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弟子规》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选取了孩子易于阅读理解的两部国学启蒙经典,为了便于孩子理解,书中配有精当的注释和简洁的译文,另外还配有与原文相关的生动小故事及精美插图,这不仅为孩子们的阅读增添了趣味,还能帮助它们更好地把握原文内容,。
下面是大学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弟子规全文,欢迎大家借鉴!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弟子规》PPT课件

.
11
故事:黄香温席
❖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亡,他和父亲相依为 命。家里穷,根本就没有被子,冬天,他先 睡到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先把这个 席子给温一下、暖一下,这就叫“冬则温”。 夏天,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先扇得凉 一点,这就叫“夏则凊”。
.
12
.
13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jìng
冬 则 温, 夏 则 凊,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晨 则 省, 昏 则 定。
chū bì gu făn bì miàn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居 有 常, 业 无 变。
fù mŭ hū yìng wù huăn
父母呼, 应勿缓。
fù mŭ mìng xíng wù lăn
父母命, 行勿懒。
fù mŭ jiào xūjìngtīng
父母教, 须敬听。
fù mŭ 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责, 须顺承。
.
10
易解: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 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 不拖延或推辞偷懒。
可是有些孩子说谎话时脸不变色心不跳,为什么?是因为 他们从小犯错时,父母没及时抓住时机遏制住,说谎话说习 惯了,习惯成自然。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你才 能够健康成长。
.
5
国学“弟子规”教学大 纲
《弟子规》的 6 个中心部分
1:入则孝 ------〈感恩〉
弟子规全文注音讲解

弟子规全文注音讲解
《弟子规》全文注音讲解:
弟子规原名《弟子规范》,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之一,作者
是北魏孔颖达所著。
全文共有356句,内容包括人生观、处世哲学、
道德规范等诸多方面。
下面对《弟子规》的全文进行逐句注音讲解,
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弟子规全文注音如下:
弟子规,圭璋专,类聚贤,资礼仪。
节义方,开前后,民有所,从
其子。
幼孝弟,少谨慎,顺辞让,有所不;人不敬,无所谓,便辞让,谨最。
使范勤,读文章,戒恐惧,有所饮,责无咎,廉未宁,五察勿,杀伐严,刑及怨,力业勤,耕读劳。
靡滥杀,靡盗窃,靡远小,靡近贱。
friends朋友,友犹犬,心不同,不如止。
唯!见次,起官贵,手
须潜,未可知。
君子礼,举中立,加以敬,委托接。
孝慈助,识分别,长幼序,友与疏。
贵贱位,慎圭组,女则女,男则夫。
以上就是《弟子规》全文的注音讲解,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解释
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愿我们都能够在学习道德规范的路上不断
前行,成为更好的人。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1一、学习内容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种过错;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了,就会受到眼里的惩罚。
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错就改。
三、教学目标1、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2、养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曹操割发》的故事导入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领军队去打仗。
出发前,他警告将士,不要毁坏麦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定杀无赦。
队伍正在田间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对军法官说:“我违反了军令,应按军法治罪。
”说着,他拔出了宝剑,说:“我是主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来代替砍头吧!”说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
曹操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品质,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
2、指名读出学习目标。
3、齐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读背这一内容。
4、检查背诵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6、指名小组发言,说一说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
其他小组补充矫正。
7、教师重点点拨突破难点。
8、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中学生?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9、集体交流10、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无心)非——错(有心)非——恶非既是错严于律己有错必纠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弟子规关于诚信的有关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诚信是金,《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闻过则喜是其中心内容,漂亮话、奉承话往往害人害己。
国学经典:《弟子规》全文及翻译译文

国学经典:《弟子规》全文及翻译译文《弟子规》一、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二、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小学国学经典《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PPT课件(完整版)

dōng zé wēn
冬则温
xià zé qìng
夏则凊
chén zé xǐng
晨则省
hūn zé dìng
昏则定
chū bì gào
出必告
fǎn bì miàn
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居有常 业无变
全面解读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冬则温 夏则凊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 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 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同学们,读下面的两幅画,你读出什么了?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出必告 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居有常 业无变
反:同“返”,回来。 ~~~~~~~~~~~~~~~~~~
常:固定,不变。 ~~~~~~~~~~~~~~~~~~
面:面见父母,让父母看见。 ~~~~~~~~~~~~~~~~~~~~~~~~~~~
业:职业,事业。 ~~~~~~~~~~~~~~~~
译文: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
小 故 事:黄香温席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 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 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 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 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 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 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doc

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历史渊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作,习惯称之为"起蒙学"和"人格学",其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意为儿孩即年少天真无邪,对现实生活缺乏认知实践的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立规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它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
“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
《国学经典教材》第一册1《弟子规·总叙》

1
1【解读】《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一册(1)
课文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大意
《弟子规》的内容,来自孔子的教导。
首先要学会孝悌,其次要谨慎诚信。
要博爱大众,亲近仁德的贤者。
(在这之后,)倘若还有余下的精力,就要多读书,学习古代的文化。
感悟
《弟子规》是一部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旨的蒙学读本,原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编撰的《训蒙文》,后在乾隆年间,由贾存仁修订整理,改称为《弟子规》。
这四句是《弟子规》的《总叙》,短短的内容,含义却很丰富。
首先它说明,《弟子规》的思想,来自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教诲。
这段文字,便来自《论语·学而》:“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其次,这段文字层次清晰地点出了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所要遵循的次第顺序。
先要在家里学会对待父母兄弟的正确的态度(孝悌),然后做到自身的谨言和诚信,再将家庭生活中所培养的善的品德推广开去(泛爱众)。
同时要注意:博爱大众,不是无原则地交朋友,而要亲近仁人君子。
在这些道德实践之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也就是说,实践优先于文化学习——这对于我们改善当今教育的一个问题——多侧重于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而相对忽视孩子的社会情感教育,恰恰是很有助益的。
《弟子规》全文,重在训练孩子遵守正确的言行礼仪规范。
而《总叙》里点明的“孝悌谨信仁爱”,便是传统礼仪规范的内在思想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释义
弟子:狭义是指学生。广义来讲,所 有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到老, 学到老。
规:规范,道理。
《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 道理的,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 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他创办了学 校敦复斋,很多人来听课。李毓秀根据传统 对于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 书实践,写成了一本书,叫《训蒙文》,是 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一本书。后来,另外 一个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把它改名叫《弟子规》,开始在一些私塾里 面被广泛采用,逐渐流行。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 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cì jǐn xìn
次谨信
~~~~~~~
谨信:谨慎并且守信。
~~~~~~~~~~~~~~~~~~~~~~~~~~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 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 要讲信用。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何 做才是诚实守信呢?
下面的这几项你做到了吗? 能做到的在括号里打"V"。 (1)我做到了 “孝悌〃。 ()
整部《弟子规》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孝、 悌、仁、爱,以三字一句押韵,用了360句、 1080字的篇幅,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 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提出了详细而明确 的要求。
经典原文
弟子|规 泛|爱众
总叙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整体概述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讲述的七个 问题: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
全面解读
dì zǐ guī
弟子规
shèng rén xùn
圣人训
规 : 规 范 。 训:教导,教诲。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 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全面解读
首孝悌ǒu xiào tì
首孝悌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
~~~~ ~~~~ ~~~~ ~~~~ ~~~~~~~~~~~~ ~~~~~~~
余力学文。
~~~~~~~~~~~~~~~~
全面解读
dì zǐ guī
弟子规
shèng rén xùn
圣人训
全面解读
孔子简介: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孔子将一生 大部分精力用于教肓事业。他专心执教,打破了教育 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传说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 其中贤人有72个,很多人为各渚侯国高官栋梁。 孔 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 最博学者 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 “万世师表”。孔子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 说对后世产生了扱其深远的 响。
( 2 )我做到了 "谨信〃。 ()
将今天所学的《弟子规》
的内容说给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听一听,说得 好的,请他们给你打一 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