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设计..
课程设计驱动桥设计

课程设计驱动桥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驱动桥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掌握驱动桥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驱动桥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驱动桥的设计;能够对驱动桥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驱动桥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传动设计、强度计算和实验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驱动桥的基本原理:介绍驱动桥的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要求。
2.结构设计:讲解驱动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齿轮、轴承、轴等的结构设计和选材。
3.传动设计:介绍驱动桥的传动系统设计,包括齿轮传动、蜗轮传动等的设计方法和计算。
4.强度计算:讲解驱动桥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接触强度、弯曲强度、齿面硬度等。
5.实验:进行驱动桥的设计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1.讲授法:讲解驱动桥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步骤。
2.讨论法:学生进行驱动桥设计方案的讨论和评价。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驱动桥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实验法:进行驱动桥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驱动桥的设计原理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一、引言驱动桥作为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汽车的驱动轮上的重要任务。
在驱动桥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驱动方式、扭矩分配、差速器的作用等。
本文将介绍驱动桥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二、驱动方式1. 前驱动桥前驱动桥是指驱动力传递到车辆前轮的设计方式。
它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常用于小型、紧凑型汽车。
前驱动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动力输出的效率、车辆转向的稳定性等因素。
2. 后驱动桥后驱动桥是指驱动力传递到车辆后轮的设计方式。
相比于前驱动桥,后驱动桥具有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牵引力,适用于大型、高性能汽车。
后驱动桥的设计需要注意驱动力和刹车力的分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3. 四驱动桥四驱动桥是指同时将动力传递到四个车轮的设计方式。
四驱动桥通常应用于越野车和SUV等需要在复杂路况下保持优良牵引力的车辆。
在四驱动桥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前后桥之间的扭矩分配以及前后轴之间的差速器的作用。
三、扭矩分配在驱动桥的设计中,扭矩分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扭矩分配可以使车辆在加速、转向和刹车时保持稳定。
一般情况下,驱动桥会根据车辆的重心、车轮的抓地力以及车辆的操控需求来进行扭矩的分配。
四、差速器差速器是驱动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将扭矩分配到两个驱动轮上的作用。
差速器可以通过不同的齿轮传动来实现扭矩的分配,同时还可以允许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的差速旋转,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通过性能。
五、总结驱动桥作为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的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驱动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驱动方式、扭矩分配以及差速器的作用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新,可以为汽车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驾驶体验。
本文介绍了驱动桥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希望能为读者对驱动桥设计提供一定的了解和参考。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驱动桥设计的进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第五章_驱动桥设计

一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
3.圆柱齿轮传动
一般采用斜齿轮,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横置且前置前驱动的轿车驱动 桥和双级主减速器贯通式驱动桥。
4.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与锥齿轮传动相比有如下优点: 1)在轮廓尺寸和结构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得到较大的传动比
(可大于7)。 2)在任何转速下使用均能工作得非常平稳且无噪声。 3)便于汽车的总布置及贯通式多桥驱动的布置。 4)能传递大的载荷,使用寿命长。 5)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调整容易。
双曲面齿轮传动也存在如下缺点:
① 沿齿长的纵向滑动会使摩擦损失增加,降低传动效 率。双曲面齿轮副传动效率约为96%,螺旋锥齿轮 副的传动效率约为99%。
② 齿面间大的压力和摩擦功,可能导致油膜破坏和齿 面烧结咬死,即抗胶合能力较低。
③ 双曲面主动齿轮具有较大的轴向力,使其轴承负荷 增大。
④ 双曲面齿轮传动必须采用可改善油膜强度和防刮伤 添加剂的特种润滑油,螺旋锥齿轮传动用普通润滑 油即可。
103
2)轮齿弯曲强度
锥齿轮轮齿的齿根弯曲应力为
W
2T
k
v
m s
k0 D
ks b
km JW
103
ko --为过载系数,一般取1;
ks --为尺寸系数,它反映了材料性质的不均匀性,
与齿轮尺寸及热处理等因素有关,当m.>=1.6mm
时,
,当m<1.6mm时,ks==0.5;
2)轮齿弯曲强度
km --为齿面载荷分配系数, 跨置式结构:km=1.0~1.1, 悬臂式结构:km=1.10~1.25;
kv --为质量系数,当轮齿接触良好,齿距 及径向跳动精度高时,kv =1.0
b--为所计算的齿轮齿面宽(mm); D--为所讨论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mm); Jw --为所计算齿轮的轮齿弯曲应力综合系数, 取法见参考文献[10]。
第五章汽车驱动桥设计

样。
2.按驱动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计算转矩Tcs
后桥动力传递 1 5 2
TCS
G 2 m rr
' 2
i m m
(5-5)
3
4
6
7
将此式与P126表4-1的式比较,
Tss1
G 2 m 2 rr i0 im m
8 9 前桥动力传递
在分母上少了一个i0,是因为从驱动轮传来的扭矩没有经过主减速器, 而直接施加于从动锥齿轮上。
O′
A′ A′
r2 r1
(4)双曲面齿轮传动比 令:r1 ,r2:主、从动齿轮的平均分度圆半径 F1、F2分别为主、从动锥齿轮的圆周 力 在A点(图5-5)啮合的法向力相等:
O′
A′ A′
F2 COS 2
有
F1 F2
F1 COS 1
(5-1)
COS 1 CO没有公约数,否则总是固 定的齿啮合,不利 于磨损。
(2)为得理想的齿面重合度和高的轮齿 弯曲强度,主、从动齿轮齿数和不少于40
为了使齿轮传动连续,必须保证 前一对轮齿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 轮齿就应进入啮合。为了满足连续传 动要求,前一对轮齿齿廓到达啮合终 点B1时,尚未脱离啮合,后一对轮 齿至少必须开始在B2点啮合,此时线段B1B2恰好等于基圆齿距Pb 。 所以,连续传动的条件: B1B2 ≥Pb 用重合度ε表示,连续传动条件为: ε=B1B2/Pb≥1 ε表示了同时参与 啮合齿轮的对数, ε越大,同时参与啮合齿轮的对数越多,传动越平稳。 而齿轮齿和数大,则ε大。同时参与啮合的齿数多,则降低单齿的啮合 力。
第五章、驱动桥设计 本章主要学习 1.驱动桥结构方案分析 2.主减速器设计 3.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4.驱动桥壳设计
毕业设计汽车驱动桥设计

YC1090货车驱动桥的设计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前言2 总体方案的布置3 驱动桥零部件的设计3.1 主减速器设计3.2 差速器设计3.3 半轴的设计3.4 驱动桥壳设计4 CRUISE软件的分析5 优化设计6 结论参考文献附件清单致谢盐城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20071 前言本设计课题是改进CA7204型汽车驱动桥的设计。
故本说明书将以“驱动桥设计”内容对驱动桥及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型式、设计计算及性能分析作一一介绍。
汽车驱动桥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从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将转矩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学所要求的差速功能。
驱动桥的设计,由驱动桥的结构组成、功用、工作特点及设计要求讲起,详细地分析了驱动桥总成的结构型式及布置方法;全面介绍了驱动桥车轮的传动装置和桥壳的各种结构型式、设计计算方法与性能分析。
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大总成,承载着汽车的满载簧荷重及地面经车轮、车架及承载式车身经悬架给予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转矩,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
汽车驱动桥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动稳定性等有直接影响。
另外,汽车驱动桥在汽车的各种总成中也是涵盖机械零件、部件、分总成等的品种最多的大总成。
例如,驱动桥包含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和各种齿轮。
由上述可见,汽车驱动桥设计涉及的机械零部件及元件的品种极为广泛,对这些零部件、元件及总成的制造也几乎要设计到所有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因此,通过对汽车驱动桥的学习和设计实践,可以更好的学习并掌握现代汽车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全面知识和技能。
他有以下两大难题,一是将发动机输出扭矩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上,达到更好的车轮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
二是差速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毕业设计--纯电动汽车驱动桥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1.1纯电动汽车概述1.1.1 电动汽车的分类1.2驱动桥的概述1.2.1驱动桥的功能1.2.2驱动桥的分类1.2.3驱动桥的组成1.2.4驱动桥的设计1.3电动车出现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纯电动车驱动桥发展现状第二章传动系统工作原理2.1 轿车采用的传动方案2.2 主减速器的确定2.2.1 电动轿车动力性能要求2.2.2 电机参数和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2.2.3 匹配结果2.3 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2.3.1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2.3.2 圆柱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2.3.3 锥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2.4 差速器的确定2.4.1 差速器的工能原理2.4.2 差速器的选择2.4.3 差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2.5 相关轴及轴承设计2.5.1减速器输入轴2.5.2齿轮中间传动轴2.5.3相关轴承的选择2.5.4键的选择和校核2.5.5轴承的强度校核第三章毕业设计总结与感想第1章绪论1.1纯电动汽车概述1.1.1电动汽车的分类电动汽车在广义上可分为3 类,即纯电动汽车(BEV)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
目前,这三种汽车都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
由于一次石化能源的日趋缺乏,纯电动汽车被认为是汽车工业的未来。
但是车用电池的许多关键技术还在突破,因此,纯电动汽车多用于低速短距离的运输。
混合动力车的开发是从燃油汽车到未来纯电动汽车的一种过渡阶段,它既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具有低油耗、低排放的特点,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是最切合市场的,但是混合动力车有两个动力源,在造价和如何匹配控制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才有燃料电池作为能源。
燃料电池就是利用氢气和氧气(或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具有无污染,只有水作为排放物的优点。
但现阶段,燃料电池的许多关键技术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轻型汽车驱动桥设计及计算

轻型汽车驱动桥设计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其基本功用是增矩、降速,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作用力。
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车性能,而对于载重汽车显得尤为重要。
当采用大功率发动机输出大的转矩以满足目前载重汽车的快速、重载的高效率、高效益的需要时,必须搭配一个高效、可靠的驱动桥,所以采用传动效率高的单级减速驱动桥已经成为未来载重汽车的发展方向。
驱动桥设计应主要保证汽车在给定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本设计根据给定的参数,按照传统设计方法并参考同类型车确定汽车总体参数,再确定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的结构类型,最后进行参数设计并对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进行强度以及寿命的校核。
驱动桥设计过程中基本保证结构合理,符合实际应用,总成及零部件的设计能尽量满足零件的标准化、部件的通用化和产品的系列化及汽车变型的要求,修理、保养方便,机件工艺性好,制造容易。
1、主要内容(1)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参照传统设计方法和现有车型,确定汽车总体设计参数,具体包括主要结构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并选择发动机和轮胎的结构形式;(2) 汽车驱动桥方案的确定:根据总体参数选择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的选型;(3)设计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的主要结构尺寸,并对其进行强度校核。
(4)根据设计结果绘制两张零号图纸。
2、设计参数汽车最高时速 115km/h装载质量 2.5t最小转弯半径12.5m最大爬坡度 0.3同步附着系数 0.42.2 汽车形式的确定2.2.1 汽车轴数和驱动形式的选择汽车可以有二轴、三轴、四轴甚至更多的轴数。
影响轴数的因素主要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于轴载的限制和轮胎的负荷能力以及汽车的结构等。
包括乘用车以及汽车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和轴荷不受道路、桥梁限制的不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矿用自卸车等,均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两轴方案。
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运输车采用三轴形式,总质量更大的汽车宜采用四轴和四轴以上的形式。
汽车驱动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精品文下载后可复制编辑汽车驱动桥目录前言 (1)第一章驱动桥结构方案分析 (1)第二章主减速器设计 (3)2.1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 (3)2.1.1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 (3)2 (3)2.1.3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 (3)2.2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3)2.2.1 主减速器计算载荷的确定 (3)2.2.2 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 (5)2.2.3 主减速器圆弧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7)2.2.4 主减速器圆弧锥齿轮的强度计算 (8)2.2.5 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13)2.2.6 主减速器轴承的计算 (13)第三章差速器设计 (18)3.1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19)3.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20)3.3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 (20)3.3.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20)3.3.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23)第四章驱动半轴的设计 (24)4.1全浮式半轴计算载荷的确定 (25)4.2全浮式半轴的杆部直径的初选 (26)4.3全浮式半轴的强度计算 (26)4.4半轴花键的强度计算 (26)第五章驱动桥壳的设计 (27)5.1铸造整体式桥壳的结构 (28)5.2桥壳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28)5.2.1 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 (29)5.2.2 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桥壳强度计算 (30)5.2.3 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31)5.2.4 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32)精品文参考文献 (35)下载后可复制编辑精品文下载后可复制编辑前言驱动桥处于动力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能是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另外还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立、纵向力和横向力。
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设计驱动桥时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以保证汽车在给定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长轴距汽车
28
布置形式2:
斜向布置
利于传动轴布置 提高桥壳刚度
29
布置形式3:
垂向
纵向尺寸小,万向传动轴夹 角小 适用于短轴距贯通式驱动桥 垂向尺寸大,降低了桥壳刚 度
30
双级主减速器的分配问题:
i0=i01 • i02
从提高强度减轻质量,使结构尽可能紧 凑等方面考虑,要求i01尽可能小,则第 一级减速器以前的零件受力小; 从装配的方便性考虑,要求i02取大些;
19
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齿轮相比:
存在沿齿高方向的侧向滑动,还有沿齿长方向的 纵向滑动,运转更平稳。
β双>β螺,轮齿重合度大,传动更平稳,齿轮弯曲
强度提高。
主动齿轮螺旋角β1大,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可减 少,有利于增大传动比。 主动齿轮直径D1和螺旋角β1大,相啮合的轮齿当量 曲率半径大,因此齿面接触强度高。
20
3.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特点:
用于发动机横置的前置前驱 轿车驱动桥和双级主减速器 驱动桥及轮边减速器。
21
4.蜗轮蜗杆传动
优点:
i0大,轮廓尺寸不大,质量不 重, i0=6~14 工作平稳,噪声低 用于多轴驱动汽车,传动系结 构简单 传递载荷大,寿命长 η<0.96
缺点:
4
§5-2 驱动桥的结构方案分析
分类:
非断开式(整体式)—用于非独立悬架
断开式—用于独立悬架
5
一、断开式驱动桥特点:
当采用独立悬架时,为保证运动协调, 驱动桥应为断开式。如图
6
断开式驱动桥优 点:
可以增加最小离 地间隙
减少部分簧下质 量,减少车轮和 车桥上的动载
7
优点:
两半轴相互独立, 抗侧滑能力强 导向机构设计合理, 可提高操纵稳定性
10
11
§5-3 主减速器设计
一、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 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是根据齿轮类型、减速形式的不 同而不同。主减速器的齿轮主要有螺旋齿轮、双曲面齿轮、 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等形式。
(一)减速传动方案 1.螺旋锥齿轮传动 2.双曲面齿轮传动
12
(一)减速传动方案
3.圆柱齿轮传动
4.蜗轮蜗杆传动
齿圈要求用高质量锡青铜制造,成本高。
22
(二)主减速器的形式
1.单级主减速器
优点:
结构最简单、质量小、制 造容易、拆装简便
缺点:
只能用于传递小扭矩的发 动机
只能用于主传动比较小的 车上,i0 < 7
23
2.双级主减速器
特点:
尺寸大,质量大,成本 高
与单级相比,同样传动 比,可以增大离地间隙
用于中重型货车、越野 车、大型客车
24
双级主减速器传 动形式1:
一级螺旋齿轮 或双曲面齿轮、 二级圆柱齿轮
25
传动形式2:
一级行星齿轮、 二级螺旋或双 曲面齿轮
26
传动形式3:
一级圆柱、二 级螺旋或双曲 面齿轮
27
双级主减速器布置 形式:
纵向水平布置
垂向轮廓尺寸小 质心低,纵向尺寸大
F2 r2 r2 cos 2 i0 s F1r1 r1 cos 1
18
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齿轮相比:
0
i 和D2相同时,双曲面主动齿轮D1
大,轮齿强度高,支承强度高
0
i 和D1相同时,双曲面从动齿轮D2
小,离地间隙大 传动效率低0.96,低于螺旋齿轮 0.99 ,高于蜗轮蜗杆; 主动锥齿轮大,加工时刀盘刀顶 距大,刀具寿命长;
用于中重型多桥驱动汽车
形式1:锥齿轮-圆柱齿轮
2
三、设计要求:
1.工作平稳,噪声低
2.外形尺寸小,最小离地间隙大
3.力求质量小,特别是簧下质量
4.主减速比保证动力性和经济性
3
三、设计要求: 5.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的传动效率高 6.桥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 调整、拆装方便
8.与悬架导向机构、转向运动机构协调
第五章 驱动桥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驱动桥的结构方案分析
第三节 主减速器设计 第四节 差速器设计
第五节 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第六节 桥壳设计
第七节 驱动桥的结构元件
1
§5-1
概述
一、驱动桥功用:
增大由传动轴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 合理的传给车轮。
二、组成:
主减速器
差速器
车轮传动装置
驱动桥壳
16
特点:
螺旋角β1≠β2, β1> β2 β定义:齿轮齿宽中 点的切线和该中点与 齿轮中心(节锥顶点) 连线之间的夹角—螺 旋角
F1 cos 1 F2 cos 2
17
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齿轮相比:
传动比(双曲面i0S、螺旋i0l ):
尺寸相同时, i0S>i0l ;
i0 l
F r2 1r 2 F2 r r 1 1
8
断开式驱动桥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
用途:多用于轻、小型越野车和轿车
9
二、非断开式驱动桥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工艺性好,维修和调整易行,
工作可靠
缺点:
最小离地间隙小
簧下质量大,车轮和车桥上的动载大 两半轴不相互独立,抗侧滑能力弱
操纵稳定性不好
用途:广泛用于载货汽车、客车、多数越野车、部分轿车上
31
第一级用斜齿圆柱齿轮,第二 级用锥齿轮(传动方案三)时, i01应取小,可减小第二级轴向 力,齿轮啮合受破坏程度↓,轴 承受力小↓,寿命↑; i01如果取 小, i02一定要取大些;一般 i01=1.7~2.5
32
3.双速主减速器
思考:可以实现两种传 动比,有何作用?
种类1:
1)圆柱齿轮组:尺寸 大,质量大,主减 速比大
33
种类2:
2)行星齿轮组:结 构紧凑,刚度和强 度大
用途:
单桥驱动重型汽车
34
4.贯通式主减速器
单级贯通式主减速器:
用于吨位较小的多桥驱动汽车上
形式1:双曲面齿轮传动
结构受限,主动齿轮工艺性差 速比小
35
形式2:蜗轮蜗杆传动
质量小 噪声低
传动比大
36
双级贯通式主减速器:
13
1.一对螺旋圆锥齿轮
优点: 同时啮合齿数多,寿命长,制造简 单,质量小 缺点: 有轴向力、且方向不定;
14
缺点: 对啮合精度敏感,若锥顶不重 合,使接触应力↑,弯曲应力↑, 噪声↑,寿命↓; 要求制造、装配精度高。
15
2.双曲面齿轮啮合
特点:
两齿轮轴线不相交,交错 布置,小齿轮轴线距大齿 轮水平中心线有空间偏移 量 E(偏移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