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李文松;韩玲芝;李玉洋;窦建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25【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研究影响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其临床特点,并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方程分析与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引起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型高热,热程1~7 d,咳嗽多为阵发性连声咳,胸片检查以小斑点状模糊影多见,实验室检查中以CK-MB升高为主.抗生素应用时间、季节、年龄、低补体状态和流行接触史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 95%CI分别为1.327~5.012(P=0.013)、1.002~4.587(P=0.031)、1.330~5.912(P=0.023)、0.987~6.712(P=0.034)、0.300~7.117(P=0.028).结论在秋冬季节出现的、阵发性连声咳、高热或超高热、免疫力低下且具有支原体流行期接触史的小儿应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早确诊并给予及时治疗.【总页数】3页(P53-55)【作者】李文松;韩玲芝;李玉洋;窦建伟【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胶州266300;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胶州266300;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胶州266300;山东省平度市长乐镇卫生院保健科,山东平度266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31【相关文献】1.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陈小燕2.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陈小燕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项冕4.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J], 漆国秀5.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赵鑫皖[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力。 因此 , 1 3 2 微球 蛋 白 , 尿 素 等 为代表 的大分 子无 法有 效 清除 , 使毒 素在患者 体 内潴 留, 引起各 种症状 。 较高效 率清
除大分子 的意义在于清 除 1 3 2 微球蛋 白( B 2 - M) 为一类 的物
质, 脂 蛋 白有促进 系膜细胞在体 外的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影 响 , 使 其产生
h- m ml q g ) , 膜面积 1 . 3 m , 因低通 量 、 膜孔径 小 , 导致 此设 备 清除 小分子 物质 的效率 较慢 , 对 于大 分子 物质更 是无 能为
疗亦或普通通 量血 液透 析治疗 同样会 随着 时间延长而 R R F 、 尿量 下降 , 但高通量 血液透析治疗 可减缓 R R F 、 尿量下 降 ,
肺 炎患儿 1 3 0 例作为对 照组 , 分析小儿肺 炎支原体感 染的危险 因素。 小 儿肺炎支原 体感染 中支气 管肺炎发病 率最 高, 支气管炎次之 , 多表现为高热 , 发热持续 1 ~ 7 d , 阵法性连声 咳嗽 , 心肌酶肌 酸激 酶同工酶 升高 , x线检查 多见小 斑 点状模糊 影 ; 观察组患 儿年龄 、 季节 、 低补体 状态 、 流行接 触史 、 居住环境 、 抗 生素使用 时问与对 照组存在 较大 差异( 尸 < 0 . 0 5 ) , 有统计学意义 ; 年龄 、 季节 、 低补体状态 、 流行接 触史 、 抗 生素使用时 间是d dL 肺 炎支原体感染 的独 立 危险因素 。 在秋冬发生 , 多为阵法性连声 咳 , 高热 , 有流 行接触史 , 对存在上 述症状 的患儿应 怀疑肺炎支原体感
染, 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 关 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 临床特点 ; 危 险因素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在患儿中尤为常见。

本文通过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揭示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

研究发现,感染最多的病原菌是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住院和使用抗生素等。

相关研究进展显示目前对该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还存在不足,建议加强病原菌监测和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综合分析得出,及时发现和治疗院内感染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展、预防措施、临床意义、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是儿科重症疾病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和侵袭性,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并且难以治疗。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更加困难,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深入研究该疾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特点,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

2. 分析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儿个体因素、医疗操作因素、环境因素等,为提高感染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3. 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进行全面评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病情严重并且易于发生院内感染。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院内感染已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围绕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展开分析。

病原菌分布特点:1.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细菌为主。

细菌在医疗机构中容易传播,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儿科病房等部门。

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呈现多样性。

除细菌外,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也是潜在的感染源。

在院内感染中,部分病原体的分布并不稳定,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地点进行调查和监测。

3.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由于患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各类耐药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等。

危险因素分析:1. 医护不规范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医护人员不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等规范操作,易导致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2. 患儿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由于年龄小、免疫力差,容易受到各类病原菌感染。

3. 医疗设施环境卫生状况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医疗设施环境卫生状况差,易导致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大量繁殖,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4. 过度使用抗生素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患儿因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接受抗生素治疗,长期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5. 患儿家属和访客的行为是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患儿家属和访客的不规范行为,如携带病原菌进入病房、不注意个人卫生等,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表明,预防院内感染需要全面加强医疗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加强医疗设施的环境卫生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患儿家属和访客的健康教育,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发表时间:2014-05-23T14:40:15.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8期供稿作者:习堂英[导读]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感染性呼吸道疾患的主要病原体,其极易引发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症习堂英(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中心卫生院 550508)【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不规则高热、阵发性连声咳嗽等,该病常伴有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症;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季节、年龄、抗生素应用时间、低补体状态等。

结论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高热、阵发性连声咳嗽等症的患儿其伴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应尽早的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83-02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感染性呼吸道疾患的主要病原体,其极易引发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症,严重的甚至还会使得患儿的脏器受到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因此在本研究中,选取了2010 年1月-2014 年1 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 年1月~2014年1 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74例;其年龄分布在3 个月-1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0.50)岁;病程在1d-17d之间,平均病程(5.55±2.50)d。

患儿在四季均有发病的情况,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了包括血尿常规、大便常规、CRP检查、补体C3、C4 值测等方面的诊疗,经确诊150例患儿均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有44例患儿属于支气管肺炎,属于支气管炎的有46 例,有38例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他情况的有22例。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支原体肺炎,又叫成为原发性的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因肺炎支原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具备感染性。

支原体肺炎这类病一般在平均气温转变的时节多发性,且这种疾病幼儿发病率较高,占到了社区获得性肺炎人数的10~40%,且发生率逐年增加,常导致严重的肺内、外并发症,如坏死性肺炎等,并且易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不张以及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

本文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支原体英文缩写为MP,其容积尺寸比病菌大可是又比病毒感染小一点,支原体是一种沒有植物细胞的微生物菌种。

支原体肺炎是由病人的唾液或是鼻孔分必物排出来随后入侵另一个人身体,进到身体后会损害呼吸系统,进而造成一系列的呼吸道症状。

和大部分的传染病一样,支原体肺炎的病发也是有危险期,一般是8~35天,在危险期时不主要表现一切病症。

病发初期大多数病人主要表现为咳嗽并且是一阵一阵的咳嗽,后边伴随着病况的加剧咳嗽越来越严重,咳出含有有血的痰。

到中后期时,也有一部分儿童病人会出現呼吸不畅、气喘的状况。

自然支原体肺炎除开咳嗽这一较为独特的病症外,也也有别的的症状表现。

一般主要表现为全身病症,如体温升高(一般为持续发热或张驰热)、食欲不佳等。

一些生病情况严重的病人还会继续出現胸腔积液叩诊时候有啰音、肺脏组织坏死的病症,临床医学上患支原体肺炎的病人一般致死率较低。

1.影像学相关数据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普通的支原体肺炎,症状并不明显,但右肺上叶病的变化比例会比普通的支原体肺炎更高,这也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普通支原体肺炎更加难治的原因。

1.症状体征不平衡有些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烧不退,且发热时间大于一周,咳嗽的症状严重。

但在对患者进行听诊的时候肺部的啰音不明显,胸片内肺部的炎症变重,可以看到大面积的阴影。

1.化验检查的特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于64%,PLT计数>400×109/L、C反应蛋白(CRP)>19.5mg/L、降钙素原(PCT)>0.13ng/ml、LDH>1474.5IU/L、IL-6I>20.65pg/ml、IL-10>15.25pg/ml时,此时就需要注意儿童是否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李静;刘长山;王雪艳【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儿童重症MPP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MPP组)73例、普通组(MPP组)107例进行比较,分析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以及SMPP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MPP多以秋(84例,46.7%)、冬(56例,31.1%)季节为主.(2)SMPP组与MPP组比较,前者患病年龄大,发热时间长,影像学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住院时间偏长.(3)SMPP组与MPP组比较降钙素原(PCT)无差异,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IgA、血清IgG、血清IgM、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指标明显高于MPP组,差异有显著性.(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OR=1.30,P=0.031)、CRP(OR=1.06,P=0.005)、LDH(OR=1.012,P=-0.001)及胸片大片状实变影(OR=11.57,P=0.000)共4个自变量为SMPP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儿童MPP多发生在秋冬季.SMPP多发生在学龄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WBC、CRP、LDH及SF等炎症指标升高明显,其中热程、CRP、LDH及影像学显示大片状实变影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25)004【总页数】4页(P396-399)【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重症;儿童【作者】李静;刘长山;王雪艳【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天津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天津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天津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5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占住院儿童CAP的10%~40%[1-2] 。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王婷;严永东【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09【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7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及97例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果与普通支原体肺炎相比,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更大、热程更长,肺部大片实变影合并胸腔积液的比例更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和 C 反应蛋白水平也更高(P均<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像学表现为合并胸腔积液、是否早期运用激素、CRP 升高为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实变影合并胸腔积液、C 反应蛋白升高明显对早期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需早期运用激素治疗。

【总页数】3页(P191-192,193)【作者】王婷;严永东【作者单位】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江苏苏州 215000;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相关文献】1.学龄前期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J], 梅淑芬;张园园;周云连;陈志敏2.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J], 曲百娜;迟磊;朱紫微;黄燕3.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李玉娟4.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李玉娟5.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沙丽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
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是一种常见的呼
吸道感染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

在患有MPP的患儿中,院内感染是一个
很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康复和治疗进程。

本文将针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
1. 细菌感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常因机体免疫功能下
降及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常见的院内感染细菌包括金黄色葡
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耐药菌株的概率也较
高。

2. 真菌感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长期接受抗生素、激素等治疗的过程中,机体内的细菌菌群受到破坏,为真菌感染提供了生存环境。

常见的院内感染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等,尤其是对于重症患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更为常见。

3. 病毒感染:在医院环境中,各类呼吸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是
患儿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会增加,成为院
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危险因素分析
1. 免疫功能低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住院期间,由于疾病本身以及治疗
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等原因,免疫功能常常处于低下状态,使得机体更容易受到各类病原菌
的侵袭,从而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

2. 长期使用抗生素:在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过程中,医生常常需要使用抗
生素进行治疗。

长期、不当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还可能破坏患儿
的免疫系统,从而提高院内感染的风险。

3. 病房环境因素:医院病房是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渠道,其空气流通不良、物品清
洁不到位等因素都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诱因。

尤其对于重症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
需要特别重视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管理。

4. 医护操作不当: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儿,医护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洗手是否及
时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院内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应加强规范化操作培训,严格执行感染
控制的各项措施,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5. 患儿个体因素:患儿本身的疾病严重程度、体质强弱等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其对院内感染的抵抗力。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并且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涉及到免疫功能、抗生素使用、病房环境、医护操作以及患儿个体因素等多个层面。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院内感染,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优化抗生素使用,加强病房清洁和医护操作规范,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