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汇总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地质图是地质学家和相关专业人员用来记录和展示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内部结构的一种图形化表达方式。
为了保证地质图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国际上制定了许多地质图的绘制规定。
本文将介绍一般规定下的地质图绘图规定,内容包括图式、颜色、标高、符号等方面。
图式地质图为了标识地球的各种地质特征,往往采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和线条进行表达。
在一般规定中,地质图的符号和线条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
除此之外,绘制地质图还需要有比例尺和方向标,比例尺可以根据绘图比例进行修改,方向标应指示出正北方向。
同时,地质图上的附加信息,如注记、标注、图例等也需要符合一般规定的规范。
颜色地质图中使用的颜色需要严格遵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
在一般规定下,地质图中常用的颜色为:•黑色和白色:用于标识构造线和区域边界线。
•红色:用于标识火山岩、花岗岩和热液活动等与火山有关的标志。
•蓝色:用于标识洞穴、水源和岩石中的矿物。
•绿色:用于标识沉积和风化的岩石。
•黄色:用于标识洪积平原、风化土、堆积和岩屑等沉积物。
•灰色:用于标识与大气和海洋有关的岩石,例如石灰岩和硅质岩。
标高和地形图标高是指地点的海拔高度。
地质图中通常会标注地点的标高,并以不同颜色的等高线来显示地形高度的变化。
地质图上的等高线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在一般规定下,等高线的线宽和线距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
另外,地质图上还需要绘制地形图、剖面图和横向地形剖面图等。
在绘制这些图像时,需要按照一般规定所制定的要求,例如图线的厚度和间距、图形的比例和姿态等。
符号地质图上的符号是用于标识地质构造和各种地质事件的,如断层、岩浆体、火山、矿床等。
一般规定中,符号需要按照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进行绘制。
符号需要规范、清晰,符合一般规定下的比例和尺寸要求。
总结地质图作为地质学领域中的重要图像,在国际标准化协会等机构的规范下,绘制出来的地质图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标准化。
矿井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

矿井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矿井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第1条、计算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矿图必须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测量规程》及通、防、机电提运、测量规范等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要求制作的基本矿图。
第2条、矿图上的内容、标注、符号、图幅及编号要符合规定技术标准,比例尺应符合规定。
图纸中的采、掘巷道、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等必须是实测资料,并能真实、现时的反映矿井生产及安全状况。
各种注记必须齐全、规范。
图纸中必须有图框线、图名、比例、图签、图例;图签栏内容应齐全,必须有煤矿法人或矿长及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3条、矿图要根据实际变化及时填绘和标注。
第4条、各种矿图均须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
第5条、计算机绘图人员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采掘绘图员具有一定的矿井地质、水文、测量、采掘和储量的知识,通防和机电绘图员应有一定的本专业的知识。
第6条、图纸资料来源明确,图号清晰,编制、审核、校对分工明确。
第7条、绘制各类矿图时,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正确使用图例,图纸精度要符合测量要求,保证矿图的质量。
第8条、各种矿图的绘制符合准确、及时、完整、美观的原则。
达到线条均匀、圆滑,接头间无疙瘩,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各种文字、数字注记规范,字隔、字向符合要求,颜色标准、着色均匀、内容齐全、完整、几何关系正确。
第9条、图纸要按规定定期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由生产科每月3日前根据测量结果、地质情况绘制;矿井充水性图、月度预报图、月度计划图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补充、修改、填绘一次;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每月绘制一次;井上下对照图每季填绘一次;其他图纸每半年根据生产情况修正完善一次;应急图纸要随时填绘。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第1章基本要求第1条.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地质制图规范

地质制图规范A 地质类专业CAD制图规范A.1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地质类专业各设计阶段地质图的绘制。
本规程适⽤于⿊⽩图、彩⾊线条图、彩⾊充填图的绘制。
A.2 引⽤标准和规范(1)DZ/T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2)DZ/T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描绘规范;(3)DZ/T0159-95 1:500 000、1:1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图编绘规范。
A.3 ⼀般原则(1)图件绘制应遵循主体突出原则,将图件主要信息清晰表达,线条主次分明,字体端正清楚,易于读图。
(2)图件绘制应遵循精确原则,图件绘制必须精确到位,有所依据,符合实际,切忌盲⽬绘制。
(3)图⾯整体应遵循美观⼤⽅原则,布局紧凑、协调,令⼈赏⼼悦⽬。
(4)图件的精度应与地质测绘的⽐例尺相适应匹配。
(5)图件中的⽂字不可过⼤或过⼩,⼀般规定⽂字最⼩不可⼩于2.5mm,⼩于该值则⽂字不易识别。
除特殊情况外,⽂字字体⼀般采⽤宋体,宽⾼⽐为1.0。
(6)地质图上的软弱夹层、岩脉、断层、裂隙、滑坡、喀斯特洞⽳、泉、井、试验点、取样点、长期观测点、地质点、勘探点及剖⾯线等,均应分别统⼀编号。
A.4 主要图件元素的绘制要求A.4.1 图框图框可分为两种情况:(1)双框线:包含内框线和外框线,内框为线宽0.1mm的⿊⾊细线,外框为1mm⿊⾊粗线,内外框相距10mm,见图A-1。
图A-1 双框线(2)单框线:单框线仅⼀条框线,为1mm⿊⾊粗线。
A.4.2 标题标题分为总标题和分标题两类:(1)总标题为整体图件标题,位于整体图件上⽅正中,距离图框推荐20mm,可适当调整,其长度为北图框边长的四分之三为宜,最长不得超过图框边长。
字⾼20~10mm,字间距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字体为宋体、⿊体。
(2)分标题图件中各局部独⽴图形的标题,位于图形上⽅正中,字⾼8~5mm,字间距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字体为宋体、⿊体。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第一章地质测量图基本要求一、矿图种类生产(建设)矿井必须具备8种基本矿图、4种测量专用图、6种地质专用图、6种水文地质图、4种资源储量管理图、4种其他必备矿图等32种必备图纸,主要包括:(一)基本矿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1:5000)2.井上下对照图(1:5000)3.井田区域地形图(1:5000)4.工业广场平面图(1:1000)5.井底车场平面图(1:500)6.主要巷道平面图(1:2000)7.主要保护煤柱图(1:2000)8.井筒断面图(1:1000)(二)测量专用图1.井上、下测量控制网图(1:5000)2.竖井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1:500~1:2000)3.地表及岩移观测站平面图(1:2000~1:5000)4.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图(1:2000~1:5000)(三)地质专用图1.矿井地质地形图(或基岩地质图)(1:5000)2.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3.矿井地质剖面图(1:2000)4.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或1:500)5.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1:5000)6.构造纲要图(1:5000)(四)水文地质图1.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2.矿井充水性图(1:2000或1:5000)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200或1:500)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5.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曲线图(1:500或1:1000)6.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1:2000或1:5000)(五)资源储量管理图1.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1:5000)2.采区储量计算图(1:1000或1:2000)3.分煤层"三量"及损失量计算图(1:2000)4.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1000)(六)其它必备矿图1.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1:10000或1:50000)2.水平延深及采区设计图(1:1000~1:5000)3.外部资源勘查设计图(1:2000~1:10000)4.矿井瓦斯地质图(1:2000~1:5000)二、绘制基本要求(1)线条均匀,圆滑,接头吻合,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汇总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
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引用标准和规范DZ/T0156-9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7-95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9-951:500000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6-95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1.1对底图的质量要求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3.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4.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矢量化前准备工作1.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定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矢量化的质量要求1.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
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
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做地质图相关要求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测制1—2条,比例1:1000,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和构造;2、剖面线垂直地层走向,选择地层层序齐全,地层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3、实测剖面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观察进行细致描述;层位地段采集标本,在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采用半仪器法测制,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的在图上表示,小于1米的有特殊代表性的地质体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作上标记。
6、地质内容记录:全面、正确、地质体产状;各种样品按公司统一格式标注剖面相应位置,做到文字记录。
7、地质剖面图和工作范围内的地质工资料建立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地层岩性、岩石组合,物质成分,岩相组合;分析地层、岩石的含矿性,选定标志层,划分单元。
8、图的内容:采用展开法,导线、导线点、产状、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性、断层、主要地物等。
9、10、当日室内整理野外填图的工作内容。
10、编写地质工作小结其内容(1)、前言剖面测制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长度、测制方法;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公司名称、工作人员;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a、简述剖面测制矿区地层构造特征;b、地层描述;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d、构造e、详细描述矿产f、新的见解(3)存在的问题(二)、工作质量1、记录(1)、记录格式、描述内容、顺序、记量、单位等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地层分明、突出重点、语言精、概念清、字迹明;(3)、分层及层间合理、清楚;(4)、岩石定性及岩性描述;(5)、其他与矿体有关的特征添加描述;(6)、岩(矿)层产状记明、正确、与剖面吻合。
2、剖面图(1)、标明比例尺和图例:按有关标准;(2)、剖面起点,界线终点及工作位置,地质等数据正确;(3)、柱状图按照有关规范内容齐全;3、实地控制程度尽量把地质点布置的密度与相应的矿区有关的地质图件比例尺相应;4、采样(1)、代表性取样适用的矿种、数量符合要求;(2)、方法和样品重量达到要求;(3)、规范要求采样,位置、编号、文字等清晰标记,图表一致;5、室内资料整理(1)、野外现场编录的内容清晰,做到不漏;(2)、联系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标注、补充相关资料等内容;(3)、有关文字、图件每一项完成应提交,做到妥善保管;二、地质填图(一)、工作方法1、用原1:10000地质地形磁测图裁集1:2000磁异常C3、C4,C5图做勘探首靶区,采用穿越法加追踪进行;2、观测点用半仪器、Gps结合丁点交汇手图,室内电子上图;3、在填图中有难于弄别的岩性做好素描、拍照等后定性,再填补;4、填图中发现重要的地质体进行追踪;5、地质体的描述、大者直接上图、小的重要地质体放大特别注明;6、记录格式和内容。
地质作图规范

一、图框⏹图名:图件名称为井田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综合地质柱状图,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其中井田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图名放在外框外,其余图的图名放在外框内。
图名下部加比例尺,比例尺字号比图名适当放小,并与图框保持适当距离。
⏹经纬线:线宽为默认,标注文字为3号字。
⏹图框:外框与经纬框间距为7,外框线宽为全局宽度1.5。
⏹图例框为10×20,标注字体用2.5号字。
图签为140×75。
二、地质内容⏹保护煤柱:两圆距离为50,圆半径为0.5左右,线宽为0.3。
⏹构造:单线断层线宽为全局宽度0.8。
箭头分布均匀,断层标注放在下盘,字号暂定为5号。
双线断层、向斜背斜参照图例本⏹风氧化带和采空区参照图例本,采空区要标出开采时间,填充线间距为按图幅大小确定,一般为2,注意填充方向。
⏹井田边界:井田边界加号间距为40,宽度为1.2,拐点处加半径为1,宽度0.35小圆,拐点坐标用2.5号字,拐点编号用3号字。
标注全部放在井田外。
⏹底板等高线:宽度为默认,标注为3号字,各个标注尽量呈直线排列。
颜色为黑色,线型不要用样条曲线。
⏹地面等高线:地形平整,等高线稀疏时用黑色,地形变化大时用参照图例本89页基岩等高线,标注用三号字⏹陡坎和等高线用相同颜色,两竖线间距为1.4。
⏹基岩出露填充颜色适当调淡,不同地层之间要相互区分,不要过于突出。
⏹河流池塘:颜色用140号,河流标明水流方向。
⏹道路:小路用虚线,虚线间距为3.2,地形平坦时用黑色,地形较陡时要与等高线区分开。
公路用双实线,宽度默认。
颜色为浅黄色,根据图实际情况作调整。
⏹基岩露头:点间距为1,点直径0.4三、矿井采掘工程⏹巷道:巷道标注(揭露煤厚点,揭露标高等)用1.75号字,巷道线宽度为0.3,巷道宽度为2。
⏹上山下山标注用3号字标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
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和规范DZ/T 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 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9-95 1:500 000 1:1 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6-95 1:2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1.1 对底图的质量要求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 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3. 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4. 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 矢量化前准备工作1. 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 定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 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 矢量化的质量要求1. 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 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 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
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 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
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清绘工作中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6. 误差及基本参数符合要求第二章图外要素2.1一般要求地质图件的图外要素,包括图廓、图名、图幅号、接图表、比例尺、图例、技术说明、图签和密级等,是构成图件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使用和管理图件所必须的、故应精心绘制。
2.2 图的整饰2.2.1 图廓2.2.1.1平面图平面图为双图廓。
由内图廓外推10毫米,内图廓线宽0.1毫米,外图廓线宽1毫米。
图廓内外及经纬网或方里网与图廓间应标注相应的经纬坐标或方里坐标,字体采用宋体,大小为3.5毫米,百公里数采用2.5毫米黑体(左上数字)。
2.2.1.2 剖面图剖面图为单图廓。
图廓边长应根据图的大小按整方里网套绘。
线条粗1毫米。
2.2.2 图名2.2.2.1 图名布位1. 图名用横列注记在图幅上方中间,距离北图廓20毫米,其长度为北图廓边长的四分之三为宜,最长不得超过图廓边长。
2. 当图内上方有较大空白时,也可将图名放在上半部空白区内(图廓内)。
2.2.2.2 图名书写原则1. 比例尺小于1/1万的综合性平面图包括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构造图、水文地质图、地貌图等。
采用省、县两级行政单元名称和矿区及图类名称排列。
分上下两行书写,上写省、县两级行政区名称,下写矿区及图类名称。
也可一行书写,大小一致。
2. 其他各类图件一行书写、可省略省、县两级行政名称,只写矿区或图类名称。
2.2.2.3 图名字体1. 勘探、普查、详查报告图名字体一律采用黑体或宋体。
2. 设计图件可用其他字体但不得用行草字体。
2.2.2.4 图名字大小图名字的大小、视其图的面积而定、图幅大则图名字亦大、图幅小则图名字亦小。
一般可用以下两种规格:1. 图幅宽度大于50厘米,省、县名称用15毫米字,矿区或图类名称用25毫米字;2. 图幅宽度小于50厘米时,省、县名称用12毫米字,矿区或图类名称用20毫米字。
3. 一行书写的图名、可根据图幅大小和图名字的多少任选上面其中一种。
2.2.3 比例尺1. 地质图上一般只标数字比例尺。
根据需要也可采用线条比例尺。
2. 比例尺标注在北图廓上方5毫米中间,用8毫米宋体,字间隔8毫米。
数字6毫米,数字间隔0毫米。
3. 剖面图上水平与垂直比例尺不相同时,分上下两行书写,上写水平,下写垂直,行的间隔2毫米,字大小5毫米,字间间隔5毫米。
字体为黑体,数字大小3毫米,字间无间隔。
4. 采用线条比例尺时,划黑白间隔线条(或标尺)40毫米长,线宽15毫米,(标尺线宽0.4毫米);其上间隔1毫米标数字,字体大小(视数字位数决定)2~4 毫米,黑体。
2.2.4 接图表1. 所有分幅绘制的图件均须绘制接图表。
标准分幅时,接图表应绘出本幅及周围紧邻八幅图,并标出各幅图号。
当分幅图较多时,还应绘制单独的接图表。
2. 接图表中的本幅范围内应打上右倾45º角晕线。
接图表内标注相应分幅编号。
表中编号字体大小4毫米,表框线宽0.2毫米,晕线宽0.1毫米。
3. 接图表绘在北图廓外的左上角,图表左边轮廓线和内图廓线对齐,图表的下轮廓线与外图廓线5毫米。
2.2.5 图例1. 比例尺参照地质矿产部《区域地质图图式图例1:50 000》。
2. 图例宜置于右图廓线外侧10毫米处,“图例”两字用8毫米黑体字顶部与外图廓齐。
当图内有较大空白时,亦可放在图内。
3. 大比例尺(>1/2000)图例框宽15毫米,高8毫米,线宽0.25毫米;4. 中小比例尺(<1/2000)图例框宽12毫米高8毫米,线宽0.25毫米。
5. 凡图中所绘制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彩色、线条符号,必须列入图例,并确切说明所代表的内容。
(常用的地理符号可不列入图例)6. 图例应由左向右或由上而下,排列顺序为地层(由新到老),火成岩(由新到老由酸性到超基性),岩相、构造、矿产、探矿工程、其它…图例间隔5毫米。
7. 图例文字:报告图件用3毫米高或3.5毫米宋体均可,设计图用3.5毫米仿宋字。
2.2.6 图签凡地质工作设计和地质报告附图,除交通位置图外,必须绘制图签。
2.2.6.1 图签的位置1. 一般放在图幅的右下角,图内廓线内,图签的右、底框线与图幅内廓线重合(无内框时与图外廓右、底边线保持10毫米距离);2. 当右外图廓外还有图例时,图签绘在文字说明的下方,图签的左框线与外图廓线间距10毫米,图签底边与图外廓底边水平;2.2.6.2 大图签绘在独立图幅或分幅图的尾幅上、小图签除分幅图尾幅外,其他分幅均用小图签。
2.2.6.3 图签中各栏填写规定:1. 图签中分项文字,如拟编、审核、顺序号、日期等,均用3毫米黑体间隔6毫米。
2. 制图单位填写全称,字大3.5毫米黑体,间隔0.5毫米。
3. 图名应填写全名,与大图名完全一致。
如果图名字多,小图签上写不下时可省略矿区名称,只写图类名称。
字大3.5毫米宋体。
4. 在同一项目工作中所编绘的图件,必须统一编顺序号,不得重复。
5. 图号是按图类编的,分幅绘制的图件,各幅图号必须相同。
6. 单独绘制的统一图例和接图表,均应编定顺序号。
顺序号和图号均用阿拉伯数字。
7. 日期栏填矢量化完成年月2.2.6.4 图签外框边线宽0.3毫米,内框线宽0.1毫米。
2.2.6.5 大小图签规格如下:大图签:50×90毫米。
简易图签:15×90毫米。
图签简易图签第三章地理要素3.1 坐标网凡是图上的经纬网线和方里网及水平标高线,线宽均采用0.05毫米。
直线不得弯曲变形,折线不得上下错位。
3.2 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根据比例尺采用不同的子图表示,点位应确定在子图的中心点位置。
子图大小及图式见下表所示:3.03.01.53.3居民地3.3.1 地质图上居民地可简化描绘,保留居民区的外围轮廓和主要通道及与地质有关的地理名称和有方位意义的独立房屋。
3.3.2 居民区轮廓线宽0.2毫米,内绘与水平方向成45°角左右倾斜晕线,晕线粗0.1毫米,晕线原则上不得少于2条。
3.3.3 依比例尺的独立房屋,描绘方法同上,半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的独立房屋,用符号 表示,并要求与原来方向相同。
3.4 道路 3.4.1 道路符号各种道路的线型符号表示方法如下表所示3.4.2 道路描绘1.简易公路粗细线的位置变换,必须在居民地、桥梁或双线路的交叉处。
2. 两条双线路并行时,图上不能分别按真实位置表示,应保持主要双线路的位置,而省略次要双线路内侧边线。
3. 虚线路的线长短和间隔必须一致,线段之间形态协调不得错位。
4. 各种道路除采用不同线型及粗细区别外,同时可采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曲折道路绘制时应尽量光滑。
5. 道路与街区(居民区)相接或在桥梁符号两侧时,应断开0.2毫米。
9.0 1.01.04.0 2.0 线宽0.2毫米1.03.5 水系及其附属物先绘泉、井等水源符号和桥梁、水闸、拦水坝等截断水系的附属物符号,后绘单线河、单线渠、双线河、湖泊和海部的水涯线,最后绘岸、滩、瀑布、渡口等其它水系符号。
3.5.1 双线河矢量化双线河时应按原图的双线位置准确描绘,线宽为0.1毫米。
对于较宽的双线河(或海岸线、或圈套湖泊的岸线)线宽可放大至0.15毫米。
3.5.2 单线河矢量化单线河时应以符号的中心线为准,河源处线宽为0.1毫米,逐渐向河口加粗描绘,但最粗不得超过0.4毫米。
跨幅的单线河应与邻幅共同确定其粗细。
3.5.3 时令河用虚线表示,线条粗0.15毫米,线段长3毫米,间隔一毫米。
时令河、时令湖用双虚线或单虚线绘出,线宽0.15毫米,虚线长度由河源处的1毫米逐渐增长至河口处的3毫米,虚线间隔由0.5毫米逐渐增长至1毫米。
汇合处以实线相接;3.5.4 有固定流向的江、河及较大沟渠,应加绘箭头表示流向。
流向符号,符号长7毫米。
3.5.5 水库及堤坝1. 双线堤坝2. 单线堤坝3.5.6矢量化桥梁符号时,桥身部分要稍长于河宽。
桥梁符号方向在大比例尺上按真实方向描绘,在中、小比例尺图则要垂直于河流。
3.6 境界线3.6.1 国界描绘国界的表示关系到重大政治问题,它涉及到国家主权及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必须严肃对待。
描绘国界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国界上的任何弯曲不得变形或移位。
2. 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为界的,国界符号能在河中绘出的,应在河的中心线或主航道线上,每隔3-5厘米绘3-4节符号。
3. 共有河流为界的,国界符号在河流两侧每隔3-5厘米交错绘3-4节符号。
4. 各种境界符号如下表图示绘制3.7 地形等高线1. 计曲线(线粗0.25mm,简化图上计曲线0.15毫米)2. 首曲线(线粗0.1mm)3. 间曲线(推测等高线,用虚线,线粗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