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海底捞危机公关案例

海底捞危机公关案例海底捞是一家中国火锅连锁店,是一家在中国和海外市场都非常受欢迎的品牌。
然而,2018年美国肺炎爆发后,一系列丑闻开始困扰海底捞,并迅速升级为公共关系危机。
1. 疑似食品安全问题在2018年9月,一名顾客在海底捞就餐后,发现一只死苍蝇漂浮在锅中,此事件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
之后,一些海底捞餐厅发布了自己的解释,但是许多人并不信服。
有证据表明,这不是海底捞的第一次食品安全问题,之前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海底捞此时面临的问题是,公众的信任度开始下降,其他竞争对手也利用这一机会将其攻击。
2. 卫生问题2018年11月,海底捞的一家分店在北京被曝出水池里的鱼没有经过处理就被直接放入冰箱,卫生条件极差。
此事一出,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有报道表明,调查人员经过对该店的检查,发现了一系列的卫生问题,包括有老鼠咬过的蔬菜等。
这让公众对海底捞的印象更加负面。
3. 公关策略不当在处理这些危机事件时,海底捞的公关部门一直没有正确地处理问题。
它们一开始拒绝回应事件,之后发布了模糊的声明,没有承认问题,也没有道歉。
此举让公众对其失去信任,更加怀疑其食品安全和卫生等问题,并进一步恶化了危机。
4. 反恐糊弄事件2019年8月,海底捞的一家北京分店在卫生部门的检查中被曝出使用了被称为“反恐糊弄”的废弃料理不合格的食品。
这引起了公众的公愤,并严重损害了海底捞的声誉。
在这种情况下,海底捞的公关部门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包括公开向公众道歉并采取措施改进其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等。
然而,这些行动豆腐渣,还是没有挽回其声誉受损的形象。
最终,海底捞必须承认其错误,采取更为严格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措施,并寻求公众的信任。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突发的负面事件或问题,对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需要通过公关手段进行应对和解决的情况。
下面列举了10个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1.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联事件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关切,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面对舆论的压力,航空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公关措施,包括与家属进行沟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新闻发布会等,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 沃尔玛食品安全问题2014年,沃尔玛在中国销售的部分猪肉产品被发现含有不合格的添加剂。
这一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质疑,对沃尔玛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沃尔玛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采取了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恢复了公众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
3. 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中毒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抵制,对三鹿集团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三鹿集团迅速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并赔偿受害者,同时加强了质量管理和监管机制,努力恢复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4. 美国曼恩公司石油泄漏事件2010年,美国曼恩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大量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谴责,对曼恩公司造成了严重的声誉危机。
曼恩公司积极应对危机,采取了控制泄漏、清理污染、赔偿受害者等措施,并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恢复公众对其环保形象的信任。
5. 优步司机性侵事件2014年,优步的一名司机在印度德里性侵了一名乘客,引发了公众对优步安全性的质疑和抵制。
优步迅速采取了停止该司机服务、加强司机背景调查、提供安全措施等措施,并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和认知,以恢复公众对其服务的信任。
6. 可口可乐PEPSI广告事件1993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发布了一则广告,声称喝可乐可以预防SARS病毒。
公共关系危机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案例2019年4月,一条关于华为公司员工因未按要求删帖而被辞退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公众对华为公司的质疑和批评,对华为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该事件始于华为一名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对华为公司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批评,并提到了一些不良的工作环境,引起了关注。
华为公司发现该文章后,要求员工删除该文章,并以不遵守公司的规定为由辞退了该员工。
随后,这个事件被一些媒体报道,开始引起公众的关注和争议。
公众对该事件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华为公司是否尊重自由言论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二是是否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导致员工对公司不满。
华为公司随即发布了官方声明,解释了辞退员工的原因,强调了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并排除了公众质疑的问题。
公司承认文章中存在一些问题和误解,但强调该员工的辞退是基于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
华为还表示,公司一贯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和言论自由,但公司也有自己的规定和底线,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此外,华为还积极回应了公众对其管理不善和不公平对待员工的批评。
公司表示,将会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管理,改善工作环境。
华为还宣布将会组织内部调查,进一步弄清事件的真相,确保公司的决策是公正和透明的,并定期公布公司的努力和改进情况。
华为此次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得还算不错。
首先,公司积极回应了公众的质疑和关注,及时发布官方声明,解释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其次,公司对员工辞退的原因做了充分解释,并公开了自己的立场和底线,及时消除公众的不安和质疑。
再次,公司对管理不善的问题做出积极回应,表示将会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以此回应关注并改变公众对公司的看法。
通过此次事件的处理,华为公司成功地控制了危机,并在公众面前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公司不仅解释了事件的真相,还积极采取措施改进自身的管理问题,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这也给其他企业和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危机公关案例,即通过积极回应和改进反馈,及时纠正错误,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沃尔玛的应对策略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和物 资,控制火势蔓延。
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营业,为 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积极与媒体合作,提供采访和报道机会 ,展示公司关心和关注的态度。
迅速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协调救援工作。
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进展信息,保持透 明度和公开性。
THANKSຫໍສະໝຸດ 0302采取补救措施
积极配合调查
特斯拉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并公开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他们承诺将全力查明事故原因,并 采取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为了缓解公众的担忧,特斯拉宣 布暂停使用涉事车辆的自动驾驶 功能,并推出了一项软件更新, 加强了车辆的安全性能。此外, 他们还为受影响的用户提供了额 外的服务和支持。
企业应对危机进行全面 评估,深入分析危机产 生的原因及影响,制定 合理的应对策略。
企业应将公共关系建设 作为长期战略,注重品 牌形象和声誉管理,提 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对于企业公共关系建设的建议
建立危机应对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机应对机制,制定危 机处理流程,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增强公关意识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公关意识培训,提高员 工的公关素质和应对能力。
事件背景
2000年代初,媒体开始爆出关于耐克公司在东南亚的代工厂中存在工 人权益受损,工作环境恶劣的“血汗工厂”指控。
指控称,这些工厂中的工人,尤其是童工,被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工 作,以换取微薄的工资,有些工人的收入甚至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
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对耐克的形象产生了严重负面 影响。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2023-10-31
目录
• 案例一:沃尔玛应对商店火灾 • 案例二: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危机公关 • 案例三:星巴克咖啡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关 • 案例四:耐克公司应对“血汗工厂”的指控 • 总结与启示 •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学案例(王老吉危机公关分析)

王老吉危机公关分析一、疑是商业阴谋王老吉配方门事件,已经吵得沸沸扬扬。
和朋友去打渔郎吃鱼,同行的有女性,说喝王老吉,一人突道:听说王老吉有问题。
于是众人喝酒的喝酒,喝唯E的喝唯E。
席间也在讨论王老吉事件,有朋友知道我们公司做咨询及公关的,便问王老吉究竟怎么回事?我笑道:王老吉无辜,树大招风耳。
盗用苏辙所言: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王老吉事件,不是单纯的消费者事件,而是有预谋的阴谋。
很多网友觉得阴谋的始作俑者是两乐,我看不一定,个人以为凉茶某品牌更有动机性。
王老吉,作为凉茶品类的领导者,在做大品类的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品牌的不满,无论如何推广传播,凉茶行业依然是王老吉一家独大。
4月发布的一则新闻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正在制定的15项广东省地方标准中,除了亚运会食品安全一系列标准外,还包括了《植物饮料卫生要求》(如凉茶),《代用茶卫生要求》(如玫瑰花茶、水果茶等)、《生食肉类产品卫生要求》、《生食水产品卫生要求》以及《食用调味油卫生要求》等8项标准。
据说,该标准拟定5月出台。
凉茶新标准,这是前奏,是序幕,但是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尤其是消费者市场,这是很多企业不愿看到的——如何运作,使新标准出台之时能够修改符合自身产品需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响应?这才是其余凉茶品牌考虑的重点。
作为局外人,我不知道凉茶新标准是否确定?有什么改动?这是关键,也是王老吉公关的关键所在。
二、阴谋:明线和暗线;着力点:夏枯草不多讲,为这次事件来个素描,则一目了然。
明线:明线的着力点:夏枯草。
夏枯草的功能解释:清火清肝明目,清热散结。
再看暗线。
暗线1:王老吉的品牌定位:降火。
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
夏枯草是支撑其核心定位的最大功臣。
我们知道,一个品牌最大的核心在独特的战略定位,王老吉成为凉茶品类领袖的同时,其功能主打降火,得到了全国甚至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如果这个定位因为配方改变丢失,那么将是难以挽回的损失。
试想,如果如讨伐王老吉者得逞,夏枯草直接从王老吉配方中取消(据说还有几味中草药,也是清热明目功效的,也属于所谓的违法添加),那么王老吉用什么来支撑自己的战略定位?“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七个字还有底气到处张贴?还有底气在央视呼喊?还有底气灌进消费者的肚子里?就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不灌二氧化碳,叫什么?海飞丝省了ZPT,还能定位“去头屑”吗?暗线2:药物?食品饮料?反王老吉者喊道:请定性。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的公众关注和负面舆论,可能对企业形象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列举10个公共关系危机的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因为生产过程中的疏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企业在危机处理中缺乏透明度和及时沟通,导致公众对企业的质疑和不信任,进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额产生了负面影响。
2. 产品质量问题某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上推出一款新车型,但不久后被曝出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多起事故和消费者投诉。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未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导致公众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进而对品牌形象和销售额造成严重影响。
3. 媒体报道失误某媒体在报道一个重大事件时,由于信息获取不准确或主观判断错误,发布了虚假或误导性的新闻,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媒体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道歉和更正错误,导致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对媒体的影响力和商业利益造成负面影响。
4. 员工不当行为某餐饮连锁企业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歧视性言论,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
企业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对员工进行处理和道歉,导致公众对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对企业的利益和声誉造成损害。
5. 数据泄露某科技公司的用户数据被黑客攻击导致泄露,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和不满。
公司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通知用户和采取措施保护用户利益,导致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对公司品牌和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6. 劳工纠纷某制造业企业的员工因为工资待遇不公和工作环境恶劣而发起罢工,引发了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未能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导致公众对企业的劳工政策和社会责任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额造成损害。
7. 领导人丑闻某政府官员或企业高层领导人因为涉嫌腐败、性丑闻等丑闻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领导层的不满和抗议。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20例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20例1. 奥运会形象重塑: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面临着国际媒体的质疑和批评。
为了重塑国际形象,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国际媒体关系,提供主动透明的信息,并组织媒体参观奥运会场馆及其他地方,以改变外界对中国的认知。
2. 快餐危机公关:2014年,某快餐连锁企业在媒体报道中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引发公众质疑。
该企业迅速回应危机,公开道歉、召回产品、展开全面调查,并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赢得公众信任。
3. 银行丑闻后的公共关系危机:某银行因内部腐败和财务不端丑闻而陷入公共关系危机。
银行采取了开放沟通的策略,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组织内部调查,解雇相关人员,并加强内部监管和道德教育,扭转了公众对银行的负面印象。
4. 社交媒体危机管理:某电视台主持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种族歧视言论,引发公众愤慨和抵制。
电视台迅速对该主持人进行停职处理,并公开道歉,积极与社交媒体用户进行互动,以恢复信任。
5. 环境保护倡议:某汽车制造商在环保组织的抗议下,被指责为环境破坏主义者。
为改变这一形象,该厂商加大环保投入,开展绿色技术研发,并与环保组织合作,改善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
6. 艺人丑闻公关处理:某知名艺人涉嫌非法行为被曝光,在公众中引发了广泛争议。
其所属经纪公司迅速停止合作,并公开道歉,承诺加强对艺人的管理和监督,以维护企业形象。
7.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某食品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引发公众关注。
该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公开回应事件,加强产品安全措施,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沟通机制,以恢复公众信任。
8. 公益事业公关:某慈善机构因财务不透明和项目执行问题受到质疑。
该机构积极公开财务报告,展示项目成果,并主动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加强自律与监督,恢复公众对其的信心。
9. 就业歧视事件公关处理:某知名企业被曝光存在就业歧视问题,引发公众和员工的不满。
该企业迅速回应,展开内部调查,加强内部培训与教育,并公开承诺改善招聘和就业公平,以赢得员工和公众的支持。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有效的公共关系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公共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星巴克的危机公关星巴克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一直以来都以高品质的咖啡和舒适的环境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2018 年,星巴克却遭遇了一场公关危机。
事件起因是,两名非裔美国人在费城的一家星巴克店内等待朋友时,想要使用店内的洗手间,但遭到了店员的拒绝。
店员以他们没有消费为由报警,警察赶到后将这两名男子逮捕。
这一事件被店内的其他顾客拍摄下来并上传到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和抗议。
星巴克的反应迅速而果断。
首先,公司CEO 凯文·约翰逊亲自道歉,并承诺对公司的政策和员工培训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
其次,星巴克宣布将于 5 月 29 日关闭全美 8000 多家门店,对 175 万名员工进行“反种族歧视”培训。
这一危机公关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星巴克向公众展示了其对问题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愤怒,减少了对品牌形象的损害。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在面对危机时,企业应迅速做出反应,坦诚地承认错误,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同时,企业领导者的亲自参与和表态也能够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案例二:海底捞的成功公关海底捞以其优质的服务而闻名,但也曾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
2017 年 8 月,有媒体曝光海底捞部分门店存在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如后厨有老鼠、餐具清洗不彻底等。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消费者的担忧。
然而,海底捞在危机发生后的公关处理堪称典范。
首先,海底捞在事件曝光后的 3 个小时内就发表了致歉声明,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并表示会立即进行整改。
其次,海底捞公布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包括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增加后厨监控设备、对员工进行更严格的培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事件或突发情况,对企业形象、声誉和利益造成重大威胁。
为了有效化解危机,公关危机管理团队需要迅速采取措施,通过妥善的危机公关策略和沟通手段,恢复企业形象,保护企业利益。
下面列举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1. 江苏洪泽湖“毒豆芽”事件
2011年,江苏洪泽湖一家农场生产的豆芽被检测出含有有毒农药,引发广泛关注。
农场迅速采取措施停产销毁受污染的豆芽,并公开道歉,承诺加强质量管理。
同时,积极与政府、消费者和媒体沟通,提供真实信息,恢复公众对产品的信心。
2. 联邦快递包裹投递事故
2018年,一起发生在中国的联邦快递包裹投递事故引发公众质疑和抵制。
联邦快递迅速回应事件,道歉并承诺全面调查,同时与政府合作,采取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通过积极的公关策略,联邦快递最终恢复了在中国市场的形象和声誉。
3. 美的集团灾难公关
2013年,美的集团一家工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财产损失。
美的集团在公关方面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向公众道歉,并成立了灾难救援专项小组,为受灾员工和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
同时,积极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有效控制舆论,维护
了企业形象。
4. 大众尾气排放丑闻
2015年,大众汽车因尾气排放造假丑闻受到全球范围的关注和谴责。
大众汽车采取了全面的危机公关策略,包括全面召回受影响车辆、公开道歉、解雇相关负责人等。
同时,加强与政府、媒体和消费者的沟通,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5. 苹果公司iPhone电池门事件
2017年,苹果公司因降低老款iPhone手机性能而引发用户不满和诉讼。
苹果公司迅速回应事件,推出电池更换计划、降低更换费用等措施,同时向用户公开道歉,并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恢复用户对品牌的信心。
6. 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三鹿集团因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患上尿毒症,引发公众强烈愤慨和抵制。
三鹿集团迅速召回受影响产品,并为受害婴儿提供医疗救助。
同时,加强与政府、媒体和消费者的沟通,积极公开真实信息,向公众道歉,并承诺改进产品质量管理,最终恢复了企业形象。
7. 马航MH370失联事件
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引发全球范围的搜救和关注。
马航公司迅速展开危机公关工作,向乘客家属提供支持和
援助,与政府、媒体和国际组织合作,及时公布真实信息。
尽管最终无法找到航班残骸,但马航公司通过积极的公关策略,有效控制了危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8. 中国银行内部腐败事件
2014年,中国银行因一名高管涉嫌腐败被曝光,引发公众对银行业的质疑和担忧。
中国银行迅速采取行动,严肃处理涉事高管,并加强内部监管措施,提高透明度。
同时,积极回应媒体和公众的质疑,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9. 亚马逊工作环境丑闻
2015年,亚马逊因其工作环境被曝光存在严重问题,引发公众和媒体的质疑和批评。
亚马逊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改进工作环境的计划,并公开承诺提高员工福利和工作条件。
同时,加强与员工和媒体的沟通,积极回应质疑,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10. 麦当劳食品卫生问题
2014年,中国多个城市的麦当劳店被曝光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引发公众关注和抵制。
麦当劳公司迅速关闭受影响的门店进行整改,并公开道歉,承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同时,加强与政府、媒体和消费者的沟通,提供真实信息,恢复公众对品牌的信心。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面对公共关系危机,企业应当迅速行动,采取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积极与各方沟通,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
心,保护企业形象和利益。
同时,企业也应该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