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树之歌课文原文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树之歌》课后作业及答案大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树之歌》课后作业及答案大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树之歌》课后作业及答案pdf
资源下载
名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课后作业及答案
类型:课后习题
年级:二年级
科目:语文
版本:部编版
学期:上册
简介:
本文给大家分享的资源是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场景歌》的课后习题和答案,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己打印下来。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

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1. 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第 1 页共2 页
课本原文: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第 2 页共2 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随堂练习题2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随堂练习题2
15.柏bǎi,bó,bò
【部首】木
【结构】左右
【文字源流】柏的下部是木,上面是一颗尖卵圆形的“柏子”,也就是柏树的球果。可以说这是非常形象的一棵微型柏树。但在小篆中,柏子伪变为“百”字,并移到了木的右边。古人认为,恶兽“魍魉”会在夜间盗食尸体,而它畏惧柏树,所以墓地边常会种柏。同时,因松柏四季不凋,古人将其视为有节操的君子,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现在,柏树多作为景观、绿化树种使用。
【文字源流】“松”字本义为松科植物的总称,是一个形声字。在金文中,“松”字左边为“公”,表示字音;右边为“木”,表示字义。而在小篆文中,“公”和“木”的左右位置互换,但词义没变。“松”字用作形容词,通“鬆”,指头发很乱,后来汉字简化以后,“耘”就被“松”代替了。松树为一种常绿乔木,有很长的树龄,所以人们常用其来比喻长寿的人,如我们常说的“寿如不老松”。
12.桂guì
【部首】木
【结构】左右
【文字源流】形声字。木表意,篆书之形像树,表示桂是一种树;圭(guī)表声,圭是最小的量名,六粟为一圭,用以表示桂花小如粟,呈粒状,又丛生如聚粟。本义是桂树。
【常用词组】桂树、桂丛、桂子飘香
【课文原句】金桂开花满院香
13.杉shān,shā
【部首】木
【结构】左右
【文字源流】形声字。木表意,表示杉是一种树木;彡(sān)表声,乡为毛饰画纹,而杉叶细如针略似毛。本义是杉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随堂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披绿装
B.守北疆
C.叶儿红
D.满院风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课件]第2课 树之歌(第2课时)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课件]第2课 树之歌(第2课时)
第2课
树之歌
第2课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学习第1、2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读读第1、2句,找找有哪些树,这些树分别有什么特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学习第3、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找找第3、4句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多形式熟读并背诵
根据老师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
大意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 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大意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这节课,通过读文、看图,了解了文中11种树的基本特点, 还积累了和树木有关的谚语。
背诵课文和课后的三句谚语。
谁长得高?谁长得壮?谁的叶子像手掌? 谁的叶儿秋天红?谁一年四季披绿装? 谁喜暖在南方?谁不怕冷守北疆? 谁是植物活化石?谁一开花满院香?
合作探究 探究四 拓展阅读,语言积累
借助拼音,读一读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出自先秦管仲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 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是培养的 意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原文1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树,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

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

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唱给学步的小宝宝,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唱给白发的老奶奶,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唱给下棋的老爷爷,和他悠闲度时光。

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为我们染上金黄。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2一、引导交流,启动情感。

1.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画的画,请一两位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喜欢的树长在哪里,长得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交流活动:我喜欢的一棵树。

3.配合优美的乐曲,教师课件出示插图导入新课,用甜美的声音朗读《杨树之歌》。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初读诗歌。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学生自由展示,教师听读正音,相机引导认字。

要求:选读自己读得最流利的小节,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合作读。

三、品赏朗读,体验意境,领悟情感。

(一)品赏第1小节。

1.教师语言渲染:“杨树长在蓝蓝的天底下,他们的根扎在绿色的大地上,多么像一位位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哟!你们听,他们在风中唱起了歌。

”课件展示杨树摇头晃脑边笑边唱的动画形象。

读一读第1小节,读出杨树的快乐心情,怎么快乐就怎么读。

2.学生自由展示。

教师引导:把自己想像成一棵快乐的杨树,读出快乐的感觉。

教师关注学生朗读时的情感态度,鼓励带表情读,比较朗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及时鼓励。

要注意学生朗读时对“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等词语的个性化处理,不必强求一致。

3.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小杨树们,配上动作表演读,读出你们快乐的感觉吧!(二)品赏第2小节。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体会诗歌意境:“请大家欣赏一下课文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2.播放一段悠扬的轻音乐,教师引导:闭上你的眼睛,想像你就是图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或者就是你自己,来到了大杨树下,做着你喜欢的事情,听听杨树快乐的歌。

2.树之歌

2.树之歌
2
树之歌
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 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 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 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 它们吧!
听录音读课文
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3、圈一圈、课文写了哪几种树木?
请过关!
小火车
松柏四季披绿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 红 叶儿 枫树
枫树秋天叶儿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树木的作用吗?
“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 “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 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读一读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从这一句你知道了哪 些树?
春天时,一不同的景 象。
守边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榕树: 常绿大乔木。树干分枝多,覆盖面广。
枫树: 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秋季变成 红色。
桦树: 别名桦皮树,落叶乔木。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边疆。 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从这一句你知 道了什么?
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 是花香。
读一读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种树木?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 树、银杏、水杉和金桂。

人教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树之歌(共49张PPT)

人教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树之歌(共49张PPT)

梧 桐 树
梧 桐 树 叶
第一句话 描写了杨 树,榕树 和梧桐树 的特点。
枫树秋天 叶儿红, 松柏四季 披绿装。
枫 树
松 柏
为什么松柏树终年长青?
普通的树木在气候不适宜的时候(譬如寒冷, 干燥),因为叶子面积较大,表面没有蜡质的 薄膜,而导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 秋冬季会变黄,落叶。而松树,冬青,柏树等, 由于叶子要么尖细,要么表面有蜡质层,水分 不易散失,所以在严酷的环境下仍然可以正常 生存,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常青。
水杉
桂花树
(1)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 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木字旁的字
(3)还学过哪些与木字旁相关的字呢?
木字旁一般与树木相关。 树、村、林、桃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再观察这些字,在读音上 有什么发现呢?
它们是形声字。左边表意, 右边表音
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 字复合成体,其中的 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 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 事物的读音。
第二句话 描写了枫 树和松柏 的特点。
木棉喜暖 在南方, 桦树耐寒 守北疆。
木 棉
桦 树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的边疆 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者遗迹。
第三句话 描写了木 棉和桦树 特点。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开花 满院香。
银 杏
naì shān 耐杉
huà 桦 jiāng 疆 huà 化
fēng 枫 yín 银
guì 桂
yáng
书杨



tóng

zhuàng

fē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1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原文及教案【原文】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树之歌课文原文
《树之歌》课文原文为: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也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

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

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中树木种类的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