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14 圆明园的毁灭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1.曹冲动脑筋测量( liánɡ )出了大象的 体重。 2.只要努力学习,我们的 前途不可估量 ( liànɡ )。
字词注释
连一连。
毁灭 辉煌 仿照 流连 幻想
模仿参照。 依恋而舍不得离去。 彻底破坏,消灭。 虚而不实的思想。 光辉灿烂的。
字词注释
近义词 毁灭--- 毁坏 宏伟--- 壮观
辉煌--- 辉宏 精华--- 精髓
作者简介
王英琦 女 安徽寿县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的十字 架》等,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 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散文 《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全国优秀散文奖。
背景资料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圆明园 的知识吗?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 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有“万园 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 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课后习题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 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 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 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 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参考答案:这里的时间是让我们牢 记历史,不忘国耻。
课后习题
课文讲解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 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 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这句话运用了_排__比_的手法,详细地介绍了 圆明园的景物。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 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 境界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我会写
huǐ
毁灭 毁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殳
组词:毁坏 销毁 造句:好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毁
灭了。
书写指导:左上边是臼不是 白字、上横和中横要分开, 工字下横变为提,右边要窄。
我会写

估量 估
结构:左右 音序:G 部首:亻 组词:估计 估价 造句:我估计老师已经知道这件 事了。
圆明园: 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
(1744) 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 150多年。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艺术价值极高。1860年 10月,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 烧了三天三夜,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面对外敌的欺侮,只会一味 屈膝退让。当圆明园被烧时,咸丰帝和慈禧等仓皇逃跑,他们的懦弱 使中华民族受尽屈辱。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万春园、福 海、万花阵等逐步恢复,并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书写指导:“古”上横行 笔稍向上,中竖稍向左拉, “口”要小。
我会写
gǒng
众星拱月 拱
结构:左右 音序:G 部首:扌
组词:拱门 拱手听命
造句:同学们众星拱月般地围着 老师问这问那。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共字 两横和两竖距离要匀称、左 竖与下横都要长。
我会写
huī
辉煌 辉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车
我会写
táng
唐代 唐
结构:半包围 音序:T 部首:口
组词:唐朝 荒唐无稽
造句: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书写指导:里边扁框朝左、 中间十字上下左右都出头, 口字要扁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 圆明园的毁灭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 圆明园的毁灭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造句:金碧辉煌的殿堂令她赞叹不已。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空穴明晰,结构奇巧( 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造句:玲珑剔透的玉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造句: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暮色中,我忘记了回家。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拓展延伸
1.形容建筑物的成语。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 古色古香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2.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
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 园。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 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 亚洲文明的剪影。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写法借鉴
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 描写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风物描写。风景描写的主要内 容是自然风景,如日、月、山、树等。风俗描写主要是指反映某一时代、 某一地区的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风物描写的内容一般是指人工制 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多音字
liánɡ:测量 上下打量 量
liànɡ:质量 量体裁衣 lǒnɡ:笼罩 笼络人心 笼 lónɡ:鸟笼 笼中之鸟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不可估量:形容数量大或程度深。 造句:这场洪水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 造句:秦兵马俑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迹。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 戴一个核心。 造句:同学们众星拱月般围在老师身边。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它的毁灭,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屈辱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同时,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丰富历史知识,培养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毁灭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体会祖国文化的瑰宝,激发爱国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毁灭原因。

2.难点: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圆明园辉煌景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生动展示圆明园的辉煌景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情感体验:让学生想象圆明园的辉煌景象,感受祖国的瑰宝,激发爱国情感。

6.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明园的毁灭辉煌 - 建筑、艺术、文物毁灭 - 原因、过程、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14 圆明园的毁灭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四单元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内容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24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能边读边体会情感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读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

(2)初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3)再读课文,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4)三读课文,走出圆明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殿、珑”等10个会认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24个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第1、3、4自然段,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化的⽆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耻⾏径的⽆⽐痛恨,激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四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众星拱⽉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园风光的⼭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在幻想的境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物。

上⾃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6⽇,英法联军侵⼊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的东西,统统掠⾛;拿不动的,就⽤⼤车或牲⼝搬运;实在运不⾛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18⽇和19⽇,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

⼤⽕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

_____________ 本⽂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四课《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 ⼀、⽣字组词: 毁:毁灭 毁坏 销毁 坠毁 烧毁 诋毁 估:估计 估测 低估 估算 估量 评估 拱:拱卫 拱桥 拱门 拱⼿ 众星拱⽉ 辉:光辉 辉映 星⽉交辉 ⾦碧辉煌 煌:辉煌 殿:宫殿 殿堂 ⼤殿 桂殿兰宫 陵:丘陵 陵墓 陵园 陵寝 中⼭陵 览:阅览 游览 浏览 展览 博览群书 境:环境 境界 国境 边境 ⾝临其境 宏:宏伟 宏⼤ 宏观 ⼤展宏图 宽宏⼤量 唐:唐朝 唐装 荒唐 唐突 颓唐不安 闯:闯进 闯练 闯祸 闯荡 闯关东 闯江湖 统:统⼀ 统领 统率 统治 传统 ⾎统 销:销毁 报销 销售 花销 销声匿迹 奉:奉命 奉献 信奉 奉⾏ 奉公守法 ⼆、多⾳字: 量:liáng称量 liàng量体裁⾐ 还:hái还有 huán归还 三、形近字: 拱(拱⼿) 供(提供) 境(环境) 镜(镜⼦) 销(报销) 消(消失) 四、词语解释: 不可估量:本⽂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法计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描写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圆明园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被毁灭的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的悲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第二课时主要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情感教育。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圆明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较为丰富,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的悲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圆明园的毁灭。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课文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资料: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如历史背景、毁灭过程等。

3.课堂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悲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课文内容,并结合收集的资料,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研反思及问题探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研反思及问题探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研反思及问题探讨第一篇:勿忘国耻——听《圆明园的毁灭》有感爱要爱得很深很深,恨要恨得咬牙切齿!这是我在听《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最大的感受。

圆明园在北京的西郊,曾是一座世界上最尊贵、最典雅、最富丽堂皇的绝代皇家园林。

1860年,它永远消失在一场罪恶的大火中,只留下五千余亩的废墟在亘古呜咽的风中遗世独立;只留下几根巍峨的石柱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辛酸血泪。

法国作家雨果曾对此作了高度的评价: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但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圆明园的绝美,激发心中的情感,教师运用了煽情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了圆明园,走进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宏伟建筑”以及“珍贵文物”。

特别是对文中的六个“有”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进行了反复诵读,并借助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珍贵文物,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明园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就是这样的圆满、光明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令人扼腕痛惜,心中的愤懑之情久久难以平息。

教师煽情的语言加上学生反复的诵读与补充材料的共同作用,学生的情感在此时此刻也达到了高潮,个个拍案而起,怒发冲冠,特别是当一个学生回答出: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愤怒之情更像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但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现在国际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我们的文学作品,语文课堂到处都充满了“情”,有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是人的正常情绪变化,但我们教师不能让学生带着仇恨去生活,去学习,去工作。

所以,我觉得我们做老师的不能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应跳出这个圈子,站在理性的高度,让学生去理性地分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照片或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或者是从电视节目,课外书上,家长那里了解到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

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
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

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

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

(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照片或图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

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

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①我们应该怎么办?(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

(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七、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答:有!)
八、作业布置: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九、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的瑰宝
辉煌建筑艺术的精华毁灭
(爱)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恨)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