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4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种子的萌发》【创新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浸泡种子。
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几种种子吸水量的研究。
第二,种子的内部构造。
学生将在这个环节中,亲自将种子剥开,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第三,发芽的蚕豆。
学生将把浸泡的种子放在盘子中,对种子进行持续的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过程。
结合对种子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经验和动手操作经验,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对做实验很感兴趣,前几节课学生对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把种子传播出去都做了研究,对种子发育成植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对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及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究种子奥秘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评价任务1.通过浸泡种子实验认识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2.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认识胚的作用。
3.坚持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油菜种子、黄豆种子、蚕豆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观察记录表;小刀、镊子、放大镜。
(如果把第三部分安排在课堂中,还要准备刚发芽的蚕豆和棉花)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一个小黑袋,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点出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外形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
二、学习新课:浸泡种子1.(出示一杯蚕豆苗)提问:它是什么发育而成的?2.(出示干的一盆蚕豆)提问:这样的蚕豆干放着会发芽吗?需要什么条件?(水、温度、氧气等)3.种子萌发需要水分,为了测量种子萌发到底需要吸收多少水分?不同的种子吸收水分的多少是不是一样?课前,老师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出示准备好的浸泡实验装置)我事先都装了200毫升的水,然后各取了10粒不同的种子,把它们浸泡在水中。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萌发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种子内部的结构以及萌发的过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观察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2.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种子的萌发》。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种子的组成。
接着,教师用实物展示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每组取一颗种子,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1.7《种子的传播》课件(32张PPT)

3.句“杨花榆英无オ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文学的角度 写出了杨树和榆树的种子的传播方式是(A )
A.风力传播 B.水力传播 C.动物传播生长在海边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 )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 联系的。( √ ) 3.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传播种子。( √ ) 4.鸟能传播一些植物的种子。( √ ) 5.通过动物传播的植物种子一定是动物爱吃的。(✘ ) 6.油菜花的种子又小又轻,依靠风力传播。( ✘)
(三)蒲公英种子的传播
活动任务
①观察蒲公英的果实 ②描述蒲公英果实的外部特征 ③推测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科学 新知讲解
我的发现
蒲公英果实很小、并且有冠毛,风一吹就 能飘到空中,因此它们借助风力进行传播
科学 新知讲解
槭树的果具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 借助风力将其中的种子带向远方。
蓟的果实像蒲公英的种子, 也是靠风力传播。
科学
种子的传播
科学教科版 四年级下
科学 新知导入
果实里面有种子。果实成熟后,就要把种子传播 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长出新的植物
你知道吗
种子为什么要向远处传播?
科学 新知导入
资料卡片
如果植物的种子都掉落在植物近旁 ,种子的成活机会会变小,或种子 成活的数量会很少。因为在这种情 况下,种子在发芽成长时会导致大 量同种植物挤在一起,进而导致植 物养分、阳光等生长要素的不足, 影响植物生长,最终的结果就是这 一家子都死光。所以植物都尽量把 种子远远地传播出去。
科学 新知讲解
莲蓬、椰子的种子在水中不会腐烂吗?
莲蓬、椰子等通过水力传播的植物 的果实在水中不会腐烂下沉。因为 它们的果实果皮厚实,里面含有丰 厚的、很轻的纤维质,可以让果实 漂浮在水面,还可防止种子因浸泡 ,吸水而腐烂或下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础知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种子萌发的过程的了解也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知道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让学生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能够观察和描述种子萌发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种子萌发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实物观察: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实物,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种子,如菜籽、豆籽等。
2.准备放大镜、镊子等观察工具。
3.准备实验用的培养皿、水、土壤等。
4.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种子的结构和成分,让学生了解种子主要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用镊子轻轻剥开花生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种子的内部结构有哪些部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课堂实录师:之前老师就让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让绿豆种子萌发,徐老师看到我们好多同学都带来了,能不能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种子发芽了吗?你在家里是怎么做的?生1:我的种子发芽了,我先用绿豆在水里面泡着,泡了一天之后就长出根来了,我就把它种在土里,现在它长出黄的叶子。
生2:我和她一样,也是先泡在水里,泡了一天之后,把绿豆放在有网眼的篮子里,上面用浸湿的毛巾盖好,每天给它浇一次水,现在绿豆已经长出小小的绿叶子了。
生3:我是刚开始让绿豆在水中浸泡一天,第二天把前一天的水倒掉,灌入新的水,每天倒一点点水,这样就长出来了。
师:同学们刚才在交流中可以发现,你们想要绿豆发芽,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有水。
师:通过加水,结果发现你们的绿豆都发芽了。
你们做的很棒,通过加水让绿豆发芽了,你们的绿豆都是放在哪里发芽的呢?家里边儿?户外?还是其他地方?生1:我放在阳台里边,阳台阴暗的地方。
生2:我放在窗户旁边有阳光的地方。
生3:我放在家里的桌子上。
生4:我放在通风的地方。
师:你们放在不同的地方,结果你们的绿豆都发芽了。
你们应该说非常的幸运,前一段时间天气非常热,在我们浙江省绍兴达到了40多度,有些菜都烤焦了,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蔬菜烤焦了的照片)生:天气太热了蔬菜都生长不了了,被烤焦了,发芽不了了。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帮他们,让他们的蔬菜能够顺利地、正常地发育?生1:可以弄一个菜棚,然后将蔬菜种在菜棚里,然后每天早上用水洒在菜棚的里里外外,让菜棚保持湿润。
生2:还可以用电风扇扇一下给它降温。
师:嗯,它温度太高了,降温了可能会发芽。
生3:把它让在底下阴暗的地方,温度比较低了也可能会萌发。
师:我们都想到了,可能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可能会萌发,可是这仅仅是可能,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可能告诉给菜农,让他直接去做?应该怎么办?生:不能。
先实验。
师:嗯,实验,我们得到了正确的,再告诉菜农。
刚才同学们想到了,温度低一点可能会发芽,温度高一点可能不会发芽。
2023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2023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问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生命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头生命的。
3.各种种子的外形特点植物的种子名称外形特点番茄的种子水滴形,黄色,外表粗糙。
黄瓜的种子橄榄形,乳白色,外表平坦。
蚕豆的种子类似人脚的扁平状,外表平坦,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的种子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外表平坦。
红松的种子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的种子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子的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浸泡过的种子与没有浸泡过的种子之间的区分:浸泡后的种子变大、变软,种皮颜色变浅……5.观看种子的外部特征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才能观看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①看:用肉眼观看种子的颜色、外形和大小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用显微镜观看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②摸:用手摸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③闻: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④测量:了解种子的重量、体积等。
⑤观看记录:观看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觉察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一样。
将观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6.作为一粒种子,根本上都包括种皮、胚、胚芽、胚根、子叶等几个局部。
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局部,是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局部所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不同植物的种子外形、大小、颜色、光滑程度、软硬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一样。
9.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过种子的内部构造又有一样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局部。
10.种子的构造及各局部的作用: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局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局部,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养分物质的作用。
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师用书】

21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单元概述如同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现象一样,植物也具有生命周期现象。
它们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使得它们的种族得以延续。
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种子中的胚,是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
也有一些植物可以直接由根、茎、叶发育成新植株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
那么,绿色开花植物是如何由种子发育成一株植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生存、繁殖后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
本单元与一年级的《植物》、《动物》单元以及三年级的《动物一生》单元形成学习进阶。
内容的选择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共同承载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内容,即“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等,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得这些生物类群得以延续。
植物能够制造营养物质,可供自身利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来自课程标准3-4年级年级的下列学习目标。
7.1.2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7.3.1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7.3.2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种子长出了根》知识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1.3. 种子长出了根知识梳理+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分析部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
2.能通过实验探索根的作用。
3.能和同学们合作探究,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知识梳理1.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芽都是向上生长,而且根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
2.凤仙花的种子在遇到水的浸泡后,种皮会变软,种子的呼吸和代谢作用就会增强,种子的体积变大,然后长出胚芽、胚根,接着逐渐长出根、茎、叶,形成幼苗。
3.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来的是植物的根。
4.种子萌发的过程图5.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凤仙花的根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盛有水的试管、植物油、塑料滴管、马克笔等。
实验方法:①将这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水中。
②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③观察几天后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会发现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6.植物的根主要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吸收水分,第二是固定植株。
7.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8.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是植物的根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大树的根、玉米的根有固定植株的作用,在刮风下雨的时候,强大的根可以固定植株,使它们不至于倒下。
我们试着从土壤中连根拔出一棵植物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想连根拽出像蒲公英那样的小草也不那么容易。
在种植过程中,会发现植物的根因为抓住卫生纸或是抓住土壤,在取出时都不那么容易了。
10.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1:可能是因为太干燥,没有适宜的水分,也有可能是水分太多,也会有影响种子的萌发。
原因2:可能是温度不够,有的植物喜欢温暖,温度达不到,种子不会萌发,而有些植物喜欢寒冷,太过温暖的地方,也不适合植物种子的萌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变量只有一个)
下面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 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未萌发
4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1) 表中有_3____组对照,分别是__1_和__2_;__3_和__2_;__4_和__2_____ 。 (2) 2号瓶的作用是_对__照__作__用__,原因是_具__有__种__子__萌__发__的__合__适_ 条。件
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麻屋子是指花生
果实A的( ),红帐子是指C ( ),白胖子 是指D( )
A.果皮 B.种子 C.种皮
D.胚
E.胚乳 F.子叶
(2)如将此装置放入冰箱里面不能萌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1_、__2_、__3_号__都__不__能__萌__发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 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 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菜豆种子的结构
胚芽 2Biblioteka 胚轴 3胚根 4种
1
子叶 5
皮
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
1皮
胚乳 6
和 果
子叶 2
皮
胚芽 3
胚轴 4
胚根 5
种子萌发的过 程
猜一猜: 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
水
温空
分
度气
•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一、提出问题 • 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那? • 二、作出假设 • 请你根据课文资料,作出假设: • 种子的萌发需要 • • 适_宜_的__温_度__、__一_定__的_水__分_、__充__足_的__空_气__________。
(3)如果只有2号和3号瓶子,那么这是验证哪种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温度
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
(1)如果将此装置放在温暖的 2
地方能够萌发的种子是__2_号_____, 3
原因是种子萌发需__适_宜_的__温_度_____、
__一_定__的_水_分______ 、 _充__足_的_空__气___ 。
( c)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图中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 分),判断哪一粒肯定不会萌发?
不能萌发的是__C_______ ,说出原因
_____种__子_的__胚__受__到__了__损__伤__,__不__完__整_____________
有一个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麻屋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