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民情日记:情牵扶贫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第一书记扶贫要做到抓好基层党建、抓好村民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的同时,抓好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篇一:8月18日星期六中雨自从7月10日xx罕见的大雨冲垮了我们住所附近的河堤、道路、桥梁特别是我们上网的网线后,写东西的激情一下子就如潮水般退了下来。
一个多月没法上网的日子始终懒得提笔写点东西,连我主推的“第一书记”下乡记也停了很长时间。
近几日网线终于修好了,与世隔绝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莫名徒添了一份幸福的感觉!想想那些关心支持我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不敢懒惰,还是应该把我的工作和生活汇报给他(她)们,以了却对我的那份牵挂!到村挂职已近4个月,走访工作也已近尾声,虽然党建工作稍有起色、两委工作方式有所转变,但村民盼望的实事还没有什么大动作。
最近天气实在炎热,右腿也被小虫叮咬到化脓,但一想到村民期盼的目光,我就咬牙坚持在村里工作。
村子中央有一块近5亩的土地,原来是村小学,现在小学早就被拆的不见了踪影,上面种满了不值钱的杨树和一座违章的猪舍。
这个地方确实是适合建个休闲娱乐的广场,农民也有这个需要。
再说如果这5亩地上只要被一户合法建了房子也就没这个可能了!现在给咱空着,那不是天意吗!尽管一分钱没有,我硬着头皮决定建广场。
土地被分到19户手中,占地和伐树肯定是没钱补偿的,必须把村民的工作做到无偿奉献的程度!只要有一户不同意广场就建不起来!当然我可以承诺被占土地等后面动地的时候给补上。
最近一直在忙着走访村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和找人做广场设计,前后已找了两拨人做设计,总之进展不错。
另一个就是建xx农产品推广合作社的事情,产品包装早就设计好了,原来计划让部分村民出资经营,人员已经找好,可镇上不同意,非要让建集体企业。
我也希望建集体企业,可集体企业谁来出资和经营?村里是一分钱都没有!我多么希望八月十五能见到产品啊!难啊!缺钱!再一个就是处理石屋山后果园承包和接待及解决上方的问题,如果用语言表达的话2小时也说不完,今天就不再啰嗦了,下回会慢慢分解。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范文

三一文库()〔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范文〕*2018年5月10日星期四多云今天上午,我和驻村队员李东旭、常山夭村委会主任张英、红娘峪村长于永利来到红娘峪自然村,今天村里的气氛感觉与平时不同,正赶红娘峪村土地确权也就是村里人所说的“分地”,村民们都集中在李英奎家,土地确权工作由张英主持我和其他人协助,刚开始村民们议论不绝,有些混乱,后来经过张英主任的耐心解释,村民们慢慢的平静下来。
通过了解,留在村里种地的农民大多数是老人,基本都是贫困户,很多农民都外出打工多年,现在都回来确权,由于土地多年流转,给土地确权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根据该村实际情况我们也想了几种确权方案,也调解了几户的土地纠纷,尤其是该村的建档立卡户徐建强,在二轮土地承包后因外出打工多年没有经营他所承包的耕地,成为了弃地农民,前年因车祸致残返乡,要求恢复他的土地承包权,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方协调为他家三口人解决了耕地问题,为他们能够早日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工作虽然很累,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我不禁感慨,群众事情无大小,点滴真情暖人心,这条路还很长,我会选择继续前行*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天气晴到卫东村任第一书记已经有半年多了,虽然身体有些疲累,但心情却一直都很开心。
工作充实、有活力、有抓手,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面孔,憨厚老实的言语。
今天睡不着,索性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
因为昨天刚下过雨,村里正在进行的危房改造的农户,他们住的如何,房屋漏不漏雨,这些是我心中最牵挂的。
今天一早,我便叫上两名工作队员到危房改造的农户家中查看危房改造进度,了解危房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宣传相关扶贫政策。
卫东村共有13户需要拆旧建新的农户,截止目前已有4户新房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其他9户也已经拆除完毕,正等待施工队的进入。
我们在走访中仔细叮嘱施工队,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让危房改造户早日搬进新房。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
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
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
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
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
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xx元的助学金。
篇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题目是“履职尽责、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我是20xx年6月组织委派我担任白海子镇小东号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记得去年在金秀店村土地确权召开村民大会上,有一户外出户的孩子回来确权,他的父亲已经死亡好几年了,但是户口没有注销就要分地,村民们悄悄和我说这个小伙子是个小混混挺厉害,村民们对他敢怒不敢言,场面一直僵持到下午四点多。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6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坚定信念真抓实干2017年8月21日星期一多云驻村工作已经8个多月了,回想起驻村工作的每个日夜,有困惑、有艰辛,但更多的是为村里和村民办实事的收获和喜悦。
通过几个月的驻村工作,自己已经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务实细致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的逐步了解,让自己慢慢地走入到农村的生活,适应了“第一书记”的工作。
今天上午,我早早来到贫困户宋体林家,宋体林在果园里承包经营10多亩水地,为了便于经营管理他家经常住在果园小房子里,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张玉梅半倚着坐着,见我进来他赶忙起身招呼。
他家4口人,女儿已出嫁,儿子上中学,2016年老公宋体林发生严重车祸,颅内大面积出血,因抢救及时挽救了生命,但遗憾的是留下了严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下了,张玉梅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老公宋体林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
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张玉梅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孩子上学给予支助,享受方方面面的扶持政策我很感激,你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
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
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此时,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信念真抓实干,倾注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村里的喜与愁2017年12月11日星期一晴自2017年6月到现在,我被任命张皋镇官xx村“第一书记”已经6个多月了,工作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有喜也有愁。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篇一今年的1月28日,我和往常一样在前往大南沟驻村工作队驻地之前,到卓资山镇观音庙移民楼对所包扶的贫困户兰贵荣家进行了例行走访,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了,每去一次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一进家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环顾家里家外干净整洁,兰贵荣妻子牛利英与婆婆及儿子围坐在茶几前正在挑拣豆芽,我坐在老人跟前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询问老人楼房好不好,老人满脸高兴地说:“真好!”说起动员老人到移民楼居住,真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兰贵荣一家是20xx年易地搬迁户,他们一家三口人20xx年5月已经搬迁到新楼房居住了,旧房就剩下80多岁的老母亲一人居住,我们驻村工作队一次一次地登门做工作,老人就是不愿意去楼房居住,她总说,“自己岁数大了,活一天算一天,现在还能自理。
”我们知道这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做怪,于是我们通过做老人子女的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合力,终于把这件事情办成了。
兰贵荣家属于特殊家庭,妻子双眼残疾,儿子受母亲遗传双眼视力高度近视看书学习得靠放大镜,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只靠兰贵荣一人种地收入,虽然有低保、残疾人补贴、及各项保障措施,但对于今后及将来,光有这些远远摆脱不了贫困,20xx年搬迁到卓镇后,兰贵荣先后在苏宁电器和各个工地打工,冬天缝足球每月固定收入能够达到3000元左右,孩子能够就近在大庆街小学上学接受好的教育,我相信他们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篇二近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村里好几户的羊和狗都莫名其妙的丢失。
村民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我们驻村工作队的高度重视。
为了防止村民财产丢失,我们决定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做好防范工作,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上午10时20分,当我和镇干部王登云刚从西队村民杨五元家宣传政策出来后,在俎千岁家门前发现3名可疑人员正在疑似盗窃。
随即,我准备上前询问,3名可疑人员见我朝他们走来,突然驾车逃跑。
随后,我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让王登云通知大东营村党支部并发动现场群众对可疑人员进行拦堵。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扶贫工作需要广大基层村干部共同努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共2篇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范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篇一按照县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百企进百村”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村委会主办、企业主营、贫困户脱贫为主、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的模式,依据马莲沟村有充足机工的优势,我积极与乡镇、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建设马莲沟脱贫车间相关事宜,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在派出单位经信商务局和乡镇的支持下,于2017年10月20日在原马莲沟小学的基础上,开工改扩建服装车间。
经调研,全村常住67户132人,是全行政村常住户最多的一个自然村,其中50岁左右的妇女30多人,大部分在2003至2005年期间从事过服装加工,具备缝纫技术条件,打工意愿强烈。
在局领导、乡镇领导、村两委班长的关心支持下,今天车间竣工并正式投产,看到村民脸上绽放的笑容,我心情异常的激动。
在我们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和平村终于有了村集体经济,村民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可打工挣钱,尤其是贫困户将在村集体经济——服装脱贫车间的沐浴下,快速实现脱贫,逐步走上幸福富裕之路。
篇二不知不觉来十里库联村工作已经两个多月了。
初来时,除了一腔热血外,还有的就是对父母和妻儿的不舍,但为了这一腔热血,我还是坚持来到这里。
在这两个多月的工作期间有烦恼,有无奈,但感受更多的是村民的淳朴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在以前多年的记者采访工作中,我看到过一些贫困户家,也听到了一些苦口良言。
但有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原来的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现在的某些干部却硬是把这种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他们高高的飘在上面。
”为了杜绝这种行为在我身上发生,我从入村第一天就告诉自己心中要珍藏一颗为民情怀,这些天来我俯下身子去深入群众,和村民打成一片,用心去关心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经过这些天的入户访贫问苦,我和村民们在家中聊天、在途中登记信息、在地里拉拉家常,我不断的了解、并解决着农民群众在田间地头中的遇到各类困难。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扶贫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一大早就在我们驻村干部还在忙碌着手头的工作的时候,跟着急促的脚步声来迎来了西沟村民(贫困户)丁种堂、王计达夫妇,他们进门就满脸带着会心的微笑,原来他们是来签订《异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协议》的,还带来了自筹款一万元。
胜利行政村西沟自然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通信网络条件相对较差,现在村居住的村民只有6户人家了,丁种堂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前段时间我们驻村干部挨门挨户宣传了精准扶贫异地搬迁政策,丁种堂夫妇一开始不愿意接受异地搬迁政策,觉的在村里住了半辈子了不愿意离开,去了别的地方会不适应,我们驻村干部耐心细致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把利弊关系分析了好久,最终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也帮他们排除了后顾之忧。
今天他们从进门就告诉“我们想通了,去城里住住楼房吧,在村里受了大半辈子苦了,现在儿女们也自立了,是该享享福了”。
听着他们还不停的畅想着未来生活的想法,不由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察右中旗黄羊城镇胜利村第一书记焦红娟)篇二贫困户李建明的情况始终让我放心不下,今天和往常一样我又开始了“串门行动”。
走在卧龙村平坦的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村里所有人也都已经认识我了。
还没走进他家,李建明便从窗户看到了我,便出来迎接。
这时他还没有洗漱,家里有点杂乱还没顾上整理,不大的小院里也是一片狼籍。
他的妻子本来就病情严重,前几天夜里又不小心下地摔伤了,现在更卧病在床无法自理。
我坐在他们的炕头上,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
交流的整个过程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倾诉”的意愿很强烈,愿意和我们交流。
李建明的妻子更是一边说话,一边掉眼泪。
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别着急,在党的关怀下幸福生活一步一步向咱们靠近,要勇敢战胜病魔,在党的扶贫政策和引领下,一定能摆脱贫困走上幸福道路。
他把自己希望得到帮助的情况和我反映,我一一记下,承诺帮他向有关部门咨询有关政策。
希望通过我对国家政策的宣传能够让他们对生活重燃信心。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三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三篇导读:本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时间过得很快,屈指一算,驻村已经半个多月了。
今天在乡政府里参加会议。
主席台上,县级领导和各部门专家行色匆匆地进来,简洁有力地布置完任务后,又急急忙忙地去了下一个乡镇。
一天里,主席台上换了五批领导和专家。
我在下面紧张地记笔记,生怕丢漏了一个字,因为台上的领导和专家所讲的内容,正是我半个月工作中遇到的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
参加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临近毕业的学生时代。
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容不得我有片刻的松懈。
一天的会议结束后,我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匆匆地向驻地奔驰。
附近的村户都已经熄灯了,我又开始坐在电脑前整理笔记。
笔记整理好以后,我翻出以前的问题清单,对照着新整理的学习笔记,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该如何安排。
关电脑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午夜十二点。
从作为扶贫干部走进贫困户家的第一天起,我就感觉到自己的肩上已经挑起了一副千斤重担。
记得第一天进村入户的时候,正是数四九的时候,我们几个人穿着大棉袄坐在装有空调的汽车里都不觉得暖和,但当我看到,几家贫困户家里都没有生火炉。
我询问他们家里是不是无煤可烧,他们说:家里的煤足够烧,白天有太阳照着不冷,天黑的时候火炉就生着了。
当时,我的鼻子一酸,差点没有忍住自己的眼泪。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年迈的父母亲至今仍然居住在村子里。
我内心深处对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父老乡亲存有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以扶贫干部的身份再次回到农村,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现状;上不辜负党组织的重托,下不辜负山山沟沟对我的养育之恩。
篇二由于工作需要,3月26日我被调整到四道沟任驻村第一书记,我到的第二天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熟悉情况,调整帮扶的贫困户。
在了解了新情况后,让我越来越感到,第一书记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种厚重责任。
我在思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那其他农户生活的怎么样?趁着摸底排查的机会,我为什么不详细的了解一下其他农户的情况,他们中间有没有致贫的,村里的五保户生活的咋样?未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且年龄较大的群体有没有困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行两人开始了走村串户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书记民情日记:情牵扶贫
第一书记民情日记:情牵扶贫
2018年6月25日星期一晴
从我担任xx村第一书记之后,便脱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一心一意抓扶贫,我放弃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时间,经常走村入户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核实贫困户信息,每月坚持利用半个月到二十天的时间入户调查核实,并了解每个贫困户的日常动态以及生产生活情况,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各个方面的走访调查,我了解到,缺少可以发展的产业,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长远发展意识淡薄,村内劳动力少,人口老龄化明显,村集体无任何固定的经济收入。
针对问题,我们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讨论研究扶贫措施,扶贫要扶到点上,脱贫不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唤起百姓的致富动力,让百姓获得发展技能。
扶贫要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在入户走访中,很多村民都认为政策方向是对的,也是好的,可成效还不够明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扶贫没有扶到根上点上。
同时我了解到,对贫困户不能一概、一味地采取资金补助,应该视情况做出不同选择,缺资金的帮筹钱,没技能的帮培训,真
正把各级部门的帮扶政策用好用足,对村集体的帮扶不能仅停留在输血上,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造血上,逐步壮大村办企业、合作社等,有步骤地引导贫困户通过合资入股等方式获得收益,使村集体和百姓携手走上幸福之路。
这些用脚步丈量出来的实情,让我对精准扶贫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对xx村村民未来的发展路线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一是按照制定统一规范版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一户一档整理,明确进度时间节点,力争实施一户一策,做到了“沉下身子”,做群众的“贴心人”,方法灵活多样,工作务实肯干,确保完整、规范、准确,做好此项工作。
二是积极筹划脱贫攻坚“讲习所”,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期培训,讲政策、理思路、传技术等多种学习方法,帮群众算好“经济账”、画好“路线图”,鼓励群众自力更生想办法,出点子,找路子,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本领。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将xx村水地农田进行推广,利用种植大户李建国进行改种一批水地藜麦种植实验田,进行产量分析,并与相关企业签定了出货定单合同。
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户转变观念,进一步扩大规
模化作物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选择1-2种适合地方、有市场、效益高的经济作物,重点推广种植、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链,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品牌,要引导群众有序流转土地,把土地流转到“会种田、能种田”的能人手里,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增加经济收入。
四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我村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经镇党委、村“两委”研究,今年准备投资50万元,落地光伏发电,预计年增收5万元,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五是力争年内安装路灯40多盏,为xx人民夜间出行提供方便与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