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多做题,少看书,熟体系,懂规则,抓重点,记特例。
”1.多做题,少看书。
也就是多做商品编码的题目,不用过多去看报关员考试教材中讲述的几十页关于商品编码各个类章的介绍。
正如前文所说,考试中非常难的编码并不多,只要考生抓住最基本的编码,那么本题拿到应该拿到的一半以上甚至二十六分以上的成绩就没有问题。
这样核心的问题就是看考生对这本编码书的体系掌握得熟不熟,是不是把当中一些特别的商品在平时都注意到了,是不是对品目的排列中一些例外的商品有大致的印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大量的题目。
做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晰体系、熟悉一般、记忆特例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做题,把这些零散的记忆积累起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框架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之下把那些常考的特例记下来。
惟其如此,考试才能查得又快又准。
有些人把商品编码看的很神秘,把商品编码的学习看得很深奥,到处搜寻查寻编码的秘诀,甚至会受到很多所谓的“专家”的蛊惑,总认为欲查对编码,必先了解商品;如果考试考不出分数,就是因为自己不了解商品,不了解商品,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是专家,似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查寻编码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无所不能,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能望题兴叹,自动放弃,所以大部分人对编码的学习就掉入这样一个意识怪圈,将所有的困难都归于客观原因。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想,有工作经验的人有多少是成天查编码的?有哪个进出口单位会成天面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无法确定归类的复杂商品?如果不是这样-----肯定不是这样,每个公司做的大多都是自己很熟悉的产品,那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又有几个是编码查寻高手?再说,有那么丰富经验的人大约也已经是报关员了,那还考什么报关员考试?这么一想,我们就明白了,参加报关员考试的考生基本都是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商品知识的菜鸟,对这群人我们高谈工作经验不但无聊而且荒唐。
没经验我们就有没经验的做法,我们面对的是考试而不是工作,培训辅导的目的不是让有经验的人变得更有经验,而是让完全不懂的人短期之内获得突破。
商品归类的技巧 经验

商品归类的技巧经验一、根据功能特点进行归类根据商品的功能特点进行归类是最常见和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可以将具有相似功能的商品放在一起,方便顾客查找和比较。
比如,将所有的家电产品归类为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将所有的家具产品归类为沙发、床、餐桌等。
这样做可以使顾客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提高购物体验。
二、根据使用场景进行归类商品的使用场景也是进行归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将商品按照使用场景进行归类,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比如,将所有的户外运动装备归类为登山用品、露营用品、健身器材等;将所有的厨房用具归类为烹饪工具、餐具、储存容器等。
这样做可以让顾客更方便地找到适合自己使用场景的商品。
三、根据顾客需求进行归类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归类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商品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来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将商品按照这些需求进行归类。
比如,将所有的化妆品归类为护肤品、彩妆、美发用品等;将所有的服装归类为男装、女装、童装等。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销售额。
四、根据价格和品牌进行归类根据商品的价格和品牌进行归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将商品按照价格和品牌进行归类,可以帮助顾客更好地进行比较和选择。
比如,将所有的手机归类为高端手机、中端手机、低端手机等;将所有的汽车归类为豪华车、中档车、经济车等。
这样做可以让顾客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预算和品牌需求的商品。
五、根据销售数据进行归类根据销售数据进行归类是一种基于实际销售情况来组织商品的方法。
通过分析商品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商品热销,哪些商品滞销,然后将商品按照销售情况进行归类。
比如,将所有的热销商品归类为畅销产品、爆款产品,将滞销商品归类为清仓产品、限时促销品。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库存和制定销售策略。
六、根据季节和节日进行归类根据季节和节日进行归类是一种根据时间因素来组织商品的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和节日的特点,将商品进行相应的分类和组合。
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方法在进行商品分类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展示商品,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
一、按照用途分类。
按照商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日用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让消费者更快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也方便商家进行库存管理和销售策略的制定。
二、按照材质分类。
另一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是按照商品的材质进行分类。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木质、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的质量和特点,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
三、按照功能分类。
按照商品的功能进行分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清洁用品、厨房用具、健康保健品、儿童玩具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商品的作用和效果,有利于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四、按照品牌分类。
按照商品的品牌进行分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国际大牌、国内知名品牌、新兴品牌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的品质和定位,也有利于品牌商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五、按照价格分类。
最后一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是按照商品的价格进行分类。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高端奢侈品、中档品牌、平价品牌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有利于商家进行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的制定。
总结。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商品的具体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以便更好地管理和销售商品。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一、商品分类标准1. 按照商品属性分类(1)食品类:包括生鲜、熟食、零食、饮料、粮油等。
(2)家居用品类:包括厨房用品、家纺、个人护理、清洁用品等。
(3)服装鞋帽类:包括男装、女装、童装、鞋帽、箱包等。
(4)电子产品类:包括手机、电脑、家电、数码配件等。
(5)文具办公用品类:包括文具、办公用品、体育用品等。
2. 按照商品用途分类(1)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洗发水等。
(2)节日礼品:如月饼、粽子、年货等。
(3)季节性商品:如夏季的防晒霜、冬季的保暖内衣等。
3. 按照商品品牌分类(1)国内品牌:如华为、美的、蒙牛等。
(2)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宝洁、苹果等。
二、商品管理方法1. 商品陈列管理(1)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商品新鲜度。
(2)根据商品属性和用途进行合理分区,方便顾客选购。
(3)采用有吸引力的陈列方式,提高商品展示效果。
2. 商品库存管理(1)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2)根据销售情况,合理调整库存,避免积压和断货。
(3)对滞销商品进行促销,提高库存周转率。
3. 商品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商品验收制度,确保进货商品质量。
(2)加强商品在库养护,防止商品损坏、变质。
(3)定期对商品进行抽检,确保销售商品质量。
4. 商品价格管理(1)制定合理的商品定价策略,确保价格竞争力。
(2)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商品价格。
(3)对促销商品进行价格优惠,吸引顾客购买。
5. 商品促销管理(1)策划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提高商品销售额。
(2)合理分配促销资源,确保促销效果最大化。
(3)评估促销活动效果,不断优化促销策略。
三、商品分类细化与优化1. 细分市场,满足不同顾客需求(1)针对不同年龄层、性别、消费能力的顾客,对商品进行更精细的分类。
(2)关注特殊人群需求,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商品分类。
2. 跨界融合,创新商品分类(1)结合时尚潮流,推出跨界商品组合,如运动与时尚结合的服装区。
商品归类工作的主要内容

商品归类工作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商品归类工作指的是对各种商品进行分类和整理的工作。
它在商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库存、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快速准确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
商品归类工作主要包括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标注等内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商品归类工作的主要内容。
商品归类工作的第一步是对商品进行分类。
商品的分类是根据商品的属性、功能、用途等特点进行划分。
通常可以按照商品的种类、品牌、规格、材质、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
服装可以根据性别、季节、类型(上衣、裤子等)进行分类;食品可以根据种类(饼干、巧克力、零食等)、口味(甜的、咸的)进行分类。
通过对商品进行细致的分类,可以方便后续的整理和检索工作。
商品归类工作还包括对商品进行编码。
编码是为了方便对商品进行唯一标识和管理。
通常可以采用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可以包括商品的种类、规格、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以及与具体商品对应的唯一编码。
通过编码,可以实现对商品的快速识别和管理,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商品归类工作还包括对商品进行标注。
标注是对商品进行标识和描述,以便于消费者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
标注内容通常包括商品名称、规格、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通过对商品进行清晰准确的标注,可以提高商品信息的透明度,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商品归类工作还需要进行库存管理、货架摆放、物流配送等工作。
库存管理是指对商品库存情况进行监控和调配,以确保商品供应充足;货架摆放是指根据商品的分类和特点,合理布局商品陈列区,提升商品陈列效果;物流配送是指根据商品的特性和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运输路线和方式,以确保商品安全、及时送达。
商品归类工作是商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标注以及库存管理、货架摆放、物流配送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优化商品信息管理,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商品归类的技巧 经验

商品归类的技巧经验商品归类是指将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以便于管理和销售。
正确的商品归类能够提高商品管理的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商品归类的技巧和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根据功能归类一个常见的商品归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的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商品的用途和功能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电子产品可以按照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功能进行分类;食品可以按照谷物、肉类、蔬菜、水果等功能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商品的归类更加清晰明了,方便消费者查找和购买。
2. 根据材质归类另一种常见的商品归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的材质进行分类。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通过将商品按照材质分类,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棉质、丝质、毛织等材质进行分类;家具可以按照木质、金属、塑料等材质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材质和风格的商品。
3. 根据价格归类商品的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归类,可以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合适的商品。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低价、中价、高价等价格区间进行分类;电子产品可以按照经济型、中档型、高端型等价格区间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符合自己预算的商品。
4. 根据品牌归类品牌是商品的重要属性之一,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常常会考虑品牌的声誉和质量。
根据商品的品牌进行归类,可以方便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不同的品牌进行分类,如国际品牌、国内品牌、时尚品牌等;电子产品可以按照不同的品牌进行分类,如苹果、三星、华为等。
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品牌和产品。
5. 根据销售渠道归类商品的销售渠道也是商品归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根据商品的销售渠道进行归类,可以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购物习惯选择合适的购物方式。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实体店销售、网店销售、专柜销售等销售渠道进行分类;食品可以按照超市销售、农贸市场销售、电商平台销售等销售渠道进行分类。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有例题)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有例题)第一节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商品归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目录结构的撑握情况,归类总规则的运用情况,归类总规则的运用情况,考查学生所具备的一般商品的归类技能、技巧。
为此,要求学生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必须熟悉《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的目录结构,真正理解有关品目条文、类注释、章注释、子目注释的含义,弄清归入不同品目相似商品的区别,学会运用归类总规则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弄清归入不同品目相似商品的区别,学会运用归类总规则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特别是总规则一和总规则六,即依据品目条文、子目条文及注释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
下面从不同角度分述商品归类的一般思路:一、根据品目条文进行归类的思路和范例品目条文和注释作为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就某个品目所含商品的范围而言,有些品目一目了然,品目条文非常简单,如品目0202的条文“冻牛肉”;有些品目在同一品目内包含多种相似商品(往往用分号将这些相似商品分开),要仔细分析这些相似商品的区别及所含商品的范围,如品目0306的条文中用两个分号分成三种不同范围的商品,第一种商品的范围为带壳或去壳的甲壳动物,只能是活、鲜、冷、冻、干、盐腌或盐渍的,不能蒸或用水煮,第二种商品的范围必须是蒸过或用水煮过的带壳甲壳动物,不论冷、冻、干、盐腌或盐渍,第三种商品的范围为供人食用的甲壳动物的细粉、粉粉、及团粒,若是用水煮过的去壳对虾均不符合该品目条文所含商品的范围(超出第三章所允许加工范围的甲壳动物归入品目1605)。
品目8419包含了两种不同范围的商品中,并用分号分开,分号前的商品必须是非家用的,不论是否用电加热,分号后的商品必须是非电热的,不论是否家用,若是家用电加热的商品则超出该品目所含商品的范围(此商品归入品目8516)。
进行商品归类时若遇到某种商品可归入两个及以上品的的情况,此时还可查看品目条文中是否出现“品目……的……除外”,若存在此条文,可根据该品目条文来确定商品的归类(见例5、例6)。
商品归类的定义

商品归类的定义商品归类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和划分,以便于商家和消费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选择商品。
商品归类在商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商品的销售量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商品归类的定义及其意义。
一、按照功能归类根据商品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将商品分为日用品、家电、服装、食品等不同的类别。
日用品包括洗护用品、清洁用品、厨房用品等;家电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等;服装包括男装、女装、鞋帽等;食品包括生鲜食品、干货、饮料等。
按照功能归类可以使消费者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二、按照销售渠道归类根据商品的销售渠道,可以将商品分为线上商品和线下商品。
线上商品是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的商品,如淘宝、京东上的各类商品;线下商品是指通过实体店铺进行销售的商品,如超市、商场中的各类商品。
按照销售渠道归类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购物习惯选择合适的购物方式。
三、按照品牌归类根据商品的品牌和制造商,可以将商品分为不同的品牌类别,如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运动品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饮料品牌。
按照品牌归类有助于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商品进行比较和选择。
四、按照价格归类根据商品的价格水平,可以将商品分为高档商品、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
高档商品是指价格较高的商品,如奢侈品、名牌商品;中档商品是指价格适中的商品,如一般品牌的服装、鞋帽等;低档商品是指价格较低的商品,如廉价品牌的家居用品、饰品等。
按照价格归类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商品。
五、按照销售季节归类根据商品的销售季节,可以将商品分为春夏季商品和秋冬季商品。
春夏季商品是指适合春夏季节穿戴和使用的商品,如短袖衣物、凉鞋等;秋冬季商品是指适合秋冬季节穿戴和使用的商品,如长袖衣物、棉鞋等。
按照销售季节归类有助于商家合理安排商品的上架和促销活动。
六、按照产地归类根据商品的产地,可以将商品分为国产商品和进口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摘自杨昇老师编著的《201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考点精讲》
尚睿英教育师资团队经过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多年考生答题的状况和心得,总结出了一套报关员考试中商品编码的学习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十八个字:
“多做题,少看书,熟体系,懂规则,抓重点,记特例。
”
1.多做题,少看书。
也就是多做商品编码的题目,不用过多去看报关员考试教材中讲述的几十页关于商品编码各个类章的介绍。
正如前文所说,考试中非常难的编码并不多,只要考生抓住最基本的编码,那么本题拿到应该拿到的一半以上甚至二十六分以上的成绩就没有问题。
这样核心的问题就是看考生对这本编码书的体系掌握得熟不熟,是不是把当中一些特别的商品在平时都注意到了,是不是对品目的排列中一些例外的商品有大致的印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大量的题目。
做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晰体系、熟悉一般、记忆特例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做题,把这些零散的记忆积累起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框架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之下把那些常考的特例记下来。
惟其如此,考试才能查得又快又准。
有些人把商品编码看的很神秘,把商品编码的学习看得很深奥,到处搜寻查寻编码的秘诀,甚至会受到很多所谓的“专家”的蛊惑,总认为欲查对编码,必先了解商品;如果考试考不出分数,就是因为自己不了解商品,不了解商品,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是专家,似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查寻编码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无所不能,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能望题兴叹,自动放弃,所以大部分人对编码的学习就掉入这样一个意识怪圈,将所有的困难都归于客观原因。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想,有工作经验的人有多少是成天查编码的?有哪个进出口单位会成天面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无法确定归类的复杂商品?如果不是这样-----肯定不是这样,每个公司做的大多都是自己很熟悉的产品,那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又有几个是编码查寻高手?再说,有那么丰富经验的人大约也已经是报关员了,那还考什么报关员考试?这么一想,我们就明白
了,参加报关员考试的考生基本都是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商品知识的菜鸟,对这群人我们高谈工作经验不但无聊而且荒唐。
没经验我们就有没经验的做法,我们面对的是考试而不是工作,培训辅导的目的不是让有经验的人变得更有经验,而是让完全不懂的人短期之内获得突破。
在商品编码学习方面,短期之内突破的方法就是狂做题。
而且这是迄今为止编者发现的最有效的编码学习方法。
如果考生能做1200个以上的编码练习,并且善于总结和记忆,考试中得26分以上的成绩应该没有问题。
2.熟体系
熟读HS编码书的目录,掌握21类商品的基本分类,对97章商品的章名能有模糊的印象,这样就能迅速定位所给商品的类别和章节。
近年来商品编码试题的特点是,普通的平常的商品所占比重很大,二十个题目中一般至少有十二题目根本不需要运用任何类注、章注、子目注,也不用归类总规则,在某个类别某一章节之下的某个品目中,能准确描述个商品的编码就在那里很明显地摆着,可很多考生翻遍全书找不着,从而造成了心理的慌乱和时间的浪费,最终影响了考试分数。
所以对编码的学习一定要立足于最基本的商品,要立足于对编码书编排体系的一个大致把握,要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能迅速准确定位的框架体系。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模糊记忆HS编码的21类商品,并对每章章名有个模糊的印象,甚至对每个章节之下的品目能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不是记忆,内容太多,记是记不住的)。
这样当看到一个商品名称后,大脑就会立即反应出应该在第几类第几章中去查找,甚至应该知道这个商品大约在这一章下的哪个品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查寻编码的速度。
为帮助考生对这21类商品有个大致的印象,我们搜集整理了以下口诀。
编码类别记忆口诀:
自然世界动植矿,一二五类在取样;三类四类口中物,矿产物料翻翻五;
化工原料挺复杂,打开六类仔细查;塑料制品放第七,橡胶聚合脂烷烯;
八类生皮合成革,箱包容套皮毛造;九类木秸草制品,框板柳条样样行;
十类木桨纤维素,报刊书籍纸品做;十一税则是大类,纺织原料服装堆;
鞋帽伞杖属十二,人发羽毛大半归;水泥石料写十三,玻璃石棉云母粘;
贵金珠宝十四见,硬币珍珠同类现;十五查找贱金属,金属陶瓷工具物;
电子设备不含表,机器电器十六找;光学仪器十八类,手表乐器别忘了;
武器弹药特别类,单记十九少劳累;杂项制品口袋相,家具文具灯具亮;
玩具游戏活动房,体育器械二十讲;二十一类物品贵,艺术收藏古物类;
余下运输工具栏,放在十七谈一谈;商品归类实在难,记住大类第一环。
3.懂规则
也就是学懂商品编码的六条归类总规则。
前文已经详细讲解过了,报关员考试中二十个商品编码题目,一般有二到五个题目会用到归类总规则,一般用到的都是归类总规则(三)所讲的“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三条原则,当然其他规则也会用到,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六个规则的应用。
4.抓重点
21类商品中,考试时并非每一类每一章都会考到。
近几年的考题大多集中在几个重点的类章中,所以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一定要把握重点。
经过对2001年至2008年真题统计,考核的重点类别如下:
每年会考3至4个题目,即考核分值在6至8分之间的类别有三个:
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
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第十六类“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
每年会考2至3个题目,即考核分值在4至6分之间的类别有:
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把第一、二、三类看做一个部分,即动植物及其产品类,在这个部分每年会考2个题目左右;
每年会考1至2个题目,即考核分值在2至4分之间的类别有:
第七类的第三十九章“塑料及其制品”;
第十类“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回收(废碎)纸或纸板;纸、纸板及其制品”。
以上类别之外的类别都是偶尔考起,可以不作为重点,反正考试的时候带着编码书进考场,不可能说没做过的题目就不会做,对偶尔碰到的陌生章节的题目,按正确的方法查就是了。
5.记特例
考试中除了数量最大的普通商品外,那些类章中做例外处理的商品是第二个考核重点,所以我们要把类注、章注、子目注中提到的那些例外的商品记下来,比如:“流动马戏团的马”,就是第1章“活动物”中的例外,要在第95章的供娱乐用的动物中查找(9508.1000)。
同时,还要记忆商品的别名,并了解一些基本的商品知识。
比如2001年考题中的“猴枣”,就是商品的别名,应该归入“黄药”,编码是0510.0010,如果考生不知道供药用的“黄药”包括了“牛黄、马宝和猴枣等”,这个题目是无法做对的。
此外,对于商品的学理名称和习惯叫法也要熟悉,否则也很难将所给商品与编码对上号,比如1998年考题中的“福尔马林”,若不了解它是甲醛的水溶液,就无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