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4)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4)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完颜守贞本名左靥,大定改元,除彰德军节度副使,迁北京留守。

二十五年,起为西京警巡使。

世宗爱其刚直,授中都左警巡使,迁大兴府治中。

御史台奏守贞治有善状,世宗因谓侍臣曰:“守贞勋臣子,又有材能,全胜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

”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

时上新即政,颇锐意于治,尝问汉宣帝综核名实之道,其施行之实果何如。

守贞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以对。

上曰:“行之果何始?”守贞曰:“在陛下厉精无倦耳。

”久之,进尚书左丞。

明昌三年夏,旱,天子下诏罪己。

守贞惶恐,表乞解职。

乃出知东平府事。

命参知政事夹谷衡谕之曰:“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

”仍赐金币、厩马,以宠其行。

它日,上问宰臣:“守贞治东平如何?”对曰:“亦不劳力。

”上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诚有余矣。

”四年,召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

上尝叹文士卒无如党怀英者,守贞奏进士中若赵沨、王庭筠甚有时誉。

上曰:“出伦者难得耳。

”守贞曰:“间世之才,自古所难。

然国家培养久,则人材将自出矣。

”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

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

朝廷正人,多出入门下。

承安元年,降授河中防御使。

五年,改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

久之,迁知都府事。

时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安抚,乃移知济南府,卒。

上闻而悼之。

谥曰肃。

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

(选自《金史·完颜守贞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字体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B.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C.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D.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改元,旧时新皇帝即位时,不用前朝君主的年号,而在即位之次年改用新的年号。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9分)郭彦,太原阳曲人也。

其先从宦关右,说居冯翊。

彦少知名,太祖临雍州,辟为西曹书佐。

寻除开府仪同主簿,转司空记室、太尉府属,迁虞部郎中。

大统①十二年,初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除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

是时,岷州羌酋傍乞铁匆与郑五丑等寇扰西部。

彦从大将军宇文贵讨平之。

魏恭帝元年,除兵部尚书。

仍以本兵从柱园于谨南伐江陵。

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六官建,拜民部..中大夫。

孝闵帝②践祚,出为沣州刺史。

蛮左生梗,未遵朝宪。

至于赋税,违命者多。

聚散无恒,不营农业。

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余粮。

亡命之徒,成从赋役。

先是以沣州粮储乏少,每令荆州递送。

自彦莅职,仓庾充实,无复转输之劳。

齐南安城主冯显密遣使归降,其众未之知也。

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及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以南安无备,即引军掩袭。

显外兵参军邹绍既为彦所获,因请为乡导。

彦遂夜至城下,令绍诈称显归。

门者开门待之,彦引兵而入,遂有其城。

俘获三千余人,晋公护嘉之,进爵怀德县公,邑一千户。

以南安悬远,寻令班师。

及秩满..还朝,民吏号泣送彦二百余里。

保定四年,晋公护东讨。

彦从尉迟迥攻洛阳。

迥复令彦与权景宣南出汝颍。

及军次豫州,彦请攻之。

景宣以城守既严,卒难攻取,将欲南辕,更图经略。

彦以奉命出师,须与大军相接。

若向江畔立功,更非朝廷本意。

固执不从,兼画攻取之计。

会其刺史王士良妻弟董远秀密遣送款,景宣乃从。

于是引军围之,士良遂出降。

仍以彦镇豫州,增邑六百户。

属纯州刺史樊舍卒,其地既东接陈境,俗兼蛮左,初丧州将,境内骚然。

朝议..以彦威信著于东南,便令镇抚。

彦至,吏人畏而爱之。

天和四年,卒于位。

赠小司空、宜鄜丹三州刺史。

(选自《周书·郭彦传》)注:①大统,西魏废帝的年号。

②孝闵帝,北周皇帝宇文觉。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

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

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都,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

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

”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

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

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

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①,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

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

”士逊曰:“此盛德事也。

”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

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B.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C.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D.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解析:选D。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诊断与突破学案3《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诊断与突破学案3《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学案3 如何保证四类关键虚词的翻译到位学案略语文言虚词在表情达意中作用很重要。

新课标全国卷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考查虚词,而是把虚词放在翻译中考查,而且考查不刻意,带有随机性,有时会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

考生对此不可随便处之,在二轮复习中应强化《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其他常用虚词及复音虚词的翻译意识,做到只要“遇到”就能“抓住”,只有“抓住”(译到位)才能抓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

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

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九年,擢直隶巡抚。

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

成龙复疏请,从之。

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

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

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

”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

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

(《清史稿·于成龙传》,有删改)(1)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于成龙)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追查其踪迹线索)抓到案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

得分点狱、辄、踪迹。

(2)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

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求朝廷赈灾。

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

得分点以、被、贪墨、论。

(3)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

父莫豆干,以贵著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

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①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

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

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

除.武骑常侍。

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

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

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

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

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

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

除郢州刺史。

师还。

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②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

贵一发而中。

帝笑曰:“由基③之妙,正当尔耳。

”进开府仪同三司。

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

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

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

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

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

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

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

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

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

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

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薨.。

赠太傅,谥曰穆。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 ①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

②侯:箭靶。

③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B.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C.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D.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解析:选C 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李祏是自己聚众谋反,不是反张遁,所以在“反”和“张遁”中间要断开,由此排除B项和D项;因为李祏和张遁都是谋反的人,所以宇文贵命令攻打的应是李祏和张遁,“祏”和“及遁”中间不可断开,由此排除A项。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

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

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

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

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

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

及居蜀,尤有善政。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

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

老媪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

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

”母子遂相慈孝。

人皆以公为仁恩。

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

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

”公益感激自励。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

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

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

”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

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

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

”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

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

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

今其状应.法。

”乃谥曰“简肃”。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苗授,字授之,潞州人。

父京,庆历中,以死守麟州抗元昊者也。

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至供备库副使。

王韶取镇洮,授为先锋,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

休士二日,羌.复要于架麻平,注矢如雨,众惧,授令曰:“第进毋恐!毡牌数百且至。

”行前者传呼,羌惊乱。

力战数十,斩首四千级。

又破之于牛精谷,取珂诺城,尽得河湟地。

知德顺军,三迁西上阁门使。

鬼章寇河州,诏授往,一战克撒宗,论功第一,加四方馆使、荣州刺史。

从燕达取银川,降木征,加引进使、果州团练使。

召使契丹,神宗劳之曰:“曩香子之役,非汝以寡击众,几败吾事。

”以为秦凤副总管,徙熙河,复知河州。

副李宪讨生羌于露骨山,斩首万级,获其大酋冷鸡朴,羌族十万七千帐内附,威震洮西。

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徙知雄州、熙州。

元丰西讨,授出古渭取定西,荡禹臧花麻诸族,降户五万。

城兰州,遇贼数万于女遮谷,登山逆战,败退伏垒中,半夜遁去。

授逾天都山,焚南牟,屯没烟,凡师行百日,转斗千里,始入塞。

授遇事持议不苟合。

初在德顺,或议城篯南,授曰:“地阻大河,粮道不济,非万全计也。

”役即止。

师征灵武,诏令援高遵裕,即条上进退利害甚切。

历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节度观察留后。

元祐四年,提举上清太平宫,复使殿前。

薨,年六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庄敏。

(节选自《宋史·苗授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B.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C.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D.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生,亦称国学生,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黄师雍,字子敬,福州人。

宝庆二年,举进士。

诏为楚州官属。

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

李全反状已露,师雍密结都统时青图之,谋泄,全杀青,师雍不为动,全亦不加害。

秩满,朝议褒异,师雍耻出史弥远门,不往见之。

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

李宗勉、赵必愿、赵汝谈皆荐之。

师雍慕徐侨有清望,欲谒之,会其有召命,师雍曰:“今不可往也。

”侨闻而贤之,至阙,以其学最闻,宗勉在政.府,力言于丞相乔行简,行简已许以朝除。

师雍以书见行简,劝其归老,行简不悦,宗勉之请遂格。

知遂之龙溪,转运使王伯大上其邑最。

行简罢,宗勉与史嵩之入相,召师雍审察,将至而宗勉卒。

嵩之延师雍,密示相亲意,师雍不领。

嵩之独相,权势浸盛,上下惧祸,未有发其奸者。

博士刘应起首疏论嵩之,帝感悟,思逐嵩之。

师雍拜监察御史,首疏削金渊秩,迭外居住。

嵩之终丧..,师雍上疏论列,帝即其日诏勒令致仕。

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师雍与丞相郑清之故同舍,然以劾刘用行、魏岘皆清之亲故,清之不乐。

清之犹冀师雍少贬,师雍曰:“吾欲为全人。

”终不屈。

数月,坦卒劾师雍及高斯得俱罢。

久之,以直宝文阁奉祠,陈垓又嗾同列寝之。

清之卒,起师雍为左.史,既而迁礼部侍郎,命下而卒于江西官舍。

师雍简淡寡欲,靖厚有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正之辨甚明,视外物轻甚,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名节,无愧师友云。

(节选自《宋史·黄师雍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B.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C.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D.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答案 A解析可以从动词谓语的角度分析,找到语句的主语、宾语、状语等,以此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

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

善谈论,义理精微。

超性好施,一日中散与亲故都尽。

其任心独诣,皆此类也。

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

温迁大司马,又转为参军..。

温英气高迈,罕有所推,与超言,常谓不能测,遂倾意礼待。

超亦深自结纳。

时王珣为温主簿,亦为温所重。

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超髯,珣短故也。

寻除散骑侍郎。

温怀不轨,欲立霸王之基,超为之谋。

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太和中,温将伐慕容氏于临漳,超谏以道远,汴水又浅,运道不通。

温不从,遂引军自济入河,超又进策于温曰:“清水入河,无通运理。

若寇不战,运道又难,因资无所,实为深虑也。

今盛夏,悉力径造邺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阵而走,退还幽朔矣。

若能决战,呼吸可定。

若此计不从,便当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

若舍此二策而连军西进,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

”温不从,果有枋头之败,温深惭之。

谢安尝与王文度共诣超,日旰..未得前,文度便欲去,安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其权重当时如此。

凡超所交友,皆一时秀美,虽寒门后进,亦拔而友之。

及死之日,贵贱操笔而为诔.者四十余人,其为众所宗贵如此。

性好闻人栖遁①,有能辞荣拂衣者,超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仆竖,费百金而不吝。

又沙门..支遁以清谈著名于时,风流胜贵,莫不崇敬,而遁常重超,以为一时之俊,甚相知赏。

(选自《晋书卷六十七》)【注】栖遁:通指隐居、遁世、退隐,也喻指不问政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B.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C.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D.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参军,官名,负责参谋军事的幕僚。

B. 日旰,即正午,太阳正当顶的意思。

C.诔,古代文体,指哀悼死者的文章。

D. 沙门,出家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郗超年少时性格十分任性和独行其是,且爱好施舍。

他曾经在一天之内就把家中库房里的钱财全部分散给了亲朋故旧。

B. 郗超有旷世之才,深受大司马桓温的礼遇。

他经常指出桓温所看重的另一下属王珣的短处,既让桓温高兴,又惹桓温恼怒。

C. 郗超有军事天才,善于谋划。

当桓温计划攻打北魏慕容氏时,他向桓温进献了两条计谋,桓温因为没有听从而落得大败。

D. 郗超喜欢结交知识分子,提拔优秀的年轻人。

尤其对那些喜欢清谈的人才,他不惜花费重金为他们修房造屋、购买衣物。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度便欲去,安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其权重当时如此。

(2)凡超所交友,皆一时秀美,虽寒门后进,亦拔而友之。

【答案】1. C2. B3. B4.(1)王文度打算离开,谢安道:“你就不能为了性命,先忍一忍吗?”郗超当时权势的高重就像这个样子。

(2)凡是郗超所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即使是贫寒人家的年轻人才,郗超也提拔他们并且把他们当做朋友。

【解析】1. 题中,“进”和“退”是一组反义词,“速决”和“愆乏”意思也相反,故可考虑含有它们的是两个对称性语句,可在“速决”和“愆乏”之后分别断句;“此势”是“因”的介宾词,其后可断句;“日月相【参考译文】郗超,字景兴,还字嘉宾。

年轻时卓越超群,放荡不羁,有旷世之才,在文人和知识分子中中交游广泛。

他善于清谈,见解义理精妙入微。

他个性喜好施人钱财,他曾在一天之中就把家里库中钱财全部分散给了给亲朋故旧,他的任性和独行其是,都像这件事一样。

桓温被升官为征西大将军后征召郗超进入桓温幕府,担任府椽,后改任大司马参军。

桓温英气高迈,很少推崇他人,但在与郗超交谈之后,却认为他的见识深不可测,因此尽心礼待。

而郗超也一心追随桓温。

当时王珣担任桓温的主簿,也被桓温所看重。

幕府中的人都说:“参军是大胡子,主簿是矮子,他们都既能让主公喜欢,也能让主公生气。

”原来郗超是个大胡子,王珣是个矮子,所以人们这样说。

不久,郗超被任命为散骑侍郎。

桓温心里有造反的思想,想篡位当上皇帝,郗超替他出谋划策。

谢安同王坦之曾经到桓温那里谈论政事,桓温让郗超藏在幕帐内躺着偷听,风把幕帐吹开现出了郗超,谢安笑着说:“郗先生真可说是进入幕府的嘉宾啊。

”太和年间,桓温将要在临津攻伐北魏的慕容部族。

郗超以道路遥远为理由极力劝谏,认为汴水久未浚治,会影响漕运。

桓温不听,执意进军,并由济水进入黄河。

郗超再次劝谏,向桓温进献计谋说:“将清水引入黄河,不会打通运河河道。

如果敌人据守不交战,我军的粮道就会断绝,将无从得到资助,实在值得深深担忧啊。

现在正值盛夏,我们应当全力直接攻打邺城,敌军惧怕主公您的威略,一定会望风而逃,退回到北方的幽州和朔州。

如果主公您不听从我这个计策,那就可以把军队驻扎在黄河和济水边上,坚守河道,控制漕运,储蓄充分的粮食等到年夏天再继续进攻。

这样虽然有些拖延战事,但是最后也一定能取得胜利。

如果放弃这两个计策,让部队向西进军,就可能向前进不能速战速决,而向后退就一定会产生失误而导致困境。

敌人会借这个机会拖延战事。

况且北方冷冻来得早,我们的军队很少有穿皮毛衣衫的,我担心他们难以度过冬天,碰到的困难不只是没有粮食而已。

”桓温不听从他的建议,果然后来有枋头的败仗,桓温十分惭愧。

谢安曾与王坦之一同去拜访郗超,一直等到天色已晚也未能入见。

王坦之打算离去,谢安道:“你就不能为了性命,先忍一忍吗?”郗超当时权势的高重就像这个样子。

凡是郗超所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即使是贫寒人家的年轻人才,郗超也提拔他们并且把他们当做朋友。

到郗超死去的那天,拿起笔为郗超写诔文的人不管是富贵的和贫贱的有四十多人,郗超就是这样被大家所尊重。

郗超喜欢那些隐居、退隐的人,若果有辞去荣华富贵的人,郗超就为他修造房屋,制作家具和服装,豢养奴仆,即使是耗费百金也不吝惜。

还有,佛门和尚支遁凭着清谈在当时很出名,风流倜傥,显贵一时,没有谁不崇敬他。

然而支遁非常看得起郗超,认为郗超是当时的俊杰之才,他们互相十分了解和欣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

年十二能文。

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

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

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

方今小人在位,毒痡四海,而公顾屏弃田里。

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

”恕奇其言,笑而不答。

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疏入,不报。

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

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

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

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书曰:“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

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

致仕尚书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竑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

”帝得疏,颔之。

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

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

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

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

”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

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

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

”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

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

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慨对簿曰:“智见经筵以寒暑辍讲,午朝以细事塞责,纪纲废驰,风俗浮薄,生民憔悴,边备空虚,私窃以为忧。

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

”谳者承吉意,竟谪广东石城。

智至广东,总督秦纮檄召修书。

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

天启初,追谥忠介。

(选自《明史·邹智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B.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C.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D.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县城举行的考试,因考期在八月,故又称为秋试、秋闱。

B.侍班,指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主,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宜,即“入直”。

C.三木,桎、梏、拲合称“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刑具,因为是木制的所以称为三木,一般借指较重的罪行。

D.对簿,指受审问。

簿,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

在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智生性耿直。

他路过三原,拜见退休尚书王恕,为王恕的遭遇打抱不平,并表达了上书天子的意愿,王恕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B.邹智嫉恶如仇。

万安、刘吉、尹直把持朝政,他十分愤恨,等到孝宗即位时,便对此三人进行弹劾,后来刘吉被罢免,所以对邹智怀恨在心。

C.邹智向皇帝推荐王恕,等到王恕受诏进京后,又建议王恕先拜见皇帝陈述弊政,后接受官职,否则难以再见到天子。

D.邹智与御史汤鼐意气相较,关系友善,他们经常在一起品评人物,理论朝纲与民生。

但后来被品评过的少保刘吉指使同党魏璋构陷邹智入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

(5分)(2)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

(5分)【答案】10.D11.A12.B13.(1)我此行并不是为了求取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改变风俗,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