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3.培养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心理素质。

学习重难点1.能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学法指导:1.继续学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

2.课文中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值得仔细品味。

将这些心理描写串起来,能够发现一条清晰的人物心理成长之路。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了解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

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

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

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2.文体解读。

本文是叙事散文。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二、预习任务1.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2.再读课文,完成课文的旁批。

三、预习检测1.下列词语中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酷热(kù) 厌倦(juǎn) 暮色(mù)B.附和(hé) 突兀(wù) 嘲笑(cháo)C.哭泣(qì) 呻吟(yǐn) 凌乱(línɡ)D.警告(jǐnɡ) 犹豫(yù) 抽噎(yē)2.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在括号里改正。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解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精确复述课文内容;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熟悉,提升自己的思想熟悉,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2、采纳读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和品尝语言;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勇于克制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士气。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把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镇静应付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又耐人寻味的美文,讲的是小时侯一次在小陡崖上的遇险经受。

从这次经受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并且这道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人生阅历。

同时,这篇文章在构造线索、起伏照顾、心理刻画等方面都特别有特点,语言简练流畅、含蓄委婉。

因此,教学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正体把握课文内容,领悟叙述的人生哲理。

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根底上进展探究,理解的写作意图,学到一些写作技巧。

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学习上的,家庭中的与人相处时的……,面对这些,你怎么办呢?其实,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今日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受中寻求启发吧。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需留意的:训诫(jiè)迂回(yū)抽泣(chuò)纳罕(hn)头晕目眩(yūn)抖动(chān)(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字词积存)三、默读课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2、故事发生的时间?3、爬崖的孩子有几个?出名字的是谁?4、那座陡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5、孩子们为什么去爬陡崖?6、“我”为什么不下来?7、“我”最终是怎样下来的?(本环节的设计所针对的是我所授课的初一学生,听课、读书留意力不够集中,效率差的问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3、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激励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准备]学生:1.课前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交流。

教师:1.备课时,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借助小黑板,小卡片等辅助工具。

[设计思路]《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它回忆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

这篇文章,富有教益,从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不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

课文叙事性较强,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时,可以从事与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更值得体味。

教学时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至于朗读教学,应跟课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挑“爬下悬崖”这一重要片断进行教读,以加深体会和领悟。

[教学过程]一.精心导入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有表情地讲述):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17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

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鉴赏课文中由事推理的感悟美。

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

自主交流:一、基础知识⑴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解释:①lín xún()_______________②chuò qì()________________③dà hǎn()________________④sǒng lì()________________⑤níng shì()________________⑵分别写出与下列各形声字同声旁的字,并组词:侍()啜()漫()踩()()()()()()()()()二、理解探究⑴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⑵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⑶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⑷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展示质疑:⑴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⑵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

⑶请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⑷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⑸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探究提升:阅读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③“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默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2、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心理描写。

3、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能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认识,正确把握的内涵。

一、故事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美国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国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光是想象着飞机被击中,自己将尸骨无存,就坚持不下去了。

但是军令如山,第二天,他起飞时,告诉自己,只是飞起来就行。

飞机升到8000米高空时,他有告诉自己,只要按照无线电的指引,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行,这个并不难做到。

接下来他不断告诉自己,只是飞越荷兰就行,然后是飞越德国,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被称为“孤胆英雄“,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大家猜一猜这个飞行员叫什么名字?他就是莫顿亨特,美国的作家心理学家,他在65岁时写下了小时候的那段经历。

我们这节课就一些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经历。

请大家齐读今天的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预习检测出示学习目标上节课已经提前布置了预习的作业,现在来检测一些大家预习的情况。

找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

(出示幻灯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

三、读一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记叙文六要素并勾画关键语句,并以此复述课文。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然后以这样的句式组织语言。

(出示幻灯片)四、说一说那么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浏览课文。

划出能体现我性格品质的句子。

然后以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从____部分能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的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 导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 导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训诫”“嶙峋”“纳罕”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4、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进、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我”的脱险经历。

(2)理解并感悟“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难点(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2)将文中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四、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他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被收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

五、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训诫()陡峭()嶙峋()头晕目眩()啜泣()纳罕()小心翼翼()2、解释下列词语。

(1)训诫:(2)嶙峋:(3)纳罕:(4)小心翼翼:3、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课堂探究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突出天气的闷热?2、文中的“我”在爬悬崖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3、父亲是怎样引导“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的?4、如何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七、拓展延伸1、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历?请与同学们分享。

2、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困难的看法。

材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勤奋篇》八、达标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xún)头晕目眩(xuàn)B 啜泣(zhuì)纳罕(hǎn)小心翼翼(yì)高不可攀(pān)C 颤抖(zhàn)屡次(lǚ)灰心丧气(sàng)着眼(zhuó)D 迂回(yū)安慰(wèi)心惊肉跳(ròu)参差不齐(c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耸立晕倒心惊胆颤悬崖峭壁B 蓬乱暮色小心翼翼瘦骨嶙峋C 凝视抽噎头晕目炫灰心丧气D 纳罕屡次遥不可及神情晃惚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生怕掉下去。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人教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人教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学习目的】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积累、掌握“训诫、瘦骨嶙峋”等词语的注音和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深入研读课文,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文章借事论理,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一、检查预习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同时解释出这些词语的意思。

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凝.视( )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 陡峭..( ) 着.眼( ) 心惊.肉跳2.请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

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此文是他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

2、检查默读效果:(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文中记叙几个人去爬悬崖?有名字的是谁?(3)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1)文章脉络(一)、起因(二)、经过(三)、结果(2)详细复述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三.再读文章,深入探究:1、对“我”而言,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哪些?2、找出描写“我”爬悬崖和蹲在石架上的心理状态的词语;这些词语反映出“我”当时什么样的状态、心理?3、结合自己曾有的体验,想一想“我听见有人啜泣”,为什么不直接说“我”哭了?4、作为父亲是如何教我脱险的?有鼓励性的话语是哪一句?起指导作用的又是哪一句?5、“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过了几个变化过程?6、结合课文具体语境,比较“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三句话,朗读时重音应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何不同?7、根据以上分析,你觉得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该怎样解释?你能从中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呢?8、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合作讨论:1、和父亲相比,母亲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你更倾向于谁的教育方式?为什么?2、在父亲、“我”和“我”的朋友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五、语文知识积累:1、查资料,了解什么是“环境描写”,找出文中两处环境描写,并说说其作用:(1)那是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七年级语文上册 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走一步,再走一步》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早年曾在空军执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履行过对德国的侦查使命。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承受了一项使命,驾驭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备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化到德军本乡履行侦查使命。

他觉得简直无法完成使命,幻想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劝诫自己,现在要什么都别想,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劝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上无线电的辅导下,坚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抵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劝诫自己,来进步勇气,下面,仅仅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底子不须想更多的事。

并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撑。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总算完成了使命。

当他承受盟军的奖赏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豪,彻底是由于我小时候一段阅历的启示。

一步又一步,终会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精确掌握“生物入侵者”的意义,理清课文的阐明次序,练习学生快速挑选信息,开始归纳内容关键。

一课时1、通过快速阅览,了解文章粗心;2、自主、协作、探求。

一、字词堆集训诫jiè 屹立sŏng 迂回yū 注视níng 抽泣chuò纳罕nà 弱不禁风línxún 心有余悸jīng 头晕目眩xuàn 当心慎重yì堆集下列词语训诫:劝诫、教训。

屹立:高高地直立。

迂回:回旋,盘绕。

抽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惊讶,惊讶。

弱不禁风:描述人瘦弱。

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发花。

心有余悸:描述忧虑祸殃临头,十分惧怕不安。

当心慎重:慎重当心,一点点不敢忽略的姿态。

翼翼,慎重、严厉。

二、文体解读本文是叙事散文。

散文,是以紧凑矮小的篇幅、自在灵敏的表达、生动活泼的言语,把自然美、情面美、道理美相交融,敏捷、广泛地反映现实日子的文学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导学案
第9 周第4 时科目语题17《走一步再走一步》型新授备时间:2013924
主备人:审核人________ 授人_________年级七年级班级
_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2激发自己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学习的细节和心理描写,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资料准备】名人名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上天在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

——雨果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你从作者的经历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自读,完成下列问题。

预习检测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点拨:开头一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

写天气的闷热,就写出了孩子们想去爬悬崖的原因,即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2.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

(点拨:“我”的心理状态是颤抖、恐惧词语:心惊肉跳,头晕目眩。

句子:我的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吓得几乎要晕倒。

软弱地哀求。


出示目标
活动设计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1.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提示:如何理解“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的含义?
(点拨: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而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2.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提示:“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指什么经验?
(是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经验,使作者在今后的
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


3.(1)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越暗。

提示: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请简要分析起其作用。

(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


二、合作探究。

1、“走一步,再走一步”蕴含什么哲理?
(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而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
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2、你如何评价父亲这一形象?
(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懂得教育、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亲。

父亲懂得怎样训练孩子,自己只给以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

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路要自己走,不能总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中的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他并没有跑上去救孩子。

因为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救孩子,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

父亲让孩子自己下,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事实证明,作者确实获得了永生难忘的经验。


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作为同学和朋友,不会置自己的朋友于危难之中不给予帮助,会)
和朋友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当堂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到达理想的彼岸
堂检测完成后作业第四题。

后练习完成练习册“拓展拔高”题。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