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历史历史事件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一、河南济源千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32家污染企业停产2009年10月,河南济源因铅冶炼企业造成1000余名14岁以下儿童血铅超标,血铅值在250ug/L以上,达到中重度中毒,需立即接受驱铅治疗;★★★★★★2007年12-12”铅中毒事件环保局领导集体被诉。
河南省卢氏县一家早就该关闭的高污染粗铅冶炼厂,不仅没有被当地环保部门依法关停,反而多次扩大规模,在环保局的眼皮底下非法生产了7年之久,最终导致437人铅中毒,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
★★★★★☆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污染公司屡关不停2010年2月,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
引发中毒事件的炼铅企业腾达公司,曾被县市两级环保局几度叫停,但仍继续生产。
★★★★★郴州血铅中毒事件始末2010年3月16日: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家长验血被拘2010年3月20日:湖南郴州血铅中毒者超300人官方被指封锁消息2010年3月21日:湖南郴州血铅危机加剧血铅化验者激增2010年3月23日:环保部派员赴湖南郴州督察治污多名官员被免职陕西凤翔血铅事件11人领导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抽检731名儿童发现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中、重度铅中毒,原因为东岭冶炼公司污染,且未能按期组织卫生防护范围内村民搬迁,11名干部因此受处分,名单至今仍未公布。
★★★★★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环保局长停职在湘和化工厂运转5年多时间里,周边村民与污染企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长期较力。
2009年8月3日下午4时,湖南省环保厅在正式公布了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环境调查监测结论。
在2888人中509人镉超标,多人死亡、化工厂周边500米范围内土壤严重污染等惨重现实面前,有关部门的事后补救实在来得太迟太迟。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血铅超标事件追责16人。
根据2011年5月30日广东省政府调查组技术组的调查报告,共检测三威公司周边村民血样2231份,检测结果血铅超标者254人,达到血铅中毒标准者96人(其中成人39人,儿童57人),直接经济损失223.1545万元人民币,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历史趣谈雍正之死 200斤黑铅运进圆明园 12天后便死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雍正之死 200斤黑铅运进圆明园 12天后便死亡导语:档案记录:八月初九日,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
当天,这二百斤黑铅便运入园子。
黑铅是炼档案记录:八月初九日,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
当天,这二百斤黑铅便运入园子。
黑铅是炼丹常用原料,更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
八月初九日,二百斤黑铅运入圆明园,十二天后雍正在园内暴亡。
雍正在与道士们打得火热的同时,皇家园林圆明园开始升火炼丹了!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
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
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在雍正八年(1730)冬天的《活计档》,其中十一月有一条,十二月有三条。
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雍正八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的主持操办下,先后运入四千余斤木柴煤炭,利用矿银等物开始为雍正炼丹。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则有关雍正炼丹的档案究竟记载了哪些内容——其一:十一月十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同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桑柴一千五百斤,白炭上百斤。
记此。
其二:十二月初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铁火盆罩,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一件;红炉炭二百斤。
记此。
其三:十二月十五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同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矿银十两,黑炭一百斤,好煤二百斤。
记此。
其四:十二月二十二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传:圆明园秀清村处化银用白炭一千斤,渣煤一千斤。
记此。
这里披露的生活常识分享。
血铅事件

“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今年春天,医生们在治疗一位在严重的电击事故中受伤的5岁男童时,发现了另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男童血液里的铅含量已达到相当危险的水平。
这个发现揭开了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
在中国西部甘肃省群山环抱、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新寺村,一家制造铅锭的工厂已在这里生产了10年。
铅锭通常用于生产彩色电视显像管以及电缆,然后这些产品又被销往世界各地。
政府官员说,这家工厂排除的有毒气体含铅量是准许排铅量的800倍。
迄今为止这个村里所有接受检测的村民(包括来自三所学校的250名儿童)都被查出体内含铅量超标。
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在这个1800人的村庄中有10名儿童仍在住院接受治疗,至今有4人的大脑受到了严重损害。
村民周翔(音)说,这个村子里面每个人都受到铅中毒的侵害,我孩子的手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他的儿子每升血液中的含铅量为488微克,已在医院接受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称,儿童血铅含量超过每升100微克(美国常用的衡量标准是每分升10微克)就可能带来危害。
众多研究表明,血铅含量略高于这个水平都会导致永久性的神经创伤和智商下降。
新寺村的家长们紧紧握着仔细折好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指着304、488甚至是798这样的数字说,她们终于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总说感到恶心、头痛和其他部位疼痛。
他们说,孩子们的牙齿都是黑的,有的根本不长牙齿。
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孩子们有记忆力和注意力不好的问题。
这场灾难体现了在面对中国飞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损害时中国民众是多么的脆弱。
这些损害最终将引发影响下一代人的健康危机。
政府官员表示,即使在上海以及广东省等中国相对富裕的省市和地区,环境不断恶化是导致畸形儿出生率上升的元凶之一。
污染控制措施的不足以使中国的土壤、水源以及空气受到了铅、汞及其他污染物的侵害。
这种现状使数百万儿童血液中有毒金属的含量达到了及其危险的水平。
更糟糕的是,曾经污染西方国家的众多制造业在中国找到了新的栖身之地,因为在这里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较松。
铅中毒历史历史事件

∙∙2005年8月,湖南新邵65岁的刘老汉患腹痛及大便异常辗转多处医治无效后来到邵阳市疾控中心就诊,经化验证实为急性铅中毒。
∙2005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在中国十五个城市对17000多名儿童进行了铅中毒调查,其中儿童玩具被列为导致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之一。
∙∙2004年1月1日上午,就上述提到的铅危害,记者在南宁市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儿童家长,没有人了解铅危害的严重性,也不清楚铅中毒时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因此,2004年8月,鉴于某制造商生产的儿童用五件套折叠组合家具中红色椅子所刷红油漆含铅量超标,可能导致幼童铅中毒,CPSC即与该家具制造商联合发布公告对该产品进行召回。
∙2004年度,按照卫生部该项目五统一(统一设备、统一试剂、统一检测方法、统一操作程序、统一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在呼和浩特市调查0-6岁儿童1192名,铅中毒率为7.47%∙2004年3月份以来,我市陆续出现铅中毒患者。
∙∙《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广州市儿童医院黄援、谭美珍等采用中药治疗儿童早期铅中毒的临床经验。
∙2003年上半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会同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南宁市学前儿童铅中毒流行病调查。
∙2003年8月11日《南宁都市报》报道:南宁市妇幼保健院目前对南宁市700名幼儿园的儿童进行铅中毒调查,发现铅中毒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儿童血铅相对值超标竟达68.4%。
∙观察2003年儿童铅中毒抽样调查结果的分布,所有铅中毒儿童的血铅水平均属于轻度,与1997年调查结果相比较,血铅水平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几年来人们对儿童铅中毒有所了解,注意防范有关,但铅中毒的发病率并未下降。
∙2003年底,上海某蓄电池厂接受在岗期间职业性体检的307名铅作业工人中,1人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8人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据2002年底杭州市对300多名社会儿童进行的血铅水平检测表明,28.8%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历史上的药害事件

世界历史上的药害事件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是不合理用药的两种最常见表现。
药物在给予人们健康与生存希望的同时,由于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如影随形,极端体现为药害事件的发生。
经百年来世界上致死、致残的药害事件屡屡发生,我国近年来药害事件的频发也令人担忧。
以下列举了历史上的部分药害事件。
(一)甘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药引发肢端疼痛病。
国外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阿拉伯国家应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等。
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汞剂成为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
在英联邦,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并曾经广泛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药。
1890年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其它国家不断发现一些儿童发生肢端疼痛病,同时还有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许多病人是由于使用含汞药物所致。
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在1939~1948年间死于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有585人,其中多数是3岁以下的儿童。
(二)氨基比林致白细胞减少症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
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用过此药的病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
临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调查证明二者有因果关系。
最终证实,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
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
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1940年以后,该国这种病人迅速减少。
在丹麦,从30年代起就完全禁用该药,在1951~1957年间调查时,没有再发生由氨基比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
(三)磺胺酏剂致肾功能衰竭磺胺类药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
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

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始末:政府招商强势征地2009-08-21 03:23:26 来源: 新京报(北京)来源:网易新闻:/09/0821/03/5H78JB780001124J.html核心提示:在爆出儿童铅中毒事件前,陕西凤翔县长青镇的村民们,已与政府有过多次“冲突”。
当年为了给“大项目”东岭公司征地,政府对村民“软硬兼施”。
在孩子住院、农民愤怒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强力建设的工业园和因此带来的财政收入。
16日,东岭冶炼公司焦化厂一工人在查看仪表。
19日晚,宝鸡市政府称,将坚决关停该厂。
本报记者涂重航摄新京报8月21日报道在爆出儿童铅中毒事件前,陕西凤翔县长青镇的村民们,已与政府有过多次“冲突”。
当年为了给“大项目”东岭公司征地,政府对村民“软硬兼施”。
而当厂区建设必须搬迁的人搬完后,环评认为需搬迁范围内的人,政府搁置了。
此前,2006年居民发现水污染并为此发生冲突。
但企业从未因污染受罚。
事实上,血铅事件爆发后,当地环保部门还称企业排放达标。
在孩子住院、农民愤怒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强力建设的工业园和因此带来的财政收入。
36岁的何星看起来一脸疲惫。
自从两个女儿8月13日被拉到凤翔县人民医院,他没睡过一个好觉。
女儿铅中毒,而关于铅中毒,有着各种传言。
有人说铅中毒能致智力减退,影响发育。
还有人说,即使铅排出,仍会遗留问题。
这些话让何星烦躁不安。
截至8月17日,治疗方案以及专家,仍未出现在家长面前。
这天是周一,家长们领着孩子,集体向政府反映情况。
次日,宝鸡市市长戴征社表示,首要问题是扩大排查铅超标年龄和地域范围,拿出医治方案。
宝鸡市政府承诺,对长青工业园及东岭冶炼公司做出长远环评,不保证群众健康安全,该公司永不能开工。
至此,愤怒的长青镇村民,情绪逐渐平息。
但纵观6年来,身处污染包围的长青镇村民与东岭冶炼公司的拉锯战,这次或许仅是一次小小的胜利。
政府招商强势征地为项目拆迁,赵县长强调,“不存在商量”,强制手段“一定要有”时间追溯到2003年3月。
明朝历史中的未解之谜

明朝历史中的未解之谜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与衰落牵动着无数历史学者与研究者的心。
然而,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还存在一些至今未解的谜团,成为历史学界的疑问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明朝历史中的一些未解之谜,并试图解开其中的困惑。
一、万历皇帝的“神秘病逝”明朝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在位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变革与社会动荡。
然而,万历皇帝的死因却成为了一个谜团。
历史记载称,万历皇帝于1620年在瓦官寺驾崩,但具体的死因一直不明。
有一种说法认为万历皇帝死于铅中毒,因为他长期食用铅膏,导致身体受到严重伤害。
但这一说法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万历皇帝的死因与滞留在体内的“不孕之毒”有关,这种说法在明代医学著作中有所提及,但具体可信度难以确定。
至今,关于万历皇帝的死因仍存在许多猜测与争议,成为明朝历史中的一大未解之谜。
二、明朝宗室的突然失踪明朝是一个封建王朝,宗室在朝廷中担任着重要职务。
然而,在明朝历史中,有许多宗室突然失踪的案例,成为历史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朱棣的后裔朱守平的失踪。
朱守平是隆庆帝次子永丰王朱厚照的后代,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
然而,他在1663年突然神秘失踪,再也没有出现过。
对于他的失踪原因,历史学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包括政治动荡、被杀害等,但至今仍没有确凿的证据。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明朝宗室的突然失踪给历史研究者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三、明朝宦官的真实身份与势力明朝时期,宦官是宫廷内的特殊群体,他们拥有着相当的权力与影响。
然而,关于明朝宦官的真实身份与势力,历史上一直存在疑云与争议。
宦官的身份从何而来,他们如何在朝廷中得到如此巨大的权力,这些问题至今尚未被完全解答。
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宦官的身份与后宫的内斗与黑幕有关,他们常常成为不同权贵争夺控制后宫的工具。
另外,关于明朝宦官的势力问题,历史上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解读,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一、河南济源千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32家污染企业停产2009年10月,河南济源因铅冶炼企业造成1000余名14岁以下儿童血铅超标,血铅值在250ug/L以上,达到中重度中毒,需立即接受驱铅治疗;★★★★★★2007年12-12”铅中毒事件环保局领导集体被诉。
河南省卢氏县一家早就该关闭的高污染粗铅冶炼厂,不仅没有被当地环保部门依法关停,反而多次扩大规模,在环保局的眼皮底下非法生产了7年之久,最终导致437人铅中毒,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
★★★★★☆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污染公司屡关不停 2010年2月,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
引发中毒事件的炼铅企业腾达公司,曾被县市两级环保局几度叫停,但仍继续生产。
★★★★★郴州血铅中毒事件始末2010年3月16日: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家长验血被拘2010年3月20日:湖南郴州血铅中毒者超300人官方被指封锁消息2010年3月21日:湖南郴州血铅危机加剧血铅化验者激增2010年3月23日:环保部派员赴湖南郴州督察治污多名官员被免职陕西凤翔血铅事件11人领导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抽检731名儿童发现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中、重度铅中毒,原因为东岭冶炼公司污染,且未能按期组织卫生防护范围内村民搬迁,11名干部因此受处分,名单至今仍未公布。
★★★★★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环保局长停职在湘和化工厂运转5年多时间里,周边村民与污染企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长期较力。
2009年8月3日下午4时,湖南省环保厅在正式公布了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环境调查监测结论。
在2888人中509人镉超标,多人死亡、化工厂周边500米范围内土壤严重污染等惨重现实面前,有关部门的事后补救实在来得太迟太迟。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血铅超标事件追责16人。
根据2011年5月30日广东省政府调查组技术组的调查报告,共检测三威公司周边村民血样2231份,检测结果血铅超标者254人,达到血铅中毒标准者96人(其中成人39人,儿童57人),直接经济损失223.1545万元人民币,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8月,湖南新邵65岁的刘老汉患腹痛及大便异常辗转多处医治无效后来到邵阳市疾控中心就诊,经化验证实为急性铅中毒。
∙2005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在中国十五个城市对17000多名儿童进行了铅中毒调查,其中儿童玩具被列为导致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之一。
∙∙2004年1月1日上午,就上述提到的铅危害,记者在南宁市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儿童家长,没有人了解铅危害的严重性,也不清楚铅中毒时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因此,2004年8月,鉴于某制造商生产的儿童用五件套折叠组合家具中红色椅子所刷红油漆含铅量超标,可能导致帅童铅中毒,CPSC即与该家具制造商联合发布公告对该产品进行召回。
∙2004年度,按照卫生部该项目五统一(统一设备、统一试剂、统一检测方法、统一操作程序、统一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内蒙古妇帅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在呼和浩特市调查0-6岁儿童1192名,铅中毒率为7〃47%∙2004年3月份以来,我市陆续出现铅中毒患者。
∙∙《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广州市儿童医院黄援、谭美珍等采用中药治疗儿童早期铅中毒的临床经验。
∙2003年上半年,南宁市妇帅保健院会同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南宁市学前儿童铅中毒流行病调查。
∙2003年8月11日《南宁都市报》报道:南宁市妇帅保健院目前对南宁市700名帅儿园的儿童进行铅中毒调查,发现铅中毒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儿童血铅相对值超标竟达68.4%。
∙观察2003年儿童铅中毒抽样调查结果的分布,所有铅中毒儿童的血铅水帄均属于轻度,与1997年调查结果相比较,血铅水帄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几年来人们对儿童铅中毒有所了解,注意防范有关,但铅中毒的发病率并未下降。
∙2003年底,上海某蓄电池厂接受在岗期间职业性体检的307名铅作业工人中,1人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8人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据2002年底杭州市对300多名社会儿童进行的血铅水帄检测表明,28〃8%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为了解目前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及造成铅暴露的主要原因,并摸索铅中毒门诊患儿病史询问和诊疗方案,颜崇淮等对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在该院儿童铅中毒专科门诊就诊的共102例患儿进行了临床分析。
∙2002年10月,犍为县有关医疗机构和市中医院陆续发现该县永洪蓄电池厂作业工人有疑似铅中毒病人,后经市、县防疫站到该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发现现场作业点铅烟浓度超过国家标准13倍,制片车间铅烟浓度超标17倍。
∙2002年5-7月,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对北京市1-6岁儿童的血铅水帄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孩子血铅负荷已处于有损儿童健康的危险水帄,但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无症状或轻度铅中毒。
∙∙2001年至2002年,甘洛县医院收治急性铅中毒患者12人,慢性铅中毒患者40人,矽肺病6人。
∙据资料显示,2001年至2002年期间,仅县医院收治的急性铅中毒就达12例,慢性铅中毒达几十例,矽肺病6例,尘肺病1例。
∙仅2001年至2002年两年间,县医院收治的急性铅中毒就达12例,慢性铅中毒40例,尘肺病人7例。
∙仅2001年至2002年两年间,县医院收治的急性铅中毒就达12例,慢性铅中毒40例,尘矽肺病7例。
∙∙2000年6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一项茶叶质量抽查结果,上海几家茶叶公司经销的龙井茶列入了铅超标名单之中,媒体以“当心喝茶铅中毒!∙从2000年至2003年,在CDC接到的铅中毒报告中,有12例被认为与印度草药相关,几乎所有的病人均来自印度。
∙2000年统计全市仅从事钢丝绳生产的接触铅的作业企业有48家,从业人数3 500多人,由于劳动卫生法制建设不够健全,三同时”执行不力,监督难以完全到位,加上生产设备落后、厂房简陋、污染严重等问题.不时有一些慢性铅吸收和铅中毒的病人出现,由于当时县级卫生防疫站没有专门的职业病治疗机构,使病人的治疗成了很大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据上海市2000年的报导,虽然该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二年,已使儿童血铅水帄和铅中毒比例有所下降,但要使该市儿童免遭铅损害仍任重道远。
∙另据新华社记者陈忠华于2000年3月20日在山西的报导,记者从山西省少儿铅中毒筛查与防治活动中了解到,太原市民帄均每人头顶上有500克铅尘,而全市有不少儿童已经铅中毒,其中有20%的儿童需要治疗。
∙2000年专家曾对杭州近郊农村217名儿童血铅水帄进行筛查,并对铅中毒儿童进行了体格发育及免疫功能的检测。
∙鲁成银说,2000年上海技监部门抽查茶叶铅含量,一篇报道出来了:当心喝茶铅中毒!∙陈宗懋说,2000年上海技监部门抽查茶叶铅含量,一篇报道出来了:当心喝茶铅中毒!∙2000年底,补钙需防铅超标》的文章见诸媒体;2003年初,我国1/3儿童受铅中毒威胁”的问题在央视新闻夜话节目中提出。
∙∙另据1999年我国部分城市调查,有38.8%的儿童超过铅中毒标准。
∙尽管早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逐步将孕产妇、新生儿血铅化验列为常规临床检验项目,但铅中毒损害问题至今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关注。
∙直到1999年,经过科学分析,医学家才推论贝多芬可能是由于过多地吃了受污染的鱼而死于铅中毒。
∙∙1案例简介1998年6月1日,我市某乡镇蓄电池厂工人周某经宁波市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1998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中心对使用无铅汽油后的上海部分地区儿童血铅水帄调查显示,使用无铅汽油后,儿童血铅水帄有所降低,但变化缓慢。
∙∙另据1997年~1999年我国部分城市调查,有38〃8%的城市儿童超过铅中毒标准。
∙1997年有关部门在某地调查1000名7-12岁中小学生,帄均超标5倍多,且有不同程度的铅中毒症状,如智商低、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重度铅中毒引起脑水肿昏迷住院治疗。
∙仅1995~1997年,当地被诊断为铅中毒者不少于百例,儿童铅中毒者,常诱发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病,直至死亡。
∙自从1997年我国对环境中的铅污染进行控制后,铅中毒的孩子比例并没有上升,相反,总体呈稳步下降趋势。
∙昆明冶金专科学校和云南冶金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深入企业第一线,做好科研工作,云南冶金医院要以职业病防治研究为重点,1997年完成“DSP”预防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临床研究”和开展“尿锰、发锰地区正常值”的研究工作。
∙1997年诊断尘肺患者5人,铅中毒患者12人,苯中毒患者5人,一年新增加职业病人22人。
∙∙1996年,日本东京因汽车尾气污染空气引起著名慢性铅中毒事件,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并在各国明令禁止或限制在汽油中加四乙基铅。
∙一起家庭铅作坊引起慢性铅中毒的调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胡跃强,林惠芬,方福贵某家庭铅作坊兄弟二人发生慢性铅中毒,于1996年4月收住我院治疗,现调查报告如下。
∙1996年1月发现铅中毒患者后,2月开始配戴奥地利产防毒口罩,滤料2~3天更换一次(成分不详)并采取不在工作场地吸烟、喝水、减少劳动时间、中途室外休息等相应措施,但铅中毒症状出现者仍不断增加。
∙由于1996年3月,患儿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腹痛、稀患儿的父亲没有向医生提及患儿的铅接触史,医生对铅中毒便,就诊于某医院,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效果。
∙为此于1996年对云南某非铅冶炼厂的铅中毒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在1995年该厂发现第一例铅中毒病人时,市职防所曾主动到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被该厂领导婉言拒绝,声称若工人知道某岗位对身体有害,将会影响生产。
∙1995年某企业颜料车间投产3个月造成16人铅中毒。
∙据新华社报道,1995年后,界首市田营镇和太和县肖口镇每年因腹痛、贫血等症状被诊断为铅中毒的患者不少于100人,一些儿童中毒者常并发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肝病,并出现中毒死亡的病例。
∙∙1994年5月第一届全球儿童铅中毒预防大会认定的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血铅水帄大于或等于每升100微克即为铅中毒。
∙亚急性职业性中度铅中毒一例报告安徽省蚌埠市职业病防治所曹赫欧、殷文莉报道25岁男性农民患者于1994年2月入某私营光电子厂做锯铅板工。
∙1994年贵州省职业病医院到赫章县进行铅中毒现象普查,发现妈姑、何家冲等小炼锌集中的地方,1~3级的铅中毒人群都有,大约占该地人群的30%以上,中毒者血中铅含量比正常人高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1993年6月2日,5名外省临时工因腹绞痛到省职业病防治院求医,医生诊断为急性铅中毒,病人的尿铅超标97倍。
∙∙该药于1992年被美国著名的医药公司生产,作为小儿铅中毒治疗药物,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发明的新药首次被国外所承认。
∙∙而且从1991年起,为了保证筛查的质量,联邦的妇帅卫生局提供经费建立全国性的免费的铅中毒筛查质量控制服务。
∙1991年夏,我省长乐市某村发生一起生活性铅中毒暴发,现将有关情况简报于下。
∙美国政府从1991年开始历时10年、耗资500亿美元,将jL童铅中毒面由85%下降到55%,血铅水帄帄均下降7一8微克/分升。
∙在1991年,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通过了使用DMSA(二巯基丁二酸钠)来治疗铅中毒。
∙∙1990年门月5日就中毒(如对铅中毒者进行排铅治疗)等。
∙1970一1990年的20年间,东京、雅典、墨西哥城、曼谷等城市先后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与“铅中毒”等大气污染事件。
∙∙1989年卫生部新批准的铅中毒诊断标准,亦将ZPP列为诊断指标之一。
∙根据铅作业工人的主要症状、体征、车间空气铅浓度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按照1989年国家《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将按铅工人分为接触组、吸收组和中毒组。
∙ 4 1 同1989年标准相比,新修标准中,观察对象的条件就原标准诊为铅吸收的条件而言有所放松,对诊为轻度铅中毒的条件相对较严,这有利于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实施。
∙∙疑为肠虫病、铅中毒,于1988年4月28日晚9时许转入我院。
∙二、慢性铅中毒的调查某县一蓄电池厂为私人企业,主要产品为铅极板,1988年投产。
∙到1988年工厂职业铅中毒发病率降至2 %1992年铅中毒发病率实现“零”的突破。
∙∙该厂1987年全年收入1万余元,不够嗦霎付9名铅中毒病人的惬药沪费。
∙1987年悲郁者,乃其病久复遇悲切之事,以致初觉身体疲乏,四肢无力,腹胀不适,先后言必悲之,行亦悲之,旷日持久,肺气塾查有“慢性铅中毒”因长期饮以含铅量甚塞,血泣津涩,疾遂加剧,郁证乃生。
∙1987年~1993年铅中毒人数已控制在年帄均2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