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合集下载

二氧化氮化学式

二氧化氮化学式

二氧化氮化学式二氧化氮(化学式:NO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由氮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的气味。

二氧化氮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大气中的空气污染物、工业废气以及若干化学过程中的副产物。

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2,它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氮和氧是两种常见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氮原子有五个价电子,它能够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并共享电子。

这样的共享电子对形成了氮氧键,稳定了二氧化氮分子的结构。

二氧化氮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和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氮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

此外,二氧化氮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HNO2)和硝酸(HNO3),这些化合物在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中的排放。

当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燃烧时,生成的氮气和氧气会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此外,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也是大气中二氧化氮的重要来源。

二氧化氮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刺激。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二氧化氮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其次,二氧化氮的存在对大气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和酸雨的形成。

为了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和对其负面影响的控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工业和车辆尾气的处理措施,通过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和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氮的产生。

其次,通过引入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限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来控制二氧化氮的排放。

此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也是减少二氧化氮排放的有效方式。

总结起来,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NO2,由氮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它是一个强氧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它也是一种环境和健康威胁,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排放。

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二氧化氮,又称氮二氧化物,是一种由氮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的化
学式为NO2,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在自然界中,它通常存在于空气中,并且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成分之一。

二氧化氮的分子结构是一条线性分子,其中一个氮原子通过两个氧原子与
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分子结构。

在这个分子结构中,每个氧原子都
有一个孤对电子,这些电子共享形成氮氧健。

二氧化氮是一种深棕色的气体,它可以被人们嗅到,它的密度较大,它的
熔点为-11.2°C,沸点为21.2°C。

在空气温度较低时,它会形成一种深棕色的毒性烟雾。

二氧化氮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化合物,它可以和其他物质反应形成多种化合物。

例如,当它和水反应时,会形成硝酸和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反应式为
NO2+H2O→HNO3+NO。

当它和盐酸反应时,会产生硝酸和一氯化氮,反应式为NO2+HCl→HNO3+NOCl。

二氧化氮的生成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等燃料时产生的废气中。

车辆和工厂的排放物等都包含大量的二氧化氮。

此外,闪电和车辆刹车也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对人类和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危害。

它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产生灼热感和疼痛感,同时也会引起咳嗽、气喘、头痛和恶心等症状。

长期接触二氧化氮还可能导致肺癌等疾病。

对于环境来说,二氧化氮可以破坏植被、影响生物多样性,也会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等问题。

总之,二氧化氮虽然化学结构很简单,但是它的影响却非常重要,是我们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和人们健康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NO2性质

NO2性质

NO2的性质
二氧化氮 (NO2)在21.1℃温度时为棕红色刺鼻气体。

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微溶于水;在21.1℃以下时呈暗褐色液体。

在-11.2℃以下温度时为无色固体,加压液体为四氧化二氮。

分子量92,熔点-11.2℃,沸点21.2℃,蒸气压101.31kPa(21℃),溶于碱、二硫化碳和氯仿,微溶于水。

性质较稳定。

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2HNO3+NO
4NO2+2H2O+O2=====4HNO3
但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并不会完全反应所以会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存在,为黄色。

因此硝酸溶液会呈现黄色.这个反应可以认为其为可逆反应,因为硝酸同时会分解。

因二氧化氮溶于水后还生成一氧化氮,所以不是硝酸的酸酐。

NO2可以直接被Na2O2吸收[2]
Na2O2+2NO2=2NaNO3
二氧化氮可与一氧化氮混合通入水中反应生成亚硝酸
NO2+NO+H2O=2HNO2
实验室吸收二氧化氮一般用氢氧化钠水溶液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2是什么化学名称

no2是什么化学名称

NO2是什么气体?
NO2是二氧化氮,NO2是它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氮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还有强刺激性,是易燃易爆物。

很容易和其他的化合物一起生成许多激烈的反应,进而对环境包括大气、土壤、水资源等造成污染。

二氧化氮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危害。

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能够引起空气的污染,而空气的污染会直接导致地球上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危害;而且二氧化氮融入空气会形成酸雨,酸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仅会腐蚀金属、皮革,还能够腐蚀建筑材料,很多古迹造到酸雨腐蚀会面目全非;同时酸雨渗入地下会引起地下水的酸化,使地下水含量中的有害金属元素含量偏高;二氧化氮还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也就是说,它能够生成一系列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化学品,形式多样;
第二,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危害。

如果人长时间处于二氧化氮气体中,会引起呼吸道的感染,甚至是呼吸系统的一个永久性病变。

如果时间更长的话,会腐蚀人的面部,造成人很严重的支气管炎、呼吸困难、肺气肿等疾病,使人很快死亡。

二氧化氮的状态

二氧化氮的状态

二氧化氮的状态
二氧化氮在标准状况下是气态。

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由氮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它在自然环境中可以由不同的化学过程生成,例如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反应。

以下是关于二氧化氮状态的一些详细信息:
1. 物理性质:二氧化氮通常呈现为无色至棕红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沸点约为21℃,熔点约为-11℃。

2. 液态形式:虽然二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但当温度降低到其沸点以下时,它会变成液态。

液态二氧化氮不太稳定,容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氮氧化物,如四氧化二氮(N2O4)。

3. 化学反应:二氧化氮在高温下会分解,与水、浓硫酸和碱等物质反应,生成硝酸、亚硝基硫酸等化合物。

4. 环境影响:二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和工业活动中的燃料燃烧。

它可以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并在大气中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综上所述,二氧化氮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以气态或液态存在。

在环境监测和工业应用中,了解二氧化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转换关系_解释说明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转换关系_解释说明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转换关系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氮(NO2)是在工业和日常生活活动中排放的重要大气污染物之一。

它们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还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氮氧化物与二氧化氮之间的转换关系,对于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氮氧化物的生成和释放机制,以及二氧化氮形成的机制。

然后,我们将探讨氮氧化物与二氧化氮之间的转换关系,并分析其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讨论影响这种转换过程的因素,包括温度和压力、催化剂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对转换过程的影响。

接着,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理技术和应用案例,比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等。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氮氧化物转换领域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解释和说明氮氧化物与二氧化氮之间的转换关系,并探讨影响这种转换过程的因素。

通过对相关技术和应用案例的介绍,我们希望能提供一些治理和减排方面的参考,并为空气质量改善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转换关系2.1 氮氧化物的生成与释放:氮氧化物包括一系列氮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有NO (一氧化氮) 和NO₂(二氧化氮)。

它们在大气中主要由燃烧过程产生,包括汽车尾气、发电厂废气和工业过程中的燃烧排放等。

此外,其他源头例如农业活动和天然现象(例如雷电)也会贡献少量的NOx(总称NO和NO₂)排放。

2.2 二氧化氮的形成机制:在大部分情况下,NO 和NO₂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

最直接且常见的转换途径是通过三步骤反应进行:第一步:内酰胺(ROOH)、硝酸或亚硝酸与NO反应生成亚硝酰胺(RONO)或亚硝基离子(NO₂⁻)。

第二步:亚硝酰胺或亚硝基离子进一步与O₂反应生成具有更高活性的自由基(如HONO²)。

no2光解化学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no2光解化学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no2光解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no2光解化学式进行概述说明并解释其相关内容。

我们将介绍no2光解化学式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在环境污染治理、新能源领域和医药化学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实验方法与研究进展的综述,我们将总结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no2光解化学式的概念,并阐明文章的结构和目标。

第二部分是no2光解化学式的概述说明,其中包括光解过程简介、化学式解释以及相关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是对no2光解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重点关注环境污染治理、新能源领域和医药化学方面的应用。

第四部分是实验方法与研究进展综述,我们将介绍常见实验方法并比较分析它们,然后总结最新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在这里我们将总结文章中的要点,包括no2光解化学式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了解no2光解化学式,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实验方法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我们将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no2光解化学式及其潜在应用领域。

2. no2光解化学式的概述说明2.1 光解过程简介NO2光解是指氧化亚氮(NO2)分子受到光的作用下发生解离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和自由氧原子(O)。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紫外线波段,具体而言,紫外B波段(200-300纳米)和紫外A波段(300-400纳米)具有较高的no2光解活性。

光解过程中,NO2吸收能量后发生轨道上电子的重新排布,使得NO和O之间键长增加,进而导致NO-O键断裂形成自由基。

这种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并且产生的自由基具有高能量特征。

2.2 化学式解释该反应可以表示为:NO2 + hv →NO + O其中,hv代表入射的紫外线光子,NO2表示一分子的氧化亚氮,NO表示生成的一氧化氮,O表示生成的自由氧原子。

二氧化氮化学式

二氧化氮化学式

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2,黄褐色液体或棕红色气体,其固体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当温度高于15O℃时开始分解,到65O℃时完全分解为一氧化氮和氧气。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亚硝基硫酸,与碱反应生成等摩尔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二氧化氮在气相状态下有叠合作用,生成四氧化二氮,它总是与四氧化二氮在一起呈平衡状态存在。

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或硝酸和一氧化氮。

但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并不会完全反应所以会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存在,为黄色。

由于硝酸同时会分解,所以可以看作可逆反应。

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4NO2+2H2O+O2=4HNO3。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有氧化性。

二氧化氮可以和氧气一样支持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燃烧: 2C+2NO2=2CO2+N2
现象:固体在红棕色气体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气体的红棕色逐渐褪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v x
x x
式中 v

v

v0
cos
,t

v0
sin g

本题中,如列
m mv0 cos mv mu 或 m mv0 cos mv m(v cos u)
以上两式均不正确!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8 拉力大小不变,但作用在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不涉及加速度 a ,但涉及时 间 t ,首选此法
Ⅱ法:能量法(动能定理或功 能原理)
不涉及加速度 a和时间 t 。首选此法。
Ⅲ法:动力学+运动学方法
涉及加速度 a ,首选此法。此法涉及 了所有力学量,原则上可求解各种力学 问题,但有时较繁。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对于较复杂力学问题,善于将 整个过程分为若干个子过程,根 据子过程特点分别运用不同方法 求解!
向下 Ix ②如
, Px F
,vx 等均内含正负号。 0, 但内力>>外力
(如碰撞中物体所受重力)可略去外力,
近似应用动量守恒。


F

0
但 Fx 0 则系统在 x 方向上动
量守恒,恰当的选择坐标系,一般可满足
分动量守恒。
④不但适用于短过程(如碰撞),也可用 于长过程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2mgl

1 2
mvm2

最高点动力学条件:mg mvm2

l
为求 v 的最小值,故令式⑶中绳子拉
力为零。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23 选小球和容器为一系统, 则
在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
mvm mvm 0
小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 2
mvm2

1 2
mvm2
小球在最低点,FN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1)选取两板,弹簧和地球为 研究对象
则系统机械能守恒,机械能
只考虑弹性势能和A板的重力势能,可不考
虑A板向上运动时的动能
A
(2)两板在任何位置均受力
平衡,且B板刚被提起时,B 板与地面作用力为零。
B
求解时可设弹簧原长位置为弹性势能和 重力势能的共同零点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Ⅰ法:用上述定义式求解 Ⅱ法:用动能定理求解,但式 中 F 为合外力
(2)保守力的功 积分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 记住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功的计算式
W保 EP1 EP2 EP
即 W保 0 EP ;W保 0 EP
(3)势能(只与保守力相关)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3 Ⅰ法:只对缓冲过程用 动量定理(设向上为正)
F mgt 0 mv1
另:v1 2gh
Ⅱ法:对整个过程运用动量定理(设向
上为正)
F mgt mg
2h 0 0
g
2h 为自由落体时间
g
注意:本题中物体重力不能忽略!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则 E1 E2 或 EK EP 3、质点(系)力学问题解题 要点及思路
(1)要点:选对象,隔离受力分析,运 动状态分析,建立合适坐标系,考虑两个 守恒定律是否成立,确立解题方法,列方 程。
(2)解题思路:除考虑两个守恒定律之 外,有以下几条解题路径
Ⅰ法:动量法(动量定理)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大学物理辅导
第04讲
主讲教师:殷 实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二、作业题分析 3-2 由于重力为常量,故求 冲量时无需积分 Ⅰ法:由定义 I1 mgt1 方向向下
I2 mgt2方向向下 t1 和t2由运动学规律求得
具体Ⅱ操法作::由矢始量末法m动vI1mA或v量0 解,析用法动量定mv理B 求Im2v解0
物体上的力的方向不断改变,
变力的功
W


F
dr


F
cosdx
F x2 x1
x dx
h2 x2
x1, x2可由几何关系求得。

F
x x1 x2 o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20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mv m v mv ⑴ 2
转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1 2
mv2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联解4式可得 v2x 和 v2 y
第二块落地:x2 x1 v2xt2
y2

0

h

v2 yt2

1 2
gt 2
联解⑤ ⑥式可得 x2
3-9 变力的功


y

v2
h A
v0

v1
拉力 F mg gy f y o x1
x x2
W

10m mg
0
gydy
3-13 运用动能定律和摩擦力功的表达式 可求⑴⑵两问,由能量损失可求⑶问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16
G
mE m
3RE 2
m v2 3RE
EK

1 2
mv2
设无穷远为零势能点:EP

G
mE m 3RE
卫星机械能:E EK EP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19 满足两个守恒定律(物
3-4 建立图示坐标系,运用动
量守恒(近似)和抛体运动规
律可列如下方程:
x1 v0x
2h g

第一块落地:
y
v2
h A
v0

v1
y1 0
A处:mv0x
h
( 12v1mt1)v212x
gt
2
②o ③
x1
x x2
0

1 2
mv2 y

1 2
mv1

上式中 x1, h,t1 均为已知
另对物体上滑过程应用功能原

v0 m v
m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18 基本方法同3-17,考虑 系统机械能守恒和小球在最高
点处动力学方程,小球到最高 点时,令轨道对小球压力为零。
3-21 运用两个守恒定律解题,其中动量 守恒可取两个分量式(先建立直角坐标系)
3-22 打击过程系统动量
不守恒,沿水平方向分动
v0
量也不守恒。
m
m v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但沿斜面方向上分动量守恒。
体与弹簧的碰撞可视为弹性碰
撞) mv m mv1
1 2
mv2

1 2
m

mv12

1 2
Kx02
3-6 最高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m mv0 cos mv mv u
y
式中 v u为物体相对地面 u
(惯性系)的速度
v0

x v t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大学物理辅导
第03讲
主讲教师:殷 实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大学物理辅导
第二讲
(第三章)
主讲:殷实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一、小结
1、动量问题
(1)冲量(力的时间积累效应)

I
t2
F
t
dt
t1

F
常矢量
或引入平均冲力
矢量

I

Ft
Ⅰ法:由上述定义式求解 Ⅱ法:由动量定理求解
⑤ 碰撞过程一般均满足动量
守恒,对于弹性碰撞还满足能 量守恒,但对于非弹性碰撞并 不满足能量守恒。
2、能量问题
(1)功W(力 F的 d空r 间 F累co积s效dr 应)
直线运动:W Fxdx
圆周运动:W F ds F为切向力
另:W Wi
代数和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对2)质动点量或定质理点系:I 矢量关系为

P2
P2


P1


P1 I P
式中
I
必须考虑作用于质点或质点系上
所有外力(含重力),只有在时间很短的
碰撞过程中才可考虑略去重力。
Ⅰ法:由矢量图用几何方法求解 Ⅱ法: 将所有各量在直角坐标系中分解
则 I x Px2 Px1 I y Py2 Py1
1系统: A B动量守恒
mA mvA mvB 0
vA
2系统: B A动量守恒
mB mvB mvA mvB
A
A B
B
vB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3-11 由题意知无穷远处为零 势能点,则
W


rK r3drEEP
EP
3-14 本题求解时考虑下面两个方面:

mgR mg
m
vm2 R
式中 vm 为m对m的速度 vm vm vm
注意:以容器为参考系,小球作圆周运动,
但容器为非惯性系,理应加惯性力,但小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球在最低点时,容器加速度为 零,惯性力也为零。
三、其他习题提示
3-5 选取合适的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辅导(第二讲)
注:1o 一对内力冲量是可以
相互抵消,但一对内力的功的
代数和不一定为零,如一对弹
性内力功的代数和为零,但一
对摩擦内力的功的代数和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