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二及解析

合集下载

《法律逻辑学》复习资料二

《法律逻辑学》复习资料二

《法律逻辑学》复习资料二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就是,当人类听到别人陈述的事情时,大脑开始历经复杂的讯号处理及过滤,并将信息元素( Information element ) 经过神经元(w Neuron) 迅速的触发并收集相关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超感知能力。

之后由经验累积学习到的语言基础进行语言的处理及判断,找出正确的事件逻辑。

1、ABC三人都喜欢说谎话,有时候也说真话。

某天,A指责B说谎话,B指责C说谎话,C说AB两人都在说谎话。

后来上帝通过读心术知道其中至少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谁在说谎话?答案:运用假设排除法推理得出是B说的是真话,A和C都是说谎话。

2、一个村子里,有50户人家,每家都养了一条狗。

现在,发现村子里面出现了n只疯狗,村里规定,谁要是发现了自己的狗是疯狗,就要将自己的狗枪毙。

但问题是,村子里面的人只能看出别人家的狗是不是疯狗,而不能看出自己的狗是不是疯的,如果看出别人家的狗是疯狗,也不能告诉别人。

于是大家开始观察,第一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二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三天晚上,枪声响起(具体几枪不清楚),问村子里有几只疯狗?只有晚上才能看出病狗,并且一天晚上只能看一次。

答案:3条!推理过程:A、假设有1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其他狗都没有病,那么就知道自己的狗有病,所以第一天晚上就会有枪响。

因为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1。

B、假设有2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有1条病狗,因为第一天没有听到枪响,是病狗数大于1,所以病狗的主人会知道自己的狗是病狗,因而第二天会有枪响。

既然第二天也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2。

由此推理,如果第三天枪响,则有3条病狗。

一、什么是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是以法律和司法实践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逻辑形式、逻辑方法、逻辑规则或规律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法律逻辑学的性质1.法律逻辑学是介于法学与逻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应用学科。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选择:D2. 与“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A. 学好外语且能出国B. 没学好外语但能出国C. 学好外语但没能出国D. 没学好外语也没能出国-----------------选择:C3. 以SAP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的正确结论是A. SAPB. PISC. 非PISD. 非PI非 S-----------------选择:B4. “国营企业”与“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 交叉关系B. 真包含于关系C. 真包含关系D. 全异关系-----------------选择:B5. “电大学生”与“共产党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 交叉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③真包含关系④全异关系-----------------选择:A6. 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个别B. 结论是或然的C. 从个别到一般D. 前提蕴涵结论-----------------选择:B7. 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A. 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B. 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C.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D. 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选择:C8. 复合判断由()组成。

A. 主项和调项B. 前件与后件C. 肢判断与联结词D. 关系项与关系者项-----------------选择:C9. “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具有A. 反对关系B. 矛盾关系C. 差等关系D. 下反对关系-----------------选择:B10. “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思维D. 法律行为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是法律逻辑学中的“非矛盾原则”?A. 同一事物既是白的又是黑的B. 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是白的又是黑的C. 同一事物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取决于观察角度D.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白的和黑的答案:B3.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假言命题”?A. 一个命题包含两个或更多部分B. 一个命题表明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C.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结果D.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事物的存在或属性答案:C4. “如果A,则B”这种命题形式在法律逻辑中属于什么?A. 条件命题B. 因果命题C. 选择命题D. 假设命题答案:A5. 在法律逻辑中,“归谬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推理?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逆向推理D. 无效推理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排中律”?A. 一个命题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B. 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C. 一个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上下文D. 一个命题没有真假之分答案:B7. 在法律逻辑中,“充足理由律”要求什么?A.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原因B.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结果C. 每个有效的论证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D. 每个无效的论证都不需要理由或证据支持答案:C8. “如果A,则B”且“非B”,根据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A是真的B. A是假的C. 无法确定A的真假D. A和B的真假无关答案:B9.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归纳推理”?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类比推理”?A. 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B. 从一般规则推断特殊情况C. 从一种情况推断另一种相似情况D. 从一种逻辑结构推断另一种逻辑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推理C. 法律制定D. 法律执行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原则属于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则?A. 非矛盾原则B. 排中律C. 充足理由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3. 在法律逻辑中,哪些命题形式属于复合命题?A. 条件命题B. 联言命题C. 选言命题D. 假言命题答案:A, B, C, D4. 法律逻辑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演绎B. 间接演绎C. 归谬法D. 类比推理答案:A, B, C5. 在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的方式有哪些?A. 完全归纳B. 不完全归纳C. 统计归纳D. 类比归纳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如何通过逻辑方法得到合理解释和应用的学科。

法律逻辑学作业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1、“P或者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 p,q 。

2、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逻辑形式性质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哲学范畴)的外延最广,不能再进行概括。

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在属种概念之间两特征存在着(反变)关系。

这个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5、实质定义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方法。

6、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按质不同,分为(肯定)和(否定);按照量的不同,•可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

性质判断的六种形式可用符号分别表示为(SAP)、(SEP)、(SIP)、(SOP)、(SaP)、(SeP)。

7、根据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A与E之间,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I取值为假时,•O必(真)•;•O取值为真时,•I(可真可假)。

差等关系之间,上位判断(真),则下位判断必真;下位判断假,则上位判断(假)。

8、运用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SAP可换位为(PIS)•,•SEP应换质为(SA),对SOP先换质,再换位应得(IS)。

二、单项选择题1、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而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

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这段文字对“诉讼法”的概念是如何说明的?( 2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③仅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公民”这个概念属于…………………………( 3 )①单独概念②负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3、“工业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4、“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此定义的错误在于………………………………( 1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5、违法行为分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非对称但传递的关系。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某甲可能不是凶手为真。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题1.可以推出“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因为“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而“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则“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所有”;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A.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解析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解析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解析《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及解析一、填空题1、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犯罪集团”属于( 集合)概念。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不正当防卫”是( 否定)概念。

3、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联合国”与“美国”具有( 全异)关系;“植物”与“昆虫”具有( 全异)关系;“小说家”与“作家”具有( 真包含于(种属) )关系;“普遍概念”与“实体概念”具有( 交叉)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 全同(同一) )关系;“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具有( 全异)关系。

4、“西安人”(a)与“在西安工作的人”(b)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

义联项)这三部分组成。

5、定义是揭示概念( 内涵)的逻辑方法,由( 被定义项)、( 定义项)和( 定6、“法官是宣讲国家法律的嘴巴”这一语句,若被视为“法官”这一概念的实质定义,则违反了( 定义项必须是清楚确切的科学概念)规则,犯了( 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7、从明确概念的角度看,“人文书店的书很多,有工具书、教学辅导书、辞典、期刊、杂志及励志方面的书、体育报刊、电脑方面的书刊等”。

这一议论作为划分违反了( “同一次划分中必须依据同一个划分标准”和“各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相互构成全异关系” )的规则,犯了(“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任一正确的划分,所划分出的任一概念与被划分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必须是( 真包含于(或“种属”) )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书不可不读”中的“书”是( ① )。

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③属性概念④复合概念2、“中国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这一概念是( ④ )。

①否定概念②简单概念③单独概念④普遍概念3、若A的部分外延与B的全部外延相同,则概念A就是概念B 的( ① )。

①属概念②种概念③交叉概念④矛盾概念4、“中国”(a)、“西安市”(b)、“西安理工大学”(c),这三个概念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二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没有哪一个大国的衰落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该语句表达性质命题中的( 全称否定 )命题;从逻辑结构方面看,其逻辑常项是( 所有……不是…… );从词项周延情况看,其主项和谓项是( 都周延的 )。

2、“甲班至少一半的同学是共青团员”,这个命题的主项是( 同学 ),量项是( 有的 ),它属于性质命题中的( 特称肯定 )命题。

3、x 与y 有M 关系,若y 与x 一定没有M 关系,则M 是( 反对称 )关系。

4、根据对当关系,若命题“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为真,则与之具有相同逻辑变项的命题( 有的否定命题的谓项不是不周延的 )必假。

5、“这块金属是能导电的”与“这块金属是不能导电的”之间具有( 矛盾 )关系。

“李某是小学生”与“李某是中学生”之间具有( 反对 )关系。

6、若“任何一项监管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为真,则“监管制度”与“完美的”之间具有( 全异 )关系。

7、“有的杀人犯不是成年人”换质后可推出其隐含的命题为( 有的杀人犯是未成年人 )。

8、“所有犯罪都是非法行为”换位后可推出的命题为( 有些非法行为是犯罪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④ )相同。

①主项和谓项 ②主项和量项 ③谓项和联项 ④量项和联项
2、性质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它的( ① )。

①逻辑常项 ②逻辑变项 ③语言形式 ④客观实际
3、若“所有P 是S ”和“有的S 不是P ”均真,则S 与P 之间具有( ③ )关系。

①全同 ②交叉 ③S 真包含P ④S 真包含于P
4、若“这本书是小说书”假,则( ③ )。

①“这本书是日文词典”真 ②“这本书是英文词典”真
③“这本书不是小说书”真 ④“这本书是地理书”假
5、当SEP 假而SOP 真时,则S 与P 之间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③ )。

①全同关系或交叉关系 ②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④真包含于关系或交叉关系
6、根据性质命题的相关知识,从S _AP 出发能推出( ④ )。

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
7、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不都周延的有( ① )。

①占空气五分之一的氧气不是不必要的
②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③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天衣无缝的
④微生物并不都微小
8、几位教官谈论甲班的军训射击成绩。

张教官:“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谁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 孙教官:“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 周教官:“我看班长就能打出优秀成绩。


若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则可推出( ① )。

①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②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③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④班长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有( ②③ )。

①同一关系 ②属种关系 ③种属关系 ④交叉关系 ⑤全异关系
2、若SAP 假且SOP 真,则S 与P 具有( ③④⑤ )关系。

①全同 ②真包含于 ③真包含 ④交叉 ⑤全异
3、对“小李是转业军人”和“小李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命题,下述说法错误的有( ①②④⑤ )。

①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②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③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④必然同真,必然同假
⑤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4、以“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内部结构”为前提,不能推出( ③⑤ )。

①基本粒子不是没有内部结构的 ②有内部结构的不都是基本粒子 ③基本粒子不是有内部结构的 ④有内部结构的通常是基本粒子
⑤没有内部结构的是基本粒子
5、若概念S 与概念P 之间具有从属关系,则( ②③④ )。

①SAP 真 ②SAP 真假不定
③SEP 假 ④SIP 真 ⑤SOP 真
6、下列命题中,主项、谓项不都周延的有( ①③④⑤ )。

①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②没有哪一个犯罪分子能侥幸逃脱
③几乎所有同学都通过了这次考试 ④甲班1/3以上的同学报考了研究生 ⑤经营者提供欺诈性服务的都应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
7、下述对特称量项“有的”的解释中,错误的( ①②④⑤ )。

①仅仅有一个 ②至多有一个
③至少有一个 ④不只有一个 ⑤有且只有一个
8、若“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为真,则下述三个断定中,不能确定其真假的是( ①② )。

a .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
b .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未违纪超生
c .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
①a ②b ③a 和c ④b 和c ⑤a 、b 和c
四、简答题
从“体检不合格者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出发,进行多次换质位,其最终的换质位命题是什么? 并写出其推导过程。

答:设S =体检不合格者,P =不能报考公务员的,则“体检不合格者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的命题形式为SAP ,对其进行多次换质位如下: SAP (换质)→SEP _(换位)→P _ES (换质)→P _A S _
(换位)→S _I P _(换质)→S _OP
由上可知,从原命题出发进行多次换质位,其最终的换质位命题是“有些体检合格者不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

五、论述题
已知赵义、钱耳、孙山三人的下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符合事实,请
据此确定:甲班班长是否重庆人? 并写出推导过程。

赵义:有重庆人是甲班学生。

钱耳:甲班谭维维与刘力扬都不是重庆人。

孙山:甲班学生有的不是重庆人。

【解析】①由题意可知赵义的断定和孙山的断定是一对下反对命题,二者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

②根据给定条件,赵、钱、孙三人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符合事实,则另两个人的断定不符合事实,由此可知,钱耳的断定一定不符合事实。

③既然钱耳的断定不符合事实,亦即“甲班谭维维与刘力扬都不是重庆人”为假,由此可知,甲班谭维维与刘力扬至少有一个人是重庆人。

④既然谭维维与刘力扬至少有一个人是重庆人,则甲班有的学生是重庆人。

⑤“甲班有的学生是重庆人”可换位为“有重庆人是甲班学生”。

因此,赵义的断定符合事实。

根据给定条件,则钱耳和孙山的断定都不符合事实。

⑥既然孙山的断定不符合事实,亦即“甲班学生有的不是重庆人”为假,根据对当关系,可知“甲班学生都是重庆人”为真。

⑦既然甲班学生都是重庆人,则甲班班长一定是重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