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 教学进度表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表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表模板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表模板1一、基本情景分析:1、教师及课程基本情景高一仅有本人一位历史教师,中学历史一级教师,9年教龄,负责六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兼任班主任,平均每班每周2节课,每周坐班2晚共6节晚自习。
课时相对每班不多,可是教师的整体课时量不少,所以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额外增加教学时间。
2、教材分析高一历史主要是学习历史(岳麓版)必修1,属于中外古今政治发展史,采取的是模块化设置,每一单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必须联系,再加上增加了古代世界政治史,学生和教师都相对生疏,更应当重点把握。
相对初中历史而言,学生比较适应编年体的教材,当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以模块化设置,更加需要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思维本事。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经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一样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礼貌建设而奋斗的人生梦想。
三、针对性措施:1、精心设计教学,进取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2、细心组织教学,努力做到让学生主动去学,培养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改变初中对历史学习的观念,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四、教学安排:针对学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及必修一前几模块知识比较重要的的特点此刻研究给予前几模块相对较多的教学课时,最终几个模块适当加快速度,做到有重有轻,合理安排。
2016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教学进度计划

历史的教训值得珍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值得珍视,因为里面都凝聚
了先驱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牺牲对历史的冷漠不仅是无知,而且是一种忘
恩负义。小编准备了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教学进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顺序
备课内容
主备人
第一周
高一年级阶段性考试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课时)
张世峰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及其分析总结
第十二周
走向整体的世界(2课时)
自由放任的美国(1课时)
白妍
第十三周
罗斯福新政(2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课时)
孟变芳
第十四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2课时)
孟变芳
康雪
第十五周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2课时)
康雪
第十六周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课时)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课时)
白妍
第七周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课时)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2课时)
孟变芳
第八周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课时)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2课时)
孟变芳
康雪
第九周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2课时)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2课时)康雪张世峰来自第十周蒸汽的力量(3课时)
白妍
第二周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课时)
白妍
第三周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课时)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课时)
孟变芳
第四周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课时)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课时)
外研版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计划

外研版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高一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掌握历史知识和基本概念- 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安排:第一单元:复与导学- 复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二单元:古代史- 研究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研究古代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分析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第三单元:近代史- 探索近代世界的主要历史事件- 分析近代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了解近代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第四单元:现代史- 研究现代国际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掌握现代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 分析现代社会问题和挑战第五单元:历史的评价与创造- 研究历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向学生介绍历史知识和重要概念-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历史事件和问题- 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研究任务-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成果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本课程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内容-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 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项目研究和创造中的表现参考资料- 外研版高一历史(必修2)教材- 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以上就是本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开启历史思维的大门。
2023年高一历史课程进度表

课程名称:高一历史课程时长:每周3小时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朝代更替、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发展等,以及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授课人:XXX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历史专业知识背景。
课程纲要第一周:先秦时期(约20%)* 重点: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内容:讲述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变革,以及思想文化的繁荣。
第二周:秦汉时期(约20%)* 重点: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汉武帝的内外政策* 难点:汉武帝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影响* 内容:讲述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三周:三国至隋唐时期(约25%)* 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交流,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难点: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矛盾和战争* 内容:讲述三国鼎立的形成,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交流,以及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四周:宋元明清时期(约25%)* 重点:宋元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和文化交流* 难点: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内容:讲述宋元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和文化交流。
第五周至期末:复习和考试准备(约18%)* 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强化记忆和理解。
* 准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 进行试卷模拟测试,评估学习效果。
课程评估方法:期中考试占40%,平时作业占30%,课堂表现占20%,出勤率占10%。
以上是高一历史课程的进度表。
课程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期中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来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作业可以反映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表现则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出勤率则是衡量学生是否认真对待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指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学期授课计划表 (高一历史)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和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强调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2.任务:学习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前5个专题。
2
2
8日—13日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3
3
15日—20日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
4
22日—27日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
5
10月3日—4日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6
6日—11日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3
7
13日—18日
上课+运动会三天
2
8
20日—25日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学期授课计划表(高一历史)
——路桥中学2008年度第一学期
备课组长
蒋兆强
组员:
林和平、陈必日、卓君飞、汪俊良、汪茂、蒋兆强
教科书
人民版新课程必修一、必修二
总课时数
52节
学生复习参考书
《世纪金榜高一历史》(1—7班)、《常规》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分两个层次:前7个快班和9个普通班;
2.初中考试为考卷,对高中教学有教大的负面影响;
3
16
15日—20日
月考
1
17
22日—27日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3
18
1月(29日)—3日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历史必修二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全面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
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为历史必修2,主要涉及经济专题史。
经济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有较高要求。
本学期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4.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教学策略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讲解经济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史的发展脉络。
2. 第5-8周:介绍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
3. 第9-12周:分析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的作用及其影响。
4. 第13-16周:总结经济史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5. 第17-20周:进行阶段性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发言质量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时纠正错误。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编教学进度表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编教学进度表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精编教学进度表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
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
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
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
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四、重点工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五、具体措施: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
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附:高一历史教学进度授课时间授课专题授课内容9月1日―9月13日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9月14日―9月21日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9月22日―10月7日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0月8日―10月20日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0月21日―11月2日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1月3日―11月11日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11月12日―1月21日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1月22日―12月2日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12月3日―12月11日专题九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2月12日―12月21日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得基本结构与特点12月21日―12月30日专题二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月30日―1月8日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得探索1月8日―1月18日专题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
历史必修二教学进度表和细目表.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细目表
中国史(一、三、四、五单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得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得变动与资本主义得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得道路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得变迁
世界史(二、六、七、八单元)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形成与发展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得调整
第七单元苏联得社会主义建设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得全球化趋势
高一历史必修二教学进度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
3.5—3.1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第2课
2
3.12—3.18
第3课、第4课
3
3.19—3.25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第6课
4
3.26—4.1
第7课、第8课
5
4.2—4.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第10课
12
5.21—5.27
第19课、
13
5.28—6.3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14
6.4—6.10
高考
15
6.11—6.17
第21课、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
16
6.18—6.24
第23课、第24课
17
6.25—7.1
期末考试复习
18
7.2—7.8
期末考试复习
6
4.9—4.15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第12课
7
4.16—4.22
第13课、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8
4.23—4.29
期中考试
9
4.30—5.6
五一长假
10
5.7—5.13
第15课、第16课
11
5.14—5.20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第18课