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

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
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

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

空前的繁荣期。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会已成为各种文

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美的象征。有

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著述比比皆是;从事茶道活动

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日本在经济上制造奇迹,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其文化背景的探求。同时,日本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也积极的宣传

自己的文化,日本人首先向外宣传的便是茶道。茶道是我们了解日

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一条捷径。但是,茶道对于外国人实在是一

种难解的文化现象。没有接触过茶道的人不理解茶道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参观过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茶道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

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

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庭院、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

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茶室中间展现的是一个活龙

活现的“小东洋”。由此,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而且,茶道

是一种活的艺术,我们很难抓住它的形体。茶道艺术是通过茶事来

成立的,但茶事一完,一次艺术的创作就消失了。研究茶道,我们

不可能象鉴赏一副绘画那样静观和思索,我们必须随着茶事的进展

去捕捉瞬间的现象。但在瞬间与瞬间之间不仅留下了许多空隙,而且,我们常常会被那一个个细小的现象迷住,很难勾勒出茶事的全貌。再有,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常见的艺术形式不同,表演

者与鉴赏者和合成一体的、不能区分的。要是真正体会茶道的妙处,必须亲自参加茶事。但是当好一个主人需要常年的修行,即使相当

一个客人也是很不容易的。茶道修行重视实践,反对依靠书本,这

就要求每个茶道研究者必须是茶道艺术的实践者。这就给外国人对

于茶道的理解设下重重难关。

由于茶道不同与其他艺术的自赏性格,使茶道自己一直缺少自称为艺术的自信。多少年来,致力于茶道实践的人层出不穷,而作为

旁观者,冷静的思考、研究于茶道艺术的人却十分罕见。给茶道下

定义,全面地论述茶道,是近年来才有的新事物。下面就介绍几位

大家的论述。

1977年,谷川彻三发表了《茶道美学》一书,他以艺术的隔离

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他指出:所谓艺术的隔离性是有意识的与自然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隔开由此

来确立艺术世界的自身的独立性。油画的画框,水墨画的装裱,雕

刻作品的台坐,舞台的帷幕,都是艺术隔离性的表现。而在茶道里。同样的喝茶却不能象平常喝茶的那样随便,而要求按规定的动作喝;

同样是行礼,不能随自己判断行礼,而要求在规定的时机行规定的礼,说规定的话,甚至一个塌塌米(草垫)走几步都有规定的礼。由

此茶道不能不属于艺术范围。谷川彻三先生将茶道的内容归纳为四

个因素: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义因素、修行因素。(图1)

这四个因素是相素关联、融为一体的。艺术因素是凌驾于其他三个因素之上的,它是通过渗透到其他三个因素之中而体现出它的职

能的。尽管在形式上四者缺一即不成其为茶道,但除艺术因素以外

的社交因素、礼仪因素、修行因素是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得到特殊的

发挥的。如在庄严的献茶式上,礼仪因素就占了主要位置;在熙熙攘

攘的大茶会上,社交因素就取得了主导地位;当一个茶人自点自饮时,修行因素就获得了重大发挥。如用图1进行说时的话,对四边形里

的任何一个顶点加力,都会使其顶点突出出来,并且不会破坏四边

形的基本结构。谷川彻三先生的这一学说,受到了日本茶道界的尊理。

谷川彻三先生从艺术的角度对茶道进行了阐述,另一位大家——久松真一先生(1889-1980)从宗教的角度对茶道进行了分析。他给茶

道下的定义是: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茶道文

化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

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茶道文化的内核是禅。主张“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十分重视日常生活的修行,即修行不必运

河读经,而要求在起居饮食的修炼上下功夫。茶道忠实地实践了禅

的这一思想。茶道对禅进行了一次宗教改革。它把禅从寺院伽蓝中

解放出来,回复到露地草庵(茶庭茶室的别称);把远隔世俗的禅僧脱

化为在家的茶人。茶道使禅无庶民生活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禅文化。这个新的禅文化生活包括了人间生活内容的全部。喝茶、吃饮等极

其寻常的生物里包含着不寻常的宗教。久松真一赞赏茶道实现了真

正的禅的理想。久松先生将茶道联系起来研究以及对茶道所做的

“综合文化体系”的定义,受到日本茶道界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另一位学者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茶道进行了分析。他主张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ta

它人体的修炼来达到个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它与音乐、

舞蹈、绘画等艺术不同,它不提供供人欣赏的作品。它的一次艺术

制作在完成的同时便消失。它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伸缩性,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艺能活动,只要自己在其中自得其乐便是成功。日本的

艺能包括茶道、花道、香道、剑道、弓道,能乐、俳句、歌舞伎、

相扑等,可分为三大种类:舞台艺能、民俗艺能、室内艺能。茶道

属于室内艺能。熊仓功夫先生指出:室内艺能只能在私人生活的居

住空间或其类似的空间里才能进行的艺能。它不仅要求结集在室内

的人都参加表演,而且要求室内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空间。。室内的

一举一动都是要求格式化,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室内艺能的

气氛是高密度的,紧张的,熊仓功夫先生还指出了特异的室内艺能

之所以在日本产生的原因,他指出:有两个理由,一个是由于日本

艺能的结座性(即易于建立行会组织的性质),人们聚在一起就希望

确立一种和睦、平等的相互关系,因此艺能演出是不分演员和观众的,两者的身份是相互交换的。第二个原因是有座敷(由精致的草席

铺满地面的客室)的诞生。这种客室没有桌椅,主客都必须跪坐,在

这种没有家具遮掩的情况下,坐下站起来时幅度很大的身体动作就

十分引人注目,自然就产生了新的礼仪。熊仓功夫先生是日本茶道

研究领域的中坚,他的研究结果受到学术界内外的注目。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

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

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

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

的最佳解答。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

型宗教形式。在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

得法名,并终生受禅师的指导,但在他们获得法名之后并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

似艺术家的生活。所以说,茶人虽通过禅宗学习到了禅,与禅宗持

有法嗣关系,但茶道有其独立性,是独立存在于禅寺之外的一种

“在家禅”。

茶道的流程主要分为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过程,其中浓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

具体方式则根据不同的茶道流派而有所不同。

至于日本茶道的道具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茶道具包括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狭义的茶道具则仅仅是指凉炉、茶碗、茶杯、茶壶、茶釜、茶勺、茶入(茶瓶),甚至有人将茶碗本身称为茶道具。

在日本,最纯正的茶道被称之为“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对高贵、财富、权利的彻底批判,以及对低贱、贫穷的新的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

至今,茶道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为追求茶道而终身不嫁的女子,为追求茶道而辞去公职的男人屡见不鲜。现在,茶道被认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