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消防协会科技创新奖项目介绍

合集下载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各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化机构,协会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标准实施,推广标准化成果,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标准化工作者和各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依据《标准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标准科技创新奖”(奖励编号:0292)的评选工作。

经过推荐申报、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现场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等程序,共评选"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奖44项、组织奖10个、人才奖22名。

一、荣获项目奖的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X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与材料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X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钢塔桅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一等奖。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6部分:提升洁净室及空气净化装置的能效》《核电厂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在役检查要求》《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居住建2020年策42期•工程建设标淮化23筑节能设计标准》《装配复合模壳体系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二等奖。

(三)《建筑隔震柔性管道》《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太阳能-集热器部件与材料-第5部分:绝热材料耐久性和性能》《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商用燃气燃烧器具》《油气田工程测量标准》《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海轮航道通航标准》《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室内真空排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渡槽安全评价导则》《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75%)设计标准》《农村厕所粪污处理技术规程(试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基坑工程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应用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三等奖。

中国消防协会关于第二届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公示

中国消防协会关于第二届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公示
Absr c : n r r d t r o a ta t I f a e he m gr phy w a s d i n a ie ive t- s u e n a c r fr n si g to a in,a is ap ia in n ie i ve tg to wa d s us e nd t plc to i fr n si a i n s ic s d,
Z 2 5七氟丙 烷灭火 系统 Q . 多 功能墙 布 便 携式 消防 中转 水池
公安 部 四川 消 防研究所
福建 天广 消防科 技股份有 限公 司 江苏 常泰纳 米材料 有 限公 司 公安部 上海 消防研 究所


基 于数据 融合技 术 的 消 防车 综 合检 测 系 明光市 浩淼 消防科 技发展 有 限公 司
的安 全说 明提 醒 消 费 者 , 关 研 究 机 构 应 当建 立 有 关 汽 相 车发 热 的数 据库 , 改进 汽车 发 热 零 部 件 的 工 艺 , 免 火 灾 避 事 故 的 发生 。
表 3 排 气 管 红 外 热 像 温 度 数 据 表
测 试点
S 1 PO
S 2 PO
AR 1区域 : 大 值 0 最
24 6
注 : 射 系 数 0 9 目标距 离 2 0 m, 境 温 度 2 . 辐 . 0, . 环 O 0℃
w hih ga e s m e r f r nc s c v o eee e . Ke r s:nfa e he m o a y wo d i r r d t r gr phy;c r fr fr n s ia i a ie; ie ive tg ton
岭 路 4 3号 , 1 6 0 8 504 。

立足服务 开拓创新 不断开创消防协会工作新局面

立足服务 开拓创新 不断开创消防协会工作新局面
会组 织的国 内参会代 表达 10 0 余人,撰写 论文 10 篇,经 国 0余 际火 灾科学学会严格 评选 ,其 中2 篇论文参加 了大会 交流 , 7 凸现 了我国火灾科 学和 消防科技 的发展及其在 国际火 灾科学 界应有 的地位和作用 。 我会 连续5 年组 团参 加中国科协学术年会 ,3 次组 织和承
论文征集和交流活动 ,先后征集论文 近70 ,组织学术交流 0篇
活动1 多次,并出版 了多种论文集。 0
20年 以来我会连续 参加 了中国科 协组织 的全 国减轻 自 02
然灾 害学术研 讨会 ,并作 为火灾和相关科 学圈 的牵头 协会参 与 《 轻 自然灾 害 白皮 书》 的编辑 工 作 。我会 组织 撰 写 的 减
文50 篇。期间还举 办和 承办大型 国际消防学术会 议3 , 0余 次 交流论文20 0余篇 ,编 印论文集3 。 种
2 0 年 1 月我会举 办 了 “ 02 O 机遇 与挑 战 .促进 消防科技
新发展 ”国际消防学术研讨 会 研讨会涉及建 筑防火性能化
设计方法、美国纽约世 贸中, 9 1 5 .1 事件 中消防救灾工作 、建
办了相关学科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先后征集论文40 0余篇,
通过评审 ,有近3 0 0 篇论文入选 中国科协学术年会 “ 论文摘要 汇编 ”和 “ 分会场论文 集 ”,有8 多位 论文作者在分 会场进 0 行 了学术交流 。
在协会的协调和 指导下 ,各个 分支 机构 的学术交 流活动
同样 十分活跃 。科普 教育工作委员会 、火灾原 因调查专业委
员会、电气防火专业委员会、灭火救援技术专业委员会、建
筑防 火专 业委员会 、消防设备专业委 员会等分 别开展了学术

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拟获奖项目

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拟获奖项目

序号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主要完成人 倪兴华、姜福兴、张广文、吴向前、张士斌 综采(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实时在线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6-A9-0062 、桂 兵、郑有雷、田德文、杨淑华、于正 监测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兴、王 平、王存文 王云海、洪明洋、刘宁武、张兴凯、李全东 金属矿山采空区探测及处理技术研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马井泉、谢旭阳、马海涛、陈善刚、刘勇 6-B1-0015 究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锋、张 弛、于正兴、翟盛锐、秦宏楠、王 虎 高建科、马凤山、姚维信、杨长祥、陈得信 金属矿床充填开采岩体移动监控技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岳 斌、卢耀军、张路青、赵海军、周 6-B1-0009 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伟、王玉山、杨志法、郭 捷、贾高华、吴 志全 钟文军、周美珍、刘培林、孙国民、王 猛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长输海底管道保 、陈 欣、魏伟荣、赵冬岩、钟小侠、江 6-H3-0002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欣、邵世茹、李 妍、邢厚宽、赵 党、岑 澎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周汉民、余 斌、杨小聪、崔 旋、唐 飞 细粒尾矿模袋法堆坝安全技术研究 云南思茅山水铜业有限公司 、刘晓非、甘海阔、谢 源、郄永波、戴先 6-B2-0007 及工程示范 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 庆、宋存华、王新岩、翟文龙、何文学、韩 江苏昌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亚兵 吴宗之、康荣学、魏利军、桑海泉、多英全 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安全监控与应 、关 磊、方来华、于立见、谷海波、王如 6-C-007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急辅助决策技术及应用 君、聂剑红、宋占兵、马良俊、于 洋、师 立晨 浙江理工大学 原油劣质化炼化系统流动腐蚀失效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 偶国富、沈永淼、金浩哲、夏翔鸣、朱 江 6-C-0012 事故预测防控成套技术及应用 化分公司 、方华平、叶立峰、黄 凯、沈 音 杭州富如德科技有限公司 艾慕阳、冯庆善、刘广文、周利剑、张华兵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与应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 、郑洪龙、贾韶辉、王富祥、燕冰川、李振 6-C-0010 用 分公司 宇、刘 亮、项小强、陈 健、王 婷、程 万洲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资料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资料

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可研编号:GCL/SUN-GF215C主编单位:协鑫光伏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南京二○一三年二月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可研编号:GCL/SUN-GF215C批准:审核:校核:编写: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目录1 综合说明 (1)1.1 概述 (1)1.2 太阳能资源 (6)1.3 工程地质 (6)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7)1.5 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 (7)1.6 电气 (8)1.7 消防设计 (9)1.8 土建工程 (9)1.9 施工组织设计 (10)1.10 工程管理设计 (11)1.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设计 (11)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12)1.13 节能降耗分析 (12)1.14 工程设计概算 (13)1.15 附表 (14)2 太阳能资源 (18)2.1 全国太阳能资源概况 (18)2.2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概况 (19)2.3太阳辐射量资源分析 (20)2.4太阳能资源评价 (25)2.5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25)3 工程地质 (29)3.1概述 (29)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3.3水文地质条件 (34)3.4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综合评价 (35)3.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37)3.6.基础方案论证与基础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测及建议 (38)3.7.结论与建议 (40)4 工程任务与规模 (42)4.1 工程任务 (42)4.2 工程规模 (42)4.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 (48)5.1 光伏组件选型 (48)5.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选择 (53)5.3 逆变器选型 (55)5.4 光伏方阵设计 (56)5.5 光伏子方阵设计 (57)5.6 方阵接线方案设计 (61)5.7 辅助技术方案 (63)5.8 上网电量估计 (64)5.9发电量估算 (65)6 电气设计 (68)6.1 电气一次部分 (68)6.2 电气二次 (79)6.3 通信部分 (82)7 土建工程 (86)7.1 设计安全标准 (86)7.2 基本资料和设计依据 (86)7.3 电站总平面布置 (88)7.4 光伏阵列及逆变器设计 (89)7.5 主要建(构)筑物 (90)7.6光伏电站围栏设计 (91)7.7光伏电站道路及场地设计 (92)7.8 主要建筑材料 (92)8 工程消防设计 (93)8.1 概述 (93)8.2 工程消防设计 (93)8.3 施工消防 (94)9 施工组织设计 (95)9.1 施工条件 (95)9.2 施工总布置 (95)9.3 施工交通运输 (96)9.4 施工临时设施 (97)9.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97)9.6 施工总进度 (111)9.7劳动力计划 (113)9.8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进场计划 (115)10 工程管理设计 (117)10.1 工程管理机构 (117)10.2 主要管理设施 (117)10.3 电站运行维护、回收及拆除 (118)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119)11.1 环境保护 (119)11.2 水土保持 (12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23)12.1 总则 (123)12.2 工程概况 (125)12.3 工程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125)12.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127)12.5 工程运行期安全管理及相关设备、设施设计 (132)12.6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量和专项投资估算 (135)12.7 预期效果评价 (135)12.8 主要结论和建议 (136)13 节能降耗 (137)13.1 设计原则和依据 (137)13.2 施工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137)13.3 运行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139)13.4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140)13.5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143)13.6 结论 (143)14 项目的投资估算 (145)14.1 编制说明 (145)14.2 设计概算表 (149)材料清册 (157)附图 (157)1 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2)建设单位:宝应兴能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3)建设规模:30MW光伏发电站(4)项目地址:宝应县射阳湖镇(5)安装方式:28°固定倾角安装(6)项目投资:工程静态投资27629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27932万元。

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

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
李贵生、薛俊华、郝峻青、张 农、白晓生、 卢 平、高利平、王春林、李生亚、韩昌良、 孙志刚
王双明、闵 龙、王苏健、范立民、邓 军、 虎维岳、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唐恩贤、 程建远、宋 飞、陈 通、司俊鸿、李 涛
-7-
编号
AQJ-6-1-28 AQJ-6-1-29 AQJ-6-1-30 AQJ-6-1-31 AQJ-6-1-32 AQJ-6-1-33 AQJ-6-1-34 AQJ-6-1-35
编号
AQJ-6-1-23 AQJ-6-1-24 AQJ-6-1-25 AQJ-6-1-26
AQJ-6-1-27
成果名称 淮北矿区多灾源极难采煤层安 全高效开采技术创新与实践
三维数字矿山系统研发及应用
煤矿安全生产协同化管理理论 与实践 松软厚层复合顶板沿空留巷及 近距离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关 键技术
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 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夹河煤矿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 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 江西理工大学
周汉民、余 斌、杨小聪、崔 旋、唐 飞、 刘晓非、甘海阔、谢 源、郄永波、戴先庆、 宋存华、王新岩、翟文龙、何文学、韩亚兵
吴宗之、康荣学、魏利军、桑海泉、多英全、 关 磊、方来华、于立见、谷海波、王如君、 聂剑红、宋占兵、马良俊、于 洋、师立晨
-8-
编号

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龙源期刊网
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01期
2013年11月16日~2013年11月17日,2013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消防性能化规范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承办,湖北省消防协会、台湾中华消防协会、香港城市大学协办。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方正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消防协会秘书长高伟为大会致辞,并介绍了中国消防协会近年来开展的学术活动,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侯祚勇、湖北省消防总队许功副总队长分别致欢迎词。

本次大会共收到英文论文稿件103篇,经审查录用91篇,论文将在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Procedia Engineering上向全世界发行。

来自两岸三地的30多所院校及科研单位的110多位学
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Venkatesh Kodur教授,英国华威大学Jennifer Wen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乃安教授应邀分别在大会上做特邀报告,38位本领域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相关学术报告。

FM2-8中文版规范

FM2-8中文版规范

FM GlobalProperty Loss Prevention Data Sheets 2-8EARTHQUAKE PROTECTION FORWATER-BASED FIRE PROTECTION SYSTEMSSeptember 20041.0 范围 (3)1.1 变动 (3)2.0 防损建议 (3)2.1 简介 (3)2.2 防护 (4)2.2.1 喷淋系统,包括架内喷淋系统和小管管道系统 (4)2.2.2 竖管 (37)2.2.3 水喷雾系统 (38)2.2.4 泡沫水喷淋系统 (38)2.2.5 消防泵装置 (38)2.2.6 贮水箱及水库 (39)2.2.7 消防系统规划和计算 (40)3.0 支撑建议 (41)3.1 抗摇支撑设计实例 (41)3.1.1 实例 (41)3.1.2 网架系统-系统1 (41)3.1.3 环状系统-系统2 (47)3.1.4 树系统-系统3 (52)4.0 参考文献 (57)4.1 FM 全球 (57)4.2 NFPA 标准 (57)附录A 术语 (57)附录B 版本历史 (57)List of FiguresFig. 2.2.1.1(a). lateral sway bracing using one vertical and one diagonal brace. .... (4)Fig. 2.2.1.1(b). lateral sway bracing using two opposing diagonal braces. .. (5)Fig. 2.2.1.1(c). longitudinal sway bracing using one vertical and one diagonal brace. (5)Fig. 2.2.1.1(d). longitudinal sway bracing using two diagonal braces. (6)Fig. 2.2.1.1.2(a). Configuration A Fastener with two opposing diagona l braces−fasteners intounderside of structural member. (16)Fig. 2.2.1.1.2(b). Configuration A fasteners with one diagonal and one vertical brace-fasteners into underside of structural member. (16)F ig. 2.2.1.1.2(c). Configuration B Fastener with two opposing diagonal braces−fasteners into side ofstructural member. (17)Fig. 2.2.1.1.2(d). Configuration B fasteners with one diagonal andone vertical brace−fasteners into side of structural member. (17)Fig. 2.2.1.1.2(e). Configuration C Fastener with two opposing diagonal braces−fasteners intoface of structural member. (18)Fig. 2.2.1.1.2(f). Configuration C fasteners with one diagonal and one vertical brace−fasteners into face of structural member. (18)Fig. 2.2.1.1.2(g). Special threaded pipe fitting for attachment of sway brace to structure (19)Fig. 2.2.1.1.2(h). Detail of connection of sway brace to side of wood beam with through bolt. (19)Fig. 2.2.1.1.2(i). Dimensional locations for lag screws and through bolts in wood. (20)Fig. 2.2.1.1.2(j). Pilot hole sizing for lag screws−use with Table 3.2.1(c). (21)Fig. 2.2.1.1.2(k). Examples of Bracing Attachment to Piping. (23)Fig. 2.2.1.2.2(a). Flexible coupling and four-way sway bracing details for riser. (30)Fig. 2.2.1.2.2(b). Arrangement of manifolded risers. (31)Fig. 2.2.1.2.2(d). Arrangement of flexible couplings for risers passing through floors ofmultistory buildings. (32)Fig. 2.2.1.2.2(c). Arrangement of combination risers for ceiling sprinklers andin-rack-sprinklers/hose stations. (33)Fig. 2.2.1.2.4. Arrangements for piping feeding in-rack sprinklers. (34)Fig. 2.2.1.2.5. Arrangement for pipe drops supplying sprinklers below ceilings, mezzanines,walkways, etc. (35)Fig. 2.2.1.2.7. Seismic separation assembly for fire protection system piping that crosses a seismic building expansion joint above ground level (36)Fig. 3.1.1. Example of building with three sprinkler risers and three types of sprinklersystem configurations. (41)Fig. 3.1.2.1. Layout and zones of influence for lateral and four-way riser sway bracing for System #1. .. 42 Fig. 3.1.2.2. Layout and zones of influence for longitudinal and four-way riser sway bracing forSystem #1. (43)Fig. 3.1.3.1. Layout and zones of influence for lateral and four-way riser sway bracing for System #2. .. 47Fig. 3.1.3.2. Layout and zones of influence for longitudinal and four-way riser sway bracing forSystem #2. (48)Fig. 3.1.4.1. Layout and zones of influence for lateral and four-way sway bracing for System #3. (52)Fig. 3.1.4.2. Layout and zones of influence for longitudinal and four-way sway bracing for System #3. . 53 List of TablesTable 2.2.1.1(a). Weight of Water-filled Pipe (10)Table 2.2.1.1(b). Maximum Horizontal Loads for Various Sway Brace Members (12)Table 2.2.1.1(b). Maximum Horizontal Loads for Various Sway Brace Members (Metric) (13)Table 2.2.1.1(b). Maximum Horizontal Loads for Various Sway Brace Members (13)Table 2.2.1.1(b). Maximum Horizontal Loads for Various Sway Brace Members (Metric) (14)Table 2.2.1.1(b). Maximum Horizontal Loads for Various Sway Brace Members (14)Table 2.2.1.1(b). Maximum Horizontal Loads for Various Sway Brace Members (Metric) (14)Table 2.2.1.1(c) Hole Dimensions for Lag Screws (20)Table 2.2.1.1(k). Minimum Shear and Tension Capacities for Concrete Anchors (22)Table 2.2.1.1(d).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Through Bolts in Wood-Load Perpendicular to Grain, lb (24)Table 2.2.1.1(d).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Through Bolts in Wood-Load Perpendicular to Grain, lb (continued) (25)Table 2.2.1.1(e).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Lag Screws in Wood-Load Perpendicular to Grain, lb .. 25 Table 2.2.1.1(f).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Through Bolts in Steel (bolt perpendicular tomounting surface), lb (26)Table 2.2.1.1(g).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Through Bolts in Wood-Load Perpendicular to Grain, N (Metric) (26)Table 2.2.1.1(g).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Through Bolts in Wood-Load Perpendicular to Grain, N (Metric) (continued) (27)Table 2.2.1.1(h).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Lag Screws in Wood-Load Perpendicular to Grain, N (Metric) (28)Table 2.2.1.1(i). Maximum Horizontal Load for Through Bolts in Steel (bolt perpendicular to mounting surface), N (28)Table 3.1.2. Horizontal Seismic Design Loads for System No. 1. (44)Table 3.1.3. Horizontal Seismic Design Load Calculations for System No. 2. (49)Table 3.1.4. Horizontal Seismic Design Loads for System No. 3. (54)1.0 范围本技术资料为水防火系统的固定抗震提供相关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届中国消防协会科技创新奖项目介绍(网上宣传稿)一、一等奖项目(3项)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消防信息化平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消防信息化平台”(简称“平台”)利用多种先进技术完成了对消防设施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实现了包括在线监测、综合评估、在线查岗、CRT报警、在线维保、智能统计等6大功能。

“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满足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功能,完善了消防系统的监测功能,打破了传统消防联网系统的监测局限性,使“平台”及其系统可与市场上销售的多个品牌火灾报警控制器通信,真正实现了技防与人防的互通互融。

“平台”运用成果新、科技含量高,充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最终实现火情判断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防消工作一体化、管理模式现代化、状态监测实时化、性能分析定量化、资料统计标准化,为城市贯彻执行更高要求的消防技术标准提供了支持手段。

该项目充分适应当前社会对建筑消防安全的实际需求,有效提高了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及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解决了单位疏于管理,消防监管难等问题。

该项目已获得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5项,并在新疆、广东、安徽、江苏等多地投入使用。

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已有130家消防一级单位接入该平台,作用发挥明显,用户反映良好。

2.细水雾防火挡烟及危化品洗消关键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中型化工企业、多功能城市综合体等日益增多。

其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为火灾防治和危化品泄漏事故等的应急处置带来新的挑战。

目前在城市综合体等场所大量采用的防火卷帘等,启用后影响现场人员的疏散和应急救援;现有常用洗消技术效率较低、部分洗消剂本身对人员不安全、对环境有污染。

细水雾作为清洁、高效的先进灭火技术,发展基于细水雾的防火挡烟、危化品洗消技术,可望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本项目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安徽省应用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典型危化品的安全高效洗消、交通枢纽等多功能城市综合体疏散通道/关键联通部位防火挡烟等需求,研究提出了细水雾幕防火挡烟新方法,研发出细水雾幕防火挡烟系统;发明了多元复合型液氨、液氯洗消添加剂,研发了多组分细水雾典型危化品洗消抑爆系统。

本项目技术成果具有对现场人员和设备安全、挡烟/洗消处置高效、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洗消产物无毒害等诸多优势,可望广泛应用于化工、城市综合体等场所的火灾防控和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3、60米云梯消防车60米云梯消防车(简称YT60)是一种用于将工作斗举升到一定的楼层高度实施救援的大型举高消防装备,举升救援高度最大可达60米,最高可完成高达20层高楼的紧急救援任务,是国内乃至亚洲举升救援高度最高的云梯消防车辆。

其铝合金工作斗可承载270kg的人和物,还可通过其头部安装的消防水炮实现精确、快速的喷射灭火。

在技术特点上,YT60是国内首台应用了异型材成型梯架制造技术的云梯车辆,使用这种工艺成型的超长云梯梯架不仅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还能使自身足够的轻来承载尽量多的人和装备。

YT60的另外一个显著的技术特点就是配备了一套类似升降电梯结构的滑斗装置,通过梯架上的导轨实现变轨并快速升降来完成紧急救援,极大的提高了紧急救援的效率。

同时,为了其安全性考虑,YT60还设计一套具有自身专利属权的智能主动减振系统来快速的将振动吸收,它通过工作斗的传感器来感应工作斗的振动幅度、频率和方向,然后通过智能电脑的计算,快速的通过减振系统吸收振动能量,保证了使用人员的安全和感受。

在一系列的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使得YT60一举突破传统设计的瓶颈,在救援效率、救援高度和救援可靠性上可比肩世界一流的云梯消防产品。

二、二等奖项目(6项)1.消防车灭火链技战术的研究与运用灭火链指与灭火相关各个环节的相互链接与配合。

对灭火链的研究是我国消防部队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消防装备及灭火技战术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与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密切合作,通过对火灾扑救全过程中消防车战斗链的组成、车辆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如何配合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各种车辆组链后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变化等进行了充分的模拟试验,对运行全过程的安全性、实用性、操作方便性等指标进行考核,获得有充分说服力的详尽试验数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建关联性密切的“灭火作战联合体”的方式来提高消防车作战能力的新理念。

“灭火作战联合体”的构建是用一台供水消防车通过水带向主战消防车水泵进水管路输入压力水,利用两车水泵串联方式实现能量叠加后输出的车辆组合。

“灭火作战联合体”的耦合作业是根据两车水泵流量、供水距离,所用水带可能产生的阻抗等情况,合理分摊负荷,使两车发动机都能运行在较低的负荷率之下,从而在提高主战车水泵输出水平和连续作战能力、火场适应性及有效利用水源等方面展现出相对于两车单打独斗更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应对大型火灾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应用前景。

2.中国消防生产企业发展研究《中国消防生产企业发展研究》一书,采用数理统计和对产业政策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消防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对消防产品的技术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统计和分析了目前我国消防产品生产领域的基本数据,能够较好地为企业进行市场研判提供参考,对企业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及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对国内外消防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我国消防生产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为我国消防企业如何创建规模型企业和开拓国际市场提出了建议。

对我国部分消防企业的成功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这些企业的成功发展道路各有不同,可作为广大消防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生动的参考范例。

主要创新点:一、在国内首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消防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对消防产品的技术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通过研究,统计分析了目前我国消防产品生产领域的基本数据,能够为企业进行市场研判提供参考,对企业制定生产规模及转型升级提供依据。

二、对国内外消防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国消防生产企业如何进行创新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三、为我国消防企业如何创建规模型企业和开拓国际市场提出了建议。

四、对我国部分消防企业的成功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些企业既有国营企业又有民营企业,既有股份制又有独资企业,既有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又有消防设备集成企业,它们的成功发展道路各有不同,可为广大消防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生动的参考范例。

3.石油化工企业消防接处警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同时,石油化工行业又属于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线长等特点,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将会产生重大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给消防应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项目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项目支持下,针对石化企业生产及消防应急特点,建立企业消防应急中心和现场两级一体的分层体系架构项目,研发了一体化的接处警坐席子系统、应急通讯子系统、消防地理信息子系统、消防队及消防车辆管理调度子系统、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监测子系统、图像监控子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子系统、危化品管理子系统、生产设施管理子系统、灭火预案管理子系统、应急物资管理调度子系统、应急演练子系统、灭火应急指挥及辅助决策子系统等相关功能,实现了石化企业消防接处警工作的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系统满足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应急中心与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现场通讯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要求,保证应急状态下指令和信息的上传下达、统一决策指挥和资源调度,有效发挥了区域消防应急救援的优势。

系统以消防指挥调度为核心,体现了平战结合的管理理念,覆盖了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应急核心业务功能。

4.石化企业可穿戴式消防演练设备与专家评估系统项目基于增强现实与三维仿真技术建立人工构造的三维虚拟环境,基于数值模拟、事故案例挖掘技术构建标准化事故动态场景,用户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交互动作、相互影响,开展日常战训与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系统主要装备于石化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用于日常战训、演练与考核。

项目基于自主研发的平台,结合石化消防的行业特点,对石化企业消防演练与专家评估技术的研究,系统将传统的日常训练与消防演练优化为人工构造的三维虚拟环境中数字化战训与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系统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人机交互式消防演练与可穿戴可操作实体装备相结合的虚拟消防演练;(2)多角色多动作构建消防协同演练;(3)可穿戴可操作实体装备的虚拟消防演练;(4)储罐火灾消防泡沫用量速算尺。

基于三维仿真模拟下的消防演练培训将优化目前消防演练培训训练的模式和效果,解决当前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真实性差、训练费用高等问题,将是石化企业消防培训领域的一次技术创新。

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开展各类火灾和灾害事故灭火救援技战术研究,制定灭火救援方案,组织灭火救援演练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指挥员的灭火指挥水平和加强消防队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5.餐饮场所消防自检系统该系统软件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物联网技术,通过商户自查,巡检并拍照上传;消防监督员通过图像分析,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网络监管、督察,来强化餐饮场所管理者的消防意识,防微杜渐,减少消防隐患,降低火灾发生率。

餐饮业消防工作负责人,通过手持移动设备(智能手机+APP),按照消防监管部门(消防支队)规定的时间轴和自检项目的要求,将餐饮场所内各项消防自检项目信息按时、定点、规范的采集并上传到“自检系统”中,由系统自动记录并反馈各餐饮单位的消防工作完成情况。

同时异常情况将实时反馈到消防监管单位及负责人的移动设备中,为日常工作检查、隐患排除、消防工作指导等提供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

使消防监管工作做到精准定位。

(1)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NFC芯片技术,图像压缩技术,图像存储技术,图像识别,图像分析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2)创新点:通过将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图像压缩,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与传统消防行业相结合,解决餐饮场所公共消防安全问题。

(3)系统架构及技术路线。

本软件分为移动APP端和后台管理端。

移动APP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HTML5技术开发,系统能跨平台运行在Android系统,IOS 系统上。

后台服务器端软件采用B/S结构,使用JA V A技术开发,采用基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三层体系架构: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