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

合集下载

报关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

报关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

报关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1. 引言进出口商品的报关是指将商品从一个国家运输到另一个国家时,需要向海关申报以完成相关的报关手续。

而归类是报关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指根据商品的特征、用途、成分等因素,将商品按照国际通用的商品归类系统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报关实务中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商品归类的基本概念商品归类是指将进出口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标准和流程,确定其属于哪个商品编码,并在报关单上进行相应的记录。

商品编码是一个由国际上通用的商品归类系统所制定的编码,用来对商品进行分类和集中管理。

目前,全球通用的商品归类系统有HS编码、HSCODE、CN编码等。

3. 商品归类的原则商品归类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商品归类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则。

常见的商品归类原则包括以下几点:3.1 单一原则单一原则是指一个商品只能归类在一个编码下,即不能同时在多个分类中出现。

3.2 专用原则专用原则是指商品应当归类在能够最准确反映其特征和用途的编码下。

例如,化妆品应当归类在化妆品类别下,而不是其他类别。

3.3 总项原则总项原则是指商品分类应当以其主要用途或功能为基础,而不是根据次要或附带的用途。

3.4 具体原则具体原则是指归类时应当根据商品的具体特征和性质进行判断,遵循相关的规则和标准。

4. 商品归类的方法商品归类的方法是指根据商品的特征、用途、成分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的判断和比对,确定其应该归类在哪个商品编码下。

4.1 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是根据商品的名称、形状、用途等直接判断其属于哪个商品编码。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商品特征明显、归类标准一致的情况。

4.2 逐项比对法逐项比对法是通过与已有的商品归类标准进行逐项比对,从而确定商品的归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商品特性复杂、归类标准不一致的情况。

4.3 辅助查询法辅助查询法是指通过参考相关的商品归类手册、数据库或查询系统,找到与商品特征相符合的归类编码。

如何对进出口货品进行商品归类

如何对进出口货品进行商品归类

如何对进出口货品进行商品归类对于报关员而言,确定海关商品编码(即海关税则号列的归类,又称海关商品归类),是日常进出口业务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十分常见的工作。

商品成千上万,错综复杂,要科学地分类和准确的归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除了对归类技能的掌握外,还需以商品知识为基础,对该商品的性质、组成、工作原理、结构构成、加工方式、具体用途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定性,才能做出正确的商品归类。

下面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品归类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大家理解。

一、xx商品归类的由来及依据了解商品归类必须了解《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或HS)。

它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ITC)的基础上,协调国际上多种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一部多种用途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其广泛应用于海关税则、国际贸易统计、原产地规则、国际贸易谈判、运输费用及统计、贸易管制、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所以又称“国际贸易的语言”。

目前已有20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采用,并作为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目录。

《协调制度》作为目前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进出口商品分类体系,它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按类、章、品目、子目进行分类。

《协调制度》共21类,基本按社生产的分工区分,如农业、化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等。

“类”下分为97章,基本上按商品的属性或用途来分类。

如第一章到第五章的都被归为第一类的活动物、动物产品,第六章到第十四章是第二类的植物产品,每一“章”由多个“品目”,和在品目下进一步细分的“子目”及相应的编码构成。

每一条品目包括品目条文(即商品名称或商品描述)和编码(即品目号列)。

品目号列由四位数组成,前两位数表示品目所在的章,后两位数表示品目在有关章的排列次序。

如01.01是“马、驴、骡”,前两位数表示该品目在第一章,后两位数表示所列商品为第一章的第1个品目。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学习目标】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正确使用归类依据,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进行归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

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的基础,也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确定其是否为法定检验检疫对象的基础,因此,归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顺利通关。

要正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必须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原则与方法:1. 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我国的进出口商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进行归类,以确定该商品的税率缴纳关税。

这种归类不是随意的,而是严格遵循税则的分类体系及归类原则的。

因此,要做到正确归类必须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

税则总体结构由归类总规则、注释、商品编码表三部分组成,其中,商品编码表是税则的主体,共有二十一类、97章(其中第77章是空章),为便于大家查找,每类、每章都设有标题,类、章标题是对该类、该章商品的高度概括,熟悉类、章标题是快速查找进出口商品编码的第一步。

税则对绝大多数商品分类时遵循科学的分类原理和规则,采用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进行分类,使商品归类有章可循。

比如说,第六类是化工产品,那么食品就一定不会出现在第六类当中。

因此,掌握税则的编排规律有助于提高查找速度与准确率。

2. 积累必要的商品知识,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进出口商品归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既需要掌握税则的结构、编排规律、归类原则,又需要掌握丰富的商品知识。

有时只了解税则的结构还不够,例如:“马宝”,可在商品编码表中根本找不到这两个字,但若知道“马宝”是马胃内的结石,属于黄药的一种,这样就能很快确定其商品编码了;“有机玻璃”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称,“涤纶”是聚脂的俗称,在商品编码表中只有化学名称,而找不到“有机玻璃”和“涤纶”这些我们习惯上的称谓;再比如说,“照相机(数字方式存储图像)”,只有了解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才能知道以数字方式存储图像的照相机就是“数码照相机”,要按静像视频的摄制设备归入第85章,而不能按普通的光学照相机归入第90章;如此等等。

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

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

归类的操作程序
报关员在对进出⼝货物进⾏商品归类时,应运⽤具有法律效⼒的归类依据,按照法定归类程序办理。

正确的操作程序是正确进⾏海关进出⼝货物商品归类的前提和保证。

进出⼝货物商品归类(8位数级)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第⼀步,确定品⽬(4位数级编码):
明确待归类商品的特征——查阅类、章标题——列出可能归⼈的章标题——查阅相应章中品⽬条⽂和注释,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品⽬;如⽆规定,则运⽤归类总规则⼆~五确定品⽬。

注意此处所说的待归类商品的特征是指决定商品处于不同类、章的特征。

第⼆步,确定⼦⽬(5~8位数级编码):
查阅所属品⽬的⼀杠⼦⽬条⽂和适⽤的注释——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杠⼦⽬(5位数级);如⽆规定则运⽤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确定⼀杠⼦⽬。

依次重复前述程序,确定⼆、三、四杠⼦⽬即6、7、8位数级⼦⽬,最终完成归类。

注意同⼀数级的⼦⽬才能进⾏⽐较。

在确定了商品4位数级编码后确定⼀杠⼦⽬具体操作时,各归类依据的优先级别依次为:5位数级⼦⽬条⽂、⼦⽬注释、章注、类注(类、章注释与⼦⽬条⽂或⼦⽬注释不⽭盾时)——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或5位数级⼦⽬条⽂、⼦⽬注释(类、章注释与⼦⽬条⽂或⼦⽬注释不相⼀致时)——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

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是指将归类总规则⼆~五中所述“品⽬”改为“⼦⽬”,即可⽤相同的规定解决各级⼦⽬中有关具有相应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的不完整品、未制成品等的归类;同理可⽤相同的具体列名、基本特征等⽅法解决看起来可归⼈多个⼦⽬的货品的归类。

归类程序正确运⽤的实例以及容易出错的环节详见本书最后⼀章“六、商品归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部分。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协调制度2007年版研究)之十五附录二其他海关归类制度一、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58 号)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的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

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

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

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正确归类探讨(全文)

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正确归类探讨(全文)

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正确归类探讨对于海关从事报关、报检的工作人员来说,要根据进出口商品所属的类别对其进行监管,然后按照不同的税率征收相应的关税。

因此,对进出口商品是不是能够进行正确归类,进一步影响到了进出口商品是不是能够顺利通关。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技巧,做到对进出口商品能够进行正确归类。

而要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正确归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熟练掌握税则的编排规律我国在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时,是以GJ制定的海关进出口税则作为依据的,然后再制定各类商品的税率缴纳关税。

而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以税则的归类原则及分类体系为准则,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到能够熟练进行正确归类,首先要对税则的结构非常了解,并且熟练掌握编排规律。

税则在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时,以科学的分类规则和原理作为依据,并且在进行分类时,是采纳很常见的分类标记来进行,如此,使得商品的归类清楚、明了。

而为了方便大家查找,税则的分类都设有标题,而这些标题对该类、该章的商品进行细致的概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因此,只有对各类、各章的标题非常熟悉,才能对进出口商品的编码进行快速查询。

而要使商品的查找方便、快捷,首先要熟练掌握税则的编排规律。

二、要掌握丰富的进出口商品知识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属于一项系统又庞大的工程,充满很强的技术性,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除了要掌握税则的结构特征、掌握其编排顺序以及相关归类原则之外,还要具备丰富的商品知识。

因此,只是了解税则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要对商品进行正确归类,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商品知识,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平时要多学习、多思考,对商品知识进行必要的积存,除了要知道商品的俗名外,还要了解商品的规格、结构、成分、制造原理、加工方式,以及商品的用途、功能等,同时,还要仔细区分商品相互之间的联系,对商品进行正确的归类。

例如,干椰子肉和干椰子,看起来好像是属于同类食品,两者之间也只是一字之差的区别,但是,干椰子却被列入水果的范畴,而干椰子肉却作为榨油的主要原料进行归类。

浅谈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

浅谈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

商品归类是一项技能,它需要将多种知识融入实际操作,然后逐步转变成一种能力。

在报关业务中,商品归类的目的就是要给进出口商品查找出对应的商品编码。

商品编码在电子通关系统中是关系到监管征税的基础数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在报关员资格考试中,它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考题,所以,要准确地查找商品编码,就必须要掌握一套正确的商品归类的方法。

一、理解商品编码的含义,熟悉协调制度的结构框架,找出商品排列的规律协调制度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其英文缩写为《H.S.》,它由商品名称及编码表、注释和归类总规则三个部分组成,将商品按照生产部类、自然属性和不同功能用途等分为21类、97章。

协调制度具有完整、系统、通用、准确的特点。

(一)商品编码的含义协调制度中的商品编码是具有特定含义的顺序号,国际通用为6位数码,我国加入了7、8位本国子目。

商品编码排在表的左侧,商品名称排在表的右侧。

8位数中前4位数码表示税则号列,其中第1、2位表示商品所在章,第3、4位表示商品在该章的排列顺序,而第5—8位表示商品的子目。

例如:编码:02071429位数:12345678含义:章号顺序号(5—8位)为子目若第5—8位上出现数字“9”,则通常情况下代表未具体列名的商品,即在“9”的前面一般留有空序号以便用于修订时增添新商品。

(二)结构框架动植物产品(1—4类)1类动物(1—5章)2类植物(6—14章)3类油脂(15章)4类食品(16—24章)工业原料及产品(5—21类)5类矿产品(25—27章)6类化工(28—38章)7类塑料、橡胶(39—40章)8类毛皮、皮革(41—43章)9类木及其制品(44—46章)10类纸及制品(47—49章)11类纺织(50—63章)12类杂项(64—67章)13类矿产品、陶瓷、玻璃(68—70章)14类珠宝、贵金属(71章)15类贱金属(72—83章,其中77章为空章,保留为税则将来所用)16类机电产品(84—85章)17类运输设备(86—89章)18类仪表照相(90—92章)19类武器(93章)20类杂项物品(94—96章)21类艺术品、文物(97章)(三)排列规律从上述结构框架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排列的先后顺序:动物→植物→矿产品;2.加工程度:从简单到复杂,加工程度低的在前,加工程度高的在后;3.工业品原材料在前、半成品居中、制成品在后;4.机电、仪表、运输工具整机在前、零件在后。

进出口商品归类方法分析

进出口商品归类方法分析

04
进出口商品编码对贸易影 响
影响关税水平
商品编码与关税税率直接相关,不同编码对应的税率不同,因此商品编码的准确 性直接影响到关税征收的准确性。
在进行国际贸易时,进口商和出口商可以根据商品编码查询到对应的税率,从而 更好地计算成本和收益。
如果商品编码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关税征收的不合理,进而影响到贸易成本和利 润水平。

国际贸易政策是针对不同商品和 服务而制定的,准确的商品编码 可以更好地反映不同商品和服务 的特性,进而更好地制定政策。
如果商品编码不准确,可能会导 致政策制定的不合理,进而影响
到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05
进出口商品编码未来,进出口商品编码将更加依赖数字技术,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数据交换和处理。例如,采用人 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商品分类,提高数据质量和处理速度。
《进出口商品归类方法分析 》
2023-10-29
目 录
• 商品归类原则 • 商品归类技巧 • 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方式 • 进出口商品编码对贸易影响 • 进出口商品编码未来发展趋势
01
商品归类原则
按照商品名称归并
同一商品名称
在商品归类中,如果不同商品具有相同的商品名称,则它们被归为同一类商 品。例如,“苹果”这个商品名称可以指代不同种类的苹果,但它们都被归 为同一类商品。
使用专业工具查询
针对性强
针对进出口行业工作人员,使 用专业工具如“关务通”、“ 外贸管理软件”等,可更精准
地查询到商品编码。
功能丰富
专业工具除了提供商品编码查 询外,通常还具备商品管理、 报关管理、物流管理等功能, 方便用户进行全方位的操作和
管理。
定制服务
部分专业工具提供定制服务, 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学习目标】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正确使用归类依据,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进行归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

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的基础,也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确定其是否为法定检验检疫对象的基础,因此,归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顺利通关。

要正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必须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原则与方法:1. 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我国的进出口商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进行归类,以确定该商品的税率缴纳关税。

这种归类不是随意的,而是严格遵循税则的分类体系及归类原则的。

因此,要做到正确归类必须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

税则总体结构由归类总规则、注释、商品编码表三部分组成,其中,商品编码表是税则的主体,共有二十一类、97章(其中第77章是空章),为便于大家查找,每类、每章都设有标题,类、章标题是对该类、该章商品的高度概括,熟悉类、章标题是快速查找进出口商品编码的第一步。

税则对绝大多数商品分类时遵循科学的分类原理和规则,采用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进行分类,使商品归类有章可循。

比如说,第六类是化工产品,那么食品就一定不会出现在第六类当中。

因此,掌握税则的编排规律有助于提高查找速度与准确率。

2. 积累必要的商品知识,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进出口商品归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既需要掌握税则的结构、编排规律、归类原则,又需要掌握丰富的商品知识。

有时只了解税则的结构还不够,例如:“马宝”,可在商品编码表中根本找不到这两个字,但若知道“马宝”是马胃内的结石,属于黄药的一种,这样就能很快确定其商品编码了;“有机玻璃”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称,“涤纶”是聚脂的俗称,在商品编码表中只有化学名称,而找不到“有机玻璃”和“涤纶”这些我们习惯上的称谓;再比如说,“照相机(数字方式存储图像)”,只有了解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才能知道以数字方式存储图像的照相机就是“数码照相机”,要按静像视频的摄制设备归入第85章,而不能按普通的光学照相机归入第90章;如此等等。

从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看出商品知识在商品归类时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必要的商品知识。

在了解商品名称(学名、别名)、原料(组分及含量)、结构、规格、性能、制造原理、加工状况(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功能和用途等商品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以做到正确归类。

例如,干椰子与干椰子肉,两者仅一字之差,但前者是作为水果归入第8章的,而后者要作为榨油行业的主要原料归入第12章。

当然,掌握必要的商品知识,了解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靠不断的学习来不断充实。

3. 正确使用归类依据首先,在商品归类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是品目条文、子目条文、注释(包括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和归类总规则。

类、章及分章标题仅是为查找方便而设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归类时不能简单根据类、章或分章标题直接归类。

例如:“石棉制安全帽(帽内衬有纯棉机织物制衬里;非青石棉)”:某些同学一看见帽子,就按第65章的章标题-帽类及其零件将商品归入第65章,进而归入以安全帽列名的子目6506.1000。

其实不然,该商品看起来既是帽类(按用途)又是石棉制品(按材料)。

当作为前者时似乎应归入第65章,当作为后者时似乎应归入第68章。

查阅这两章的注释,从第65章章注一(二)得知,第65章不包括石棉制帽类。

同时,品目68.12的条文明确包括石棉的制品(例如纱线、机织物、服装、帽类……)。

因为归类时章标题不具有法律效力,正确的归类方法是按照条文和注释的规定归类,故“石棉制安全帽(帽内衬有纯棉机织物制衬里;非青石棉)”的编码应为6812.9100。

其次,在商品归类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的使用顺序为先品目条文、子目条文和注释再归类总规则二~五。

归类总规则(共六条)是商品归类时必须遵循的总原则,但总规则二~五只有在品目条文和注释不能解决归类的情况下才能应用,关于这一点在归类总规则一中作了明确规定。

然而,错误运用归类依据导致归类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

例如“供食用的含有5%花生油的液体猪油”,若认为液体猪油占了该商品的绝大比例,是液体猪油保持了该商品的主要特征,按照归类总规则三(二)基本特征原则应将该商品归入液体猪油所在的品目15.03,这就错了。

因为,我们应先根据品目条文和注释确定品目,而第15章品目15.17明确规定本章各种动、植物油、脂混合制成的食用油、脂入此,因此,该商品应按品目条文以混合食用油归入品目15.17,而不是按归类总规则三(二)以液体猪油归入品目15.03。

4. 加强对注释的运用注释是为限定税则中各类、章、品目和子目所属货品的准确范围,简化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保证商品归类的唯一性而设立的解释说明性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归类依据。

当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场合,尤其要想到运用注释确定归类。

特别应关注涉及优先归类、划分多个编码的界限、归类原则以及排他性的注释规定。

品目归类时实际上很多商品无需运用归类总规则二~五就能解决。

千万不能不看注释就忙于归类。

例如“超过100年的水墨画原件,有收藏价值”,水墨画原件是手绘的艺术品,查阅类、章标题应归入第97章。

看起来既是手绘画,也是超过100年的古物。

如作为前者似应归入品目97.01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如作为后者似应归入品目97.06超过100年的古物。

因为第97章章注四(二)规定品目97.06不适用于可以归入该章其他各品目的物品,所以超过100年的水墨画原件应归入品目97.01。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牢记注释和品目条文在归类时处于同样优先的地位。

如果忽视运用注释,就会误用规则三(三)从后归类的方法归入品目97.06。

商品编码表中基本上每一类、每一章都有注释,许多同学反映这么多注释该怎么记?我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只要对每类、每章涉及归类原则的注释进行强制性记忆(只要记主要意思),至于其它注释知道该类、该章有那么个注释就行了(如名词解释性注释),待实际归类时临时核对。

若能做到熟悉注释并加以正确运用,归类速度及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

5. 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进行归类归类总规则隐含地指出了商品归类的步骤应先确定品目,然后确定一级子目,最后确定二级子目。

严格遵守商品归类的步骤是正确进行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前提和保证,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八位数级)的具体归类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类、章:明确待归商品的特征,查阅类、章标题→列出可能归入的章标题→查阅相应章中品目条文和注释,如有明确规定则确定章→如无规定则运用归类总规则三的从后原则确定章。

注意这里所说的“待归商品的特征”是指决定商品属于不同类、章的特征,对于品牌、产地等不影响归类的特征则不用考虑。

例如:“深圳产人造圣诞树”,这个商品有两个影响章归类的特征:一是作为人造树归入第67章,二是作为圣诞节用品归入第95章,根据第67章章注一(五)“本章不包括玩具、运动用品或狂欢节用品(第95章)”,该商品应归入第95章。

而深圳是产地,它是不影响归类的因素不用考虑。

第二步确定品目(四位数级编码):查阅该章的各品目条文及类、章注,如有明确规定则确定品目→如无规定则运用归类总规则二~五确定品目。

例如:“烧结的白云石(作路基用)”,首先,根据商品特征确定章,该商品作为非金属矿产品归入第25章。

然后,根据第25章章注及品目条文确定品目,即按照品目条文,它既符合品目25.18,又符合品目25.17,但第25章章注三规定“既可归入品目25.17又可归入本章其他品目的产品,应归入品目25.17”,因此,该商品只能归入品目25.17。

第三步确定子目(五位~八位数级编码):比较所属品目的一级子目条文和子目注释。

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一级子目(五位数级),如无规定则运用变化了的归类总规则二~五确定一级子目。

依次重复前述程序,确定二、三、四级子目即六、七、八位数级子目,最终完成归类。

在这里需要注意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

商品归类的程序看似简单,但有时因简单图快或碰到不熟悉的商品,直接在商品所在的章中盲目的从子目条文搜寻待归商品的名称,一旦发现子目条文列有该商品就认为此编码就是正确答案,忘记了商品归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先品目后子目。

例如:1999年上半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黄大豆种子”,按照进出口商品归类的程序,该题应这样解答:黄大豆是含油果实,查阅类、章标题应归入第12章。

然后查阅品目条文,该商品看起来既可以按大豆归入品目12.01“大豆”,又可以按种子归入品目12.09“种植用的种子、果实及孢子”,根据第12章章注三的规定“品目12.09不包括品目12.01的产品”,所以该商品应按大豆归入品目12.01,进而按“种用”归入子目1201.0010。

但是不少同学确定了品目12.01后,忙于到子目条文寻找“黄大豆”,当发现品目12.01项下子目1201.0091有以“黄大豆“列名的子目后,就误将1201.0091作为本题答案。

因此,对于每一个进出口商品都要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归类,从而避免因归类程序上的错误造成所归编码的错误。

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大家平时下功夫,扎扎实实、点点滴滴地积累。

本篇小结本篇主要介绍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原则与方法。

因为进出口商品归类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顺利通关,所以作为一名报关员应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

要正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必须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掌握丰富的商品知识,正确使用归类依据并加强对注释的运用,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步骤进行归类。

通过本篇学习应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

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大家平时下功夫,扎扎实实、点点滴滴地积累。

思考题1.简述商品归类的步骤。

2.简述商品知识在归类时的作用。

3. 你认为应如何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