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功能锻炼
小腿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小腿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1. 牵引训练:利用绷带或固定装置对受伤的小腿进行轻度牵引,有助于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位置。
2. 肌肉强化训练: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强化训练,如踢腿、踩踏动作等,可以帮助加强受伤小腿的肌肉力量,促进康复。
3. 平衡训练:站立在稳定的地面上,尝试站立一只腿一段时间,然后再换另一只腿,这有助于提高小腿的平衡力。
4. 柔韧训练: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或拉伸运动,可以增加小腿的柔韧性,有助于恢复正常的活动范围。
5. 步行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步行的时间和距离。
适当的步行训练可以帮助小腿骨折的康复。
6. 功能性训练: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上下楼梯、踮脚尖等动作,有助于恢复小腿的功能性活动能力。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药学部张晓芳骨折病人常常会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变形、畸形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于骨折病人,我们的治疗不仅限于使其骨折愈合,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及时有效的正确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最大范围恢复伤肢正常功能。
上肢骨折一、锁骨骨折功能锻炼方法1、局部固定后应保持挺胸姿势、腕、肘关节各种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叉腰动作,此期禁做肩前屈、内收动作。
2、解除外固定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肩钱屈,各方向动作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肩做划船动作等。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锻炼方法1、伤后早期练习握拳、伸捐及腰、肘关节各种活动,早中期如端碗、夹菜系裤带等。
2、伤后第3周开始练习肩部前屈、后伸。
外展型骨折禁止患者外展,内收型骨折禁止患者内收。
3、4-6周解除外固定,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可徒手练习如下动作(1)、划圆圈(肩关节环转),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活动上肢,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水平面划圆圈。
(2)、肩内旋:将患肢置于背后,然后用健侧手托扶患侧收去触摸健侧肩胛骨;(3)、肩外展外旋,举臂摸头后部;(4)、肩外展、内旋、后伸、反臂扶腰,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5)、肩内收、外旋:患侧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健侧耳朵;(6)、肩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上举:划船动作练习。
三、肱骨干骨折功能锻炼方法1、复位固定后开始练习手指、掌、腕关节活动,并做上臂肌肉的主动练习,禁止做上臂旋转活动。
2、2-3周后开始练习肩、肘关节活动。
(1)、旋转肩关节、身体向患侧倾斜、屈肘90度,使上臂与地面垂直,以健手窝患侧腕部;(2)、旋转肩、肘关节:健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屈肘后伸上臂:a伸臂屈肘,b屈肩伸肘;(3)、双臂同时上举,再缓慢放回原处;(4)、解除外固定后功能锻炼方法:见肱骨外髁颈骨折锻炼法四、肱骨髁上骨折功能锻炼方法:同肱骨外髁骨折方法。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尺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功能锻炼:
- 术后第1-2周,主要是进行被动锻炼,由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协助进行。
-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伸/屈曲和旋前/旋后的被动运动,以保证手腕和指关节的关节活动度。
2. 恢复性功能锻炼:
- 术后第2-4周,逐渐从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
- 进行手指的弯曲、伸直、握力和肌肉活动,以恢复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 针对手腕关节进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负重。
3. 功能恢复和强化:
- 术后第4-8周,继续进行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包括手指磨砂板、手腕灵活性练习、手指绕轴活动和手臂上提等锻炼方法。
4. 日常生活功能锻炼:
- 术后8周后,可以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功能锻炼,包括握笔、拧开瓶盖、抓握物品等操作。
- 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以适应日常活动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生
的指导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出现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同时,定期复查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以保证功能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
骨折功能锻炼的一般原则

骨折功能锻炼的一般原则骨折是指骨头发生破裂或断裂的情况。
在骨折康复过程中,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恢复和增强受伤部位的功能。
以下是骨折功能锻炼的一般原则:1.个体化方案:每个人的骨折情况和康复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功能锻炼应根据个体状况和骨折部位定制。
一般来说,锻炼方案应该由专业的康复师或医生指导和监督。
2.逐渐增加负荷:功能锻炼应该从低强度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负荷。
初始锻炼可以通过进行被动活动,如轻柔的被动关节活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引入主动活动,如抬腿、屈伸等。
锻炼强度和频率的增加应根据个体的康复进展来进行调整。
3.功能性训练:功能锻炼应以功能性训练为主,即通过仿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来恢复受影响的功能。
例如,如果是手部骨折,可以通过握力练习、物体抓取等功能锻炼来帮助手部恢复力量和灵活性。
4.利用辅助工具: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支持和帮助受伤部位的恢复。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包括抓握器、步行器等。
然而,使用辅助工具的时候应该保持适度,不能过度依赖,以免减弱肌肉力量。
5.锻炼全身:骨折可能导致受伤部位附近的肌肉变弱,因此在功能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全身锻炼,以保持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全身锻炼可以包括有氧运动、核心锻炼和伸展体操等。
7.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功能锻炼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日常活动水平。
根据恢复进展,逐渐增加日常活动的强度和频率,直至完全恢复。
然而,在回到正常活动水平之前,需要确保骨折完全愈合并得到医生的许可。
总而言之,骨折功能锻炼的一般原则是个体化方案、逐渐增加负荷、功能性训练、利用辅助工具、锻炼全身、安全优先和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计划,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复骨折后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

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
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早期进行被动活动:在骨折初期,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被动活动,如关节的被动屈伸、旋转等,以预防关节僵硬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这些活动应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进行,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2. 主动和被动相结合:随着骨折的愈合,患者应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如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关节的主动屈伸等。
同时,被动活动也应继续进行,以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主动活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恢复肌肉张力,协调肌肉之间的活动。
3. 循序渐进: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
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重骨折或引起疼痛。
4. 以恢复肢体功能为中心:功能锻炼应以恢复肢体的固有功能为目标,如上肢的握力、下肢的行走能力等。
患者应围绕这些目标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以提高肢体的功能。
5. 注意安全: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患者应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同时,患者应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以确保锻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应遵循早期被动活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以恢复肢体功能为中心以及注意安全等原则。
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肢体的功能。
骨折后功能锻炼分哪几个阶段

科学养生 2019年 第08期95健康管理手外伤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梁志飞(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五医院(西康医院)骨科,四川 雅安 625000)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手部的作用都占有着重大的分量。
如果我们没有手,或者是手部受伤,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非常不方便。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因为某些外力因素,不可避免的手会受伤,那么手受伤之后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手部受伤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锐器伤,还有就是钝器伤。
当有锐利的物品刺入手部导致受伤即为锐器伤。
一般锐器伤要检查刺入的物体,假如刺入的物体有生锈,应该及时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若刺入物体较小,就要查看是否有残留物遗留在皮肤组织当中;若有残留,就应该想办法及时把它挑出来,用作者简介:梁志飞(1978.10-),男,四川雅安,壮族,本科,主治医师。
骨折后功能锻炼分哪几个阶段林启茂(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很多人认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只要卧床休息,慢慢就会恢复健康的,在恢复期间尽量不要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但是专家告诉我们,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防止骨折术后发生并发症,并且帮助骨折部位尽快恢复功能,患者在术后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1 骨折后功能锻炼分为几个阶段?临床上,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分为早期、中期与晚期三个阶段。
①术后骨折部位反应较明显,骨痂还没有成形,骨折后1到2周内是功能锻炼的早期阶段,主要以锻炼患肢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为目的,上肢肌肉锻炼的方法是,患者需要用力握拳,再将手指充分的向外伸直,下肢肌肉锻炼的方法是用力地收缩四头肌再放松,用力地将踝关节背伸以及屈伸足趾,这样做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的情况,同时消除肿胀,以防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②骨折2周之后,骨痂已经逐步形成,患处的肿胀反应也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经开始趋于稳定,就要进入骨折后功能锻炼的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开始锻炼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功能,可以适量的加大关节活动。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1. 纵踝抬高:坐在椅子上,将脚踝悬空,然后慢慢抬高脚踝,直到感到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下脚踝。
每天重复3-5次。
2. 袋装冷敷:将冰块放入密封袋中,然后用毛巾包裹住袋子,放在脚踝上进行冷敷。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天冷敷2-3次。
注意不要将冰袋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3. 平衡训练:站立时将受伤的脚踝离地,保持身体平衡。
可以用墙壁或椅子作为支撑。
尽量稳定住身体,锻炼脚踝周围的肌肉。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4. 小球踏步:在平坦的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球(如网球),用脚踩踏球,同时保持平衡。
可以前后、左右或旋转脚踩踏球。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5. 字母绘制:用脚指头在地面上绘制字母,可以从A到Z,也可以从Z到A。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周围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每次练习绘制3-5个字母,每天重复3-5次。
6. 踩水球:将充气的水球放在地面上,用脚踩踏水球,逐渐加大力度。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骨折了,别慌!功能锻炼可是恢复的关键呢!就好像车子坏了要去维修保养一样,我们的身体在骨折后也需要精心的呵护和锻炼呀。
骨折后早期,虽然受伤的部位还疼着呢,但也不能就这么干躺着呀。
这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活动,就像给身体这个大机器的零件上点油,让它们别生锈咯。
比如说脚趾头动动呀,手腕转转呀,这可不难吧?别小看这些小动作,它们能促进血液循环,就像给身体的恢复之路铺上了红毯呢。
等过了一段时间,骨头开始愈合了,那就要加大锻炼力度啦。
可以试着慢慢活动受伤的关节,就像让沉睡的关节慢慢苏醒过来。
开始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会觉得有点别扭,哎呀,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在唤醒身体的活力呀!就像跑步一开始会累,但坚持下去就能感受到那种畅快淋漓。
再后来呀,就可以进行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锻炼啦。
比如试着用受伤的肢体做一些轻微的负重活动,这就好比让身体这个勇士去挑战小怪兽。
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害怕,担心会不会再次受伤,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难道要一直躲在角落里不敢前进吗?当然不!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迎接更好的自己。
想想看,骨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坎坷,难道我们还能被它打败不成?我们要像顽强的小草,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雨,都能坚强地挺过来,重新焕发生机。
这功能锻炼不就是我们恢复生机的法宝吗?难道要把这个法宝丢在一边不用吗?那多可惜呀!在这个过程中,可别着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就像建房子,得一砖一瓦地慢慢来。
不能今天锻炼了一下,明天就想跑想跳,那可不行哦。
要有耐心,要相信自己的身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只要我们给它足够的时间和锻炼,它一定能恢复得棒棒的。
而且呀,别忘了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要笑着面对这一切。
就像太阳总会升起,风雨总会过去,我们的伤也一定会好起来的。
难道不是吗?所以呀,骨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一定能战胜它,重新拥有健康灵活的身体。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骨折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对功能锻炼的要求也不一样,请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的进行。
骨折早期:是指伤后2周以内,如病情允许,上肢骨折病人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要锻炼方法为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手指,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指。
骨折中期:是指伤后3—6周,此时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关节的活动,幅度和力度一定要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大、过急的关节活动,将会影响骨折的连接和稳定。
骨折晚期:此期愈合已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外固定已解除,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步恢复正常。
这时需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对于活动功能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针对性的进行锻炼。
例如股骨干骨折后期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股四头肌萎缩,即需要重点练习膝关节活动。
骨折的功能锻炼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出院后,也要严格遵医嘱积极进行锻炼。
总的原则为循序渐进,活动范围从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