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2001_200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历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大全

历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大全

中国传媒大学09年考研新闻真题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责任论2.媒介公信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

三、论述题〔20分〕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标准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新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约翰•威克斯2、反“客里空〞运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奉献。

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分〕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新闻业务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那么。

2、简述新闻评论的根本类型。

二、论述题〔15分〕谈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根本类型〔试结合实例〕三、应用题〔15分〕分析以下时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篇幅不超过800字。

标题:时评需要更多样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

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

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无视。

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局部,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局部。

不管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

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开展的新趋势。

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响,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

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

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

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

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什么是传播学批判学派?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辽宁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之一,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上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的区别。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批判学者认为“批判研究”与经验学派不同,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而是为了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批判理论整体地、历史地研究社会。

他们把对象放到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经济结构下加以研究;把研究对象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下加以批判,而不是追求永恒不变的结论。

涉及知识点:媒介批评2.论述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及解决之道。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1)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实、国家公务员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

舆论监督所体现的是一种公众意志,所以它所实施的社会监督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新闻传媒对社会实行的监督,包括对某些社会组织和某些社会成员的监督。

在我国,主要是指对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他们执掌着国家权力。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所进行的监督。

(2)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①说情风、地方保护主义等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

许多当事人往往对批评报道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极力阻挠。

②监督一般问题易,重大问题难;监督基层工作易,监督领导机关难;监督群众中存在的问题易,监督领导中存在的问题难;监督与单位无利害关系的问题易,与本单位有利害关系的问题难;监督事后发生的问题多,事前、事中的问题少。

新闻传播学实务历年真题(省纸打印版)

新闻传播学实务历年真题(省纸打印版)

2010年新闻传播学实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网络“客”现象2、舆情3、文化产业4、爱德华·伯内斯二、简答题1、简述以机算机为中介形成的社群的特征。

2、简述第三人效果的内涵。

3、简述公共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异同。

三、论述题1、结合近期国内的实例,论述传播媒体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2、结合近期中外的实例,阐述公共关系与国际形象传播的关系。

四、综合题给了一断关于周久耕的材料,要求写一篇文章(1、题目自拟;2、不超过2000字)。

请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舆论的形成规律、公民的政治参与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新闻传播学实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意见调查员2.网上信息评估3.电子政府4.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二、简答题1.因特网时代广播的优势和劣势。

2.互联网跨文化冲突的起因和对策。

3.企业或组织要聘用外部咨询公司的理由。

三、论述题1.在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新趋势。

2.新媒体环境下,公司内部雇员的沟通方式和趋势。

四、综合1.关于网络时代和公共关系的关系为题,自拟题目,1000字以内。

2.基于网络虚假信息和传言的恶劣影响的例子。

材料里给的例子有三,1、蛆桔,手机短信传播,造成严重影响2、三鹿事件之后,又有毒花生之类的事情在网上流传3、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因素是网络信息的虚假,还有相关部门对披露信息的不重视。

2008年新闻传播学实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信息集成2、消费者剩余3、网络文化4、市场失灵5、危机二、简答1、网络广告的基本类型及特点2、舆论及舆论的形成三、论述题1、为什么进入web2.0时代,信息的有效性变得越来越重要?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有效竞争在对于控制传媒市场操纵权过大的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案例,谈谈公关从业人员与媒体人员的“对手”关系。

四、综合题(主要是传媒产品的特性以及导致的负面外部性,然后政府管制市场失灵之类的)用传媒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闻学导论考研复习题及答案》(5套)-各大院校通用考题库

《新闻学导论考研复习题及答案》(5套)-各大院校通用考题库

《新闻导论考研复习题集及答案》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世界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A.美国的《新闻学原理》B.德国的《德国新闻事业史》C.日本的《新闻学原理》D.美国的《应用新闻学》2.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的()A.本能B.物质交往C.意志D.信息交往3.1833年,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了《纽约太阳报》,它是第一家()A.政党报刊B.商业报刊C.大众化报刊D.革命报刊4.《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的作者是()A.马克斯B.列宁C.刘少奇D.陆定一5.按照马克斯主义的观点,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是()A.由经济基础决定B.由上层建筑决定C.由生产力决定D.由意识形态决定6.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A.及时B.新鲜C.重要D.真实7.新闻事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A.引导舆论B.报道新闻C.提供娱乐D.传播知识8.最早提出新闻价值观概念的庞德是()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A.重要程度的高低B.信息量的大小C.趣味性的多D.事实的新近2.新闻自由包括的内容是23A.采访自由B.传播自由C.接受自由D.创办自由3.诞生在20世纪的新闻传媒有()A.报纸B.广播C.电视C通讯社4.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A.报道内容是积极的B.宣传效果是正向的C.报道倾向是肯定的D.报道态度是主动的5.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来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23A.勤于学习B.尊重事实C.服从真理D.讲政治6.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交往手段,包括()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新闻传播D.大众传播三、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2分)1.新闻2.舆论监督3.新闻价值4.社会责任理论5.报纸6.新闻法制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有什么指导作用?2.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其基本点是什么?3.如何以传播技术进步划分新闻事业的发展阶段?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导向的含义是什么?5.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及相互关系如何?6.简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来源与含义。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00分,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两部分,考生选择所学专业的试题作答,所答题目与所选专业不符者不予计分。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Ⅰ.新闻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中国报学史》2.《民国暂行报律》3.“纽约三大便士报”4.新闻他律5.访问6.集中式报道7.对比说理8.网络自发言论9.新闻提要10.表现蒙太奇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新闻有哪些特点?2.图片有哪些作用?3.如何理解新闻评论的专业化趋势?4.广播新闻节目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性报刊(含其他出版物)的情况及其发展特征。

2.试析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四、实务操作题(30分)请将下列一则小通讯改写成300字以内的消息(12分),导语(含标点)不得超过50个字(10分),并制作一则含有辅题、主题的复合型标题(8分)。

附材料:3名中年男子里应外合在中巴车上行窃时,被重庆市民刘先生看在眼里。

势单力薄的他急中生智用英语拨打110报警。

没想到,打通了4次报警电话,听不懂英语的接线员都挂掉了电话。

刘先生无奈地直摇头:“110不懂英语,太耽误处警。

”4次报警都被挂断16日上午10时25分,刘先生乘上702路中巴车去解放碑购物。

没想到车子刚开动,就看到坐在前排的一中年男子,用刀片划前座乘客的包欲行窃。

刘先生说:“我当时用眼睛盯着那个被划包的人提醒他,没想到竟冒出2个人向我恐吓。

”同时,坐在最后排的一男子起身将刘先生“挤”到后面,开始“内外夹击”划包行窃。

全国各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各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各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历年试题与答案转载自:/viewthread.php?tid=229725时间: 2007-7-28 16:55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传媒经济学初试真题(包括新闻传播史论、传媒经济实务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一城一报一城一报”:是指一个城市为数众多的日报经过激烈的竞争兼并之后,最后只有一份日报顽强地生存下来,最终处于垄断地位。

“一城一报”现象在美国尤其,据悉美国98%的城市只有一家报纸。

美国的“一城一报”是报业经过多年自由竞争的结果。

2媒介融合3软实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4增量改革5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其英文名为Fieldwork。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

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

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

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

答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 什么是“媒介事件”?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2试析“恶搞”三。

论述题(50分)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媒体?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个负责的媒体。

负责任的媒体一定没有市场,不负责任的媒体就有市场。

那么不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有市场,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没有市场吗?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传媒经济实务一名词解释(5题每道题10分共50分)1 创意产业2 范围经济3 微内容4 拐点说(确定)5 长尾理论二简答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试用施拉姆的“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分析传媒产业竞争中的应用2 简述Web2.0对传播学的意义三论述(50分)什么是媒体创新?什么是有效创新?谈谈你认为媒体传新需经过那些途径。

辽宁大学传播学专业历年试题

辽宁大学传播学专业历年试题

2002年新闻业务〔复试〕一名词解释20%1、报道思想2、独家新闻/深度报道3、重点编排4、隐性采访/异地采访二、简答题30%1、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

10分2、假设你是XX某一新闻传播记者,有人来电声称:“沪松高速公路12.5公里路段刚刚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

〞这时你正在上班途中,时间是上午8:50,你将如何应对采访?20分三、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500字新闻稿,并拟复式标题。

30分〔材料略〕四、为以下文字材料写一篇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

20分〔材料略〕2001年新闻业务〔复试〕一名词解释20分1、新闻价值2、新闻背景3、新闻线索4、短评二、简答题30分1、新闻编辑的根本业务和根本功2、解释性报道的根本特征3、举例说明新闻导语改革三、实践题50分1、将下面一篇专稿改写成一篇600-800字的综述新闻,并制作标题〔含引题、正题、副题〕20分?时代催新再现活力————从“六艺节〞看传统艺术的市场走向?2、根据以下通讯,写一篇约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30分?就监视你一个————XX市人大常委会“定向视察〞活动纪实?2001年广告学一、简答题40分1、市场创造型的行销2、广告代理业开展的历史阶段3、商品力4、广告诉求二分析题20分1、广告创作传略中的一般战略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应用。

2、情报性广告讯息的应用X例。

三、论述题40分1、广告的时代角色2、IMC的技术评论与理论评价2001年传播学理论一填空题0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和〔〕。

0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0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根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0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聚集。

0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34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34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0年辽宁大学610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8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5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4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3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2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10年辽宁大学610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回 忆版)
2008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5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4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3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 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辽宁大学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1.信度 2.抽样误差 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 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 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辽宁大学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题(3*10=30分) 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 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题(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 和习俗等( ),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 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而发挥作用。
14.二次大战期间( )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 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 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
辽宁大学2008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题 1.“匿名性”原理 2.信息主权 3.知察权 4.新闻价值 5.观念定位 6.大卫奥格威 二、简述题
1.简述新闻传播的特点(基本特征)。 2.简介广告效果测定的DAGMAR(达格玛)模式。 三、论述题 1.试论“培养”理论的批判性。 2.什么是传播学批判学派?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 上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 3.试分析比较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介各自的 优势与局限。 4.试论广告受众的感知特征。 5.你怎样认识和评价“网络传播兼容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 点。
状有何影响? 三、写作题 现代美国新闻传播学者提出了“新闻公正性公式”:A+B+C+D+E=F (ACCURACY+BALANCE+COMPLETENESS+DETACHMEN+ETHICS=FAINE 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 请以《论公正的新闻报道—“新闻公正性公式”的启示》为题,写一
辽宁大学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 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 问卷的结构分析。
辽宁大学2001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和 ( )。 2.( )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 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 ( )和受传者。 4.( )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 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 )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 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 )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 )。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 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 )的任何事物都可 以称为信息。
辽宁大学2004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题 1.“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2.“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3.用事实说话 4.秘匿权 5.TGAL理念 6.广告创意 二、简述题 1.试述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2.简述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 3.简述增强记忆战略。 三、论述题 1.试述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与“电子乌托邦”的思想关系。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试述二者的贡献与缺 陷。 3.你怎样认识新闻传播要求做到“本质真实”的提法? 4.试述广告运作理念的发展。 5.联系实际阐释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
辽宁大学2007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象征性社会互动 2.香农-韦弗模式 3.用事实说话 4.选择性接触 5.IMC 6.4P原则和6P原则 二、简述 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2.在广告策略中,如何把握商品市场的生命周期。 三、论述 1.麦克卢汗的媒介理论与“电子乌托邦”思想的关系。 2.你怎样理解和评价“上限效果”假说? 3.你怎样认识恩格斯关于“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 足,就会习惯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的论述。 4.你怎样认识广告学的性质?谈谈你对“科学派”和“艺术派”之争 的看法。 5.论网络传播对传统“把关人理论”的挑战。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 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 )、传播的双向互 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 的延伸和( )等观点。
辽宁大学2006新闻史与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2.史量才之死 3.新记《大公报》的“三驾马车” 4.《红星照耀中国》 5.《每日纪闻》 6.广播报道:“这里是伦敦” 7.淘粪运动 8.美国之音 二、论述 1.对比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与刘少奇《对华北 记者团的谈话》的特点。 2.试述抗美援朝新闻宣传报道的特点。 3.分析列宁在讲述他的名言:“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 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论述背景。 4.如何看待西放报业一城一报现象,其现象对我国报业发展的现
辽宁大学2002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 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 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 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 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 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 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 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
辽宁大学2007年新闻史与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京报房 2.《燕山夜话》 3.洋旗报 4.威尼斯手抄小报 5.《人民之友报》 6.舰队街 二、简述 1.简述民国四大副刊的概况。 2.简述邹韬奋和他所主持的《生活》周刊。 3.简述日本现代五大报系的概况。 4.分析《纽约论坛报》与同时代其他廉价报纸有哪些不同? 5.北岩对英国新闻事业有哪些主要贡献? 三、论述题 试述中国报刊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影响。 四、实践与写作题 近来,中国互联网协会拟推行博客实名制试点,引发争议。你是一 周报编辑,欲开一专版对此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与讨论。 要求: 1.制定此版面的内容设计; 2.就博客实名制,自拟题目,写一篇评论,不少于800字。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
辽宁大学2002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 报道思想 2. 独家新闻/深度报道 3. 重点编排 4. 隐性采访/异地采访 二、简答题(30分) 1. 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 明。(10分) 2. 假设你是上海某一新闻传播记者,有人来电声称:“沪松高速公 路12.5公里路段刚才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这时你正在上班途中,时 间是上午8:50,你将如何应对采访?(20分) 三、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500字新闻稿,并拟复式标题。(30分) (材料略) 四、为下列文字材料写一篇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20 分) (材料略)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 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 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 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 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 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 受到的干扰。 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 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 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 过程。 25.传播信息实际上是在传播信息所蕴涵的“意义”,而不是在传播 符号。 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 视广播。 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辽宁大学2008新闻史与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解释题 1.“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2.《每日纪闻》 3.《国内外公共事件》 4.邵飘萍 5.两报一刊 6.露布 二、简述题 1.简述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宣传报道的特点。 2.简述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办报活动。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大跃进”运动期间我国新闻宣传的重大失误? 2.试述梁启超的新闻活动经历。 3.为什么说普利策“半边脸像慈祥的天使,半边脸像魔鬼撒旦”? 四、写作题 美国电影《华氏451度》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那个未来的社 会里,所有的书都被当局查禁了,人们必须用记忆的方法来读书,因为 把书拿到手里就是犯罪,一旦被发现,就会被监禁,书也将会被烧掉 ——华氏451度是书被焚烧时的温度。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救火队员,也一直充当着官方焚书人的角 色,当他看到一位老妇人与她被查禁的书一起焚烧后,他对因看电视而 麻木不仁的妻子说:“书里面肯定有什么我们想象不到的东西,才会使 一个女人宁愿呆在燃烧的屋子里——肯定有什么东西在书里。” 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以《从文字传媒到电子传媒》为题写一篇小 型论文,字数在800字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