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水沟设计及流量计算(参考实例)

截水沟设计及流量计算(参考实例)
截水沟设计及流量计算(参考实例)

截水沟设计及流量计算(参考实例)

截水沟设计流量也就是截水沟所控制的山坡集雨汇流面积形成的地表径流量,采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中的小汇水面积设计流量公式计算即:

Q p=φS P F

式中Q p—设计频率地表水汇量,m3/s;

φ—当地径流系数,本项目区取0.5;

S P—设计降坡度强度,十年一遇1h降雨强度,本项目区取

66.15mm/h,即0.00001838m/s;

F—汇水面积,km2,即1000000m2。

各露天采场汇水面积及计算得的截水沟或排水沟设计流量见表6-5-7。

露天采场周边截水沟拟采用梯形浆砌石结构;露天采场台阶纵向排水沟采用梯形浆砌石结构,内侧排水沟采用梯形土质结构,根据流量计算截水沟过水断面:湿周长:X=b+s

b-沟底宽

s—斜坡长

水力半径:R=W/X

W—过水断面

沟床糙率:n

纵向坡降:i

谢才系数:C=R1/6/n

流速:v=C(Ri)1/2

流量:Q=W×V

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出下表1的计算结果,基本确定水沟的设计参数,表2。

表1 截水沟、排水沟水力计算成果表

表2 截水沟、排水沟参数

给排水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2 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2.1排水区域划分及管线布置 2.1.1排水区域划分 该地区所地区地面平坦,可按一个高度确定地面标高。区域最北部为京杭大运河,沿河的东部和西部分别有一个污水处理厂。根据以上条件划分排水区域为:以淮海路为分界线,划分成两个排水区域。淮海路以西所排放的污水排入四季青污水处理厂,以东排入淮安第二污水处理厂。 2.1.2管线布置

污水厂污水厂

图1 污水管道布置图(初步设计) 管线布置原则是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就近排入水体,以减小管道埋深,降低工程造价。该地区地势平坦,区域最北边为京杭大运河,因此干管自南向北采用截流式敷设。 截流式是正交式的改进,即沿河岸敷设主干管。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较经济,污水排出也比较迅速。干管基本上汇集街道两边相邻街区的污水,若街区面积较小且最近街道未敷设干管,则可能利用支管将该街区污水输送进最近的干管。具体如图1所示。 2.2 污水流量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包括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本设计中,工业废水水量不大,可直接汇入生活污水管道中一并送入污水处理厂。 已知各个功能区的排水量,并从所给地图中量出排水面积,即可求出污水的流量。 街区流量的计算公式[3]: 1000 243600 A q Q 创= ′ (2-1) Q ——流量,L/s q ——污水指标,m 3/ha·d ,居住用地:55m 3/(ha·d ); 公共设施用地:40 m 3/(ha·d ); 仓储用地:20m 3/(ha·d ); 市政用地:15 m 3/(ha·d ); 其它污水为总污水量的10%。 A ——面积,ha ,在所给地区地形图上根据区域面积计算。 由于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是平均值,因此根据设计人口和生活污水定额计算所得的是污水平均流量。而实际上流入污水管道的污水量时刻扣在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季节变换,日间变换等等。若要采用平均值计算流量,必须设定污水变化系数来修订水量。下表是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采用的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值。 表1 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9]

截水沟施工方案

截洪沟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担施工的赣州南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东坑管委会金莲村辖区内,交通条件优越,便于施工和运行期间对外的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该工程规模包括500kV 1×750MVA主变压器,500kV出线2回,220kV出线7回,35kV并联电抗器为2×2×60Mvar,35kV并联电容器组为1×2×60Mvar。主控室、开关室、500kV 场区、220kV场区及主变场区的构架及设备安装,户外照明,全站围栏安装,承包范围内电缆埋管、槽盒及电缆敷设、架空线及避雷设施安装、设备试验和单体试验、分系统等系统调试的配合工作。由于边坡开挖工期紧,地形险要,为避免与主体开挖产生冲突,需在边坡开挖之前尽快实施截洪沟砌筑防护工作。 一、施工设备、人员配置 1

2、机械配置 根据我部施工工程量及施工总体进展计划安排,按照机械台班定额并本着合理投入的原则,本段截洪沟施工机械配置计划如下: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清理岩面沟槽开挖验槽块石砌筑砂浆抹面、勾缝洒水养护交工验收 a、施工放样 测量工程师根据图纸设计,采用拉尺法进行截洪沟线型测设,并结合实际地形和排水需要,标定沟槽开挖线,并对截洪沟线型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水沟线型的直顺。 b、清理岩面 在开挖沟槽之前,应沿截洪沟走向清理周围浮石,以防止手风钻施工及浮石滑落,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c、沟槽开挖 根据现场施工测量放线位置采用手风钻凿岩开挖沟槽,进行开挖石方,控制好平面开挖尺寸及深度,避免沟槽超挖及欠挖。 ①截洪沟的开挖采用手风钻分段由上而下进行。 ②截洪沟开挖石方沿倒渣沟弃下,弃渣时派专人警戒。

热水系统计算书

热水系统计算 一、热水系统: 1.1.本工程宿舍设全日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1.2. 耗热量计算: 冷、热水计算温度分别取值5℃和60℃; 宿舍热水总耗热量计算: 已知: 用水计算单位数m=324 (床位);热水用水定额qr=100升/每人每日;使用时间=24小时;冷水水温tl=5℃;热水水温tr=60℃;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再根据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表 5.3.1插值计算得小时变化系数Kh=4.534857 ;水的比热C=4.187kJ/kg℃; 计算: 设计小时耗热量Qh=(4.534857×324×100×4.187×(60-5)×0.98324)/24=1386189kJ/h=385kW。 1.3.设计小时总热水量: 已知: 设计小时耗热量=385000W ;设计热水温度=60℃;设计冷水温度=5℃; 计算: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设计小时热水量=385000/(1.163×(60-5)×0.98324)=6121.51L/h ,即6.12立方米/小时。 2.本工程热水系统供水分区同冷水给水系统。其中3F~5F为供水一区,6F~11F为供水二区。 21.低区(3F~5F)宿舍热水耗热量计算: 已知: 用水计算单位数m=108 ;热水用水定额qr=100升/每人每日;使用时间=24小时;冷水水温tl=5℃;热水水温tr=60℃;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常用资料》的表5-28,插值计算得热水密度=0.98324kg/L ;再根据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表5.3.1插值计算得小时变化系数Kh=4.8 ;水的比热C=4.187kJ/kg℃; 计算: 设计小时耗热量Qh=(4.8×108×100× 4.187×(60-5)×0.98324)/24=489079kJ/h=136kW。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1.设计城市概况 假设城市设计为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区与区,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为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区,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污水管道布管 (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 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 (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 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 c.的顺序进行布置; 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泵站 7—出水口

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部管网的衔接; 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容 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区与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②.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择 本设计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同时该城镇的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所以污水处理厂应该设置在城市的西北处河流下游,由于该城镇是中小型城市,所以一个污水处理厂足以实现污水的净化。 ③.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 污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在总体规划中,只决定污水主干管、干管的走向和平面布置。 定线时,应该充分利用地形,使污水走向按照地面标高由高到低来进行,主干管敷设在地面标高较低的河堤处,管道敷设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和狭窄的道路下,一般设在两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带下。 支管的平面布置形式采用穿坊式,组成的一个污水排放系统可将该系统穿过其他街区并与所穿过的街区的污水管道相连接。管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管。 ④.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为两个工厂和每条管道的起点,这些点决定着管道的最小埋深,由于整个管道的敷设过程中,埋深一直满足最实用条件,且对于将来的发展留有空间,所以不需要提升泵站,全部依靠重力流排水。 ⑤.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下的具体位置 充分协调好与其他管段的关系,污水和雨水管道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处理管道的原则为:未建让已建的,临时性管让永久性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 根据以上分析,对整个区域进行布管,干管尽量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沿河堤进行布置,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整个城镇的管道系统呈现截流式布置,布管方式见附图。(污水管道系统的总体平面布置图)。 3. 管段设计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 1. 定义 污水设计流量是设计终了时的最大日最大时污水流量。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此外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要考虑地下水渗入量。注意不是瞬间流量,也不是平均流量。 2. 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成为日变化系数K; 时变化系数:最大日中最大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K; 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的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K; K=K×K(1-1) K也可按下式计算: K=2.7Q.(1-2) 3.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 ①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Q+Q(1-3)式中:Q——截留井以前的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 Q——设计工业废水量,工厂生产区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总和,L/s; ②工业废水量按式(1-4)计算: Q=Q+Q(1-4)式中:Q——工业生产区生活污水流量,L/s; Q——工业生产废水流量,L/s; ③城镇旱流污水总设计流量(工业直接排入管网),按下式计算: Q=Q+Q+Q(1-5)式中:Q——地下水渗入量,可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确定是否需要此项,L/s; 4. 居民综合生活污水量 综合生活污水量按下式计算: Q d=q d NK Z24×3600(1-6)式中:q——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L/d; N——设计人口; 注意:综合生活污水需加上公共建筑污水,可按照30%计算。 5. 设计人口 设计人口可按式(1-7)和式(1-8)计算: N=P·A(1-7) N=N(1+y)(1-8)

式中:P——人口密度; A——排水区域面积; N——初始人口数量; y——人口年均增长率; n——发展年限; 6.比流量 由式(1-5)和式(1-6)得: Q=q PAK24×3600(1-9)令: Q=Q AK(1-10)则有: Q=q P24×3600(1-11)Q称为比流量,其含义为单位排水面积(ha)的平均流量。 7. 工业废水量 ①工业生产区生活污水流量按下式计算: Q=25×3.0N+35×2.5N+40N+60N(1-12)式中:N——一般车间生活人数; N——热车间生活人数; N——一般车间使用淋浴人数; N——热车间使用淋浴人数; 25、35为生活用水定额,40、60为淋浴用水定额。具体参数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范》等为准。 ②工业生产废水流量按下式计算: (1-13) Q3=1000 K Z q M 3600T 式中:K——总变化系数,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其数值各不相同,需要实际调查; q——单位产品产生废水量,m3/件; M——生产产品的日产量,件/d; T——每天生产时间,hr/d; 8. 地下水渗入量 因当地土质、地下水位、管道和接口材料以及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当地下水位高于排水管渠时,排水系统设计应适当考虑地下水渗入量。 地下水渗入量宜按调查资料确定,也可按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量的10~15%计,还可按每天每单位服务面积渗入的地下水量计。

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的概率计算方法

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的概率计算方法 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反映了给水排水系统瞬时高峰用水规律的设计流量。以L/s计。用于确定给水管管径和排水管管径,计算给水管系的水头损失和排水管道的坡度、充满度,以及选用水泵等。 世界各国进行了不少水量方面的研究,并制定出各自室内给水管道流量的计算方法。室内给水管道流量的计算方法有平方根法、概率理论法。 目前,国外应用的方法皆以概率为理论基础,概率计算是所有新的设计方法的基础。国外不仅早已建立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秒流量计算式,而且在近几十年来,对用水工况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至今己获得足够的可以更完善地加工整理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的资料,这对我国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许多国家均采用概率方法为基础,但由于对数据的选取以及处理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方法不同,以美国的亨特概率方法和俄罗斯的概率方法为代表。 2 概率计算方法 2.1 亨特概率方法 2.1.1 亨特概率法的建立[1]

亨特概率法由美国的亨特(Roy B.Hunter)于1924年提出,并在1940年以后发展成熟,得到承认。其基本原理是将系统中卫生器具的使用看作一个随机变量,各种卫生器具的使用是独立的,使用中不存在相互联系,可用二项分布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秒流量这一随机变量。 假定某给水管段上连接有n个卫生器具,各个器具的开启和关闭相互独立,每个器具的额定流量为q0,则通过该计算管段的最大给水设计秒流量为q0n,最小给水流量为0,任意时刻通过该管段的给水秒流量q(0≤q≤q0)。设计系统应降低管材耗量,并保证不间断供水,以满足用水高峰时的用水量。假设用水高峰时每个卫生器具的使用概率为p,则不被使用的概率为(1-p),那么在用水高峰时,n个卫生器具中有i个同时使用的概率为: (2-1) 亨特的定义,对根据于只有一种卫生器具构成单一系统,表示如下: (2-2) 其中:Pm—至多有m个器具同时的概率值; m—卫生器具同时使用个数设计值;

住宅热水设计计算

住宅热水设计计算 一、概述: 1、目前国内住宅具有如下特点: ⑴、住宅分类,普通住宅:建筑面积小于80平方米,设一厨一卫。高尚住宅:建筑面积大(100 ~200平方米),室内外装修标准高,附设卫生间两个或两个以上 ⑵、每户居民人数平均3~4人。 ⑶、一般设有即热式燃气热水器或小容积式电热水器,部分大城市高标准商品住宅设有集中热水供应或每户设大容积式热水器。 ⑷、小管径新型冷热水管材得到普遍使用。 ⑸、对节水器具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2、住宅热水用水量的分析:资料表明,洗浴用热水占户总用水量的30%,耗热量占整个家庭耗能的15%。如果采用合适的节水措施,可节约15%的用水量。 二、热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 1、平方根法: 规范规定的公式: q=α*0.2√Ng+k*Ng) (1) 其中:α=1.05; k=0.0045;Ng--卫生器具当量总数 公式(1)的推导及取值:公式 (1) 是根据给水秒不均匀系数确定的: Ks = 30 / √Qp’ q = (Qp’/24)*Ks*1/3.6=0.347√Qp’ = 0.347√So*N =bo √Ng ( l/s ) 其中:Ks-----给水秒不均匀系数; Qp’------平均日用水量; So-----单位当量的日用水量 Ng----- 卫生器具当量数 bo = 0.347 √So 公式 (1)使用条件: 按每户一个卫生间,每户5人计。 不同用水量标准的N、√So值和 bo值见表1。 根据上表,取bo=0.2, 并把bo随生活用水量标准的变化性质用系数α反

映出来,再加以修正,从而得出计算公式(1) 。 对于设有多个卫生间的“高尚住宅”,不同用水量标准的N、√So值和 bo 值见表2。每户使用人数同上。 2、平方根法的修改:从上表1~2可看出,当每户使用人数一定时,随着卫生器具当量总数的增加,用水量标准亦增大,但bo值增加很小,并且小于0.15;每户使用人数减少时,虽然卫生器具当量增加,用水量标准增大,但bo值也小于0.15。因此,仍按公式 (1) 计算设计秒流量明显不否合适,应考虑到卫生器具增多,卫生洁具同时使用率变小的因素,对于“高尚住宅”,建议bo的取值为0.15。并取消k值得修正。 由于公式(1)存在理论推导和实测资料两方面的缺陷,不能反映使用人数及用水量标准对设计流量的影响因素,且当Ng≥300时,(k*Ng)项值明显增加,从而失去了修正的意义。对多卫生间的高尚住宅,热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修改为: q=α*0.15√Ng (2) 3、概率法:给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属于概率统计的范畴,采用概率法计算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这一方法在美欧发达国家得以采用。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为:q=1.0+0.22p*Ng (3) 其中:Ng:卫生器具当量数,的取值应大于25; p:单位当量使用频率,p=0.017~0.055,p的取值与用水量标准、使用人数、卫生器具当量总数有关。p的取值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经实测取得,但目前还难以做到。 三、不同使用工况热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比较: 1、不同户型器具当量数及流量计算: (1) 、户内采用即热式热水器时,由于即热式热水器流量为定值(5~10 l/min),热水管均可采用DN15管道。热水设计秒流量可不计算。 (2) 、户内采用容积式热水器或集中热水供应时, 流量计算见表3 2、多栋住宅楼组成的小区器具当量数及流量计算: 某小区由10栋小高层(10层)组成,共800户,服务人口2880人,户型均为一厨二卫的高尚住宅,集中热水供应,竖向为一个给水区。计算简图见图1,有关计

污水及雨水管道怎样计算管道长度

污水及雨水管道怎样计算管道长度 【篇一:2014年管道课设】 2011级环境工程专业 《管道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就是在经过《管道工程》理论学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污水排水管道系统与雨水管渠系统的概念、理论、设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城市排水工程初步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得到一次综合性训练: 1.了解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了解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学习利用各种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 4.熟悉污水排水管道设计计算方法; 5.熟悉雨水管渠设计计算方法; 6.加强工程制图能力。 二、设计任务 1、确定污水排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方案。 2、确定雨水管渠系统的平面布置方案。 3、进行污水排水管道(主干管)的流量计算与水力计算。 4、进行雨水管渠(选其中1~2条)的流量计算与水力计算。 5、进行平面图与纵剖面图的绘制。 6、整理计算书,编制说明书。 三、设计原始资料 1、某市南区规划地形图1张。城市位于河南省。 2、设计人口数: 3、2万人。 3、在规划区东部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深度 处理,能够完全接纳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量。 4、工业废水设计流量按工业产业区0、6l/ (s 、ha);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全规 划区平均比流量设计。

5.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风,年平均气温为15oc,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oc。 6.该地区冰冻线深度为0、20米。 7.根据水文及气象资料,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 q=599(1+0、86lgp)/t0、56 设计指导书 一.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 城市排水管渠系统就是城市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就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就是控制水污染、改善与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在进行城镇排水管渠系统的规划与布置时,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将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应与其它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2)合理地确定管网密度,排水管渠尽量分散,避免集中,排水路线尽量短捷。 (3)主干管尽可能布置在较低处(如河岸或水体附近),以便于干管接入。 (4)城镇污水管渠应考虑城市工业废水的接入,满足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不满足标准的在厂内进行预处理后排人下水道。 (5)排水管渠应尽量避免穿越不易通过的地带与构筑物;也不宜穿越有待规划与发展的大片空地,以避免影响整块地的功能与价值。 (6)排水管渠系统应与地形地势变化相适应,顺坡排水,尽量使污水重力排除,不设或少设中途提升泵站。 (7)合理比较与选择整个排水系统的控制点及控制点标高,以使整个管网系统埋深与投资合理。 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 (1)管道定线:根据地形特点,布置雨水管渠,雨水应以最短的距离尽快排入水体。 (2)划分干管与支管的服务面积,进行编号并计算出面积的大小。 (3)确定干管与支管的检查井位置与编号,并计算设计管段长度与管渠总长度。 (4)列表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为地面径流系数、暴雨强度与集水面积的乘积。其中径流系数数可根据不同的

第五章热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第五章热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5.1热水系统选择 5.1.1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类型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耗热量、用水点分布、热源种类等因素确定。综合考虑,本设计中采用集中热水供应方式。 5.1.2热水供应方式确定 本设计中采用间接加热方式,加热设备选用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热水管网采用半循环方式,打开配水龙头时只需放掉热水支管中少量的存水,就能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并采用开式热水供水方式,即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系统的水仍与大气相通。该方式一般在管网顶部设有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或高位开式加热水箱。为了保证良好的循环效果,采用同程式循环系统。 5.2热水供应系统组成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因建筑类型和规模、热源情况、用水要求、加热和储存设备的供应情况、建筑对美观和安静的要求等不同情况而异。典型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由热媒系统、热水供应系统、附件三部分组成。

5.3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除了应满足给(冷)水管布置敷设的要求外,还应注意由于水温高带来的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等问题。 5.3.1热水管道的布置 热水管道的布置按热水流向分为上行下给和下行上给两种形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 50015—2009规定根据生活给水管道的布置形式和相关规要求,确定下、上区热水管道的布置形式为均为下行上给式。另外,热水管道的布置按循环管路水流路径可分为异程和等程两种。规要求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方式,并设循环泵机械循环。 故本设计中建筑热水管道的布置采取下行上给的同程式布置。 5.3.2热水管道的敷设 本次设计中热水管道布置高度统一取1.3米,当要穿门时布置高度取2.5米。热给水管埋地深度0.4米,户外热水管做好保温措施,坡度取0.003。热回水管与热给水管布置方式相同,底层横干管埋深0.7米。 5.3.4热水管道管材选择 热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管道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定的允许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 热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薄壁铜管、薄壁不锈钢管、塑料热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热水管等。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1.生活污水量 Q1= n?N?K z Q1---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n---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L/(cap·d) N---设计人口数, cap; K 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2.设计人口数 N=ρ?F N---设计人口数,cap; ρ---人口密度,cap/h m2 F---居住面积,h m2 cap---“人”的计量单位。 3.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 Q3=A1B1K1+A2B2K2 3600T + C1D1+C2D2 3600 Q3---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 L/s; A1---一般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cap; B1---一般车间职工生活污水定额,以25L/(cap·班)计; K1---一般车间生活污水量时变化系数,以3.0计; A2---热车间和污染严重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cap; B2---热车间和污染严重车间职工生活污水量定额,以35L/(cap·班)计;K2---热车间和污染严重车间生活污水量时变化系数,以2.5计; C1---一般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cap; D1---一般车间的淋浴污水量定额,以40L/(cap·班)计; C2---热车间和污水严重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cap;

D2---热车间和污水严重车间的淋浴污水量定额,以60L/(cap·班)计;T---每工作班工作时数,h。 4.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Q4=m·M·K z 3600T Q4---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s; m---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品的废水量定额,L/单位产品;M---产品的平均日产量,单位产品/d; T---每日生产时数,h; K z---总变数系数。

污水管道设计计算书(2)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一)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一.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各街坊面积汇总表 居住区人口数为300?360.75=108225人 则综合生活污水平均流量为150?108225/24?3600L/s=187.89L/s 用内插法查总变化系数表,得K Z=1.5 故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Q1=187.89?1.5L/s=281.84L/s 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企业一:一般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为250人,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为80人;热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为100人,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为50人 故工业企业一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为 Q2(1)=(250?25?3+100?35?2.5)/3600?8+(80?40+50?60)/3600L/s

=2.68L/s 企业二:一般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450人,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为90人;热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为240人,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为140人 故工业企业二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为 Q2(2.)=(450?25?3+240?35?2.5)/3600?8+(90?40+140?60)/3600 =5.23L/s 所以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为 Q2=Q2(1)+Q2(2)=(2.68+5.23)L/s=7.91L/s 三.工业废水设计流量计算 企业一:平均日生产污水量为3400m3/d=3.4?106L/d=59.03L/s 企业二:平均日生产污水量为2400m3/d=2.4?106L/d=27.78L/s Q3=(59.03?1.6+27.78?1.7)L/s=141.67L/s 四.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 Q4=Q1+Q2+Q3=(281.84+7.91+141.67)l/s=431.42L/s (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一.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本段流量q1=Fq s K Z 式中q1----设计管段的本段流量(L/s) F----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坊面积(hm2) q s----生活污水比流量[L/(s·hm2)] K Z----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

建筑热水计算

5.3 耗热量、热水量和加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 5.3.1设计小时耗热量的计算: 1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居住小区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当公共建筑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一致时,应按两者的设计耗热量叠加计算,当公共建筑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不一致时,应按住宅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加公共建筑的平均小时耗热量叠加计算。 2全日供应热水的住宅、别墅、招待所、培训中心、旅馆、宾馆的客房(不含员工)、医院住院部、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有住宿)等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电量应按下式计算: (5.3.1-1) 式中--设计小时耗热量(W); --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 --热水用水定额(L/人·d或L/床·d)应按本规范表5.1.1-1采用; --水的比热,=4187(J/Kg·℃); --热水的温度,=60℃; --冷水温度,按本规范表5.1.4选用; --热水的密度(Kg/L); --小时变化系数,可按表5.3.1-1~表5.3.1-3采用。 表5.3.1-1 住宅、别墅的热水小时变化系数值 居住人数m ≤100150 200 250 300 500 1000 3000 ≥6000 5.12 4.49 4.13 3.88 3.70 3.28 2.86 2.48 2.34 表5.3.1-2 旅馆的热水小时变化变化系数值 居住人数m ≤150300 450 600 900 ≥6000 6.84 5.61 4.97 4.58 4.19 3.90

表5.3.1-3 医院的热水小时变化变化系数值 居住人数m ≤5075 100 200 300 500 4.55 3.78 3.54 2.93 2.60 2.23 注:招待所、培训中心、宾馆的客房(不含员工)、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有住宿)等的建筑K h可参照表5.1.3-2选用;办公楼的K h见表3.1.10。 3 定时供应热水的住宅、旅馆、医院及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学校、剧院、体育馆 (场)等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5.3.1-2) 式中--设计小时耗热量(W); --卫生器具热水的小时用水定额(L/h),应按本规范表5.1.1-2采用; --水的比热,C=4187(J/Kg·℃); --热水的温度(℃),按本规范表5.1.1-2采用 --冷水温度(℃),按本规范表5.1.4采用; --热水的密度(Kg/L); --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卫生器具的同时使用百分数:住宅、旅馆、医院、疗养院病房,卫生间内浴盆或淋浴器可按70%~100% 计,其他器具不计,但定时连续供水时间应不小于2h。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学校、剧院、体 育馆(场)等的浴室内淋浴器和洗脸盆均按100%计。住宅一户带多个卫生间时,只按照一个卫生间计 算。 4具有多个不同使用热水部门的单一建筑或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综合性建筑,当其热水由同一热水供应系统供应时,设计小时耗热量,可按同一时间内出现用水高峰的主要用水部门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加其他部门的平均小时耗热量计算。 5.3.2设计小时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5.3.2) 式中--设计小时耗热量(L/h);

9.1.城市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第2 节> 地市污水量规化计算 城市污水量包括城市生活污水量和部分工业废水量,它与城市规划年限、发展规模有关,是城市污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 生活污水量的大小取决于生活用水量。在城市人民生活中,绝大多数用过的水都成为污水流入污水管道。根据某些城市的实测资料统计,污水量约占用水量的80~100%。生活污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的这种关系符合大多数城市的情况。如果已知城市用水量,在城市污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取城市生活用水量的80~lOO %作为城市生活污水量。在详细规划中也可以根据城市规模、污水量标准和污水量的变化情况计算生活污水量。 工业废水量则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工艺流程、技术设备等有关。 一、居住区生活污水量的计算 1.居住区平均日污水量的计算 Q p = 3600 240?N q (L/s) 2.居住区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的计算 Q 1 = Q p K z (L/s) 3. 总变化系数K z 的计算 总变化系数K z = K d ? K h = 11.07.2p Q 当Q ≤5L/s 时,K z = 2.3;当Q ≥1000L/s 时,K z = 1.3; 当5L/s <5Q <1000L/s 时,按公式计算或者查表 式中 q 0———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升/人?曰)( L/cap ?s) K d ———曰变化系数 = 平均日污水量 最高日污水量 K h ———时变化系数 = 最高日平均时污水量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K z ———总变化系数 =曰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二、公共建筑污水设计流量 公共建筑的污水量可与居民生活污水量合并计算,此时应选用综合生活污水量定额,也可以单独计算。公共建筑排放的污水量比较集中,例如公共浴室、旅馆、医院、学校住宿区、洗衣房、餐饮娱乐中心等。若有条件获得充分的调查资料,则可以分别计算这些公共建筑各自排出的生活污水量。其污水量定额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有关公共建筑的用水量标准采用。 公共建筑污水设计流量Q 。用下式计算: Q 2 = ∑3640024?h g g K q N (L/s) 式中q g ——各公共建筑最高日污水量标准,L /(用水单位·d); N g ——各公共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终期所服务的用水单位数;

截水沟施工组织设计

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汕湛高速公路揭博项目T11标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1标项目部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文件名称:K180+565--K182+770浆砌片石截水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号:SLQL-QEO-C-SZ- 复核人: 版号: A/O 审核人: 受控状态:批准人: 编制人:生效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概述 (1) 2、工程数量 (1) 二、施工组织 (1) 1、施工放样情况 (1) 2、原材料进场情况 (1) 3、试验情况 (1) 4、人员配备情况 (1) 5、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2) 6、施工场地、临建设施情况 (2) 三、施工技术方案 (2) 1、现场调查 (2) 2、施工准备 (2) 3、施工放样 (3) 4、沟槽开挖 (3) 5、片石砌筑 (3) 6、沉降缝的设置 (3) 7、勾缝养生 (3) 8、回填夯实 (3) 9、施工工艺流程 (3) 四、施工进度计划 (6)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6)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6) 2、质量保证措施 (8) 六、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和方法 (11) 七、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2) 1、安全保证措施 (12)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12)

(2)、安全保证措施 (13) 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 (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14) (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 3、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5) (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5) (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6) 八、附件(测量、试验、材料、设备、交底资料) (16)

第八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教程文件

第八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一)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污水管道的设计计算过程 (二)教学内容 1、污水设计流量 2、污水管道的设计参数 3、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三)重点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第一节 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流量是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保证通过的最大流量。通常以最大日最大时流量作为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流量,其单位为L/s 。它包括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两大部分。就生活污水而言又可分为居民生活污水、公共设施排水和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三部分。 一、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1.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居住区,它通常按下式计算: 1Q = 3600 24???z K N n (8-1) 式中: Q 1—— 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 /s ; n ——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L /(cap ·d); N ——设计人口数,cap ; K Z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1)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 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是指在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时所采用的每人每天所排出的平均污水量。 在确定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时,应调查收集当地居住区实际排水量的资料,然后根据该地区给水设计所采用的用水量定额,确定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在没有实测的居住区排水量资料时,可按相似地区的排水量资料确定。若这些资料都不易取得,则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l4-87)的规定,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确定污水定额。对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的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90%计,一般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80%计。 (2)设计人口数 设计人口数是指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期限终期的规划人口数,是计算污水设计流量的基本数据。它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在数值上等于人口密度与居住区面积的乘积。即: F N ?=ρ (8-2) 式中: N ——设计人口数,cap ; ρ——人口密度,cap/hm 2 ;

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86349

附录D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 一、实体项目 D.1 土石方工程 D.1.1 挖土方。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1.1 的规定执行。 表D.1.1 挖土方 (编码:040101) 111

D.1.2 挖石方。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1.2 的规上执行。 表D.1.2 挖石方 (编码:040102) D.1.3 填方及土石方运输。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1.3 的规定执行。 表 D.1.3 填方及土石方运输(编码:040103) D.1.4 其他相关问题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 挖方应按天然密实度体积计算,填方应按压实后体积计算。 2 沟槽、基坑、一般土石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宽7m 以内,底长大于底宽3倍以上应按沟槽计算。 2) 底长小于宽3倍以下,底面积在150m2以内应按基坑计算。 3)过上述范围,应按一般土石方计算。 112

D.2 道路工程 D.2.1 路基处理。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1 的规定执行。 表 D.2.1 路基处理(编码:040201) 113

D.2.2 道路基层。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2 的规定执行。 表 D.2.2 道路基层(编码:040202) 114

D.2.3 道路基层。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3 的规定执行。 115

D.2.4 人行道及其他。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4 的规定执行。 表D.2.4 人行道及其他(编码:040204) 116

室内给排水、热水、消防系统计算步骤(精)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设计计算步骤 1. 初步确定系统方案 ⑴给水系统——生活、生活~生产、生产~消防、 ⑵供水方式: H0与估算的H 比较确定 H0>H H0稍<H H0<H ⑶管路图式:下行上给、上行下给、中分 ⑷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环状、暗装。 不重要——枝状、明装。 2. 管道平面布置 地下室、底层、标准层、顶层、屋面、水箱间 内容包括: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卫生设备、水池、水泵、水箱。(并向建筑、结构、暖通、电气提供地沟、立管位置、水箱位置) 3. 绘制计算草图 ⑴可不按比例画,但应按实际布置位置情况画; ⑵画出水池、水泵、水箱及室外管网示意图: ⑶以流量变化为节点,对计算管路编号; 上行下给从最高最远用水点至水箱,

下行上给从最高最远用水点至水水泵或室外管网。 ⑷其他管路编号(一张草图上编号不能重)。 ⑸标出管长。 4. 据建筑物类型确定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5. 列表进行水力计算确定各管段的 计算管路:qg 、DN 、V 、I 、hy 其他管路:qg 、DN 、V 6、求计算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水表水头损失。 7、求系统所需压力H 8、校核室外管网资用水头Ho 。最后确定供水方式 9、增压贮水调节设备设计计算(若 Ho>H 接第 10步) 水箱:容积、选定型产品、确定水箱的安装高度。 水泵:出水量、扬程、选产品类型和数量 水池:容积、几何尺寸、标高(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提交给搞结构的。 10、绘制正式平面图 地下室、底层、标准层、顶层、屋面、水箱间 11、绘制正式系统图 标出管径、坡度、管件、附件、标高 12、局部放大图

市政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D1 土石方工程 说明: 一、土石方工程定额除各章另有说明外,使用于市政工 程项目其他章。 二、干、湿土的划分首先以地质勘查资料为准,含水量 ≧25%为湿土;或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挖湿土时,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1.18,干、湿土工程量分别计算。采用井点降水的土方应按干土计算。 三、人工夯实土堤,机械夯实土堤执行本章人工填土夯 实平地、机械填土夯实平地子目。 四、挖土机在垫板上作业,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1.25, 搭拆垫板的人工、材料和辅机摊销费另行计算。 五、推土机推土或铲运机铲土的平均土层厚度<30cm 时,其推土机台班乘以系数1.25,铲运机台班乘以系数1.17。 六、在支撑下挖土,按实挖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43,机 械乘以系数1.20。先开挖后支撑的不属于支撑下挖土。 七、挖密实的钢碴,按挖四类土人工乘以系数2.50,机 械乘以系数1.50。 八、0.2m3抓斗挖土机挖土、淤泥、流沙按0.5m3抓铲挖 掘机挖土、淤泥、流沙项目消耗量乘以系数2.50计算。 九、自卸汽车运土,如系反铲挖掘机装车,则自卸汽车 运土台班数量乘以系数1.10;拉铲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土台班数量乘以系数1.20。 十、石方爆破按炮眼法松动爆破和无地下渗水积水考 虑,防水和覆盖材料未在项目内。采用火雷管可以换算,雷管数量不变,扣除胶质导线用量,增加导火索用量,导火索长度按每个雷管2.12m计算。抛掷和定向爆破另行处理。打眼爆破若要达到石料粒径要求,则增加的费用另算。 十一、本定额不包括现场障碍物清理,障碍物清理费用另行计算。弃土、石方的场地占用费按当地规范处理。 十二、本章定额中为满足环保要求而配备了洒水车在施工现场降尘,若实际施工中未采用洒水汽车降尘的,在结算中应扣除洒水汽车和水的费用。

酒店热水设计方案

酒店热水设计方案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气象参数 (1)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5 ℃ (2)极端最低温度: -4.2 ℃ (3)每年日平均温度≤ 8℃天的天数: 29 天 二、热水用水量 序号 用水点概况 合计用水量( L)用水房间用水指标 1会议 150 人3L/ 人450 2不加浴缸客房 105 间120L/ 人25200 3加浴缸客房 19 间500L/ 间9500 4足疗间 42 床位100L/ 床位4200 5SPA间 2 间1000L/ 间2000 6餐饮 +厨房( 200 人)20L/ 人4000共计最大日用水量: 45.35T/ 天( 60℃) 49.5T/ 天( 55℃)

三、热泵设计 1、冷水水温计算温度: 5℃ 2、每天最大需求制热量:49.5T x 1000 x 50 / 860 = 2878kw 3、每天加热时间按12 小时计算,每小时所需热量:2878 / 12 =240kw 4、10HP热泵配置数量: 240kw / 41kw = 5.85 台(配置 6 台,单台制热量41kw) 不同环境温度热泵运行概况 环境温度(℃)热泵制热量( kw)每天最大运行时间( h)154111.7 73016 02221.8 5、电辅加热按热泵制热量40%配置, 240kw x 0.4 =96kw ,配 100KW电加热。 四、保温水箱容量设计 1、最大日用水量: 49.5T (55℃) 2、高峰用水时间: 4 小时 3、高峰时期总用水量: 4 x k x 49.5 / 24 = 46T(55℃)(k=5.61) 4、水箱容量 = 高峰时期总用水量–高峰时期热泵产水量=39T (水箱 40T) 五、热泵热水系统设计 1、采用高温制热循环式热泵热水系统 (1)直热补水:补进水箱的水温恒定,水箱水温变化相对较小 (2)循环恒温:水箱水温降低时,循环加热 六、热水供水系统设计 1、系统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