时段电价适中,低谷时段电价较低。
通过统计一个季度内用户每个时段的用电量和该时段的电价,计算该季度的电费。
公式如下:电费=尖峰时段用电量×尖峰时段电价+平时时段用电量×平时时段电价+低谷时段用电量×低谷时段电价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中并没有考虑到基本电费、负荷电费、附加费等,这些费用根据不同地区和用户类别的不同而异。
因此,在实际计算电费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添加相应的费用。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少电费支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合理选择用电时间,减少高峰时段用电;购买高效节能设备,降低用电量;发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减少对电网的依赖等。
电费计算方法89002

电费计算方法编辑计算公式:
电费金额=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基本电费:
①按变压器容量=计费容量×基本电价
②按需量 =需量示数×乘率×基本电价
电度电费 =抄见电量×电价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基本电费 +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月增减率 %(功率因数高于标准值减收,低于标准值增收电费)
大工业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两制电价由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三部分构成。
基本电价是指按用户受电变压器千伏安)或最大需量(千瓦)计算的电价;电度电价是指按用户实用电量(千瓦)计算的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是指根据用户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调整减收或增收的电费。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对照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怎样计算基本电费
基本电费是指用户在没有超过契约容量时,按照固定费率计算的电费。
一般来说,基本电费的计算方法是固定费率乘以用户的契约容量。
下面将
详细介绍基本电费的计算方法。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契约容量。
契约容量是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负
荷情况而确定的一个限制电流值,单位一般为安培(A)。
契约容量的确
定是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计算和约定的。
电力公司为用户提供的
电力设备和线路都是按照契约容量进行配置的。
在了解了契约容量之后,下面介绍基本电费的计算方法。
基本电费的
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计算基本电费。
确认了契约容量和固定费率之后,就可以这么计算
基本电费了。
基本电费=固定费率×契约容量。
例如,假设固定费率为
0.5元/安培·月,契约容量为50安培,那么基本电费=0.5×50=25元/月。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电费只是用户所需支付的一部分费用,还有很多
其他费用需要考虑,如电能费、燃料费、输配电费等。
此外,基本电费的
计算方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电力公司可能会存在差异,用户在计算基本电
费时应该参考当地的相关规定。
另外,有些地方还有一种阶梯电价政策,即在用户的契约容量范围内,按照不同的用电量阶梯设置不同的电价。
对于阶梯电价政策的用户,计算
基本电费时需要考虑不同用电量阶梯对应的电价。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参
考电力公司的相关规定。
总之,基本电费的计算方法是固定费率乘以用户的契约容量。
用户在计算基本电费时,除了要确定契约容量和固定费率之外,还需要关注当地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以便进行正确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