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历史文化资料
中国地理:广东省(江门篇)

中国地理:⼴东省(江门篇)⼴东省地图中国地理:⼴东省(江门篇)别名“五⾢”的江门市,有“中国第⼀侨乡”的美誉,是著名的“中国侨都”。
江门市位于⼴东省中南部、珠江三⾓洲西部,濒临南海与佛⼭市、中⼭市、珠海市、阳江市、云浮市接壤。
江门市是粤港澳⼤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珠江三⾓洲西部地区的中⼼城市之⼀。
江门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是⼴府⽂化的代表城市之⼀,是重要的⼴府⼈聚居地之⼀。
江门市陆地总⾯积9506.92平⽅公⾥,海域⾯积2886平⽅公⾥;⼤陆海岸线长414.8公⾥,岛屿海岸线长400公⾥。
共有⼤⼩海岛561个,其中⼤于500平⽅⽶的130个,⾯积⼤于1平⽅公⾥的海岛有9个。
江门市下辖3个区: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4个市:台⼭市、开平市、鹤⼭市、恩平市。
常住⼈⼝近480万。
江门市⼈民政府驻蓬江区⽩沙⼤道西1号。
江门市地貌特征为北低西⾼,以低⼭丘陵为主;西南部及东南部及东部较低,以河⾕冲积平原和少数丘陵为主。
⽓候属亚热带季风⽓候:冬季盛⾏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春秋为转换季节;冬短夏长,⽓候宜⼈,⾬量丰沛,光照充⾜。
境内河流属珠江⽔系和粤西沿海诸河两⼤⽔系。
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紫荆⽊、⽩桂⽊、华南杉、吊⽪锥、绣球茜草、藤槐等;森林覆盖率为46.29%。
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蟒蛇、穿⼭甲、⼩灵猫、鸳鸯、苍鹰、⿊翅鸢、红隼、⾦钱龟、虎纹蛙等。
境内矿产主要有⽔泥灰岩、⽩云岩、钾长⽯、花岗岩、地热、矿泉⽔等。
江门市地图江门市主要景点有:1、新会区圭峰⼭国家森林公园、宋元崖⼭海战⽂化旅游区、⼩鸟天堂、圭峰⼭国家森林公园、宋元崖⼭海战⽂化旅游区、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梁启超故居、新会学宫(新会博物馆)、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崖⼭祠、叱⽯风景区、⽟台寺、⽯咀林⽒家庙、崖⼭古炮台、茶坑村、凌云塔、慈元庙、⼴东侨领博物馆、张将军家庙、礼乐围沙丘遗址、渔家风情园、葵博园等;2、蓬江区陈⽩沙纪念馆、五⾢华侨华⼈博物馆、中⼭纪念堂、中⼭公园、五⾢华侨⼴场、江门市美术馆、江门市规划展览馆、陈⽩沙祠、星光公园、司谏进⼠坊、新宁铁路北街站旧址、澜⽯风景区、东湖公园、江门海关旧址、洪圣公园、良溪古村、⼤西坑公园、南村进⼠⽯牌坊、济川桥、陈⽩沙钓鱼台旧址等;3、江海区⽩⽔带风景名胜区、龙光塔、茶庵寺公园(茶庵公园)、陈少⽩故居、礼东主灌河、江南⽂化⼴场、奇幻3D馆、绿化⼴场、南泉花园、外海陈⽒五⼤祠、釜⼭公园、粥锅亭等;4、恩平市歇马举⼈村、锦江温泉、⾦⼭温泉、河东名⼈⼭庄、歇马举⼈村、锦江温泉、⾦⼭温泉、河东名⼈⼭庄鳌峰公园、云礼⽯头村、熙春塔、恩平博物馆、温泉乐园、帝都温泉、冯如纪念馆、振韬祖祠、缉煕堂祠堂、⼭泉湾温泉酒店、岑洞峡⾕漂流、侨苑朝晖、冯燊故居、上凯岗⾰命烈⼠纪念碑、盛林⽣态旅游区、锦江⽔库旅游区等;5、台⼭市川岛旅游度假区、康桥温泉度假村、⼴海灵湖古寺、喜运来温泉、川岛旅游度假区、康桥温泉度假村【江⼭多娇】国际⽂旅展贸城、梅家⼤院(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北峰⼭国家森林公园、⿊沙湾海浴场、台⼭市博物馆、⼴海⽯窟、北峰⼭探险漂流、蛮陂头⽔电站、岭南⼩九寨、富都温泉、下川岛王府洲旅游度假区、上川岛猕猴省级⾃然保护区等;6、开平市开平碉楼⽂化旅游区、⽴园、⾃⼒村碉楼群、梁⾦⼭风景旅游区、开平碉楼⽂化旅游区、⽴园马降龙碉楼群、锦江⾥碉楼群、开平市博物馆、⾚坎南楼、周⽂雍陈铁军烈⼠陵园、泮村灯会、⾹江温泉、迎龙楼、⾚坎古镇(⾚坎欧陆风情街)、开平学宫、荣桂芳等;7、鹤⼭市古劳⽔乡、⼤雁⼭风景区、鹤⼭市博物馆、梁赞故居、仙鹤湖、植亭陆公祠、关帝庙、⾦⽔台漂流、⽴轩宋公祠、昆东宋⽒⼤宗祠、德明祖祠、节孝流芳牌坊、⼴东⼈民抗⽇解放军司令部旧址、蟹眼泉、马⼭叠翠、鹤顶亭、北湖映⽉、⼤凹关帝庙等。
江门五邑的由来

江门五邑的由来江门的得名江门处于西江下游,它对水的依赖甚深,甚至它的名字也因西江而起。
资料记载,宋代西江在新会出海,西江支流蓬江切过蓬莱山(亦称狗山)(原江门一中所在地)和烟墩山(今蓬苑广场附近),这里因两山对峙而被称为“江门”。
五邑首府江门建市前是新会县的属地。
元末明初年间,江门已初形圩集,因水陆交通便利而逐渐成为五邑和邻近四乡的商品集散地,工商业繁荣。
康熙《新会县志》疆域图中已标有“江门”地名。
鸦片战争后,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江门镇被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在北街设置了江门海关。
为广东八大关之一。
据统计,1923年,经江门海关查验的进出境旅客为65.3万人次,是江门常住人口的60多倍。
江门在新会及西江流域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贸易中心,1925年首次成为省辖市,以后又几经变更,成为新会的镇,进而成为独立建制的县级市。
1983年,江门市从佛山专区分离,升格为地级市,成为五邑地区的首府。
从政区建置的沿革来看,五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由新会转到了江门,实际上是五邑地区由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向以商贸发展为主演变的必然结果。
从四邑到五邑五邑地区行政建置的兴革,行政机关驻地的迁移,隶属关系的变更,辖区范围的伸缩等人文地理现象,深受本地区政治管理需要、经济发展规律和语言习俗的影响。
一、五邑建制,历史悠久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包括五邑地区在内的岭南大地是土著居民南越民族的聚居地,处于“各有君长”的散乱无序状态,越族各部落、支族互不统属,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组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今五邑地区的新会、台山、鹤山归南海郡管辖,开平、恩平则为桂林郡属地。
西汉时,开平、恩平改属合浦郡。
五邑以建置时间为序,先后是恩平、新会、台山、开平、鹤山。
恩平:最早设县是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始称“思平县”,县治大致在今恩平良西镇恩平铺,辖今恩平全境及阳江、阳春部分地区。
江门历史名人

江门位于西江下游,濒临入海处,水路交通发达。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粤海关在江门开设征税口。
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逐步开放通商口岸。
1897年,英国根据《中英缅甸通商条约》专款开辟江门为离开澳门后进入西江的第一个客货停靠站。
为停靠商船的口岸。
1902年又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8款和第10款,在北街设立海关,辟江门为通商口岸。
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设立,办理稽征事务,管理进出口船只。
江门海关的设立,对江门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戊戌政变后,回家乡新会从事教育事业。
梁启超闻得清廷颁诏,废科举、兴学堂,立即找知县商量,筹办新会师范学堂;不久,又办起官立新会中学堂。
抗日战争时期留守在新高鹤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歼灭顽军的战斗。
1945年2月上旬,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挺进恩阳后,国民党军对皂幕山抗日根据地发动“第二期进攻”,3月3日,国民党军挺五纵队一部及鹤山自卫总队共500余人,围攻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白水带乡,鹤山自卫总队第十中队占据白水带乡的“联昌”、“厚福”两座炮楼。
5月3日晚,坚持在新高鹤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二、第三团和独立营共300余人,在严尚民等指挥下,从元坑出发,午夜抵达白水带,将两座炮楼的顽军重重围困,发起攻击,顽军自知无法抵抗,遂缴械投降。
共俘敌2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10余支。
重新收复了白水带抗日根据地。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莲塘乡杏圃村人。
冯如在旅美华侨的支持下,于1909年9月21日制成一架可以飞行的飞机,成为中国第一个飞行家,也是第一个飞机设计师。
1911年2月22日,冯如宣布试制飞机成功和正式成立以“壮国体、挽利权”为宗旨的广东飞行器公司,并迁回祖国的广州,致力发展祖国航空事业。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广东光复,冯如即连同自制的飞机及助手一起参加革命,被任命为飞机队飞机长。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2 、五邑侨乡文化专题(新)

江门战略---回眸十一五
辉煌“十一五” “十一五”亮点 亮点四:区域合作扩展旅游市场 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分别与香港、澳门签订了 旅游合作协议,与珠海、中山、深圳、东莞、佛山、 惠州、肇庆等城市签订旅游紧密合作协议,组织开 展区域万人有等活动,带动了全线短线有、自驾游。 在省外,与十几个省市建立了旅游业紧密合作关系, 并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同时在2009年,还在全国 重点城市、地区设立了20个江门旅游联络处,以点 带面拓展旅游大市场。如今,江门市的客源结构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外省及外国游客纷至沓来。
江门战略---回眸十一五
辉煌“十一五” “十一五”亮点 亮点一:旅游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十一五”期间,江门市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过夜游客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2%,旅游总 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2%。今年1--9月,我 市接待过夜游客789.52万人次,全省排名第 五。
江门战略---回眸十一五
江门战略---回眸十一五
辉煌“十一五” “十一五”亮点 亮点二:一批品牌旅游区相继建成 在“十一五”期间,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平碉楼与 村落申遗成功,使我市拥有了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另外,古 兜温泉、锦江温泉、台山川岛、富都温泉荣获国家4A级旅游 区称号;台山北峰山被评定为国家森林公园;鹤山大雁山被 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台山国华台电被评定为全国工农业族 游示范点;新会小鸟天堂、恩平凤凰生态乐园被评定为广东 最美乡村旅游区(点),恩平歇马村歇马举人村、那吉镇石 头村和开平自力村被评定为广东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旅游示 范区(点)。新会古井镇等四个村镇被省旅游局授予“广东 省旅游特色县镇村”称号,鹤山双桥村等7个村镇被授予 “广东省旅游特色村”称号。
江门战略---回眸十一五
五邑历史文化

五邑历史文化(1732言“四邑”,也是包括赤溪的。
反而是现在的江门地区人,四邑话流行的区域,因此定名为“四邑话”。
有的特色,将是江门市的一大损失。
语言、文化,再者说,既然“四邑”之广义,也能包含鹤山邑,又何苦“推陈出新”,鹤山邑既也是从四邑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
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现已达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州107个国家和地区。
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中,分布在亚洲地区的占20%,美洲占70%。
近年来,江门市大手描绘蓝图,不断加大城建资金投入,陆续完成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包括有:东湖公园、东湖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长堤风貌街、釜山公园、玉湖公园、体育公园、名人广场、冈州广场等,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到了江门,最不可不看的就是遍布在乡间、竹林间的碉楼。
在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弯曲的小河缓缓流过,密实挺拔的竹林中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碉楼,每一座碉楼的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寻迹碉楼,就像打开一幅幅侨乡画卷,走进一幕幕历史往事。
除了碉楼以外,江门山水园林比比皆是。
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口镇的“立园春晓”、开平的“碉楼奇观”、恩平的“温泉仙境”、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的“雁影波光”等。
到了江门,最不可不看的就是遍布在乡间、竹林间的碉楼。
在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弯曲的小河缓缓流过,密实挺拔的竹林中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碉楼,每一座碉楼的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寻迹碉楼,就像打开一幅幅侨乡画卷,走进一幕幕历史往事。
除了碉楼以外,江门山水园林比比皆是。
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口镇的“立园春晓”、开平的“碉楼奇观”、恩平的“温泉仙境”、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的“雁影波光”等。
江门简介介绍

四邑话是江门地区一种独特的粤语分支,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等地,其语音和词汇与广州话有所区别。
1
2
3
江门地区的舞龙舞狮活动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和其他重要节日,民间团队会表演舞龙舞狮,以祈求平安吉祥。
舞龙舞狮
江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侨乡文化深厚,许多古建筑、祠堂、会馆等保存完好,展示了侨民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江门地区的科研机构积极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03
02
01
05
CHAPTER
未来展望
江门市将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力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产业多元化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
03
生态旅游与文化传承
挖掘和传承江门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的良性循环。
01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02
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02
CHAPTER
经济产业
江门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品牌,涵盖了家电、汽车、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制造业基础雄厚
江门制造业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创新与研发
江门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等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
江门侨乡文化总结汇报

江门侨乡文化总结汇报江门是中国闻名的侨乡之一,从明代开始,就有大量的侨民移居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他们在异国他乡劳动、经商,积攒了财富,同时也带回了各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这些侨乡文化对江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江门侨乡文化进行总结和汇报。
江门侨乡文化以多元性和包容性为特点。
众多侨乡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历史,使江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
侨乡文化的元素包括语言、饮食、宗教、建筑等方面。
华侨的语言特点和口音都对江门方言产生了影响,使江门方言的发展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饮食方面,侨乡文化的影响使得江门融合了海外的各种风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门菜。
宗教方面,基督教、佛教等信仰也得以广泛传播,并在江门社会文化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筑方面,侨乡文化的影响使得江门建筑风格多样,有西式建筑和东南亚风格的建筑。
江门侨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侨乡社团的努力。
特别是侨乡社团在传承和发展侨乡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侨乡社团为侨胞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包括举办文艺演出、舞龙舞狮、庙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江门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江门侨乡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此外,侨乡社团还在慈善救助、教育支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江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江门侨乡文化的发展还得益于相关政策的支持。
江门市政府积极推动侨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政府加大对侨乡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支持侨乡社团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鼓励侨乡文化的创新和研究,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推动侨乡文化的国际传播。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江门侨乡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江门侨乡文化是江门的重要文化资源。
侨乡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江门注入了活力,丰富了江门的文化氛围。
侨乡社团在传承和发展侨乡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的支持也为侨乡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相信,在侨乡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创新下,江门侨乡文化将会更加繁荣,为江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江门开平碉楼攻略

广东省江门开平碉楼攻略江门是广东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许多文化和历史遗迹。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开平碉楼了。
开平碉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本文将为您介绍广东省江门开平碉楼的相关信息,以及旅游攻略,让您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并且参观开平碉楼。
1. 开平碉楼的历史与背景介绍开平碉楼建于明代,是中国南方民居建筑的瑰宝。
它们起初是为了防御入侵者而建造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居和聚会场所。
碉楼一般为砖木结构,外观华丽,内部安全。
开平碉楼凭借其特殊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历史地位,成为了江门市的重要旅游景点。
2. 著名的开平碉楼及其特点开平碉楼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包括五佛楼、大鹏碉楼、鹰爪殿等。
其中,五佛楼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它是明代的一座石质碉楼,高达五层。
五佛楼结构独特,上层楼顶供奉有五尊观音菩萨,故得名五佛楼。
而大鹏碉楼则以其巨大的体积和宏伟的外观闻名。
它是开平地区最高的一座碉楼,可以远眺江门市区景色。
3. 游览开平碉楼的注意事项在参观开平碉楼时,游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首先,尊重碉楼的历史和文化,不要随意触碰碉楼的文物和建筑。
其次,穿着舒适,以便长时间的步行参观。
最后,遵守导游和工作人员的规定,保持秩序,不要随意破坏公共设施。
4. 开平碉楼的美食推荐除了欣赏碉楼的壮丽景色,游客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
开平有许多著名的特色小吃,例如开平牛肉丸、开平口水鸡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而吸引游客。
5. 其他值得游览的景点除了开平碉楼,江门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游览的景点。
例如,江门古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水乡古城,保留着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产。
此外,江门的水乡风景也是一大亮点,游客可以选择乘船游览江门河系,欣赏美丽的水上风景。
6. 最佳旅游季节和交通指南江门的旅游季节以秋季和冬季为佳,此时天气宜人,非常适合户外观光。
至于交通指南,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飞机至江门机场,或者选择乘坐火车、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前往江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以前,江门现在所在地还是新会县地域内的一片汪洋大海,在八百年前,在珠三角西部西江边泥沙冲积出一片平原,就是江门现时所在地。
七百多年前的江门是新会的一个圩场,因位于蓬江边,而蓬莱、烟墩两山犹如蓬江的两扇大门而得名。
当年的外海、白石、白沙、水南四乡村民多乘圩船来这里“趁圩”,登岸的水闸门口就刻有“江门”二字,两旁还刻有“一条大路通南北,两岸小贩卖东西”的对联。
“南北”对“东西”十分有趣。
据说现在的企龙街,仍能寻觅到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
明朝时期,江门已发展成新会规模最大的一个镇、“趁罢江门圩,商船夺港归”,“风雨江门罢晚圩,隔船灯火夜呼卢”,“千艘如蚁集江门”当时的景象十分繁荣,“江门晚渡”也成为那时的新会八景之一。
清乾隆、嘉庆年间是江门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到了道光年间,江门与佛山、陈村、石龙并称广东四大商业重镇,全镇建有40多条街道,商铺房舍鳞次栉比,客商云集,成为当时广东的大城镇之一。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受英国侵华影响,江门被英国指定强行辟为通商口岸,翌年又设宴了北街净善,是当时广东外贸“八大关”之一。
这时的江门一方面是大量洋货流入,同时又有大量原料、土特产从这里出口,市内车水马龙,洋货充斥,成了一个灯红酒绿的繁荣商业城,人称“江门商埠”。
1949年江门解放,城区建设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1983年被定为为省地级市,2002年新会并入江门,成为一个水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实力位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32位。
现在江门下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市内多条公共巴士线路通达各商业区和旅游景点,长途豪华巴士直通省内外各大中城市和香港。
外海、新会两个港澳码头,水上快船可直达香港、澳门,是粤西重要的交通走廊。
市区内拥有众多星级豪华酒店,并有东湖公园、陈白沙纪念馆、白水带和茶庵等寺庙古迹,而蓬江两岸的长堤骑楼街、长堤广场和常安步行街,更是充满侨乡的民俗风情。
春节舞狮、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成为游人云集的地方。
如今的江门是五邑的中心城市,被称为侨乡的“侨都”。
江门市,约形成于14世纪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是五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著名侨乡的首府。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
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
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
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
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
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
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
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
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
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
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
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
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
2002年9月撤销县级新会市设立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区辖原县级新会市的会城镇、大泽镇、司前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崖门镇、双水镇、罗坑镇、大鳌镇、睦洲镇,区人民政府驻会城镇,将原县级新会市的棠下镇、荷塘镇、杜阮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
江门市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
共同的历史,同出一宗的地缘人缘,加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展现
出丰富的民俗风情。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
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现已达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州107个国家和地区。
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中,分布在亚洲地区的占20%,美洲占70%。
近年来,江门市大手描绘蓝图,不断加大城建资金投入,陆续完成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包括有:东湖公园、东湖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长堤风貌街、釜山公园、玉湖公园、体育公园、名人广场、冈州广场等,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到了江门,最不可不看的就是遍布在乡间、竹林间的碉楼。
在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弯曲的小河缓缓流过,密实挺拔的竹林中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碉楼,每一座碉楼的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寻迹碉楼,就像打开一幅幅侨乡画卷,走进一幕幕历史往事。
除了碉楼以外,江门山水园林比比皆是。
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口镇的“立园春晓”、开平的“碉楼奇观”、恩平的“温泉仙境”、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的“雁影波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