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全套课件407P)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PPT课件

学校体育学PPT课件

-
13
曲折发展与严重破坏阶段(1958-1976):
A、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曾提出以劳动代 替体育。1960年受三年经济困难影响,学校体育课和课外 活动被迫减少;
B、1966年文化大革命,体育课被军训和劳动代 替(开门办学),“十年动乱”学校体育课基本处于混乱 状态。
-
14
改革开放、新的发展时期(1977-现在):
-
8
1.2 中国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1.2.1 古代中国学校体育
中国古代体育萌芽与原始社会,形成是奴隶社 会,发展于封建社会。但严格的说,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教 育体系中,体育不受重视。西周时期“六艺”教育,礼、 乐、书、数、射、御,文武并重。西汉以来,汉武帝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影响下,社会上出现重文 轻武的现象。
这时在古希腊学校体育已发展的较完备。
-
4
1.1.2 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一阶段:
公元前334年——公元325年(希腊化至中世纪神学时期)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至公元前一世 纪,罗马兼并东部地中海地区,称为希腊化时期,学校体 育开始脱离其浓厚的军事色彩。提出以发展学生身体健康
为主的学校体育思想。
B、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日新月异,2001年, 国家在前7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第 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 2001年9月在38个国家实验区进行实验(改革背景:难、繁、 偏、旧)。
-
15
第二讲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变迁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启蒙于清朝末年,以康有为、梁启超、 严复、谭嗣同等,在教育上主张“废八股,兴西学”,提 出各类、各级学校都应该重视体育、卫生和儿童少年身体 的发育与健康。“五四”运动毛泽东、恽代英为代表的新 文化运动对学校体育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毛泽东《体 育之研究》)

学校体育学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学校体育学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课外体育锻炼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课堂的延伸
阳光体育运动
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 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 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 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指导思想:“健康第一” 目标:达标争优,强健体魄 目的: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小学
区、县级 设点校
中学
市级 设点校
大学
高水平运动队、 省级专业队
课外体育训练的任务
中学阶段
小学阶段
大学阶段
课外体育训练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适宜运动负荷 原则
一般训练与专项 训练相结合原则
周期性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
课外体育训练的方法
01
重复训练法
02
变换训练法
03
持续训练法
04
循环训练法
05
竞赛训练法
校外体育锻炼的
第三节
组织形式与实施
校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和实施
01
校外个人体育锻炼
跑步、足球、篮球、轮 滑、踢毽子等
家庭体育
家庭晨跑、乒乓球、 骑自行车等
02
03
其他体育活动
体育夏(冬)令营、户外 体育营地等
小结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课堂的延伸; 它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 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 身体活动。
时间


周二、四 体

周一、四 教
周一、三 师
周一、四 XXX

学校体育学课件

学校体育学课件

❖ 根据学生主要器官系统机能的发育特点,在学校体育的教学 和锻炼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小学和初中阶段,应采用各种练习,全面发展身体, 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攀、 爬、悬垂、支撑,平衡、协调等)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坐、 立、走、跑等),并应抓紧学习各种运动技能,以增强他们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培养形成优美的身体姿态。
❖ (2)少年、儿童肌肉的生长主要表现为长度的增加,横切 面积小,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大肌群发展快而 较早,小肌群相对发展晚。
❖ (3)到性成熟阶段,骨组织内无机盐增多,水分和有机物 减少,骨密质增多,骨骼变得粗硬。肌肉横切面积增加,身 体各部围、宽度指标增加。
❖ 3、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 ❖ 小学和初中学生胸廓小,肺容积、肺活量小,呼吸肌弱、
❖ (4)中学以后男女学生的机能能力差异日趋明显,体育活 动中应注意区别对待.女生还应特别注意月经期的医务监督 和体育卫生。大学生的男女差异和个别差异更为明显,应特 别注意区别对待和培养个性。加强道德意志品质教育。
❖ (三)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特点 ❖ 1、 身体素质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减慢,直到成熟为止。
所以.从出生到成熟的生长发育曲线,以青春发育突增期开始为 分界,大体上分两个波阶(见表1—1,表1—2)。
第一波段是出生到10岁。第一波段男子生长的比例小于女子。 第二波段是11—20岁。第二波段男子的生长比例大于女子。
❖ 2、身体形态的生长发育具有性别差异
❖ 学生的身体形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性别不 同而有所差异。10岁前男女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差 异性不很明显,但出现高速增长的年龄,以及年增 长值和年增长率不同。一段女子为10--12岁,男子 为12一14岁,即女比男早2岁.而结束也早2岁。所 以女生10岁左右一般都高于男生,面由于男子多数 指标在第二阶段都比女子高,波幅也比女子宽,以 后形成男生体格比女生高大。

学校体育学PPT幻灯片课件

学校体育学PPT幻灯片课件
3、通过课前讲课和课中提问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 难点
学校体育对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手段 讲授、提问





引考综




导核合





课课课
应 社 会 内 容
型 1.学生参与讨论,锻炼语言表达及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 力。
培 养 学

课 √
过 程
(2)、平时考核内容 A、实践能力考核(40分) 具体分值如下:检查笔记(10分)、调查报告(15分)、完
成一次体育课设计方案(15分)。
B、创新能力考核(10分)课堂提问(2分);书面作业题(8
分)。
C、人文素质考核(10分)
出勤(5分);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5分)
三、提问导入本课教材内容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
(五)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
1、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2、学校体育与终身教育
五、总结并归纳本次课的内容,进行课的小节。
点名,检查出勤人数。
六、作业
1、书面作业1,理论讲稿。
2、布置课堂实践
学生认真听讲。 认真记笔记。 认真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认真听讲。 认真记笔记。 认真听讲。
沉着果断的精神、竞争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团 学生认真听课和思考,认真
结 协 作 和 开 拓 进取的精神、自我控制和自 记笔记。
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回答问
3)体育文化素养:体育知识:体育基础知识、 题。
体育保健知识、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竞技运动 学生认真听讲。

学校体育学最新精品课件-体育教学规律

学校体育学最新精品课件-体育教学规律
插入视频——体育课动作技能学习
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三个阶段
01 认知与定向阶段(泛化阶段) 初步掌握、体验技术动作,动作学习以分解模仿、徒 手学习为主。
02 联系形成阶段(分化阶段) 深入理解肌肉活动感觉,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动作规 范,基本上建立动作定型。
03 自动化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 形成牢固动力定型做动作熟练、省力、自如。
工作阶段
超量恢复 阶段
相对超量 恢复阶段
复原阶段
超量恢复
利用人体机能 超量恢复规律 进行科学训练
5、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动作练习,机体活动能 力与人体相关器官系统的功能所产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 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称为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规 律。
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知识 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身心的 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对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进一步掌握。
4、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人体在进行运动时,体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
机体功能对变化产生的适应过程,存在一定的规律,称之
为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工作阶相对超量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复原阶段利用人体机能超量恢复规律进行科学训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动作练习机体活动能力与人体相关器官系统的功能所产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称为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规02稳定阶段开始运动保持状态产生疲劳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认清和遵循这些规律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教学过程的规律使体育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
《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学规律
体育教学规律的概念

学校体育学最新ppt课件-体育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学最新ppt课件-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方式
(一) 直线式与螺旋式排列
直线式排列是指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的相同内容基本上不再重复出 现; 螺旋式排列是指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的相同内容在不同的水平或年 级重复出现, 并逐渐提高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四类基本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
1.精学类教学内容 (充实螺旋式) 2.粗学类教材 (充实直线式) 3.介绍类教学内容 (单薄直线式) 4.锻炼性教材 (单薄螺旋式)
思考题:
1.讨论滑步铅球能否成为体育教学内容,为什么?
2.分析和评价《课程标准》“目标引领内容”的设计 思路。
一、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
即按照人的走、跑、跳跃、 投掷、攀登、悬垂、爬越、 负重,将各种各样的运动 项目、身体练习等重新进 行分类组合。
二、依据身体素质进行分类
即按照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 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 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对 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与身体 练习进行分类。
三、根据运动项目进行分类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
体育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 体育教学方法内容开发途径与方法 体育教学内容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概念
体育教学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 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 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 赛方法等。
第二节: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 教育性原则 (二) 安全性原则 (三) 趣味性原则 (四) 实用性原则 (五) 特色性原则
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一) 依据各级教学目标 (二) 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需求 (三) 体育素材本身的价值与功能 (四)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条件

学校体育学(全套课件407P)

学校体育学(全套课件407P)
6、承认脑力与体力相结合——二者有相关联系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一)高尔霍夫尔的体育思想
高尔霍夫尔:奥地利人,1885~1941,曾任教育部 长。他强调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性别、兴趣上 的差异和自然运动,主要有三大贡献:
1、为体育改革拟定了三条原则 (1)学生自主活动的原则 (2)教材内容乡土化的原则 (3)合科教授的原则:几项不同的教材内容相搭配
二、三大文化运动对现代体育的催发
(一)三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始于意大利
高举人文主义大旗,铸造人体的美好,各学 科纷纷把人、人体、人体运动作为自己研讨和注重 的中心。彼特拉克、薄伽邱、达· 芬奇、米开朗基 罗、拉斐尔等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对人及人的生命活 动、健康美丽的躯体进行热情洋溢的讴歌与赞美。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源于教会学校和洋务运动,十九世纪末我国 从日本引进“体育”一词。
洋务运动的宗旨是:变法维新、救亡强种。 尤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
孙中山:“要想强国,必先强种。”;颜元: “一人动,一身强;一家动,一家强;一国动, 天下强。”
(一)严复
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为国家 民族富强之基础,而民之手足体力尤为重要。“有 志之士,乃汇集同志,聘请豪勇军帅,以研究体育 之学。”
2、确立了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1)引序部分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3、对当时流行的四大体育教育派系进行了论证
(1)对游戏派系、新体操派系持支持肯定的态度, 将游戏、音乐、舞蹈带进课堂。 (2)对竞技派系、北欧体操派系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肯定了其惊险、流畅、科学规范的视觉效果及健身 效果,但缺乏娱乐性,有违体育教育的宗旨。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一、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概述 (一)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 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二)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 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
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 力。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身体发展概述
中小学生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 期,是身体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只有充分地 了解学生身体发展特点与规律,才能更好地在 体育教学中组织锻炼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 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 能三个方面。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 1.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波浪性和阶段性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一、认识学生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概念 动作发展是人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过程及
其影响因素。动作发展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动作行为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二是动作 行为变化的原因。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动作的分类 动作可以分为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体
育活动中涉及的动作多为大肌肉动作。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动作发展阶段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动作发展在学校体育中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化水
平 2.有利于优化学校体育学习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3.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体育改革拟定了三条原则 (1)学生自主活动的原则 (2)教材内容乡土化的原则 (3)合科教授的原则:几项不同的教材内容相搭配
2、确立了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1)引序部分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3、对当时流行的四大体育教育派系进行了论证 (1)对游戏派系、新体操派系持支持肯定的态度, 将游戏、音乐、舞蹈带进课堂。 (2)对竞技派系、北欧体操派系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肯定了其惊险、流畅、科学规范的视觉效果及健身 效果,但缺乏娱乐性,有违体育教育的宗旨。
学校体育学
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 育和国民教育重要的、有 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 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建 设者具有重要的、不可取 代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 此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体育作 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是学生感受人生、 体验人生最深刻、最直接、最生动的活动,是学 生形成和积累人生经验的最佳方法和手段。体育 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勇于进取的拼搏 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比其他任何活动的 机会更多,影响更大。体育对于学生人生态度、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 取代的作用。
2、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始于德国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在马丁· 路德的带 领下,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否定了天主教会和 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3、启蒙运动(18世纪)——始于法国
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法国是一个典型的 封建专制国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 成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并发起了 “启蒙运动”,出现了三大教育家、思想家。
全书共四大篇,十四章,五十一节,30万 字,由潘绍伟、于可红教授组织全国十一所高 校、十四位学者编撰而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第一篇 学校体育基本问题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 与思想演变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校体育与社 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了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人 文主义传统和科学主义及其历史地位,了解我 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一些特点,从而更好的 理解好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现代社会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
(三)凯洛夫的“三中心论” 凯洛夫:苏联教育学家,英国教 育学家洛克“白板说”教育理念 的追随者。
1、构建体系完整、结构紧密的课程体系,强调主智主义, 提倡完整、系统规范的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包括体育教 育——学习和熟练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2、三中心论——课堂、教师、教材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源于教会学校和洋务运动,十九世纪末我国 从日本引进“体育”一词。
洋务运动的宗旨是:变法维新、救亡强种。 尤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 孙中山:“要想强国,必先强种。”;颜元: “一人动,一身强;一家动,一家强;一国动, 天下强。”
《学校体育学》从体育对人的培养与促进人发 展的角度,将体育臵于整个教育和人体运动之中认 识与把握。主要讨论与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怎样科学的、辨证的认识学校体育以及学校体 育的功能与目标 2、如何设计、实施、评价体育课程 3、如何策划、组织好实施课外体育 4、什么是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二)杜威的“学生中心说” 杜威:美国教育家、美国“新体 育”——“放羊式”教学的奠基 者。 1、“中心说”
以学生的需要与发展为中心,教师为满足和实现学生的 愿望服务,教师是服务者,而不是教育者,尤其重视游戏和 娱乐的育人价值。 2、“新体育”
(1)机体教育
(2)神经肌肉活动教育 (3)品德教育 (4)智力教育
第一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近代社会的工业革命和三大文化运 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 现代体育的思想理论基础,而早在二千多年前 的我国西周时期,孔子的“六艺”教育思想体 系就已孕育了学校体育思想的内涵。
一、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所推行的骑士教育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 剑、行猎、吟诗、下棋,其内容和形式与现代 体育已十分相似。
(3)裴斯泰洛齐——卢梭泛爱主 义教育的忠实信徒,提倡体育手 段多样化,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并遵循“自然法则”,提出了 “教育心理化”的思想,创立了 和谐发展教育。 体育与劳动 道德教育 德智体全面发展 知识积累
和谐发展教育体系
(二)三大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体育观点
1、抛弃把身体视为灵魂监狱的观点:“身体灭活 了,灵魂可以升入天堂。”
(1)卢梭——是该时期最具代表的 人物,是倡导和推行、实施“自然教 育”的创始人。 自然教育:让新生代的孩子们学会生 存,掌握和大自然斗争的本领。 ①劳逸结合,积极休息,教育最大的 奥秘就是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互为休 息手段 ②智力与体力相结合
(2)古茨姆茨——卢梭教育思想 的支持者,重视游戏、劳动和身体 练习。 ①户外游戏:发展学生的个性及意 志品质 ②手工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及生存 技能 ③身体练习:发展力量与耐力—— 跑、跳、投、摔跤、平衡、举重
二、三大文化运动对现代体育的催发
(一)三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始于意大利 高举人文主义大旗,铸造人体的美好,各学 科纷纷把人、人体、人体运动作为自己研讨和注重 的中心。彼特拉克、薄伽邱、达· 芬奇、米开朗基 罗、拉斐尔等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对人及人的生命活 动、健康美丽的躯体进行热情洋溢的讴歌与赞美。 “回到古代去,回到古希腊去。”“我是凡 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2、注重实用性技能的学习
3、传播古代教育和恢复古代体育教学经验
4、体育的作用重新得到认定——全面发展的人的 美学思想 5、与大自然相融合——增加锻炼实效系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一)高尔霍夫尔的体育思想 高尔霍夫尔:奥地利人,1885~1941,曾任教育部 长。他强调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性别、兴趣上 的差异和自然运动,主要有三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