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风扇

温控风扇
温控风扇

2017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智能温控风扇系统设计

摘要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通常都用风扇来散热,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智能温控风扇应运而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生活中,相比以往的吊扇与落地扇等电风扇,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不但制作成本低、易编程,而且它可以自动的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调节相应风速挡位,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体验,也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设计智能温控风扇具有较好的意义。

课题设计了一款智能温控风扇系统,分析了课题的设计要求之后,确定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采用 STC89C52为系统的主控芯片,通DS18B20采集当前温度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直接传给单片机,通过控制I/O 口来调节系统的运行。设计采用数码管来显示当前温度及电机挡位,并可通过按键来设置系统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控制要求,系统进行了按键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温度采集电路、风扇驱动电路,主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并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和实物制作调试。仿真和实物调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实现当所测环境温度低于温度的下限值时,风扇停止转动,而当所测温度高于温度

的上限值时,风扇则会快速转动,当介于两者之间则会慢速转动,基本满足了能够自动调节电机转速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温控风扇,STC89C52,DS18B20,PWM调速,显示电路

Abstract

In the hot summer, people usually use the fan to he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n came into being, and gradually into the public lif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ceiling fan and fan, electric fa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fan chip not only low manufacturing cost, easy programming, and it can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the

corresponding wind speed adjusting gear, bring people more comfortable experience, but also a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subject designs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n system. After analyzing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ubject, the design scheme with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ntrol core is determined. The system design uses STC89C52 as the master chip of the system, collects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DS18B20, and carries on the digitization to it, passes directly to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through controls the I/O mouth to adjust the system movement. The design uses digital tube to display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and motor gear, and through the button to set the system temperature upper limit and lower value.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of key circuit, digital display circui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circuit, fan drive circuit, the program design of the main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ystem simulation and physical production debugging.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debugging of real system show that can be achieved when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ower limit value, the fan stops rotating, and when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pper limit value, the fan will rotate between the two, when will the slow rotation, can basical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automatic control of motor speed.

Key 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led fan, STC89C52, DS18B20, PWM speed regulation, display circuit

目录

1 绪论 0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0

1.2 智能温控风扇发展历程 (1)

1.3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

2.1 系统总体结构 (3)

2.2 主控芯片 (4)

2.2.1 STC89C52简介 (4)

2.2.2 STC89C52引脚 (5)

2.3 各硬件模块电路设计 (6)

2.3.1 时钟电路 (6)

2.3.2 温度传感器电路 (7)

2.3.3 显示电路 (13)

2.3.4 风扇驱动电路 (14)

2.3.5 按键电路 (15)

2.3.6 复位电路 (16)

3 系统软件设计 (17)

3.1 系统总体设计 (17)

3.2 各软件模块设计 (18)

3.2.1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 (18)

3.2.2 数码管显示模块 (19)

3.2.3 按键模块 (20)

3.2.4 电机驱动模块 (21)

4 仿真及实物制作调试 (23)

4.1 仿真电路设计 (23)

4.2 仿真电路调试 (27)

4.3 实物制作与调试 (28)

结束语 (30)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3)

附录 (35)

附录1: (36)

附录2: (36)

1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如今,纵使生活中的事物变幻莫测,但对追求冬暖夏凉的舒适是永远不变的。在炎热的夏季,以前人们只能通过扇子扇风来让自己凉爽一些,后来风扇的出现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清凉神器。现在,虽然空调的凉爽效果比风扇好了很多,也给了人们更好的体验,但是,空调本身不仅价格比风扇昂贵不少,而且耗电量也很大,因此很多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使用空调的家庭是少之又少,可以说风扇仍然是每个家庭都有的防暑电器,它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风扇有不能自动调节风速等很多的缺陷,在夏季的夜晚,刚睡觉的时候温度可能还很高,往往需要把风扇开到高速档,人们才能舒适的入睡,到了半夜,气温会变低很多,这时候风扇的风力就相对来说过大了,容易让人着凉,也容易把人们冷醒。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只能起床去手动调节或关闭,还有其他的一部分人就会选择定时,而定时常常把人热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智能温控风扇系统的设计是很有意义的,系统设计的温控风扇能够能够自动的检测环境温度,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速,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风速,温度降低而降低风力,给人如同自然风一般的舒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所以,为了让风扇带来更好的效果,让更多的人民用的更舒适,开展智能温控风扇的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智能温控风扇发展历程

风扇的发展起源于1830年,由美国人詹姆斯·拜伦发明创造,其原理是如同钟表一般给风扇上发条从而驱动风扇转动,虽然在夏天能带来徐徐凉风,但是没隔一段时间都要手动上发条比较麻烦。

1880年,美国人舒乐发明了第一台电风扇,舒乐将风扇的扇叶连接在电动机上,扇叶飞速的转动,比起机械风扇更方便、更高效,是风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风扇自从发明之日起受到全世界的喜爱,可以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电风扇,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国内外的风扇主要分为台扇、落地扇、吊扇、转页扇这几种,它们的主要功能包括调节风速,风扇摇头、定时开闭和红外遥控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如今单片机技术和温度传感器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智能温控风扇技术也越发被重视,它开始走进慢慢大众的生活,广泛运用与国内大部

分地区。其凭借效率高、更智能、低成本、稳定性强的优点,弥补了传统风扇过于死板的缺点,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智能温控风扇越来越被广大人民所喜爱,智能温控风扇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也将慢慢取代传统的电风扇。

1.3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课题设计了一款智能温控风扇系统,分析了课题的设计要求之后,确定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采用STC89C52为系统的主控芯片,通DS18B20采集当前温度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直接传给单片机,通过控制I/O口来调节系统的运行。设计采用数码管来显示当前温度及电机挡位,并可通过按键来设置系统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控制要求,系统进行了按键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温度采集电路、风扇驱动电路,主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并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和实物制作调试。仿真和实物调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实现当所测环境温度低于温度的下限值时,风扇停止转动,而当所测温度高于温度的上限值时,风扇则会快速转动,当介于两者之间则会慢速转动,基本满足了能够自动调节电机转速的设计要求。论文共分为4个章节,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所示:

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智能温控风扇系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智能温控风扇的发展现状。

第2章系统硬件组成及原理,先介绍了系统电路设计的整体方案,然后具体讲述了各子模块电路的设计。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设计了智能温控风扇系统的主函数流程图以及各子模块的流程图。

第4章仿真及实物制作与测试,主要阐述了该系统原理图的仿真调试,以及实物的制作和调试,且仿真调试和实物调试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由单片机STC89C52、LED数码管显示电路、按键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及一些其他外围器件组成。该系统用C语言编程控制,实现的功能是根是根据当前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相应的挡位,当温度低于下系统所设下限值时,电机会调节为0挡,不转动。当温度介于系统所设温度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则电机会调节为1挡,慢速转动。当温度高于上限值时电机会调节为2挡,快速转动。在电机转动的同时还会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挡位

及当前温度值,当温度该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温控风扇系统组成框图

2.2 主控芯片

2.2.1 STC89C52简介

STC89C52是由STC公司生产的一款增强型8051单片机,该芯片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其拥有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能够为众多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方案。其引脚图如图2所示。STC89C52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如下:(1)拥有3个16位计数器\定时器;

(2)拥有512B的RAM;

(3)有32个或36个通用I\O口;

(4)其工作电压在3.8--5.5V之间;

(5

(6

(7

(8

(9

图2 STC89C52芯片引脚图2.2.2 STC89C52引脚

VCC为电源输入接口。

GND为地线接口。

XTAL1是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接口。

XTAL2是反向振荡器的输出接口。

P0、P1、P2、P3都是I/O口,共32个引脚,输入时都是准双向口,每个口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主要负责单片机的读写。

RST为复位接口,起到复位作用。

ALE为锁存器接口,控制数据锁存。

/PSEN为选通信号接口。

2.3 各硬件模块电路设计

2.3.1 时钟电路

STC89C52单片机的时钟信号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产生:第一种是内部时钟的方式,第二种是外部的时钟方式。单片机内部时钟方式如图3所示。STC89C52单片机内部有振荡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外接晶振,就能够产生脉冲时钟信号。图3中C2和C3两个电容是为了快速起振和稳定频率。电容值在一般选择5pF--30pF,此次选择的是30pF。晶振的振荡频率范围在

1.2MHz--12MHz间选择,在此次设计中选取了12M晶振。

30P

C2

晶振

12M

C1

30P

图3 时钟电路

2.3.2 温度传感器电路

(1) 温度传感器的选取

课题设计中温度传感器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温度传感器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此次设计的结果,目前以下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选取热敏电阻来感测温度,然后用运算放大器放大,温度变化会引起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进而会导至电压发生变化,再通过AD 转换芯片ADC0809将电压变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VCC

图4 热敏温度采集电路

方案二:直接用集成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其能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给单片机。其温度采集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5 DS18B20温度采集电路

对于方案一:

它的优点是热敏电阻价格很便宜,并且方便采购。而缺点是该电路在温度采集、放大和转换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失真,从而导致误差。并且热敏电阻对温度的敏感度相对来说较低,难以检测到温度微弱的变化。由于此次设计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不能采用此方案。

对于方案二:

VCC

因为DS18B20是高度集成化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所以它极大的降低了像外放电路一般带来的误差因数。并且其对温度的灵敏度远高于热敏电阻,能够测量出更准确的温度,此外DS18B20能温度值在内部转换成数字量直接输出给单片机,极大简化了程序和电路设计。此方案简单方便,且效果好,故采用此方案。

(2)DS18B20 的特点及内部构造

特点如下所示:

(1)只需要一根信号线与单片机相连,就能够实现数据双向通信,不需要其他外部元件;

(2)测量结果能直接输出为数字温度信号,然后传送给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强;

(3)其温度可测范围在-55℃-125℃之间,工作电压在

3.0-5.5V之间,测量精度为±0.5℃;

(4)编程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测量,精度最好可达到±

0.0125℃;

(5)当电压正负极接反时不会被烧坏,仅仅不能正常工作。

DS18B20封装图以及内部构造图如下图6和图7所示。其中DS18B20的内部主要由8位CRC发生器、结构器存器、下限寄存器、温度传感器,高速暂存寄存器等组成。

图6 DS18B20封装图

DS18B20的仿真作电路如图8所示,采用的单独电源供电模,DS18B20有其特定的时序,必须严格按照DS18B20的时序来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否则不会正常工作。DS18B20的时序主要分为初始化时序、写数据时序、读数据时序三个部分。

图8 DS18B20的工作电路

(1)初始化时序步骤如下:

1)给数据线高电平。

2)延时。

3)数据线给低电平。

4)延时700μs(该延时范围应在480-960μs之间)。

5)给数据线高电平。

6)如果初始化成功在60ms内会产生一个由DS18B20返回的低电平0。但是应注意,不能无限地等待,不然会使程序进入死循环。

7)再次给数据线高电平。

(2)写数据时序具体步骤如下:

1)先给数据线低电平。

2)延时时间给15μs。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发送数据(每一次只发送一位数据)。

3)延时时间给为45μs。

4)给数据线高电平。

5)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发送所有的字节。

6)最后给数据线置高电平。

(3)读数据时序步骤如下:

1)先给数据线高电平。

2)延时2μs。

3)给数据线低电平。

4)延时6μs。

5)在给数据线高电平。

6)再延时4μs。

7)读数据线的状态得到一个状态位,并进行数据处理。

8)延时6μs。

9)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读取完数据。

2.3.3 显示电路

(1)显示电路的选取

对于显示电路,有两种常见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采用数码管显示温度,动态扫描显示方式。

方案二:采用液晶显示屏LCD显示温度

对于方案一,数码管成本较低,功耗也很低,并且显示驱动程序比较容易编写,缺点就是在光线强的地方有时看不清数码管显示的数字。

对于方案二,液晶体显示屏显示效果很好,其不但能显示数字还能显示字符和图形,这是LED数码管无法比拟的。但是液晶显示模块价格比较贵,驱动程序复杂,且本次设计对显示要求并不高,故此系统采用方案一。

(2)数码管显示电路

数码管显示电路的作用就是显示当前环境下的温度及电机转动的档位。此数码管显示电路主要是由74HC573芯片和一个四位一体的数码管构成。此次设计中采取数码管共阴极的方式显示,数码管的dp端和a-f端都各自相连,用于接收来自单片机P0口发送的显示数据。而S1,S2,S3,S4这四个端口则为位选端,用来接收单片机P2口发送的位选码。其原理图如图9所示。

智能温控风扇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韩强学号:X29 学院、系:信息商务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题目:家用风扇控制器的设计 指导教 师:温晶晶 2014 年3月 6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与温度有关的设备。尽管空调作为日常生活家电已经 步入千万普通家庭中,但空调普遍耗能太多,而且在占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地区依旧 使用电风扇用作降温防暑设备[1]。近些来,空调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使用空调,对电风扇行业是个不小的冲击,但是空调的强大的功能下是以高耗能、封闭 空间为代价的。相比之下,电风扇通风较好且功耗低仍是很大的一个优势,还是具有广 阔的市场空间的,电风扇需要新型的技术功能,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为了提高电风 扇的市场竞争力,使之在技术含量上有所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电风扇随之被提 出[2]。 传统电风扇具有以下缺点:风扇不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速,这对那些 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是致命的缺点,尤其是人们在熟睡时,不但浪费资源,还很容易使人 感冒生病;传统电风扇机械的定时方式常常会伴随着机械运动的声音,特别是夜间影响 人们的睡眠,而且定时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鉴于这些缺点,我们需要设计 一款智能的电风扇温度控制系统来解决[3]。 温控风扇系统,是根据当时温度情况去自动开通和关闭电风扇,能很好的节约电能, 同时也方便用户们的使用更具人性化。而且温控风扇系统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 广泛的应用,如在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散热系统,或限制笔记本电脑上的智能CPU 风扇等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都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自动启动或停止转动,并能够 根据温度的变化实现转速的自动调节,在现实生活中具非常广泛的用途,因此它的设计 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4]。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风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简称电扇,香港称为风扇,日本及韩国称为扇风机,

智能温控风扇设计-文献综述

智能温控风扇设计 摘要:本文综述了温度控制技术的有关概念以及现今温度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现状并指出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度控制技术将朝着高精度、智能化等方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温度控制;发展;智能化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n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conceptions related to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 of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t also state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furtur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it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se development of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ll become more precise, intelligent. Key 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development;intelligent

1.1 综述目的 随着温度控制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不断结合,使得现今的温度控制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极大发展。同时,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其对温度控制的提出了高精度、高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因此,介绍了解当前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对设计研究高精度、高 智能化的温度控制系统有其积极意义。 1.2 有关概念 PID控制——将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用这一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这样的控制称为PID控制。 参数整定——通过改变控制单元参数,如比例度δ、积分时间Ti、微分时间Td等,改善系统的动态、静态特性,以求取较佳的控制效果的过程。 1.3 综述范围 本文从温度控制电路的发展、温度控制算法的改进以及温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在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动电风扇控制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自动风扇控制器 学生姓名:程俊学生学号: 0808220104 系别: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届别: 2013 届 指导教师:廖晓纬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课程设计题目:自动风扇控制器 学生:程俊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 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1课程设计的任务 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自动风扇控制,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元件,并根据采集到的温度,通过一个达林顿反向驱动器ULN2803驱动风扇电机。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与系统设定的温度的比较实现风扇电机的自动启动和停止,并能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改变风扇电机转速,同时用LED数码管显示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风扇转动,采用单片机,利用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的改变来自动控制电风扇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1.3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风扇被广泛的应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夏天人们用的散热风扇、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中的散热风扇以及现在笔记本电脑上广泛使用的智能CPU风扇等。而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了降低风扇运转时的噪音以及节省能源等,温控风扇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的应用。在现阶段,温控风扇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使风扇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自动无级调速,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时能自动启动风扇,当温度降到一定时能自动停止风扇的转动,实现智能控制。 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用单片机作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也应运而生,如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系统。它使风扇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实现自动启停,使风扇转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风扇的智能控制。它的设计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节省风扇运转所需的能量。 2、自动风扇控制系统方案制定 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环境温度并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给单片机AT89C52进行处理,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值以及预设温度值。其中预设温度值只能为整数形式,检测到的当前环境温度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设计论文

. ..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2013131033 学生姓名:_黄家快_ 指导教师:王艳春___ 2015 年11 月15日

. ..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I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整体方案设计 .. (1) 1.1 前言 (1) 1.2 系统整体设计 (1) 1.3方案论证 (2) 1.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 1.3.2 控制核心的选择 (3) 1.3.3 温度显示器件的选择 (3) 1.3.4 调速方式的选择 (3) 第二章各单元模块的硬件设计 (5) 2.1系统器件简介 (5) 2.1.1 DS18B20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简介 (5) 2.1.2 达林顿反向驱动器ULN2803简介 (5) 2.1.3 AT89C52单片机简介 (6) 2.1.4 LED数码管简介 (7) 2.2 各部分电路设计 (8) 2.2.1 开关复位与晶振电路 (9) 2.2.2 独立键盘连接电路 (9) 2.2.3 数码管显示电路 (10) 2.2.4 温度采集电路 (11) 2.2.5 风扇电机驱动与调速电路 (12) 第三章软件设计 (14) 3.1 程序设置 (14) 3.2 用Keil C51编写程序 (14) 3.3 用Proteus进行仿真 (15) 3.3.1 Proteus简介 (15) 3.3.2 本设计基于Proteus的仿真 (16) 第四章系统调试 (21) 4.1 软件调试 (21) 4.1.1 按键显示部分的调试 (21) 4.1.2 传感器DS18B20温度采集部分调试 (21) 4.1.3 电动机调速电路部分调试 (21) 4.2 硬件调试 (22) 4.2.1 按键显示部分的调试 (22) 4.2.2 传感器DS18B20温度采集部分调试 (22) 4.2.3 电动机调速电路部分调试 (22) 4.3 系统功能 (23) 4.3.1 系统实现的功能 (23) 4.3.2 系统功能分析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智能电风扇

浙江理工大学 《单片机系统设计及应用实验》 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智能电风扇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11(1)班 姓名:叶惠芳 学号:2011330300302 指导教师:袁嫣红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2014 年7 月3 日

目录 摘要 (4)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5) 1.1课程设计的目标及意义 (5) 1.2温控智能电风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关键 (5) 1.2.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5) 1.2.2技术关键 (5) 第二章温控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 2.1课程设计总体硬件设计 (6) 2.2芯片及主要器件选择 (6) 2.2.1控制核心的选择 (6) 2.2.2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7) 2.2.3显示电路 (7) 2.3芯片及器件介绍 (7) 2.3.1 AT89C51单片机 (7) 2.3.2 L298芯片介绍 (8) 2.3.3 DS18B20温度传感器 (9) 2.3.4LED数码管简介 (11) 2.4主要硬件电路 (12) 2.4.1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12) 2.4.2 电机调速电路设计 (12) 2.4.3 PWM调速原理 (13) 2.4.4 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按键电路 (13) 第三章温控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14) 3.1 主程序 (14) 3.2 数字温度传感器模块 (14) 3.3电机调速与控制子模块 (16) 第四章调试结果与总结 (16) 4.1 调试结果 (16)

4.2 课程设计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一 (23) 附录二 (24) 附录三 (25)

自动电风扇控制

自动电风扇控制

成绩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自动风扇控制器 学生姓名:程俊 学生学号: 0808220104 系别: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届别: 2013 届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课程设计题目:自动风扇控制器 学生:程俊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 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1课程设计的任务 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自动风扇控制,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元件,并根据采集到的温度,通过一个达林顿反向驱动器ULN2803驱动风扇电机。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与系统设定的温度的比较实现风扇电机的自动启动和停止,并能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改变风扇电机转速,同时用LED 数码管显示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风扇转动,采用单片机,利用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的改变来自动控制电风扇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1.3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风扇被广泛的应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夏天人们用的散热风扇、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中的散热风扇以及现在笔记本电脑上广泛使用的智能CPU风扇等。而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了降低风扇运转时的噪音以及节省能源等,温控风扇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的应用。在现阶段,温控风扇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使风扇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自动无级调速,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时能自动启动风扇,当温度降到一定时能自动停止风扇的转动,实现智能控制。 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用单片机作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也应运而生,如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系统。它使风扇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实现自动启停,使风扇转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风扇的智能控制。它的设计为

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的设计

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的设计 2 方案论证 本系统实现风扇的温度控制,需要有较高的温度变化分辨率和稳定可靠的换档停机控制部件。 2.1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温度传感器可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选用热敏电阻作为感测温度的核心元件,通过运算放大器放大于温度变化引起热敏电阻电阻的变化、进而导至的输出电压变化的微弱电压变化信号,再用AD转换芯片ADC0809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处理。 方案二:采用热电偶作为感测温度的核心元件,配合桥式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将温度变化信号送入单片机处理。 方案三:采用数字式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感测温度的核心元件,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供单片机处理。 对于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有价格便宜、元件易购的优点,但热敏电阻对温度的细微变化不敏感,在信号采集、放大、转换过程中还会产生失真和误差,并且于热敏电阻的R-T 关系的非线性,其本身电阻对温度的变化存在较大误差,虽然可以通过一定电路予以纠正,但不仅将使电路复杂稳定性降低,而且在人体所处温度环境温度变化中难以检测到小的

温度变化。故该方案不适合本系统。 对于方案二,采用热电偶和桥式测量电路相对于热敏电阻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和器件的非线性误差都有较大提高,其测温范围也非常宽,从-50摄氏度到1600摄氏度均可测量。但是依然存在电路复杂,对温度敏感性达不到本系统要求的标准,故不采用该方案。 对于方案三,于数字式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高度集成化,大大降低了外接放大转换等电路的误差因素,温度误差很小,并且于其感测温度的原理与上述两种方案的原理有着本质的不同,使得其温度分辨力极高。温度值在器件内部转换成数字量直接输出,简化了系统程序设计,又于该传感器采用先进的单总线技术,与单片机的接口变的非常简洁,抗干扰能力强。关于DS18B20的详细参数参看下面“硬6 件设计”中的器件介绍。 2.2 控制核心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电压比较电路作为控制部件。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温度信号转为电信号并放大,集成运放组成的比较电路判决控制风扇转速,当高于或低于某值时将风扇切换到相应档位。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以软件编程的方法进行温度判断,并在端口输出控制信号。

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智能电风扇

理工大学 《单片机系统设计及应用实验》 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智能电风扇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11(1)班 姓名:叶惠芳 学号:02 指导教师:袁嫣红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2014 年 7 月 3 日

目录 摘要 (4)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标及主要容 (5) 1.1课程设计的目标及意义 (5) 1.2温控智能电风扇的主要容和技术关键 (5) 1.2.1课程设计的主要容 (5) 1.2.2技术关键 (5) 第二章温控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 2.1课程设计总体硬件设计 (6) 2.2芯片及主要器件选择 (6) 2.2.1控制核心的选择 (6) 2.2.2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7) 2.2.3显示电路 (7) 2.3芯片及器件介绍 (7) 2.3.1 AT89C51单片机 (7) 2.3.2 L298芯片介绍 (8) 2.3.3 DS18B20温度传感器 (9) 2.3.4LED数码管简介 (11) 2.4主要硬件电路 (12) 2.4.1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12) 2.4.2 电机调速电路设计 (12) 2.4.3 PWM调速原理 (13) 2.4.4 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按键电路 (13) 第三章温控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14) 3.1 主程序 (14) 3.2 数字温度传感器模块 (14) 3.3电机调速与控制子模块 (16) 第四章调试结果与总结 (16) 4.1 调试结果 (16)

4.2 课程设计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一 (23) 附录二 (24) 附录三 (25)

摘要 电风扇与空调的降温效果不同,相较于空调的迅速降低环境温度不同,电风扇更加温和,适宜于体质较弱的老人与小孩。并且,电风扇价格实惠,使用简单。 现在市面上的电风扇大多只能手动调速,还外加一个定时功能。对于温差较大的夜晚,若不能及时改变风速大小后停止,很容易感冒着凉。所以本课程设计以AT89C51为核心控制系统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对电风扇进行转速控制,以实现自动换挡功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个用户可以自己通过键盘设置最低温度的模块,一旦外界温度等于或是低于该设置温度,电机自动停止运行。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驱动器智能调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智能温控风扇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风扇随实时环境温度而智能变速功能。 系统主要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再经单片机处理后通过三极管放大信号后驱动直流风扇的电机。用户可以预设上限、下限温度值,当测得环境温度值在预设上下限值区间中时,此时风扇以半速转动;当温度升高并大于预设上限温度值时,风扇会自动调速,以全速转动;当温度降低并低于预设的下限温度值时,这时风扇电机自动停止转动。全程实现风扇转速随外界温度而智能自变。 关键词:温控风扇,STC89C52单片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智能自变

Abstract This design for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n system, th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fan intelligent variable speed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STC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is mainly used as the control center,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o collect real-time temperature, then through single chip through triode amplifier signal after drive dc fan https://www.360docs.net/doc/193411192.html,ers can preset upper limit and lower limit temperature, whe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 the preset upper and lower limit range, the fan rotates at half speed;When the temperature is greater than the preset limit temperature, fan speed automatically, with full rotation.When the lower limit of temperature is lower and lower than the preset value, the fan motor automatically stop running.The entire implementation and intelligence from change fan speed varies with temperature. Key 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fan, STC89C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smart since the change

电风扇控制电路设计(学术参考)

运用Multisim10.1进行电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 [摘要] 电风扇作为常用家电产品,在老百姓生活中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智能节能产品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其他夏季家用降温电器,电风扇价格相对低廉,轻巧便捷,节能环保。本课题主要设计一个电风扇控制电路,主要包括风速、风种、定时、停止等功能。课题采用数字集成芯片作为控制电路,电路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在设计过程中,控制电路主要使用通用的数字集成芯片,其功耗低,价格便宜且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设计电路时各功能模块在单独控制的同时,还通过相应的逻辑门结合在一起,一起构成一个逻辑完整的电风扇控制电路。 [关键字] 电风扇智能节能完整

[Summary] electric fans as a common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people living in it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products, energy smart products have entered the people's daily lives. For other summer home cooling appliances, electric fans relatively inexpensive, lightweight and convenient,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topic is mainly a fan control circuit design, including wind speed, wind, timer, stop function. Issues with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as control circuits, circuit stable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main control circuit using a common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i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price and good control effect can be achieved; when you design a circuit while the function module in a separate control,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logic gates in combination, together constitute a complete fan control logic circuits. [Keywords] fan smart energy-saving complete

温控风扇系统设计

自动化系统创意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作品名称:温控风扇系统设计 队员: 2015年4月

目录 1、引言 (3) 2、背景 (3) 3、意义与应用 (3) 4、原理简介 (4) 5、方案设计 (4) 6、STC12C5A60S2单片机 (5) 6.1简介 (5) 6.2 PWM寄存器设置 (5) 6.3 PWM占空比计算方法 (5) 6.4 I/O工作方式设置 (6) 7、LCD液晶显示屏 (6) 8、温度传感器DS18B20 (8) 8.1 初始化 (9) 8.2 写操作 (10) 8.3 读操作 (10) 9、风扇 (10) 拓展1: (10) 拓展2: (11) 10、硬件电路设计 (12) 10.1原理图和部分电路PCB图 (12) 10.2 电机驱动电路 (13) 11、软件设计 (14) 11.1主函数流程图 (14) 11.2 温度控制风扇程序流程图 (15) 11.3 按键控制风扇程序流程图 (16) 11.4 按键设定温度程序流程图 (17) 12、结语 (18) 参考文献: (18) 附录Ⅰ:实物硬件图 (18) 附录Ⅱ:程序 (18)

摘要:本设计是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技术与温度传感器测量外界温度的设计 原理,进行了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给出了设计的硬件电路,同时对各种关键硬件进行 较详细的介绍,并且以流程图的方式对系统设计作出介绍。系统主要通过温度传感器控 制不同的PWM占空比输出来控制风扇的档位。而出于方便、可选择性的考虑,系统也添 加了辅助功能,就是直接手动控制风扇的档位。 关键词:STC12C5A60S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PWM 1、引言 温控风扇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工作原理除了普通的手动档位调节,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外界温度,并自主地进行档位的调节,这样在风扇开着的情况下,不需进行手动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外界温度进行自主调节风力大小,达到节能目的。 2、背景 随着空调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很容易想到电风扇会成为空调的社会淘汰品,其实经过市场的考验和证实,真实的并不是这样的,在空调产品的冲击下,电风扇产品仍然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电风扇在市场的考验中并没有淡出市场,反而销售在不停的复苏中,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据市场调查,电风扇的不停复苏主要在以下原因:一,是电风扇虽然没有空调机的强大的制冷功能,但电风扇是直接取风,风力更加温和,比较适合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使用。二,是电风扇经过多年的市场使用,较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简易。三,是电风扇比起空调产品而言,其价格低廉,相对省电,更易的进入老百姓的家庭。在目前空调还没有普及,并且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空调都适合使用的情况下,智能风扇适合人体对温度的要求,智能风扇还有具有相当作用的。 3、意义与应用 1、普通电风扇的现状及存在的隐患:大部分只有手动调速,功能单一。长时间 在高负荷工作容易损坏电器,并且造成电量的损失。 2、作品可运用在家庭中,风扇的风力随温度而调节,即可以避免人因温度低吹 到冷风而着凉,也可达到节能目的,可见温控风扇更具有优越性。 3、其次将此系统装在产热多,急需排热的设备上,可以帮助它及时散掉大量的热。比如电脑散热器等。

基于STM32温控风扇设计

齐齐哈尔大学 综合实践(论文) 题目基于STM32的温控风扇 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朱磊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家居逐渐走入普通家庭,风扇作为基本的家用电器也将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这里介绍的是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单元并结合嵌入式技术设计的一款具有温控调速、液晶显示温度等信息的智能电风扇。经过前期设计、制作和最终的测试得出,该风扇电源稳定性好,操作方便,运行可靠,功能强大,价格低廉,节约能耗,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该风扇具有的人性化设计和低廉的价格很适合普通用户家庭使用。 关键词:STM32单片机电风扇温控调速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1) 1.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目的及应用 (1) 第2章温控电风扇方案论证 (2) 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 2.2 控制核心的选择 (2) 2.3 显示电路的选择 (3) 2.4 调速方式的选择 (3) 第3章温控电风扇硬件设计 (5) 3.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5) 3.2 本系统各器件简介 (5) 3.2.1 DS18B20简介 (5) 3.2.2 STM32简介 (7) 3.2.3 LCD1602液晶屏简介 (8) 3.3 各部分电路设计 (9) 3.3.1 温度传感器的电路 (9) 3.3.2 LCD1602液晶屏显示电路 (10) 第4章温控电风扇软件设计 (11) 4.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11) 4.2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11) 4.3 温度采集与显示程序设计..................... 1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16) 附录2 (25)

智能温控风扇开题报告

XXX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学生姓名学号 二级学院专业级班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基于51单片机智能温控风扇 指导教师 职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2015年月日起至2015年月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与温度有关的设备。尽管空调作为日常生活家电已经步入千万普通家庭中,但空调普遍耗能太多,而且在占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地区依旧使用电风扇用作降温防暑设备。近些来,空调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空调,对电风扇行业是个不小的冲击,但是空调的强大的功能下是以高耗能、封闭空间为代价的。相比之下,电风扇通风较好且功耗低仍是很大的一个优势,还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的,电风扇需要新型的技术功能,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为了提高电风扇的市场竞争力,使之在技术含量上有所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电风扇随之被提出。 传统电风扇具有以下缺点:风扇不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速,这对那些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是致命的缺点,尤其是人们在熟睡时,不但浪费资源,还很容易使人感冒生病;传统电风扇机械的定时方式常常会伴随着机械运动的声音,特别是夜间影响人们的睡眠,而且定时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鉴于这些缺点,我们需要设计一款智能的电风扇温度控制系统来解决。 温控风扇系统,是根据当时温度情况去自动开通和关闭电风扇,能很好的节约电能,同时也方便用户们的使用更具人性化。而且温控风扇系统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在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散热系统,或限制笔记本电脑上的智能CPU风扇等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都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自动启动或停止转动,并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实现转速的自动调节,在现实生活中具非常广泛的用途,因此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二、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教材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赵鹏雪学号 11141P18 系部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设计 指导教师周波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4月 23日

目录 1、引言 (1) 2、总体设计 (1) 3、硬件设计 (2) 3.1 AT89C51单片机概述 (2) 3.1.1 AT89C51单片机组成 (3) 3.1.2.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结构 (4) 3.2 DS18B20 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5) 4、系统电路设计 (6)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6) 4.1.1 AT89C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6) 4.2 按键电路设计 (7) 4.3 控制电路设计 (8) 4.3.1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8) 4.3.2声响控制电路设计 (8) 4.4 温控自动电路设计 (9) 4.4.1 双向晶闸管介绍 (9) 4.4.2 继电器介绍 (9) 4.4.3 电路设计 (9) 4.5 数码显示电路设计 (10) 4.6 电源电路设计 (11) 4.6.1 LM7805集成稳压器介绍 (11) 4.6.2电路设计 (11) 5、软件设计 (12) 5.1 总体设计思想 (12) 5.2 各部分的软件框图和程序 (12) 5.2.1 主程序流程图 (12) 5.2.2 温度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13) 总结 (13) 附录 (14) 附录一电路原理图 (14) 附录二源程序 (15)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1、引言 电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降温工具,从开始的吊扇到现在的USB风扇,无处不见电扇的踪迹。虽然如今空调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是电扇的低位还是无可取代,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并且廉价简单的降温工具,电扇还在很多人家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顺应时代潮流,各种多功能的风扇逐渐在取代传统风扇。单片机作为一种智能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操作简单,廉价易得,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化产品之中。 市场上智能风扇产品相继问世,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功能也逐渐完善,普遍都具有了手动变速和定时关闭等功能,相对而言,具备人性化,智能化的风扇还是很少,使用也并不广泛,而且在电子工艺高度发展的今天,智能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尤其是中国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电扇的智能化也该向前迈进一个步伐。在中国市场上风扇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风扇,具备价格便宜,摆放轻便,体积灵巧等特点,使得风扇在中小城市以及乡村将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占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为提高风扇的市场竞争力,使之在技术含量上有所提高,满足智能化的要求,智能风扇很具竞争力。大学四年即将结束,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我决定使用之前所学习到的硬件只是结合相关的软件基础来制作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 基于对人性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考虑,同时基于对价格的考虑,本设计决定制作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该风扇具有随温度自动调节风速的功能,并且在无人时可以自动关闭,而且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设定基准温度,从而实现了人性化与智能化的双重目标。 2、总体设计 本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检测环境温度,并直接输出数字温度给51单片机进行处理,并将实时温度、设置温度、风速显示在液晶12864上。设置温度辅以2个可调按键,一个提高设置温度,一个降低设置温度,设置温度只能是整数型式,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本系统还配备一个红外探头,探测出风范围内是否有人,若无人则自动关闭风扇。

智能温控风扇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温控风扇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历史背景及意义 温度是描述一个目标特点时最重要的数值之一,它与我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测量和 [1]调整对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冶金、化工、机械、电气等各类工业中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因此对温度的检测和控制的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工业的研制和生产中,准确测量和有效控制温度是优质,高产,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而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并提高控制精度,采用电子技术是重要的途径。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调节系统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用途很广的一类工业控制系统。这类系统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灵活性大、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 研究及发展现状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但根据应用场合以及要求性能的不同使得其也不尽相同。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大多数采用模拟方法实现,主要有开关式控制法、比例式控制法等等,控制电路大都采用继电器控制电路,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常导致触点不良而影响温度控制,且其反应速度慢、精度低、造价高、维修麻烦。而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其与计算机等技术的相结合,使得温度控制系统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其具体如下:1)在控制电路上,采用主回路无

[2]触点作为控制电路的方法,即采用无触点的可控硅或固态继电器替代传统的继电器,克服了传统继电器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且其造价低,维修简单;2)在温度采集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用热电阻、热电偶以及A/D转换器采集温度的思路,采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不仅简化了电路结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如美国DALLAS公司1995年生产DS18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其 [3]【4】测温范围-55,+125?,标称测温精度为0.5?,从DS18B20读出或写入信息仅需1根口线(单线接口);3)采用单片机等做为中央控制核心: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CUP、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I/O接口电路、 [5]【6】定时器/计数器等部件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的一个完整微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中断等资源。用单片机做为中央控制核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温度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减化了外围电路的设计,同时结合文献[7]的算法,通过编程方法实现系统的参数自整定,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反应速度,增强了系统功能,同时使得系统的适应性大大增强。与此同时,在国外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其与温度控制技术的不段结合,使得其温度控制技术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从20世纪70 年代以来,先是采用模拟式组合表来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记录和控制。到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在温度控制领域都生产出了一批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数字控制器等。这些温度控制系统普遍具有参数自整定功能并结合了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运用先进的算法,具有控制精度高、抗干扰力强、鲁棒性好的特点。 而我国在温度控制技术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更多的企业仍值停留在简单的PID控制,

电风扇控制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风扇控制数字电路课 程设计报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家用电风扇控制逻辑电路设计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家用电风扇控制逻辑电路设计 姓名:邹秀兰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08042104 同组人:曾令春 指导教师:韦芙芽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家中的电器是越来越多,电风扇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以前的台式电风扇和落地式电风扇都是采用机械控制,主要控制风速和风向。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家用电风扇大多采用电子控制线路取代了原来的机械控制器,是电风扇的功能更强,操作也更简便。使电风扇的使用变得更为人性化。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家用电风扇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由三个按键分别控制风速、风种和开关,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级管来显示风扇工作的状态。附加按键提示音及定时功能。增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电风扇的人性化。基本电路是利用四片D触发器74LS175建立起“风速”及“风种”状态锁存电路,并由74LS08、74LS1517、4LS175及74LS00构成“风速”及“风种”的循环。定时部分由555单稳态脉冲电路及74LS192移位寄存器和74LS48译码器构成。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准备。由于库房没有大的板子故将定时部分焊在另一块板子上,所以本次课程设计除在美观上有点欠缺外达到了全部的要求。 关键字:电风扇、按键、脉冲、循环。 2010 年 9 月日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5) 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一 (6) 方案二 (6) 第三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7) 工作原理 (8) 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 状态锁存电路电路············································`9 触发脉冲电路 (11) 风种控制电路 (12) 消抖电路 (14) 单稳态电路 (15)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2) 1.1课题研究及应用前景 (2) 1.2本设计任务主要要求 (2) 第二章方案选择 (3) 2.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 2.2主控机的选择 (4) 2.3显示电路 (5) 2.4调速方式 (5)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7) 3.1系统总体设计 (7) 3.2主控芯片介绍 (7) 3.2.1AT89C51简介 (7) 3.2.2AT89C51主要功能和系统参数 (8) 3.2.3AT89C51单片机引脚说明 (9) 3.2.4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 (11) 3.3DS18B20温度采集电路 (13) 3.3.1DS18B20温度处理方法 (13) 3.3.2DS18B20工作原理 (13) 3.4其他电路 (14) 3.4.1数码管驱动显示电路 (14) 3.4.2风扇驱动电路 (15) 3.4.3按键模块 (15)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7) 4.1主程序流程图 (17) 4.2DS18B20子程序流程图 (18) 4.3数码管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19) 4.4按键子程序流程图 (19) 第五章系统调试 (21) 5.1系统功能 (21) 5.1.1硬件调试 (21) 5.1.2系统实现的功能 (21) 5.1.3系统功能分析 (21) 总结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附录1:protel原理图 (25) 附录2:系统PCB板图 (26) 附录3:源程序 (27)

摘要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常用电风扇来降温,但传统电风扇多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控制,存在功能单一,需要手动换挡等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产品趋向于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和人性化,使得智能电风扇得以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温控风扇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风扇的启停与转速,在实际生活的使用中,温控风扇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电资源,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本设计为一种温控风扇系统,具有灵敏的温度检测和显示功能,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控制器对风扇转速进行控制,使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温度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实时温度,根据采集的温度,实现了风扇的自起自停。可由使用者设置高、低温度值,测得温度值在高低温度之间时打开风扇弱风档,当温度升高超过所设定的温度时自动切换到大风档,当温度小于所设定的温度时自动关闭风扇,控制状态随外界温度而定。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码管;电风扇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电扇设计要点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电扇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2 方案设计 (2) 2.1 系统整体设计 (2) 2.2 方案论证 (2) 2.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 2.2.2 红外探测的选择 (3) 2.2.3 控制核心的选择 (3) 2.2.4 显示器件的选择 (3) 2.2.5 调速方式的选择 (4) 2.2.6 驱动方式选择 (4) 3 硬件设计 (4) 3.1系统各器件简介 (5) 3.1.1 单线程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5) 3.1.2 AT89S51单片机简介 (5) 3.1.3 桥式驱动电路L298N简介 (6) 3.1.4 LCD1602简介 (7) 3.1.5对射式光电开关简介 (7) 3.2 各部分电路设计 (8) 3.2.1 开关复位与晶振电路 (8) 3.2.2 独立控制键盘电路 (8) 3.2.3 LCD显示电路 (9) 3.2.4 红外探测电路 (9)

3.2.5 温度采集电路 (10) 3.2.6 风扇驱动电路 (10) 4 软件设计 (11) 4.1 主程序流程图 (11) 4.2 液晶显示子程序 (13) 4.3 DS18B20温度传感器子程序 (14) 4.3.1 温度读取程序 (14) 4.3.2 温度处理程序 (17) 4.4 键盘扫描子程序 (18) 4.5 温度比较处理子程序 (19) 4.6 电机控制程序(包含红外探测) (21) 4.7 软件设计中的问题与分析 (23) 4.7.1 LCD显示程序的问题 (23) 4.7.2 DS18B20的显示程序问题 (23) 5 硬件调试 (23) 5.1 按键电路的调试 (24) 5.2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调试 (24) 5.3 电机电路的调试 (24) 5.4 红外感应电路的调试 (24) 5.5 硬件调试遇到的问题 (24) 6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