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城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分析

2017西城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分析
2017西城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分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6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物理 2017.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功的单位是焦耳(J ),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1J=1kg?m/s

B .1J=1kg?m/s 2

C .1J=1kg?m 2/s

D .1J=1kg?m 2/s 2

2.下列情景中,物体M 所受摩擦力f 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3.用一个水平拉力F 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绕着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物体受到的拉力F 和摩擦力f 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四个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4.一个带电导体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各点的场强和电势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 .2、3两点的场强相等

C .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 .2、3两点的电势相等

5.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介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图乙表示的是质点N 的振动图象

B .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图乙表示的是质点K 的振动图象

C .若图乙表示的是质点L 的振动图象,则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D .若图乙表示的是质点M 的振动图象,则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6.如图所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月球又绕着地球转动,他们的运动均可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地球的质量,需要测量下列哪些量 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半径和周期

B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半径和周期

C .地球的半径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D .地球的半径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7.有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物体a 、b 、c 。现将小物体a 从高为h 的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物体b 、c 分别从与a 等高的位置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如图所示。有关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三个物体同时落地

B .三个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相同

C .重力对三个物体做功相同

D .重力对三个物体的冲量相同

地球

月球 太阳 1

3

C O

f

F O

f

F

D

O f

F

B O

f

F

A .物体静止在粗 糙的水平面上

M f

B .斜坡上

M

f

C .物体贴着竖直

墙面自由下落

f

v

M

D .瓶子被握在手中

处于静止状态

M

x 图甲 y K O L M

N 图乙

t y

O

v 0 b a

8.如图所示,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 和B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两端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把带正电的物体C 移近A 端,然后把A 和B 分开较远的距离,再移去C ,则 A .C 移近A 端时,A 端的金属箔张开,B 端的金属箔闭合 B .C 移近A 端时,A 端的金属箔闭合,B 端的金属箔张开 C. A 和B 分开,移去C 后,B 端的金属箔会立即闭合 D .A 和B 分开,移去C 后,A 端的金属箔仍会张开

9.如图甲所示,20匝的线圈两端M 、N 与一个电压表相连,线圈内有指向纸内方向的磁场,线圈中的磁通量在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中产生的感生电场沿顺时针方向 B .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线圈的N 端 C .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为1.5Wb/s

D .电压表的读数为10V 10.某同学把电流表、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后,两端连接两支测量表笔,做成

了一个测量电阻的装置,如图所示。两支表笔直接接触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0mA ;

两支表笔与300Ω 的电阻相连时,电流表的读数为2.0mA 。由此可知,这个测量电

阻装置的内阻是

A .200Ω

B .300Ω

C .500Ω

D .800Ω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 1、L 2、L 3是三盏相同的灯泡。当a 、b 两端接交流6V 时,三盏灯的发光情况相同。若将a 、b 两端接直流6V 时,稳定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 .三盏灯的亮度相同

B .L 1不亮,L 2、L 3的亮度相同

C .L 1不亮,L 2比L 3亮

D .L 1不亮,L 3比L 2亮

12.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比荷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带电粒子从容器A 下方的小孔S 1飘入电势差为U 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

几乎为零,然后经过S 3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到照相底片D 上。现有某种元素的三种同位素的原子核由容器A 进入质谱仪,最后分别打在底片P 1、P 2、P 3三个位置。不计粒子重力。则打在P 1处的粒子

A .质量最小

B .比荷最小

C .动能最小

D .动量最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沿水平方向推了乙一下,结果两人向相反方向滑去。

已知甲的质量为45kg ,乙的质量为50k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之比为10:9

B .甲的加速度大小与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10

C .甲对乙的冲量大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1

D .甲的动能与乙的动能之比为1: 1

14.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的水烧干以前的加热 状态,另一种是水烧干以后的保温状态。如图所示是电饭锅的电路图,R 1是电阻,R 2是加热用的电热丝,S 是自动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S 接通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

B .开关S 接通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

C .当R 1: R 2=1:1时,R 2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加热状态下功率的一半

D .当R 1: R 2=1:1时,R 2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加热状态下功率的四分之一

15.如图所示为密立根油滴实验示意图。实验中要设法使带负电的油滴悬浮在电场之中。若在实验中观察

到某一个带负电的油滴向下加速运动。在该油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力做正功 B .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做正功

C .电势能逐渐增大

D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P 1 P 2 P 3 0.1 图乙

Φ/ Wb

t /s 0.15 0.10

R E A B M

V B 图甲

U E E 油滴

喷雾器

+ + + + C L 1 L 2 L 3 a b L R

R 2 S

220V

16.把a 、b 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小球分别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栓接,小球质量均为m 。先让a 球带上+q

的电量并悬挂于O 点,如图所示。现将不带电的小球b 也悬挂于O 点(图中未画出),两球接触后由于静电斥力分开,平衡时两球相距l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关于a 球所受的静电力大小F 及O 点处的场强大小E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3

F mg =

B .3F mg =

C .3kq E =

D .3kq

E = 第二卷(共5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

但题目中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7. (9分)

如图所示,冰车静止在冰面上,小孩与冰车的总质量m = 20kg 。大人用F = 20N 的 恒定拉力,使冰车开始沿水平冰面移动,拉力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37°。已知冰车与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μ= 0.05,重力加速度g =10m/s 2

,sin37°= 0.6,cos37°= 0.8。求:

(1)小孩与冰车受到的支持力F N 的大小; (2)小孩与冰车的加速度a 的大小;

(3)拉力作用t =8s 时间,冰车位移x 的大小。

18.(9分)

天宫二号在距地面h 高度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宫二号空间站圆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 (1)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线速度v 的大小; (2)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周期T ;

(3)若天宫二号在轨运行周期T = 90分钟,在赤道上空由西向东运动。请结合计算,分析说明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在24小时之内大约能看到几次日出。

O

+ a

+

利用电场和磁场来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在现代科学实验和技术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为电子枪的结构示意图,电子从炽热的金属丝发射出来,在金属丝和金属板之间加以电压U 0,发射出的电子在真空中加速后,沿电场方向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做直线运动。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不计电子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设电子刚刚离开金属丝时的速度为零。 (1)求电子从金属板小孔穿出时的速度v 0的大小; (2)示波器中的示波管是利用电场来控制带电

粒子的运动。如图2所示,Y 和Y ′为间距为d 的两个偏转电极,两板长度均为L ,极板右侧边缘与屏相距x , O O ′为两极板间的中线并与屏垂直,O 点为电场区域的中心点。接(1),从金属板小孔穿出的电子束沿O O ′射入电场中,若两板间不加电场,电子打在屏上的O ′点。为了使电子打在屏上的P 点, P 与O ′相距h ,已知电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过O 点。则需要在两极板间加多大的电压U ;

(3)电视机中显像管的电子束偏转是用磁场来控制的。如

图3所示,有一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圆心a 与屏相距l ,b 是屏上的一点,ab 与屏垂直。接(1),从金属板小孔穿出的电子束沿ab 方向进入圆形区域,若圆形区域内不加磁场时,电子打在屏上的b 点。为了使电子打在屏上的c 点,c 与b

,则需要在圆形区域内加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求这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图1

电子枪

图3

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

行金属导轨MN 和PQ ,两导轨间距为l ,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在M 和P 之间接有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导体杆ab 质量为m 、电阻为r ,并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现给ab 杆一个初速度v 0,使杆向右运动。

(1)当ab 杆刚好具有初速度v 0时,求此时ab 杆两端 的电压U ,a 、b 两端哪端电势高;

(2)请在图2中定性画出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随时间变 化规律的图象;

(3)若将M 和P 之间的电阻R 改为接一电容为C 的电

容器,如图3所示。同样给ab 杆一个初速度v 0,使杆向右运动。请分析说明ab 杆的运动情况,并推导证明杆稳定后的速度为0

22

mv v m B l C

=

+ 。

图1 i

t

图 2

图3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电子装置,其结构如图甲、乙所示。E 形磁铁的两侧为S 极,中心为N 极,可认为只有磁极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的匀强磁场。一边长为L 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线圈套于中心磁极,线圈、骨架与托盘连为一体,总质量为m 0,托盘下方连接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在磁极上,支撑起上面的整个装置,线圈、骨架与磁极不接触。线圈的两个头与外电路连接(图上未标出)。当被测量的重物放在托盘上时,弹簧继续被压缩,托盘和线圈一起向下运动,之后接通外电路对线圈供电,托盘和线圈恢复到未放重物时的位置并静止,此时由对应的供电电流可确定重物的质量。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 ,线圈匝数为n ,重力加速度为g 。

(1)当线圈与外电路断开时

a. 以不放重物时托盘的位置为位移起点,竖直向下为位移的正方向。试在图丙中画出,托盘轻轻放上质量为m 的重物后,托盘向下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F 的大小与托盘位移x 的关系图象;

b .根据上面得到的F -x 图象,求从托盘放上质量为m

的重物开始到托盘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簧弹力所做的功W ; (2)当线圈与外电路接通时

a .通过外电路给线圈供电,托盘和线圈恢复到未放重物时的位置并静止。若线圈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为I ,求该装置能够测量的最大质量M ;

b .在线圈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一定的情况下,要增大质量的测量范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出2种)

线圈

托盘 图甲:截面

图乙:俯视

磁极 图丙 O x F

1. D

2. B

3.C

4.C

5.C

6.B

7.C

8.D

9.D 10.A 11. C 12. B 13. AC 14. BD 15.BC 16.AD 17. (9分)

解:(1)冰车和小孩受力如图所示

竖直方向合力为零 F N +F sin θ=mg (2分)

解得支持力 F N =188N (1分)

(2)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cos θ-f=ma (2分)

摩擦力 f=μF N

解得加速度 a = 0.33m/s 2

(1分)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

12x at

=

(2分) 解得 x =10.6m 或10.56m (1分)

18.(9分)解:(1)设天宫二号质量为m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h R v m h R GMm +=+2

2

)(

(2分)

解得线速度 h R GM

v +=

(1分)

(2)根据周期公式 v h R T )(2+=π或 2

2

24()()GMm m R h R h T π=++

(2分) 解得周期 GM h

R h R T ++=)(2π

(1分)

(3)一天之内,可认为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近似不变,所以天宫二号绕行地球一周,可看到1次日

出。因为在24小时之内天宫二号绕地球的圈数165

.124

===T t n 圈,所以一天之内大约能看到16

次日出。 (3分)

19. (11分)解:(1)电子在电场中运动,根据动能定理20021

mv eU =

(2分)

解得电子穿出小孔时的速度m eU v 0

02=

(1分) (2)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于极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电子刚离开电场时垂

直于极板方向偏移的距离为y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21at y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dm

Ue m Ee a == 电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L = v 0t

联立解得 d U UL y 02

4= (2分)

由图可知 x L L h y +=2/2

/

(1分)

解得 )2(40x L L dh

U U +=

(1分)

F

m 0(m+m 0)m 020. (11分)解:(1)ab 杆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E = Blv 0 (1分)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 r

R E

I +=

ab 杆两端电压即路端电压 IR U = (1分)

联立解得 r R R Blv U +=0

a 端电势高 (2分)

(2) (3分)

(3)分析:当ab 杆以初速度v 0开始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电路开始给电容器充电,有电流通

过ab 杆,杆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随着速度减小,安培力减小,加速度也减小,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与感应电动势相等时,充电结束,杆以恒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推导证明: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与感应电动势相等时有U =Blv

根据电容器电容 U Q C =

以ab 杆为研究对象,在很短的一段时间△t 内,杆受到的冲量大小为BIl △t 从ab 杆开始运动至速度达到稳定的过程,根据动量定理

∑-BIl △t = -BlQ = mv – mv 0

由①②③联立可得 C l B m mv v 2

20

+=

(4分) 21. (12分)解:(1)a. 未放重物时,弹簧已经被压缩,弹力大小为m 0g x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3分)

b. 未放重物时 kx 0 = m 0 g 当托盘速度达到最大时

k ( x 0 + x ) = ( m 0 + m )g

解得 k mg

x =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从托盘放上质量为m 的重物开始到托盘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的大小,弹力做负功有

2000()(2)--22m m m g m m mg mg W k k +++=?= (3分) (2)a .给线圈供电后,托盘回到原来的位置,线圈、骨架、托盘与重物处于平衡状态

有 2nBIL + kx 0 = (m 0 + M ) g

(2分)

解得 g nBIL M 2=

(1分)

b .要增大此电子装置的量程,可以增加线圈的匝数、增大线圈的边长、增大磁感应强度。 (3分)

2017高考物理选修3-3真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2017高考物理选修3-3真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全国卷1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答案】ABC (2)(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

(i )打开K 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ii )接着打开K 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iii )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i ) v/2 2p 0 (i i ) 顶部 (i i i ) 1.6 p 0 【解析】(i )设打开K 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011p V pV =① 01(3)(2)p V p V V =-② 联立①②式得 12 V V = ③ 102p p =④ (ii )打开K 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 V 2(22V 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 022(3)p V p V =⑤ 由⑤式得 202 3V p p V = ⑥ 由⑥式知,打开K 3后活塞上升直到B 的顶部为止;此时p 2为2 032 p p '=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与2017年物理考试大纲区别) H.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

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8.01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城市问题日益加剧,包括环境污染、资源匱乏、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全球化更加剧了城市间的资本、资源和创造力的竞争,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命题。 2008年,IBM公司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主题报告中,首先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希冀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人们所面对的各行各业中,2010年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智能互联时代;利用遍布全市的各类硬件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随时随地实现对城市全面感知和监测,通过传感设备智能识别及立体感知城市的位置、人口、环境、状态等信息的变化,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交通、医疗、安全等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集成,从而能及时主动作出响应,保诬城市各个关键系统高效地运行。所以,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此后这一理念被世界各国接纳,并作为应对金融海啸刺激经济增长的策略。 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建设条件的一项是(2分) A.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 B.城市间竞争日益加剧 C.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D.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慧城市是由六个核心系统构成,并智能互联、相互协作的宏观系统。 B.通过智能手段随时随地对城市进行感测,并识别感知关键信息的变化。 C.将智能互联感测的数据整合、处理,并能智能化集成为具体业务流程。

“2019高考物理考纲”的变化及解读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的变化及解读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的变化及解读 考纲,是命题的参考,直接反映出高考的命题动向,为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一)考纲新变化 变化1: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一段第一句,由原来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变化2: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二段中,由原来的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变为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变化3: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二段中,由原来的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变为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变化4:题型示例部分例12由原来的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0题换成了2018年全国卷I的第20题。 【原题】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 1 / 6

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答案】BD 【说明】本题结合地球所处的近太空卫星目前的实际状况,将卫星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原因限制为一个因素进行设问,考查考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难度适中。 【换后】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答案】BC 2 / 6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东城高三期末语文试题(附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语文2018.1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2020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更多高 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 2017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国统一考试大纲》,其中物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发生了一 些的变化,这将引发了高三物理备考复习的一系列变化。 一、主要变化 1考核目标与要求 在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的最后说明中,将“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改为“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 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2必考、选考内容 在“考试范围和要求”部分,由2016年“必考、选考内容各有 4个模块,……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 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模块3-3”修改为“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除必考 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 试内容”。即必考部分在原来的物理1、2、3-1、3-2基础上加上了 3-5,而选考部分删去了2-2,只余3-3、3-4。 3考查知识点(内容、要求和说明) 1.内容增加、删减、合并类(共4项) 选考模块3-4中: (1)“机械波”、“横波和纵波”两个考点合二为一;

(2)将以下两个考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和“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修改为“电磁波的产生”和“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3)将“质速关系、质能关系”修改为“质能关系”; (4)将“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删去。 2.考点要求变化类(共1项) 选考模块3-4中: 将内容“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的要求由“Ⅱ”级降为“Ⅰ”级。 3.文字调整类(共5项) 必考内容中: (1)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内容第6条:“牛顿运动定律、牛 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变为“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单位制内容:“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 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调 整为“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例如 小时、分、升、电子伏特”; (3)实验说明第1条:“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变为:“打点计时器”; 选考模块3-3中: (4)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内容第4条:“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 的标志、内能”改为“温度、内能”; (5)“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 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改为“中学物理中涉 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例如摄氏度、标准大气压”。

东城2016-2017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语文 2017.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解释道,?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利用量子有多个叠加态的原理,用量子作为保密通信的密钥。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能立刻发现。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种——量子隐形传态,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即将粒子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粒子本身。 ?信息安全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内容不被别人知道、保证接收者是和发送者对话,以及信息不被篡改。?潘建伟说,仅仅发射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只有形成?星座?才能建构起网络,而且需要地面配臵相应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带来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变革。 (取材于2016年8月16日《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量子具有的奇妙特性是量子叠加原理以及量子纠缠。 B.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能够远距离互相感应对方。 C.爱因斯坦称孙悟空的分身术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D.量子通信分为两种: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 2.根据“材料一”,对量子通信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量子为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能实现量子保密通信。 B.量子通信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的信息不会被别人知道。 C.只要发射一颗卫星,量子保密通信就可以实现确保信息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 D.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民生、国防、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空间很大。 材料二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 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墨家逻辑与古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 .. 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家经典著作《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学八条?。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并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可以说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墨子科学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发展,至秦骤衰,其湮灭 的原因令人深思。 ..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把自然现象与社会人事相联系,而墨子的科学思想把自然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独立对象,强调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分析。这样,墨子科学思想就和上述占统治地位的传

2016年——2017年高考物理25题

高考真题:25题汇编 2017年(全国1卷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1E 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v 。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1t 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 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油滴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1t 和0v 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0v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 、A 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2017年(全国2卷20分)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 ,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自该区域上方的A 点将质量为m 、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0)的带电小球M 、N 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已知N 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 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 刚离开电场时动能的1.5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M 与N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 (2)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 (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017年(全国3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kg m A 1=和kg m B 5=,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5.01=μ;木板的质量为kg m 4=,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μ。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s m v /30=。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 /10s m g =。求 (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2017年高考化学考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化学 I ?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 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

2020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络直播并非由我国产生,早在1995年,美国苹果公司就已经进行了目前看来最早的一场网络直播,直播的内容是一场音乐会。但由于当时技术所限,这一直播只是音频直播,并未实现画面的同步。如果从专业角度来对网络直播进行定义,它其实就是一种借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媒体演示,不过是能够从一个内容源分发到多个用户端,实现内容的共享而已。 网络直播行为涉及的各参与方包括直播平台、主播以及直播的用户。其中,直播平台作为信息发布的承载者,为行业提供实时网络服务及技术支持;主播则负责直播节目的具体内容的发布,例如策划、编辑、制作、与直播间观众进行互动等,作为节目的把控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是信息发布的实施者;网络直播的用户,具体指同络直播的观众,作为直播信息辐射的主体,是网络直播内容的主要受众。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腾讯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网络表演(直播)社会价值报告》深刻分析了网络直播的重要社会价值:一方面,网络直播满足了青年人丰富娱乐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代表了互联网业务的未来方向。直播为好奇心强的青年人打开了一扇窗,有机会了解日常生活环境外的多元体验。主播与观众通过问答、点播、打赏等方式全方位互动,实现密集化的社交互动,观众之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达到情感共鸣。另一方面,直播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占网民近半,高学历高收入高职级群体成为主流用户,直播用户人群素质快速提升,也将带来内容生产和消费的主流化,成为直播内容去低俗、精品化、专业化的优良土壤。实质上,直播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融,好的直播产品对增强社会归属感和凝聚力有着独特的优势。 (取材于白玥、杨雨洁等相关文章)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磁场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磁场 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 选择题: 1.(2019?全国Ⅱ卷?T4)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点射出粒子半径R a = =,得:v a = =, d 点射出粒子半径为 ,R = 故v d = =,故B 选项符合题意 14kBl 14kBl 5 4kBl 12kBl 12kBl 5 4 kBl 4l a mv Bq 4Bql m 4Blk 2 2 2 2l R l R ??=+- ?? ?54l 54Bql m 54 klB

2.(2019?全国Ⅲ卷?T5)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和B 、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垂直于x 轴射入第二象限,随后垂直于y 轴进入第一象限,最后经过x 轴离开第一象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运动轨迹如图: 即运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 个周期,第二部分是个周期,故总时间为B 选项的结果. 3.(2019?全国Ⅰ卷?T4)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1.5F C. 0.5F D. 0 【答案】B 【解析】 12 B 5π6m qB 7π6m qB 11π6m qB 13π6m qB 141 6

2017高考物理考纲解析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析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

2017年全国各省高考物理试题与答案汇总(共七科)(Word版)

2017年全国各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汇总(共七份)(word版) 江苏卷------------------- 2~14 全国卷Ⅰ-----------------15~25 全国卷Ⅱ-----------------26~36 全国卷Ⅲ-----------------37~47 北京卷-------------------48~55 天津卷-------------------56~66 海南卷-------------------67~76

201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匀强磁场B的边缘恰好与a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A.1:1 B.1:2 C.1:4 D.4:1 2.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t B. 2 C. 2 t D. 4 t 3.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 k0 E,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

2017全国卷高考大纲 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分析---物理

2017全国卷高考大纲 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分 析---物理 2017全国卷高考大纲 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 试大纲修订分析---物理【原文表述】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备考建议】考生必须多学一册书的内容,但也不必过于担心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物理教研员吴坚认为,选考模块删去选修 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这一修订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其中,删去选修2-2对考生影响并不大,因为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涉猎较少。但将选修3-5列为必考,原来几乎打入“冷宫”的原子物理、动量和动能问题突然变为必考,确实让老师和考生措手不及。 从考纲修订上来看,这顺应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一方面,考试范围增加了一本书,知识体系相对更完善;另一方面,选修3-5中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发展帮助很大,也更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 但对考生来说,这一变化等于物理学科的复习备考中,所有考生都必须多学一册书的内容。在以往实际教学中,教师多将重点放在前两本书上,对选修3-5几乎没有涉猎。如今,在本就宝贵的复习进程中,额外增加一本书的学习量,对考生来说考验不小。

同时,相比选修3-3涉及固液气和热学,选修3-4涉及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选修3-5无疑是难度最大的。如果在高考中,将 动量与机械能或电磁感应结合,都很有可能成为物理学科的压轴题,考生在复习时难度也上了好几个台阶。 但考生也不要过于担心。由于明年是考纲修订后的首轮高考,虽然选修3-5列为必考,但为保证各模块整体比重平衡,即使考查动量问题,也不会占过大比重。 附 转自唱一楼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 线图书馆!

2017届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 2017.4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 .... 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理论也属于典型的基础 ”的基础科学研究。 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 ..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 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 .. 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 无限可能。 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 ..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拓扑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些基本特征如“孔”的数量,来描述形状和结构。在一个拓扑学家的眼里咖啡杯与面包圈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孔”,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把拓扑学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物理学研究中,人类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探索和发明各种新奇的材料。现在已知的拓扑相有很多种,过去十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发展。拓扑材料能够促进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的研究,而且在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方面也会有很大应用。量子态很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与拓扑相物质结合,就会得到稳定的状态,对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取材于郭爽、苗千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者有了结果。 B.高冷:这里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心高气傲。 C.青睐:这里指对这些理论的重视,“睐”读作lài。 D.提供:“供”读作gōng,书写的第六笔是“一”。

历年高考题物理真题汇编精华版(含详细解答)

专题1质点的直线运动 (2017·高考全国卷甲)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

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2- 3 B .3 6 C.33 D .32 2. (多选)(2017·高考全国卷乙)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 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 ???? α>π2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 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3.(2017·高考全国卷丙)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 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建伟解释道,“一个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利用量子有多个叠加态的原理,用量子作为通信的密钥。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能立刻发现。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种——量子隐形传态,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即将粒子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粒子本身。 “信息安全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容不被别人知道、保证接收者是和发送者对话,以及信息不被篡改。”建伟说,仅仅发射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只有形成“星座”才能建构起网络,而且需要地面配置相应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带来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变革。 (取材于2016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章有关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具有的奇妙特性是量子叠加原理以及量子纠缠。 B.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能够远距离互相感应对方。 C.爱因斯坦称悟空的分身术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D.量子通信分为两种:量子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 2.根据“材料一”,对量子通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量子为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能实现量子通信。 B.量子通信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的信息不会被别人知道。 C.只要发射一颗卫星,量子通信就可以实现确保信息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 D.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民生、国防、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空间很大。 材料二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墨家逻辑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家经典著作《墨经》中

2017高考物理选修3-3真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2017 高考物理选修 3-3 真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全国卷 1 33.[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氧气分子在 0 ℃和 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 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 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 低得分为 0 分) A .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 .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 .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 100 ℃时的情形 D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 .与 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 数的百分比较大 【答案】ABC (2)(10 分)如图,容积均为 V 的汽缸 A 、B 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 K 2 位于细管的中部,A 、B 的顶部各有一阀门 K 1、K 3,B 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 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 的底部;关闭 K 2、K 3,通过 K 1 给汽缸充 气,使 A 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 p 0 的 3 倍后关闭 K 1。已知室温为 27 ℃,汽缸导热。

2 V ' (i )打开 K 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ii )接着打开 K 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iii )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 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i ) v/2 2p 0 (i i ) 顶部 (i i i ) 1.6 p 0 【解析】(i )设打开 K 2 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 p 1,体积为 V 1。依题意,被活塞 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 V = p V ① 0 1 1 (3 p )V = p (2V - V ) ② 0 1 联立①②式得 V = V 1 ③ p = 2 p ④ 1 0 (ii )打开 K 3 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 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 V 2(V 2 ≤ 2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 p 2 由玻意耳定律得 (3 p )V = p V ⑤ 0 2 2 由⑤式得 p = 3V p ⑥ 2 0 2 由⑥式知,打开 K 3 后活塞上升直到 B 的顶部为止;此时 p 2 为 p 2 = 3 p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